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跑男和runningman

合集下载

引进、学习和创新—《奔跑吧兄弟》与《RunningMan》成功原因对比研究

引进、学习和创新—《奔跑吧兄弟》与《RunningMan》成功原因对比研究

引进、学习和创新—《奔跑吧兄弟》与《RunningMan》成功原因对比研究近年来,综艺节目在娱乐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奔跑吧兄弟》和《Running Man》这两个节目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两个节目曾引起了观众们的热烈讨论和追捧。

本文将对这两个节目成功的原因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引进、学习和创新的策略。

首先,引进是《奔跑吧兄弟》和《Running Man》成功的第一步。

两个节目均是韩国综艺节目的改编作品,分别是在2014年和2010年引进到中国的。

引进这两个节目的背后是对市场前景和观众喜好的准确判断。

《Running Man》在韩国已经风靡多年,在中国引进后也迅速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奔跑吧兄弟》则是以固定成员的形式吸引观众,成为中国大陆市场中的独家代表。

这种引进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市场的饱和竞争,满足了观众对新鲜感的需求。

其次,学习是《奔跑吧兄弟》和《Running Man》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两个节目在引进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本土化改进,以适应中国观众的口味和文化需求。

《奔跑吧兄弟》借鉴了《Running Man》的游戏元素,但在人物角色设置、游戏规则、游戏题材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例如,《奔跑吧兄弟》增加了明星嘉宾的互动环节和选手之间的友情元素,增加了观众的共情力和对节目的喜爱度。

同时,《奔跑吧兄弟》还注重显示中国区域文化的特点,通过跨国和地域合作,增加了观众的文化认同感,提升了节目的关注度。

这些本土化改进使得两个综艺节目在市场中能够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最后,创新是《奔跑吧兄弟》和《Running Man》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两个节目都不断地进行创新,以保持观众的兴趣。

《Running Man》通过加入新的游戏规则和玩法,引入新的嘉宾成员,不断更新和改进节目内容。

这种创新使得观众在长期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新鲜感,并且刺激了节目的口碑传播。

而《奔跑吧兄弟》则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和反馈。

通过引入粉丝心声环节和明星互动环节,节目能够及时地了解观众的诉求和反馈,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韩国综艺模式热的冷思考--《奔跑吧兄弟》和《Running Man》的比较

韩国综艺模式热的冷思考--《奔跑吧兄弟》和《Running Man》的比较

韩国综艺模式热的冷思考--《奔跑吧兄弟》和《Running
Man》的比较
李金玲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5(0)29
【摘要】与美国真人秀以平民为主不同,韩国近年来风行的综艺娱乐节目主打明星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X-Man》《情书》《家族的诞生》《两天一夜》《我们结婚了》的热播。

韩国综艺娱乐节目的核心元素大致类似:多机位拍摄+搞笑的主持人+明星+明星之间的暧昧+剧本+游戏关卡+后期剪辑。

在"小人物变明星"的平民秀模式畅行多年的中国电视荧屏,韩国明星秀模式的引进很快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总页数】2页(P44-44,45)
【作者】李金玲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综艺节目Running Man与《奔跑吧兄弟》的对比浅析 [J], 谢智俊
2.综艺节目引进浪潮中的母与子——以《Running Man》和《奔跑吧兄弟》第一季为例 [J], 邱璇
3.浅析韩国综艺游戏类节目的创作模式——以《Running Man》为例 [J], 李慧;张丽萍
4.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对《奔跑吧兄弟》的影响研究 [J], 王悦微
5.韩国综艺节目“中国热”探源——以Running Man为例 [J], 贾佳;陈天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奔跑吧兄弟》与《Running Man》分析对比

