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分摊测算办法
医疗服务项目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医疗服务项目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医疗服务项目标准成本核算方法,这可太重要啦!就好比你去超市买东西,你得知道每样东西大概值多少钱吧,医疗服务也是一样的呀!
比如说,做一次血常规检查,那这里面得包含仪器的使用费、试剂的费用、医护人员的操作费用等等,这些加起来不就是它的成本嘛!那怎么核算出准确的成本呢?这可就是个技术活咯!
咱可以把医疗服务项目拆分成一个个小的部分,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地去分析。
比如说,一台手术,从术前的准备,到手术中的各种消耗,再到术后的护理,每一个环节都有成本在里面呀!“哎呀,这不是很麻烦嘛!”可能有人会这么说。
但没办法呀,咱得搞清楚每一分钱花在了哪里呀!
再举个例子,看个感冒,医生给你开的药、做的检查,这些都得算成本呀!那如果成本核算不准确,会怎么样呢?这后果可严重啦!就像你盖房子,地基没打好,那房子能稳吗?医院的运营不就乱套了嘛!
咱得认真对待这个事情,不能马虎呀!这就像是给医疗服务画一幅精确的画像,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高质量又合理价格的医疗服务吧?那标准成本核算方法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工具呀!
总之,医疗服务项目标准成本核算方法真的超级重要,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就医体验和健康保障呢!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呀!。
医疗卫生服务成本测算方法

医疗卫生服务成本测算方法随着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医疗卫生服务成本的测算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准确测算医疗卫生服务成本有助于医疗机构合理运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医疗卫生服务成本测算方法。
首先,传统成本测算方法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传统成本测算方法是在会计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对医疗卫生服务资金的支出和收入进行详细记录,再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将不同支出归类并计算成本。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易于理解和实施,同时能够提供细致的成本数据。
但是,传统成本测算方法在对间接成本的分配上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准确性,单纯依靠会计数据无法全面反映医疗服务的实际成本。
其次,活动成本测算方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方法。
活动成本测算方法是基于活动的成本分析,即将医疗卫生服务和相应的活动进行对应,计算每个活动的成本,再以活动成本为依据计算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成本。
活动成本测算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不同活动对成本的影响,有助于发现并优化医疗服务中的低效环节。
然而,活动成本测算方法需要较为复杂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对医疗机构的数据系统要求较高。
此外,绩效成本测算方法是一种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的方法。
绩效成本测算方法是在活动成本测算的基础上引入效益指标,通过评估活动的效益对成本的回报,得出医疗卫生服务的综合成本。
绩效成本测算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成本联系起来,帮助医疗机构更好地评估和决策。
然而,绩效成本测算方法需要对效益进行量化和评估,这对医疗机构的数据统计和评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最后,经济学模型是一种理论支持的成本测算方法。
经济学模型是基于经济学理论的方法,通过构建医疗卫生服务市场模型和需求模型,预测医疗卫生服务成本。
经济学模型的优点是能够对大规模的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然而,经济学模型的建立需要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数据分析能力,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及成本控制研究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及成本控制研究摘要:随着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及成本控制成为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
本文通过对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的方法和流程进行分析,结合案例研究探讨了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控制的策略和方法,为提高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疗服务、成本测算、成本控制、经济效益、财务管理一、引言随着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医疗机构面临着成本压力的挑战。
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测算和成本控制对于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分析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的方法和流程,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控制的策略和方法。
