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价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体育教育工作者绩效考核细则及考核体系

体育教育工作者绩效考核细则及考核体系

体育教育工作者绩效考核细则及考核体系1. 背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绩效考核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以及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考核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制定一套细致合理的绩效考核细则及考核体系是必要的。

2. 绩效考核细则2.1 教学能力- 按照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

可以考虑以下指标:- 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教学内容的准备和组织-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适用性- 学生研究动机的激发- 学生研究成果的达成情况2.2 专业素养- 评估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师对体育教育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教育科研的参与情况。

可以考虑以下指标:-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项目的情况- 教师参与学术交流和研讨的情况- 教师对体育教育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的了解程度2.3 学生评价- 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了解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和认可程度。

可以考虑以下指标:- 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建议- 学生对教师的研究动力和研究效果的认可程度3. 考核体系3.1 总体设计- 考核体系应该具备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包括评估指标的选择、权重的确定以及考核流程的规范。

3.2 考核流程- 考核流程应该包括以下步骤:1. 设定考核目标和指标2. 收集评估数据3. 综合评估教师的绩效4. 反馈评估结果并进行讨论5. 制定个别教师的提升计划6. 监督和跟踪教师的提升计划的执行情况3.3 考核结果运用- 考核结果应该用于激励教师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包括:- 培训和进修计划的制定- 奖励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教师职称评定的参考依据4. 结论体育教育工作者的绩效考核细则及考核体系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激励教师工作热情以及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科学、公正、可操作的考核体系,可以推动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育服务。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关文件及表格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关文件及表格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关文件及表格目录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P2—P3)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P4—P5)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P6—P7)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测试方法、器材规格的通知(P8—P11)5.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小学一---四年级)(P12) 6.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小学五---六年级)(P13) 7.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初中)(P14)8.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高中)(P15)9.免于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P16) 10.安徽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方案(P17—P19)教育部文件国家体育总局教体艺[2007]8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体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体育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自2002年试行以来,各地认真组织推广试行,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认真总结试行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现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具体要求通知如下:一、《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确有困难不能在2007年实施《标准》的学校,须请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同意后可以延期至2008年实行。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须将延期实施《标准》的学校名单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备案。

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标准》的具体实施计划,并于2007年9月1日前报教育部备案。

三、自2007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每两年组织一次对各地实施《标准》情况的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

小学体育评价方案

小学体育评价方案
3、中年段考核内容: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同学评定教师评价评定,主要从平时的出勤、运动参预积极性、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等方面占5%;身体素质(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占55%;(身高、体重、)占40%。
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3、低年段考核内容: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同学评定教师评价评定,主要从平时的出勤、运动参预积极性、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等方面占5%;身体素质(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占35%;(身高、体重、)占60%。
2、对学生的评价。体育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预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预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
3、教师评价
教师的评语要以如下方面的内容和表现的程度为主要参考依据。
(1)学生自评和组内互评的结果。
(2)学生“体能与运动技能”的测试成绩。所测试的项目,应为
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该学期或者学年所学内容,普通应由教师确定,也应允许学生自行确定;体能项目的测试,每学期确定1~2项,同一项内容每学期应至少测两次,以便于纵向成绩的比较。技能项目的测定普通应1~2项内容,其评价标准也可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采用等级评价或者“好”“较好”“普通”等评语形式赋予评定。
2、小学体育学科学业水平测评:抽水平年级,抽技评测评项目,采取片内循环测评。
3、小学生身体素质:依据全国中小学生体质综合评价标准中提出的素质项目进行评价。
四、评价细则及说明:
(一)学校体育教学常规管理(30%)