《奔跑吧兄弟》与《Running Man》分析对比

成,而这些单元之间既有关联又相互独 立。《Running Man》依据不同主体,划 分为若干队伍,进行比赛,并最终决出 获胜方。这些单元属于混合型,既有拼 盘型又有层递型,每个小单元的比赛之 间彼此独立,少有联系,属于一个拼盘。 观众可以随时观看,方便受众观看。同 时,依据比赛所得奖励最终获胜为目标, 单元之间又前后承接,为最终获胜方作 为铺垫。 总体来说,《奔跑吧兄弟》照搬了 《Running Man》的节目单元,也是属于 混合型。例如,在新年运动会这期,在 浙江美术馆、南宋御街、浙江理工大学、 体育馆四个场所两方进行了四场独立的 小比拼,这四个独立的单元拼凑成整期 节目,而结合每个单元比赛所得金币, 最后数量较多者占有优势,最终又是层 递型。 二者在单元方面都是按照统一的模 式,就是这种模式既可以让观众感受到 节目的轻松娱乐,相对独立的单元可以 很好地发挥主持人嘉宾的娱乐特点,既 注重比赛的趣味性,又兼顾了悬疑性, 谁最终能获胜,一点一点的铺垫,吸引 观众连续看下去。而这类型的单元是这 类节目的主心骨,一般意义上不会轻易 改变,所以从两国的继承性来比较,单 元的模式基本没做什么大的改动。 2.2 节目元素 从节目元素来看,二者都是多种元 素的混合体。单元如果作为一期节目的 枝干,那么搭配节目的就是元素的修饰, 元素可以使节目形式、表现方式更加丰 富。二者含有共同的元素,表演元袭到跑男,主持人风 格既有继承又有本土化改造,较以往韩 国主持人注重综艺性,跑男主持人符合 了节目娱乐的定位,让观众享受节目带 来的快乐气氛;同时,又被七人充满激 情、活力不怕困难的精神所感动。在整 个审美过程中,主持人既是节目参与者 又是引导者。在跑男中主持人的外在形 象、言语表达方式、个性气质都与节目 很好的切合, 在主持人这方面与 《Running Man》既有相似娱乐功能,又有不同之处。 1.2 嘉宾的个性展现 《Running Man》在嘉宾方面选取当 下热点话题人物;同时,选取范围很广。 最重要一点是韩国的嘉宾从来没有架子, 敢于在节目中放下身份,反而能拿自己的 幽默开玩笑,突显出来的是嘉宾的平易近 人,有时候甚至为了节目效果,不惜丑化 自己。韩国嘉宾之所以能放得开是由于韩 国整体的严格造星机制,演员从小就接受 严格的锻炼,没有很明显的架子,这在其 他韩国综艺节目中也有体现。 《奔跑吧兄弟》选取嘉宾方面也是 按照 《Running Man》 。 选取范围广, 歌手、 演员、运动员。但同时,跑男在嘉宾选 取方面也有一些不足,在大漠公主争夺 战一期中,沈凌全集没有任何出彩的表 现,活生生充当了一次边缘人。在新年 运动会一期中,孙杨似乎没有完全放下 身段,他的戏份没有太多笑料,国内明 星不愿为贴合节目而放下身份。在嘉宾 选取方面二者之间存在差距,这与两国 不同的造星体制有关 2 节目单元和元素 2.1 节目单元 每个完整的节目都是有若干单元组

从《奔跑吧兄弟(1)》和《Running man》浅析中韩文化交流

从《奔跑吧兄弟(1)》和《Running man》浅析中韩文化交流

从《奔跑吧兄弟(1)》和《Running man》浅析中韩文化交流作者:于丽华王淼邹玉宁侯慧娜来源:《神州·下旬刊》2018年第12期1.导语中韩两国地理位置接近,文化同源,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文化交流往来。

韩国娱乐产业发达,随着韩流向中国的输入,韩国的综艺节目在中国市场渐渐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近几年综艺节目也是层出不穷,但是质量却参差不齐。

在这种现状下,出现了许多在内容和形式上与韩国综艺相仿的节目,也有直接从韩国进口的节目。

在此我们选取了《奔跑吧兄弟》与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进行对比研究。

《奔跑吧兄弟》(以下简称奔跑吧)是浙江卫视于2014年10月10日正式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明星真人秀节目。

