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在仓储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析

合集下载

中药房质量控制方法

中药房质量控制方法

中药房质量控制方法引言概述:中药房作为中药材的存储、加工和销售地点,其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因此中药房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来确保产品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中药房质量控制的方法。

一、原料采购质量控制1.1 选择正规供应商:确保选取有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避免购买劣质或掺假产品。

1.2 严格把关检验:对每批进货的中药材进行外观、气味、质地等方面的检验,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1.3 留样备查:每批进货的中药材都要留取一部分样品备查,以备日后质量问题调查。

二、加工过程质量控制2.1 严格遵守工艺流程:按照中药材的加工工艺要求,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2.2 保持卫生环境:加工过程中要保持生产场所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2.3 加工记录完整:对每一批加工的中药材都要详细记录,包括加工时间、人员、工艺参数等,以备追溯。

三、贮存环境质量控制3.1 控制温湿度:中药材对温湿度要求较高,贮存环境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2 防潮防虫:贮存中药材的容器要防潮防虫,避免产品受潮发霉或受虫蛀。

3.3 定期检查:定期对贮存环境进行检查,确保环境符合中药材贮存的要求。

四、销售质量控制4.1 标签齐全:每一批销售的中药材都要有完整的标签,标注产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4.2 保持清洁:销售环境要保持清洁整洁,避免产品受到污染。

4.3 售后服务:对顾客提出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处理,提供满意的售后服务。

五、质量监控体系建立5.1 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中药房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质量控制要求。

5.2 培训员工:定期对中药房员工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5.3 定期评估:定期对中药房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结语:中药房质量控制是确保中药材质量和产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方法,才能保证中药产品的质量和信誉。

希望本文介绍的中药房质量控制方法能对中药房的质量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中药仓库管理方案

中药仓库管理方案

中药仓库管理方案随着中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中药仓库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药仓库管理不仅关系到中药保质期延长、有效成分的保留,更是关系到患者用药安全。

下面将介绍一套完整的中药仓库管理方案,以保障中药的质量和安全。

1. 中药仓库设计•计划合理的仓库规划–每个药品都有其足够的储藏空间和合适的储存条件;–按照药品的使用频率和特征来规划各区域;•可靠的建筑设计–保持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稳定性;–防潮、防火、通风等设施符合标准。

2. 中药管理制度•记录管理制度–对每一批进药进行记录,包括种类、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等信息;–根据药品性质和储存条件进行单独储存,并标注详细的物品名称、容量、批号和生产日期。

•库存管理制度–根据库存情况进行定期盘点,并记录相关信息;–盘点时进行初步的检查,避免过期、变质和损坏的药品存放在仓库中;–设置合理的库存上限,避免过量储存和浪费。

•报废处理制度–根据过期、变质、损坏等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对于不能再次使用的药品进行合理的报废处理,不允许随意扔掉或回收。

3. 中药安全管理•严格的环境监测制度–对仓库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进行24小时监测;–对于环境异常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药品检验制度–标本一致的原则,严格按照药品配方准确称重;–检查药品包装是否完整、是否有异味、是否有异常现象等;–依照药品外观和内部结构判断药品是否具有正常疗效。

•药品标识制度–对新进药品上的标签和老药品保持一致;–所有的药品必须标明药品名称,规格和生产厂家,以及生产日期、有效期等药品信息;–标签应该放置到药品容器上,能够读取到标签上的信息。

4. 中药仓库工作流程•药品验收流程1.药品进入仓库,检查外表和质量等,若有不合格品及时退货;2.快速验收,确定药品信息是否准确;3.制定处理方案,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药品储存流程1.药品分区分层储存,分类设置,按照药品性质、使用条件等进行储存;2.根据药品信息和资料,对药品进行分类储存;3.根据药品库存情况,对库存进行定期盘点和储备,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试析中药饮片养护和贮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试析中药饮片养护和贮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试析中药饮片养护和贮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炮制成的固体剂剂型,经现代科学技术处理加工而成的制剂。

