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知识问答题库讲解
《长征》试题及答案

《长征》试题及答案1.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大转移?A. 为了躲避敌人的围剿B. 为了扩大根据地C. 为了寻求外援D. 为了进行军事训练答案:A2. 长征的起止时间是什么时候?A.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B. 1935年10月至1937年10月C. 1933年10月至1935年10月D. 1936年10月至1938年10月答案:A3. 长征期间,红军经历了哪些主要的战役?A. 四渡赤水B. 巧渡金沙江C. 强渡大渡河D. 所有以上答案:D4. 长征的总里程大约是多少?A. 5000公里B. 10000公里C. 15000公里D. 20000公里答案:D5. 长征中,红军在哪个地方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A. 遵义B. 延安C. 井冈山D. 瑞金答案:A6. 长征结束后,红军最终到达了哪个地区?A. 陕北B. 东北C. 西北D. 华北答案:A7. 长征精神的核心是什么?A. 艰苦奋斗B. 团结协作C. 无私奉献D. 所有以上答案:D8. 长征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A. 增强了党的领导力B. 锻炼了革命队伍C. 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D. 所有以上答案:D9. 长征途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A. 恶劣的自然环境B. 敌人的围追堵截C. 物资匮乏D. 所有以上答案:D10. 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A. 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B.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C. 增强了人民对共产党的信任D. 所有以上答案:D。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长征是指红军为了躲避敌人追击,从()出发,胜利到达()。
A. 江西,陕北B. 地球,太阳C. 杭州,西安D. 运城,五台山2. 下面哪个人物不是长征的领导者?A. 毛泽东B. 张国焘C. 朱德D. 周恩来3.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进行长征。
这一年被称为()。
A. 接班人B. 接棒人C. 逃亡人D. 新生人4. 奉系军阀向红军发动进攻,是导致长征开始的原因之一。
奉系军阀的首领是()。
A. 严复B. 张作霖C. 严复香D. 张作机5. 1935年1月,红一方面军和红三方面军会师地点位于湖南省的()。
A. 厦门B. 庐山C. 建德D. 碧云寺6. 为了逃避敌人追击,红军在长征途中进行了()。
A. 夜袭B. 北上C. 登山D. 渡江7. 红军大军曾连过多少个江河?A. 6B. 18C. 24D. 98. 在长征途中,红军进行了几次大规模决战?A. 1次B. 3次C. 6次D. 9次9. 长征途中的四渡赤水是指红军在贵州()河流的渡河战役。
A. 建设B. 萍水C. 龙洞D. 镇远10. 为了纪念长征的胜利,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邮票上的主题是()。
A. 长征开始B. 长征胜利C. 四渡赤水D. 长征途中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长征途中的红军几乎没有受到任何伤亡。
(错误)2. 长征是中国军事史上从人数上最大的一次军事运动。
(正确)3. 红军内部没有出现过自相残杀的事件。
(错误)4. 长征途中的红军多次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决战,永远取得了胜利。
(错误)5. 长征途中,红军进行了多次渡江行动。
(正确)6. 1936年,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结束了长征。
(错误)7. 长征途中的红军在行军途中养成了艰苦朴素、爱护群众、服从纪律的作风。
(正确)8. 长征胜利使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题库长征(含答案)

选择题:C 1.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 )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A.吴起镇B.直罗镇C.会宁B 2.( ),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A.1934年10月B.1936年10月C.1938年10月A 3.毛泽东同志曾说过:"( )一仗,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A.直罗镇B.太原C.徐州A 4.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
A.“左”倾错误B.“右”倾错误C.整风运动B 5.(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
A.瓦窑堡会议B.遵义会议C.娄山关会议A6,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 )A中央红军,红二,四方面军 B.红一,二,三方面军C.红二十五,二十七军和红十五军团D.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D7,红军长征的原因( )A.日本的入侵B.北上抗日C.伪满洲国的建立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B8,红军长征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 )A.四渡赤水河B.渡过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翻过大雪山D9.《八一宣言》最早刊载于1935年10月1日中共在哪个城市出版的中文《救国报》第十期上?( )A.纽约B.伦敦C.莫斯科D.巴黎A10,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A.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B.陕北会师C.红军攻克遵义D.懋功会师D11,长征途中,中共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意义的大会是( )A.两河口会议B.巴西会议C.俄界会议D.遵义会议D12,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强渡大渡河B.四渡赤水C.渡过金沙江D.遵义会议的召开C13,1931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 )A.政治和军事问题B.政治和思想问题C.军事和组织问题D.