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 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的名人故事

华罗庚的名人故事精选篇1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刻苦学习,然而,华罗庚却被叫去看店。
有一次,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
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
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便让他坐车追,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
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
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
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
回家后,又计算起来……华罗庚的名人故事精选篇2不慕虚名求真学1936年,华罗庚26岁,由清华保送到英国留学,就读的是最著名的剑桥大学.数学首席教授哈代托人告诉华罗庚他只要一年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需要一年专心研究一个问题,但华罗庚说:“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他放弃了博士学位,作为访问学者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在剑桥的两年时间写了20篇论文.论水准,每一篇论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 他提出的'一个理论被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改进了哈代的结论,哈代说:“太好了,我的著作把它写成是无法改进的,这回我的著作非改不可了!”华罗庚被认为是“剑桥的光荣”!在剑桥大学的两年中,华罗庚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的哥德巴赫问题”写了18篇论文,先后发表在英、苏、印度、法、德等国的杂志上,其中包括《论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计问题》这篇有名的论文.按其成就,已经越过了每一条院士的要求,但在剑桥他从未正式申请过学位.他拥有的唯一一张文凭,就是初中毕业文凭.华罗庚的名人故事精选篇3爱国情深1938年,抗日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人要华罗庚留下来教书,他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一切回到祖国,到西南联大与同胞们共患难.清华大学的资格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让只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晋升为大学教授.1946年秋天,迫于国内的白色恐怖,华罗庚再次出国,美国伊利诺大学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给了他相当优厚的待遇,希望他把那里建成世界级的代数研究中心.1950年,祖国解放的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毅然放弃优厚的条件,举家回国.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为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数学经典著作之列.他还写了10余部科普作品.他的名字已载入国际著名科学家的史册.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华罗庚的名人故事精选篇4中学毕业后,他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
华罗庚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0篇)

华罗庚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0篇)华罗庚是一名数学家,他的故事我想大家应该不怎么了解,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华罗庚数学家的小故事,希望有所帮助!数学家华罗庚故事1有一次正在看店的华罗庚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来了一位女士想买棉花,当她问华罗庚多少钱时,他完全沉醉于做题中,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当他把答案算完随口说了一个数字,而女士以为他说的是棉花的价格,尖叫道:“怎么这么贵?”,这时华罗庚才知道有人过来买棉花,当华罗庚把棉花卖给女士后才发现刚才自己的算题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可把华罗庚急坏了,不顾一切的去追那位女士,最终还是被他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
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
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
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
回家后,又开始计算起数学题来……数学家华罗庚故事2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一流数学家。
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
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
”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
”“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
”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
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
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名人经典励志故事【十篇】

【导语】并不是所有⼈都是天⽣聪明的,我们需要靠⾃⼰的勤奋去赢得属于⾃⼰的荣誉。
下⾯是整理分享的名⼈经典励志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篇⼀】 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法与众不同。
他拿到⼀本书,不是翻开从头⾄尾地读,⽽是对着书思考⼀会,然后闭⽬静思。
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猜想的⼀致,他就不再读了。
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已培养了⾃⼰的思维⼒和想象⼒,不⾄于使⾃⼰沦为书的奴⾪。
【篇⼆】 闻⼀多读书成瘾,⼀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张灯结彩,热闹⾮凡。
⼤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
急得⼤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找到了他。
他仍穿着旧袍,⼿⾥捧着⼀本书⼈了迷。
怪不得⼈家说他不能看书,⼀看就要“醉”。
【篇三】 桑德斯上校在退休后,靠着菲薄的退休⾦过着勤俭的⽣活。
有⼀天,他突发奇想,拿着⼀个精妙的炸鸡配⽅到每⼀家餐馆游说,希望合作把这⼀个配⽅开发出来,可是当他敲开每⼀家餐馆门时⼏乎所有的⼈都以嘲讽的⼝⽓告诉他:这么⼤的岁数了,还能有什么⼤的作为,更何况餐馆也不会陪他去冒险…… 但是,桑德斯上校并不⽓馁,就这样他的⾜迹基本遍及了⼩镇上的每⼀个餐馆,他逢⼈就说他的想法,终于在桑德斯上校向⼈们诉说了差不多⼀千次后,有⼈接受了他的想法,抱着试⼀试的态度和桑德斯上校合作开了⼀家炸鸡店,这就是现在遍布全球的肯德基炸鸡店,⽽桑德斯上校也成了⼤富翁。
【篇四】 相声语⾔⼤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平达到了炉⽕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专家。
有⼀次,他为了买到⾃⼰想买的⼀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
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
适值冬⽇,他顶着狂风,冒着⼤雪,⼀连⼗⼋天都跑到图书馆⾥去抄书,⼀部⼗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
【篇五】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为此他没少受先⽣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的谆谆教诲下,他决⼼改掉贪睡的坏⽑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肚⼦⽔,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园⽊头作了⼀个警枕,早上⼀翻⾝,头滑落在床板上,⾃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豪。
【名人故事】报效祖国――华罗庚

