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工业分析化学》期未试卷(A)答案
2007-200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半期考试卷(含答案)

2007-2008学年高一(上)半期考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S :32 Ba:137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
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A.元素B.单质C.分子D.氧化物2.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盛有Cl2的集气瓶中,对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变红B.先变红后褪色C.变白D.不变色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O质量是16g/molB.22.4L H2的物质的量是1molC.将80gNaOH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mol/LD.NaCl的摩尔质量是58.5g/mol4.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CO2B.Al C.蔗糖D.固体NaCl5.同温同压下,1体积X2气体与3体积Y2气体化合生成2体积气体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XYB.XY3C.X3YD.X2Y36 下列哪一组溶液的反应可用H++ OH-= H2O表示()A、硫酸和氢氧化钡B、硫酸和烧碱C、硫酸和氢氧化铜D、硫酸和氨水7. 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NO,另一个盛有N2和O2,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①原子总数;②质子总数;③分子总数;④质量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8. 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离子的是( )A、KClO3溶液B、MgCl2溶液C、液态HClD、NaCl晶体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和硝酸银溶液反应Fe+Ag+=3Ag+Fe3+B、氢氧化镁与硫酸溶液反应OH-+H+=H2Oc、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aCO3+2H+= Ca2++CO2↑+H2O10.下列有关胶体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于鉴别胶体与溶液的方法是丁达尔现象B.豆浆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聚沉的原理C.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带正电,通电时胶体微粒向直流电源正极移动D.分散质微粒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11.将10g由Mg、Zn、Fe组成的混合物与40mL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5.6L,则三种金属的物质量之和为()A.0.5mol B.0.25mol C.0.1mol D.0.125mol12.能够用来鉴别BaCl2、 NaCl 、 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A.AgNO3溶液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1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标准状况下,1molH2O的体积约为22.4L;B.1L1mol/L的CaCl2溶液中含Cl-的数目为N A;C.在25℃、1.01×105Pa的条件下,2.24L H2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1N A;D.标准状况下,2.24 LCl2做成的氯水中含有0.1N A个Cl2分子。
工业分析AB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2套

试卷1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01. 工业分析有指导和促进生产的作用,常被誉为工业生产的。
02. 国家标准的有效期一般为年。
推荐性标准一般在标准号后加字母。
03. 因气体体积随温度和压力变化很大,所以测定气体体积时必须进行和校正。
04. 爆炸瓶在球的上端熔封有两条丝。
05. 在用蒸馏滴定法测定尿素含量时要加入防止爆沸。
06. 断口呈白色的生铁称为。
07. 毛细管法测定样品熔点时测定装置有热浴法和热浴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下表内。
每题1.5分,共30分)01. 企业标准的代号为()。
A、GBB、HBC、YBD、QB02.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必须保证所取试样具有充分的()。