军事和作风问题D14,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是在( )A.两河口会议上B.沙窝会议上C.巴西会议上D.俄界会议上D1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难"包括 ( )A.国民党的围追堵截B.穷山恶水的自然条件C.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D.ABC都有A16,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是( )A.周恩来朱德B.毛泽东朱德C.毛泽东周恩来D.朱德陈毅D17,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A.敌强我弱B.装备落后C.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失败D.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C18,下列哪一项不是遵义会议的内容( )A.集中全力纠正了"左"倾错误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C.选择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D.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D19,遵义会议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主要是因为(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消极影响B.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C.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D.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B20,长征途中,红军变被动为主动的首次军事行动是( )A.强渡乌江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D.强渡大渡河B21,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提出的口号是( )A."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B."御敌于国门外","不丧失守土"C."稳扎稳打,步步为营"D."逐次转移,各个击破"D22,遵义会议的最大贡献是( )A.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坚持了游击战争顺利掩护主力红军转移C.决定了红军继续北上进军陕甘宁D.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B23.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同红二、四方面军在哪里会师?( )A. 西康的甘孜一带B.甘肃会宁C.甘肃平凉D.甘肃天水D24.红军长征被称为什么?( )A.战略后退B.突围转移C.突围后退 D战略转移A25.在哪一天,红军总政治部发布政治指令,提出“准备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进行长途行军与战斗”?( )A.1934.10.9B.1934.10.10C.1934.10.1D.1935.10.9A26. 长征时中共中央红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将红四方面军之第三十二军编入第二方面军)的总指挥是谁?( )A.贺龙B.刘伯承C.任弼时D.肖克C27.遵义会议取消了( )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长征》考试题及答案

《长征》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长征》一诗的作者是谁?A. 毛泽东B. 李白C. 杜甫D. 苏轼答案:A2. 《长征》一诗中“五岭逶迤腾细浪”描述的是哪种自然景观?A. 山脉B. 河流C. 沙漠D. 草原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长征》一诗中提到的?A. 乌蒙磅礴走泥丸B. 金沙水拍云崖暖C.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D. 大渡桥横铁索寒答案:C4. 《长征》一诗中“更喜岷山千里雪”的下一句是什么?A. 三军过后尽开颜B. 万水千山只等闲C. 五岭逶迤腾细浪D. 乌蒙磅礴走泥丸答案:A5. 《长征》一诗中“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下一句是什么?A. 三军过后尽开颜B. 更喜岷山千里雪C. 五岭逶迤腾细浪D. 乌蒙磅礴走泥丸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长征》一诗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表达了红军的______精神。
答案:不畏艰难2. 《长征》一诗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描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______。
答案:艰难险阻3. 《长征》一诗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金沙水”指的是______。
答案:金沙江4. 《长征》一诗中“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表达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______。
答案:喜悦心情5. 《长征》一诗中“三军过后尽开颜”的“三军”指的是______。
答案:红军的三个主要部队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长征》一诗的创作背景。
答案:《长征》是毛泽东在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所作,反映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壮丽史诗。
2. 《长征》一诗中“三军过后尽开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红军长征胜利的喜悦之情,同时也体现了红军在克服重重困难后,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的积极态度。
四、论述题(共20分)请结合《长征》一诗的内容,论述其在文学和历史价值上的意义。
长征知识问答题库讲解-共31页

