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呼吸道的感染和抗生素的使用[可修改版ppt]

合集下载

儿科常用药PPT课件

儿科常用药PPT课件
抖。 • 使用前仔细检查有无结晶,如有结晶应在热水中振荡,
使结晶充分溶解后再使用。 • 滴注速度应控制在10ml/min。 • 应选择粗直的静脉,勿穿破静脉使药物渗出,以免引起
组织坏死。 • 用药前仔细观察电解质、尿量、肾功能、中心静脉压的
变化,预防因短时间内突然快速输大量液体使循环血量 增加,引起急性肺水肿。 1. 忌与其他药物混合配伍。
盐酸肾上腺素(每支1mg*1ml)
适应症:心跳停搏、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的抢救治疗。
常用剂量:严重心率慢和低血压时0.1—0.3ml/kg;气管内滴 入时加1ml生理盐水。
护理要点:
1.不良反应:头痛、心悸、血压升高;惊厥、面色苍白、多汗、 震颤、尿潴留。
2.禁与碱性药物配伍。 3.不可用于普鲁卡因引起的休克。,否则易引起室颤。 4.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时,要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组织坏
心动过缓;恶心、呕吐。 2.静注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呼吸抑制。 3.静注时应选择粗、直静脉,避免外渗,引起组织
损伤,肌注时选用大肌肉深部注射。 4.中毒解救:口服未满3h可用0.9%氯化钠溶液洗胃,Fra bibliotek不可用硫酸镁导泻。
儿科抢救车内常用药
解痉药
儿科抢救车内常用药——解痉药
盐酸阿托品(每支0.5mg*1ml)
2.口服时粉剂应融于温水中,不可用沸水溶 解,不可与奶同服。
儿科抢救车内常用药
脱水及利尿药
儿科抢救车内常用药——脱水及利尿药
25%甘露醇(每袋 250ml)
适应症:脑水肿、青光眼,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 坏死,预防急性少尿症。
护理要点: • 不良反应:水、电解质紊乱,充血性心力衰竭,头痛颤
常用剂量:0.01—0.15mg/kg,2—3h后可重复。 护理要点: 1.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

儿童呼吸道的感染和抗生素的使用

儿童呼吸道的感染和抗生素的使用

不同病原的临床特征
3周~3个月
病因 沙眼衣原体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主要临床特征 由母亲生殖器感染所致,不伴发热的进行性亚急性间 质性肺炎。
发病高峰年龄为出生后2~7个月;临床特点:喘鸣 (很难区别细支气管炎与肺炎)、大量流涕,隆冬或 早春发病。 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相似,多见于大婴儿,冬季不 流行。 细菌性肺炎的最常见原因,低年龄组也很常见。
中华儿科杂志2007年2月第45卷第2期 Chin J Pediatr,February 2007,Vol45,No.2
不同病原的临床特征

没有一项临床指标可肯定细菌或病毒感染

病程越长、年龄越小,细菌感染或继发细 菌感染的可能性越大 某些病原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具有各自的一 些特点

不同病原的临床特征


影像学检查
对轻度无合并症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不必常规拍摄胸片【Ib】 根据临床征象考虑CAP的患儿应给予胸片,存在呼吸困难的发 热婴儿必须拍摄胸片【III】 胸片对CAP病原学的提示性差,也无助于治疗决策【II】 CAP患儿有肺叶不张、有圆形病灶或症状持续者应拍胸片随访
【III】
胸部侧位片和CT不宜列为常规【II】
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of Standards of Care Committee. Thorax, 2002, 57(supp1):S1-S24.
严重程度判断
• WHO指出 ,呼吸加快是肺炎的主要表现,在有肺炎其他表现如发热 、咳嗽等而肺部未闻及湿罗音时,有呼吸气促存在即可诊为肺炎(<2 月呼吸≥60次/分,2月-12月呼吸≥50次/分,1岁-5岁呼吸≥40次/分) 。在肺炎的基础上出现:激惹或嗜睡、拒食、下胸壁凹陷及发绀,则可 诊断为重症肺炎。 •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重度肺炎诊断标准为:(1)婴 幼儿:腋温≥38.5℃,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70次/分(除外 发热哭吵等因素影响) ,胸壁吸气性凹陷,鼻扇,紫绀,间歇性呼吸 暂停、呼吸呻吟,拒食;(2)年长儿:腋温≥38.5℃,RR≥50次/分( 除外发热哭吵等因素影响) ,鼻扇,紫绀,呼吸呻吟,有脱水征。

