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的化学组成.
果蔬的化学成分解析

二、维生素
(4) 维生素E和维生素K 这两种维生素存在于植物的绿色局部,性质稳定。葛根、
莴苣富含维生素E;菠菜、甘蓝、花椰菜、青番茄中富含维生 素K。维生素K是形成凝血酶原和维持正常肝功能所必需的物 质,缺乏时会造成流血不止的危险病症。
花青素
–在果实成熟时合成,是果蔬红、蓝、紫色的 主要来源。是一类非常不稳定的水溶性色素。
想一想: 苹果中都含有哪一种色素? 胡萝卜中都含有哪一种色素?
二、构成香味的物质
果蔬具有的香味来源于果蔬中的芳香物质。果蔬的 芳香物质是成分繁多而含量极微的油状挥发性混合物, 包括醇、酯、醛、酮、萜类等有机物质,也称精油。
二、维生素
(4) 维生素C(抗坏血酸)
维生素C的含量与果蔬的品种、栽培条件等 有关,也因水果蔬菜的成熟度和构造部位不同 而异。如野生的水果蔬菜维生素C含量多于栽培 品种;在蔬菜中露地栽培的品种又多于保护地 栽培的,成熟的番茄维生素C含量高于绿色未熟 番茄;苹果表皮中维生素C含量高于果肉,果心
二、维生素
纠正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临床用于防治血管性紫癜、视 网膜出血、高血压等。
二、维生素
2. 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能溶于油脂,不溶于水。
(1) 维生素 A原(胡萝卜素) 植物体中不含维生素A,但有维生素A原即胡萝卜素。果蔬中
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它在人 体内能维持粘膜的正常生理功能,保护眼睛和皮肤等,能提高对 疾病的抵抗性。它在贮藏中损失不显著。
想一想: 淀粉含量高和含量低的苹果比较,
哪一种耐贮藏?哪一种品质好?
果蔬原料的化学成分

(二)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的结构:异戊二烯类化合物, 具有四十个碳原子的基本骨架。
类胡萝卜素的性质: 1.耐热性强,遇碱稳定; 2.有氧条件下,易被脂肪酶、过氧化物酶氧化, 紫外线促进氧化。 加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1.原料储藏时控制合适的温度来控制类胡罗卜素 的合成。 2.在加工和储运时应采取避光和隔氧的措施。
一些果品中有机酸含量及种类 果实种类 苹果 梨 桃 杏 甜樱桃 葡萄 草莓 pH 3.00~5.00 3.20~3.95 3.40~4.00 3.20~3.90 3.20~3.95 2.50~4.50 3.80~4.40 总酸量(%) 0.2~1.6 0.1~0.5 0.2~2.6 0.2~1.0 0.3~0.8 0.3~2.1 0.3~3.0 柠檬酸(%) + 0.24 0.10 0.20 0.1 0 0.9 苹果酸(%) + 0.12 0.30 0.50 0.5 0.36~2.90 0.1 草酸(mg/100g) 30 140 0 80 100~60 水杨酸(%) 0 0 0 0 0 0.21~0.7 0.28
(四)黄酮类色素
黄酮基本结构: α-苯基并吡喃酮
黄酮类色素的性质: 在酸性条件下无色,在碱性时呈黄色,与铁 盐作用变成绿色或褐色。 加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1.用碱处理洋葱、马铃薯等含黄酮类的果蔬 时出现变黄现象,加入少量酒石酸氢钾可 消除。 2.避免与铁金属器具和设备接触。 3.富含黄酮类的果蔬制品储存过久产生褐色 沉淀。
品名 蔗糖 葡萄糖 苹果 2.97 2.39 枇杷 1.34 3.46 李 0 0 樱桃 0 3.80 葡萄 0 8.09 西瓜 3.06 0.68 番茄 0 1.62
果糖
5.13
果蔬主要化学成分

