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1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奶奶的白发》:质疑出的精彩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奶奶的白发》: 质疑出的精彩一、课前准备1.教材选择本节课主要讲授的是苏教版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奶奶的白发》这篇课文。
2.教学目标•理解文章中的情节,明确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学会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述,表达出个人在阅读文章后的感受和体会。
•识记和会读本文中的汉字词语,练习正确的书写。
3.课前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学生需要使用的笔,纸和相关教具如黑板,白板和书籍等。
二、课堂教学1.导入教师先向学生简单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讲述自己老家的景色和生活习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主题——祖辈与孙辈之间的情感联系。
2.学习(1)速读课文教师先给学生讲解《奶奶的白发》这篇文章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文章内容。
并让学生自主阅读一边,用心理语言将读后的感受脱口而出,梳理主线干扰思路,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要素。
(2)分析文章内容教师通过课文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情节和主旨思想,因为“在亲密的关系中,细节和照顾的小事往往会让人记忆深刻,就像文章中的情景一样”。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采用提问、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角色性格与环境的和外部因素,以及自然景观与人文关系的内部奥秘。
(3)运用阅读理解策略在分析文章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阅读理解策略来重点理解文章,如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找到文中的重要细节,提取文章的情感信息并进行思维梳理等。
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学生将不止是理解到文章的表面信息,也会对文章的情感和内涵有更深层次的体会。
(4)表达个人感受在掌握文章内容之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表达他们的个人感受和想法。
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主题,或是让学生读完文章后,写下自己对文章内容的一些思考,并进行小组交流,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并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3.总结在学完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针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发表对于阅读的感悟和个人认识。
语文课文 奶奶的白发 教案设计

语文课文《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亲情的伟大,懂得珍惜家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价值。
(2)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奶奶的白发,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奶奶的故事,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1)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享心得。
(2)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 提炼中心思想:(1)学生分组讨论,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
(2)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强调亲情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爱家人。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家人的作文,体现亲情。
3. 搜集有关亲情的名言警句,下周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时的表现以及朗读课文的能力。
2. 生字词测试: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作文评估:对学生的亲情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其对亲情的理解和表达。
4. 名言警句分享:评估学生对亲情名言的理解和分享效果。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培养孩子对长辈的关心和爱护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奶奶的白发》。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奶奶的白发所代表的含义。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发学生对长辈的关注和关心。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3)学会通过观察、倾听、表达等方式,传递对长辈的关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长辈的关心和爱护。
2. 教学难点:(1)理解奶奶的白发所代表的含义。
(2)学会通过观察、倾听、表达等方式,传递对长辈的关爱。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素材。
4. 角色扮演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长辈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长辈的特点和变化。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长辈的趣事,营造温馨的氛围。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奶奶的白发》。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奶奶的白发所代表的含义。
(2)讨论:如何关心和爱护长辈?5. 实践环节:(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
(2)观察、倾听、表达:学生观察身边的长辈,倾听他们的需求,用语言或行动表达关爱。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奶奶的白发》。
(2)运用生字词,写一写自己与长辈的故事。
(3)与家长一起,为长辈做一件贴心的事情。