A、代表性B、唯一性C、针对性D、准确性03.()数量最大。
A、采样单元B、份样(子样)C、原始平均试样D、分析化验单位04. 工业硝酸测定亚硝酸含量时,使用的滴定方式为()。
A、直接滴定法B、间接滴定法C、返滴定法D、置换滴定法05. 一般量气管最多可量取()mL体积的气体。
A、50B、80C、100D、20006. 氢气燃烧后消耗氧气体积是氢气体积的()。
A、1B、2C、5/2D、1/207. 四苯硼酸钠容量法测定钾肥含量时使用的指示剂是()。
A、甲基橙B、甲基红C、达旦黄D、柠檬黄08. 在煤堆中采样时应先除去()米的表面层再采样。
A、0.2B、0.5C、1D、209. 测定煤中氮含量时,将氨蒸出后用()溶液吸收。
A、盐酸B、硫酸C、硝酸D、硼酸10. 高锰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钢铁中锰含量时采用的参比是()。
A、溶剂参比B、试剂参比C、试液参比D、褪色参比11. 硅酸盐水泥基准法分析系统以重量法和()为主。
A、分光光度法B、滴定分析法C、原子吸收法D、色谱法12. 在水泥的硅酸盐分析中,用盐酸溶解样品时,不能使用下列()坩埚。
A、瓷B、铂C、玻璃D、塑料13. 微粒度仪法测定样品粒径时依据的原理是()。
工业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工业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元素不属于碱土金属?A. 锂(Li)B. 钙(Ca)C. 镁(Mg)D. 钠(Na)答案:A2. 工业分析中常用的原子吸收光谱法属于哪种分析方法?A. 质谱分析B. 光谱分析C. 色谱分析D. 电化学分析答案:B3. 工业分析中,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A. 酚酞B. 甲基橙C. 硫酸铜D. 溴甲酚绿答案:C4. 在工业分析中,下列哪种方法不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度?A. pH计B. 滴定法C. 电导法D. 比色法答案:D5. 工业分析中,下列哪种仪器不用于分离混合物?A. 离心机B. 蒸馏器C. 光谱仪D. 色谱柱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工业分析中,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是______。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基态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辐射,产生激发态原子。
2. 工业分析中,滴定法中使用的滴定管需要定期进行______。
答案:校准3. 工业分析中,常用的酸碱指示剂酚酞在酸性溶液中呈现______颜色。
答案:无色4. 工业分析中,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火焰原子化器的温度通常在______℃左右。
答案:2000-25005. 工业分析中,色谱分析中常用的固定相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硅胶;聚酰胺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工业分析中,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发射光谱法的主要区别。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态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辐射,而原子发射光谱法是激发态原子返回基态时发射特定波长的辐射。
2. 工业分析中,如何使用pH计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答案:首先校准pH计,然后使用pH计的电极浸入待测溶液中,读取pH计上显示的pH值。
3. 工业分析中,为什么需要定期校准滴定管?答案:滴定管的刻度可能会因磨损或变形而变得不准确,定期校准可以确保滴定结果的准确性。
4. 工业分析中,色谱分析中固定相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固定相在色谱分析中起到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作用,通过与流动相的相互作用,使不同组分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一年级化学试题

高一年级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Na—23 C—12 Ca—40 N—14 Cl—35.5 Br—80 F—19 K—39 Fe—56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3分,共54分)1.化学式与俗名相符的是()。
