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培训试题及答案
4.2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参考答案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1 以下哪个组织机构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5分)A卫生计生行政部门B卫生监督机构C采供血机构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E医疗机构考生答案:D2对于其他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对无误后,于()内通过网络完成确认审核。
(5分)A、12小时B、24小时C、6小时D、48小时E、2小时考生答案:B3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5分)A、12小时B、24小时C、6小时D、1小时E、2小时考生答案:E4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删除。
(5分)A每三日B每月C每周D不定期E每日考生答案:E5《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自()年1月1日起执行。
(5分)A、2016B、2014C、2015D、2017E、2018考生答案:A6当收到以下哪些传染病的报告信息,需要在2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报告信息的三级确认审核?(10分)A肺炭疽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霍乱D鼠疫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考生答案:A,B,C,D7根据不同传染病诊断分类,分为()、()、()和()四类。
(10分)A临床诊断病例B住院病例C疑似病例D病原携带者E确诊病例考生答案:A,C,D,E8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的职责单位包括()?(10分)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卫生计生行政部门C采供血机构D卫生监督机构E医疗机构考生答案:A,B,C,D,E9关于报告信息的订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0分)A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因该病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
B已具备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数据自动抽取交换功能时,以唯一身份标识实现传染病个案报告与专病的数据动态管理。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培训测试(有答案)

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培训测试单位:姓名:得分: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5分,答案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1. 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中,组织机构职责应遵循哪些原则:( )A. 分级负责B. 统一规范C. 属地管理D. 依法报告2. 以下哪些疾病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 )A. 不明原因肺炎B. 霍乱C. 手足口病D.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3. 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病种有:( )A. 三类35种B. 三类37种C. 三类38种D. 三类39种4. 以下哪些部门有权利向社会公布疫情信息:( )A. 省疾控中心B. 市级卫生局C. 卫生部D. 省级卫生厅5. 以下那些单位可以是结核病专报系统的用户:( )A. 定点医院B. 疾控中心C. 结防所D. 乡镇医院6. 以下哪类病例需要进行网络直报:( )A. 首次确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病人B. HIV初筛实验阳性者C. HIV复检实验阳性者D. 以上都需要报告7. 门诊日志项目设臵中必须包括的有:()A. 就诊日期、姓名、性别B. 年龄、职业、现住址C. 年龄、职业、户籍地D. 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E. 病名(初步诊断)、诊断日期、初诊或复诊8. 医疗机构对报告的传染病进行常规监测分析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疫情分析周期是:()A. 周B. 月C. 季D. 半年E. 年9. 医疗机构对本机构医务人员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的培训,其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相关法律法规B. 国家和省最新的相关文件、规范和技术标准C. 传染病报告专业技术知识与技术指南D. 本机构疫情报告工作要求与流程E. 传染病资料分析方法10. 医疗机构建立全院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自查小组,所有成员应括()A. 分管院长B. 防保科主任C. 门诊部主任D. 传染病科(或感染科)主任E. 防保科、门诊部及传染病科(或感染科)业务骨干二、判断题(每题4分,请在你认为对的题目后面打√,错的打×)1. 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综合评价的主要指标有:网络报告率、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重卡率。
传染病培训试题(答案)

传染病诊断标准及报告规范培训效果测试题(答案)单位:科室:姓名:总分: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空,计 40 分)1、法定传染病分 3 类 39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6 种,丙类11种。
发现乙类传染病中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或疑似患者时,应于 2 个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并及时通知区疾控中心。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现行网络直报要求应分为急性和慢性报告的传染病有:乙肝、丙肝、血吸虫病。
4、现行网络直报要求患者工作单位必填的职业种类分别是:学生、幼托儿童、教师、干部、工人、民工、医务人员。
二、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题,计 40 分)1、下列哪种传染病,能够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 C )A、乙肝B、梅毒C、丙肝D、淋病2、传染病报告卡中的患者“现住地址”是指( B )A、居住时间≥ 6 个月地址B、发病时居住的地址C、居住时间≥ 3 个月地址D、户籍所在地3、传染病报告卡中的“患者属于”是指( A )A、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的关系B、现住地址与户籍地址的关系C、户籍地址与就诊医院的关系D、现住地址与常住地址的关系4、案例:某患者,入院检查HBsAg阳性、 ALT 升高 3 倍以上,入院前6 个月内未做过与乙肝相关的健康检查项目。
请问该病例该如何诊断、如何报告?(A)A、疑似慢性乙肝、需报告、进一步检查 B 、确诊急性乙肝、需报告C、乙肝携带者、不需报告D、疑似急性乙肝、需报告5、案例:某患者,入院检查HBsAg阳性、 ALT 升高 3 倍以上,患者入院前4 月体检报告显示 HbsAg阴性。
2015年培训考题

