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描写春天的诗词
韩愈的七绝诗词《晚春》赏析

【导语】《晚春》是唐代⽂学家韩愈的诗作,此诗为《游城南⼗六⾸》中的⼀⾸。
全诗表达了诗⼈惜春之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下⾯就和®⽆忧考⽹⼀起来了解下这⾸诗词,欢迎阅读!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芳菲。
杨花榆荚⽆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赏析】 这⾸七绝描写的是暮春别样的风景。
作者不写暮春百花凋残的景象,却以乐观积极的笔调描绘了⼀幅万紫千红的百花⽃春图,寥寥⼏笔,便呈现满⽬春光,给⼈⽿⽬⼀新的感觉。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芳菲”,诗⼈笔下的草⽊都是有灵性的,它们知道春天不久就要⾛了,于是就争奇⽃艳,就连那没有“才思”的杨花、榆荚都毫不⽰弱,它们飞的满天都是,为春天增⾊。
“杨花榆荚⽆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两句以拟⼈⼿法,刻画出柳絮飘飞的景象。
“⽆才思”是说杨花、榆荚姿⾊平平,没有艳丽的⾊彩,更没有迷⼈的芳⾹。
它们不畏“班门弄斧”的讥讽,避短⽤长,为“晚春”添⾊。
就是这么不起眼的⾃然界的⼀员尚且懂得珍惜时光,更何况⼈呢?作者赞赏柳絮、榆荚的勇⽓,其实是说:⼀个⼈“⽆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会辜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的。
“⽆才思”三字还有多种解读:或谓劝⼈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成;或谓隐喻⼈之⽆才,作不出好⽂章;或有所讽喻等等。
以作者本⾝来看,他既是“⽂起⼋代之衰”的宗师,⼜是⼒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物,颇具胆⼒。
他应该是欣赏杨花榆荚那样敢于表现⾃我⼤的勇⽓的。
朱宝莹《诗式》:春⽇晚春,则处处应切晚字。
⾸句从“春”字盘转到“晚”字,可谓善取逆势。
⼆句写晚春之景。
三句⼜转出⼀景,盖于红紫芳菲之中,⽅现⼗分绚烂之⾊,⽽⽆如扬花、榆荚不解点染,惟见漫天似雪之飞⽿。
四句分⼆层写,⽽“晚春”⼆字,跃然纸上。
正⽆俟描头画⾓,徒费琢斫,只落⼩家数也。
此⾸合上《春雪》⼀⾸,纯从涵泳⽽出,故诗笔盘旋回绕,⼀如其⽂,古之⼤家,有如是者。
韩愈的七绝诗词《晚春》赏析

韩愈的七绝诗词《晚春》赏析《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赏析】这首七绝描写的是暮春别样的风景。
作者不写暮春百花凋残的景象,却以乐观积极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万紫千红的百花斗春图,寥寥几笔,便呈现满目春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诗人笔下的草木都是有灵性的,它们知道春天不久就要走了,于是就争奇斗艳,就连那没有“才思”的杨花、榆荚都毫不示弱,它们飞的满天都是,为春天增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两句以拟人手法,刻画出柳絮飘飞的景象。
“无才思”是说杨花、榆荚姿色平平,没有艳丽的色彩,更没有迷人的芳香。
它们不畏“班门弄斧”的讥讽,避短用长,为“晚春”添色。
就是这么不起眼的自然界的一员尚且懂得珍惜时光,更何况人呢?作者赞赏柳絮、榆荚的勇气,其实是说: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会辜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无才思”三字还有多种解读: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有所讽喻等等。
以作者本身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
他应该是欣赏杨花榆荚那样敢于表现自我大的勇气的。
朱宝莹《诗式》:春日晚春,则处处应切晚字。
首句从“春”字盘转到“晚”字,可谓善取逆势。
二句写晚春之景。
三句又转出一景,盖于红紫芳菲之中,方现十分绚烂之色,而无如扬花、榆荚不解点染,惟见漫天似雪之飞耳。
四句分二层写,而“晚春”二字,跃然纸上。
正无俟描头画角,徒费琢斫,只落小家数也。
此首合上《春雪》一首,纯从涵泳而出,故诗笔盘旋回绕,一如其文,古之大家,有如是者。
(品)沉着。
扩展阅读:韩愈的文章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
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赞美春天的古诗词

赞美春天的古诗词《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
其全文诗句如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翻译】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湿润得松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清平调·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句如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翻译】看到彩云想起她的衣裳,看到花儿想起她的面容,春风吹拂着栏杆露珠闪艳浓。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也会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元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
其全文诗句如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翻译】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普照着,每年春节都取下了旧春联换上新春联。
《绝句》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诗句如下:第一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翻译】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
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
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
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
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第二首: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翻译】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
《春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朱熹。
其全文诗句如下: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翻译】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春夏秋冬的诗句和四字词语

春夏秋冬的诗句和四字词语一、描写【春天】的诗词佳句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6.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杜甫《绝句》7.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清)高鼎《村居》8.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唐)韩愈《晚春》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歌子》1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12.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月夜》1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14。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释志南《绝句》1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1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1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二、描写【夏天】的诗词佳句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4.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宋)曾几《三衢道中》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6.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约客》三、描写【秋天】的诗词佳句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与春天有关的诗词名句或四字成语