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的方法和流程1.成本测算方法(2)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是指通过定额测算的方法,根据间接成本的占比和相关因素,计算项目的间接成本。
(3)综合成本法:综合成本法是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的结合,综合考虑项目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计算项目的总成本。
2.成本测算流程(1)确定成本项目:首先确定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2)收集数据:通过收集相关成本数据,包括人力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等,形成成本数据表。
(3)确定计算方法:根据成本项目和数据表,选择合适的成本测算方法,进行成本计算。
(4)分析成本差异:将实际成本与预计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5)制定成本控制方案:根据成本差异的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方案和措施,提高成本控制效果。
三、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控制的策略和方法1.成本控制策略(1)降低直接成本:通过提高人力效率、合理使用材料和设备等措施,降低直接成本的发生。
(2)优化间接成本:通过合理设置费用标准和费用控制制度,优化间接成本的控制效果。
(3)强化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方式,严格控制成本支出的规模和范围。
2.成本控制方法(1)标准成本法:通过设定标准成本并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超支的问题。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分摊测算办法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分摊测算办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分摊测算办法(试行)一、成本测算基本框架医院医疗服务成本测算分为三个层次:医院成本测算、科室成本测算和服务项目成本测算。
根据财政部、卫生部1999年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总成本由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经营成本构成,包括行政和后勤科室费用在内的管理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分摊计入到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经营成本中。
为了便于分摊医疗服务成本,根据科室服务功能,将医院医疗科室分为医疗辅助、医疗技术、临床等三类。
根据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的需要,将医院医疗部门分为直接成本科室和间接成本科室,并把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摊系数分摊到直接成本科室中去。
直接成本科室为医疗技术和临床科室,间接成本科室为医疗辅助科室。
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步骤(一)医院总成本1、医院总成本医疗服务成本与药品经营成本之和构成医院总成本。
2、医疗服务成本根据财政部、卫生部1999年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关于支出项目的规定,将医疗成本分为十四类:(1)工资(2)补助工资(3)其他工资(4)职工福利费(5)社会保障费(6)公务费(7)卫生材料(8)其他材料(9)低值易耗品(10)业务费(11)购置费(13)修缮费(14)租赁费(15)其他费用3、药品经营成本根据财政部、卫生部1999年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药品经营成本除上述十四类成本外,还包括药品成本和原材料成本。
(二)测算科室成本1、成本科室确定在得到医疗服务总成本后,将成本分摊到各医疗科室。
医疗科室分为直接成本科室和间接成本科室,直接成本科室为直接产出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间接成本科室不直接产出医疗服务项目。
直接成本科室包括临床和医疗技术两类科室,间接成本科室为医疗辅助科室。
为便于成本归集和计算,可将医院二级独立核算科室定为成本测算基本单位。
2、测算各科室成本各科室各类成本的计算方法:(1)工资各科室工资=各科室人数×人均工资(2)补助工资各科室补助工资=各科室人数×人均补助工资(3)其他工资各科室其他工资=各科室人数×人均其他工资(4)职工福利费各科室职工福利费=各科室人数×人均职工福利费(5)社会保障费各科室社会保障费=各科室人数×人均社会保障费(6)公务费为便于成本分摊,将公务费分为水费、电费、燃料费和其他公务费。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分摊测算办法(试行)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分摊测算办法(试行)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年(卷),期】2002(009)006
【摘要】医院医疗服务成本测算分为三个层次:医院成本测算、科室成本测算和服务项目成本测算。
根据财政部、卫生部1999年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总成本由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经营成本构成,包括行政和后勤科室费用在内的管理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分摊计入到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经营成本中。
【总页数】5页(P21-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