A.小苏打Na2CO3,苛性钠NaOH B.芒硝Na2SO4·10H2O,消石灰Ca(OH)2C.苏打NaHCO3,石灰石CaCO3 D.纯碱NaOH,食盐NaCl2.分别含有下列4种杂质的纯碱样品,当含杂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时,取等质量的四种样品,与浓度相同的盐酸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杂质:①NaOH;②Ca(OH)2;③NaHCO3;④CaCO3A.①②④③ B.③④①② C.②①④③ D.④③②①3.用10 mL的0.1 mol·L-1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3:2:2 B.1:2:3 C.1:3:3 D.3:1:14.200 mL P%的盐酸(密度为),其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式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l2与H2O Cl2+H2O=2H++Cl-+ClO-B.铁与浓盐酸 2Fe+6H+=2Fe3++3H2↑C.氢氧化铝与氢溴酸 Al(OH)3+3HBr=Al3++3H2OD.过量C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 CO2+H2O+ClO-=HCO3-+HClO6.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使溶液浓度偏小()。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B.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D.滴管加水时,有少量水滴到容量瓶外7.有关N A说法正确的是()。
A.11.2 L的氯气中含N A个氯原子B.常温常压下,18g的水含有的电子数为N AC.1 L 1mol·L-1的稀盐酸中含有H+数约为N AD.37 g 的Ca(OH)2含有的阴离子数为2N A 8.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工基础期末试卷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工基础期末试卷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题(22040⨯=分分)1.用倒U形压差计测量水流经管路中两截面间的压力差,指示剂为空气,现将指示剂改为油,若流向不变,则R。
2.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应用条件是。
3.流体在圆管内湍流流动时,在径向上从管壁到管中心可分为性、、三个区域。
4.离心泵开车前必须先灌液,其作用是为了防止,而后需关闭出口阀再启动,其目的是。
5.在厚度一定的圆筒壁连续定常热传导过程中,由内向外通过各等温面的传热速率Q将。
6.在无相变强制对流传热过程中,热阻主要集中在;在蒸汽冷凝传热过程中,热阻主要集中在。
7.工业上为提高冷凝器冷凝传热效果,在操作时需要及时排放冷凝器内积存的和。
8.比较不同情况下列管式换热器平均传热推动力的大小(1)逆流与并流:两流体均发生温度变化,两种流型下两流体进口温度相同,出口温度也相同,则△t m并流△t m逆流;(2)逆流与并流:一侧流体恒温(如蒸汽冷凝),另一侧流体温度发生变化,两种流型下两流体进口温度相同,出口温度也相同,则tm∆并流tm∆逆流9..通过一换热器,用饱和水蒸汽加热水,可使水的温度20℃由升高到80℃。
现发现水的出口温度降低了,经检查水的入口温度和流量均无变化,则引起出口水温下降的原因可能有:①②③④。
10.蒸汽冷凝现象有冷凝和冷凝之分。
二、选择题(31030⨯=分分)1.忽略管壁和污垢热阻后,当两流体给热系数相差很大时,提高K值的关键是()A.提高值大的给热系数B.提高值小的给热系数C.同时提高两给热系数D.提与不提没有关系2.下列物质热导率最小的是()A.铁B.石棉C.水D.空气3.某种物质的热导率45/()W m kλ=⋅,据此可判断,此物质可能性最大的是()A.气体 B.非金属液体 C.非金属固体 D.金属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强化传热过程的是()A.增大平均温度差mt∆ B.增大传热面积C.增大流体热阻D.增大传热系数5.物质的导热系数的大小顺序为()①金属②非金属③液体④气体A.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①②④③6.热传导是( )中热传递的主要。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MEMS工艺使用班级:05182401, 05182402, 05182403一.填空(20分)[每题2分]1、硅晶体的晶格长度为0.543 nm。
2、最常用的各向异性腐蚀液KOH溶液。
3、常用的CVD有APCVD 、LPCVD 和PECVD 三种。
4、薄膜的制造有CVD、氧化、外延等。
5、甩胶时,影响光刻胶厚度的因素有光刻胶的粘度、甩胶时间、转速等。
6、MEMS结构的几何深宽比定义深度与宽度之比。
7、干法腐蚀的主要形式有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物理化学过程三种。
8、成本最贵的微加工工艺是LIGA工艺。
9、掺杂技术主要包括扩散和注入。
10、在氧化工艺中,(111)面的氧化速率大于(100)面的氧化速率。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常用的光刻中的光源的波长范围是(B)(A)100~300nm ` (B)300~500nm (C)500~700nm2、纯单晶硅(B )(A)存在与自然,(B)用特殊的工艺生长出来,(C)电解出来的3、PSG代表(C )(A)多晶硅玻璃;(B)磷硅酸盐玻璃;(C)磷硅玻璃4、注入的外来物质在衬底表面下呈现(B )(A)均匀分布(B)不均匀,靠近表面的地方少(C))分布依赖于过程的温度。
