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数知识点总结
级数知识点总结归纳考研

级数知识点总结归纳考研一、级数的概念级数是指由一列数相加而成的无穷和,通常表示为∑(从n=1到∞的累加求和)。
级数可以是有限个数相加也可以是无穷个数相加,级数的和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
二、级数的收敛性1. 收敛级数:如果级数的部分和数列{Sn}有极限,则称级数是收敛的,极限等于级数的和,即∑an=S。
2. 发散级数:如果级数的部分和数列{Sn}没有极限,或者极限为无穷大,则称级数是发散的。
三、级数的性质1. 级数的和的唯一性:级数的和是唯一的。
2. 收敛级数的性质:如果级数∑an和∑bn都收敛,则有∑(an+bn)也收敛,且∑(an+bn)=∑an+∑bn。
3. 绝对收敛级数:如果级数∑|an|收敛,则称级数∑an是绝对收敛的。
4. 条件收敛级数:如果级数∑an是收敛的,但级数∑|an|是发散的,则称级数∑an是条件收敛的。
四、级数的判定方法1. 正项级数收敛判别法:如果级数的每一项都是非负的,且级数的部分和数列有上界,则级数收敛;如果级数的每一项都是非负的,且级数的和为无穷大,则级数发散。
2. 比较判别法:如果级数∑an收敛,且0≤bn≤a n,则级数∑bn也收敛;如果级数∑an发散,且an≥bn≥0,则级数∑bn也发散。
3. 极限判别法:如果级数∑an收敛,且limn→∞bn/an=c(c>0),则级数∑bn也收敛;如果级数∑an发散,且limn→∞bn/an=c(c>0),则级数∑bn也发散。
4. 比值判别法:如果级数∑an收敛,且limn→∞|an+1/an|=c(c<1),则级数∑an也收敛;如果级数∑an发散,且limn→∞|an+1/an|=c(c>1或c=1),则级数∑an也发散。
5. 根值判别法:如果级数∑an收敛,且li mn→∞|an|^(1/n)=c(c<1),则级数∑an也收敛;如果级数∑an发散,且limn→∞|an|^(1/n)=c(c>1或c=1),则级数∑an也发散。
级数知识点笔记总结

级数知识点笔记总结一、级数的基本概念1.1、级数的定义级数是指一列数相加而得到的一个和,级数一般表示为:S = a1 + a2 + a3 + ... + an + ...其中,a1,a2,a3,...,an表示级数的每一项,n表示级数的项数。
1.2、级数的部分和级数的部分和是指级数的前n项和,通常表示为Sn。
即:Sn = a1 + a2 + a3 + ... + an1.3、收敛和发散如果级数的部分和Sn随着n的增大而趋于一个有限的数S,则称级数收敛,记作:S = lim(n→∞)Sn如果级数的部分和Sn随着n的增大而趋于无穷大或者无穷小,则称级数发散。
1.4、级数的收敛性级数的收敛性是指级数是否收敛的性质。
根据级数的收敛性可将级数分为收敛级数和发散级数。
二、级数的性质2.1、级数的加法性如果级数∑an和∑bn都收敛,则它们的和级数∑(an+bn)也收敛,并且有:∑(an+bn) = ∑an + ∑bn2.2、级数的倍数性如果级数∑an收敛,则它的任意倍数级数∑kan(k为常数)也收敛,并且有:∑kan = k∑an2.3、级数的比较性如果级数∑an和∑bn满足0 ≤ an ≤ bn,当且仅当级数∑bn收敛时,级数∑an也收敛;当且仅当级数∑an发散时,级数∑bn也发散。
三、级数的收敛与发散3.1、比较判别法如果级数∑an的绝对值与级数∑bn的绝对值相比有相对简单的结构时,可对级数的收敛与发散作出判断:当∑|an| ≤ ∑bn时,若级数∑bn收敛,则级数∑an也收敛。
当∑an ≥ ∑|bn|时,若级数∑bn发散,则级数∑an也发散。
3.2、比值判别法若级数∑an的前n+1项与前n项的比值有极限存在,则有:若lim(n→∞)|an+1/an| < 1,则级数∑an收敛;若lim(n→∞)|an+1/an| > 1,则级数∑an发散;若lim(n→∞)|an+1/an| = 1,则比值判别法无法确定级数的收敛性。
级数公式总结知识点