其成分活性物质复杂,对质量养护和贮存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养护和贮存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和药效。

本文将试析中药饮片养护和贮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1. 湿度管理不当中药饮片在贮存过程中,受到湿度的影响较大。

过高的湿度会导致饮片变质发霉,严重影响其质量和药效,过低的湿度则会导致饮片干燥龟裂,使得药效减弱。

目前一些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对贮存环境湿度的控制不够到位,导致饮片品质受到影响。

2. 虫害和霉菌污染中药饮片贮存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适宜,容易发生虫害和霉菌污染。

尤其是在贮存环境湿度高、通风条件不佳的情况下,更容易引发虫害和霉菌污染。

这些污染物会对中药饮片的质量和药效产生严重影响。

3. 贮存温度不稳定中药饮片的贮存温度不稳定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由于饮片的质地比较脆弱,受到温度波动的影响较大,如果贮存环境的温度不稳定,容易导致饮片的活性成分降解,影响其质量和药效。

4. 包装材料不合理中药饮片的包装材料直接影响着其贮存过程中的微环境条件。

一些中药饮片包装材料的透气性能不佳,容易导致饮片贮存后缺氧、潮湿、变质。

而一些包装材料的密封性能不佳,容易引发虫害和霉菌污染。

5. 采购和储存环节管控不严中药饮片的采购和储存过程中,有些企业在材料的选择和仓储条件的管理上不够严格,民间中药饮片市场上的中药饮片质量良莠不齐,有些甚至由于长时间存放或者包装不当,中药饮片的外观、味道甚至成分都发生了变化。

1. 合理控制贮存环境湿度中药饮片在贮存过程中,应该根据其性质和要求,合理控制贮存环境的湿度条件。

对于易潮湿的饮片,应该选择干燥通风的仓储环境,适时使用除湿设备,确保贮存环境的湿度稳定在合适的范围内。

2. 定期消毒和通风中药饮片贮存过程中,应该定期对贮存环境进行消毒和通风,预防虫害和霉菌污染的产生。

中药材仓储管理

中药材仓储管理

浅谈中药材的贮藏保管引言中草药大都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脂肪油、维生素、鞣质等成分,在贮藏与保管中,因受周围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常会发生霉烂、虫蛀、变色、泛油、气味散失、风化、融化粘连等现象,导致药材变质,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很大的损失,更严重的是使中药疗效降低,甚至完全丧失药用价值。

为了保证药材质量和疗效,在贮藏与保管好中草药对减少药材损耗和用药安全有重要意义。

正文一般造成药物变质的因素主要是:温度:药材在温度方面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

温度过高过低都会使药材质量发生变化。

当温度在35度以上时,中药材的某些成分氧化、水解等化学反应加速;含脂肪的药物就会因受热而使油质分离,从而少油;含挥发油多的药物也会因受热而使芳香气味散失;动植物胶类和部分树脂类药物,受热后又易于发软、粘连成块或融化。

温度在20~35度时,由于有利于虫害、霉菌等孽生繁殖,而使某些药物生虫、发霉以至变质。

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多少的程度,也就是空气潮湿的程度。

药物本身能否保持正常的含水量,与空气的湿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药物的正常含水量约10 ~ 20%。

如湿度过高,药物大量地吸收水分而使含水量增加(受潮),潮解,就容易发生霉烂变质现象。

湿度过低,容易使某些药物干裂、失润、风化等。

空气:空气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以氧气最容易与药物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可导致变色、异味、分解,而影响其质量。

通常所见到的丹皮、黄精等的颜色变深,就是因为它们所含的鞣质、油质及糖分等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光线:光线能直接引起或促进中药材发生变色、分解、氧化等化学反应而致中药材变质。