【名人故事】报效祖国――华罗庚
华罗庚是中国近代数学家之一,他在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
华罗
庚出生在江苏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因为出生时父母都不在家,所以他的叔叔取了个“华
罗庚”的名字,寄托着对这个孩子的期望和祝福。
华罗庚对学习很有兴趣,小学时就喜欢研究九九乘法表,中学时曾经两年没有休息地
学习数学和物理,成为当时全国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1932年,华罗庚赴法国留学,在本质论等领域均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成为当时欧洲著名数学家之一。
1937年,华罗庚因为国家需要,回到中国,在南开大学担任数学教授。
华罗庚在中国的科学事业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持编写的《中国数学史》成为了
一部数学名著,对数学教育和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华罗庚还创立了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
方向,如代数数论、李群、代数几何等,在数学基础研究上得到了重要领域的创新。
华罗庚一生的成就非常丰富多彩,但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他对祖国的热爱和无私奉献。
1956年,华罗庚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和自然科学部主任,为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华罗庚受到了冤枉和迫害,被迫下放农村劳动。
但他仍然不放弃研究,甚至拿起一支竹签在村落中写着数学公式。
1978年,改革开放的政策让华罗庚得以重回科学研究的岗位。
他又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工作,包括在李群威称过去,代数数论中的一系列成果等,让中国数学在国际上崭
露头角。
华罗庚是一个爱国者和科学家,他的名字被铭刻在无数人的心中。
他的一生告诉我们,科学没有国界,更需要为国家的发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科学家的名人故事

中国科学家的名人故事
以下是几个中国科学家的名人故事:
1.华罗庚:华罗庚是中国数学家,他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华氏定理”,解决了数学领域的一个难题。
据说,华罗庚在年轻时曾因为贫困而辍学,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数学的热爱,一直自学并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数学家。
2.钱学森: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曾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领导中国的导弹研制工作,并成功地研制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钱学森在年轻时曾留学美国,但他在美国遭受了不公正待遇,最终决定回到中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杨振宁:杨振宁是中国物理学家,他与李政道一起提出了“杨-李定理”,揭示了物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杨振宁在年轻时曾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但他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决定回到中国,为祖国的物理学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屠呦呦:屠呦呦是中国药学家,她发现了青蒿素,这是一种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
屠呦呦在年轻时曾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她经过多年的研究,最终发现了青蒿素的药理作用,并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些中国科学家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对于科学事业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们的成就不仅为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世界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于华罗庚的故事

关于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5月12日),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数学之父”,是中国现代数学的奠基人之一。
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他的父亲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文人,对华罗庚的数学才华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
华罗庚自幼聪颖好学,对数学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在读小学时,他就已经学完了中学数学课程。
后来,他考入了苏州中学,师从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先生,开始了他在数学领域的深造之路。
1937年,华罗庚赴法国留学,进入巴黎大学学习数学。
在法国期间,他深入研究了数论和代数几何,取得了博士学位,并在数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在他的研究生涯中,他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成为国际知名的数学家。
1949年,华罗庚回国,投身于中国的数学事业。
他先后创建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和中国数学会,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还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数学人才,为中国数学的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华罗庚一生致力于数学教育和科研工作,他的学术成就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提出了华罗庚猜想,解决了中国数学界长期以来的一个难题,被誉为中国数学的一座丰碑。
他还在数论、代数几何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1985年,华罗庚因病逝世,享年75岁。
他一生坚持“数学是一种美”的信念,把数学视为一门艺术,用心灵去感悟数学的美。
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数学的真理,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华罗庚是中国数学的一代宗师,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学子。
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激励着中国数学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他的一生是中国数学的一部分历史,他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数学的发展史册上。
【名人故事】报效祖国――华罗庚的故事

【名人故事】报效祖国――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数学家,他的一生是报效祖国的一生。
华罗庚先生是我国现代数学家著名领军人物,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学会第一任理事长、数学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他是著名的数学家,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者之一。
他在数学领域的成就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此我们当下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他的主要成就。
华罗庚先生在数学研究方面贡献颇丰。
他在数论、代数、几何等多个数学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
他的代数课本是我国最早的代数研究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数学教材之一。
他是我国几何学理论的开拓者之一,对我国几何学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还在数学教育、数学综合研究、数学应用等领域做出了很多建树。
他的成就非常杰出,但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对祖国的忠诚。
华罗庚是一位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之一,他对祖国的深情厚爱印证着他的一生。
1950年华罗庚回国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领导我国数学事业的发展。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批判,但他没有丝毫的气馁,依然奋发向前。
在他的坚持下,我国数学研究的事业继续发展。
华罗庚先生还是一位宽厚的人道主义者,他一生致力于为世界和平和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他的一生就是报效祖国的一生,他的爱国情怀无疑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据华罗庚先生的传记记载,1936年,华罗庚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期间发现数学的一般理论,提出新的理论。
这项理论对数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的数学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
1952年,华罗庚受聘回国并出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所长,一心为我国的数学科技献身。
他积极地支持年轻的学者,鼓励他们创新和开拓,创造了一大批杰出的数学研究成果。
这里要提到的是季羡林。
他和华罗庚同样对祖国有着无比的热爱和信念,他们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5年,华罗庚在美国普林斯顿医院因病去世。
华罗庚的生涯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他不断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切,他是我国科学事业的卓越代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数学名人故事:杰出数学家华罗庚的成才故事实用5篇

数学名人故事:杰出数学家华罗庚的成才故事实用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数学名人故事:杰出数学家华罗庚的成才故事实用5篇数学名人故事:杰出数学家华罗庚的成才故事 1XXX成立的消息传到XX,他喜泪沾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故事数学家华罗庚
【华氏定理】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王元提出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方法被国际誉为“华—王方法”。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
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华罗庚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但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1934年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
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
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1948年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
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
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
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
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
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
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其专著《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并亲自在中国推广应用。
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
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
重要贡献。
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并有专著和科普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