5、扩散过程发生在(A)(A)高温下(B)室温下(C)低温下6、体制造主要涉及部分材料从基底上的(B )(A)增加;(B)减除;(C)既有增加也有减除7、在曝光后被溶解的光刻胶是(A)(A)正胶(B)负胶(C)正胶或负胶8、表面微制造中的牺牲层被用于(B )(A)强化微结构;(B)在微结构中产生必要的几何空间;(C)做为结构的部分9、DRIE代表(C )(A)干法腐蚀;(B)干法反应离子刻蚀;(C)深反应离子刻蚀10、硅/玻璃的阳极键合发生于(C )(A)高温下,(B)高温高压下,(C)高温和高电压下三、简答题(30分)[每题6分]1、光刻三要素指什么?光刻有哪三种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光刻三要素:光刻胶、掩膜版和光刻机(2分)光刻有接触式、接近式、投影式三种方式(1分)接触式光刻:分辨率较高,容易造成掩膜版和光刻胶膜的损伤。
佛山市高明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查问卷九年级化学科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第Ⅰ卷答案填在表格内,第Ⅱ卷答案填在题内相应的位置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Zn,65题号一二三四五合计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本大题中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入下表中相应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食盐溶解C.火药爆炸D.浇铸钢锭2.区别硬水和软水的常用方法是在硬水和软水中加入适量的:A.蒸馏水B.食盐水C.酒精D.肥皂水3.下列有关酒精灯使用或存放的图示错误的是:A.点燃酒精灯B.添加酒精C.存放酒精灯D.加热固体4.佛山市是陶瓷之乡,某种精密陶瓷是用纳米氧化铝(Al2O3)制成的,纳米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A.+4B.+3C.+2D.+15.下列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K 、Ca 、 Na 、 Mg 、Al 、Zn、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约200年前 约6000年前 约2500年前①② ③ ④⑤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6.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年代不同,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决定这一年代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A.金属的活动性B.金属的导电性C.金属的延展性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7.用分子观点解释右图漫画中小女孩的话,正确的是:A.分子质量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体积小D.分子在不断运动8.为减轻大气污染,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有害气体CO 、NO 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O +2NO 催化剂N 2+2X ,则X 的化学式为: A.CO 2B.H 2OC.NO 2D.O 29. 25℃时,100g 水中最多可溶解8g A ;60℃时,100g 水能溶解10g B 。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题.doc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 Cu-64 一、选择题题号1234 5 6 7 8 9 1012131415答案1.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箭发射B.煤的燃烧C.风力发电D.酸雨侵蚀2.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体积极小D.分子间有空隙3.最近在我国河北省的海陆交界处发现了大储量的油田。
油田中的石油属于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化合物4.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生理盐水B.消毒酒精C.液氧D.碘酒5.“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则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A.反应物B.生成物C.消毒剂D.催化剂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D.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7.为延缓袋装食品变质,包装时不宜采用A.真空包装B.充入氧气C.放入一小包铁粉D.充入二氧化碳8.房屋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主要目的是A.隔绝空气B.隔绝可燃物C.改变可燃物性质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9.下列做法或认识科学的是A.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B.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效果好C.防煤气中毒,煤炉上放一盆水D.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可转化为资源10.气相合成金刚石薄膜被誉为20世纪的炼金术。
