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B31-294-2003

合集下载

db31 294-2019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2019版)

db31 294-2019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2019版)

db31 294-2019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2019版)DB31/294-2017为加强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上海市局技防办组织相关单位对上海地方标准DB31/294-2003《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进行修订,现经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修订版DB31/294-2017《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发布。

该标准,将从2017年5月1日开始执行,即从5月1日开始对上海市住宅小区技防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评审将按新标准执行。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住宅小区〔以下简称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要求,是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和验收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的小区、单幢(多幢)独立住宅楼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已建小区、住宅楼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改建、扩建应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12663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20815-2006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198-19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03建设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94入侵报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21741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A/T72楼寓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7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644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669.1城市监控报警系统技术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A/T678-2007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3术语与定义GB/T21741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DB31-294-2010-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2010版)

DB31-294-2010-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2010版)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系统要求(2010版)DB31/294-2010为加强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市局技防办组织相关单位对地方标准DB31/294-2003《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系统要求》进行修订,现经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修订版DB31/294-2010《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系统要求》发布。

该标准,将从2011年5月1日开始执行,即从5月1日开始对市住宅小区技防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评审将按新标准执行。

1 围本标准规定了住宅小区(以下简称小区)安全技术防系统的要求,是小区安全技术防系统设计、施工和验收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的小区、单幢(多幢)独立住宅楼的安全技术防系统。

已建小区、住宅楼安全技术防系统的改建、扩建应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20815-2006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B 50303 建设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GB 50348-2004 安全防工程技术规GB 50394 入侵报系统工程设计规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GB 50396-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GB/T 21741 住宅小区安全防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A/T 72 楼寓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75 安全防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644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 669.1 城市监控报警系统技术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A/T 678-2007 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3 术语与定义GB/T 21741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DB31294-2010住宅小区安全防范技术规范(上海)资料

DB31294-2010住宅小区安全防范技术规范(上海)资料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B31/294-2010(上海)为加强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上海市局技防办组织相关单位对上海地方标准DB31/294-2003《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进行修订,现经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修订版DB31/294-2010《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发布。

该标准,将从2011年5月1日开始执行,即从5月1日开始对上海市住宅小区技防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评审将按新标准执行。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住宅小区(以下简称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要求,是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和验收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的小区、单幢(多幢)独立住宅楼、公共租赁房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已建小区、住宅楼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改建、扩建应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20815-2006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03 建设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94 入侵报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21741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A/T 72 楼寓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644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 669.1 城市监控报警系统技术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A/T 678 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3 术语与定义GB/T 21741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DB31 294-2010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上海)

DB31 294-2010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上海)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2010版)DB31/294-2010为加强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上海市局技防办组织相关单位对上海地方标准DB31/294-2003《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进行修订,现经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修订版DB31/294-2010《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发布。

该标准,将从2011年5月1日开始执行,即从5月1日开始对上海市住宅小区技防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评审将按新标准执行。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住宅小区(以下简称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要求,是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和验收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的小区、单幢(多幢)独立住宅楼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已建小区、住宅楼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改建、扩建应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20815-2006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03 建设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94 入侵报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21741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A/T 72 楼寓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644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 669.1 城市监控报警系统技术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A/T 678-2007 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3 术语与定义GB/T 21741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南京市住宅小区平安技术防范系统建立技术标准〔试行〕为加强住宅小区平安技术防范系统的建立和管理,市公安局技防办参照相关国标、行标的要求,结合南京本地实际,组织相关技术专家共同研究制定?南京市住宅小区平安技术防范系统建立技术标准〔试行〕?。

2013年12月1日,该技术标准正式执行。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住宅小区〔以下简称小区〕平安技术防范系统的要求,是小区平安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和验收的根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的小区、单幢(多幢)独立住宅楼的平安技术防范系统。

已建小区、住宅楼平安技术防范系统的改建、扩建应参照本标准执行。

2 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20815-2006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标准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 50303 建立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标准GB 50348-2004 平安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 50394 入侵报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 50396-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 50339-2003 (T)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条文说明〕GB/T 7964-2021 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平安运行GB/T 21741 住宅小区平安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B/T 28181 平安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A/T 72 楼寓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75 平安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644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 669.1 城市监控报警系统技术标准第1局部:通用技术要求GA/T 678-2007 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GA 308 平安防范系统验收规那么ISO144433 术语与定义GB 50348-2004、GB/T 21741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通用技术要求,是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

