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技术孙德文版课后习题答案全解

微型计算机技术孙德文版课后习题答案全解
微型计算机技术孙德文版课后习题答案全解

微型计算机技术孙德文

版课后习题答案全解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1章

(略)

第2章

(略)

第3章

3. 1. 已知DS=091DH,SS=1E4AH,AX=1234H,BX=0024H,CX=5678H,BP=0024H,

SI=0012H,DI=0032H,(09226H)=00F6H,(09228H)=1E40H,(1E4F6H)=091DH。

在以上给出的环境下,试问下列指令或指令段执行后的结果如何

(1)MOV CL,[BX+20H][SI];

(2)MOV[BP][DI],CX;

(3)LEA BX,[BX+20H][SI]

MOV AX,[BX+2];

(4)LDS SI,[BX][DI]

MOV[SI],BX;

(5)XCHG CX,[BX+32H]

XCHG[BX+20H][SI],AX

解:

(1)CL=[09226H]=F6H

(2) [BP][DI]=[1E4F6H]=CX=5678H

(3) BX=0056H; AX=[09228H]=1E40H

(4) SI=[09226]=00F6H; [SI]=[1E4F6H]=BX=0024H

(5) AX=5678H; [BX+20H][SI]=1234H

3. 2. 设,DS=1000H:SS=2000H,AX=1A2BH,BX=1200H,CX=339AH,BP=1200H,

SP=1350H,SI=1354H,(1135OH)=OA5H,(11351H)=3CH,(11352H)=OFFH,(11353H)=26H,(11354H)=52H,(11355H)=0E7H,(126A4H)=9DH,(126A5H)=16H,(21350H)=88H,(21351H)=51H

下列各指令都在此环境下执行,在下列各小题的空格中填入相应各指令的执行结果。

(1)MOV AX,1352H

AX=

(2)MOV AX,[1352H]

AX=

(3)MOV 0150H[BX],CH

(11350H)=,(11351H)=

(4)MOV AX,0150H[BP]

AX=

(5)POP AX

AX=,SP=

(6)ADD[SI],CX

(11354H)=,(11355H)=,SF=

ZF=,PF=,CF=,OF=

(7)SUB BH,0150H[BX][SI]

BH=,SF=,ZF=,

PF=,CF=,OF=

(8)INC BYTE PTR 0152H[BX]

(11352H)=,(11353H)=______,CF=______

(9)INC WORD PTR 0152H[BX]

(11352H)=,(11353H)=,CF=

(10)SAR BYTE PTR 0150H[BX],1

(11350H)=,CF=,OF=

(11)SAL BYTE PTR 0150H[BX],

(11350H)=,CF=,OF=

解:

(1)AX=1352H

(2)AX=26FFH

(3)[11350H]=33H; [11351H]=3CH

(4)AX=5188H

(5)AX=5188H ; SP=1352H

(6)[11354H]=ECH; [11355H]=1AH; SF==ZF=PF=OF=0; CF=1

(7)BH=75H; SF==ZF=PF=OF=0; CF=1

(8)[11352H]=00H; [11353H]=26H; CF不变

(9)[11352H]=00H; [11353H]=27H; CF不变

(10)[11350H]=D2H; CF=1; OF=0

(11)[11350H]=4AH; CF=1; OF=1

3. 3. 设下列各转移指令的第一字节在内存中的地址为CS=2000H和IP=016EH,且环

境均为;DS=6000H,BX=16C0H,(616COH)=46H,(616C1H)=01H,(616C2H)=00H,(616C3H)=30H,(61732H)=70H,(61733H)=17H。写出下列各无条件转移指令执行后CS和IP值。各指令左首的16进制编码是该指令的机器码。指令中的目的地址用相应的标号表示。

(1)EBE7 JMP SHORT AGAIN

(2)E90016 JMP NEAR PTR OTHER

(3)E3 JMP BX

(4)FF67 JMP WORD PTR 0072H[BX]

(5)FFEB JMP DWORD PTR[BX]

解:

