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书第2章
实验二 全加器的设计与仿真

实验二全加器的设计与仿真全加器是非常典型的数字单元电路,在数字系统中常常用到全加器。
一般认为加法器是纯组合逻辑电路,只要用一些基本门电路就可以设计出全加器。
通常情况下,全加器是数字系统中的一个子模块,为了使加法器能与系统在时钟的驱动下同步工作,我们把全加器设计成由时钟控制带一级流水线的加法器。
需要指出的是,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中,大多数公司使用VerilogHDL进行RTL设计,较少使用VHDL,主要的原因是VerilogHDL语法简单易学,底层库支持好,EDA工具支持全面,集成电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应用广泛。
而VHDL的发展逐渐式微,越来越多的公司正逐渐向VerilogHDL转移。
建议使用VerilogHDL进行RTL设计,便于交流。
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实验室的工作站运行环境为:•Sun Blade2000两台•双64-bit CPU, 内存4GB ,•硬盘73GB用户可以通过Xmanager 登录,每个用户拥有50MB的磁盘配额。
2.1设计文件准备和编译按可综合风格写出VerilogHDL代码如下(仅供参考):module Adder8 (ain, bin, cin, sout, cout, clk,rst);/* Eight Bit Adder Module */output [7:0] sout;output cout;input [7:0] ain, bin;input cin, clk,rst;wire [7:0] sout_tmp, ain, bin;wire cout_tmp;reg [7:0] sout, ain_tmp, bin_tmp;reg cout, cin_tmp;always @(posedge clk)beginif (rst==1)beginsout=0;cout=0;ain_tmp=ain;bin_tmp=bin;cin_tmp=cin;endelsebegincout = cout_tmp;sout = sout_tmp;ain_tmp = ain;bin_tmp = bin;cin_tmp = cin;endendassign {cout_tmp,sout_tmp} = ain_tmp + bin_tmp + cin_tmp;endmodule上述代码在Unix/Linux 系统中,在用户目录下,建文件夹Adder8_full, 下建src,sim,syn,pr四个目录。
单片机实验指导书

μVision2 支持所有的Keil 80C51 的工具软件,包括C51 编译器、宏汇编器、链接器/定位器、软硬件调试器和目标文件到HEX 格式文件转换器等,μVision2 可以自动完成编译、汇编、链接程序等操作。
μVision2 具有强大的软件环境、友好的操作界面和简单快捷的操作方法。
双击桌面上的Keil μVision2 快捷图标,可以进入如图1-1 所示的集成开发调试环境,各种调试工具、命令菜单都集成在此开发环境中。
菜单栏提供了各种操作菜单,如编辑器操作、工程维护、程序调试、窗体选择以及操作帮助等。
工具栏按钮和快捷键可以快速执行μVision2命令。
常用的菜单栏及相对应的工具栏按钮与快捷键介绍如表1-1~表1-6所列。
图1-1μVision2 集成环境界面表1-1 文件菜单和文件命令(File)表1-2 编辑菜单和编辑器命令(Edit)表1-3视图菜单(View)表1-4工程菜单和工程命令(Project)表1-5 调试菜单和调试命令(Debug)表1-6外围器件菜单(Peripheral)第2章单片机原理实验通过本章的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Keil C51 的操作方法,学习80C51 的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方法。
2.1系统认识实验2.1.1实验目的1. 学习Keil C51 集成开发环境的操作;2. 熟悉TD-51 系统板的结构及使用。
2.1.2实验设备PC机一台2.1.3实验内容编写实验程序,将00H~0FH共16个数写入单片机内部RAM的30H~3FH空间。
通过本实验,学生需要掌握Keil C51软件的基本操作,便于后面的学习。
2.1.4实验步骤1. 创建Keil C51 应用程序在Keil C51 集成开发环境下使用工程的方法来管理文件,所有的源文件、头文件甚至说明性文档都可以放在工程项目文件里统一管理。
下面创建一个新的工程文件C51.Uv2,以此详细介绍如何创建一个Keil C51 应用程序。
计算方法实验指导书