单幢、多幢住宅楼、公寓、别墅群的安全防范系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7401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12663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9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A/T72楼寓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644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669.1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一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A/T678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GB50348—2004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住宅小区residentialarea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配套有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件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民生活聚集地。

又称“居住小区”。

3.2公共区域publicarea除私人住宅以外的小区周界包围内的空间区域。

3.3安防中继箱/中继间relaybox/roomofsecuritysystem用于连接安全防范的路由和安装安全防范信号传输设备的装置/房间。

3.4住房安防控制箱controlboxofresidentialsecuritysystem对住户内设置的安全防范终端器进行连接、控制,并与小区监控中心连接的设备。

4系统分类与构成4.1系统分类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社会人文状况、小区建设投资规模和安防系统功能、规模以及安全管理标示等因素,分为基本型、提高型、先进型三类。

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2922010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2922010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2922010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294-2010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修订稿)2010-12-06发布 2011-03-15实施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是DB31/294-2003《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的修订。

本标准与DB31/294-200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改变如下:——“适用范围”增加了适用于新建的小区、单幢(多幢)独立住宅楼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要求,以及已建小区、住宅楼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改建、扩建应参照标准执行要求。

——“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GB 20815-2006《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 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规范》、GB 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设计规范》、GB/T 21741《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A/T 669.1《城市监控报警系统技术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A/T 678-2007《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重要标准。

——“术语与定义”修改为采用GB/T 21741的术语和定义。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基本组成”增加了有楼寓(可视)对讲系统和识读式门禁控制系统组成的出入口控制系统。

——“系统技术要求”中增加了以下要求:——“基本要求”中增加了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和产品的要求;监控报警联网协调要求;系统信息的存储应≥30d的要求等。

——“住宅小区各类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基本配置”表各系统组成增加了配置要求。

——“周界报警系统要求”中增加了入侵探测器选用、安装及河道周界系统联动的要求。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要求”中增加了彩色摄像机调试和安装要求;系统记录应配置数字录像设备及图像记录保存、回放方式的要求。

——“出入口控制系统要求”中增加了“楼寓(可视)对讲系统”、“识读式门禁控制系统”二种模式,规定了住宅楼单元门不应以数字按键密码方式开启电控防盗门的要求;每台管理主机管控的住户数不应>500户的要求;电控防盗门开启时间超时提示功能的要求;准入级别进行控制与管理的要求;安装防冲撞道匝的要求。

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要求

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要求

住宅小区智能化配置要求一.设计标准:《上海市智能住宅小区功能配置大纲》上海市公安局技防管理部门有关规定《本市新建居民住宅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要求(试行沪公技防(2001)023号)《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B31-294-2003《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范》GA308-2001《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2000《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10408.4-2000《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10408.5-200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72-9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电气装置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智能化系统工程范围及技术要求:1、可视对讲系统:本工程采用总线制对讲系统,在单元门口处设置对讲系统主机,户内设有彩色可视对讲分机,每户对讲分机通过总线引至小区管理中心及门卫。

对讲产品选用5.6寸屏幕的彩色可视对讲系统。

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主要在小区出入口、主干道、地下停车场进出口及地下停车场、住宅入口大厅、小区死角处设置监控点。

3、周界防护系统:在小区周界设置6线制电子围栏报警系统,每70米左右及转角处一个防区,以总线方式报警到监控管理中心,中心设置接警主机,发生警报时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在电子模拟屏上直观显示。

4、家庭安防系统:在住宅一、二层所有窗户安装红外幕帘式窗磁,每户在主卧和客厅安装紧急按钮,均与小区访客对讲及安保系统联网。

5、电子巡更系统:在小区周界、楼座偏僻处和地下停车场等处安装电子巡更点,根据实际设置巡更路线,并划分多条巡更路线,同时巡更,实现人防和机房的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前言随着本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的安全需求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需求之一。

为加强和规范本市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施的建设,切实有效提高住宅安全防范能力,保障居民安全,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门: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1-2000)的条文编排和编写。

本标准4.2.1.3、4.2.2.2、4.2.2.8、4.2.4.3、4.2.7.2为推荐性条款,期于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由上海市公安局技术防范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公安局技术防范办公室、上海陆家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公安部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测试中心、上海三盾安全防范系统公司、上海长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精科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日环仪器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兴宝、周左鹰、杨晟、沈伟斌、陶焱升、毛金芳、刘晓新、陈雷、李金罡、程国平。