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ppt课件

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ppt课件

不推荐<2岁小儿使用
小于1个月新生儿不宜应用
ppt课件.
16
三、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方法
(一)概念 安全有效使用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
下确保有效,这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 本原则。
ppt课件.
17
• 1.首先要掌握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
上呼吸道感染首选青霉素,不能用青霉素的宜选择红霉素 或第一代头孢
金黄色葡萄球菌:一代头孢 >二代头孢>三代头孢
• (5) 喹诺酮类:抗菌谱与头孢三代相似,杀菌迅 速,如氟哌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此类药 物对幼年动物可致软骨损害,在人类尚未发现, 目前认为不宜用骨骼系统未发育完全的12岁以下 小儿,尤其是婴儿,必要时短期使用。
ppt课件.
23
• (6) 其它 : • a.林可霉素类:适应于G+和厌氧菌。 • b.万古霉素:主要用于G+菌严重感染,
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 c.磷霉素:广谱,作用不强,毒性低, 用于轻,中度感染。
• d.磺胺:用于弓形虫,卡氏肺囊虫等。 • e.甲硝唑:用于厌氧菌,原虫感染 。
ppt课件.
24
五.特殊情况下抗生素的应用
• 1.肝功能减退时,红霉素类,磺胺类,克林霉素类,林 可霉素,可使SGPT升高,氯霉素,利福平,异烟肼,二 性霉素B等的毒性加强,故在肝功能减退时不能使用。
• b. 第二代:如西力欣 ,新福欣等,较第一代抗 菌谱广,对G-菌作用强。
• c. 第三代:如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 头孢哌酮等 ,抗菌活性及抗菌谱更广,其中几种 对绿脓杆菌有良好作用。
• d. 第四代:头孢匹肟(马斯平),对G+,G-菌均有 良好的抗菌活性。

上呼吸道感染-儿科ppt课件

上呼吸道感染-儿科ppt课件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此外, 细菌感染、气候变化、免疫力低下等因素也可能诱发上呼吸道感染。
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后,病毒在鼻咽部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同时,病毒可进入血液 ,引起全身症状。免疫力低下或气候变化等因素可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临床表现
病原学检查
咽拭子培养、血清学检测等方 法可确定病原体。
X线检查
有助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 肺炎等。
其他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心电图 、超声等检查以协助诊断。
03
CATALOGUE
治疗与预防
药物治疗
抗生素
在明确有细菌感染的情况 下,医生会开具适当的抗 生素进行治疗。
解热镇痛药
用于缓解发热和疼痛的症 状,但需在医生的建议下 使用。
与上呼吸道感染相似, 但症状较轻,病程较短

流感
全身症状较重,如高热 、乏力、头痛等,伴有
呼吸道症状。
支气管炎
咳嗽、气促等症状较明 显,肺部听诊可闻及干
湿啰音。
其他感染性疾病
如喉炎、中耳炎等,症 状各异,需结合具体症
状和体征进行鉴别。
实验室检查与其他辅助检查
01
02
03
04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有助于判断 感染类型和程度。
上呼吸道感染-儿科 ppt课件
目录
• 上呼吸道感染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预防 • 并发症与预后 • 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与康复
01
CATALOGUE
上呼吸道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 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常由病 毒感染引起,也称为感冒。