长征知识问答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 A )A中央红军,红二,四方面军B.红一,二,三方面军C.红二十五,二十七军和红十五军团D.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2.红军长征的原因( D )A.日本的入侵B.北上抗日C.伪满洲国的建立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3.红军长征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 B )A.四渡赤水河B.渡过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翻过大雪山4.《八一宣言》最早刊载于1935年10月1日中共在哪个城市出版的中文《救国报》第十期上?( D )A.纽约B.伦敦C.莫斯科D.巴黎5.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A )A.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B.陕北会师C.红军攻克遵义D.懋功会师6.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大会是( D)A.两河口会议B.巴西会议C.俄界会议D.遵义会议7.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D )A.强渡大渡河B.四渡赤水C.渡过金沙江D.遵义会议的召开8.1931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 C )A.政治和军事问题B.政治和思想问题C.军事和组织问题D.军事和作风问题9.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是在( D )A.两河口会议上B.沙窝会议上C.巴西会议上D.俄界会议上1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难"包括( D )A.国民党的围追堵截B.穷山恶水的自然条件C.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D.ABC都有11.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是( A )A.周恩来朱德B.毛泽东朱德C.毛泽东周恩来D.朱德陈毅1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D )A.敌强我弱B.装备落后C.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失败D.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13.下列哪一项不是遵义会议的内容( C )A.集中全力纠正了"左"倾错误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C.选择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D.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14.遵义会议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主要是因为( D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消极影响B.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C.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D.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15.长征途中,红军变被动为主动的首次军事行动是( B )A.强渡乌江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D.强渡大渡河16.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提出的口号是( B )A."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B."御敌于国门外","不丧失守土"C."稳扎稳打,步步为营"D."逐次转移,各个击破"17.遵义会议的最大贡献是( D )A.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坚持了游击战争顺利掩护主力红军转移C.决定了红军继续北上进军陕甘宁D.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18.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同红二、四方面军在哪里会师?( B )A.西康的甘孜一带B.甘肃会宁C.甘肃平凉D.甘肃天水19.红军长征被称为什么?( D )A.战略后退B.突围转移C.突围后退 D战略转移20.在哪一天,红军总政治部发布政治指令,提出“准备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进行长途行军与战斗”?( A )A.1934.10.9B.1934.10.10C.1934.10.1D.1935.10.921.长征时中共中央红二、红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的总指挥是谁?( A )A.贺龙 B,刘伯承 C.任弼时 D.肖克22.1936年10月2日, 红一方面军部队攻占会宁城,控制西兰大道一段,这为什么创造了条件?( C )A.长征胜利B.战略大转移C.大会师D.建立革命根据地23. 1936年10月5日,毛泽东、周恩来给谁致书,再次申明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D )A.蒋介石B.杨虎城C.张国焘D.张学良24. 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二十五军发展到三干七百人,开辟了哪个游击根据地?( A )A.鄂豫陕 B晋察冀 C.陕甘宁 D.冀鲁豫25.被捕后坚贞不屈,在狱中著有《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死》、《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的是谁?( B )A.刘胡兰B.方志敏C.叶挺D.李大钊26.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昼夜,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知识问答选择题及答案红军长征知识问答

知识问答选择题及答案红军长征知识问答1.红军挺进广西湘江地区后,打响了生死存亡的一战——__湘江战役_。
2.湘江战役中的著名战斗新圩阻击战发生在广西_灌阳县西北_境内。
3.湘江战役有三大阻击战,其中发生在全州的是_觉山(脚山铺)阻击战__。
4.在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中,伤亡最为惨重的是__光华铺阻击战_。
5.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师长_陈树湘__,在湘江血战后的一次战斗中不幸腹部中弹落入敌手,他乘敌不备,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肠子,壮烈牺牲,时年29岁。