(1)CS=2000H; IP=0157H

(2) CS=2000H; IP=1771H

(3) CS=2000H; IP=16C0H

(4) CS=3000H; IP=0146H

(5)CS=2000H; IP=1770H

(6)CS=3000H; IP=0146H

3. 4. 阅读下列各小题的指令序列,在后面空格中填入该指令序列的执行结果。

(1)MOV BL,85H

MOV AL,17H

ADD,AL,BL

DAA

AL=,BL=,CF=

(2)MOV AX,BX

NOT AX

ADD AX,BX

INC AX

AX=,CF=

(3)MOV AX,OFF60H

STC

MOV DX,96

XOR DH,OFFH

SBB AX DX

AX=,CF=

(4)MOV BX,OFFFEH

XOV CL,2

SAR RX,CL

BX=,CF=

解:

(1)AL=02H; BL=85H; CF=1

(2)AX=0000H; CF=0

(3)AX=0000H; CF=0

(4)BX=0FFFFH; CF=1

3. 5. 阅读分析下列指令序列

ADD AX,BX

JNO L1

JNO L2

SUB AX,BX

JNC L3

JNO L4

JMP L5

若AX和BX的初始值分别如下列五种情况所示,则执行该指令序列后,程序将分别转向何处执行(注:即写出转移去的目的地址L1~L5中的一个)。

(1)AX=14C6H,BX=80DCH

(2)AX=0B568H,BX=54B7H

(3)AX=42C8H,BX=608DH

(4)AX=0D023H,BX=9FD0H

(5)AX=9FD0H,BX=0D023H

解:

(1)转向L1

(2)转向L1

(3)转向L2

(4)转向L5

(5)转向L5

3. 6. AND AL,AL

JZ BRCH1

RCR AL,1

JZ BRCH2

RCL AL,1

INC AL

JZ BRCH3

上述程序运行后,试回答:

(1)当(AL)=时,程序转向BRCH1

(2)当(AL)=时,程序转向BRCH2

(3)当(AL)=时,程序转向BRCH3

解:

(1)AL= 00H

(2)AL=01H

(3)AL=0FFH

3 .7. 完成下列操作,选用什么指令:

(1)将AX的内容、减去0520H,和上次运算的借位;

(2)将变量名TABL的段地址送AX;

解:

(1)SBB AX, 0520H

(2)MOV AX, SEG TABL

3. 8. D1 DB 20H DUP()

D2 DW D1

请写出用一条指令实现取D1的偏移地址→SI中的三种方法。

解:

(1)MOV SI, OFFSET DI

(2)MOV SI, D2

(3)LEA SI, DI

3. 9. 程序段1 程序段2

MOV AX,147BH MOV AX,99D8H

MOV BX,80DCH MOV BX,9847H

ADD AX,BX SUB AX,BX

JNO L1 JNC L3

JNC L2 JNO L4

上述两个程序段执行后,分别转移到哪里

解:

(1)转向L1

(2)转向L3

3. 10. MOV BX,0FFH

AND BX,0FFFH

OR BX,0F0FH

XOR BX,00FFH

上述程序段运行后,BX=,CF=

解:

BX=0F00H; CF=0

3. 11. CMP AX,BX

JGE NEXT

XCHG AX,BX

NEXT: CMP AX,CX

JGE DONE

XCHG AX,CX

DONE:…

试回答:

(1)上述程序段执行后,原有AX,BX,CX中最大数存放在哪个寄存器中

(2)这三个数是带符号数还是无符号数

解:

AX ; 带符号数

第4章

画出下列语句中的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储情况。

ARRAYB DB 63,63H,‘ABCD’,

3DUP(),2 DUP(1,3)

ARRAYW DW 1234H,5,‘AB’,‘CD’,,

2DUP(1,3)

解:

4. 2.