级数公式总结知识点一、级数的概念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级数的概念。
级数是由一系列数相加得到的无穷和,通常表示为:\[S = a_1 + a_2 + a_3 + \cdots + a_n + \cdots \]其中\(a_1, a_2, a_3, \cdots \)分别表示级数的各个项,\(S\)表示级数的和。
级数的和可能是有限的,也可能是无限的。
如果级数的和是有限的,则称该级数收敛;如果级数的和是无限的,则称该级数发散。
在级数中,我们通常会遇到几种特殊的级数形式,它们对于级数的求解和应用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级数形式进行总结。
二、级数公式的类型1. 等差级数等差级数是最简单的级数形式之一,它的一般形式为:\[S = a + (a + d) + (a + 2d) + \cdots + (a + (n-1)d) + \cdots \]其中\(a\)为等差级数的首项,\(d\)为等差级数的公差。
等差级数的和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S = \frac{n(a + T)}{2}\]其中\(n\)表示等差级数的项数,\(T\)表示等差级数的末项。
2. 等比级数等比级数是另一个常见的级数形式,它的一般形式为:\[S = a + ar + ar^2 + \cdots + ar^{n-1} + \cdots \]其中\(a\)为等比级数的首项,\(r\)为等比级数的公比。
等比级数的和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S = \frac{a}{1-r}\]3. 调和级数调和级数是一个特殊的级数形式,它的一般形式为:\[S = \frac{1}{1} + \frac{1}{2} + \frac{1}{3} + \cdots + \frac{1}{n} + \cdots \]调和级数的和并没有一个简单的表达式,但是调和级数是一个发散级数,即它的和是无穷的。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级数形式,它们在数学分析和应用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级数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级数的认识知识点总结一、级数的定义1.1 级数的概念级数是指由一组数相加而成的和,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如果给定一个数列{an},则和S=∑an可以表示为级数的概念。
级数是数学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允许我们将无穷多个数相加而得到一个和。
1.2 级数的部分和级数的部分和是指级数的前n项和,通常用Sn表示。
级数的部分和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级数的收敛性。
1.3 收敛级数和发散级数如果级数的部分和序列{Sn}有一个有限的极限,则称该级数为收敛级数;如果级数的部分和序列{Sn}没有有限的极限,则称该级数为发散级数。
二、级数的收敛性2.1 收敛级数的定义级数∑an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于任意给定的ε>0,存在正整数N,当n>N时,使得|Sn-S|<ε成立。
其中,S表示级数的和。
2.2 收敛级数的性质(1)收敛级数的和的性质:如果级数∑an和∑bn都收敛,则它们的和∑(an+bn)也收敛,并且有∑(an+bn)=∑an+∑bn。
(2)收敛级数的定理:如果级数∑an收敛,则其任一子级数也收敛。
2.3 级数的收敛判定级数的收敛性通常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判断,常用的方法有:(1)比较判别法:用一个已知级数的性质来推导出所求级数的性质;(2)比值判别法:通过级数的比值来判断级数的收敛性;(3)根值判别法:通过级数的根值来判断级数的收敛性;(4)绝对收敛级数和条件收敛级数。
2.4 发散级数的性质对于发散级数,常见的性质有:(1)级数部分和的性质:如果级数发散,则它的任一子级数也发散。
(2)级数的极限值为正无穷或负无穷。
三、级数的应用级数在数学分析、微积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常见的应用包括:3.1 泰勒级数泰勒级数是一种数学分析中的级数,它描述了一个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性质。
泰勒级数可以帮助我们近似计算复杂函数的值,求解微分方程等问题。
3.2 幂级数幂级数是一种特殊的级数,其中每一项都是x的非负整数次幂。
级数知识点总结竞赛

级数知识点总结竞赛1. 级数的概念级数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由无穷个项的和组成。
级数的一般形式如下所示:\[ a_1 + a_2 + a_3 + \cdots + a_n + \cdots \]其中\(a_1, a_2, a_3, \cdots\)为级数的各项。
级数的前n项和为\(S_n\),表示为:\[ S_n = a_1 + a_2 + a_3 + \cdots + a_n \]级数之和为级数的全体项之和,当级数的和存在并有限时,称级数收敛;当级数的和不存在或为无穷大时,称级数发散。
2. 级数的性质级数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包括线性性质、级数和的比较性质、级数的绝对收敛性等。
(1) 线性性质:级数之和和级数之差仍然是级数,级数的和等于各项和的和。
(2) 级数和的比较性质:如果级数a和级数b满足某种关系,则它们的和也满足相同的关系。
(3) 级数的绝对收敛性:如果级数的各项的绝对值组成的级数收敛,那么级数原来的级数也收敛。
3. 级数收敛性的判定方法级数收敛性的判定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比较判别法、比值判别法、根值判别法、积分判别法和审敛变换等。
接下来我们分别介绍这些方法。
(1) 比较判别法:比较判别法是通过比较级数的每一项与已知级数的每一项大小关系来判断级数的收敛性。
如果级数的每一项小于已知级数的对应项,并且已知级数收敛,则原级数也收敛。
如果级数的每一项大于已知级数的对应项,并且已知级数发散,则原级数也发散。
(2) 比值判别法:比值判别法是通过求级数的各项之比的极限来判定级数的收敛性。
具体判定条件为:如果级数\(\frac{a_{n+1}}{a_n}\)的极限存在并小于1,则级数收敛;如果\(\frac{a_{n+1}}{a_n}\)的极限存在且大于1或无穷大,则级数发散。
(3) 根值判别法:根值判别法是通过求级数的各项绝对值的n次方根的极限来判定级数的收敛性。
具体判定条件为:如果级数\((a_n)^\frac{1}{n}\)的极限存在并小于1,则级数收敛;如果\((a_n)^\frac{1}{n}\)的极限存在且大于1或无穷大,则级数发散。
级数知识点

