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工尘肺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通用版

合集下载

职业病体检疑似尘肺病调查结果分析

职业病体检疑似尘肺病调查结果分析

职业病体检疑似尘肺病调查结果分析一、调查背景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而引起的职业病。

在我国,许多行业和工种的劳动者都面临着尘肺病的风险,包括煤矿工人、石材加工工人、建筑工人等,尤其是在一些重工业和矿山等环境中,尘肺病的发病率较高。

为了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有必要对潜在的尘肺病危险群体进行体检,并对疑似患病人群进行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某煤矿公司的煤矿工人,该煤矿公司是我国一家大型煤矿企业,拥有数千名职工,是一个重点监测的尘肺病高发行业。

通过对该公司全体劳动者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筛选出了疑似尘肺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1. 体检:对煤矿工人进行全面的职业病体检,包括身体检查、胸片检查等。

2.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疑似尘肺病患者的个人信息、职业史、工作环境等相关资料。

3. 数据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疑似尘肺病患者的特点和共性,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四、调查结果1. 体检结果经过体检,共有100名煤矿工人被诊断为疑似尘肺病患者,占总体体检者的5%。

40%的患者为初期尘肺病,60%的患者为中期尘肺病。

还有少数患者已发展为晚期尘肺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和干预。

2. 问卷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疑似尘肺病患者的职业史较长,平均工龄为15年以上。

有80%的患者从事过露天开采和井下作业,长期暴露在煤尘和石尘之中。

还有一部分患者在作业过程中未能正确佩戴防护装备,加重了尘肺病的发病风险。

3. 数据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疑似尘肺病患者的共性和特点:工龄较长、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未进行有效的防护等。

这些特点为尘肺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也为下一步的防治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煤矿工人中存在大量疑似尘肺病患者,其中绝大部分为初期和中期尘肺病。

这表明在煤矿等尘肺病高发行业,尘肺病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针对调查结果,我们建议:1. 加强职业健康教育:通过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煤矿工人对尘肺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教育他们正确佩戴防护装备,减少尘肺病的发病风险。

淄博矿区煤工尘肺病例分析

淄博矿区煤工尘肺病例分析

淄博矿区煤工尘肺病例分析尘肺病是我国发病最多,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

从行业分布来看,以煤炭行业最为严重,其现患病例几乎占全部病例的二分之一[1]。

严重危害着广大职工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

做好煤炭企业的尘肺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淄博矿区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煤炭开采,百年的煤炭开采,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因时代及技术原因,也存在许多职业危害,其中以粉尘危害最严重,现将47年尘肺诊断情况汇总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1963年至2009年经淄矿集团职防所查体后确诊尘肺病4203例,发病年龄27岁至93岁。

1.2方法按照《全国尘肺现状调查实施方案》收集信息,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13.0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3质量控制对已输入计算机中的调查记录进行逻辑纠错、查重;对资料缺失严重的年份,核查病历,确保资料准确、可靠。

2结果2.1尘肺患者基本情况累计初次查体51922人,尘肺发病率8.1%,与我国煤矿中煤工尘肺发病率0.92%—24.1%相比[1],发病率处于中下水平。

2.2工种及接尘工龄其中依据煤矿工尘肺患者工种,分别统计纯掘进工、纯采煤工、混合工种与辅助工种,以掘进工人接触的矽尘危害严重,发病工龄最短,见表1。

2.3尘肺分期及合并结核情况诊断的尘肺以Ⅰ期为主,且期别越高,合并肺结核的比率增加,见表2。

2. 4 不同入矿年代发病分析1949年前接尘人员发病率较高,与没有采取防尘及个人防护措施有关。

1960年后接尘人员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与1963年综合防尘措施的全面实施,工作场所粉尘浓度进一步下降有关。

1990年至2009年入矿的11人,均有私营小煤矿的粉尘接触史。

2.5 尘肺病人死亡情况至2009年底死亡2512人,死亡率62.2%,较全国统计死亡率明显增高,与职防所诊断尘肺年代较早有关。

死亡原因主要是肺癌15.6%,肺部感染13.5%、肺心病12.7%、尘肺本身8.7%、肺结核7.1%、呼吸衰竭4.2%,气胸1.5%,因肺部疾病死亡占了63.2%。

