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与健康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代谢过程与相互关系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代谢过程与相互关系展开全文糖又称碳水化合物,包括蔗糖(红糖、白糖、砂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淀粉、糊精和糖原等。
在这些糖中,除了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外,其余的糖都要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热能。
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产生4千卡能量,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
人体中的糖大部分由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道的水解作用,以葡萄糖的形式吸收后进入人体,在细胞内经细胞呼吸产生大量能量,为各种生命活动所用;脂肪是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主要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人体的膳食脂肪来源主要是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
动物性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40%~60%),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30%~50%。
植物性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80%~90%),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仅为10%~20%。
人体内脂肪代谢的过程可概括如下图:蛋白质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种类最多的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是食物中的动植物蛋白被水解成氨基酸后,经消化道的吸收进入细胞,再合成各类蛋白质。
在人体细胞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代谢途径,同一种物质也往往有几条代谢途径,例如,糖、脂质和氨基酸在细胞内部都有各自不同的代谢特点,合成代谢及分解代谢往往在一个细胞内同时进行。
各条代谢途径之间,可以通过一些枢纽性中间代谢物发生联系,或相互协调,或相互制约,从而确保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通常上来讲,营养物质的转化代谢可以分为蛋白质与脂肪之间的转化代谢关系、糖类与脂肪之间的转化代谢关系、糖类与蛋白质之间的转化代谢关系。
下面就对这三大营养物质转化代谢关系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一)蛋白质与脂肪之间的转化代谢关系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蛋白质不会转化为脂肪,但在机体能量供应不足或病理情况下,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有些中间产物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再转化成合成脂肪的原料,继而合成脂肪。
人体所需的三大营养素

3、蛋白质的膳食来源
食物名称 蛋白质含量(%) 肉类(畜、禽、鱼) 10--20 奶类 1.5—4 奶粉 25—27 蛋类 12--14 干豆类 20--24 硬果类 15—25 谷类 6—10 薯类 2—3
几种食物蛋白质的含量
几种食物蛋白消化率
几种食物蛋白质氨基酸构成比例评分
牛磺酸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3)
3、蛋白质的利用率:指食物蛋白质被消化吸收 进入人体内后被利用的程度。测定蛋白质利用率 的指标和方法很多。包括: 1)蛋白质的生物价(BV):以食物蛋白质在体内 被吸收的氮与吸收后在体内储留真正被利用的氮 的数量比来表示,即蛋白质被吸收后在体内被利 用的程度。 2)蛋白质的净利用率(NPU):即在一定条件下, 在体内储留的蛋白质在摄入蛋白质中所占的比例。 3)蛋白质的功效比:表示实验动物摄取1克蛋白质 体重增加的量。
影响蛋白质利用的因素(4)
6、体力活动少:经常从事体力活动的人肌肉发 达。同一个体,长期不从事体力活动,在体重不 变的情况下,会肌肉松弛而体脂增加。 7、食品加工:加工过程中的加热和使用化学品 能影响氨基酸的有效性。 8、伤害:受伤害后氮排泄会增加,采用普通膳 食的人,每天损失的氮可高达20g。 9、情绪波动:忧虑、恐惧、发怒等异常精神压 力使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促使糖原分解加速, 并促进脂肪氧化及蛋白质分解。
1、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总的说来,一是从 “量”的角度,二是从“质”的角度来进 行综合评价。通常将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白 质称为完全蛋白质或优质蛋白质,如蛋、 乳、鱼、肉和大豆等。而将营养价值较低 的蛋白质称为不完全蛋白质,如一般植物 性食品及由结缔组织而来的白明胶。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2)
三大营养素的互相转化

三大营养素的互相转化(2012-07-26 10:00:59)转载▼分类:营养与健康标签:杂谈营养是供给人类用于修补旧组织、增生新组织、产生能量和维持生理活动所需要的合理食物。
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营养素。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是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前三者在体内代谢后产生能量,故又称产能营养素。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产能系数分别为4,9,4,也就是说,1克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代谢后可分别产生4千卡,9千卡,4千卡的能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吃含脂肪,油多的食物更容易发胖了)。