本标准由上海市社会公共安全技术防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为首次制订。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要求,即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实施原则、系统设计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和系统的施工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新建住宅小区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以及系统配置。

本市已建住宅小区的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改建设计、施工和验收,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401 彩色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 10408.1 入侵探测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10408.4 入侵探测器第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 10408.5 入侵探测器第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 10408.6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5209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19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A/T 72 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269 黑白可视对讲系统GA 3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T 368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DB31/295 安全技术防范监控用硬盘录像机通用技术要求3 术语于定义GB/T 7401、GB 10408.1、GB 10408.4、GB 10408.5、GB 10408.6、GB 12663、GB 15209、GB 50198、GA/T 72、GA/T 269、GA/T 368已确立的以及下列定义与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技术防范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设备,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及治安事件,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简称技防。

3.2 电视监控系统由图像采集、传输、显示、记录及控制设备组成用来监视设定区域内发生的情况并进行录像的系统。

3.3住宅小区又称“居住小区”,指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有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民生活聚居地。

4 要求4.1 总则4.1.1 住宅小区应设置周界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楼寓对讲系统、住户防盗报警系统(紧急报警或求助装置)、电子巡更系统,以及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心控制室(以下简称中心控制室)。

4.1.2 住宅小区技防设施基本配置应符合表1的规定。

4.1.3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与住宅的建设同设计、同施工、同交付使用。

4.1.4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和产品,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公安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4.1.5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应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并达到规定的验收标准。

4.1.6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选用适度超前、先进、可靠、优化、集成的技术和设备。

4.2 系统设计和施工4.2.1 周界报警系统4.2.1.1 住宅小区围墙、栅栏河道等封闭屏障处应安装周界报警系统。

4.2.1.2 周界报警系统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a) 周界报警系统设防应全面,无盲区和死角。

b) 防区划分应有利于报警时准确定位。

c) 应能在中心控制室通过显示屏、报警控制器或电子地图准确地识别报警区域。

d) 中心报警控制主机收到警情时能同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具有记录、储存、打印功能。

f) 报警响应时间不大于2s.4.2.1.3 周界报警系统前端设备宜选用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4.2.1.4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a) 入侵探测器的探测距离以100m以内为宜。

周界入侵探测器在安装时,应充分考虑气候对有效探测距离的影响,实际使用距离不超过制造厂规定探测距离的70%。

b) 入侵探测器应采用交叉安装的方式,即在同一处安装两只指向相反的发射装置或接受装置,并使两装置交叉间距小于0.3m。

c)入侵探测器安装在围墙、栅栏上端时,最下一道光轴与围墙、栅栏顶端的间距应为150mm±10mm.。

安装在侧面时,应安装在围墙、栅栏外侧的上端,且入侵探测器与围墙、栅栏外侧的间距应为175mm±25mm。

4.2.2 电视监控系统4.2.2.1 住宅小区主要出入口、停车场(库)出入口应安装电视监控系统。

4.2.2.2 住宅小区的周界、主要通道、住宅楼出入口或电梯轿厢内应安装电视监控系统。

4.2.2.3 室外应选用动态范围大、具有低照度功能的摄像机和自动光圈镜头,大范围监控宜选用带有电动云台和变焦镜头的摄像机,并配置室外防护罩。

4.2.2.4 中心控制室应配置图像显示、记录装置。

4.2.2.5 系统应能自动、手动切换图像,遥控云台及镜头。

4.2.2.6 系统应具有时间、日期的显示、记录功能。

4.2.2.7 住宅小区周界安装电视监控系统的,系统应具有报警联动功能,当周界入侵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时,报警区域的电视监控图像(夜间与周界照明灯联动)应能立即自动显示在中心控制室的监视器上。

4.2.2.8 电梯轿厢内安装摄像机的,应安装在电梯门的左上方或右上方的厢顶部。

系统应配置电梯楼层显示器。

4.2.2.9 磁带录像机应设定为SP、LP或EP工作方式。

硬盘录像机应进行每秒不小于12帧的图像记录。

记录保存时间不少于7天。

4.2.2.10 在摄像机的标准照度情况下电视监控系统图像信号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采用硬盘录像机时应符合DB31/295的规定。