其中日光对某些药材的色素和叶绿素有破坏作用,能使药材变色。

时间:药材贮藏时间过久,亦会变质失效。

中药仓库的建筑要求中药仓库的修筑除应符合一般仓库的建筑要求外,尚应特别注意下列几点要求。

1 仓库的地面、墙壁应隔热、隔湿以保持室内的干燥,并减少库内湿度的变化。

2 通风性能良好以散发中药材自身产生的热量,又是保持干燥的良好条件。

中药材在仓储过程的质量控制,仓库中药材质量管理办法

中药材在仓储过程的质量控制,仓库中药材质量管理办法

中药材在仓储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析[摘要]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结晶,中药材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重要载体,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及药品的安全性。

中药材在仓储过程中如处理不当,会导致中药材质量发生改变,出现霉变、风化、虫蛀等现象,影响其疗效发挥,并会发生不良反应事件。

控制仓储过程质量因素主要包括入库验收、防湿、防虫、防风化、加快药材的周转、翻垛通风法、加强对药库管理等因素,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中药材的质量。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结晶,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现已成为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加大了对中草药的研究,为中草药走出国门提供了重要机遇。

【1】、作为中药饮片是汤剂和中成药的基本原料,是中医药理论在临床应用中的体现和发挥。

中药饮片质量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安全与疗效,加强中药饮片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2】、但是中药材在仓储过程中如放置或保存不当,极易使中药材质量变化,影响其功效的发挥。

加强对中药材在仓储过程的质量控制,有着重要作用,现笔者结合此问题进行探讨。

1 影响中药材在仓储过程的质量问题1.1 霉变【1】}根据有关文献报道显示,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问题就是霉变,其发生的原因可能与药材放置时间过长,或保存不当,或空气湿度控制不当有关。

【2】这是因为我国部分单位的仓库条件和管理水平都难以达到最新的国家标准,对仓库干湿度的标准很难控制【3】另外,中药材的水分含量较多,同样也会诱发霉变。

研究发现,霉菌的生长繁殖能力较强。

霉菌生长除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和温度外,更离不开水,酵母菌在生长繁殖中,其含水量为75%~85%,而霉菌含水为70%~80%【4】夏季时,由于天气相对湿度大,会给霉菌的滋生提供相应的条件,而水分越多,霉菌的新陈代谢会加快。

如当归在含水量为25%时,就会出现霉变现象,这就表明含水量越多,越容易发生霉变。

中药仓库的管理方法中药贮藏与养护知识

中药仓库的管理方法中药贮藏与养护知识

中药仓库的管理方法中药贮藏与养护知识中草药在贮存保管中,因受周围环境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常会发生霉烂、虫蛀、变色、泛油等现象,导致药材变质,影响或失去疗效。

因此必须贮存和保管好中药材,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一)药材的防霉: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霉菌孢子,如散落在药材表面上,在适当的温度(25℃左右)湿度(空气中相对湿度在85%以上或药材含水率超过15%)以及适宜的环境(如阴暗不通风的场所)、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即萌发成菌丝,分泌酵素,分解和溶蚀药材使药材腐坏,以及产生秽臭恶味。

因此,防霉的重要措施是保证药材的干燥、库后防湿、防热、通风,对已生霉的药材,可以冲刷、晾晒等方法简单除霉,霉迹严重的,可用水、醋、酒等洗刷后再晾晒。

(二)药材的防虫:虫蛀对药材的影响甚大,虫害的预防和消灭,对于大量贮存保管的药材仓库,主要是用氯化苦、磷化铝等化学药剂熏蒸法杀虫。

对于药房中小量保存的药材,除药剂杀虫外,可采用下列方法防虫。

1.密封法:—般按件密封,可采用适当容器,用蜡或血料封固,怕热的药材可用干砂或稻糠埋藏密封,贵细药材,可充二氧化碳或氮气密封。

2.冷藏法:温度在5℃左右即不易生虫,因此可采用冷窖、冷库等干燥冷藏。

3.对抗法:这是二种传统方法、适用于数量不多的药材。

如泽泻与丹皮同贮、泽泻不生虫、丹皮不变色,蕲蛇中放花椒,鹿茸中放樟脑,瓜蒌、蛤士蟆油中放酒等均不生虫。

中药养护在库物料的保管与养护:仓库管理员应根据物料的特性和仓储要求,对在库物料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储存物料无受潮、无霉变、无虫蛀、无鼠咬、无冻裂、无破损、无燃爆,并做好检查记录。