【相关文献】
1.关于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办法的几点思考 [J], 叶萍
2.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分摊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 [J], 卞鹰;郑晓瑛
3.试行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 [J], 杨明凤;任建华
4.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分摊测算的探索 [J], 张炜琪
5.药品零差率下药剂科成本分摊探析——基于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视角 [J], 黄成庆;董文宇;刘依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分摊测算办法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分摊测算办法(试行)一、成本测算基本框架医院医疗服务成本测算分为三个层次:医院成本测算、科室成本测算和服务项目成本测算。
根据财政部、卫生部1999年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总成本由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经营成本构成,包括行政和后勤科室费用在内的管理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分摊计入到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经营成本中。
为了便于分摊医疗服务成本,根据科室服务功能,将医院医疗科室分为医疗辅助、医疗技术、临床等三类。
根据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的需要,将医院医疗部门分为直接成本科室和间接成本科室,并把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摊系数分摊到直接成本科室中去。
直接成本科室为医疗技术和临床科室,间接成本科室为医疗辅助科室。
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步骤(一)医院总成本1、医院总成本医疗服务成本与药品经营成本之和构成医院总成本。
2、医疗服务成本根据财政部、卫生部1999年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关于支出项目的规定,将医疗成本分为十四类:(1)工资(2)补助工资(3)其他工资(4)职工福利费(5)社会保障费(7)卫生材料(8)其他材料(9)低值易耗品(10)业务费(11)购置费(13)修缮费(14)租赁费(15)其他费用3、药品经营成本根据财政部、卫生部1999年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药品经营成本除上述十四类成本外,还包括药品成本和原材料成本。
(二)测算科室成本1、成本科室确定在得到医疗服务总成本后,将成本分摊到各医疗科室。
医疗科室分为直接成本科室和间接成本科室,直接成本科室为直接产出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间接成本科室不直接产出医疗服务项目。
直接成本科室包括临床和医疗技术两类科室,间接成本科室为医疗辅助科室。
为便于成本归集和计算,可将医院二级独立核算科室定为成本测算基本单位。
2、测算各科室成本各科室各类成本的计算方法:(1)工资各科室工资= 各科室人数×人均工资各科室补助工资= 各科室人数×人均补助工资(3)其他工资各科室其他工资= 各科室人数×人均其他工资(4)职工福利费各科室职工福利费= 各科室人数×人均职工福利费(5)社会保障费各科室社会保障费= 各科室人数×人均社会保障费(6)公务费为便于成本分摊,将公务费分为水费、电费、燃料费和其他公务费。
医疗卫生服务成本测算方法

医疗卫生服务成本测算方法医疗卫生服务成本测算对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成本测算并非易事。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医疗卫生服务成本测算方法。
一、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是将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分配到具体的服务项目中。
直接成本如医疗用品、药品、医务人员的工资等,可以直接追溯到特定的服务项目。
而间接成本如医院的管理费用、水电费、设备折旧费等,则需要通过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到各个服务项目中。
在使用完全成本法时,首先需要对成本进行分类和归集。
然后,选择合适的成本分配基础,如服务时间、服务量等,将间接成本分配到不同的服务项目中。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全面反映服务项目的成本,但计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大量的数据和精细的核算。
二、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和分配,来计算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方法。
在医疗卫生领域,作业可以是诊断、治疗、护理等具体的活动。
运用作业成本法,首先要确定医疗机构的主要作业,并建立作业成本库。
然后,将资源耗费分配到各个作业成本库中,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服务项目中。
作业动因可以是服务次数、服务时间、患者数量等。
与完全成本法相比,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服务项目的成本,因为它考虑了成本的驱动因素。
但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较高的成本和复杂的信息系统支持。
三、病种成本法病种成本法是按照疾病的种类来测算医疗服务成本。
这种方法首先需要确定病种的分类标准,然后收集每种病种的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
