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导 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

案例1-1

案例名称:经济学帝国主义

案例适用:经济学的假设与模型

案例来源:根据《经济学消息报》:《经济学帝国主义》(张五常撰写)2005年3月18日第8版的内容编写。

[案例内容]:

“经济学帝国主义”,英文为Economic Imperialism,出自于贝克尔1976年的论著。它是指什么意思呢?

萨缪尔森谈到,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说,在所有社会科学中,只有经济学是公理性的。“公理”是指无须证明或不可争辨的出发点,也即是作分析的基础假设,是对是错皆要首先接受的。行外人不容易明白。这里要说的,是所有自然科学都是公理性科学,但在社会科学中(包括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只有经济学是公理性的。因此,在科学方法上,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生物、物理、化学等)是完全一样的。

经济学的公理(三至五个,组合不同)是行内一般接受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在约束条件下争取利益最大化,我俗称为“自私的假设”。因为是公理,本身无须证明,而更重要的是大家同意不容许有例外。我们不能说一个人有时争取最大化,有时不争取,或有些人争取,有些不争取。如果容许例外,逻辑无从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或可以被事实推翻)的假说。这样,作为一门科学,经济学就不可能有解释能力了。

接受了公理,加上理论逻辑,推出可以被事实或行为或现象推翻的假说,然后验证其含意,是经济学解释人类行为的法门。这与自然科学没有两样,只是经济学解释人的行为,而自然科学则解释物体的行为,现象不同,方法一样。

问题是,人的行为有多种,可以分门别类,经济学可以解释的究竟是哪种类呢?新古典经济学的大师一般认为,经济学解释的是起于资源缺乏而导致的资源使用与财富分配等行为或现象。这样处理,经济学集中于市场分析。当然,很多起于资源缺乏的现象没有通过市场——无价不成市。

经济学帝国主义起于市场之外的另一面:好些表面看来与资源使用和财富分配扯不上关系的行为,可以同样地用经济理论作解释。这观点起自经济学鼻祖斯密,而现代的首要推

广人是贝克尔。后者在20世纪50年代的博士论文《种族歧视的经济分析》,分析的是传统市场的题外话。其后贝克尔进军家庭、生育、犯罪、离婚等现象,皆遵守着经济学的公理与逻辑。这些行为在贝克尔以前主要是由社会学处理的。

遵守着经济学的公理与理论,把解释的范围推广至人类的所有行为去,是把萨缪尔森的社会科学皇后提升为社会科学皇帝。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了。

成功了吗?有的,但说不上有大成,因为分析着实不易。大概来说,不成市的行为起于两种原因。其一是因为交易费用过高而没有市价。原则上可以有价,但没有。政治上的权力,组织的需求,文革时搞关系等都是例子。可以有价但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而不成价所引起的行为,处理虽然不易,但知道可以有价,知道利益最大化要选的是什么,我们还可以用金钱或财富来排列选择,分析不会太困难。

其二就较为困难了。这是原则上没有市价的“物品”。例如个人的声誉(捐钱可以买一点,行骗可以骗一点但一般买不到,骗不来),纯真的友情(李白要以桃花潭水深千尺来度量),儿女的爱(有些轻于鸿毛,有些重于已命)等,有关行为的经济分析很头痛。我们还可以加上自杀、恐怖活动等行为,头痛要再加心痛了。经济学公理说,损人不可以毫不利已,但我们有时不知损人的已利何在。

原则上不可能有市价的物品被称为非金钱物品,贝克尔与阿尔钦认为要以效用(Utility)来度量。效用是经济学者的思想概念,真实世界没有效用这回事。说争取效用最大化,是说一个公理,效用本身看不到,从何以事实验证呢?一个人跳楼自杀,说是争取效用最大化,不可能错,但说了等于没有说,半点解释力也没有。

效用是抽象之物,真实世界不存在,理论往往要从抽象起笔。不过,我们可以以两个或更多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变量入手,来验证假说的含义。这些非金钱物品虽然不可以在市场上成交,但原则上可与金钱物品替换。例如我与儿女之间的爱不可以买卖,但放弃自己的某些金钱物品(例如工作时间),我可以多点与儿女相聚。这替换在边际上可以鉴定,可以观察,于是原则上可以用金钱度量来推出以事实验证的含意。

[案例分析]:

经济学有两个最基本的假设:一是经济个体是理性的;二是经济资源是相对稀缺的。理性是指人们在约束条件下追求预期效用最大化的行为。例如消费者在其收入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在其成本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

经济个体在追求其最大化目标时,其理性行为是受限制的。所以经济学特别强调约束

条件下的最大化。任何资源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被用于某一用途就不能被用于其他用途。正如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因此我们在使用有限资源时,就必须考虑它的第二种最好用途的价值,即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一定数量的某种经济资源投入某项生产而放弃该资源其他用途的最高代价。

假设、模型与检验是经济学分析问题的“三部曲”。在上述公理性假设下,经济学借用数学上的逻辑推导,然后得出一般性结论。由于这些公理性假设比较抽象,无法验证,经济学通常采用间接检验,即检验理论所提示的规律或论断是否与实际经验相符。

案例1-2

案例名称:价格到底谁说了算

案例适用:市场与政府

案例来源:根据经济学阶梯教室:《价格到底谁说了算》,2003年8月11日编写。

[案例内容]:

2003年7月15日,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在北京举行。虽然此次听证会受非典影响延期两个多月,但社会对它的关注丝毫没减。

值得回味的是,中国的改革就是从价格改革入手的。问题是,为什么改革这些多年,我们还停留在要由政府出面,为民航这样的垄断行业扩价格听证会的阶段,而不能由市场来决定价格呢?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政府为了把垄断行业推向竞争的市场,是做了不少工作的。1999年底,中国电信一分为四;民航也早就各路诸侯分治,航空公司林立。于是乎,真的竞争来了,为打折打得头破血流。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一片叫好;经济学家也喜出望外:总算与市场接轨了,该来个优胜劣汰了。可这时,“婆婆”忍不住出面了——都是国有资产嘛,手心手背都是肉,干吗非拼个你死我活呢!在政府的倡导下,民航各路诸侯今日歃血,明日盟誓,又是“生死合约”,又是价格联盟,但结果总是拧不过市场法则的“大腿”,该打折还是打折,该降价还是降价,只不过“明火执仗”变成了“暗度陈仓”。结果,竞争总是深入不下去,该死的死不掉,该长的长不大,市场真的“失灵”了。价格成了苦孩子,打折变成了瞎折腾;政府总“舍不得”放手让市场来裁决价格,苦孩子也永远不能长大成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