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八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60 分)1.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 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3.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了()A. 故宫B. 颐和园C. 圆明园D. 避暑山庄4.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是()A. 林则徐B. 洪秀全C. 李鸿章D. 左宗棠5.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①曾国藩②李鸿章③左宗棠④张之洞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6.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A. 自强、求富B. 民主、科学C. 实业救国D. 师夷长技以制夷7.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A. 黄海海战B. 威海卫战役C. 平壤战役D. 辽东战役8. 《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的是()A.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D. 增辟通商口岸9. 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有()①康有为②梁启超③谭嗣同④严复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0. 戊戌变法的性质是()A.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B.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C. 农民阶级起义D. 地主阶级自救运动1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A. 镇压义和团运动B. 打开中国市场C. 掠夺中国财富D. 灭亡中国12. 《辛丑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A. 清政府赔款白银4.5 亿两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13.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A. 鸦片战争B. 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14.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 三民主义B. 民主与科学C. 实业救国D. 师夷长技以制夷15.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③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6.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A. 自强、求富B. 民主、科学C. 实业救国D. 师夷长技以制夷17.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8.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A.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C. 学生爱国运动D. 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0.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A. 中共一大的召开B. 中共二大的召开C. 中共三大的召开D. 中共四大的召开21.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A. 中共一大的召开B. 中共二大的召开C. 中共三大的召开D.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22. 北伐战争的目的是()A.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B.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C. 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 抗击日本侵略者23. 南昌起义的意义是()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B.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C.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24.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 中央革命根据地C.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D.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25. 红军长征的原因是()A.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B. 日本全面侵华C. 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D. 北上抗日26. 遵义会议的意义是()A.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B.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C. 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D. 以上都是27.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 九一八事变B. 一·二八事变C. 七七事变D. 八一三事变28.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是()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29.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A. 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B. 国际社会的援助C.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30. 解放战争中,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0 分,共20 分)3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八年级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

A. 公元前221年B. 公元前202年C. 公元前220年D. 公元前210年2. 下列哪一个不是唐朝的著名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王之涣D. 李白3. 宋朝时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

A. 钞B. 交子C. 钞票D. 钞币4. 元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回族皇帝是()。

A. 忽必烈B. 成吉思汗C. 铁木真D. 脱脱5.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次数是()。

A. 一次B. 二次C. 三次D. 七次二、判断题1.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

()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3. 宋朝时期,中国出现了四大发明。

()4. 元朝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行省制度。

()5. 明朝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海禁政策。

()三、填空题1.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史称“______”。

2. 唐朝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贞观之治”,其皇帝是______。

3. 宋朝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靖康之变”,其发生在______年。

4. 元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回族皇帝是______。

5. 明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发生在______年。

四、简答题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2. 请简述唐朝诗歌发展的特点。

3. 请简述宋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靖康之变”。

4. 请简述元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的行省制度。

5. 请简述明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

五、应用题1. 请列举出唐朝的四大发明,并简述其影响。

2. 请列举出宋朝的三大发明,并简述其影响。

3. 请列举出元朝的三大发明,并简述其影响。

4. 请列举出明朝的三大发明,并简述其影响。

5.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六、分析题1. 分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及其影响。

2. 分析唐朝诗歌发展的背景及其影响。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期中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在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副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

”此馆纪念的是()A.邓世昌B.林则徐C.关天培D.左宗棠2.“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中国人)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年-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年-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其中第一次战争后同英国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尼布楚条约》3.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黄埔条约》D.《北京条约》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是()A.中英《南京条约》B.中俄《瑷珲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日《马关条约》5.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下列对右图的解读,错误..的是()A.缺乏条件没有实施B.由洪仁玕制定的建国方案C.探索中国独立道路D.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6.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7.“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年-1875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有关的是()A.洋务运动B.公车上书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8.“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

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A.英法炮轰广州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9.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19世纪上半期,世界头号工业强国是哪国?()A.中国B.日本C.英国D.法国2.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是什么战争?()A.甲午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近代太平天国起义的领导人是()A.魏源B.林则徐C.洪秀全D.李秀成4.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救国方法,其中杰出代表是()A.道光帝B.魏源C.洪秀全D.张之洞5.法国伟大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劫,一个放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

”雨果所谴责的两个强盗是()A.英、法B.英、德C.法、俄D.美、德6.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什么条约内容()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7.洋务派的中央代表是谁?()A.左宗棠B.奕C.曾国藩D.张之洞8.割让台湾岛给日本是什么条约内容?()A.《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天津条约》9.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

表现谁的不屈服的精神()A.梁启超B.康有为C.刘光第D.谭嗣同10.什么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使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A.辛亥革命B.洋务运动C.五四运动D.百日维新11.辛亥革命开始于什么起义()A.广州起义B.武昌起义C.秋收起义D.金田起义12.近代中国赔款最多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13.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与活动是()A.“自强”、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B.“自强”、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C.“求富”、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D.“求富”、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14.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朝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是()A.允许外国驻兵北京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C.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15.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叫什么()A.同盟会B.光复会C.国民党D.共产党16.近代,哪一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A.维新变法运动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7.什么事件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A.公车上书B.颁布“明定国是”C.同盟会成立D.武昌起义1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19.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开始于()A.禁烟运动B.鸦片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洋务运动20.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在哪次战争后()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1.某处名胜古迹有这么一副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位皇帝的功绩为“万世师表”的称号奠定了基础?
A. 杨广
B. 杨坚
C. 杨师道
D. 杨玉环
答案:B. 杨坚
2. 下面哪项是我国古代工艺发达的重要物品?
A. 瓷器
B. 钢铁
C. 木器
D. 羊毛
答案:A. 瓷器
3. 以下哪位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A. 李白
B. 孔子
C. 孟子
D. 张三
答案:A. 李白
二、解答题
4. 请简要描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发明过程。