小儿呼吸道疾病防治ppt课件

小儿呼吸道疾病防治ppt课件

感冒
感冒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发热等。
感冒通常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大时高发,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 容易感染感冒病毒。
预防感冒的措施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感染源、加强营养和锻炼等。
喉炎
喉炎是一种喉部炎症,常见症状 包括喉痛、声音嘶哑、呼吸困难
就医时机
指导家长在孩子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 时,如何判断是否需要立即就医,避 免延误治疗。
提高儿童健康意识
定期健康检查
健康教育
鼓励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健康检查,以便 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家长传授儿童 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高他们 的健康素养。
加强锻炼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儿呼吸道疾病防治ppt 课件
• 引言 • 小儿呼吸道疾病概述 • 常见的小儿呼吸道疾病 • 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预防 • 小儿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介绍
主题背景
小儿呼吸道疾病是儿童常见疾病 ,对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 严重影响。
主题目的
通过本次ppt课件,向家长和医护 人员介绍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知识,提高防治意识和能力。
根据需要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等特定呼吸道疾病疫苗。源自 05小儿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
对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小儿呼吸 道疾病,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 进行治疗。但需注意,过度使用
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产生。
抗病毒药物
对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呼吸道 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 但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或清热解毒 的药物来缓解症状。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时间,避 免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治未病干预指南解读PPT课件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治未病干预指南解读PPT课件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治未病 干预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2-06
目 录
•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概述 • 治未病理念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应用 • 干预措施与方法 • 药物预防与治疗策略 • 疫苗接种在预防中作用及推广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儿童反复呼吸道 感染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在一定时间 内,儿童频繁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 超过正常范围的疾病状态。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 见病、多发病,发病率较高。
季节分布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一年四季 均可发生,但春秋季节及气候 骤变时发病率较高。
年龄分布
各年龄段的儿童均可发病,但 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为主。
地域分布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在全球范 围内均有分布,但发病率和流
行特征存在地域差异。
饮食宜清淡
避免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呼 吸道症状。
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
01
鼓励儿童多参加户外活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
02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
过度疲劳。
坚持长期锻炼
03
培养儿童养成长期锻炼的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免疫
抗生素
对于细菌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需注意避免滥用,以免导致耐药 菌株的产生。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及副作用监测
严格遵医嘱
家长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给儿童服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 物。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如儿童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并需服用其他药物,应告知医生,避免药物 之间的相互作用。

抗生素在儿童感染中的剂量与用法指南

抗生素在儿童感染中的剂量与用法指南

抗生素在儿童感染中的剂量与用法指南抗生素是用于治疗感染的重要药物,但在儿童群体中的使用需要特殊注意。

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发育水平不同于成人,因此剂量和用法必须根据年龄、体重和感染类型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本指南将为医生和家长提供抗生素在儿童感染中的剂量与用法建议,以帮助更安全有效地治疗儿童感染。

一、剂量调整原则儿童的剂量调整需根据年龄、体重以及不同生理阶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判断。

以下是一些常用抗生素的剂量调整原则:1. 根据体重计算剂量对于儿童,需要根据其体重精确计算出抗生素剂量。

通常,剂量按照每公斤体重量来计算,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调整。

2. 年龄和剂量的关系某些抗生素的剂量也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范围来进行调整。

通常,在提供使用指导时,抗生素的适宜剂量会根据不同年龄群体进行划分,以确保每个年龄段的儿童都能获得合适的治疗剂量。

3. 实时监测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时刻监测儿童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任何副作用的出现,可以调整剂量,以确保药物能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二、常见儿童感染的剂量调整与用法1. 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为流感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药物等。

剂量和用法如下:- 阿莫西林:儿童每天口服20-40 mg/kg,分2~3次口服。

- 头孢菌素类药物:根据不同的制剂和儿童年龄进行适当调整,通常每天口服25-50 mg/kg,分2~3次口服。

2. 肺炎和中耳炎肺炎和中耳炎是儿童最常见的细菌感染。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菌素类药物等。