与春天有关的诗词名句或四字成语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写春天的古诗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写春天的古诗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描写春天的古诗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写春天的古诗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描写春天的古诗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描写春天的古诗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描写春天的古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描写春天的古诗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描写春天的古诗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描写春天的古诗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春天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天,遂想起春天遂想起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江南小杜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那场战争是够美的)逃了西施失踪了范蠡失踪在酒旗招展的(从松山飞三个小时就到的)乾隆皇帝的江南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的江南,想起太湖滨一渔港,想起那么多的表妹,走在柳堤(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走过柳堤,那许多的表妹就那么任伊老了任伊老了,在江南(喷射云三小时的江南)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在杏花春雨的江南在江南的杏花村(借问酒家何处)何处有我的母亲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喊,在江南,在江南多寺的江南,多亭的江南,多风筝的江南啊,钟声里的江南(站在基隆港,想——想想回也回不去的)多燕子的江南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写春天的古诗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写春天的古诗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1、《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描绘了早春二月时,细雨蒙蒙,草色 回青,杨柳依依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生 活的热爱和对美景的欣赏。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 无。”描写怎样的春意?“近却无” 与整个诗意相矛盾吗?试说明。
描写了刚刚到来的春色;不矛盾,在远处,一 大片刚露出 头的嫩草一起映入眼帘,在数量上 的优势下,我们就能看到那极美丽的绿色了, 而当我们走近时,因为映入眼中的草的数量相 对减少,而稀疏草地 覆 盖下的土地 又 暴 露了出来,自然就没有在远处看时那种一片绿 海的感觉了。
1.诗歌内容
2.作者介绍 3.赏析评论 4.考考你 5.读后感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 绝句。第一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 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 它的特点,遣词用句十分优美。与杜甫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 出了早春 的美丽景象,呈现给我们无尽 的美感。你能搜集整理一些关于“春” 的写景的诗词名句吗?
让我们来触摸天的心跳
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题16《晚春》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含答案解析)

专题16《晚春》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导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初春万物复苏,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但是晚春呢?是“绿肥红瘦”,还是“东风无力百花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走进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晚春》,看看在韩愈的眼中春天是怎样的美妙。
二、目标1、了解与韩愈有关的文学常识;2、领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3、揣摩诗的写作手法,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懂得珍惜光阴,树立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4、背诵并默写全诗。
三、原文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四、注释《晚春》:选自《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九。
草树:指草本和木本的各类花木,即花草树木。
不久归:意为春天很快将要过去了。
斗:竞争,比赛。
芳菲:花草的芳香。
杨花:柳絮。
榆荚:榆钱。
才思:才气、才华。
惟解:只知道。
五、诗意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六、赏析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将花草树木赋予了人的思维、人的情感和人的动作行为,使那些花草树木有了留春惜时的生命特征。
这一拟人手法的运用,极有效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和时光的美好情怀。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又一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杨花榆荚”以鲜活的生命力,积极向上的思想激情,进而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珍惜时光的美好愿望。
启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抛弃那点小小的自卑心理,放弃那点微不足道的自尊,抓住时机,利用大好时光投身到为自己、为他人创造美好未来的大环境中呢?七、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韩愈 (768-824),字退之, 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唐代古文运用的倡导者。
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将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2、韩愈生平韩愈,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韩愈《早春》原文、注释、赏析

韩愈《早春》原文、注释、赏析韩愈《早春》原文、注释、赏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给张籍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同时也是韩愈的经典作品之一,那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韩愈《早春》原文、注释、赏析1早春(唐诗)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天街――京城长安的街道。
润——滋润。
酥――酥油,即用牛羊奶制成的油。
诗中形容春雨的珍贵和滑润。
最是――正是,实在是、的确是的意思。
处――时候,只在诗词里才这样用。
绝胜――远远胜过,大大超过的意思。
烟柳——柳绿如烟。
每年到暮春,北方柳枝才长出新的嫩芽,呈现鹅黄色,淡淡的,远看如烟,称之为烟柳。
皇都——诗中指京城长安。
【赏析】这首小诗写于公元823年,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768——830)的,原题为《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张籍和韩愈是好朋友。
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诗的前两句抓住早春的两大景物来写:小雨和小草。
第一句写小雨。
大意是,京城长安街道上细雨蒙蒙,大地被滋润着,就像吐了一层酥油。
这句用比喻的方法,把小雨比作酥油,又用上了动词“润”字,这就把小雨写活了,令人喜爱。
第二句写嫩草,“草色遥看”就是遥看草色的意思,为了合乎平仄的规则,才把草色二字提到前面。
这句诗是说,远看嫩草绿绿,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绿颜色,可是走近一看却又什么都没有了。
这是绝妙佳句,妙就妙在把初春嫩草初生时的逼真形态写出来了。
诗人观察得很仔细,远看视野阔、面积大,能把分散的一颗颗嫩草连成片,草色虽然还比较淡,却还能看到一抹淡绿。
如果近看,刚刚钻出地皮的草尖,因无法连成一片,反而看不见。
没有实地观察,是写不出这样的妙句来的!第三四句则直接抒发对早春景色的赞叹:这是早春的美景啊,实在是春天中最好的景色,大大胜过那暮春时节满城的烟柳。
到了“烟柳满皇都”的时候,已是暮春时节,“春”就失去了它的新鲜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描写春天的诗词及注释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释义 1.芳华:芬芳的鲜花。
2.初:刚刚。
3.庭树:花园里的树木。
4.故:因此,所以。
5.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
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
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
“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
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呈:恭敬地送给。
天街:东都洛阳城“定鼎门大街”,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七天”之一,道路十分宽阔,路边杨柳扶疏,间植桃、李、石榴,中间为三条道,居中为“御道”,两侧有水渠和平民道。
“天街”对应天上的“天街”星座。
酥:酥油、奶油、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最是:正是。
绝胜:远远超过皇都:洛阳城(唐朝东都),神都。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唐代诗人。
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水部此处代指工部。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
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
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
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
造句清新优美。
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
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
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
第三、四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
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
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
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