煤炭工尘肺疾病研究报告

煤炭工尘肺疾病研究报告

煤炭工尘肺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煤炭工尘肺所属部位:胸部就诊科室:呼吸内科病症体征:气短,呼吸困难,肺纤维化,呼吸音粗糙疾病介绍:什么是煤炭工尘肺?煤炭工尘肺是怎么回事?煤工尘肺(COALMINERS PNEUMOCONIOSIS)系指煤矿工人长期吸入生产环境中粉尘所引起的肺部病变的总称,包括采煤和造煤工人吸入纯煤粉尘所致的煤肺,约占10%;岩石掘进工吸入矽尘所引起的矽肺,约占10%以下;以及吸入煤尘和矽尘等混合性粉尘所引起的煤矽肺,主要发生在既掘进又采煤的混合工种中,约占80%以上,煤矿中以煤矽肺最为多见,煤工尘肺主要发生在地下开采工中,露天煤矿开采工中患病率很低,大量接触煤粉的其他作业工人,如码头卸煤工,煤球制作工中也可发生煤肺,因影响劳动能力不大,目前研究不多症状体征:煤炭工尘肺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关于煤炭工尘肺有哪些症状的详细介绍:首先应注意接触粉尘的期限和职业史,一般发展为单纯性煤工尘肺在井下接尘时间为10~12年以上,在这期间肺功能通常无异常变化,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早期常无症状,在合并支气管炎或肺部感染时才会出现相应症状,咳嗽,一般为轻微干咳,但煤工中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较高,一般矿工中也多见咳嗽,合并肺部感染时,咳嗽加重,伴咳痰,可咳出含煤尘或胆固醇结晶的黏痰,少有咯血,煤工尘肺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或胸痛感觉,表现为间断隐痛或针刺痛,劳动后或剧咳时更明显,突发剧烈胸痛并伴有呼吸困难者,应考虑有自发性气胸可能,逐渐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有些病例呼吸道症状与X线表现不相称,X线片上表现轻微,但气急症状却很严重。

随着接触粉尘时间的增加,可出现气短和咳嗽加重,胸片表现也随之明显,呼吸困难加重与大块肺纤维化发展往往相一致,痰呈黑色,量较多,当大块纤维化部位发生缺血坏死形成空洞则经常咳出大量黑痰,当合并急性感染时也可咳出大量脓性痰。

多数煤工尘肺患者甚至到Ⅱ,Ⅲ期也无阳性体征,偶有发绀和杵状指,少数病人两肺可闻及呼吸音粗糙或减弱和干啰音,有各种合并症时才出现相应的体征。

煤工尘肺的调查

煤工尘肺的调查

煤工尘肺的调查煤工尘肺是一种由于长时间暴露在煤矿粉尘中而引起的肺部疾病。

据联合国数据,全球每年有超过1500万职工死于工作场所疾病,而煤工尘肺则是其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为了了解煤工尘肺的发病情况以及寻找预防和治疗该疾病的措施,全球各地都在积极地进行着相关的调查。

在中国大陆,煤工尘肺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每年死亡和患病的人数都非常惊人。

据中国职业病防治协会数据,中国有大约棵煤矿工人,其中近一半的人目前正在患有煤工尘肺。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遏制煤工尘肺的发展,但是仍然有很多工人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

因此,中国当前的煤工尘肺调查主要是针对那些直接从事煤矿作业的工人进行的。

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煤工尘肺患病率的调查为了了解煤工尘肺患病率情况,调查人员首先要了解每个煤矿的工人总数、患病者的数量以及每个工人患病的病程和严重程度。