级数知识点
嘿,朋友!今天咱来聊聊级数这个超有趣的知识点啊!
啥是级数呢?简单来说,就像是把一堆数按顺序排好,然后加起来。
比如说 1+2+3+4+5,这就是个级数呀。
就好比你吃糖果,一颗一颗地往嘴里放,这一颗颗糖果不就像是级数里的一个个数嘛!你看,这多形象!
级数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呢。
咱先说说正项级数吧,它们都是正数哟。
比如说1+1/2+1/3+1/4……哇,这加起来可不得了。
想象一下,你每天存一块钱,第二天存两块钱,第三天存三块钱,这样一直存下去,那总数会变得超级大呢,这就是正项级数的威力!那要是负项级数呢,就好像有时你会花出去一些钱一样。
还有交错级数,一会正一会负的,就像心情有时好有时坏一样。
难道不是吗?
幂级数就更有意思啦!它就像是有魔法一样,可以把一个复杂的函数用简单的级数形式表示出来。
比如说e 的x 次方,就可以用幂级数来表示哟。
你想想,这就好比你能用特别简单的方式来描述一个超级复杂的东西,多厉害呀!
在学习级数的过程中,我可是遇到了不少难题呢,就跟爬山一样,有时候会觉得好累啊,但当我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弄清楚一个又一个概念的时候,那感觉,简直太棒啦!就像终于爬上了山顶,看到了绝美的风景!
我觉得级数真的是数学里非常神奇且重要的一部分。
它像一个宝库,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其中的奥秘!朋友,一起好好去感受级数的魅力吧!。
级数知识点总结归纳

级数知识点总结归纳引言级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级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常见的级数测试进行总结和归纳。
通过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全面理解级数的知识。
一级标题1:级数的定义与基本性质二级标题1.1:级数的定义1.级数是由一列数相加得到的无穷和,形如a1+a2+a3+...+a n+...的表达式。
二级标题1.2:级数的收敛与发散1.如果级数的部分和数列S n极限存在,则称此级数收敛,数列{S n}的极限值称为级数的和;2.如果级数的部分和数列S n极限不存在或为无穷大,则称此级数发散。
二级标题1.3:级数的性质1.收敛级数的部分和数列是有界的;2.收敛级数的和不受有限或任意个项的去除影响;3.可以对级数的各个项重新排序;4.级数的收敛性与发散性不受固定个数项的改变影响;5.如果级数∑a n收敛,则lim n→∞a n=0。
一级标题2:级数的测试二级标题2.1:正项级数及比较测试三级标题2.1.1:正项级数1.如果级数所有的项都是非负的,称之为正项级数。
三级标题2.1.2:比较测试1.比较测试:如果级数0≤a n≤b n,其中∑b n收敛,则∑a n也收敛;2.极限形式的比较测试:如果级数0≤a n和0≤b n,且lim n→∞a nb n=L,其中0<L<∞,则级数∑b n和∑a n要么同时收敛,要么同时发散。
二级标题2.2:正项级数的求和公式三级标题2.2.1:调和级数1.调和级数:级数1+12+13+...+1n+...;2.调和级数发散。
三级标题2.2.2:p级数1.p级数:级数1+12p +13p+...+1n p+...;2.当p≤1时,p级数发散;3.当p>1时,p级数收敛。
二级标题2.3:比值测试与根值测试三级标题2.3.1:比值测试1.比值测试:如果lim n→∞|a n+1a n|=L,其中0≤L<1,则级数∑a n收敛;2.如果lim n→∞|a n+1a n|=L,其中L>1或为无穷大,则级数∑a n发散。
级数的定义知识点总结