该节目引进自韩国真人秀《Running Man》(以下简称RM),RM在中国人气颇高,曾获得“韩国2015 SBS演艺大奖”和“观众评选出的最佳节目”奖项。

本论文通过二者的对比研究,总结奔跑吧的优劣势,进而探求我国综艺文化的不足之处。

这有利于学习韩国成熟的综艺节目创作形式表现形式,增强我国综艺电视文化的原创力和原初性,为打造趣味性和价值兼具的优秀电视节目提供方向。

2.《奔跑吧》和《RM》游戏板块设置对比分析2.1主题奔跑吧在主题设置上擅长利用中国独特的地理及文化优势,在中国各省份选择历史悠久或文化底蕴丰富的地方制作节目特辑,同时结合民间传说,将综艺节目的娱乐性和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相互融会贯通。

例如节目的录制走过中国过半的大好河山,从风景秀丽的杭州,再到充满人文情怀的北京古长城等,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特色的“中国文化”融入年轻的一代。

RM的主题设置则新颖多样,注重创新。

节目中不同方面的主题层出不穷,从120129期福尔摩斯探险,再到120930期的中秋庆典,节目的主题氛围也从神秘的传说故事到饮食娱乐文化,层出不穷。

多样的主题赋予了节目更大的兼容性,提升了节目的娱乐性。

总而言之,奔跑吧充分利用了我国独特的地理文化资源优势,而韩国地域相对狭小,这就促使他们不断地创新,给予主题更多的可能性。

综艺节目Running Man与《奔跑吧兄弟》的对比浅析

综艺节目Running Man与《奔跑吧兄弟》的对比浅析

100
播出的时间上 Running Man 比《奔跑吧兄 弟》要长,但 Running Man 却比《奔跑吧 兄弟》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 这期节目还有一处比较大的不同点 就是,Running Man 在这一期并没有邀请 嘉宾,参与游戏的都是节目的固定主持 成员,而《奔跑吧兄弟》则有邀请嘉宾 宋小宝和那英出场。这种较为新颖的游 戏方式,对于已经搭档了 7 年的 Running Man 固定成员来说, 自然很快地进入状态, 可以放开手脚去进行游戏。 但是, 对于 《奔 跑吧兄弟》新来的嘉宾宋小宝和那英而 言,本身首次录制节目就对节目流程还 有成员们比较陌生,这对固定成员来说 也是一种无形的负担。再加上中国自古 就是人情社会,嘉宾那英又是年长的前 辈,在最后鹿晗与那英的对决中,鹿晗
THEan 与《奔跑吧兄弟》的 对比浅析
谢智俊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传媒系)
摘 要 : 《奔跑吧兄弟》 是以运动竞技类游戏为主, 由明星艺人以分组或个人战的形式进行游戏的一档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 中韩两国的国情、价值观、综艺环境还有观众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导致 Running Man 和《奔跑吧兄弟》这两档节目虽然有同样的 游戏模式和规则,但是却有不同的播出效果。中韩两个版本的 Running Man 之间的异同,一直是许多综艺粉丝们讨论的热点。本 文选取“从善如流撕名牌”这个节目主题,来对比分析 Running Man 和《奔跑吧兄弟》的差异。 关键词:综艺节目;Running Man;《奔跑吧兄弟》;本土化改编
吧兄弟》根据观众评论确定攻击目标时, 在其他成员的微博下,鹿晗的粉丝团“甜 美系芦苇联盟”的出现频率极高,这也 就带动了游戏的走向,让其他成员的目 标从鹿晗转移到了其他成员身上。虽说 游戏的规则就是听从观众的选择,但是 相比于 Running Man 中只用一天的新建账 号,《奔跑吧兄弟》中直接使用个人微 博出现的情况,就让游戏公平性的天平 倒向了某位艺人身上,虽然制造出了看 点,但是节目的真实性却盖过了戏剧性, 只有“惊”没有“喜”,反而让节目的 可看性降低了。 2 录制游戏成员的活动场地和人员设 置,吸睛效果有待提高 Running Man 在录制这个撕名牌环节 时选择在室内进行,而《奔跑吧兄弟》 则因为之前的场地赞助商是方特旅游区 而继续选择在室外进行。相比之下,在 室内进行游戏的 Running Man,因为空间 有限, 比较狭窄, 成员之间比较容易相遇, 成员之间的交流、猜疑还有联盟、背叛 和骗局等等的人物活动戏剧性比较强, 所以节目的节奏较为紧凑。而《奔跑吧 兄弟》因为在室外,游戏成员的活动范 围太大,成员之间很难见面并发生交流 活动,游戏中成员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 找人上了,游戏进度比较慢。而结果往 往就是成员一见面就开始对抗,行动模 式相对单一。所以在这期节目中虽然在