6.1934年11月25日,湘江战役打响,这场历时7天的战役在广西_ 全州__、兴安和灌阳三县展开,战役以红军付出惨重代价突破湘江防线而结束。
7.湘江之战是突破国民党第__4_道封锁线?8.长征路上关系红军生死存亡的湘江战役发生在__广西_境内。
9.湘江之战后,中央红军人数锐减到__3_万余。
10.1934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直属机关渡过湘江,担任掩护任务的红五军团第_34__师和红三军团第_16__团被阻止在湘江东岸,最后弹尽粮绝,大部壮烈牺牲。
11.湘江战役有三大阻击战,其中发生在兴安界首又称作界首阻击战的是_光华铺阻击战__。
12.红三军团四师政委黄克诚回忆湘江战役时说:_光华铺阻击战__,中央红军遭到的伤亡是空前的……是在广西境内作战中损失最大的一次。
13.为了纪念湘江战役这悲壮的一页,广西人民在_兴安县__城南的狮子山上,兴建了一座占地120亩,规模壮观、气势恢弘的“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14.广西兴安至今流传着一句俗语:“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这句俗语生动形象表现了当年__湘江战役光华铺阻击战_的惨烈和悲壮。
T oggle navigation徒步健身赛知识问答1.通道会议在__湖南怀化_境内召开。
2.通道会议大多数与会人员同意毛泽东长征转向方针,毛泽东建议转向_贵州__。
3.通道会议上,不赞成毛泽东转向方针的有_李德、博古__。
关于红军历史的十道题

关于红军历史的十道题1.红军长征途中,与陕北吴起镇会师的红军部队是?答案:红十五军团。
解析:红十五军团在甘肃庆阳驿马关、合水县老城镇等地,同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主力会师。
2.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正规军队是?答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解析: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为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先后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五次反“围剿”作战。
其中,以中央苏区为主战场进行的第四次反“围剿”,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取得全胜的重大战役。
3.红军长征途中,哪座雪山被称为“死亡之海”?答案:夹金山。
解析:夹金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境内,海拔4000多米,高差达3000多米,气候条件极为恶劣,人烟稀少,终年积雪,道路奇险无比。
当地有民谣形容其高峻:“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转,牛羊不敢攀。
”翻越夹金山的路程长达数十公里,许多地方都是悬崖绝壁,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深渊。
因此,夹金山也被称作“死亡之海”。
4.红军长征途中,渡过大渡河后,进入四川盆地的第一个城市是哪里?答案:泸定城。
解析:泸定城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自古以来就是川西交通要冲之一。
红军长征时从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后,即沿大渡河南岸朝泸定方向前进。
当时泸定桥尚未修通,红军便用铁索架成悬索桥,跨过奔腾的大渡河。
随后又攻占泸定城,粉碎了敌人的前后堵截。
5.红军长征途中,哪座雪山的气候最为恶劣?答案:雪山之王—夹金山。
解析:夹金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境内,海拔4000多米,高差达3000多米,气候条件极为恶劣,人烟稀少,终年积雪,道路奇险无比。
当地有民谣形容其高峻:“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转,牛羊不敢攀。
”翻越夹金山的路程长达数十公里,许多地方都是悬崖绝壁,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深渊。
因此,夹金山也被称作“死亡之海”。
6.红军长征途中经过的甘肃省酒泉市叫什么名字?答案:嘉峪关市。
红军长征知识问答

1.由于第__5_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开始了长征。
2._左倾__教条主义给中国革命造成的危害极其严重。
它导致除陕甘以外各主要根据地的丢失和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组织的严重破坏。
3.为筹划战略转移事宜,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组成了由博古、李德和_周恩来__组成的“三人团”。
“三人团”中,政治上由博古作主,军事上由李德作主,__周恩来_负责督促军事准备计划的实施。
4.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_8万__余人从瑞金等地出发,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
5.1934年7月,第五次反“围剿”斗争最为激烈的时刻,原驻在沙洲坝的中央机关,已被敌人发现,为安全起见,所有中央领导机关都移迁到较为隐蔽的__云石山_。
此山被誉为“长征第一山”。
后杨尚昆为此山题词“长征第一山”。
6.瑞金市武阳镇武阳村有个_武阳桥__,为1934年10月红九军团长征出发时路过的第一座桥,被誉为“长征第一桥”。
后杨尚昆亲笔题写“长征第一桥”。
7.为了调动和牵制敌人,准备战略转移,红七军团改称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十军混合组成红十军团,并成立为主席的军政委员会。
红六军团奉命西进。
8.长征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__毛主席_在谈到红一方面军长征的意义时,曾形象地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9.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不仅传遍了全中国,而且很快传到世界许多国家,著有《西行漫记》,向海外介绍红军长征的外国记者是__埃德加·斯诺_。
10.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11.2016年是长征胜利__80 _周年。
12.1934年9月30日,红九军团从松毛岭下的钟屋村出发,率先踏上长征征途。
因此钟屋村所在的_观寿公祠__也成为长征出发地之一。
13.红军长征又称为__二万五千里长征_。
