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合集下载

生物药剂问答1

生物药剂问答1

答:①表面积:颗粒与溶剂接触的物质表面积越大,溶解速度越快,可以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药物溶出越快。

②扩散层的溶解度:适当提高药物在扩散层的溶解度,药物分子从大颗粒中释放到吸收部位的速度就会增加,这可用来提高弱酸性药物在胃内的溶解度。

③晶型:多数药物存在多晶型的现象,由于不同的晶型有不同的溶解度和吸收速度,最终产生不同的生物利用度。

④水合作用:药物分子的水合作用状况能影响药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

2.药物向淋巴系统的转运有那几种?其影响因素有哪些?答:有三种转运方式:①从血管向淋巴管转运②从组织间隙向淋巴管转运③从管腔及皮肤向淋巴系统转运。

影响因素:①脂溶性药物碳链长短的影响:长链的脂肪酸往往转运到淋巴系统。

②水溶性药物分子量大小的影响:分子量答的药物具有淋巴管的指向性。

3.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有哪些?答:①种属差异②性别差异③年龄差异④个体差异⑤疾病⑥饮食⑦合并用药4.简述隔室模型理论中单室模型与双室模型的区别。

答:单室模型把机体看作一个隔室,具有单室模型特型的药物一旦进入体循环,能迅速达到分布平衡,在血液与各组织之间分布极其迅速,称为一个均匀体系。

双室模型把机体看作有两个隔室,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即进入第一隔室,它包括血液以及能迅速分布达到平衡的组织器官,而其他一些组织器官药物进入其中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达到平衡,前者称为中央室,后者称为周边室。

5.在药剂学中经常使用到表面活性剂,其对药物的胃肠道吸收,有何影响?答:①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能增加体液对吸附有空气的疏水性药物粒子表面润湿,从而增加溶出速率。

②表面活性剂具有溶解消化管黏膜脂质作用,从而改变上皮细胞的通透性。

③当表面活性剂超过CMC时,使药物溶入或包入胶团内,减少了游离药物的浓度而使吸收速度减慢。

④使用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可能使细胞膜崩解或溶解使部分膜蛋白变性或以薄层包在细胞膜周围,从而干扰药物的吸收。

6.对于某些小分子药物,如何增加其淋巴系统转运的倾向性?答:①将药物修饰成具有原来生理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

药物代谢动力学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药物代谢动力学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药物代谢动力学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药物代谢动力学(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2010年03月27日下午01:02(一)药物代谢的遗传多态性由于肝脏药酶系特别是P450的遗传多态性,以致造成药物代谢的个体差异,这影响了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和致癌的易感性等。

对某些药代谢的缺陷者称为:弱代谢者(poor metabolizer)或PM-表型1,而强代谢者(extensive metabolizer)称为EM-表型。

在第一相中的药物代谢多态性以异喹胍和乙妥英为例,分别为P450UD6和P4502C的变异。

对异喹胍的羟化作用有遗传性缺陷的个体,在应用β-受体拮抗剂、三环类抗郁剂、某些膜抑制抗心律紊乱药、抗高血压药和钙离子拮抗剂等,由于药物代谢的异常,使药效增强、时间延长,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在第二相反应的药物代谢多态性,以异烟肼和磺胺二甲嘧啶为例,可区分为乙酰化快型和慢型两种,慢型乙酰化个体长期服用肼苯达嗪和普鲁卡因酰胺后可产生红斑狼疮综合征,服异烟肼后易发生周围神经病变(表2-4)。

P4501A1,P4501A2是芳香碳氢化合物羟化酶,激活某些致癌原,其遗传变异与某些癌的易患性有关。

表2-4遗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代谢途径药物举例人群中的频率(%)酶C-氧化异喹胍,金雀花碱,右旋甲吗喃,阿片类白种人5-10CYP4502D6 C-氧化β-肾上腺受体拮抗剂,乙妥英,甲苯巴比士白种人4CYP4502C乙酰化环已巴比土,异烟肼,磺胺二甲嘧啶,咖啡因日本人10N-乙酰基转移酶白种人30-70(二)药酶的诱导和抑制1.酶诱导作用某些亲脂性药物或外源性物质(如农药、毒物等)可使肝内药酶的合成显著增加,从而对其它药物的代谢能力增加,称为酶的诱导。