2015年江西省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和疫情网络报告管理培训考题(2015年5月)姓名:单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1、在目前的《用户认证与授权管理系统》中,用户类型主要有:、、、、。
2、提醒结案栏中标★的指:提醒超过周未更新的事件及时结案。
3、突发系统中,使个案和事件相关联的方法有哪两种:和。
4、5月10日A市C县人民医院报告出现了30余例食物中毒患者,均为C县M镇上某某中学学生,经初步核实情况属实,C县疾控中心即将此疫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了报告,并立即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网络直报,“事件级别”应填写为,“事件类型”应填写,“报告地区”应填写为,“发生地区”应填写为;C县卫生局接到报告后组织专家对事件进行了确认,并根据相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确认事件分级为;当日17时30分左右,中毒人数逐渐增至105人,并出现死亡2例,C县疾控中心即对该事件做了进程报告,并根据卫生局意见将事件的级别调整为。
5、报告及时性包括:A. 原始卡——是指报告卡的时间间隔在报告时限内;B.订正卡——是指报告卡的时间间隔在报告时限内。
6、所有用户严格落实账号与管理,有效期设置不得超过,应制定本级用户申请、延期管理规范,并严格按规范执行。
7、2015年1月份开始,对全省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最多的6个病种甲肝、痢疾、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的时间序列参数信息进行了调整,主要调整了其。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1、以下哪些职业必填写患者工作单位:。
A、幼托儿童B、学生C、工人D、干部E、教师F、医务人员G、民工2、对原始卡片进行哪些操作会变成订正卡片?。
A、医院对未审核卡进行信息修改B、医院对已审核卡进行信息修改;C、CDC对未审核卡进行信息修改D、CDC对已审核卡进行信息修改;3、疾病分类中需分急性、慢性、未分型报告的病种是:。
A、肺结核B、乙型肝炎C、血吸虫病D、丙型肝炎4、及时性报告与审核统计规则中包括的卡片状态。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培训试题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培训试题篇一: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题及答案试题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考试题姓名: 总分:一、单选题1、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 ()年。
A、一年B、二年、C、三年D、四年2、对于乙丙类传染病(除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时限是( )A、12小时 B 、24小时 C、18小时 D、36小时3、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 )起施行。
A、 2004年8月28日B、 2004年12月1日C、 2005年1月1日D、 2004年12月31日4、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 )A、1张B、2张C、n张D、4张15、甲类传染病是指:()。
A、鼠疫、炭疽B、鼠疫、艾滋病C 、霍乱、炭疽D、鼠疫、霍乱6、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有( )。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脊髓灰质炎;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C、艾滋病、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7、传染病报告卡病人属于: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臵。
A、居住时间?6 个月地址B、居住时间?3 个月地址C、居住时间?1个月地址D、户口所在地8、疫情管理人员应每日至少()次对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和查重工作。
A、1次B、2次C、3次D、4次9、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传染病是( )A、肺结核B、梅毒C、乙肝D、疟疾10、流行性感冒是()类传染病。
A、非法定传染病B、甲类传染病C、乙类传染病D、丙类传染病11、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各级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是否可2以对外发布传染病信息,()A、可以B、不可以C、有时可以D、看情况12、有权增加或减少乙类传染病病种的部门( ) A、国务院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政府D、省、自治区、直辖市13、有权增加甲类传染病病种的部门是( ) A、国务院 B 、卫生部C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D、省、自治直辖人民政府14、以下传染病中属乙类的是:( )A、麻风病B、流行性感冒C、麻疹D、风疹15、以下传染病中属丙类的是:()A、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B、淋病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D、甲肝E、尖锐湿疣答案:CBBCDBADCDBBACA篇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培训试题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培训试题姓名: 得分:一、填空题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 );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3()。
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培训测试题带答案完整版