在体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不论从外观上还是味道上来看都有着天壤之别,很难想象它们三者之间除了都能产能外还会有什么“瓜葛”,这么想就错了。
人的机体是一个庞大并且复杂的生化工厂,在酶家族的催化作用下,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生成彼此。
说得再精确一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必须被消化成它们的单元结构——氨基酸,甘油三酯,葡萄糖后才能后完成相互转化。
神奇吧。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它们是怎么转化的。
先说蛋白质,蛋白质的单元结构式氨基酸。
蛋白质被消化系统消化后生成氨基酸,氨基酸通过小肠粘膜上皮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就是何计国老师上课讲的需要载体和能量,逆浓度梯度的那种转运方式)被吸收进入肠静脉,肠静脉内富含营养物质的血液被输送到肝脏,被肝脏“清除”有害物质后,“新鲜”的氨基酸就进入细胞,开始了它们的使命。
我们知道人体氨基酸一共有22种类,在这22种类氨基酸中,被列入生糖氨基酸(也就是经过反应后能生成葡萄糖和糖原的氨基酸)的有丙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半胱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组氨酸、甲硫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他们可代谢转变成丙酮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酸或草酰乙酸,再通过这些羧酸变成葡萄糖和糖原。
氨基酸除了能生糖外,还有一部分还可以生酮,也就是产生酮体,在饥饿以及葡萄糖浓度过低时,体内的生酮反应就会增多,这时可以利用生酮氨基酸经三羧酸循环供能。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本周讲述的是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相互关系,以及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糖类代谢中,讲述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被吸收到体内后,所发生的三种变化。
食物中的脂类主要是脂肪,还有少量的磷脂和胆固醇,讲述了脂类的利用和脂肪肝的形成。
蛋白质的利用极为广泛,讲述了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及氨基酸的两种重要代谢的代谢过程,并总结了三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
同时在此基础上要掌握人体健康与代谢途径、转化的关系。
学习重点:1.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2. 熟悉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3. 三大物质代谢的意义4. 糖代谢的基本过程学习难点:1.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2.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3.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意义学习过程: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固定能量,合成有机物,所以被称之为“自养”。
人和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依存于绿色植物才能保证自身的能量供应和物质供应。
(一)营养物质的种类:七大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其中,纤维素属于糖类,但不被人和多数动物消化。
纤维素对于人体而言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对预防结肠癌等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六大生命必需要素外,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元素)。
(二)糖类的代谢:1. 食物中的糖类绝大部分是淀粉,还有少量的蔗糖、乳糖等。
2. 糖的消化吸收:主要发生三种变化:第一. 一部分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被氧化分解利用。
第二. 一部分被合成糖元物质储存起来。
第二. 除以上变化外,多余葡萄糖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葡萄糖在体内的变化:(三)脂类代谢:1. 食物中的脂类:主要脂肪(甘油三脂)少量磷脂(卵磷脂,脑磷脂)、胆固醇2. 脂肪的消化吸收:脂肪吸收形式:甘油、脂肪酸。
运输:大部分被吸收后,在肠上皮细胞内重新合成甘油三脂,再被分泌出来进入中央乳糜管,经淋巴循环,进入静脉,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组织器官中。
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氧化

+能量
(80-120mg/dL)
合成
合成
分解
非糖
肝糖元
物质
肌糖元
谢代的质物养营大三内体物动和人
脂 脂质代喜正常谢欢情:吃况食肥下物肉,主的多要余人是脂容脂肪易肪在,患肝少脂脏量肪内磷合肝脂成,和脂对胆蛋固吗白醇?,。 食 (肪 肝物甘:中油将为是脂下的 三脂 脂 肪 去什脂 酯肪 蛋 在 便么肪 )运 白 肝 导?出 合 脏 致消肝 成 内 肝化细 原 堆 硬胞料积化甘脂,,。—油肪如形—和酸果成磷吸肝脂合脂收脏肪成供功肝应脂能,不肪下长足降期,,发造或展成
(3)过程[5]的生理意义是 为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人摄取糖过多会发胖,说明糖可通过[6]转变为B 脂肪
谢代的质物养营大三内体物动和人
2、下图为蛋白质代谢图解,请据呼回答:
食 新的氨基酸 含氮部分 4 A
物 中
1
氨基酸
3
6 CO2+H2O+E
蛋 白 质
2
不含氮部分 5
各种组织蛋白质、
巩固练习
1、下图是人体内糖代谢的图解,字母代表器官、细胞、