在形态学上有光面内质网增生和肥大。

目前,已知至少有200多种的药物和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具有酶诱导的作用。

其中,比较熟知的苯巴比妥、导眠能、眠尔通、保太松、苯妥英钠、利福平、灰黄霉素、安体点特舒通、666、DDT、3-甲基胆蒽和3,4-苯等。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药物代谢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药物代谢

掌握代谢规律
第五章 药物代谢
第二节 药物代谢酶与代谢部位
一、药物代谢酶系统
少数药物 体 液 自发代谢 细胞内特异酶 内微溶胞胞核 质粒酶液浆膜 网体体 膜 水解反应
大多数药物
代谢反应
第五章 药物代谢
第二节 药物代谢酶与代谢部位
一、药物代谢酶系统 微粒体酶系 非微粒体酶系 肝脏 肝脏 血液 其他组织
二、药物代谢部位
常见药物代谢酶及其存在部位
1. 混合功能氧化酶系 肝内质网, 氧化和还原反应。 2.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肝内质网, 结合反应形成葡萄糖酸苷。 3. 醇脱氢酶 肝细胞液, 醇氧化反应。 4. 单胺氧化酶 肝、肾、肠和神经组织细胞中线粒体, 内源性胺类氧化脱胺 醛 氧 化灭活。 5. 羧酸酯酶和酰胺酶 肝、血浆 & 组织; 催化酯、硫酯和酰胺的水解。 6. 各种功能基的转移酶 肝细胞浆、内质网、线粒体。
第一节 概 述
药物代谢的临床意义
4. 代谢使药理作用激活 有一些药物本身没有药理活性, 在体内经代谢后产 生有活性的代谢产物。— 前体药物 Eg. 左旋多巴,磺胺吡啶。 5. 代谢产生毒性代谢物 有些药物经代谢后可产生毒性物质。
第五章 药物代谢
第一节 概 述
药物作用的强弱 药物代谢 持续时间的长短 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给药途径 给药方法 给药剂量 制剂处方的设计 临床应用
二、药物代谢部位

肝脏: 高血流量&含有大部分代谢活性酶。 胃肠道: 水杨酰胺 , 60% 消化道粘膜中受到结合反应。 利米特罗 , 硫酸化结合物占排出量的 50%, 而静 脉注射给后仅占 2% 。 血浆、肺、皮肤、肾、鼻粘膜、脑和其它组织。


第五章 药物代谢

药物代谢p450

药物代谢p450

药物代谢P4501. 引言药物代谢是指在人体内将药物转化为更容易排出体外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其中,药物代谢酶P450家族(CYP450)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药物代谢P450的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与临床相关的应用。

2. 药物代谢P450的机制P450酶是一类存在于内质网膜上的细胞色素酶,它通过氧化反应将药物分子中的非活性碳氢键转化为活性基团,从而使药物具有更高的亲水性和更强的极性。

这些活性基团进一步被结合到内源性或外源性底物上,形成可溶于水的代谢产物。

药物代谢P450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相1反应和相2反应。

相1反应由CYP450酶催化,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等反应类型。

相2反应则是在相1反应后进行,涉及底物与内源性底物(如葡萄糖醛酸、硫酸盐和甘氨酸)的结合。

3. CYP450家族和药物代谢CYP450家族包括多个亚型,其中CYP1A2、CYP2C9、CYP2D6和CYP3A4是最常见的亚型。

这些亚型在药物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们参与代谢了大部分药物。

•CYP1A2:参与咖啡因、茶碱等药物的代谢。

•CYP2C9:参与华法林、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药物的代谢。

•CYP2D6:参与抗精神病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代谢。

•CYP3A4:参与许多药物(如氟西汀、阿司匹林)的代谢。

4. 影响药物代谢P450的因素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差异等。

4.1 遗传因素不同人群之间存在基因多态性,这些基因变异可能导致对特定药物的代谢能力差异。

例如,CYP2D6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能力降低,从而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4.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饮食、吸烟和饮酒等也可能对药物代谢产生影响。

其中,某些食物或饮料可能通过抑制或诱导CYP450酶的活性来改变药物代谢速率。

4.3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药物代谢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年龄、性别、肝脏功能和其他疾病状态等因素有关。

例如,婴儿和老年人的药物代谢能力较低,容易发生药物积累。

药物代谢与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代谢与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代谢与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被转化为代谢产物或从体内排泄的过程。

药物代谢不仅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密切相关,还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息息相关。