在测算病种成本时,要考虑直接医疗成本(如药品、检查、手术等费用)、间接医疗成本(如病房的水电费、设备折旧等)以及非医疗成本(如患者的交通、食宿费用等)。
病种成本法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病种收费标准,促进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及成本控制研究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及成本控制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服务项目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测算方法以及成本控制策略。
1. 成本测算方法1.1 直接成本测算直接成本是指直接产生于医疗服务项目中的成本,如医疗设备的费用、医护人员的工资、药品和材料的费用等。
直接成本测算的方法有:(1)实地调研法:通过到医疗机构实地了解和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成本测算。
(2)财务报表法: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提取与医疗服务项目相关的成本数据。
(3)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医学文献和相关资料,获得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信息。
1.2 间接成本测算间接成本是指与医疗服务项目相关的一些固定成本和间接产生的成本,如房屋租金、水电费、行政人员工资等。
间接成本测算的方法有:(1)分摊法:按照相关指标(如收入、成本等),按比例将间接成本分摊给各个医疗服务项目。
(2)综合成本率法:将间接成本与直接成本进行汇总,按比例计算综合成本率,应用于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测算。
2. 成本控制策略2.1 优化资源配置医疗机构应根据不同医疗服务项目的需求,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合理安排医护人员工作时间表,避免人员闲置或过度工作,降低人力成本。
同时,医疗机构还可以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提高诊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
2.2 引进经济批量购买制度对于常用耗材和药品等,医疗机构可以引进经济批量购买制度,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获得更低的采购价格。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加强采购管理,避免过度库存和过期药品的浪费。
2.3 提高医疗流程效率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
例如,引入信息化系统,实现电子病历、预约挂号等业务的自助化,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
2.4 加强成本监控和评估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成本监控机制,定期对各项成本进行评估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分摊测算办法一、成本测算基本框架医院医疗服务成本测算分为三个层次:医院成本测算、科室成本测算和服务项目成本测算。
根据《医院财务制度》,医院总成本由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经营成本构成,包括行政和后勤科室费用在内的管理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分摊计入到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经营成本中。
为了便于分摊医疗服务成本,根据科室服务功能,将医院医疗科室分为医疗辅助、医疗技术、临床等三类。
根据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的需要,将医院医疗部门分为直接成本科室和间接成本科室,并把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摊系数分摊到直接成本科室中去。
直接成本科室为医疗技术和临床科室,间接成本科室为医疗辅助科室。
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步骤(一)医院总成本1、医院总成本医疗服务成本与药品经营成本之和构成医院总成本。
2、医疗服务成本根据《医院会计制度》关于支出项目的规定,将医疗成本分为十四类:(1)工资(2)补助工资(3)其他工资(4)职工福利费(5)社会保障费(6)公务费(7)卫生材料(8)其他材料(9)低值易耗品(10)业务费(11)购置费(13)修缮费(14)租赁费(15)其他费用3、药品经营成本根据《医院会计制度》,药品经营成本除上述十四类成本外,还包括药品成本和原材料成本。
(二)测算科室成本1、成本科室确定在得到医疗服务总成本后,将成本分摊到各医疗科室。
医疗科室分为直接成本科室和间接成本科室,直接成本科室为直接产出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间接成本科室不直接产出医疗服务项目。
直接成本科室包括临床和医疗技术两类科室,间接成本科室为医疗辅助科室。
为便于成本归集和计算,可将医院二级独立核算科室定为成本测算基本单位。
2、测算各科室成本各科室各类成本的计算方法:(1)工资各科室工资= 各科室人数×人均工资(2)补助工资各科室补助工资= 各科室人数×人均补助工资(3)其他工资各科室其他工资= 各科室人数×人均其他工资(4)职工福利费各科室职工福利费= 各科室人数×人均职工福利费(5)社会保障费各科室社会保障费= 各科室人数×人均社会保障费(6)公务费为便于成本分摊,将公务费分为水费、电费、燃料费和其他公务费。
水费:若科室有用水记录,可直接计入,剩余部分按其余科室人员比例分摊。
若无用水记录,可估算用水大户的水费,计入后剩余部分再按其余科室人员比例分摊。
电费:若科室有用电记录,可直接计入,剩余部分按其余科室人员比例分摊。
若无用电记录,可估算用电大户的电费,计入后剩余部分再按其余科室人员比例分摊。
燃料费:若科室有用燃料记录,可直接计入,剩余部分按其余科室人员比例分摊。
若无记录,可估算用燃料大户的费用,计入后剩余部分再按人头分摊。
其他公务费:按各科室人员比例分摊。
(7)卫生材料费按各医疗科室领用材料比例分摊。
(8)其他材料费按各医疗科室领用材料比例分摊。