级数的定义知识点总结一、级数的概念级数是由一系列数相加所得到的和,可以写成如下形式:S = a₁ + a₂ + a₃ + … + aₙ + …其中,a₁, a₂, a₃, …, aₙ, …是级数的各项,S是级数的和。
级数中的单个数a₁, a₂, a₃, …, aₙ, …称为级数的项。
二、级数的表示方法级数可以表示为求和形式,也可以表示为极限形式。
根据级数的和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级数可以分为有限级数和无限级数。
1. 有限级数当级数的和是有限的,即级数的各项之和是一个有限数时,这种级数称为有限级数。
例如,1 + 2 + 3 + 4 + 5 = 15,这是一个有限级数。
2. 无限级数当级数的和是无限的,即级数的各项之和是一个无穷大时,这种级数称为无限级数。
例如,1 + 1/2 + 1/4 + 1/8 + … = 2,这是一个无限级数。
级数的表示方法可以用级数求和符号Σ表示,也可以用极限符号lim表示。
有限级数的表示形式为S = a₁ + a₂ + a₃ + … + aₙ,无限级数的表示形式为S = ∑(aₙ),其中n从1到∞。
三、级数的性质级数具有多种性质,包括收敛性、发散性、级数和的性质以及级数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1. 收敛性和发散性级数的和可能是有限的,也可能是无限的。
当级数的和是一个有限数时,称该级数收敛;当级数的和是一个无穷大时,称该级数发散。
2. 级数和的性质级数和有许多性质,包括级数和的唯一性、级数和的性质等。
3. 级数之间的运算级数可以进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运算。
例如,两个级数的和、差、积、商都是级数。
四、级数的收敛性级数的收敛性是级数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收敛级数与发散级数在数学上有很大的意义。
1. 收敛级数当级数的各项之和是一个有限数时,称该级数收敛。
在数学上,收敛级数具有很多重要的性质,如级数收敛的条件、收敛级数的性质等。
2. 发散级数当级数的各项之和是一个无穷大时,称该级数发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无穷级数
一、 常数项级数 1、 常数项级数:
1) 定义和概念:无穷级数: +++++=∑
∞
=n n n u u u u u 3211
部分和:n n
k k
n
u u u u u
S ++++==
∑= 3211
正项级数:∑∞
=1
n n u ,0≥n u
级数收敛:若S
S n n =∞
→lim 存在,则称级数
∑∞
=1
n
n u 收敛,否则称级数
∑∞
=1
n
n u 发散 2)
性质:
➢ 改变有限项不影响级数的收敛性;如级数收敛,各项同乘同一常数仍收敛. ➢ 两个收敛级数的和差仍收敛.,级数
∑∞=1
n n a ,
∑∞
=1
n
n b 收敛,则
∑∞
=±1
)(n
n n b a 收敛;注:一敛、一散之和必发散;两散和、差必发散.
➢ 去掉、加上或改变级数有限项, 不改变其收敛性级数
∑∞
=1
n
n a 收敛,则任意加括号后仍然收敛; ➢ 若级数收敛, 则对这级数的任意项加括号后所成的级数仍收敛,其和不变,且加括号后所成的级数发散, 则原来级数也发散. 注:收敛级数去括号后未必收敛.
➢
注意:不是充分条件!唯一判断发散条件) 3) 审敛法:(条件:均为正项级数 表达式:
∑∞
=1
n
n u ,0≥n u )S
S n n =∞
→lim 前n 项和存在极限则收敛;
∑∞
=1
n n
u
收敛⇔
{}n
S 有界;
➢ 比较审敛法:且),3,2,1( =≤n v u n n ,若∑∞
=1
n n v 收敛,则∑∞
=1
n n u 收敛;若∑∞
=1
n n u 发散,则∑∞
=1
n n v 发散.
➢ 比较法的极限形式:
)0( l lim
+∞<≤=∞→l v u
n
n n ,而∑∞n v 收敛,则∑∞n u 收敛;若0lim >∞→n n n v u 或+∞=∞→n n n v u lim ,而∑∞n v 发散,则∑∞
n
u 发散. ➢
2、 交错级数:
莱布尼茨审敛法:交错级数:
∑∞
=-1
)1(n
n n u ,0≥n u 满足:),3,2,1( 1 =≤+n u u n n ,且0lim =∞
→n
n u ,则级数∑∞
=-1
)1(n n n u 收敛。
条件收敛:
∑
∞
=1
n n u 收敛,而
∑
∞
=1
n n u 发散;绝对收敛:
∑
∞
=1
n n u 收敛。
∑∞
=1
n n u 绝对收敛,则∑∞
=1
n n u 收敛。
其他级数:; 二、 函数项级数(幂级数:
∑∞
=0
n
n n x a ) 1、
2、
和函数)(x s 的性质:在收敛域I 上连续;在收敛域),(R R -内可导,且可逐项求导; 和函数)(x s 在收敛域I 上可积分,且可逐项
积分.( R
不变,收敛域可能变化).
3、
泰勒级数:n n n x x n x f x f )(!)()(000)(-=
∑∞
=
⇔0)(!)1()(lim )(lim 10)
1(=-+=++∞→∞→n n n n n x x n f x R 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