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A.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2.显微镜的物镜上标有40×,目镜上标有5×,用这组透镜来观察物体,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A.45倍B.35倍C.200倍D.8倍3.有一架显微镜,配有四种物镜:a:“20×”、b:“40×”、c:“50×”、d:“80×”目镜配e:“5×”。

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要使观察到的细胞个数最多,需要的组合是()A.cd B.de C.ae D.ab4.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望远镜中,物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5.第一个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科学家是()A.牛顿B.爱因斯坦C.哥白尼D.伽利略6.要看清人的血液细胞,需要的仪器是()A.望远镜B.显微镜C.照相机D.放大镜7.下列现象中看到物体实像的是()A.观赏站立在浅水中的天鹅及其倒影B.看幻灯机放映的图象C.从模型潜望镜中观察景物D.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根茎的切片8.用显微镜观察物体,载玻片距物镜的距离应在()A.物镜的一倍焦距之内B.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物镜的二倍焦距之外D.物镜的焦点上9.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B.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10.关于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所成的像和所观察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虚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实像B.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实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虚像C.目镜成的是实像,物镜成的是虚像D.目镜成的是虚像,物镜成的是实像11.下列光学知识的应用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这个应用是()A.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观察天体;B.演员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C.医生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患者视力;D.摄影师用照相机拍摄照片。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返回
物理
随堂检测
1.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 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 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C ) A.幻灯机 B.放大镜 C.照相机 D.投影仪
返回
物理
2.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目镜和物镜),每组透镜分 别是( C ) A.凹透镜 凹透镜 B.凸透镜 凹透镜 C.凸透镜 凸透镜 D.凹透镜 凸透镜
返回
物理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 显微镜与望远镜的区别
物镜 物体到物镜的距离
物镜成像特点
目镜
显微镜
望远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
f<u<2f
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相当于投影仪) (相当于照相机)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物镜成的像到目镜的 距离
目镜成像特点
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返回
物理
1.讨论1:通过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物体最终能成一个什么样 的像? 显微镜最终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2.讨论2:通过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物体最终能成一个什么样 的像? 望远镜最终成倒立的虚像,可能放大也可能缩小,跟距离有关, 课本上所说的望远镜也叫开普勒望远镜.生活中应用的望远 镜是伽利略望远镜,可以得到正立的虚像.
返回
物理
3.显微镜的反光镜用的是( D ) A.凹透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
返回
物理
4.(教材母题变式)如图所示,小明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以 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作为物镜, 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美景,调节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得 最清楚为止,此时这种透镜组合工作原理与 望远镜 (选填 “望远镜”或“显微镜”)相同.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优质教学课件

探究新知
知知识识点点33 探索宇宙
伽利略望远镜
第一个把望远镜指向天空 的是伽利略,支持了哥白尼的 “日心说”。第一个观测到了 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 上的环形山。
探究新知
海王星的发现
海王星外观为蓝色,原因是其大气层中的 甲烷。海王星大气层85%是氢气,13%是氦气, 2%是甲烷, 除此之外还有少量氨气。 海王星可 能有一个固态的核,其表面可能覆盖有一层冰。 外面的大气层可能分层。海王星表面温度为-218 摄氏度,表面风速可达每小时2000公里。 此外, 海王星有磁场和极光。还有因甲烷受太阳照射而 产生的烟雾。
课堂检测
(2)如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应该能成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 了的箭头(如果不是这样,需要调整水滴与“箭头”间的距离,或者改变 水滴的直径),这是通过小水滴所成的一个____实____(选填“虚”或 “实”)像; (3)如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 的箭头,不调整与箭头间的距离,把水珠变_____厚___(选填“厚”或 “薄”),直至看到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 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6_~__1_2_m__m_; (4)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 ___同__一__竖__直__直__线__上__,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 是___倒__立__(填“正立”或“倒立”)的,如果要看到比箭头更大的像,应 把凸透镜略微向___上____(填“上”或“下”)移动。
探究新知
显微镜的结构和成像原理
的点
结击
构图
目镜:靠近眼睛的透镜。
和片
成演 像示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5节 显微镜和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5节 显微镜和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1.了解显微镜的结构,知道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是什么透镜,并知道物镜和目镜的成像情况;知道显微镜的原理。

2.了解望远镜的基本结构,知道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是什么透镜,并了解成像情况;知道望远镜的原理。

3.学会望远镜及显微镜的的简单调节。

4.了解望远镜的分类及望远镜在探索宇宙中的作用。

5.了解宇宙的构成及银河系有关知识。

1.显微镜(1)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几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相当于一个普通放大镜。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的物体。

反光镜:增强光的强度,便于观察物体。

(2)显微镜的原理物体放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再由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