答案: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

它的发明过程包括
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选取适合的纤维原料,如树皮、麻类等。

然后,将纤维原料浸泡在水中,使其软化。

接着,将软化的纤维原料
捣烂,并加入一定比例的水。

再将捣烂的纤维原料倒入漏勺中,使
水分慢慢滤去,留下纤维物质。

最后,将纤维物质晾干,形成纸张。

5.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请简要介绍他对教育的贡献。

答案: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提出了“教
育无疆界”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得到教育的机会,不论出身
和贫富。

他强调“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提倡学生要勤于研究,并且要运用所学知识来实践。

孔子提倡的教育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发展,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河北省石家庄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历史一、选择题(共26题,每小题1.5分,满分共39分)1.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镶嵌有八块汉白玉历史浮雕,之所以把“虎门销烟”作为其中第一块的内容,主要是因为它()A.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D.是民族英雄林则徐亲自领导的2.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这场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史学界将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定义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大变局”的含义指()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表格中《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数据变化的内容是()货物旧税率(%)新税率(%)棉花24.19 5.56斜纹布14.92 5.56A.割香港岛B.五口通商C.协定关税D.战后赔款5.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中国由此步入近代社会。

这场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A.加强军队建设,巩固清朝统治B.大力发展教育,更新传统文化C.维护国家统一,保护传统经济D.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6.一般来说,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可较为直接作为研究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下列资料可以作为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手史料的是()A.三元里抗英团旧址B.谢缵泰的《时局图》C.《火烧圆明园》电影D.圆明园遗址7.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点是()A.都是从英国入侵广东沿海地区开始的B.都曾威胁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C.清政府都是先抵抗后妥协求和D.都是为了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8.学者章开沅认为“1851年——1864年的起义对封建制度来了一次大扫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

初二历史期中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历史期中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历史期中练习题及答案题目一: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世袭制度是如何运行的?答案: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世袭制度是一种以家族为单位的继承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权力、地位、财富等世俗资源传承给下一代,且通常由父亲的儿子或兄长的弟弟继承。

世袭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影响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题目二:请简述唐太宗的统治特点。

答案: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统治被视为唐朝的鼎盛时期。

他的统治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重视儒家思想:唐太宗非常尊重儒家思想,注重推崇儒家经典,并将其作为国家的主要思想基础。

他高度重视文人,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2. 崇尚法治:唐太宗致力于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法律制度,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并对各级官员实行监察制度,以遏制腐败现象。

3. 重视边疆安全:唐太宗注重边疆防御,加强边境军事防线,并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来确保边疆的安全。

4. 扩张国土:唐太宗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战争扩张,使唐朝的国土得到进一步扩大,形成辉煌的盛世。

题目三:请说明北宋时期的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的科举制度在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制度的主要影响包括:1. 社会统一的价值观:科举制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推崇儒家经典,这使得社会的价值观念得以统一,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社会规范。

2. 创造官员选拔新途径: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不再局限于贵族世袭。

这使得社会上更多有才干和智慧的人有机会进入官场,提高了官员素质和政府效能。

3. 促进了文化繁荣:科举制度对文化的推动也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通过科举考试,人们努力学习儒家经典,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较为广泛的文化共识。

4. 刺激了教育事业:科举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教育的普及,许多家庭为子弟报读私塾,使得民众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

题目四:解释轮作制对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轮作制是一种农业耕作方式,通过轮流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来保护土壤肥力,增加产量。

历史学科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详解

历史学科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详解

历史学科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西周的建立C. 秦朝的建立D. 汉朝的建立答案:C2.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汉宣帝D. 汉光武帝答案:B3. 下列哪个战役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战役?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夷陵之战D. 淝水之战答案:B4. 下列哪个事件导致了五胡乱华?A. 八王之乱B. 的五胡内迁C. 淝水之战D. 隋朝的建立答案:A5.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推恩令”?A. 汉武帝B. 汉光武帝C. 汉宣帝D. 汉明帝答案:A6.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元朝答案:D7.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元朝灭亡?A. 土木堡之变B. 崖山海战C. 鄱阳湖之战D. 明朝的建立答案:B8. 下列哪个皇帝提出了“以农为本”的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汉光武帝D. 明朝太祖答案:D9. 下列哪个事件导致了明朝的灭亡?A. 李自成起义B. 张献忠起义C. 土木堡之变D. 清朝的建立答案:A10. 下列哪个皇帝是清朝的最后一任皇帝?A. 顺治帝B. 康熙帝C. 乾隆帝D. 溥仪答案:D二、填空题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______。

答案:秦朝2. 汉朝的建立者是______。

答案:刘邦3.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战役是______。

答案:赤壁之战4. 导致五胡乱华的事件是______。

答案:八王之乱5.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是______。

答案:元朝6. 标志着元朝灭亡的事件是______。

答案:崖山海战7. 明朝的建立者是______。

答案:朱元璋8. 导致明朝灭亡的事件是______。

答案:李自成起义9. 清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是______。

答案:溥仪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使中国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甘为维新变法流血牺牲的人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刘光第
D、谭嗣同
11、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B、《新青年》迁往北京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口号
13、在中国近代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是()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胡适
14、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
A、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运动
D、反帝的爱国运动
15、“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是()
A、蔡元培
B、李大钊
C、陈独秀
D、孙中山
16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①魏源——新文化运动②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③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④孙中山——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1)这所学校的名称是什么?何时创办的?(2分)
(2)请你举出该学校的两位领导干部及职务。

(2分)
(4)材料二中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什么?(2分)
(5)为完成革命的任务国民党采取了哪些行动?(2分)取得了什么成果??(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