这项调查工作旨在帮助政府了解煤矿工人中患病人数比例和整个行业中患病人数的比例,以提出更合适的措施来控制和预防煤工尘肺的发展。

2. 煤工尘肺病因及其危害源的调查为了防止煤工尘肺的发生和发展,需要更全面地了解其病因和危害源。

在这个过程中,调查人员需要了解每个煤矿的工作环境、作业方式、劳动强度、煤矿煤粉尘的含量、煤尘粒度等参数。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煤矿工人的劳动环境,提出更为有效的防护和预防措施。

3. 煤工尘肺诊疗及防治的调查了解煤工尘肺的诊疗和防治情况旨在提高防治效果。

在这方面,调查人员需要了解每个煤矿工人的医疗费用、就诊次数、患者的治愈率及复发率等情况。

同时,也要了解每个煤矿的医疗设施、医疗人员的学历水平、专业技能和执业水平等信息。

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为政府保障煤矿工人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依据和支撑。

总之,煤工尘肺的调查是社会各界为保护煤矿工人健康所共同需要的。

通过调查,工作人员可以了解到煤矿劳动环境、劳动强度等情况,为防治煤工尘肺提出更为合理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同时也可以使政府和企业逐步加大防治投入,提升广大煤矿工人的健康水平。

煤工尘肺医院下呼吸道真菌感染191例分析

煤工尘肺医院下呼吸道真菌感染191例分析

医 学信息20 年 1月第2 卷第1期 Md MI0ni . v2o.o 2.o 1 08 1 1 1 ei frtn o 08V1 1N. c n ra0 N . . 1
l 床 船
22 煤工尘肺患者下呼 吸道真菌感染相关危 险因素 .
见 表 2 。
谢紊 乱 , 中自细 胞趋化 和吞噬 能力 下降 , 血 机能 防御能力下
率 明显 高于单纯煤工尘肺 、 工尘肺合并肿瘤患者 (= . , 煤 u 33 5
P 00 ) < .1 ,煤工尘肺结核合并糖 尿病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率
明显高于煤工尘肺并糖尿病患者(= . ,< .1。 u 48 P 0o ) 0
收稿 日期 :0 8 0 — 8 20 —80
注 : 中统计 学分析采用两个样本率差异性检验方法 文
关 键 词 :煤 工 尘肺 ; 菌 ; 呼 吸 道 感 染 真 下
煤 工 尘 肺 是 由于 在 职 业 活 动 中 长 期 吸 人 生 产性 粉 尘 ( 煤 矽 尘 ) 在 肺 内潴 留而 引 起 的 以肺 部 纤 维 化 为 主 的全 身性 疾 并
表 1
1 1 真菌 感 染 基 础 疾 病 构成 比 9 例
次 及 以 上 找 出 同一 种 真 菌 , 后 做 真 菌 培养 及鉴 定 确 定 真 菌 之
表 2 1 1例 煤 工 尘肺 真 菌 感 染 相 关 因素 分 析 9
类 型。1 1 9 例真菌感染患者均符合卫医发【0 12号《 20 】 医院感
染诊断标准 。
2 结 果
21 真菌感染基础疾病构成 比 .
病() 1。煤工尘肺患者是一特殊群体 , 年龄大 、 免疫机能差 , 易 出现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为了解我 院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情 况 ,对 2 0 年 至 2 0 01 0 7年出院的煤T尘肺 9 4 5 3例中医院下 呼吸道真菌感染 1 1 9 料

职业病体检疑似尘肺病调查结果分析

职业病体检疑似尘肺病调查结果分析

职业病体检疑似尘肺病调查结果分析一、疑似尘肺病体检结果情况根据最近一次职业病体检的结果统计显示,疑似尘肺病的体检结果占职业病体检总数的百分之三。

尘肺病主要是由于长期吸入粉尘而引起的肺部疾病,其主要致病因素是石棉、石英尘等。

在本次体检中,被怀疑患有尘肺病的人群主要是工作在矿山、建筑工地、钢铁厂等环境中的劳动者。

而这些从业者在工作中长期接触粉尘颗粒,导致了肺部损伤和炎症反应,最终导致了尘肺病的疑似发生。

疑似尘肺病的体检结果表明,工人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粉尘环境下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