通过目镜看到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为了便于观察需将物体倒放。

显微镜是利用两个透镜放大作用的组合制成的,提高了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

【例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靠近眼睛的是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________,物体经______成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像再经________放大,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解析:显微镜由两组透镜组成,通过两次放大来看清微小的物体,因此两个透镜都是凸透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物镜,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

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再通过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答案:凸透镜目镜物镜物镜目镜2.望远镜(1)望远镜的构造不同种类的望远镜,构造也不同,以开普勒望远镜为例,如图所示。

用两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其作用与显微镜不同,它是将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较大,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所成的像格外明亮。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共计38张)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共计38张)

信息窗
• 人眼只能看清大小0.1~0.2毫米左右的细节,
显微镜大大地提高了人的视察能力,好的显微 镜可以放大2000倍,能够看清0.2微米的结构。 但要视察更小的结构,光学显微镜就无能为力 了,本世纪30年代出现了电子显微镜,放大倍 数80万倍。而隧道扫描显微镜更进一步能看到 单个原子。
手 术 显 微 镜
物体距离物镜很远,它的像却离物镜很近, 这样的像应该是缩小的,为什么用望远镜视
察物体时会感到像被放大了?
本来,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 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 小十分重要。
三、视 角
从眼睛的光心向视察物体的两端所 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
视角
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 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伽利略望远镜: 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
牛顿反射式望远镜: 目镜是凸透镜,物镜是凹面镜.
信息窗
开普勒望远镜的原理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于16实像。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 物镜的焦距长而目镜的焦距短。
信息窗 反射望远镜的原理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于1668年发明的, 他用一面很大的凹面镜代替物镜。
• 重点和难点:显微镜、望远镜目镜和物镜成像的特点
一. 显微镜
一般的放大镜,放大 倍数有限,要想看清楚 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 的物体,就要使用显微 镜。
1、显微镜的结构
镜筒两端各 有一组透镜, 每组透镜的 作用都相当 于一个 凸透镜
目镜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物镜
靠近被视察物体 的凸透镜
载物片
反光镜
2、显微镜的成像光路图
导入新课
这个仪器我们在生物实验课上是不是用 过?这是什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课件
焦点以内,再通过目镜成__正__立__、__放__大__的__虚___像,实质是拉 近被观察的远处物体,从而看到远处物体。
例 2 “超级月亮”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
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
为了研究这一现象,架设了一台天文望远
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D )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1)AB 经物镜成一个__倒__立___(填“倒立”或“正立”)、__缩__小___(填 “放大”“等大”或“缩小”)的___实___(填“实”或“虚”)像 A′B′。此 时物镜的成像原理与__照__相__机___(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 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 A)
A.会聚更多的光
B.成像更大
C.增大视角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如果在载物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那么怎样移动载物片
可以通过显微镜看到如图乙所示的像
(B)
A.将载物片顺时针转动 90° C.将载物片向左上角移动
B.将载物片逆时针转动 90° D.将载物片向右下角移动
7.2020 年 2 月 11 日,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 研究所落基山实验室宣布了他们用电子显 微镜拍摄的新冠病毒图像(如图)。我们实验 室用的光学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体 经物镜成倒立、__放__大___的实像;再经目镜成__正__立___、__放__大___ 的虚像,其原理与__放__大__镜___相似;经过物镜和目镜的共同作 用,大大增加了__像__的__大__小___,从而可以看清微小的物体。
知识点三视角 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__物__体__本__身__的__大__小___有关,
还和物体__到__眼__睛__的__距__离__有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显微镜和望远镜》一.教材分析: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该章所有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

因此显微镜和望远镜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内容的拓展,是利用两个透镜的组合看物体。

本节内容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没有具体要求。

学习本节知识对学生加深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开阔眼界,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都有益。

同时对创造学中的“组合法”有一个浅显认识,以提高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任教班级学生已学过透镜对光的作用及凸透镜成像规律,有了一定理解本节内容基础。

但由于学校教学器具的缺乏,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未能完成必要的学生独立探究的过程,理解成像规律不深。

而本节的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又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些困难,对二次成像不是认识能理解好的。

为了克服本节学习障碍,能达到基本认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及成像原理的目的,初步认识“组合方法”的神奇效果,本节须突出实践性动手探究活动和“模型”制作来完成学习目标。

三.教学目标:⒈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

⒉过程与方法:尝试应用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尝试用组合法学习及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⒊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知道显微镜和凸透镜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

难点:利用组合透镜成像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五、教法与学法:⒈教法:采用探究式、启法式、讨论式和直观教学法。