物质和 能量,数码代表某些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肝脏
5
CO2+H2O+E
34 淀粉 1 G 2 血糖
组织 7
9
细胞
肌糖元
D
8 肾脏6ຫໍສະໝຸດ B(1)淀粉经[ 1] 消化 和[ 2] 吸收 而进入血液成为血糖。
(2)肝脏通过[3]、[4]将血糖浓度维持在80mg/dL-120mg/dL 范围内。
哪些生物体内储存脂肪较多?试举例说明。
冬眠的动物、迁徙的鸟类。
谢代的质物养营大三内体物动和人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代谢顺序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代谢顺序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其代谢顺序如下:
1. 碳水化合物代谢: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能量来源。
通过消化和吸收后,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葡萄糖被运输到身体各个器官并被利用为能量,其中部分被存储在肝脏和肌肉中,形成所谓的糖原。
2.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器官、组织和细胞所必需的物质。
蛋白质在消化系统中被分解为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被运输到肝脏进行代谢,并进一步被利用于新蛋白质的合成或能量供应。
3. 脂肪代谢:脂肪主要存在于特定的脂肪组织中,并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进入血液循环后被运输到肝脏代谢。
在体内,脂肪酸被利用为能量源并储存在脂肪中,同时也被用于合成新脂肪或其他有机物质。
糖、脂类、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糖的来源和去路相对平衡,保持血糖相对稳定,含 量为80~120 mg/dL。
血糖含量
疾病症状
治疗(预防)措施
<60 mg/dL
低血糖早期症状
口服糖
<45 mg/dL
低血糖晚期症状
静脉注射糖
>130 mg/dL
高血糖
口服降糖药物
>160 mg/dL
糖尿病、糖尿
注射胰岛素
23
而脂肪酸几乎不能转变为糖。
20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2) 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② 所有氨基酸可转化为糖类 ① 糖类只能转化为12种非必需氨基酸
21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2) 蛋白质和脂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① 氨基酸可大量转化为脂肪 ② 脂肪不能直接转变为氨基酸
22
三大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第十五章 糖、脂类、蛋白质 三大物质代谢的关系
1
一、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水分 无机盐 维生素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有机或无机小分子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
有机大分子,必须经过消化形成有机小分子才能 被人体吸收
吸收
食物的消化产物,水和无机盐等,通过消化管粘 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2
2.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腺与消化酶
2.脂质代谢与疾病
疾病名称
原因
预防治疗措施
肥胖症
供能物质摄入多,消耗少, 遗传或内分泌失调
控制饮食 加强锻炼 就医治疗
高血脂
血浆中脂质含量过高
合理控制膳食 脂质物质摄入
脂肪肝
肝功能不好,磷脂等合成减 少,脂蛋白合成受阻,使脂 肪在肝脏中堆积
合理膳食 控制能量摄入
高三生物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一、考点内容全解(一)本讲考什么1.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类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要从来源和去路上进行分析。
蛋白质代谢往往是考试的重点,因为它对人体的影响更大,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是蛋白质,并且蛋白质不能在人体内贮存,每天都在不断更新。
2.三大营养物质的相互转化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其联系的桥梁是生物氧化过程中中间产物,如丙酮酸等。
3.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与人体健康营养物质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其代谢过程是否顺畅在某种程度体现了人体机能是否完善。
(二)考点例析[例1] 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是A.增加了氨基酸的数量 B.不增加氨基酸的数量C.必需氨基酸 D.非必需氨基酸[解析] 氨基转换作用是将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转移给其他化合物,使此化合物变成氨基酸,而被转移掉氨基的那个氨基酸就不再是氨基酸了。
也就是说,氨基转换作用是以失去一个氨基酸为代价去形成一个新的氨基酸,因此在总量上,细胞内的氨基酸并没有增加。
既然这个氨基酸可以在细胞内通过转化而形成,不是只能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因而属于非必需氨基酸。
[答案] D[例2] 右图表示体内的物质代谢途径和产物,其中X和Y为代谢中间产物,→表示反应方向。
(1)写出图中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
(2)人饥饿时首先使用的贮能物质是_________ ,当它数量不足时。
则动用_______和___________.(3)用图中标号依次写出食物中的淀粉转化为脂肪的代谢途径_________________ 。
(4)A物质分解过程⑧又称为_______________作用。
人体必需的A物质有一部分不能由过程⑦生成,必须从膳食中摄取,这部分物质称为__________。
