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抗日战争笔记

合集下载

慷慨悲歌五壮士读书笔记

慷慨悲歌五壮士读书笔记

慷慨悲歌五壮士读书笔记
摘要:
一、前言
二、五壮士的英勇事迹
三、对五壮士的评价
四、读书笔记的感悟
五、结论
正文:
【前言】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悲歌。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五壮士,便是这样一批英勇无畏的战士。

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五壮士的英勇事迹】
五壮士,指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五位英勇烈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他们在狼牙山战斗中,为了掩护大部队撤离,面对敌人的重重包围,临危不惧,英勇抵抗。

在战斗的最后关头,五壮士宁死不屈,砸毁枪支,纵身跳崖,壮烈殉国。

【对五壮士的评价】
五壮士的英勇事迹传颂千古,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豪迈情怀。

五壮士坚定信仰,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国
家,忠诚于民族,是我们永远值得学习的楷模。

【读书笔记的感悟】
读完五壮士的事迹,我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正是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为我们换来了和平与安宁。

我们要时刻铭记历史,传承五壮士的英勇精神,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论】
总之,五壮士的英勇事迹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事迹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红色书籍读书笔记带摘抄(3篇)

红色书籍读书笔记带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于1937年首次出版。

该书以作者的实地考察为基础,详细记录了他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采访的所见所闻,真实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长征、抗日救亡等历史事件,以及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的形象。

本书作为一部红色经典,对于我们了解中国革命历史、认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我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笔记和摘抄。

二、主要内容概述1. 红军长征的历程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详细描述了红军长征的历程。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从江西瑞金出发,历经艰难险阻,最终到达陕北的一次伟大战略转移。

斯诺通过实地考察,记录了长征途中的种种困境,如缺粮、缺医、缺药、缺衣物等,展现了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志。

2.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斯诺在书中介绍了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过程。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在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下,经过艰苦努力,逐步建立起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革命根据地。

斯诺详细描述了根据地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情况,展示了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事业所付出的努力。

3. 毛泽东等革命领袖的形象斯诺在书中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进行了生动的描绘。

他描述了毛泽东的日常生活、工作习惯、思想观念等,使读者对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同时,斯诺也客观地记录了其他革命领袖的形象,使读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层的认识更加全面。

4. 抗日救亡运动斯诺在书中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

他记录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历史过程,以及红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

斯诺认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是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读书笔记及摘抄1. 摘抄:“长征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它不仅使红军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而且锻炼了红军的意志,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

”2. 摘抄:“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但他们始终坚定信念,英勇顽强,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16课 抗日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16课 抗日战争

第16课抗日战争一.全民族的抗战1.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2. 1937年8月,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3.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4.1937年8 --- 11 月淞沪会战,上海失守5.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二.日军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2.潘家峪惨案3.七三一部队三.抗战的胜利1.1940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2.国外战场:缅甸3.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4.影响: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前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这场罪恶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总结:日本制造一系列侵华事件后,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抗日战争爆发。

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英勇抗战侵华日军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等无数惨案,犯下滔天罪行。

经过八年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从1931年至1945年8月,日本给中国人民带来哪些苦难?从1931年九一八开始,日本制造了一系列侵华事件,东北三省沦陷,1937年全面侵华开始。

日军侵华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如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七三一部队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作试验。

中国人民是如何克服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制定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中国人民坚持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军事原则。

河南省高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重点归纳笔记

河南省高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重点归纳笔记

河南省高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重点归纳笔记单选题1、1932年底,共产国际明确指示中共:在依然坚持国家苏维埃化和推翻国民党政权总方针不变的前提下,才能真正进行民族战争。

但在1935年6月14日,共产国际又要求中共把地主、资产阶级、一切军队都包括在统一战线之中,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这一转变A.有利于中共开展土地革命B.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C.有助于联合抗日局面形成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的力量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把地主、资产阶级、一切军队包括在统一战线之中”“建立…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可知,这一转变有利于联合国内各派势力共同抗日,形成联合抗日局面,C项正确;土地革命指的是中共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国民大革命在1927年已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据材料“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可知,这一转变是联合国民党而非反抗国民党,排除D项。

故选C项。

2、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

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最后的胜利。

”材料A.强调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B.说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相同C.表明旧民主主义任务已完成D.强调中国革命须走国共合作道路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最后的胜利”,可知辛亥革命的事业指的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说明北伐战争、解放战争等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在革命性质上具有一致性,都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B项正确;辛亥革命时期共产党还未诞生,排除A 项;旧民主主义革命伴随着护法运动的失败陷入了死胡同,需要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指导思想和革命前途,排除C项;解放战争、辛亥革命时期都不存在国共合作,排除D项。

红色经典真实故事读书笔记小学生20篇

红色经典真实故事读书笔记小学生20篇

红色经典真实故事读书笔记小学生20篇红色经典真实故事读书笔记小学生【篇1】美好的今天呈现着过去的战争,多么的伟大!那些壮烈牺牲的战士们,你们值得我们全国人们骄傲!光辉的岁月,掩饰不住英雄的人物,无不让我们啧啧赞叹!在书店中,我哦人找到了一篇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