4.2.2.11 电视监控系统的图像质量要求:在摄像机正常工作条件下按FB/T 7401的规定评价图像质量,评分登记采用五级损伤制(见表3),图像质量应不低于4级要求。

车辆的车牌号码。

4.2.2.13 电视监控系统设计、安装的其他要求应符合GB 50198 的有关规定。

4.2.3 楼寓对讲系统4.2.3.1 住宅楼栋口应安装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

住宅小区的出入口、楼栋口应安装楼寓对讲主机。

在住宅内应安装楼寓对讲愤激。

4.2.3.2 楼寓对讲(可视)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a) 主机能正确选呼任一对讲分机,并能听到回铃声。

b) 主机选呼后,能实现住宅小区出入口与住户、楼栋口与住户件对讲或可视对讲,语音(图像)清晰。

c) 对讲分机能实现电控开锁。

d) 对讲主机可使用密码、要是或感应卡等方式开启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锁。

4.2.3.3 带有住户报警功能的楼寓对讲(可视)系统,其报警功能应符合住户报警系统和中心报警控制主机的基本要求。

4.2.3.4 楼寓对讲系统和楼寓可视对讲系统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GA/T72、GA/T269有关规定。

4.2.4 住户报警系统4.2.4.1 住户报警系统由入侵探测器、紧急报警(求助)装置、防盗报警控制器、中心报警控制主机和传输网络组成。

当住宅内安装的各类入侵探测器探测到警情、紧急报警(求助)装置被启动、出现故障时,中心报警控制主机应准确显示报警或故障发生的地址、防区、日期、时间及类型等信息。

4.2.4.2 住宅内应安装紧急报警(救助)装置;多层、高层住宅楼的一、二层住宅应安装入侵探测器。

4.2.4.3 其它层面住宅的阳台、窗户以及所有住宅通向公共走道的门、窗等部位宜安装入侵探测器。

4.2.4.4 防盗报警控制器应能接收入侵探测器和紧急报警(求助)装置发出的报警及故障信号,具有时间、部位任意布防和撤防、外出与进入延迟的编程和设置,以及自检、防破坏、声光报警(报警时住宅内应有警笛或报警声音)等功能。

4.2.4.5 防盗报警控制器与中心报警控制主机应通过专线或其他方式联网。

4.2.4.6 紧急报警(求助)装置应安装在客厅和卧室内隐蔽、便于操作的部位;被启动后能立即发出紧急报警(求助)信号。

紧急报警(求助)装置应有防误触发措施,触发报警后能自锁,复位需采用人工操作方式。

4.2.4.7 入侵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a) 壁挂式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安装高度距地面应在2.2m左右或按产品技术说明书规定安装。

视场中心轴与可能入侵的方向90°角左右,入侵探测器与墙壁的倾角应视防护区域覆盖范围确定。

b) 壁挂式微波-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安装高度为2.2m左右或按产品技术说明书规定安装。

视场中心轴与可能入侵的方向成45°角左右,入侵探测器与墙壁的倾角应视防护区域覆盖范围确定。

c) 吸顶式入侵探测器,一般安装在需要防护部位的上方且水平安装。

d) 入侵探测器的视窗不应正对强光源或阳光直射的方向。

e) 入侵探测器的附近及视场内不应有温度快速变化的热源,如暖气、火炉、电加热器、空调出风口等。

f) 入侵探测器的防护区内不应有障碍物。

g)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应安装在门、窗开合处(干簧管安装在门、窗框上、磁铁安装在门、窗扇上,两者间应对准),间距应保证能可靠工作。

4.2.4.8 住户报警系统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FB 10408.1、GB 10408.5、GB 10408.6的有关规定。

4.2.5 电子巡更系统4.2.5.1 电子巡更系统根据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的需要在小区重要部位设置巡更点,设定保安人员巡更路线。

4.2.5.2 电子巡更系统应具有如下功能:a) 可在小区重要部位及巡更路线上安装巡更站点。

b) 实现巡更路线、时间的设定和修改。

c) 中心控制室应能查阅、打印各巡更人员的到位时间,应具有对巡更时间、地点、人员和顺序等数据的显示、归档、查询和打印等功能。

d) 巡更违规记录提示。

4.2.6 中心控制室4.2.6.1 中心控制室应配置中心报警控制主机,能监视和记录入网用户向中心发送的各种信息。

该中心能实施对监控目标的监视、监控图像的切换、云台及镜头的控制,并进行录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