中药材的储藏保管中最常发生的是虫蛀现象,因而在保管过程中要严加防范。

药材在进库前,应进行严格的检查,首先对药材进行眼观,看药材是否有虫蛀或霉变;其次是手摸,用手感觉药材的表面有无油腻感及发粘现象;最后用鼻闻,通过鼻闻药材可以闻出药材有无异味或者其它异常的刺激性气味。

杜绝虫害药材入库,严把药材入库的质量关。

中药行业的中药材贮存与物流管理

中药行业的中药材贮存与物流管理

中药行业的中药材贮存与物流管理中药作为传统的医药疗法,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为支撑中药生产的重要环节,中药材贮存与物流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药行业中药材贮存与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中药材的贮存与物流。

一、中药材贮存的重要性中药材是中药制剂的重要原料,其质量和储存条件直接影响中药制品的质量和疗效。

良好的中药材贮存条件可以保持中药材的药效成分,并延长其保质期。

同时,合理的贮存也有助于降低中药材的变质、损耗和浪费。

1. 温湿度控制中药材的贮存环境应控制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

一般来说,中药材的贮存温度应在15-25摄氏度之间,湿度应在40-60%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可能导致中药材的氧化、腐败或变质,从而降低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2. 光照控制某些中药材对光照非常敏感,过强的光照会导致中药材的药效成分分解或减少。

因此,在中药材的贮存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和强光照射。

同时,中药材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免霉菌滋生的环境中。

3. 包装与标识中药材的包装应采用防潮、防虫、防尘的措施,保证中药材的干燥和卫生。

同时,在包装上应标明中药材的名称、产地、生产日期等重要信息,方便贮存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追溯。

二、中药材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中药材物流管理是保障中药材质量和供应链畅通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物流管理能够确保中药材的生产、贮存和配送的高效运转,提高供应链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降低中药材的损耗和浪费。

1. 供应链管理中药材的生产和供应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包括采购、质量控制、仓储、配送等环节。

通过建立科学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中药材的采购效率和质量控制,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风险。

2. 冷链物流对于某些需要保持一定温度的中药材,如鲜草药和冷藏类中药材,物流过程中必须使用冷链物流,确保中药材在运输中的温度稳定和质量不受影响。

3. 追溯体系中药材的追溯体系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中药材从产地到终端销售环节进行记录和追踪,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浅析中草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规范化管理

浅析中草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规范化管理

浅析中草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规范化管理摘要】本文从中药材质量下降的问题,探索了由于市场上中药材良莠不齐导致伪劣草药与日俱增,讨论了通过发生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如何规范化管理中草药。

【关键词】中草药质量规范化管理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中药材质量下降,伪劣药材与日俱增,不能不引起广大中药工作者的密切关注。

针对目前中药质量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及时抓住机遇,制定相应对策来保护中药,以提高中药质量。

现把几年来在中药房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剖析如下:1 中药材的质量问题1.1 种植不当,护养不归。

中药材的种植有严格要求,对土质、气候、周围环境及采收时间、加工方式等一般都有讲究。

由于大量产生,不少缺乏经验的农民种植药材时,该向阳的却向阴,该春季采集的却夏季收,该晾干的却晒干,为了防治病虫害而施农药,致使药材农药残留量普遍超标,反而影响药材质量。

1.2 随意引种,资源改变。

中药材的种植有一定的地域性,许多品种只有生长在特定地区和自然环境中才具有其特有的药理、生理作用,因而药材引种应遵循自然条件相似,逐步驯化的规律,才能保证引种药材的质量[1]。