2. 拓展作业:调查身边的长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试着为他们实现一个小小心愿。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会读本课1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劳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内化课文语言。
难点: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对话。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法一、激情导课: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指名回答:奶奶、“我”,)他们在一起谈论什么?(奶奶的白发)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奶奶的白发》预期效果:只要大家积极动脑,乐于倾听,一定会有收获的!二、民主导学:复习字词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
任务一任务呈现: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自主学习:学生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内容。
展示交流:(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过渡: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写到了奶奶的白发,请轻轻打开课文读一读,找一找。
1、生自由地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汇报:雪白雪白(板书)(1)指名读词,相机评价。
(2)指导读词:读这个词,你好像看到了像什么一样的白色?你能读出来吗?通过评价激励朗读,体悟词意:很白很白,全白了。
3、师:奶奶的头发真白呀!那文中“我”的头发呢?(1)指名汇报,相机出示:黑黑的。
(2)通过评价,指导读出黑得发亮的感觉。
4、引读:“我”的头发——奶奶的头发——(1)师:这一比呀,我们发现祖孙俩头发的差别真是太大了!难怪文中的“我”觉得很奇怪,想不明白,却又很想知道为什么,这就是“好奇”。
(课件显示变色字体)(2)有什么让你也觉得好奇的事吗?指名结合生活实际说,师相机引导。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奶奶的白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奶奶的白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读出课文中的关键字汉字,并识读几个生僻字;2.能够听懂并理解课文,理解奶奶留下白发的原因;3.能够感受到奶奶和小女孩之间的感情,并从中感悟到亲情的重要性;4.能够复述课文,完整表达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课文中的关键字汉字、生僻字的识读,奶奶留下白发的原因和小女孩与奶奶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学难点:生僻字的识读,促进学生感情交流。
三、教学过程1.口语导入1.1 学生热身•根据课文主题(奶奶的白发),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或者描绘自己最亲近的亲人。
1.2 词语解释•直接教授“奶奶”和“白发”两个关键词的含义,在之前教学相对松散的场合中,可以与学生开展简短的图画接龙活动,由一名学生先画出“奶奶”,接着另一名学生作画添加奶奶的特点,例如“奶奶穿着棉衣,戴着红帽子”等等,接下来画出“奶奶的头发变白了”等等,教师在学生根据提示说出含义之后,简明清晰地将该词语解释清楚。
1.3 福音时刻•采用唤起学生的兴趣的方式,例如播放经典歌曲或者有趣且相对语言简单的视频,让学生从音乐和语言上进入亲情故事的主题。
2.课文教学2.1 阅读•教师朗读课文《奶奶的白发》,学生跟随朗读。
之后再进行分段读,让学生按段阅读,根据内容自由复述,配以小动作、肢体语言等。
•辅导学生读课文中的生字词,重点加深理解难度大的字,并注重思考文化内涵,例如茯苓、南荒、东篱等。
2.2 认识标题•通过拆词、合成的方法识读标题,让学生猜想故事中的奶奶是怎样留下了白发,并根据文中出现的字或关键语句推断阐述。
2.3 理解归纳•跟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情节。
例如,问学生奶奶为什么留了白发?学生可以回答:“奶奶照看孙女开怀玩耍、给她讲故事时顾不上撑伞,雨水淋在了她的身上。
”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问学生她们是否想过这件事情,如果你是女孩子你心里怎么想的呢?给学生充分的问答空间,尝试让学生探究故事中存在的深层含义。
《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9篇

《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会读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劳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内化课文语言。
难点: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对话。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四、课前准备:以前,奶奶为爸爸操过什么心?现在,奶奶又为我操什么心?”课前就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向爸爸了解奶奶为爸爸操心的生动事例,向奶奶了解她对孙子有什么殷切期望。
五、教学用具:生字卡片,投影,多媒体课件。
六、设计理念:让学生在动情的朗读中积淀语言,并引导学生围绕关键句理清前因后果。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入情入境的欣赏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由己及人,发散思维。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奶奶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满头白发的奶奶)让我们跟奶奶打个招呼吧!(奶奶好!)你们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奶奶的白发》,齐读课题。
你发现题目中的一个多音字了吗?指导“发”的两个读音,学生分别组词。
(二)初读课文,认识字词1、课文到底写了奶奶的白发的什么呢?快读读课文吧!要看准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生字词检查读。
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3、指名读课文,评议。
(三)学习课文1、一个夏天的傍晚,祖孙二人坐在庭院里,奶奶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陪小孙子做功课。
突然间,小孙子放下手中的书本,用手指着奶奶的头发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什么呢?打开课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一天,我指着奶奶的头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2、过渡:小孙子指着奶奶的头说什么呀?指名读,再读。
《奶奶的白发》教案【】

《奶奶的白发》word版教案【可编辑】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通过阅读《奶奶的白发》,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和深沉。
1.2 培养学生对家庭、亲人的热爱和责任感。