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培训测试题带答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培训测试题单位:姓名:成绩: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 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A)A、属地管理原则B、异地管理C、就近管理D、户籍管理2.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 D )A、1张B、2张C、4张D、n张3.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病人“现住址”是指( B)A、病人户籍所在地址B、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C、病人发病前居住的宾馆、旅店D、病人就诊时的居住地4. 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谁来诊断并报告( C )A、现场调查人员B、所属县(区)疾控中心C、属地医疗机构D、以上都可以5. 医疗卫生机构的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至少保存多少年( C )A、1年B、2年C、3年D、5年6. 医疗机构应确立或指定具体部门和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至少配备几名或以上专(兼)职人员(B )A、1名B、2名C、3名D、无要求7. 甲型H1N1流感是( D )类传染病。
A、非法定传染病B、甲类传染病C、乙类传染病D、丙类传染病8. 以下传染病中不属于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是(D?)。
A、麻风病B、流行性感冒C、麻疹D、水痘9.以下哪个传染病需分急性和慢性填报(B)A、疟疾B、乙肝C、梅毒D、肺结核10. 外省籍民工在我市某县长期打工,发生身体不适,随即前往当地县医院就诊,医生确诊为细菌性痢疾,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其中的“病人属于”应选择( A )A、本县区B、本市其他县区C、本省其他地市D、外省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乙类传染病中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是肺炭疽、人感染H7N9禽流感。
(×)2. 如果同一患者在一年内多次患同一种急性传染病,只需要报告一次就可以。
2015年传染病知识考核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5年传染病知识考核试题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7题×3分)1.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体液暴露不包括(C)A.羊水B.心包液C.汗液D.滑液2.下列哪些传染病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ACD)A.鼠疫B.艾滋病C.布病D.肺结核E.霍乱3.下列哪些传染病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ABCDE)A.鼠疫B.霍乱C.甲肝和戊肝D.包虫病E.布病4.下列哪些传染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ABCDE)A.艾滋病B.梅毒C.乙肝和丙肝D.布病E.鼠疫5.下列哪些传染病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ABCE)A.艾滋病B.梅毒C.淋病D.包虫病E.乙肝6.包虫病患者大多可能与下列哪些动物有密切接触史?(ABC)A.狗B.羊C.狐狸D.鼠7.下列哪些动物,可能为布氏菌病的传染源?( ABC)A.羊B.猪C.牛D.鼠二、填空题(28题×2分)1.《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2015版)中规定:要求报告的传染病共39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6种,丙类传染病11种。
2.《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2015版)报告病种中规定:乙类传染病新加入人感染H7N9禽流感,丙类传染病新加入手足口病。
3.《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2015版)中规定: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
取消了脊髓灰质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按乙类管理。
4.《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2015版)中规定: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纳入到乙类传染病管理。
5.《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2015版)中规定:传染病报告卡中必须填报患者有效证件,或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新农合医疗卡等身份识别号码。
6.我院传染病报告前五位: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布鲁氏菌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请按由多到少顺序填写)7.《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中要求2小时内报告的病例:甲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例或疑似病例、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死亡、不明原因传染病和国家已宣布消灭的传染病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15年下半年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培训试题

郑州人民医院2015年下半年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培训试题科室姓名工号分数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我国甲类传染病多少种?乙类多少种?丙类多少种?()AA、2/26/11B、2/25/10C、2/10/25D、2/10/262、甲类传染病指的是:()BA. 鼠疫和登革热B. 鼠疫和霍乱C. 霍乱和艾滋病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脊髓灰质炎3、诊断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最重要的指标是( ) BA. 谷丙转氨酶升高B. 抗—HBcIGM阳性1:1000以上C. HBsAg 阳性D. HBV-DNA阳性4、以下哪项化验结果对诊断乙型肝炎病人意义不大()CA、HBeAg 阳性B、HBV-DNA阳性C、HBcAb 阳性D、HBsAg 阳性5、丙肝实验室确诊病例的诊断依据()AA、丙型肝炎RNA测定B、丙型肝炎抗体测定C、肝功能检查D、临床症状6、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要传播途径。
( ) AA、经呼吸道传播。
B、经肠道传播C、经自然疫源及虫传播D、经血源及性传播7、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 )疾病。
DA、急性传染性;B、呼吸道传染病;C、慢性呼吸道感染性;D、急性呼吸道感染性8、艾滋病潜伏期(无症状期)持续时间:()DA 2-3年B 4-6年C 1-2年D 7-10年9、哪一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DA、性接触B、血液接触;C、母婴接触;D、直接接触传播。
10、哪个属于乙类传染病例,需要24小时内上报:()CA、尖锐湿疣B、手足口病C、人感染H7N9禽流感D、结核性胸膜炎11、根据新的传染病分类方法,甲型H1N1流感不再单列于乙类传染病,而归属于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管理CA.甲类B.乙类C.丙类D、重点监测传染病12、根据新的传染病分类方法,解除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按甲类管理措施,属于()类传染病。
BA.甲类B.乙类C.丙类D、重点监测传染病13、手足口病好发于哪些人群:()AA、5岁以下儿童B、成人C、学龄儿童D、人群普遍易感14、疟疾对孕妇的危害() CA.引发难产B.高血压C.流产、早产和死胎D、水肿15、下列属于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是:()BA、肺结核、尖锐湿疣、乙肝B、艾滋病、乙肝、丙肝C、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乙肝D、艾滋病、丙肝、淋病;16、预防血源性传染病最主要的措施是()DA、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B、使用真空采血管;C、医护人员做好手的消毒;D、各种医疗器械与用具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培训试题
单位: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
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中,每题5分,总分100分。
1. 按照《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对最终检测结果为(阳性病例)进行网络报告
2. 传染病报告卡中须填报患者(有效证件或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新农合医疗卡)等身份识别号码
3. 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在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时,应具备(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或者数据自动抽取交换的功能)。
4. 各级医疗机构应将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纳入考核范围,(定期进行自查)。
5.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首诊负责制)。
6. 医疗机构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诊断标准和信息报告管理技术等内容的培训。
7. 传染病信息报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8. (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开展应急监测报告的其他传染病。
9.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10. 根据不同传染病诊断分类,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
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四类。
11. 传染病纸质报告卡要求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 字迹清楚。
12. 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
13. 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医疗机构(诊断并报告)。
14.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
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
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15.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1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16. 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应立即调查核实,于(21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报告信息的三级确认审核。
17. 责任报告单位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18.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31年。
19. 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规定报告的病原携带者后应按照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20. 医疗机构应确立或指定具体部门和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至少配备(1丄名专(兼)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