这些高浓度粉尘所含的有害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呼吸道,会对肺部组织造成直接损害,引起肺部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加重患者的死亡率。

这些从业人员长期接触粉尘,还可能诱发其他伴随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进一步加重了工人的健康风险。

疑似尘肺病的体检结果背后所蕴含的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长期受到高浓度粉尘环境的侵害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岗位上的工人通常在空气中悬浮的粉尘浓度极高,特别是在矿山等矿石开采行业,经常会有矽肺和矽尘聚积症。

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也进一步加重了工人患疑似尘肺病的风险。

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忽视了环境监测和职业卫生设施的建设,导致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缺乏被动防护。

一些从业人员也缺乏职业健康知识和防护意识,不重视个人防护措施的使用,这也成为了疑似尘肺病体检结果的原因之一。

疑似尘肺病体检结果的数据呼吁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尘肺病的预防工作。

应该加大对于高风险行业的监督检查力度。

对于那些工作环境恶劣、粉尘密集的企业,有关部门应当严格监督,加大环境监测和维护力度,保证工人的健康安全。

企业也应该加大对工人职业健康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工人的职业健康防护意识,规范个人防护措施的使用。

加强职业病体检力度,对于疑似尘肺病的工人应该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减轻其病痛和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对于已经被疑似诊断为尘肺病的工人,除了积极采取工作环境改善措施外,还需要进行系统的治疗。

煤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其耐药性的分析

煤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其耐药性的分析

煤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其耐药性的分析摘要目的调查煤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状况,了解细菌的耐药情况,为煤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煤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273例,留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学的培养和血非典型病原体的检测。

结果273例煤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13例(41.4%)细菌学检查阳性,主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26例(9.5%)、肺炎链球菌20例(7.3%)、肺炎克雷伯菌18例(6.6%),其次为大肠杆菌16例(5.9%)、流感嗜血杆菌属10例(3.7%)。

行血清学检测的煤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非典型病原体20例(7.3%),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为13例(4.8%),肺炎衣原体5例(1.8%),嗜肺军团菌2例(0.7%)。

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75%,对红霉素耐药率为77.2%,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55%;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为65.4%,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61.5%。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是煤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以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对莫西沙星和万古霉素较为敏感,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性菌对氨苄青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哌酮、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较敏感。

关键词煤工尘肺;肺部感染;病原体;耐药性煤工尘肺是矽肺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煤工尘肺由于煤尘堵塞沉积肺部,导致患者呼吸功能受损,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加重煤工尘肺患者的病情,甚至导致死亡。

虽然抗生素的更新换代使肺部感染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由于煤工尘肺患者长期不规律使用抗生素,并合并其他慢性基础疾病及免疫力下降,以及病原体变迁和细菌耐药率的上升,使肺部感染的诊治面临许多新问题。

因此,作者调查了本院住院的煤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以了解细菌的耐药情况,为本院的煤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

我国煤炭行业尘肺病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我国煤炭行业尘肺病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综上所述,煤炭行业尘肺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 通过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才能实现有效控制和减少尘肺病发病的目标,为保 障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内容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猪病流行状况也日益严重。猪病是指发生在猪身 上的疾病,包括猪瘟、猪丹毒、猪流感、猪蓝耳病等多种疾病。这些疾病对猪 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本次演示将介绍我 国猪病流行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3、市场需求下降
受经济增速放缓和清洁能源替代等因素影响,煤炭市场需求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据统计,中国煤炭消费量从2014年的峰值下滑至2020年的低谷,降幅高达 9.6%。
三、煤炭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1、转型升级
面对产能过剩和环保政策压力,煤炭企业将不得不进行转型升级,寻求新的发 展路径。例如,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煤化工等新型 产业,实现产业优化和提质增效。
本次演示将围绕煤炭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将 概述煤炭行业的基本情况,接着从不同角度分析该行业的现状,并预测未来的 发展趋势。
一、煤炭行业概述
煤炭行业是全球能源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产 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清洁能源 的发展,煤炭行业的未来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4、跨界合作
为了应对市场挑战,煤炭企业可以寻求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共同发展。例 如,可以与电力、化工等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提 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益和竞争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煤炭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在市场竞 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煤炭企业需要积极应对产能过剩、环保政策压力和市场需 求下降等挑战,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新型产业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 用率,加强跨界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也需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支持力度, 为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118
煤工尘肺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煤工尘肺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通用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随着医学事业迅速发展和医院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感染导致的危害在现代医院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解煤工尘肺病医院感染情况,用以指导临床工作,对2002-20xx年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2002—20xx年淮北矿业集团职防院各临床科室病历5 508份。