学校体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学校体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对评 价 具 有 较 大 影 响 的 主 观意 愿 方 面 的 指 标 。
进行学校体育现代 化评价研究 , 对于促进学校体育 活动开展 , 完善学校体育管理及进行科研开发具有重要 的意义。
学校体育现代化评 价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 : 与区域发展相结合 ; 评价与建设 目标紧密相联 ; 评价内容的广泛性 ; 评价方法的综合性。 学校体育现代化评价体系 的构建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 , 本课题选择 了以主客体价 值理论 、 科学 人文主义理论 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作 为建构评价 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前瞻性的理念将会成 为下~步实践活动的思想先导, 在学校体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 , 我们秉持 了如下理念 : 以学生 的健 康为本的
南京体 育学院学 报
J un l f a i g Is tt o P y i l d c t n o a o n n t e f h s a E u ai r N i n i u c o
● 探 索与 争 鸣
学校体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孙 庆祝 , 陈家起 , 陈培 友
关键词系
中 图分 类 号 : 87 0 G 0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一I0 f0 9 0 0 1 10 9 9 2 0 )2— 0 7—0 9
S u y o n e y tm fEv l a i n o c o l p rs M o d r i a i n t d n I d x S se o o u t f S h o o t r e n z t o S o
Ch n g s o ss h o s a d f t r e eo me t r n s i a p r c o l n u u e d v l p n e d ,u i g t e e p r n e o o si n o e g d c to a d r ia in e a u t n s se c n tu t n。 t t sn h x e i c fd me tc a d f r in e u ai n l mo e n z t v l a i y t m o sr c i e o o o

山东省县域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山东省县域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体育教师待遇得到充分保障;(4分)
按“很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次考察落实情况,分别计4分、3.2分、2.4分、0分
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按照国家标准配齐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配好体育器材;(5分)
按“很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次考察落实情况,分别计5分、34分、3.2分、0分
材料审核
域内中小学有健全完善的体育运动风险管理机制(3分)
按“很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次考察落实情况,分别计3分、2.4分、1.8分、0分
材料审核
四、学生体质
(20分)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并按要求上报测试数据;(4分)
实施体测2分,按要求上传2分,按“是”、“否”两个等次评价,分别计2分和0分
材料审核
有完善的青少年体育工作协调机制;(3分)
按“是”、“否”两个等次评价,分别计3分和0分
材料审核
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业绩考核评价指标;(4分)
按“是”、“否”两个等次评价,分别计4分和0分
材料审核
建立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制度,定期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并将督导结果向社会公告;(3分)
问卷调查
三、条件保障
(30分)
专职体育教师数量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各学校均无体育教师短缺现象;(5分)
按专职教师比例赋分,总分乘以实配专职教师与应配专职教师之比为该项最终得分
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域内体育教师平均每2年能参加一次专业培训;有一定数量中青年体育骨干教师;(3分)
按“很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次考察落实情况,分别计3分、2.4分、1.8分、0分

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C21学校厕所达标率(2分)
厕所达到《国家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要求的学校数/学校总数
B7公共体育卫生服务(5分)
C22学生体检率(1分)
当年参加体检的小学生数/当年小学生总数
学生体检指政府(经费丛公用经费支出)买单的体检
当年参加体检的初中学生数/当年初中学生总数
当年参加体检的高中学生数/当年高中学生总数
艺术课程开设
艺术课程开课率
1.0
中小学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音乐、美术或艺术课。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美育或艺术鉴赏课程。
根据本地区及本校的特点,开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地方特色的校本艺术课程。
中小学基本上能够按照课程计划要求开设音乐、美术或艺术课;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美育或艺术鉴赏活动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从课程高置、教师配备和硬件建设等方面保证学校艺术课程按计划正常开设。
专职卫生专业人员指:专职校医
有专职卫生专业人员非寄宿制学校数/非寄宿制学校总数
同上
C14卫生保健人员定期接受专业培训率(1分)
定期接受学校卫生专业培训并取得培训证书的卫生保健人员数/卫生保健人员总数
卫生保健人员指:校医及专(兼)职保健教师
B6体育卫生设施设备(5分)
C15体育场地达标率(1分)
达到《国家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对体育场地要求的学校数/学校总数
2-2
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和内容
课堂教学质量
0.5
0.5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较好地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育目标;
评估
项目
评估指标
评估要点
参考权重
参考等级
备注
自查得分
A
C
1-0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是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监督的重要工具。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客观地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成效与不足,为改进和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依据。

