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泊船瓜洲分解

合集下载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3、“春风又绿江南岸”换成的“绿”字换成“过”、“到”可以吗?为什么?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
让学生体会到古诗中的思乡情怀,学会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明白古典诗歌中炼字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分解
1、知识点号
知识点
学习水平

找出生词泊(bó)洲(zhōu)间(jiān)数(shù)重(chóng);诗歌朗诵节奏的掌握。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2、《泊船瓜洲》一起来背诵一遍
总结本课的收获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诗句赏析
2、古诗炼字
教学难点:1、名句掌握
2、诗歌感悟。
七、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生字:泊(bó)洲(zhōu)间(jiān)数(shù)重(chóng)
景: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所见之景:瓜洲古渡、长江、数重山
2、感知古诗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3、自学诗句中的多音及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1、学生朗诵诗歌,首先纠正读音,然后有节奏朗读。
2、让学生理解字词大意,从而在掌握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图片感悟。
记忆

注释、诗歌含义的掌握
掌握

诗歌赏析和整体分析,了解
理解掌握
2、学习资源类型:课件
四、学习水平描述(用ABCD法描述)
知识点号学习水平描述语句行为动词
1记忆记忆本课生字记忆
2朗诵有节奏朗读朗读
3理解理解字义诗歌含义理解
4分析赏析诗句赏析
5记录记录艺术成就及考点记录
五、教学过程
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三步读诗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想意境悟诗情
知诗人
王安石 (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著 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曾于宋神宗时任宰相,推行新法,遭到大官 僚的反对,没几年就被罢官了。后来又被重新任命为 宰相。
这首诗是他再次上任离开家乡钟山,路过京口,停 留在瓜洲时写的。
明诗意
京口洲仅是一江之 隔京口与钟山也只隔着几 座山
抓字眼明诗意
自学提示 1、朗读读第三、四句、想一
想这两句诗哪句是描写景物 的 2、诗中的哪个字写出了景物 特点?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3、体会这两句古诗中蕴含的 情感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诗意
春风又绿江南岸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 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bó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 jiàn
钟山只隔数重山 ——— zhi shu
春风又绿 江南岸,
chóng
明月何时照我还。——— huán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解诗题泊船 瓜洲
停船靠岸 一地点名在长江北岸
在这样静寂的夜晚他辗 转难眠,独自一人走出 船舱,仰望夜空中的一 轮圆月,那时作者有何 感慨呢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抓字眼明诗意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 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泊船瓜洲 讲解

泊船瓜洲 讲解

《泊船瓜洲》是宋朝王安石的诗作。

全文如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情景交融,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在修辞上的锤炼。

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可以体会到诗人用词的修饰,把吹改为绿,为的是生动,在这之前王安石也有多次斟酌推敲这个字,曾试过满,过等字,但最后还是把这个字改成了“绿”。

五年级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知识点

五年级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知识点

五年级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知识点《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开阔,是五年级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古诗词之一。

以下为大家详细梳理这首诗的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 年-1086 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王安石在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

在文学方面,他的诗歌、散文都有很高的成就。

其诗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二、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奉诏进京途中。

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泊船过夜,对江南的美景和家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前途的忧虑。

三、原文及注释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1、泊船:停船。

泊,停泊。

2、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3、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4、一水:一条河。

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

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

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

6、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7、绿:吹绿,拂绿。

8、还:回。

四、诗句赏析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这两句写诗人在瓜洲泊船,放眼南望,看到了京口与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再往远处看,自己的家乡钟山也只是隔着几重山峦。

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空间上的距离,既表现了路途之近,又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两句是千古名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出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5(1)泊船瓜洲课件