剂量和用法如下:-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根据不同制剂和儿童年龄进行适当调整,通常每天口服45-90 mg/kg,分2~3次口服。

- 头孢菌素类药物:根据不同制剂和儿童年龄进行适当调整,通常每天口服25-50 mg/kg,分2~3次口服。

3. 腹泻和胃肠道感染腹泻和胃肠道感染常由细菌、病毒、寄生虫引起。

儿童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使用指南

儿童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使用指南

儿童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使用指南儿童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由支原体引起。

支原体是一种细菌,可引起咳嗽、喉咙痛、流涕、发热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肺炎。

在治疗儿童支原体感染时,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儿童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使用指南。

一、抗生素的选择对于儿童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抗生素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患者年龄、临床症状、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耐药性情况等。

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和红霉素等。

这些药物具有抗菌活性,并能有效地治疗支原体感染。

二、药物用法与剂量根据患儿年龄和体重,抗生素的剂量和用法应进行个体化调整。

通常,阿奇霉素的剂量为每日10-15mg/kg,分2次口服给药;罗红霉素的剂量为每日12.5mg/kg,分2次或3次口服给药;红霉素的剂量为每日20-30mg/kg,分2次给药。

具体的剂量需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三、治疗疗程对于儿童支原体感染的治疗,通常建议持续使用抗生素5-10天,具体疗程应根据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症状的改善情况来决定。

在治疗期间,患儿的症状应逐渐缓解,体温也应恢复正常。

四、注意事项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儿童支原体感染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注意患儿的药物过敏史,对于存在过敏反应或药物不耐受的患儿,应立即停用该药物并及时就医。

2. 注意抗生素的副作用,如恶心、腹泻等。

如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应立即就医。

3. 治疗期间,患儿应注意休息,避免身体过度劳累和暴露于寒冷环境。

4. 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还需结合其他治疗措施,如充足的饮水、合理的营养摄入等,以加快康复进程。

五、抗生素的滥用禁忌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会导致药物耐药性的增加,还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治疗儿童支原体感染时,应遵守以下原则,以避免抗生素的滥用:1. 不主张对所有儿童感染使用抗生素,只有在确诊为支原体感染的情况下才需使用抗生素。