第四节 园艺产品之营养素
营养素丰富,其成分和含量因园艺产品 的种类而异。如:禾谷类粮食富含淀粉,豆 类富含蛋白质,油料种子富含脂肪,水果蔬 菜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此外,园艺产品中还有大量的水分和各 种矿物质,它们都是人类生命活动中必不可 少的营养物质。园艺产品所含营养素的质与 量,是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
茄碱是一种有毒物质,对红血球有强烈的溶 解作用。马铃薯所含的茄碱苷集中在薯皮和萌发 的芽眼附近,受光发绿的部分特别多,薯肉中较 少。如块茎中茄碱苷含量达到0.02%即可使人食 后中毒。
40
4、柚皮苷和新橙皮苷
存在于柑桔类果实中,尤以白皮 层、种子、囊衣和轴心部分为多,具 有强烈的苦味,当溶液中含量达20mg /kg时就会感到苦味。柚皮苷和新橙 皮苷均属黄烷酮糖苷类。
8
1、类胡萝卜素的结构
胡萝卜素类色素均含有一条由八个异戊二烯 单位组成的共轭多烯链。
叶黄素类色素的结构是胡萝卜类色素的含氧 衍生物。
2、类胡萝卜素的性质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脂溶性色素。 胡萝卜素类色素微溶于甲醇、乙醇,而叶黄 素类色素易溶于甲醇和乙醇,可将二者分开。 类胡萝卜素与蛋白质结合存在于园艺产品细 胞中。结合态的类胡萝卜素相当稳定。
22
味感阈值(CT)
从人对4种基本味的感觉速度来看,以 咸味感觉最快,对苦味反映最慢。但从人 们对味的敏感性来看,苦味却往往最易被 察觉到,这涉及味感强度问题,在此引入 味感阈值(CT)。
阈值是指能感觉到该物质的最低浓度 (mol/m3,%或mg/kg)。一种物质的阈值 越小,表明其敏感性越强。
23
42
有机物
C
碳水化合 44 物
脂肪
77
蛋白质
52
果蔬原料的化学组成及特性

• 葡萄:酒石酸
• 枸橼:枸橼酸
• 菠菜:草酸
含酸量的计算标准:含量最多的一种有机酸。新鲜水果的 pH在3~4,蔬菜在5~6.4;
有机酸是呼吸代谢的底物,在贮藏过程中会被逐渐消耗。 要保持果蔬的原有风味,抑制或者降低呼吸强度。
二、果蔬原料的化学组成
果蔬的营养物质—维生素、矿物质
维生素
• 辅酶或辅助因子的形式参与生理代谢 • 维生素C,被抗坏血酸酶氧化失活 • 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视黄醇) • 叶酸缺乏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神经管畸形
素、矿物质、色素、风味物质等) 生物特性:微生物和酶、生理生化变化、病害虫
一、果蔬贮藏保鲜概述
果蔬原料的特点
季节性:旺季烂,淡季断 地域性 易腐性
若离本枝,一日变色,二日变香, 三日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一、果蔬贮藏保鲜概述
果蔬易腐的原因
O2
CO2 H2O C2H4
采收后的果蔬仍然处于生命周期之中,仍然进行着生理代谢活动 在采摘、装卸和运输过程中易受机械损伤,容易滋生微生物 新鲜的果蔬原料由于含水量多、组织脆嫩,营养成分丰富
原果胶→果胶→果胶酸
长期贮藏或长途运输的水果和蔬菜,应适当提前采收,以保持有较多原果胶。 霉菌和细菌能分泌分解果胶的酶,使原果胶分解,易使果实软化腐烂。 需要在采前或贮藏前进行适当的消毒防腐处理,以保持果实中原果胶的含量。
二、果蔬原料的化学组成
果蔬的营养物质—有机酸
有机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
感官物质
色素物质、风味物质、质构物质
二、果蔬原料的化学组成
果蔬的营养物质—水分
游离水采后极易蒸发、损失,造成果蔬的萎蔫,蒸发量随着环境温度的升 高、湿度的降低、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果蔬类食物的物质组成及特性

保护组织:保护作用(表皮、周皮)
(2)薄壁组织(营养组织)
壁薄(只有初生壁),等径活细胞,有分生潜能,可塑性 大,细胞间隙发达。也称基本组织。因其功能与同化,贮藏,通 气和吸收有关,故称营养组织。 薄壁组织类型: ①同化组织(绿色组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薄壁组织,它们的细胞 中含有许多叶绿体。如叶肉等绿色部分。 ②贮藏组织:储藏营养物质的薄壁组织,常见的储藏物质有淀粉、蛋白质、 糖及油脂等。贮藏器官根,茎,果,种等部分。 ③吸收组织:能从外界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薄壁组织。旱生植物,细胞
果蔬类食物
L/O/G/O
一、 果蔬类食物的物质组成及特性
1 2 3
(一)果蔬类食物的组织形态和结构 (二)果蔬类食物的主要化学成分
1、水 2、糖类 3、有机酸 4、含氮物质 5、维生素 6、矿物质 7、芳香物质 8、色素物质 9、酶
4
果蔬类食物的组织形态和结构
一、果蔬类食物的组织形态 器官:具一定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由多种组 织构成,执行一定生理机能的植物体组成部分。
水分 水果蔬菜 干物质 水溶性 糖、果胶、有机酸、单宁、 矿物质、色素、维生素 含氮物质 纤维素、半纤维素、原果胶, 淀粉、脂肪 部分维生素、色素、含氮物质、 矿物质和有机盐类
水不溶性
一、水
1.含量:80%以上,有些可达90%。 2.存在形态: ①游离水:占总含水量的70%~80%,极易失掉; ②结合水:胶体微粒周围水膜,与蛋白质、多糖类、
通气组织
取水稻叶片,永久制片观察,可见通气组织的典型特征。细 胞间隙特别发达,甚至发展为气腔或气道,相互沟通。
。
(3)机械组织
机械组织 在植物体内起着 支持的作用,细 胞也大都为细长 形,它的特点是 细胞具有强烈增 厚的细胞壁。由 于组织结构的不 同,又可分为厚 角组织和厚壁组 织。
果蔬原料的化学成分