一、药物代谢的基本过程药物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也有一部分在肠道、肺和肾脏等器官中进行。

药物代谢分两个阶段:一阶段代谢和二阶段代谢。

1. 一阶段代谢一阶段代谢常常是通过氧化、还原和水解等反应来使药物发生结构改变,将药物转化为代谢产物。

这些反应主要由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系统催化。

2. 二阶段代谢二阶段代谢是一种将一阶段代谢产物与细胞内的某些物质结合的过程。

例如,葡萄糖醛酸、硫酸等与药物在肝脏中结合,形成水溶性的代谢产物,便于排泄。

二、药物代谢酶与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主要依赖于肝脏中的一些代谢酶系统,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以及药物与饮酒等均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效果。

1. 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药物的代谢速度和排泄速度,从而改变其疗效和副作用。

例如,某些药物可以竞争性地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导致其他需要该酶代谢的药物被代谢速度减慢,进而增加药物体内的浓度,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2. 药物与食物相互作用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影响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从而干扰药物的代谢。

例如,某些草药、葡萄柚汁等具有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作用,会增加药物的浓度,引发药物积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3. 药物与饮酒相互作用饮酒会干扰药物的代谢和消除,增加药物在体内的浓度。

此外,某些药物与酒精合用还可能引发一些特殊的反应,如乙醛脱氢酶的抑制,导致脸红、恶心等不适症状。

三、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药物代谢的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差异、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疾病状态、肝脏功能等。

了解这些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有助于科学合理地用药。

1.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在代谢酶活性和代谢速度方面存在差异。

药物代谢与排泄的影响因素

药物代谢与排泄的影响因素
代谢组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药物代谢过程中的内源性代谢物变化,为药物 研发和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药物代谢酶的调控
研究药物代谢酶的表达调控机制,为药物设计和优化提供新思路。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用药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药 物代谢研究将更加注重个体化 差异,实现个体化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对代谢和排泄影响
酶抑制或诱导作用
某些药物可抑制或诱导代谢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速 率。
竞争性作用
药物在代谢或排泄过程中竞争相同的转运蛋白或酶,导致药物浓度 改变。
改变内环境
药物可引起内环境如酸碱平衡、电解质浓度的改变,进而影响其他药 物的代谢和排泄。
合理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
代谢酶系的作用
代谢酶系通过催化药物的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等反应,改变药物的化学结 构,从而影响其药理活性和毒性。同时,代谢酶系还能够调节药物在体内的浓 度和分布,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
代谢产物
药物经过代谢后产生的化合物称为代谢产物。代谢产物可能具有与原型药物不同的化学 结构和生物活性,有些代谢产物甚至可能具有毒性。
药物代谢与排泄的影 响因素
演讲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药物代谢概述 • 药物排泄途径与机制 • 影响药物代谢因素 • 影响药物排泄因素 • 药物相互作用与代谢排泄关系 • 总结与展望
01
药物代谢概述
药物代谢定义与过程
药物代谢定义
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为 其他化合物的过程。这些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等,主要由肝脏完成。

药物代谢的影响因素

药物代谢的影响因素

药物代谢的影响因素
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其中包括药物的排泄和代谢。

药物代谢的速度和效率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遗传因素: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和表达水平与遗传有关,个体之间在药物代谢酶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异可能导致药物代谢速度和效率的不同。

年龄和性别:儿童、老年人和孕妇的药物代谢速度和效率通常会比成年男性和女性慢,因为药物代谢酶在这些人群中的表达水平和活性可能会发生变化。

肝脏疾病: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脏疾病可能会对药物代谢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药物的代谢速度变慢或药物代谢产物积累。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和表达水平,从而影响药物代谢的速度和效率。

饮食和环境因素:饮食和环境因素可能影响药物代谢酶的表达和活性,从而影响药物代谢的速度和效率。

总之,药物代谢的速度和效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年龄和性别、肝脏疾病、药物相互作用以及饮食和环境因素。

了解药物代谢的影响因素对药物的研发、选择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药剂学第五章 药物的代谢