5(1)泊船瓜洲课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
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
唐代:韩愈、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曾巩
多 音 字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jiàn), 钟山只隔数(shù )重( chóng)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朗读划节奏,读出感情。
泊船瓜洲
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南京) 故居,而作此诗。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 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 明月啊,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 下的家里?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 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 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春风又过江南岸 春风又满江南岸
明月:蕴涵着团圆之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月明人尽忘,不知秋思落谁 家。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 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 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世界;因 为诗人平生际遇、此时境况,使得诗人 所思尽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之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课文
5古Βιβλιοθήκη 诗 三 首学习生字:洛luò (洛阳)(洛水)(洛河) 榆yú (榆树)(榆林)(榆钱)
畔pàn(湖畔)(江畔)(河畔)
帐zhàng(蚊帐)(帐篷)(帐子)
l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yì jià n
京口瓜洲一水间,
shù

诗词解析:泊船瓜洲

诗词解析: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泊船:停船。

泊,停泊。

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邗江区南部长江边。

(立足点)
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

隔:间隔。

数重:几层。

读shù chóng
绿:吹绿了。

还(huán):回到。

译文:
京口和瓜洲仅隔着一条长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解析: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

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

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

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

因为其它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
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泊船瓜洲》诗词鉴赏PPT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泊船瓜洲》诗词鉴赏PPT课件


诗读

泊船瓜洲
王安石〔北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隔:间隔。 数重:几层。绿:吹绿了。 何时:什么时候。 还:回。

诗读

泊船瓜洲
王安石〔北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只隔”两 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把“数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人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 事实上,钟山毕竟被“数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赏 诗析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
【译文】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 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
知 论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 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 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 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 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 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自主完成:
➢ 朗读并流利地背诵《泊船瓜洲》,把握其中的意境与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诗意
京口瓜洲一水间, 从 京口到瓜洲仅一江之隔, 钟山只隔数重山。 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汴京
京 杭 大 运 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一水间” “只” “数重山”
离家近 很想还
前两行看是写眼前景象, 但在诗中却饱含深情。所乘之 船就在瓜洲停靠,却不能回金 陵去,可见诗人怀念家乡的感 情是十分浓厚的。
想意境,悟诗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 船 瓜 洲(写景抒情)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jiàn), 钟山只隔数(shù )重( chóng)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二)抓字眼,明诗意
泊船瓜洲①
[宋]王安石
京口② 瓜洲一水间, ①瓜洲: 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钟山③只隔数重山。 和京口相对。
②京口:在长江南岸,今江苏镇江。
春风又绿 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③钟山: 今南京市紫金山。
【注释】
1. 数重:几层。 2. 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 “吹绿了”的意思。 3. 何时:什么时候。 4.还:回。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此处“绿”字
? 诗人曾想过用
“到、过、入、 满”,为什么
诗人最后选 “绿”?
春风又 绿 江南岸
到、过、入、满
正是这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带来的变化 鲜活地表现了出来。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 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 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 (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 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世界;因 为诗人平生际遇、此时境况,使得诗人 所思尽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之春。)
面对明月,你还能想起哪些思乡诗?
课外阅读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思家切
? 不能还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 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 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并且被两次罢官。
这一次,宋神宗又下诏恢复他的相位,希望他 继续推行新法,然而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 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 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 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 的。他在京城闭居无聊,决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儿。 这首诗就写于他探亲回京的途中。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 王安石
泊(1)pō 湖:湖泊、血泊、梁山泊 (2)bó ①停船靠岸:泊船 ②恬静:淡泊名利
三步读诗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想意境,悟诗情。
(一)知诗人,解诗题
•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晚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 文学家、思想家。
• 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 的改革家。
•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 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 八大家”泊船瓜洲:把船停靠在瓜洲的江岸上。
写作背景:
王安石由汴(biàn)京南下扬州,又乘 船西上返回金陵(令江苏省南京市),路过 于京口(令江苏省镇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 瓜洲时,船靠码头,不再走了。他站在船头 上,极目西望,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 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情,更加怀念 起金陵钟山(又名紫金山)的亲人来了。他 走进船舶,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就写了一 首题名《泊船瓜洲》的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