第一章 绪论一、主要要求通过实验,认真理解和体会数值计算的稳定性、精确性与步长的关系。
二、主要结果回顾:1、算法:电子计算机实质上只会做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和一些逻辑运算,由这些基本运算及运算顺序规定构成的解题步骤,称为算法.它可以用框图、算法语言、数学语言或自然语言来描述。
用计算机算法语言描述的算法称为计算机程序。
(如c —语言程序,c++语言程序,Matlab 语言程序等)。
2、最有效的算法:应该运算量少,应用范围广,需用存储单元少,逻辑结构简单,便于编写计算机程序,而且计算结果可靠。
3、算法的稳定性:一个算法如果输入数据有误差,而在计算过程中舍入误差不增长,则称此算法是数值稳定的,否则称此算法为不稳定的。
换句话说:若误差传播是可控制的,则称此算法是数值稳定的,否则称此算法为不稳定的。
4、控制误差传播的几个原则: 1)防止相近的两数相减; 2)防止大数吃小数;3)防止接近零的数做除数;4)要控制舍入误差的累积和传播;5)简化计算步骤,减小运算次数,避免误差积累。
三、数值计算实验(以下实验都需利用Matlab 软件来完成) 实验1.1(体会数值计算精度与步长关系的实验)实验目的:数值计算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要求通过本实验初步认识数值分析中两个重要概念:截断误差和舍入误差,并认真体会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问题提出:设一元函数f :R →R ,则f 在x 0的导数定义为:hx f h x f x f h )()(lim)('0000-+=→实验内容:根据不同的步长可设计两种算法,计算f 在x 0处的导数。
计算一阶导数的算法有两种:hx f h x f x f )()()('000-+≈(1)hh x f h x f x f 2)()()('000--+≈(2)请给出几个计算高阶导数的近似算法,并完成如下工作: 1、对同样的h ,比较(1)式和(2)式的计算结果;2、针对计算高阶导数的算法,比较h 取不同值时(1)式和(2)式的计算结果。
实验2指导书 戴维宁定理的研究与应用

实验2指导书 戴维宁定理的研究与应用预习内容阅读课本中戴维宁定理章节,预习实验的内容,手写预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路实验箱。
2、验证戴维宁定理,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3、掌握常用测量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介绍1、戴维宁定理一个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一端口电路(如图2-1(a )),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U S 和电阻R S 的串联组合等效置换(如图2-1(b )),此电压源的电压等于一端口电路的开路电压U OC ,电阻等于一端口电路的全部独立电源置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后的等效电阻。
图2-12、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 OC ,然后再将其输出端短路,测其短路电流I SC ,则内阻为:SCOCS I U R =。
若有源二端网络的内阻值很低时,则不宜测其短路电流。
(2)伏安法一种方法是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如图2-2所示。
图2-2开路电压为U OC ,根据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tg φ,则内阻为:IUR ∆∆==φtg S另一种方法是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以及额定电流I N和对应的输出端额定电压U N,如图2-1所示,则内阻为:N NOC S I UU R -=。
(3)半电压法如图2-3所示,当负载电压为被测网络开路电压U OC一半时,负载电阻R L的大小(由电阻箱的读数确定)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R S数值。
图2-3(4)零示法在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时,用电压表进行直接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为了消除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往往采用零示测量法,如图2-4所示。
零示法测量原理是用一低内阻的恒压源与被测有源二端网络进行比较,当恒压源的输出电压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相等时,电压表的读数将为“0”,然后将电路断开,测量此时恒压源的输出电压U,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实验指导书(实验2-数字调制解调Ⅱ)