而目前不少地方忽视了药材生长的地域性,随意引种,许多引种药材在性状上、质量上都产生了变异,导致品质下降,影响药效,体会不到地道药材的价值。

1.3 真伪混淆,以假乱真。

[2](1)伪造品种:如有些草药资源不足,价格昂贵,临床应用比较广泛,需要最大,货源供不应求或长期不能满足供应的品种,一些不法商贩借机进行伪造以假充真,用胡萝卜伪造藏红花,天麻用土豆做成,用莪术的根茎雕刻染成三七参,山茱萸按【中国药典】规定中间的核只能含有3%-5%,现在造假者把含量增加到30%左右,这样一来造假者赚了黑心钱,中药的疗效却没有了保障等等。

(2)真伪混淆品种:真伪混淆类药材比较复杂,有些由于近源植物或同种科属的植物,其外形气味相同或相似,不易辨认,因而容易造成药材混淆。

如海南土砂仁、红壳砂红冒充砂仁,凉山虫草混为冬虫夏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在仓储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析[摘要]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结晶,中药材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重要载体,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及药品的安全性。

中药材在仓储过程中如处理不当,会导致中药材质量发生改变,出现霉变、风化、虫蛀等现象,影响其疗效发挥,并会发生不良反应事件。

控制仓储过程质量因素主要包括入库验收、防湿、防虫、防风化、加快药材的周转、翻垛通风法、加强对药库管理等因素,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中药材的质量。

[关键词] 中药材;仓储;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r282.5???[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9-156-02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结晶,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现已成为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加大了对中草药的研究,为中草药走出国门提供了重要机遇[1]。

作为中药饮片是汤剂和中成药的基本原料,是中医药理论在临床应用中的体现和发挥。

中药饮片质量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安全与疗效,加强中药饮片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2]。

但是中药材在仓储过程中如放置或保存不当,极易使中药材质量变化,影响其功效的发挥。

加强对中药材在仓储过程的质量控制,有着重要作用,现笔者结合此问题进行探讨。

1?影响中药材在仓储过程的质量问题
1.1?霉变
根据有关文献报道显示,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问题就是霉变,其发生的原因可能与药材放置时间过长,或保存不当,或空气湿度控制不当有关。

这是因为我国部分单位的仓库条件和管理水平都难以达到最新的国家标准,对仓库干湿度的标准很难控制[3]。

另外,中药材的水分含量较多,同样也会诱发霉变。

研究发现,霉菌的生长繁殖能力较强。

霉菌生长除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和温度外,更离不开水,酵母菌在生长繁殖中,其含水量为75%~85%,而霉菌含水为70%~80%[4]。

夏季时,由于天气相对湿度大,会给霉菌的滋生提供相应的条件,而水分越多,霉菌的新陈代谢会加快。

如当归在含水量为25%时,就会出现霉变现象,这就表明含水量越多,越容易发生霉变。

1.2?虫蛀
中药大多为植物类、动物类为主,其药材以淀粉、蛋白质、糖类、纤维素等为主,而这些都是仓虫生长、繁殖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

如含淀粉性较多的山药、贝母类、莲子、芡实;肉质和油性大的当归、酸枣仁、肉苁蓉都容易因保存不当而引起虫蛀。

水分较多的中药,同样易发虫蛀。

如气温在25℃时,含水量在20%以上的枸杞子发虫害较严重,而在同样温度下,含水量为16%以内就不会发生[4]。

另表面组织结构被破坏的中药,虫类多从其缝隙、分杈、
切面处及表面组织破坏,如人参、北沙参等。

果实、种子类中药,如其表皮或种皮破坏后也易虫蛀。

中草药一旦发霉、虫蛀,会破坏药材的成分,或产生有毒物质、致癌物质,影响中药材的质量。

2?控制质量的因素分析
2.1?入库验收
对于中药材在入库前,必须要对其验收,目的是防止伪劣药材进入医院。

中药材采购后,可由质量人员及仓库管理员共同验收,在入库前仔细核对中药材的品种、产地、规格、等级等[5];并重点观察其有无变色、变质、霉变、虫害等现象,是否符合入库条件,对于不能入库的中药,坚决不能入库,并联系药材的供应商处理。