论中韩竞技类真人秀节目的异同——对比分析《Running man》和《奔跑吧兄弟》

论中韩竞技类真人秀节目的异同——对比分析《Running man》和《奔跑吧兄弟》

论中韩竞技类真人秀节目的异同——对比分析《Running man》和《奔跑吧兄弟》作者:暂无来源:《声屏世界》 2016年第1期耿蕊张璇摘要:电视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颠覆传统的娱乐节目形式,从诞生之日起就饱受争议。

然而,它饱含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却让它的流行趋势势不可挡。

本文主要探讨的两档真人秀节目为韩国的《Running man》和国内的《奔跑吧兄弟》,文章中主要对比分析这两档节目的异同点,涵盖节目内容中的嘉宾设置、游戏环节;节目制作中的后期制作和视听效果;以及播出方式、竞技方式和盈利模式等,分析出这两档节目成功的因素,并引申出对我国竞技类真人秀节目的启示。

关键词:中韩竞技类真人秀《Running Man》《奔跑吧兄弟》中韩竞技类真人秀节目概况韩国作为一个只有5000多万人口的国家,在真人秀节目的制作上却不遗余力,目前已推出了100多个,很多在亚洲都可算是开山鼻祖。

就竞技类真人秀节目而言,《无限挑战》《出发梦之队》《我们小区艺体能》《Running man》等节目是获得口碑收视双丰收的代表作。

我国的户外竞技类真人秀节目起步相对较晚。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为迎合奥运的体育精神,各大电视台开始考虑将娱乐与体育相结合,运用“全民参与”或“全明星参与”的方式,吸引观众眼球。

“全民参与”以湖南卫视《智勇大冲关》、安徽卫视《男生女生向前冲》为代表,将节目搬到户外的水上乐园,让观众亲自参与到节目的障碍挑战赛中来,挑战成功的选手可以获得奖品。

此类节目的看点在于让草根阶级担任节目主体,在真实挑战的情况下制造笑点与看点。

但由于节目形式较为单一,参与主体均为没有粉丝群体的普通群众,时间久了观众会产生审美疲劳,目前此类节目已呈现不温不火的状态,很难再现刚开播时期的火爆状态。

后来,各家电视台想到可以用明星效应拉动收视,开启了“全明星参与”的模式,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便是其中的成功代表之一。

《Running man》和《奔跑吧兄弟》相同点六男一女的明星阵容。

关于奔跑吧兄弟和RunningMan的异同分析

关于奔跑吧兄弟和RunningMan的异同分析

制 作 韩 国 料 理 等游戏 环 节 较 多


脑力
Ru nn



相 对 薄弱 学习





奔跑吧
兄 弟 》 则对 中 国 悠 久

应该向



M an 》
虽 然是
参考 文 献


的 历 史 文化 选 取相 对 较多


中出
档 综艺 娱乐 节


也 要 避 免纯 粹 搞 笑


比如 阳

奖励

该 节 目 中 创新 出

撕名 牌

等 环 2

2
2


目 安 排 关 大 漠

钱 塘江

上 海 外滩 夜 景 等


节 得 到 无 数 观 众 好评
也 促 使 许 多 其 他 2
1
游 戏 环 节设 置


作 为 竞 技 类了


些 户 外 运 动 的 观赏 点

旨在提 出 进
步丰 富 中 国 娱 乐 节 2

1
成 员 组 成 2


2

2
游戏 地 点

作为 真人游戏节


的内


提升 此 类 真 人 秀 栏

的 文 化韩 国 吧兄 弟

R u nn


an 》 gM
与中国的

简析《奔跑吧,兄弟》和《Running Man》的异同

简析《奔跑吧,兄弟》和《Running Man》的异同

简析《奔跑吧,兄弟》和《Running Man》的异同作者:王永超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29期摘 ; 要:近来,国内娱乐节目引进与模仿的方向从欧美转向了韩国。