含氮物质(包括氨基酸和蛋白质)与果蔬加工的关系:
1.氨基酸会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黑色素;含硫氨基酸及 蛋白质在高温杀菌时受热降解形成硫化物,引起变色;
2.蛋白质与单宁可发生聚合作用,能使溶液中的悬浮物质随同沉 淀,这种特性在加工果汁、果酒澄清处理中常采用;
3.蛋白质的存在常使果蔬汁中发生泡沫、凝固现象,影响产品品 质。
➢ 4果胶与糖、酸达到一定比例时,可形成凝胶,在果冻和 果酱生产中,要利用果胶的这一性质,而在果汁生产中必 须防止果胶产生的凝胶现象;
➢ 5果实加热煮制时,果实中的原果胶可以分解为果胶。在 果酱、果冻生产中利用这一特性来其提高果汁中的果胶含 量,但注意防止进一步分解成为果胶酸。
(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的含量。
单宁成分与果蔬加工的关系:
1.有涩味。 2. 易褐变。 3.有助果汁澄清。
1 单宁物质对风味的影响
单宁是果实的涩味成分。未熟果实中单宁物质的 含量高,使果实涩味很强,随着成熟的进展,单 宁物质逐渐减少,涩味逐渐减弱,以至于消失。 但也有些果实如涩柿,成熟时仍具有强烈的涩味 ,需要在采下后经过脱涩处理才能食用和加工。
解,以降低橙汁的苦味。
(六)辛辣物质
生姜中的辛辣物质:姜酮、姜酚、姜醇; 辣椒中的辛辣物质:辣椒素; 葱蒜中的辛辣物质:硫化物和异硫氰酸酯类 芥菜中的辛辣物质:异硫氰酸酯类
与加工的关系:适度的辛辣味给予食品能促进 消化液的分泌,提高食用品质;
(七)鲜味物质
构成果蔬鲜味的主要物质:氨基酸、酰胺 、肽等 果蔬中呈鲜味的重要物质:L-天门冬氨酸、L-谷氨酰胺、
蔬菜叶及茎中的有机酸
蔬菜种类
主要有机酸
菠菜 甘蓝 莴苣 蓼 甜菜
食品营养与检测《3.5果蔬原料的化学组成与特性二》