[解析] 本题将三大类有机物代谢综合考查,题目中出现了一系列数字,符号,这要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基础知识一定要学扎实,牢固.这样才能进行分析、综合、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与健康
一、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1.糖类代谢与人体健康
血糖是体内最直接的供能物质,它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在细胞中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①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血糖浓度维持在80~120g/dL (0.1%)的水平,当大量的食物经过消化,其中的葡萄糖被陆续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液含量会显著地增加,这时一部分葡萄糖会在肝脏和肌肉等处转化成糖元,即肝糖元、肌糖元。
使血糖浓度维持在80~120g/dL的正常水平,当血糖由于消耗而浓度逐渐降低的时候,肝脏中的糖元又可以转变为葡萄糖陆续释放在血液中,使血糖浓度继续维持稳定状态。
②人在长期饥饿状况或肝功能减退的情况下,血糖含量降低达到50~60mg/dL水平,而又得不到有效补充,就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
如果出
- 1 -
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又得不到及时的缓解,任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出现惊厥和昏迷等症状,因为脑组织功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而脑组织中含糖元极少,需要随时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来氧化供能,当血糖含量低于45mg/dL时,脑组织就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给而发生功能障碍。
③如果一个人多食少动,使体内供能物质供过于求,脂肪便会在体内大量储存,从而导致肥胖。
2.脂类代谢与人体健康
脂肪的来源太多时,肝脏就会将多余的脂肪合成脂蛋白,从肝脏中运输出去。
如果肝脏功能不好,或合成脂蛋白的原料磷脂不足,会使脂蛋白的合成受阻,脂肪不能顺利的从肝脏中运输出去,积累在肝脏中的脂肪会导致脂肪肝的形成,长久下去还会使肝细胞坏死,造成肝硬化。
3.蛋白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 2 -
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成分,细胞在合成蛋白质时,必需有组成该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作为原料,缺少一种合成就不能进行。
动物性食物(如乳、蛋、肉)中氨基酸的种类较全,有些植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缺少人体的某些必需氨基酸,如玉米中蛋白质缺少色氨酸、赖氨酸和光胱氨酸,大米等谷类蛋白质一般都缺少赖氨酸。
而已有的氨基酸由于身体不能把它们像糖元和脂肪那样储存起来而被分解废弃。
因此,植物性食物如果搭配不好,就容易出现氨基酸缺乏,导致蛋白质合成受阻,出现营养不良。
如只吃玉米和大米,由于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蛋白质合成不能进行,结果出现营养不良。
豆类蛋白质中赖氨酸的含量比较丰富,可以补充其他蛋白质的不足,所以掺食豆类可以提高其它蛋白质的利用率。
二、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与吸收过程可总结如下:
- 3 -
1、糖类代谢
食物中的糖类物质来源大部分是淀粉,此外还有少量的蔗糖、乳糖、果糖等。
体内能直接利用的糖类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因而称之为血糖,人体内的血糖通常维持在0.1%左右。
人体内糖类代谢可概括如下图:
- 4 -
2、脂质代谢
食物中的脂质主要是脂肪,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磷脂,主要是卵磷脂、脑磷脂和胆固醇。
人体内脂肪代谢的过程
人体内脂肪代谢的过程可概括如下图:
3、蛋白质的代谢
人体内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途径如下:
- 5 -
因此蛋白质的代谢最终是氨基酸的代谢,其代谢过程可概括为如下图:
三.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在生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
1.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可以转化关系(如下图)
(1)糖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①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
②蛋白质可以转化成糖类。
几乎所有组成蛋白质的天然氨基酸均可转变成糖类。
(2)糖类代谢与脂质代谢的关系
- 6 -
①糖类转变成脂肪
②脂肪转变成糖类
脂质分解产生的甘油和脂肪酸能够转变成糖类。
(3)蛋白质代谢与脂质代谢的关系
①一般来说,动物体内不容易利用脂肪酸合成氨基酸。
植物和微生物可由脂肪酸和氮源生成氨基酸。
某些氨基酸通过不同途径可转变成甘油或脂肪酸
②某些氨基酸通过不同途径可转变成甘油或脂肪酸。
2.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转化的条件
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例如,只有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大量转化成脂质。
不仅如此,各种代谢物之间的转化程度也是有明显差异的。
例如,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
3.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除了能转化外,还相互制约
4.三大营养物质在代谢上的共同点
(1)物质的来源:从根本上说均是食物。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