(9)低值易耗品按各医疗科室领用低值易耗品比例分摊。
(10)业务费按医疗科室人头分摊。
(11)购置费根据财政部、卫生部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购置费分为按规定提取的修购基金和小型设备购置费,根据成本测算分摊的需要将提取的修购基金分为提取房屋修购基金、提取设备修购基金、提取其他资产修购基金。
某科室房屋修购基金=医疗科室按规定提取的房屋修购基金×(某科室房屋面积/医疗科室房屋面积总合)某科室设备修购基金医疗科室按规定提取的设备修购基金×(某科室设备面积/医疗科室房设备总值)某科室其它固定资产修购基金=医疗科室提取的其它固定资产修购基金×(某科室其他固定资产总值/医疗科室其他固定资产总值)某科室小型设备购置费= 医疗科室小型设备购置费×(某科室设备面积总值/医疗科室设备总值)(12)修缮费为便于分摊成本,将修缮费分为房屋修缮费、设备维修费、零星工程等三项。
某科室房屋修缮费= 医疗科室房屋修缮费×(某科室房屋面积/医疗科室房屋面积总和)某科室设备维修费= 医疗科室设备维修费×(某科室设备综合/医疗科室设备总和)某科室零星工程= 医疗科室零星工程×(某科室人数/医疗科室人数)(13)租赁费按各医疗科室实际租赁费计入。
(14)其他费用按各医疗科室人头分摊。
(三)测算直接成本科室的总成本为了测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将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分摊到直接成本科室, 得到各直接成本科室的总成本。
间接成本科室包括消毒供应室、门诊办公室、门诊部、挂号室、门诊收费处、住院处、住院病案室、住院收费处等医疗辅助科室和手术室。
具体分摊办法如下。
1、消毒供应室成本分摊某直接科室所分摊到的消毒供应室成本=消毒供应室成本×消毒供应室向该科室分摊的百分比,消毒供应室成本分摊的百分比已通过专题调查获得,其结果已编入计算机程序。
2、门诊办公室、门诊部、挂号室、门诊收费处等科室成本分摊各临床科室门诊分摊到的成本= 上述科室成本× (某临床科室门诊人次/临床科室门诊人次合计)3、住院处、住院病案室、住院收费处等科室成本分摊各临床科室病房分摊到的成本= 上述科室成本× (某临床科室住院床日数/临床科室住院床日数合计)4、手术室成本分摊各临床科室分摊到的成本= 手术室成本×[某临床科室手术项目成本当量(点数)/临床科室手术项目成本当量(点数)合计](四)测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通过前面成本分摊,得到了涵盖医疗服务项目的直接成本科室的总成本,扣除另收材料成本后,采用成本当量(点数)法将科室成本分摊到医疗服务项目上。
直接成本科室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当量指各服务项目的成本点数,即同科室各医疗服务项目之间的比价关系。
该点数通过“成本测算项目调查表”,由专家根据项目技术难易及物质消耗等情况进行判断获得。
通过计算某服务项目点数占该科室所有服务项目点数合计的比值,将直接成本科室总成本分摊到该服务项目上。
计算公式如下:某服务项目单位成本= 该项目所在科室成本×{ 某服务项目成本当量(点数)/ ∑该[科室各服务项目成本当量(点数)×服务列数]}(五)测算医疗服务项目社会平均成本在测算出各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后,可进一步测算社会平均成本。
社会平均成本主要指全成本的社会平均成本。
各地也可以根据需要测算扣除财政经常性补助和药品差价收益后的社会平均成本。
社会平均成本可以是不同级别医院的平均成本,例如省级医院项目平均成本、地级医院项目平均成本、县级医院项目平均成本;可以是区域内社会平均成本,例如某省项目平均成本、某地区项目平均成本。
计算公式如下。
某级别医院某医疗服务项目平均成本= ∑(某医院该项目单位成本×项目服务列数)/该级别医院该项目服务列数合计某区域内某医疗服务项目平均成本=各级别医院该医疗服务项目平均成本合计/医院级别个数附录二、诊次成本、床日成本测算方法与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不同,在测算诊次、床日成本时,直接成本科室只有临床科室,间接成本科室包括所有医疗辅助科室和医疗技术科室。
同时,药品经营成本也要分摊到诊次、床日成本中。
因此,除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所做间接成本科室分摊外,诊次、床日成本的计算还需进行下列分摊。
1、分摊医疗辅助科室成本血库成本分摊某临床科室所分摊到的血库成本=血库成本×血库向该临床科室分摊的百分比氧气室成本分摊某临床科室所分摊到的氧气室成本=氧气室成本×氧气室向该临床科室分摊的百分比2、分摊医疗技术科室成本医疗技术科室包括检验类科室、影像类等科室。
某临床科室所分摊到的医疗技术科室的成本=医技科室成本×医技科室向该临床科室提供服务量的百分比3、分摊药品经营成本某临床科室分摊到的药品经营成本=药品经营成本×药品经营科室向该临床科室提供服务量的百分比上述三类科室成本向临床科室分摊的百分比已通过专题调查获得,其结果已编入计算机程序。
4、计算诊次和床日成本全院平均诊次成本=全院各门诊科室成本合计÷全院总门急诊人次全院平均床日成本=全院各病房科室成本÷全院总床日数某临床科室诊次成本=该科室门诊成本÷该科室门急诊人次某临床科室床日成本=该科室病房成本÷该科室床日数2012.9.21 同、收回房屋:1. 承租人擅自将房屋转让或转借的;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及注释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替、换。
(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
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
至于“黄河” 。
当然也是写实。
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
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
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
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
这不是所谓“定格” ,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
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 ,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