红军在冰天雪地中艰难的走着,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把这支装备很差的军队吞没。

一个军人高喊:“有人冻死了!”将军发现,前方有一个靠在树上,手里点着香烟,虽然已经熄灭,双手深处,好像要想军人借火。

将军眼睛红了,像个发怒的狮子大吼:“军需处长呢?怎么不给这位棉衣呢?军官,听见没有?我叫军需处长过来!”却没有人回答,四周一片宁静……一位军人小声对将军说:“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中烟,热泪从脸颊滑落……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的举起又是,举到齐眉处,想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大雪覆盖住了军区处长已僵硬了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红色经典真实故事读书笔记小学生【篇2】我是一名小学生,非常喜欢读书。

读书,从小就是我最大的爱好,可以说我在读书长大。

记得在七岁那年,我像往常一样去书店看书,那里的书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眼花缭乱地找到了一本《红色少年故事》,里面都是一些抗日小英雄的事迹,其中就有王二小。

王二小出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出生不久就成了孤儿,是八路军叔叔收留了他,并教他认字。

二小长大后成了儿童团的一名报信员。

以放牛掩饰身份,一次为了保护群众,二小献出了生命。

看完后我热泪盈眶。

我把这本书买了下来,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

每当想起王二小,我就热血沸腾,因为可恨的日本人用恶劣的手段害死了无数的中国同胞,就连小孩和老人也不放过,幸好有书,记录了他们罪恶的证据,让我们能够了解他们的罪行。

读书让我更坚强,让我学会了承担,我要担负起肩上的重任,勤奋学习,为祖国作出我应有的贡献。

抗日战争读书笔记

抗日战争读书笔记

抗日战争读书笔记抗日战争,既是民族生存伤痛的历史,又是民族意识觉醒的历史,更是民族意志锤炼的历史,这段历史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巨大到何种程度?可以这样说,没有中国的殊死抵抗,就没有今天的世界和平;没有抗日战争的洗礼,就没有今天中国人的血性。

今天的中国,经济昌盛,社会繁荣,随着老一辈经历战争的人的陆续离逝,战争的伤痛早已抚平,抗日战争渐成故事题材。

然而,一些故事说的越生动,历史的客观却越模糊。

现在国内层出不穷的抗战片很多,一些片子考虑受众面广和影响力的问题,细节处理失之真实;一些片子则粗制营800进攻。

191931.10.8 日本空袭锦州(是张学良东北丢下的300多架飞机),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首次发生的对一个和平城市的空袭,日本不宣而战。

11月27日,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命令向辽西、锦州发动攻势。

28日日本参谋本部下令撤回。

12月28日,日军再次向锦州发起进攻。

张学良20万军一枪不打放弃锦州,退守山海关以内。

东北的沦陷致国民党重新讨论统一问题,广州方面要求解除蒋的权力,蒋22日离京,辞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和海陆空军总司令职务。

1932------------------------------------------------------------------------日军上海滋事,“一·二八淞沪抗战”1932.1.3 日军占领锦州。

1932.1.中旬国联组成调查团去远东进行调查,10月公布调查报告,称“九一八”事变不愉快中国抵制日货有关。

1933.1,国联通过了《中日争论报告书》,明确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迹与制造满洲国的罪行事实,要求日军撤回,恢复到事变前的状态。

1【一·二八淞沪抗战】(上海事变)日本军方为转移国际上对东北问题的注意力,关东军参谋坂垣征四郎与日本驻上海助理武官田中隆吉密谋策划挑事。

一是借《民国日报》登载朝鲜人李泰昌狙击天皇的事件向上海市长吴铁城抗议;二是川岛芳子找来日本僧人,再寻人假扮中国流氓袭击僧人,冲进三友实业社,烧毁仓库,要求立即解散上海抗日团体,撤出中国军队等。

《保卫延安》精彩读书笔记

《保卫延安》精彩读书笔记

《保卫延安》精彩读书笔记保卫延安是一本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抗日根据地的小说,作者冯雪峰是一位优秀的革命作家。

小说通过讲述抗战时期延安的人民和游击队员们顽强抵抗侵略者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坚定的革命信仰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我读完这本书后,我被书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以及思想内涵所吸引,深受启发。

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例如,书中的主人公刘家援是一个精明果断、勇敢坚定的游击队队长,他不畏强暴,敢于战斗,并能够带领队员们克服困难,不断取得胜利。

而刘家援的妻子王敏则是一个勇敢而智慧的女性,她不仅是一个合格的妻子和母亲,还积极参与抗日救亡工作,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使我感觉他们就像是活生生的人物,我为他们的勇敢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

其次,小说中的情节发展紧凑有力,充满了悬念和矛盾冲突。

阅读过程中,我时常感受到充满紧迫感的情节推动力。

例如,当日本侵略军进攻延安时,刘家援带领队员们进行英勇抵抗,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击退了敌人。