1.2 医院感染诊断院内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入院时无感染,亦无潜在感染,而在入院48 h以后发生的感染。

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尘肺患者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参照1990年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试行诊断标准:①入院48 h后发病;②胸片出现肺的浸润阴影;③伴有下列2条以上:a发热38℃以上,b呼吸道症
状,c肺部湿性罗音或实变体征,dWBC>10×109 /L。

均符合者为医院获得性肺炎。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病率调查2002-20xx年住院病例5 508份,发生医院感染623例,感染率为11.31%。

2.2 医院感染与基础疾病除均有尘肺基础疾病外,合并结核289例,合并糖尿病54例,合并癌症67例,合并高血压63人,其中部分患者有2~3种基础疾病,医院感染最多见于合并结核感染者。

2.3 感染部位分布及构成比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特别是下呼吸道感染,共573例,(91.97%),其次是胃肠道26例,泌尿道12例,皮肤7例,口腔5例。

2.4 年龄和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623例医院感染者均为尘肺患者.平均年龄72.3(48~90)岁,<60岁26人,≥60岁597人。

住院时间最短5 d,最长270 d,全院住院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57 d。

2.5 医院感染病原菌以G菌感染为主(47.75%),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G’菌占38.22%,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真菌占14.03%,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623例医院感染患者中有428例进行了病原学培养及菌敏试验,送检率为68.70%,检出率6
3.55%(272/428)。

3 讨论
5 508例住院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623例,医院感染率为11.31%,低于尘肺医院感染率40.3%的报道。

这是该院加强医院感染监控,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预防措施,全院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规程的结果。

医院是患者聚集的场所,极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呼吸道感染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传播,空气中浮游着各种微生物,吸附于灰尘上形成“菌尘”气溶胶而飞扬空中,被易感者吸入而引起感染,因此空气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个关键措施。

加强病房管理,教育护理人员在操作中,特别是晨晚间护理、探视后,打扫卫生中须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密度,在清洁、护理中采用湿式的清扫方法,避免尘土飞扬,并且定期消毒。

氧气吸入、雾化吸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20xx
年以前,对患者使用过的氧气管、湿化瓶、吸氧管与湿化瓶衔接处、流量表与湿化瓶衔接处、雾化器管道及储液罐进行细菌培养表明,发现有病原微生物生长。

因此,以后加强了对吸氧、雾化过程的环节管理,采用一次性吸氧管,各衔接口定期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每日消毒更换湿化瓶及无菌蒸馏水等,采取上述措施后,院感染率明显下降,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本组资料结果提示:尘肺病医院感染老年患者居多。

可能因为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易发生细菌与病毒感染。

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特别是下呼吸道,构成比91.97%,其主要原因是均有尘肺病基础,相关的呼吸治疗设备,比如长期氧气吸入、雾化吸入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亦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对医院器械的清洁消毒处理;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用药;做好周围环境清洁消毒等工作,是预防和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

尘肺患者多患慢性疾病,合并结核、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较多。

加之住院时间较长,最长270d,平均57d,增加了医院感染机会。

本组资料还显示,医院感染病原菌以Gˉ菌占主导地
位,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与20世纪80年代末相比升高1倍。

由于抗生素、免疫制剂及化疗等广泛使用,使机体微生态环境紊乱,导致菌群失调密切相关。

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