实验二数字调制解调实验Ⅱ1、实验目标本实验的目的是使用USRP来实现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并且通过LabVIEW 来实现对不同调制信号的同步性能的对比,由于你在实验一中已经完成了数字调制的实验,所以在做这部分实验时,需要用到之前的调制解调模块。
该实验将通过配置USRP的参数来使你了解把基带信号上变频到射频信号以及把射频信号下变频到基带信号的过程,并熟悉LabVIEW中的各种USRP模块的配置方法。
2、实验环境与准备软件环境:LabVIEW 2012(或以上版本);硬件环境:一套USRP和一台计算机;实验基础:了解LabVIEW编程环境和USRP的基本操作;知识基础:了解常见的数字调制解调技术以及相关概念。
3、实验介绍本实验发送端主程序的前面板如图所示,首先是USRP的基本参数设置,包括IP地址、载波频率、IQ采样率等;接下来是PN序列的参数设置,包括保护间隔、信息序列长度、同步比特长度和PN序列的类型;然后是采样数和滤波器参数;之后是输出的PN序列以及调制前的信号时域图,频域图;最后是不同调制方式的不同调制结果。
接收端主程序的前面板如图所示,一开始的设置与发送端一样。
在解调部分,是解调信号以及它的时域图、频域图、星座图和误码数,你可以通过这些来判断你的程序是否正确。
图1 数字调制解调实验发送端前面板图2数字调制解调实验接收端前面板1、发送端介绍本实验发送端的调制主程序包含4个功能模块,其功能分别如下所述。
(1)TX_init本模块主要实现USRP的初始化,是配置一些基本USRP参数的模块。
(2)transmitter本模块是调制程序的核心,实现的是基带信号的产生,包括信源编码,调制,脉冲成形等重要功能。
(3)TXRF_prepare_for_transmit本模块的作用是对调制完的信号幅度进行归一化。
(4)TXRF_send本模块实现的功能是把调制完的数据写入USRP,实现发送。
2、接收端介绍本实验接收端端的解调主程序包含5个功能模块,其功能分别如下所述。
材料工程实验指导书(2)

实验一沉淀强化铝合金的等时时效前言许多不同的铝合金,他们的强度取决于沉淀硬化。
本实验所提供的样品是一种用于协和式飞机结构件的合金。
这是一种复杂的铝合金,含有Cu,Mg,Ni,Fe,Si 和Ti 元素,最初是由劳斯莱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锻件的形式开发的,主要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当时它被称为RR58。
英国和法国政府选择用它制造协和飞机的决定,导致了对SST应用的要求,也就是明显的抗蠕变性能。
在民用运输飞机中,通常不考虑此属性。
但是当马赫数为2.2和2.5时,飞机表面温度在摩擦加热下分别升高到120℃和150℃;另一方面,由于协和飞机的寿命要求在20000小时到30000小时之间,所以蠕变性能成为关键。
这种合金可以与常见的包括杜拉铝在内的2000多种合金作比较,这2000多种合金的强化原因是形成Cu的析出物CuAl2。
Ni的作用是优先形成NiAl3和复杂的A1CuNi化合物,这两者在高温下均能保持高稳定性;Fe具有与Ni类似的效果;Si的作用是形成Mg2Si,以提高强度;Ti的作用是晶粒细化。
最优的机械性能的组合是通过以下热处理过程获得的:在530℃下进行20小时的固溶处理,再放入冷水中淬火,然后在190℃下进行19小时的沉淀硬化。
根据协和式飞机产品规范CM00I,这种处理应该产生以下性能:* PS = Proof stress** El = Elongation当然,服役温度必须参考沉淀强化温度。
在寿命期限内,服役温度必须低到足以防止过时效。
由于这一限制,飞机似乎不可能以大于2.2马赫的速度飞行。
在本实验中,不可能按照工业热处理的工艺进行,因为那需要一个下午的漫长时间。
但是我们注意到一个规律: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所需的时效时间会相应缩短。
因此,本实验采用在恒定时效时间内确定性能与温度的关系,代替在恒定温度下确定保温时间与性能关系的做法。
图中显示了一些铝合金的典型时效曲线。
注意使用的是对数时间标度。
物理化学实验实训指导书

《物理化学》实验(实训)指导书制定人:职业学院《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总学时:128 实验学时:38本大纲主撰写人:开课单位(系部):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物理化学实验是石油化工、应用化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
《物理化学实验》是继《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而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是化学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
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数据处理的技能,加深理解并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通过实验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化学研究或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以实践环节为主,它由技术讲座、基础性实验两个部分组成。
讲座内容包括课程的学习方法、安全防护、数据处理、报告书写和实验设计思想等。
实验部分介绍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常见物理量(如:温度、压力、电势等)的测量,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实验包括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方面的内容,以及物理化学的重要实验方法和技术,由此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基础训练,应达到下列要求:1. 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
2. 学会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能测定,熟悉物理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条件的判断和选择、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等一套严谨的实验方法。
3. 了解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及其使用方法,了解近代大型仪器的性能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
4.在上述基础上,达到巩固并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之目的。
5.在实验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勤奋学习、求真、求实的科学品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查阅文献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指导书1-7章选择题解答