生物药剂学第五章  药物的代谢

(三)年龄:
一、生理因素
➢ 新生儿的药物代谢酶系统不完全,用药时,不仅药效强,
而且容易产生毒性;
➢ 老人代谢减慢:代谢酶活性降低或由于内源性辅助因子的
减少所致;肝脏血流量仅为年轻人的40-50%;功能性肝
细胞减少。
药物 青霉素G 氨苄青霉素 甲氧苄青霉素 羧苄青霉素 卡那霉素B 庆大霉素
儿童(0-7岁)半衰期(h) 3.2 4.0 3.3 5-6
三、水解反应
(二)水解反应类型 1、酯类药物水解:生成相应的酸和醇
普鲁卡因 局麻药
三、水解反应
(二)水解反应类型 2、酰胺类药物水解:生成相应的羧基和氨基
利多卡因 局麻药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三、水解反应
(二)水解反应类型 3、芳烃类药物:生成相应的多酚或醌类化合物
三、水解反应
(二)水解反应类型 4、烯烃类药物:生成环氧化合物,继续水解成醇类化合物
二、还原反应
(二)还原反应类型 1、CYP450参与的还原反应 (1)脱卤还原反应:卤原子脱去生成相应的卤代烃, 或由氢原子取代:
氟烷 麻醉剂
二、还原反应
(二)还原反应类型 1、CYP450参与的还原反应 (2)硝基还原反应:CYP450可将结构中的硝基还 原成氨基
氯霉素
二、还原反应
(二)还原反应类型 2、醛-酮还原酶(AKRs)的还原反应:以NADP(H) 为辅助因子
一、氧化反应
(二)氧化反应类型 1、侧链烷基氧化反应: P450的催化下,烃基发生羟基化; 若烃基是处于羰基的α位、苄位及烯丙位,那么羟基
化产物在脱氢酶作用下,生成醛或酮,进一步在醛脱 氢酶作用下生成羧酸。
一、氧化反应
(二)氧化反应类型 1、侧链烷基氧化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功能失常的影响
3.4
遗传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人体内参与药物代谢的各种酶的活性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 因素共同决定的,所以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导致相应的 药物代谢基础速率的个体差异。 异烟肼在人体内主要通过乙酰化代谢失活, 这一代谢反应 进行的速度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出于用药安全的理由,对于那些主要代谢 途径具有多态 性的药物,多剂量用药前应对用 药者进行表现型检验。
第三章
3.1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物种差异
对于同一种物质,由于在药效和毒性方面存 在很大的物种差异,即不同的生物物种出现不同 的响应。 药物代谢是决定化合物在体内的生物活性、 作用持续时间和毒性等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了 解、认识不同物种间药物代谢过程的异同,有助 于开发新结构的药物时由动物实验获得的数据来 设计临床实验。 细胞色素P450酶系是生物代谢的主要酶系, 不同物种包括人体内都存在有多种同功酶,通常 不同物种的某些同功酶在蛋白质结构和催化能力 上高度一致,其底物在不同的代谢动力学表现出 类似性。 苯丙胺衍生物芳环氧化和脱氨代谢的物种差 异
3.3
年龄与健康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3.3.1 年龄的影响
由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参与药物代谢 的几种酶的配置尚不完备。新生儿羟基化代谢能 力低,出生时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活性约 为成年人的一半------。这些就导致新生儿对药物 代谢缓慢,用药在剂量上应特别注意。 在老年人中,由于细胞色素p450催化作用 减慢,导致部分药物代谢速度降低。 另一方面,老年人由于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而使 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的部分减少,导致药物游离的 部分增加,生物转化率提高,引起药物中毒。
3.5.4
酶抑制剂
某些药物能够抑制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 引起其它物质作用延长或增加。
酶抑制实现的方式: 酶抑制实现的方式:
a 药物导致内质网酶合成减少或分解增多。 b 两种或多种药物竞争酶上的结合位置而导 致代谢的竞争性抑制。 上述原因都可使药物代谢变慢。
第四章
4.1
药物代谢与药物设计
生物转化与生物毒性化
3.5
代谢相互作用
酶诱导剂------某些脂溶性好,在肝中停留时间长的化合物, 能够诱导参与其生物转化的酶,加速酶的生成,这种物质称 为酶诱导剂。酶诱导的结果使代谢能力及相应的生物转化 率提高,导致体内药物及其他物质生物半衰期延长,代谢变 慢。
根据其所诱导的酶不同,将酶诱导剂分为两类:苯 巴比妥类型和甲基胆蒽类型。 3.5.1
4.1.1 生物解毒: 药物在体内经过生物转化,随着分 生物解毒: 药物在体内经过生物转化, 子极性增强,水溶性提高, 子极性增强,水溶性提高,药理活性减弱以致完全失活称 为生物解毒。 为生物解毒。 4.1.2 生物活化: 少数药物代谢产物的药理活性高于 生物活化: 母体药物,称为生物活化。 母体药物,称为生物活化。 4.1.3 生物毒性: 代谢过程可使某些药物和其他外 生物毒性: 源性物质毒性增强,称为生物毒性化。 源性物质毒性增强,称为生物毒性化。 4.2 硬药,软药与前体药物 硬药, 4.2.1 硬药------设计的药物使它在体内不被氧化代谢, 设计的药物使它在体内不被氧化代谢, 硬药 设计的药物使它在体内不被氧化代谢 或只以可忽略不计的微量经历氧化代谢,称为硬药。 或只以可忽略不计的微量经历氧化代谢,称为硬药。 4.2.2 软药------设计的药物使其在体内易通过水解或 软药 设计的药物使其在体内易通过水解或 结合反应代谢的药物。 结合反应代谢的药物。 4.2.3 前体药物------ 该药物本身无活性的,其化学 该药物本身无活性的, 前体药物 结构与活性有区别, 结构与活性有区别,在体内经酶促反应或非酶促反应转变 为活性形式。
4.2.4
利用前体药物解决的问题有: 利用前体药物解决的问题有:
1. 技术难题,如药物的水溶性差、物理化学性质 不稳定、恶劣的气味或味道。 2. 药物具有高度的系统毒性。 3. 药物缺乏器官或组织的作用专一性。
4. 不利的药物动力学性质,如作用时间短、吸收 不良或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等。
作业
1 . 名词解释: 首过代谢 药物代谢反应 生物解毒 生物毒性化 前体药物 2 . 影响药物代谢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3. 用药物代谢理论阐述新生儿和老年人在用药时 为什么要注意剂量。
剂主要是增加细胞色素P448与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的合成而起诱导作用的。
3.5.3 药物治疗中酶诱导产生不良后果的机