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四川卫视的《两天一夜》,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都是从韩国引进的节目。

中韩两国文化的亲缘性和地理位置的接近性,使得引进自韩国的节目更适合本土化生存。

《奔跑吧,兄弟》的播出,标志着国内电视节目版权引进模式从单纯地购买版权进入了“联合开发”的新时期。

《奔跑吧,兄弟》和《Running Man》的异同之处显示出了当今优秀娱乐节目的走向。

关键词:《奔跑吧,兄弟》 ; ;《Running Man》 ; ;相同点 ; ;不同点 ; ;娱乐节目的走向继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大热后,浙江卫视斥巨资从韩国引进《Running Man》接档《中国好声音》。

中国版的《Running Man》更名为《奔跑吧,兄弟》,于2014年10月10日开播,首播便取得省级卫视晚间时段节目中的收视第二名的好成绩。

与《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不同的是,《奔跑吧,兄弟》开起了中韩电视节目合作的新模式——“联合开发”。

“联合开发”意味着韩国电视业为了追求更大化的效益,不再单纯地出售版权而是寻求与中国电视业的联合制作,以求共享收益。

国外电视节目进入我国市场,争夺观众,瓜分利益,对我国电视节目来说既有利,也有弊。

一方面,我国电视业可以借此机会学习他国先进的制作技术、积累经验;另一方面,我国电视节目的市场会被瓜分、资源被利用、利益被侵蚀。

国外引进节目这把双刃剑值得国内电视人仔细掂量,节目的引进终究不是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救命稻草”,节目的创新才是拯救国内电视娱乐节目市场的“强心剂”。

《奔跑吧,兄弟》引进后,进行了适度地本土化改造,与韩国原版节目《Running Man》的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

其中的异同之处为国外节目本土化改造和国内节目的自主创新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意义,也为我国娱乐节目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对比分析跑男和running man
《Running Man》是韩国著名主持人刘在石自《家族诞生》第一季结束后时隔五个月接手的新艺能节目。

作为刘在石的SBS艺能节目回归之作,《Running Man》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同于过去Real Variety的新型态娱乐节目,可以说是SBS赌上自尊心的新艺能节目。

韩国SBS TV综艺节目《Running Man》每期由7位固定成员及不同嘉宾参演。

对应每期节目不同的主题,分为不同的队伍进行比赛,最后获胜一方将获得称号或奖品。

《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引进韩版《Running Man》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由浙江卫视和韩版《Running Man》制作团队SBS联合制作,节目于2014年8月28日正式开机,10月10日登陆浙江卫视周五21:10黄金档。

自《奔跑吧兄弟》播出以来,观众们关于它和《RunningMan》之间的对比和讨论一直都很激烈,虽然节目收视率非常理想,但我认为节目本身还是和原版《RunningMan》存在不小差距。

首先分析节目嘉宾。

《Running Man》于2010年7月11日启播,初期由刘在石、金钟国、池石镇、宋智孝、河东勋、Gary、李光洙、宋仲基等主持,其后宋仲基因个人发展原因下车,《Running Man》变为固定七人主持。

刘在石,年纪40多,经验丰富,团队时活泼氛围作用明显,语言一级棒。

但赢的欲望一半半,更有节目性,更有大局性。

石镇哥,号称最弱的人,老实著称,体力最弱,个性不明显,但却是表现出团队和居家好男人的特点。

李光洙,号称最搞笑的人,经常通过语言,夸张的表情和动作,看到美丽女嘉宾,为了表现她的美,经常会把矛头指向自己的队友,经常破坏别人每一个环节,赢了但最终却把最后胜利让开。