对于能入库保存的中药材,按流程办理入库手续。

2.2?防湿
中药受到外界空气、温度、湿度的影响,容易导致中药材含水量增加,并且在适当温度下,产生霉变、虫蛀、潮湿变色等变质现象。

做好防湿工作,不但可以防霉,而且可以防虫蛀,甚至可以防止药物变色和有效成分的分解。

库房内和库房外应设有温度计和湿度计,可正确掌握库房环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及时调整。

2.3?防虫
中药材中如原有残存的虫卵,在仓库的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孵化并引起药材变质。

因此,防虫工作的关键是在药材保存前的预处理,如采用高温下烘炒的方法来有效杀灭虫卵。

对于不能炒
制的药材,可放入冰柜[6]。

2.4?防风化
对于中药材的存放而言,大部分中药材应当是愈干燥愈好保存,但有部分药材如明矾、硼砂等含有少量结晶水的药材,如放置在干燥的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

而药物流失结晶水后,重量明显减少,但服用剂量会加大,易引起不良反应或中毒。

因此,对于这些中药材的存放,应放置在阴暗处,以密闭玻璃瓶保存[7]。

2.5?加快药材周转
中药材如果在仓库存放时间过长,不仅占用空间,并易引发霉变、虫蛀。

为防止中药材霉变虫蛀,可加快药材的周转。

此外,对于仓库的管理,要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充分利用电脑信息系统的作用,发挥仓管员和采购员的能动性,减少库存量,这样就能减少药材发霉、虫蛀等质量问题[8]。

2.6?药库的管理
对于中药材仓库的选择应在楼房以二、三层背阳避光的房间为宜,并且须安装通风、吸潮、密闭的设施来调节库内温度、湿度。

仓库应当配备专业人员来管理并制定出严格的管理制度,经常清洁药库、通风、定期空气消毒、完善灭虫设施。

加强药材进库验收工作。

中药材的含水率不应超过8%。

夏季阴雨连绵时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尽快处理[9]。

2.7?翻垛通风法
所谓翻垛通风法是将垛底药材翻到垛面,或堆成通风垛,从而能让热气及水分散发,这样就能避免药材发霉,主要在梅雨季节时采用,针对的是含水量较高但又不适用于晾晒的中药材,并可采用鼓风机等装置加速通风。

2.8?其他措施
(1)包装处理:对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油类较多的中药,可将其含水量控制在8%以下时,并采用聚乙烯塑料袋密封包装,或放入冰箱。

(2)低温保存:对贵重的药材如三七、冬虫夏草,可放在阴凉库或用冰箱、冰库储存部分中药材。

(3)特殊中药材的处理:对于香味较重的中药如麝香、安息香、苏合香等,在保存时必须要注意密闭、低温、避光。

可先将其装入塑料袋,再置入棕色磨口瓶中,用蜂蜡或石蜡封口,于冰箱内2~8℃保存,就能很好保存[10]。

总之,中药材的质量是中医临床疗效的保障,因此对于在仓储过程中药材的质量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避免药材质量出现严重问题,影响其功效发挥。

[参考文献]
[1] 王海军,贾忠.中药材在流通领域的质量控制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133-134.
[2] 张惠.浅谈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控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1):332-333.
[3] 周建理,王华,齐雪萍.对霉变中药材的处理方法探讨[j].
安徽医药,2008,12(12):1246.
[4] 吴邦辉.浅谈中药材的水分对贮藏养护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149.
[5] 王少莉.健全医院中药材质量监督管理[j].海峡药学,2010,22(2):193-194.
[6] 李秀春,寇昆明.浅议医院中药材管理的质量控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10):938-939.
[7] 范家勇.浅谈中药的贮藏与保管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6):61.
[8] 李壕深.中药饮片小包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医院,2011,11(8):108-109.
[9] 倪开岭,张艳春.水蛭、地龙仓储变质的原因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0-11.
[10] 刘旭海,徐勤风,任永魁.特殊中药材的储存与保管[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7):433-434.
(收稿日期:2012-07-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