3.5果蔬原料的化学组成与特性二一、有机酸果蔬中含有多种有机酸,主要是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它们通称为果酸;除此之外果蔬中还含有少量的草酸、苯甲酸和水杨酸等。
不同种类和果实含酸量不同。
每种果实一般有其含量最多的一种有机酸,作为分析该果实含酸量的标准。
仁果类、核果类等多含苹果酸柑桔、浆果类:柠檬酸菠菜、竹笋:草酸葡萄:酒石酸酸味是氢离子的性质,有机酸是果蔬中的主要呈酸物质。
但是酸的种类对酸味的呈现具有很大的影响。
果蔬原料及果蔬的加工中所用的酸主要是有机酸,除磷酸外,果蔬饮料产品的配方中极少采用无机酸,这主要是因为无机酸的酸根离子大多带有苦涩味且酸感强烈,而有机酸口感柔和。
有机酸与果蔬贮藏加工的关系:(1)对贮藏的影响:有机酸是果蔬贮藏期间的呼吸基质之一,贮藏过程中有机酸随着呼吸作用的消耗逐渐减少,使酸味变淡,甚至消失。
(2)对风味的影响:果蔬及其加工品的风味,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糖和酸的种类、含量和比例,人对酸味的感觉随温度而增强,这是由于H+的解离度随温度增高加大。
(3)对杀菌条件的影响:酸或碱可以促进蛋白质的热变性,微生物细胞所处环境的pH值,直接影响微生物的耐热性,一般说来细菌在pH值6-8时,耐热性最强。
(4)对容器、设备的腐蚀作用:由于有机酸能与铁、铜、锡等金属反应,促使容器、设备的腐蚀,影响制品的色泽和风味。
(5)对加工制品色泽的影响:比如对叶绿素、花色素、单宁等影响(6)对加工品营养成分和其他加工特性的影响:比如对蛋白质、维生素C、蔗糖、果胶等的影响二、含氮物质果蔬中含氮物质的种类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酰胺、氨的化合物及硝酸盐等。
果实中除了坚果外,含氮物质一般比较少,在0.2%~1.5%之间,其中仁果类为0.2%~1.2%,核果类为0.4%~1.3%,浆果类为0.5%~1.5%;坚果中的含氮物质有的可高达16%左右。
蔬菜中的含氮物质相对水果来讲较为丰富,一般含量在0.6%~9%,通常叶菜类为1.0%~2.4%;瓜果类为0.3%~1。
果蔬化学成分测定的结论

果蔬化学成分测定的结论
果蔬化学成分测定可以提供有关果蔬中各种化学成分的信息,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物质、纤维素、多酚类化合物等。
根据具体的测定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维生素含量:测定结果可以显示果蔬中的维生素含量,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A等。
结论可以是该果蔬富含维生素,或者相对较低的维生素含量。
2.矿物质含量:测定可以确定果蔬中的矿物质含量,如钙、铁、锌等。
结论可以是该果蔬富含某种矿物质,或者相对较低的矿物质含量。
3.抗氧化物质含量:测定可以评估果蔬中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如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
结论可以是该果蔬富含抗氧化物质,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
4.纤维素含量:测定可以确定果蔬中的纤维素含量,包括可溶性纤维和不可溶性纤维。
结论可以是该果蔬富含纤维素,对消化系统有益。
5.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测定可以测量果蔬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如花青素、儿茶素等。
结论可以是该果蔬富含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癌等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结论可能因为果蔬品种、种植条件、成熟度等因素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此外,测定结果只是提供了果蔬中化学成分的定量信息,并不能直接说明其对健康的影响。
因此,在饮食和
营养方面,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多样化的饮食、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果胶
果胶是由半乳糖醛酸连接起来的一种直链多糖,
为果蔬细胞壁的重要成分之一。果胶在果蔬内有三种
状态:原果胶、果胶、果胶酸。
(五)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植物界分布极广,数量甚多 。纤维素在果蔬中存在更为普遍,它是一种复杂的多 糖化合物,是由无数的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
(六)单宁
(七)糖苷类
(八)含氮物质
(九)芳香油
(十)维生素
(十一)有机酸
(十二)色素物质
第8讲 果蔬的冷加工
第一节 果蔬的化学组成与特性
一、果蔬的化学组成
果蔬的种类繁多,其化学组成中既有相同的成分, 又有千差万别的不同成分,本章将对其主要化学组成和 它们的基本变化进行阐述。
(一)水分
果蔬采收后含水分很多,大部分果蔬含水量在
90%以上。高水分农产品都属易腐性食品,不易贮
藏保鲜。
果品和蔬菜中所含水分有两种状态:一种是自由 水,在果蔬中占大部分。这种水分在贮藏中容易蒸发 ,造成果蔬萎蔫,失去新鲜饱满状态,带来自然失重
,影响经济效益。
另一种叫胶体结合水,这种水分是与胶体结合在
一起,不仅不会蒸发,就是人工排除它也十分困难。气中吸收二
氧化碳,根部从土壤中摄取水分,当叶绿素受到太阳
光的作用时,这些物质就在植物的叶部和绿色果实内
形成葡萄糖,进一步形成淀粉和其他多糖物质。
在植物体内,当葡萄糖积存到一定量的时候即形
成淀粉。多缩戊糖亦能由葡萄糖组成多糖所形成。单
糖和双糖都具有甜味,是果品中可溶性固形物中最主 要的成分,也是衡量果实品质质量最重要的成分。
(三)淀粉 淀粉属于多糖类,因为它是由无数的单糖分子所 组成。果实在未成熟时含淀粉较多,随着果实的成熟
而减少,甚至充分成熟的果实中没有淀粉,如柑橘果
实已经成熟后,果实中便没有淀粉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