以下是一个包括多个方面的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示例。

一、学校体育资源的配置1.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情况:体育场馆、运动场地、器材设备等是否完备。

2.学校体育教师队伍情况:师资结构、教师素质和数量是否能够满足学校体育工作需求。

3.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情况:学校是否足够重视体育工作,是否有足够的经费用于体育教育和活动。

二、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1.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能否满足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各项素质培养需求。

2.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

3.体育课程教学过程是否丰富多样,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4.体育课程教学评估方式是否合理,是否能够科学评价学生的运动水平和体能发展程度。

三、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组织和开展1.学校是否定期组织各类体育比赛和活动,是否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体育特长和潜力。

2.学校是否能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爱好。

3.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流程是否规范,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活动质量。

四、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1.学校体育工作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是否能够提供科学的体育锻炼和健康指导。

2.学校是否关注学生的体质发展,是否通过定期的体测和健康评估来监督学生的身体状况。

3.学校是否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体育习惯。

五、学校体育工作的社会影响力1.学校体育工作在地方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声誉。

2.学校是否积极参与各类体育赛事和社区体育活动,是否能够为地方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是一个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示例,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全面了解学校体育工作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和提升学校体育工作的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者,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来对中小学校的体育工作进行全面评估。

这套指标体系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是体育工作的核心指标。

包括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反应能力、耐力等指标。

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体育计划和课程安排。

2.教师教学水平教师是体育工作的关键人物,他们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体育水平。

因此,我们需要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估,包括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

3.学生参与度学生参与度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评估学生参与度,可以了解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考察学校体育组织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4.运动技能水平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是评价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学生在各项运动中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训练。

5.比赛成绩比赛成绩是体育工作的标志性产物,也是体育工作成果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学生在各项比赛中表现的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比赛水平和竞争潜力,同时也可以推动校园体育竞赛的开展。

通过以上指标的评估,可以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小学校的体育工作状况,有助于指导体育工作的开展和提升。

除了以上提到的指标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也需要考虑,比如体育设施的配备、体育场馆的管理、体育课程的设计等。

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着学生体育水平的提升。

1.体育设施的配备学校需要配备足够的体育设施,包括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等。

这些设施需要定期维护和管理,保证其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学校应该定期了解学生对体育设施的满意度,以便及时进行改善。

2.体育场馆的管理管理是体育场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体育场馆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场馆使用时间、场馆使用费用、场馆使用须知等方面。

学校也应该定期进行场馆使用安全检查,保证学生在使用场馆时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估指标体系
填表说明:
1.第6条:按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安排体育与健康课时;
2.第17条:体育教师数量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测算;
3.第21条:体育教师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每周计2课时,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含统计、整理、上报),每班每学年计8课时。

4.第23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达标情况,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测算;
5.第28条:上级教育部门拨付公用经费中,安排用于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比赛
以及易耗体育器材购置费用数额和比例;
6.第30条:保留各年级《国家学生体育健康标准登记卡》原件备查;
7.第36条:以各学段毕业年级学生测试结果为例。

8.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满分为100分。

其中,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59分及其以下为不合格。

9.凡有以下情形之一者,评估为不合格:
不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未按国家规定开足体育与健康课;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上报数据不真实或未按要求上报;评估中弄虚作假。

10.评估每年进行一次
加分条件:
1.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坚持开展活动;
3.每年在一次校级运动会中,设计全体学生参加的项目;
4.每年组织不少于10次的校级单项体育比赛;
5.学校有体育代表队,每周训练不得少于两次,积极参加上级教育或体育部门组织的竞赛。

凡具备以上条件之一的每项加2分,最多加10分。

附件2: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估自评结果报表单位全称(公章):
(注:请对应《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自评,并填写此表。

此表一式两份,报送上级教育部门一份,学校存档一份)
校长签字:填报人:联系电话:
填报日期:年月日
附件3:
中小学校体育等级评估工作审核结果报表
教育部门盖章:
请各省(区、市)教育部门于12月31日前,将本表与评估工作报告一并报教育部;本表适用地(市)、县(区)向上级教育部门填报。

教育部门分管领导签字: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字:
填报人:
填报日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