1.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2.1 理解《奶奶的白发》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2 感悟故事中所传递的亲情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3.1 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理解奶奶的白发背后的深层含义。
3.2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亲情,体验亲情。
四、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奶奶的白发》的课文文本和相关的教学资料。
4.2 学生准备课文文本,预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回顾亲情的重要性。
b. 提问:“你们知道奶奶(外婆)的特点吗?”c. 引入《奶奶的白发》的故事。
5.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b.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5.3 课堂讲解a. 分析故事情节,讲解奶奶的白发背后的深层含义。
b. 引导学生感悟亲情,体验亲情。
5.4 小组讨论a.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与奶奶(外婆)之间的亲情故事。
b.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全班交流。
5.5 总结拓展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所学,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b. 学生展示自己的亲情画作或写作,分享对亲情的理解。
c.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感悟日记。
六、教学策略6.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意义。
6.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共鸣。
6.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七、评价方式7.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活跃度等。
7.2 课后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亲情的理解深度和表达能力。
7.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等。
八、教学调整8.1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充分理解亲情主题。
8.2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课堂。
《奶奶的白发》课文教案

《奶奶的白发》课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奶奶的白发》。
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故事情节。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课文《奶奶的白发》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和成长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懂事的小女孩,她关心奶奶的健康,为了奶奶的健康而努力。
2.2 词汇和句型:学习生词:奶奶、白发、懂事、关心、健康等。
学习句型:奶奶为什么会有白发?/她是如何关心奶奶的健康?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关注奶奶的白发。
3.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表达。
3.3 分析课文: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如奶奶的白发是如何出现的,主人公是如何关心奶奶的健康等。
第四章:课堂活动4.1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的到位,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
学生写一篇关于“我最敬爱的人”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评价学生的朗读、表达和表演能力。
评价学生对亲情和关爱的认识和体会。
6.2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读和表达情况。
听取学生的作文和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其写作和合作能力。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精读课文,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来体会长辈为后代的成长付出许多艰辛和劳累,懂得从小要孝敬长辈的道理。
2、学习生字:玩,记忆字形,在比较中明字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指名正确朗读。
(带拼音)
指着一半怎么说着玩抬起头让你操心还会
吭声傻孩子望着操心抚摸
2、去拼音指读
3、回忆上节课提出的三个问题。
(1)出示问题指读。
(2)表扬善于思考勇于提问的三个同学。
二、围绕疑问,精读课文。
(一)奶奶的白发是怎样的?
1、学生自由读文,找出有关词语。
2、出示:雪白雪白。
A、说说什么叫雪白雪白?
B、读好这个词,强调十分白。
3、课文中我是用什么语气问奶奶呢?
A、理解好奇指很奇怪,很新奇,想知道原因。
B、出示句子,用好奇的语气读好我说的话。
C、出示画面,为画面配话、(练习背诵)
(二)奶奶的头发为什么变白呢?
1、学生自由读第二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原因。
2、具体说说我是怎样让奶奶操心。
3、除了为我操心,奶奶还会谁操心呢?
出示句子: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A、指导读句子。
B、说说奶奶为爸爸操过什么心?
4、小结:爸爸小时候让奶奶操心,长大后还让奶奶操心。
她现在又要操孙子的心。
所以奶奶的白发变成雪白雪白的了。
5、出示: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
A、什么叫没有吭声?
B、我为什么低下头,不吭声,心里在想什么?
C、师:多懂事的孩子,一起读好这句。
(三)奶奶的白发还会变黑吗?
1、出示小作者的话:
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读出疑问的语气
2、讨论说理由。
3、针对学生分歧引导学生领悟:我们虽然不能让奶奶的头发变黑,但我们可以使奶奶高兴,快乐,经常保持愉悦的辛勤。
4、师:如果我是奶奶,你们如何让奶奶高兴呢?
学生各抒己见。
5、出示最后两句话: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A、奶奶听了我的话,做了什么?
B、理解抚摸是疼爱地摸着我的头。
C、读好这一句。
三、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游戏:逗长辈笑。
(教师扮演奶奶表演为孙女倒水,帮孙女盛饭,刷碗,腰酸腿疼等情节,请学生演孙女(子)如何让奶奶高兴。
)
四、写字指导
玩
1、分析字形,怎样记忆
2、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3、反馈学生的书写,进行评议。
4、口头组词,明字义。
5、选词练习:星期六我们一家吃()早饭,就去公园游()。
五、作业布置:朗读课文,练习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