14.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提出的口号是_御敌于国门外,不丧失守土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征知识问答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 A )A中央红军,红二,四方面军B.红一,二,三方面军C.红二十五,二十七军和红十五军团D.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2.红军长征的原因( D )A.日本的入侵B.北上抗日C.伪满洲国的建立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3.红军长征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 B )A.四渡赤水河B.渡过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翻过大雪山4.《八一宣言》最早刊载于1935年10月1日中共在哪个城市出版的中文《救国报》第十期上?( D )A.纽约B.伦敦C.莫斯科D.巴黎5.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A )A.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B.陕北会师C.红军攻克遵义D.懋功会师6.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大会是( D)A.两河口会议B.巴西会议C.俄界会议D.遵义会议7.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D )A.强渡大渡河B.四渡赤水C.渡过金沙江D.遵义会议的召开8.1931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 C )A.政治和军事问题B.政治和思想问题C.军事和组织问题D.军事和作风问题9.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是在( D )A.两河口会议上B.沙窝会议上C.巴西会议上D.俄界会议上1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难"包括( D )A.国民党的围追堵截B.穷山恶水的自然条件C.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D.ABC都有11.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是( A )A.周恩来朱德B.毛泽东朱德C.毛泽东周恩来D.朱德陈毅1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D )A.敌强我弱B.装备落后C.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失败D.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13.下列哪一项不是遵义会议的内容( C )A.集中全力纠正了"左"倾错误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C.选择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D.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14.遵义会议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主要是因为( D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消极影响B.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C.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D.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15.长征途中,红军变被动为主动的首次军事行动是( B )A.强渡乌江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D.强渡大渡河16.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提出的口号是( B )A."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B."御敌于国门外","不丧失守土"C."稳扎稳打,步步为营"D."逐次转移,各个击破"17.遵义会议的最大贡献是( D )A.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坚持了游击战争顺利掩护主力红军转移C.决定了红军继续北上进军陕甘宁D.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18.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同红二、四方面军在哪里会师?( B )A.西康的甘孜一带B.甘肃会宁C.甘肃平凉D.甘肃天水19.红军长征被称为什么?( D )A.战略后退B.突围转移C.突围后退 D战略转移20.在哪一天,红军总政治部发布政治指令,提出“准备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进行长途行军与战斗”?( A )A.1934.10.9B.1934.10.10C.1934.10.1D.1935.10.921.长征时中共中央红二、红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的总指挥是谁?( A )A.贺龙 B,刘伯承 C.任弼时 D.肖克22.1936年10月2日, 红一方面军部队攻占会宁城,控制西兰大道一段,这为什么创造了条件?( C )A.长征胜利B.战略大转移C.大会师D.建立革命根据地23. 1936年10月5日,毛泽东、周恩来给谁致书,再次申明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D )A.蒋介石B.杨虎城C.张国焘D.张学良24. 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二十五军发展到三干七百人,开辟了哪个游击根据地?( A )A.鄂豫陕 B晋察冀 C.陕甘宁 D.冀鲁豫25.被捕后坚贞不屈,在狱中著有《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死》、《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的是谁?( B )A.刘胡兰B.方志敏C.叶挺D.李大钊26.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昼夜,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但红军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A)万人。
A. 5 4 3 B .6 3 4 C. 5 4 4 D. 4 5 527.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是毛泽东在哪个战役时作的词( A )A.四渡赤水战役B.湘江战役C.直罗镇战役D.泸定桥战役28.1935年5月25日到6月2日,中央红军主力达到岷江最大的支流。