(由一个小实验水凸透镜看字引出要放更大能否用两个透镜对物体放大两次呢?引出显微镜结构教学及成像原理学习。

由用一个凸透镜看远处物体,得到总是缩小像,能否再用一个透镜把这个缩小像放大呢?引出望远镜结构及成像教学。

)⒉学法:小组合作探究,釆用模拟方法,发现方法,对比方法,训练方法形式学习。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含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含教学反思)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教学重点: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教学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挂图、火柴盒、无色透明塑料膜、水、烧杯、滴管、装片(植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方案一:大家一定知道外国有个情人节是2月14日,你们知道为什么有人把7月7日叫做中国的情人节吗?这儿有个望远镜,可以看到天上的“牛郎星”与“织女星”,今天晚上,谁想借去试着观察一下?出示望远镜模型,啊,这样简单,说不定,学了今天的知识,我们每个人就都能用身边的器材自己制作一台望远镜呢?出示课题导入。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使学生带着期待步入课堂。

方案二:播放一段“探索宇宙、微生物”方面的音像资料。

①大家都知道,在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上,找到像痢疾菌、伤寒菌、艾滋病病毒、非典病毒等样本是找到抑制或杀死这些细菌或病毒的关键。

②透望天空、漫步宇宙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那么,科学上进行这些显微、远望等探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和望远镜是怎样的成像原理呢?③你们在七年级已经用过显微镜了,谁知道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属于凹透镜还是凸透镜?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台显微镜呢?出示课题导入。

方案三:提问激趣,引出课题:生物课上是怎样使用显微镜的?是由哪几部分组成?你们知道为什么显微镜能比普通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得多吗?二、推进新课探究点一 显微镜1.介绍显微镜的发明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

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

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

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通过研制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

这使得科学家能观察到像百万分之一毫米那样小的物体。

198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

2.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自制水滴显微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物理
3.讨论3:为什么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 因为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是它离 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 大,所以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觉到物体是被放大的.
返回
物理
回归课本 1.如图所示,小明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以焦距较短的凸 透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作为物镜,通过两个透镜 观察美景,调节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此 时这种透镜组合工作原理与_望__远__镜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 镜”)相同.
了解凸 透镜成 像规律 的应用.
知识链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返回
物理
课前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P103~105,完成以下问题) 1.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_凸__透__镜___,靠近眼睛的叫_目__镜___,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物__镜___. 2.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一个__放__大__、_倒__立___的___实___像, 道理同_幻__灯__机__一样.目镜的作用相当于_放__大__镜__,能把像再放 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物体了.
返回
物理
(2)如图乙所示,用凸透镜做__目__镜,调整好小水滴与被观察物 体的距离后,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__直__线__上,并且 保持凸透镜水平,眼睛不要离得太近,边观察边调节凸透镜的 位置,当凸透镜与小水滴的距离适当时,就可以观察到箭头的 像,这个像要比图甲所示情况下的像_大___(选填“大”或“小”)得 多.
返回
物理
3.望远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__凸__透__镜__,靠近眼睛的叫_目__镜___,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物__镜___. 4.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_使__远__处__的__物__体__在__焦__点__附__近__成__实__像__,目 镜的作用相当于_放__大__镜__,能把像再放大一次. 5.视角的大小与__物__体__本__身__的__大__小__有关,物体越大,视角越_大__. 视角的大小还与_物__体__到__眼__睛__的__距__离___有关,离人眼距离越_近__, 视角越大. 6.阅读课本P104、P105“探索宇宙”.
课本 P104 图 5.5-5
返回
物理
2.(教材母题:课本P106,动手动脑学物理改编)如图所示,在自 制水滴显微镜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将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_物___镜,透过小水滴应 该可以看到位于水滴下方白纸上“箭头”的_倒__立___(选填“倒立 ”或“正立”)、__放__大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如果不是这 样,就要调整水滴和“箭头”之间的距离,或者改变小水滴的直 径.
物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返回
物理
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课前自主预习 03 课堂合作探究 04 回归课本 05 三分钟自测
物理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1.通过活动,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2.通过两个透镜的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 像情况以及原理. 3.了解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4.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初步认识科学 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A.凹透镜 凹透镜
B.凸透镜 凹透镜
C.凸透镜 凸透镜
D.凹透镜 凸透镜
3.显微镜的反光镜用的是( D )
A.凹透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
返回
返回
物理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 显微镜与望远镜的区别
物镜 物体到物镜的距离
物镜成像特点
目镜 物体到目镜的距离
目镜成像特点
显微镜
望远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
f<u<2f
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相当于投影仪) (相当于照相机)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返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物理
返回
物理
三分钟自测
1.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
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
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C )
A.幻灯机
B.放大镜
C.照相机
D.投影仪
返回
物理
2.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目镜和物镜),每组透镜的
作用分别相当于( C )
1.讨论1:通过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物体最终能成一个什么样 的像? 显微镜最终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2.讨论2:通过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物体最终能成一个什么样 的像? 望远镜最终成倒立的虚像,可能放大也可能缩小,跟距离有关, 课本上所说的望远镜也叫开普勒望远镜.生活中应用的望远 镜是伽利略望远镜,可以得到正立的虚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