2. 对儿童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抗生素使用指征
▪ 年龄<3岁 ▪ 原有基础的心肺疾患 ▪ 重症肺炎 ▪ 胸片已有明显斑片状阴影、 病变呈灶
性或叶性浸润特征
儿童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应用策略
▪ 合理选择抗生素
▪ 抗生素使用指征 ▪ 抗生素单药使用及联合治疗 ▪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
▪ 正确选择用药方法与剂量
抗生素联合使用的指征
▪ 病原不明的严重感染 ▪ 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 ▪ 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感染 ▪ 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耐药菌感染、尤其是
急性支气管炎抗生素使用指征
明确为急性细菌性、MP、CT、CP感染者; 伴免疫缺陷或原有呼吸道疾患者;
病毒感染病程≥7天,咳嗽明显加重伴痰量增多
和或脓痰增多者; 血WBC升高者。
毛细支气管炎抗生素使用指征
• 病情严重者 • 病程≥7天 • 早产、营养缺乏者 • 明确为急性细菌感染者 • 伴免疫缺陷或心肺疾患者
儿童中耳炎主要病原菌
卡他莫拉菌 8%
流感嗜血杆菌 22%
A组链球菌 8%
粪肠球菌 6% 副流感杆菌 2%
金黄色葡萄球菌 18%
肺炎链球菌 36%
Oguz F, et al. Etiology of acute otitis media in childhood and evaluation of two different protocols of antibiotic therapy: 1 0 days cefaclor vs. 3 days azitromyc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 2003;67:43-51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主要病原菌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约
占所有分离菌株的80%
金葡菌 0-8%
其他 4%
厌氧菌 0-9% 其他链球菌 3-9%
卡他莫拉菌
2-10%
肺炎链球菌
20-43%
流感嗜血杆菌
22-35%
SAHP.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0;123:S1-S32.
细菌: 肺炎链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
4月龄-5岁 5岁-青少年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1,2, 3、流感病毒(警惕人禽流感病毒)、腺病毒 细菌: 肺炎链球菌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中华儿科杂志2007年2月第45卷第2期 Chin J Pediatr,February 2007,Vol45,No.2
判断可能的病原
判断依据 感染部位与年龄(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特点 实验室检查
儿童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主要病原菌
29% 16%
21%
化脓性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卡他莫拉菌
13%
21%
肺炎链球菌
后三者合并化脓性链 球菌感染
Brook I,Gober AE.J Med Microbiol,2006,55(Pt 8):989-992
院内感染
▪ 联合用药的协同作用可使单一药物剂量减少,
因而减少不良反应
▪ 需长期用药并防止耐药
儿童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应用策略
▪ 合理选择抗生素
▪ 抗生素使用指征 ▪ 抗生素单药使用及联合治疗 ▪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
▪ 正确选择用药方法与剂量
儿童呼吸道感染抗生素选择依据
▪ 病原菌或可能的病原菌 ▪ 感染严重程度 ▪ 有无高危因素(免疫功能) ▪ 有无限制因素(肝肾功能、新生儿)
病毒病原 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婴幼儿CAP起始阶段 单纯病毒感染可占小儿CAP病原的14%~35% 病毒病原的重要性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细菌病原 较难估算比例,在发展中国家更是重要 SP是出生20d后年龄期小儿CAP的首位病原菌,HI主要见于3个月~5岁 小儿,而肠杆菌属、B族链球菌、SA多见于6个月以内小婴儿 不典型病原体 是小儿CAP的重要病原,其中MP和CP多见于学龄期 和青少年感染,近年有报道5岁以下儿童感染并不少见 混合感染 CAP混合感染率为8%~40%,年龄越小,混合感染几率越高
儿童呼吸道的感染 和抗生素的使用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 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主要为病毒,下 呼吸道感染则常由细菌引起,其它尚有 支原体属,衣原体属
• 发生病毒感染感染时往往对细菌的易感 性增加,容易合并细菌性感染
戴自英 实用抗感染治疗学 516-520
儿童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应用策略
▪ 合理选择抗生素
不同病原的临床特征
没有一项临床指标可肯定细菌或病毒感染 病程越长、年龄越小,细菌感染或继发细
菌感染的可能性越大 某些病原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具有各自的一
些特点
不同病原的临床特征
出生~生后20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因 β族链球菌
主要临床特征
肺炎是早发性脓毒症的表现;病情严重、 双肺病变伴弥漫性感染灶。
巨细胞病毒
肺炎为全身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表现;常伴 其他先天性感染。
病因按发生频率从高到低排列。 Mcintosh K.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children. N Engl J Med, 2002; 346 (6):429 -437
▪ 抗生素使用指征 ▪ 抗生素单药使用及联合治疗 ▪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
▪ 正确选择用药方法、剂量和剂量
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指征
▪ 多数患儿无应用指征 ▪ 下列情况可考虑
▪ 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 病毒感染疑有继发细菌感染者; ▪ 年龄<3岁或>60岁; ▪ 周围血象WBC >10×109/L,N >80%
中华儿科杂志2007年2月第45卷第2期 Chin J Pediatr,February 2007,Vol45,No.2
不同年龄CAP常见病原
年龄 出生-20天
3周-3月龄
常见病原 细菌: 大肠埃希菌,B族链球菌
细 菌 : 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 沙眼衣原体 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1,2,3、流感 病毒、腺病毒
儿童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主要病原菌
卡他莫拉菌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 5%
副流感杆菌 7%
其他 7%
流感嗜血杆菌 34%
肺炎链球菌 26%
陆权,陈慧中,张灵恩等. 头孢克洛混悬剂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干糖浆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国感染化疗杂志2006;6(2):77-81
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病原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