而当王敏被日本特务抓走时,刘家援不畏艰险,不顾生死的决心去解救妻子。

这些紧张刺激的情节设计,让我无法自拔地沉浸其中,以至于熬夜追看故事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小说中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让人深思。

作者通过刘家援和王敏这对英雄夫妻的形象,展现了革命者为了民族解放、为了光复祖国不惜一切的精神。

他们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用生命去守护民族的希望和家园。

他们的爱情与使命相结合,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永不言败的意志。

这种将个人利益置于民族利益之上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启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

除此之外,小说中还涉及到了延安抗战时期的典型事件和伟大的人物,如抗战胜利纪念碑的落成、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的英明决策和指导,都被融入到小说中,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历史氛围和真实性。

总而言之,保卫延安是一本令人深思的优秀小说。

通过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抗战时期延安人民和游击队员们坚持抗战的艰辛,以及他们为了民族解放的精神和奉献。

有关抗战的读书笔记

有关抗战的读书笔记

有关抗战的读书笔记篇一:抗日战争史读后感抗日战争史读后感寒假期间,为了弥补自己薄弱的历史知识,特意到图书馆借了一本记录抗日战争史的书籍,巩固一下历史文化知识之余,也可以培养一下爱国情怀。

粗略浏览过书本的内容后,的确发现无处不洋溢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伟大,为了捍卫祖国,全国各族人民,各阶级、阶层、党派、团体以及海外的广大侨胞,都焕发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地投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之中。

而中国作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能够以主力军的重要角色同反法西斯盟国一道打败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是极不容易的。

战争最后取得胜利,需要的因素有很多,但在我看来,最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正确的战术指导和全民族抗战,另一个是国共两党顺应历史的潮流,捐弃前嫌,适时地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关于抗战的过程,无数英雄事迹能够让我们感慨万千,而伟人们的事迹也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颂。

也许正如“距离感产生美”这一句话所说的一样,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我对于那些广为流传的故事不是十分地敏感,而更加喜欢关注的却是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小情节。

当中,一封简短的书信《告全军将士书》就让我感触良多。

那是发生在淞沪抗战的过程中事情:即将投入战斗的第五军广大官兵,士气高昂,决定与第十九路军团结一致,并肩战斗,抵御暴日侵凌。

此时军长张治中特发布的《告全军将士书》中写道:“深望我军将士,人人抱必死之心,以就国家,以救民族。

假如日军犹有一兵一卒留我国内,我们的责任即未完成;反之,我们如尚有一兵一卒,必与日军拼命到底。

”几句平凡的话语,却已经把战士们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和对中华民族的那份责任心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拥有先进武器、堪称强大的日军,他们选择的不是畏缩,不是逃避,而是勇往直前。

这使我不禁感叹,倘若中华民族拥有更多类似的斗士,或许,抗日战争已经提前得到胜利了。

对于现代,这种精神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而从整个抗日战争的过程中,这只是算是冰山一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抗日战争(1931——1945年)
这一时期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一、日本侵华原因:
(1)侵华是日本的既定国策,明治维新后制订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2)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波及到日本,日本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来摆脱国内的危机。

(3)当时其他列强忙于应付本国的危机,无暇东顾(4)中国内部,蒋介石正在围剿红军,从而给日本帝国主义可乘之机。

二、侵华日军的罪行
(1)明治维新后制订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2)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沈阳
(3)1935年“华北事变”,威逼平津
(4)1937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
(5)1937年“八.一三”事变,上海失守
(6)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7)1938年5月,占领徐州;10月,广州、武汉失守
▲在侵华过程中使用的手段:
(1)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以华制华”,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如实施细菌战和毒气站,制造如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
(2)经济上:大肆掠夺中国的资源、财富和劳动力
(3)文化教育上: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
三、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
局部抗战:(1)中国共产党:①“九.一八”事变宣言②“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共两党协议军队改编:西北的工农红军——八路军;负责人:朱德、彭德怀。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新四军;负责人:叶挺、项英)▲③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东北军民:①东北抗日义勇军②东北抗日联军
(3)国民党爱国将领:①国民党十九路军上海抗战(蒋光鼐、蔡廷锴)②二十军长城抗战(宋哲元)③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④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4)爱国民众:工人罢工;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呼吁政府与日本断交;学生游行示威。

▲全民抗战路线: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正面战场(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1)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
(2)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3)徐州会战:李宗仁,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4)枣宜会战:张自忠壮烈殉国
(5)武汉会战: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敌后战场(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
(1)①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②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首府为延安。

(2)百团大战,彭德怀。

(3)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少数民族的抗日武装壮大。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经过:
(1)①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②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蒋介石任最高统帅。

(2)▲为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1945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党的革命任务并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①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②7月,中、美、英《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③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④苏联对日宣战;美英准备登陆日本;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4)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

10月25日台湾光复。

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2)中华民族共同抵御外敌,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