当年,太平天国将领率数万大军进抵此河南岸,在安顺场渡口陷清军重围,最后全军覆没。
( A )A 大渡河石达开 B大渡河李秀成C 赤水河石达开 D赤水河李秀成29.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雪山为( B )A大坪山 B夹金山 C千佛山 D皇宫山30.长征开始的时候红军总共多少人?( D )A.5.4万B.6.2万C.7.6万D.8.6万31.以下不属于红军长征初期的“三人团”成员的是( B )A 周恩来 B毛泽东 C博古 D李德32.长征是在第几次反“围剿”失利的情况下展开的( C )A、3B、4C、5D、633.红军长征分几路进行( D )A、4B、5C、6D、334.红二军团长征出发地为( B )A瑞金 B刘家坪 C何家冲 D宁冈35.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为( A )A瑞金 B刘家坪 C何家冲 D宁冈36.中央红军在何地突破国民党军的最后一道封锁线( D )A宜章 B文市 C桂岩 D湘江37.中央红军共突破国民党军几道封锁线(B )A 5B 4C 3D 238.中央红军起初有多少人,至渡过湘江到多少人( A )A 8.6万 3万B 6.8万 2万C 7.8万 4万D 8.7万 1万39.中央红军锐减的主要是由什么原因( B )A“右”倾错误 B“左”倾错误C王明 D博古40.下面哪支部队曾被毛泽东誉为“中央红军之向导”( D )A红六军团 B红二军团C红四方面军 D红二十五军41.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共途经几省( C )A、15B、17C、14D、1642.长征中,第一个到达陕北的军队为( A )A红二十五军 B中央红军C红四方面军 D红二、六军团43.1935年,红四方面军为向川甘边发展,配合中央红军行动,发起什么战役,并获胜( D )A广昌 B独树镇 C三元桥 D嘉陵江44.红军长征,历尽千难万险,共跨越多少条山脉,渡过多少条河流(A )A、18 24B、17 25C、16 24D、19 2345.红四方面军西进途中,突破国民党川军几道封锁线( A )A、3B、4C、2D、546.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为( A )A徐向前 B陈昌浩 C徐海东 D张国焘47.以下哪一军在湘鄂川黔苏区坚持斗争,成为江南苏维埃运动的璀璨明珠( D )A红四方面军 B中央红军C红二十五军 D红二、红六军团48.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中央红军今后的行动方向问题此次会议在哪里召开( A )A黎平 B瓦窑堡 C遵义 D宁远49.遵义会议上,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以下非此小组成员的是( A )A李富春 B王稼祥 C毛泽东 D周恩来50.下面哪个文件是在遵义会议通过的( C )A《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B《关于野战军通过乌江以后的行动方针的决定》C《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D《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大纲》51.长征途中,谁犯了“右”倾逃跑主义错误(B )A王明 B张国焘 C博古 D张富春52.党的什么战略方针是夺取长征胜利的行动指南和政治基础( A )A北上抗日 B反“围剿”C由农村包围城市 D以城市为中心53.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全国正处于抗日救国运动高涨的前夜,日本借口“张北事件”迫使国民党政府签定“何梅协定”和( B )A塘沽协定 B秦土协定C凇沪停战协 D上海停战及日方撤军协定54.193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为统一战略思想,在哪里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 A )A两河口 B瓦窑堡 C遵义 D宁远55.1934年7月底,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制定什么,正式提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问题( A )A《八、九、十三个月战略计划》B《为中国工农红军悲伤抗日宣言》C《关于红军北上抗日的行动给各党部的指示》D《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56.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标志是( C )A黎平会议 B瓦窑堡会议C遵义会议 D宁远会议57.1934年10月1日,哪支部队强渡大沙河,一举突破黔敌防线( A )A红六军团 B红二军团C红五军团 D红一军团58.1934年12月1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雒南庾家河召开会议,决定创建( B )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B鄂豫陕革命根据地C鄂豫革命根据地 D豫陕革命根据地59.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转战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 C )军A一 B二 C四 D五60.( C )后,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是党领导和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C三湾改编 D黎平会议61.1935年9月9日,( A )背着中共中央电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并企图以武力分裂和危害党中央。
A张国焘 B汪精卫 C李德 D博古62.长征始于何时(年、月)( C )A、1934年11月B、1934年9月C、1934年10月D、1934年7月63.红军长征开始后第一仗是( B )A瑞金战役 B湘江战役C平型关战役 D直罗镇战役64.8月20日,中共中央局在( B )召开会议,批评了张国焘的错误主张,决定以主力迅速占领洮河流域地区,并以此向东发展取得陕甘。
A上甘岭 B毛儿盖 C漠北 D瓦窑堡65.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终于翻过数座大雪山,在北进途中与红( C )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
A一 B二 C四 D二十五66. 1935年1月28日,中央红军第三军团、第五军团和干部团发起( A )A土城战斗 B独树镇战役C三元桥战斗 D遵义战役67.中央红军分三路西渡赤水河(一渡赤水)是在1935年哪一天( D )A 2月29日B 2月28日C 1月28日D 1月29日68.1935年2月5日中共中央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 C )组织,统一领导两苏区的党和红军及游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