1—7章选择题解答二、选择题1.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A)数据的统一控制B)数据共享性和统一控制C)数据共享性、数据独立性和冗余度小D)数据共享性和数据独立性2.在数据库系统中,多种应用、多种语言互相覆盖地同时使用数据集合并且易于扩充,则称之为数据的A)安全性 B)独立性 C)完整性 D)共享性3. 在文件系统中,数据是面向A)机器 B)全组织 C)系统软件D)特定应用4. 在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中,用___描述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A)子模式 B)用户模式C)模式 D)存储模式5.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6. 下列不属于 DBMS 的主要功能是A)数据存取 B)数据库定义C)运行管理 D)报表书写7.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A)三层模式之间的两种映射B)模式与内模式C)模式与外模式D)三层模式8.在数据库技术中,为提高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数据库的结构被划分成用户级、_________、和存储级三个层次。
A)管理员级 B)外部级C)概念级 D)内部级9.在三个模式中真正存储数据的是A)模式 B)内模式 C)外模式 D)上述三者10.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
A、数学软件B、应用软件C、计算机辅助设计D、系统软件第2章关系数据库一、单项选择题1.关系数据模型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它们是_______。
A)数据结构、数据通信、关系操作B) 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C) 数据通信、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D)数据结构、数据通信、完整性约束2.关系模型实体完整性约束是指__________A)限制外键的属性值不能为空值B)限制主键的属性值不能为空值C)限制非主属性值不能为空值D)限制元组中任何属性值不能为空3.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是_______。
A)∪,-,×,π和σB)∪,-,∞,π和σC)∪,∩,×,π和σD)∪,∩,∞,π和σ4.设关系R和S的结构相同,并且各有80个元组,假如这两个关系作交运算,其运算结果的元组个数为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机实验二 SPSS基本运行程序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要求掌握SPSS的基本运行程序,熟悉基本的编码方法、了解如何录入数据和建立数据文件,掌握基本的数据文件编辑与修改方法。
二、实验性质
必修,基础层次
三、主要仪器及试材
计算机及SPSS软件
四、实验内容
1.问卷编码
2.录入数据
3.保存数据文件
4.编辑数据文件
五、实验学时
2学时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1.开机
2.找到SPSS的快捷按纽或在程序中找到SPSS,打开SPSS
3.认识SPSS数据编辑窗口
4.对一份给出的问卷进行编码和变量定义
5.按要求录入数据
6.练习基本的数据修改编辑方法
7.保存数据文件
8.关闭SPSS,关机。
七、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中不轻易改动SPSS 的参数设置,以免引起系统运行问题。
2.遇到各种难以处理的问题,请询问指导老师。
3.为保证计算机的安全,上机过程中非经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禁止使用软盘与移动硬盘。
4.每次上机,个人应按规定要求使用同一计算机,如因故障需更换,应报指导老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
5.上机时间,禁止使用计算机从事与课程无关的工作。
八、上机作业
(一)试对以下问卷进行编码,并录入所选择的答案(加下划线为所选的答案
农户基本经营状况调查
1
家庭户性质:①本地户 ②外来户 (迁入年份:_1988_)
2.就业类型:①纯农户 ②非农户 ③农兼非 ④非兼农 ⑤未就业
离开农业已有__________年
4.兼业者从事非农产业情况
家里有 1 人参加非农劳动,是否壮劳力?① 是 ②否
业务范围:①工业 ②建筑业 ③运输 ④仓储 ⑤餐饮业 ⑥社会服务业 ⑦其他 工作年数 5 年,(按整数算,超过半年算一年) 投入时间大约占全年工作时间的% 70% 收入大约占全年总收入的%_______90%______
说明:自家购买为1,合伙2,租用3
二、定义变量
1. 试录入以下数据文件,并按要求进行变量定义。
数据:
要求:
1)变量名同表格名,以“()”内的内容作为变量标签。
对性别(Sex)设值标签“男=0;
女=1”。
2)正确设定变量类型。
其中学号设为数值型;日期型统一用“mm/dd/yyyy“型;生活费用货币型。
3)变量值宽统一为10,身高与体重、生活费的小数位2,其余为0。
2.试录入以下数据文件
要求:
1)确定变量
2)定义变量值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