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制造金刚石薄膜的原理为:CH4 →C+2H2 。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氧化反应11.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12.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A.测定气体的密度B.伸入燃烧的木条C.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D.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13.虾青素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级应化专业《工业分析化学》期末试卷A 答案(2007 ~2008 学年 第 一 学期)一、选择题(每题1分) 10%1、氟化物沉淀分离法用于稀土与其他元素的分离,常用(A )或(B )作沉淀剂,一般不用( C )或(D )。
(A )氢氟酸 (B )氟化铵 (C )氟化钠 (D )氟化钾 2、(A )是沉淀(B )和(C )的组沉淀剂,(D )草酸盐和草酸铵不宜作沉淀剂。
(A )草酸;(B )稀土(Ⅲ);(C )钍;(D )碱金属 3、(A )和(C )是沉淀氟硅酸钾的必要因素。
(A )钾离子 (B )硅酸 (C )氟离子 (D)pH 4、稀土氢氧化物的碱性随(B )增加而减弱,属于“(D )”之列。
(A )原子半径(B )原子序数(C )顺序 (D )倒序 5、偶氮硝羧光度法测定铈组稀土时,显色反应的适宜pH=(A )。
(A )2.2~2.5(B )3.5~4.8 (C )5.2~6.8 (D )7.8~9.5 6、EDTA 滴定Ca 2+时,控制pH (A )。
(A )>12.5(B )>7.5 (C )=10 (D )>9.57、(A )是决定钢铁性能的主要元素之一。
钢铁的分类常以(B )的高低为主要依据。
(A )碳 (B )碳含量 (C )硫 (D )硫含量8、国家标准规定碳素钢中(A )不得超过(C ),优质钢中(A )不得超过(D )。
(A )硫含量 (B )磷含量(C )0.02% (D )0.05%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9、测定总磷时,常用(B)分解试样。
(A)H2SO4(B)HCl (C)柠檬酸(D)HF10、难与NaHSO3发生加成反应的是(C)(A) CH3COH (B)CH3COC2H3(C) C3H7COC2H5二、判断题(对打√,错打×;每题1分) 10%1、在稀土元素的各种化合物中,氟化物的溶解度最小。
(√)2、以非极性、亲脂性物质为固定相,极性、亲水性溶剂或水溶液为流动相,称为正相分配色谱,(×)3、单硅酸和显色条件控制是硅钼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的关键。
(√)4、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反微团的W0一般大于3。
(×)5、分配系数K主要取决于相系统的性质、被萃取物质的表面性质和温度。
(√)6、氢氟酸分解试样,目前广泛采用铂器皿。
(×)7、矿物本身的溶解特性是试样分解中首要的因素,是决定试样分解能否完全的基本原因。
(√)8、醛和酮都是羰基化合物,故可与希夫试剂反应。
(×)9、苛性碱熔融分解试样一般在铂坩埚中进行。
(×)10、分离与富集技术既提高分析方法的选择性,又提高方法的灵敏度。
(√)三、填空题(每题2分) 20%1、样品经过制样,累计损失率不得超过原始样品的2%;缩分样品时,每次缩分误差不得超过5%。
2、决定矿物晶体溶解特性的晶格能和溶剂化能两个能量都受到矿物的组成与结构以及组成矿物的离子的电荷、半径及其电子排布等因素的影响。
3、弱酸盐矿物溶解时所形成的酸的电离常数愈大或矿物溶度积愈小 , 矿物愈难溶于酸。
4、盐酸分解试样宜用 玻璃、 塑料、陶瓷、石英等器皿,不宜使用金、铂、银等器皿。
5、湿法分解法常用的酸有:盐酸、硝酸、硫酸、 氢氟酸、磷酸、高氯酸。
6、干法分解法常用的碱性溶剂有: 金属碳酸盐 、 苛性碱 、碱金属过氧化物 和碱性盐等。
7、根据稀土硫酸复盐在硫酸钾(钠)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别可将稀土分成三组: 不溶的(轻稀土) 、 稍溶的(中稀土)、易溶的(重稀土)。
8、含二价的稀土元素有铈(Ce)镨(Pr)、铽(Tb)。
9、锰在钢铁中主要以MnC 、MnS 、FeMnSi 等形态存在。
能增强钢的 硬度 ,减弱 展性。
高锰钢具有良好的弹性及耐磨性,用于制造弹簧、齿轮、钢球等。
10、硫在钢铁中以 MnS 或 FeS 状态存在,使钢铁产生“ 热脆性 ”。
三、简述题 30%1、简述表面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0分)答:表面声波传感器由压电芯片组成,在压电芯片上的两侧分别微制作成叉指换能器。
当一端的叉指换能器被适当频率的射频电压激励时,产生同步的机械波动,即瑞利表面声波,并在压电芯片上传播。
当这种瑞利表面声波传播到另一端的叉指换能器时又被转变为射频电压。
由于瑞利表面声波的能量仅限于表面声学波长(100um 或更小)范围内,压电芯片表面上存在的任何物质都会产生波动特性(如振幅、速度)的大变化。