a 长期应用具有酶诱导作用的药物 时,若 剂量不变,则该药的血药浓度随着治疗进程而下 降,体内一些物质的血药浓度也会降到异常低水 平。 b 药物 与酶诱导剂同时使用,会出现危险 的 药物相互作用。
3.2 3.2.1
给药途径与首过代谢 首过代谢------药物在吸收时,第一
次通过胃肠道粘膜时即部分被代谢,还有部分被 肝脏摄取并生物转化,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称为首过代谢或首过效应
3.2.2
a b c
首过代谢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
食物的影响。 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 遗传因素的影响
5 . 肝功能失常对药物代谢有哪些影响。 6. 什么是化学损伤,其产生的毒性作用有哪 些。
3.3.2
肝功能失常的影响 肝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 肝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肝功能失常就会 导致生物转化能力下降,表现为如下特征: 导致生物转化能力下降,表现为如下特征: 内药物的血浆消除半衰期显著延长。 a. 体 内药物的血浆消除半衰期显著延长。 b. 一些药物的首过代谢被解除, 一些药物的首过代谢被解除,血药浓度异 常升高。 常升高。 c. 多剂量给药后药物在体内蓄积, 多剂量给药后药物在体内蓄积,稳态血药 浓度有超过中毒量的危险。 浓度有超过中毒量的危险。 肝功能失常对经肝代谢的药物有不同的影 代谢明显受肝功能影响的药物包括: 响,代谢明显受肝功能影响的药物包括:苯巴比 妥类,苯二氮卓类,镇痛药等. 妥类,苯二氮卓类,镇痛药等. 其作用机制包括:肝血流量下降、 其作用机制包括:肝血流量下降、药物 的肝摄取程度下降、肝药酶活性降低、 的肝摄取程度下降、肝药酶活性降低、肝组织对 的结合能力改变、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等。 药物 的结合能力改变、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等。 3.3.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巴比妥类型诱导剂作用机制
a. 使内质网增生加强,导致肝重显著增加。 b. 作用于细胞色素p450,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谷胱甘肽转移酶和环氧化物水合酶过量生成。结 果使代谢能力及生物转化率提高,生物半衰期缩 短。 酶诱导的结果使代谢能力及相应的生物转化 率提高,药物生物半衰期缩短。
3.5.2 甲基胆蒽类型诱导剂-------该类型诱 该类型诱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