同时表面上对每个环节都认真得第一,就是最终环节,干劲表现得最足却成为最有可能被淘汰的对象。

号称反叛三人组。

乐于搞笑,敢于搞笑,勇于搞笑,技巧搞笑,而且脸上忍得了笑,善于带动全场气氛的人,中国就少这么一个成员。

宋智孝,认真聪明而又自然懵,被称为懵智。

经常用聪明成为最后一名优胜者,又反其道行之,除了与garry 一组时,表现得很凶。

Garry,老实而技巧的人,个头不高但从无畏惧,经常担当起保护智孝的角色,被称为星期一情侣。

关键时候又为了胜利,保存自己,撕掉智孝的姓名牌。

而且还撕过老虎金钟国的姓名牌,完美体现了,力量技巧老实的特色。

金钟国,成为能力者30多岁的他体现了力量与智慧的完美结合,是力量最大肌肉最大的成员,同时又善于开玩笑,经常担当保护女嘉宾的角色,同时在对男对手时体现力量,对女对手时容易脸红,也不设防,对嘉宾和长辈尊重有加。

是最难攻破却也是最好攻破的人。

在女嘉宾中人气最高。

HaHa,号称反叛三人组的他,因为个子小力量不足,但聪明的他却也体现了鲜明的特色,表现出坚毅,忍耐,搞笑,虽败犹荣的特点。

敢于展现他那点散发,也是大众喜欢的搞笑角色。

韩版《RunningMan》里面的几个嘉宾性格和角色十分鲜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所以他们的组合往往可以制造出许多有趣的看点,而且都有着丰富的娱乐节目的经验,十分放得开,懂得自然的制造看点和笑点,娱乐性非常强。

《奔跑吧兄弟》七位嘉宾是邓超、王祖蓝、王宝强、李晨、陈赫、郑恺及Angelababy (杨颖),每集有不同的嘉宾加盟。

邓超,中国电影导演、演员;陈赫,大陆演员;李晨,内地男演员;王祖蓝,演员、歌
手、主持人;王宝强,中国男演员;郑恺,内地演员;Angelababy-杨颖,演员。

《奔跑吧兄弟》的嘉宾全部都是演员,虽然人气很高,但普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里面只有王祖蓝有一定的娱乐节目的主持经历,导致整个节目都能感觉到嘉宾放不开,有包袱。

相比之下,《Running man》里几个人物,每一个都那么的性格鲜明,所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性格,配合自己的主性格,发挥个人的特色,这是这栏节目的要点,既要体现镜头感,又要体现搞笑,又要每个人在特定领域有独到的搞笑水平,个人能有心理承受能力,不怕丢脸。

当然,这也和节目刚开播不久有关,嘉宾和节目组都在努力的寻找和适应自己的角色和定位,而《Running man》则是进过了7年的磨练与调整,嘉宾和节目头已经非常默契和稳定了。

作为一个户外真人秀节目,节目的游戏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奔跑吧兄弟》游戏项目还略少,自己新设计的游戏缺乏创意和游戏性。

含金量的游戏出现的项目不足,这里就只重点分析一下撕名牌。

无论是在《Running man》还是在《奔跑吧兄弟》里面,撕名牌都是一个很有看点的环节。

撕名牌虽然是一个比赛性、竞技性很强的游戏,但是竞技却不是最重要的,他的看点不在于谁最后取得了胜利,而在于撕名牌的过程中制造出来的各种看点,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奔跑吧兄弟》里面的嘉宾还没有认识清楚,而这个节目本身也没有注意引导。

跑男们在这个环节中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找保险箱、信封之类的任务线索或者到处找来找去之中,见面了都有点不知道要干嘛,所以不是拔腿就跑就是直接拼力量开撕,虽然其中也有不少看点,但是嘉宾心中的目标还是为了撕名牌而撕名牌,不会抖包袱,制造笑点。

与此相比,《runningman》里面的嘉宾则很会制造看点。

例如李光洙的意志不坚定爱反叛、金钟国威猛过人却对女生很害羞、石镇万年不胜每次却还想太多等等,特别是在撕名牌的时候更多的是在玩,在搞笑而不是在对抗,所以郑凯碰到智孝就直接撕了,而韩国嘉宾抓到智孝往往就会制造男嘉宾不好意思撕智孝、智孝撒娇求饶等等的看点甚至故意拖时间然后来个英雄救美的桥段。

表现特色,适当让位,把娱乐性带足,这样才能让节目有看点。

2011221102510009
李永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