器件以特征频率振荡,该特征频率取决于电极的几何形状和瑞利波的速度。
在器件表面上一层薄的选择性涂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层在质量上或弹性模量上小的扰动,就会在器件的共振频率上产生显著的位移,据此进行分析测定。
,2、简述分析系统必须具备的条件。
(10分)答:1、称样次数少。
不仅减少称样、分解试样的操作,节省时间和试剂,而且可以减少由于减少这些操作所引入的误差。
2、尽可能避免分析过程的介质转换和引入分离方法,不仅可以加快速度,而且可以避免由此引入的误差。
3、所选测定方法必须有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这是保证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基础。
同时,最好方法的选择性高,这是避免分离手续、操作快速的前提。
4、适用范围广。
一方面适用的试样类型多;另一方面各测定项目含量变化范围大。
5、称样、试样分解、分液、测定等操作易与计算机机,实现自动分析。
(5个条件,每个条件2分)3、简述卡尔.费休法测定微量水的方法原理。
(10分)答:卡尔.费休法是一种非水溶液氧化还原测定水分的化学分析方法,可以快速、准确测定多种化工产品中的水分。
该方法的原理是:以合适的溶剂溶解样品(或萃取出样品中的水),加入已知滴定度的卡尔.费休试剂(碘、二氧化硫、吡啶和甲醇组成的溶液)时,水将I2、SO2、及C5H5N进行定量反应,依卡尔.费休试剂消耗量确定样品中水分含量。
(4分)主要反应如下:H2O+I2+SO2+3C5H5N==2C5H5N.HI+C5H5N.SO2(1分)C 5H 5N .SO 2+CH 3OH== C 5H 5N .OSO 2OCH 3(1分)无色样品中水分的测定,可用目视法确定终点;对于颜色较深的样品可用“水停”法确定终点。
“水停法”原理是:在浸入溶液中的两组电极间加一电压,若溶液中有水分存在,则阴极极化,两极之间无电流通过。
滴定至终点时,水分消失,同时有过量的碘及碘化物存在,阴极去极化,溶液导电,电流突然增加至一最大值并稳定1min 以上,此时即为终点。
(4分)四、计算题(每题10分) 30%1、某溶液含有Cu 2+100mg ,将它萃取入某有机溶剂中,分配比D=98,问用1/2体积的溶剂萃取1次,萃取2次,剩余的Cu 2+量各是多少?若在萃取2次后,合并分出的有机相,用等体积洗涤液洗涤二次,会损失Cu 2+多少?最后总萃取了Cu 2+多少?解: E=D/(D+2) E=98/(98+2)=98/100 (2分)萃取1次时,水相中Cu 2+的量=100×2/100=2.00mg (1分) 萃取2次时,水相中Cu 2+的量=2.00×2/100=0.04mg (1分) 萃取2次后,有机相中Cu 2+的量=100-0.04=99.06mg (1分) E=D/(D+1) E=98/(98+1)=98/99 (2分) 洗涤1次时,水相中Cu 2+的量=99.06×1/99=1.0006mg (1分) 洗涤2次时,水相中Cu 2+的量=98.0594×1/99=0.9905mg (1分) 洗涤损失Cu 2+的量=1.0006+0.9905=1.991mg (1分) 总萃取Cu 2+的量=99.06-1.991=97.07mg (1分)2、称取含硫酸铵的氮肥1.000克,以甲醛法分析,加入0.3638mol/L 氢氧化钠溶液50.00mL ,过量的氢氧化钠再以0.3012mol/LHCl 溶液21.64mL 回滴至酚酞终点。
试计算(NH 4)2SO 4的含量。
(M (NH4)2SO4=132.05g/mol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解:4NH4++6HCOH→(CH2)6N4H++3H++6H2O (1分)OH-+(CH2)6N4H+→(CH2)6N4+H2O (1分)H++OH-=H2O (1分)由反应式可知:NH4+=H+=OH-(1分)n[NH4+]=0.3638×50×10-3-0.3012×21.64×10-3=1.167×10-2mol (2分)n(NH4)2SO4=5.836×10-3mol (2分)(NH4)2SO4的含量=5.836×10-3×132.05/1.000=77.06% (2分)3、有一硅酸盐样品,其分析结果如下,请写出其总量计算的正确表达式,并计算出结果。
SiO2(66.82) Al2O3(12.32) Fe2O3(T)(2.43) FeO(1.21)TiO2(1.15) MnO(0.35) CaO(4.21) MgO(3.70)Na2O(3.49) K2O(2.81) P2O5(0.30) F(1.76)H2O+(1.05) CO2(0.41) △(4.85)解:总量= SiO2+Al2O3+Fe2O3+FeO+TiO2+MnO+CaO+MgO+Na2O+K2O+P2O5+H2O++CO2+F×(1-0.4211) (4分)其中Fe2O3= Fe2O3(T)-FeO×1.1113=2.43-1.21×1.1113=1.09 (3分)总量= 66.82+12.32+1.09+1.21+1.15+0.35+4.21+3.70+3.49+2.81+0.30+1.05+0.41+1.76×(1-0.4211)=99.93 (3分)或:总量= SiO2+Al2O3+Fe2O3+FeO+TiO2+MnO+CaO+MgO+Na2O+K2O+P2O5+△校--F×0.4211 (4分)其中Fe2O3= Fe2O3(T)-FeO×1.1113=2.43-1.21×1.1113=1.09 (2分)△校=△+FeO×0.1113-F=4.85+1.21×0.1113-1.76=3.22 (2分)总量= 66.82+12.32+1.09+1.21+1.15+0.35+4.21+3.70+3.49+2.81+0.30+2.39-1.76×0.4211=99.93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