DATA1 DW

DATA2 DB 32DUP()

DATA3 DD

DLENGTH EQU $-DATA1

此时DLENGTH的值是多少

解:

DLENGTH=38=26H

4. 3. 程序中数据定义如下:

ARRAY DB ‘ABCDEF’

RESULT DB

TABLE DW 20 DUP()

则执行指令MOV AX,TYPE RESULT后,AX=

MOV BX,TYPE TABLE后,BX=

MOV CX,LENGTH TABLE后,CX=

MOV DX,LENGTH ARRAY后,DX=

MOV SI,SIZE TABLE后,SI=

MOV DI,SIZE ARRAY后,DI=

解:

AX=1; BX=2; CX=20; DX=1;

SI=40; DI=1

4. 4. 指令AND AX,7315H AND 0FFH中,两个AND有什么差别这两个AND操作分别在

什么时候执行

解:

左为助记符,由CPU执行指令时运算;

右为运算符,由汇编程序在汇编时运算。

4. 5. 设BX=1034H,则执行下列指令

MOV AX,BX AND 0FFH

MOV CX,BX EQ 1234H

后,AX和CX各为多少若BX=1234H,则结果如何

解:

AX=0034H; CX=0000H;

AX=0034H;CX=FFFFH

4. 6. 设已知语句为:

ORG 0024H

DATA1 DW 4,12H,$+4

则执行指令MOV AX,DATA1+4后AX的值是多少

解:

AX=002CH

4. 7. 已知数据定义语句为:

BUFFER DB 16 DUP(O,2DUP(1))

则其中字数据单元内容为0100H的单元数是多少

解:

16个

4. 8. 要在以DA1为首址的数据区中依次存放下列数据;

‘A’,‘B’,O,0,‘C’,‘D’,0,0

请分别用DB、DW和DD语句实现。

解:

DAT DB ‘A’, ‘B’,0,0,’C’,’D’,0,0

DAT DW ‘BA’,0,’DC’,0

DAT DB ‘BA’,’DC’

4. 9. 试按下列要求在数据段中依次书写各数据定义语句:

(1)以DA1为首字节的连接存储单元中存放20H个重复的数据序列:2,3,10 个4,一个7。

(2)DA2为字符串变量,用字变量(DW)设置一字符串;‘STUDENTS’(按

此顺序存放在各单元中)

(3)用等值语句给符号COUNT赋值以DA1为首址的数据区共占有的字节数,此等值语句必须放在最后一语句。

解:

(1) DAT1 DB 20H DUP (2,3,10 DUP (4),7)

(2) DAT2 DW ‘TS’, ‘DU’ ,’NE’,’ST’

(3) COUNT EQU DATA2-DATA1

4. 10. 下面程序段是实现从键盘输入十个一位10进数后累加。最后累加和以非压缩

BCD码形式存放在AH(高位)和AL(低位)中。试把程序段中所空缺的指令填上。

XOR BX,BX

LOP:MOV AH,01H ;键盘字符输入

INT 21H

MOV AH,BH

ADD AL,BL

MOV BX,AX

解:

MOV CX, 10

AAA

4. 11. 下面程序段的功能是把DA1数据区的数0~9转换为对应的ASCII码。试完善本

程序段。

DA1 DB OOH,O1H,02H,03H,04H,05H,06H,07H,08H,09H

ASCI DB 10 DUP()

CUNT=ASCI-DA1

LEA SI,DA1

LEA DI,ADCI

LOP1:MOY AL,[SI]

MOV[DI],AL

INC SI

INC DI

LOOP LOP1

解:

MOV CX, COUT

ADD AL, 30H

4. 12. BUFF‘ABD$QC%$A…XYZ’

CONT EQU $-BUFF

CLD

LEA DI,BUFF

MOV CX,CONT

MOV AL,‘$’

XOR DX,DX

NEXT:REPNZ SCA,SB

CMP CX,0

JZ K1

INC DX

JMP NEXT

K1:…

上述程序段运行后,DX中的值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解:

DX中为$个数

4. 13. 设A,B是长度为10的字节数组,用串操作指令编写程序实现AB两数组内容的

相互交换,试完善本程序。

DATA SEGMENT

A DB1,2,3,4,5,6,7,8,9,0AH

DRG OO10H

B DB 0AH,9,8,7,6,5,4,3,2,1

DATA ENDS

LEA SI,A

LEA DO,B

MOV CX,10

LOP:LODSB

XCHG AL,[DI]

DEC DI

STOSB

INC DI

LOOP LOP

解:

XCHG SI, DI

XCHG SI, DI

4. 14. 现有一子程序:

SUB1 PROC

TEST AL,80H

JE PLUS

TEST BL,80H

JNE EXITO

JMP XCHANGE

PLUS:TEST BL,80H

JE EITO

XCHANGE:XCHG AL,BL

EWITO:RET

SUB1 ENDP

试回答:

(1)子程序的功能是什么

(2)如调用子程序前AL=9AH,BL=77H,那么返回主程序时,AL=BL=

解:

(1) 测试AL, BL两数的符号,如为同号直接返回,如为异号,则AL与BL交换

(2) AL=77H, BL=9AH

4. 1

5. 编写一程序段,将AL中的第7和0位,第6和1位,第5和2位,第4和3位

互换。

解:

MOV CX, 8

MOV AH, 0

K1: SHR AL, 1

RCL AH, 1

DEC CX

JNZ K1

MOV AL,AH

4. 16. 试编写一程序段,在CHAR为首址的26个字节单元中依次存放字母‘A’~

‘Z’

解:

MOV AL, ‘A’

MOV DI, OFFSET CHAR

MOV CX, 26

LOP: MOV [DI], AL

INC AL

INC DI

LOOP LOP

4. 17. 设在数据段中有X,Y两变量(字节单元),试编写程序段计算(只写有关程序

功能的指令):

X 当X≥0时

Y=

|X| 当X<0时

解:

MOV AL, X

CMP AL, 0

JGE BIGR

NEG AL

BIGR: MOV Y, AL

4. 18. 编程序段计算SUM==al+a2+…+a20,已知a1~a20依次存放在以BUF为首址的

数据区,每个数据占两个字节,和数SUM也为两个字节。(要求用循环结构编写,循环控制采用计数控制)。此题考生勿需书写源程序格式,只需把试题要求的有关指令序列书写出来。)

解:

MOV AX, 0

MOV BX, OFFSET BUF

MOV CX, 20

LOP: ADD AX, [BX]

INC BX

INC BX

LOOP LOP

MOV SU M, AX

4. 19. 编写一个完整的源程序,将BUF字节单元存放的两位BCD码,转换成2个字节

的ASCII码,并分别存放在ASC和ASC+1字节单元中。

例如:(BUF字节单元)=58H,那么(ASC字节单元)=35H,(ASC+1字节单元)=38H。

解:

DATA SEGMENT

BUF DB 58H

ASC DB 2 DUP ()

DATA ENDS

STACK1 SEGMENT PARA STACK

DW 20H DUP (0)

STACK1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DS:DATA

START : MOV AX, DATA

MOV DS, AX

MOV AL, BUF

AND AL, 0F0H

MOV CL, 4

SHR AL, CL

OR AL, 30H

MOV ASC, AL

MOV AL, BUF

AND AL, 0FH

OR AL, 30H

MOV ASC+1, AL

MOV AL, 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4. 20. 在A1单元开始定义了一长度为N的字符串,找出其中所有的小写字母并存放到

以A2开始的存储区中。统计出小写字母的个数,存放到SL单元中。请编一完整的源程序。数据段如下:

DATA SEGMENT

A1 DB‘…’

N EQU $-A1

A2 DB N DUP()

SL DB

DATA ENDS

解:

DATA SEGMENT

A1 DB ‘……’

N EQU $-A1

A2 DB N DUP ()

SL DB

DATA ENDS

STACK SEGMENT PARA STACK

DW 10H DUP (0)

START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DS:DATA, SS:STACK

START : MOV AX, DATA

MOV DS, AX

LEA SI, A1

LEA DI, A2

MOV CX, N

XOR BL, BL

AGAIN: MOV AL, [SI]

CMP AL, ‘a’

JB EXIT

CMP AL, ‘z’

JA EXIT

MOV [DI], AL

INC BL

INC DI

EXIT: INC SI

LOOP AGAIN

MOV SL, BL

MOV AH, 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4. 21. 设在DAT单元存放一个-9~+9的字节数据,在SQRTAB数据区中存放0~9的平

方值,请用直接查表法编写一个子程序,在SQRTAB中查找出DAT单元中数据对应的平方值送SQR单元。并写出主程序的调用方式。

数据段如下:

DATA SEGMENT

DAT DB XXH

SQRTAB DB 0,1,4,9, (7781)

SQR DB

DATA ENDS

解:

DATA SEGMENT

DAT DB XXH

SQRTAB DB 0,1,4,9, ……,81

SQR DB

DATA ENDS

STACK1 SEGMENT PARA STACK

DB 20H DUP (0)

STACK1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DS:DATA, SS:STACK1

START : MOV AX, DATA

MOV DS, AX

…………

CALL SUBROT

……

MOV AH, 4CH

INT 21H

SUBROT PROC

PUSH AX

PUSH BX

LEA BX, SQRTAB

MOV AL, DAT

TEST AL, 80H

JNS NEXT

NEG AL

NEXT: XLAT SQRTAB

MOV SQR, AL

POP BX

POP AX

RET

SUBROT ENDS

CODE ENDS

END START

4. 22. 编写能完成下列要求的程序:测试字节数据STATUS,若其中位1、3、5有一位

是“1”,程序就转至ROUT1;若有二位是“1”,就转向ROUT2;若三位都是“1”,就转向ROUT3;若这三位没有一位是“1”,就转向ROUT4。

解:

MOV AL, STATUS

AND AL, 00101010B

JZ ROUT4

CMP AL,00101010B

JZ ROUT3

TEST AL, 00001010B

JZ ROUT1

TEST AL, 00101000B

JZ ROUT1

TEST AL, 00100010B

JZ ROUT1

JMP ROUT2

HLT

4. 23. STRING字符串的最大长度为80个字符,字符串的结束用字符$表示。编写程序

在该字符串中查找是否有空格符(ASCII码为20H),若有就将第一个空格在字符串中的位置(00~4FH)存入POST单元;若无空格则将-1存入POST。

解:

DATA SEGMENT

STRING DB ‘……$

LENT’ EQU $- STRING

POST DB

SEARCH: MOV BX, OFFSET STRING

MOV DL, 20H

MOV POST, 0FFH

LOP: MOV AL, [BX]

INC BX

CMP AL, ‘$’

JZ STP

CMP AL, DL

JNZ LOP

DEC BX

MOV POST, BX

STP: MOV AH, 4CH

INT 21H

第5章

5. 1. 用下列芯片构成存储系统,各需要多少个RAM芯片需要多少位地址作为片外地址

译码设系统为20位地址线,采用全译码方式。

(1)512×4位RAM构成16KB的存储系统;

(2)1024×1位RAM构成128KB的存储系统;

(3)2K×4位RAM构成64KB的存储系统;

(4)64K×1位RAM构成256KB的存储系统;

解:

1) 需要16KB/512×4=64片

片外地址译码需11位地址线。

2) 需要128KB/1K×1=1024片

片外地址译码需10位地址线。

3) 需要64KB/2K×4=64片

片外地址译码需9位地址线。

4) 需要256KB/64K×1位=32片

片外地址译码需4位地址线。

5. 2. 现有一种存储芯片容量为512×4位,若要用它组成4KB的存储容量,需多少这

样的存储芯片每块芯片需多少寻址线而4KB存储系统最少需多少寻址线

解:

4KB/ 512×4b= 16,需要16片

每片芯片需9条寻址线

4KB存储系统最少需12条寻址线

5. 3. 有-2732EPROM芯片的译码电路如图所示,请计算该芯片的地址范围及存储容

量。

图习 5-1

解:

2732的地址范围为

存储容量为4KB。

5. 4. 某一存储器系统如图习5-2所示,回答它们的存储容量各是多少RAM和EPROM

存储器地址分配范围各是多少

解:

EPROM的地址范围为FD000H~FDFFFH,存储容量为4KB;RAM的地址范围为

未参加译码,因而有F9000H~F97FFH或F9800H~F9FFFH,存储容量为2KB。由于A

11

地址重叠,一个内存单元有2个地址对应。

5. 5. 使用6116、2732和74LS138译码器构成一个存储容量为12KB ROM(00000H~

02FFFH)、8KB RAM(03000H~04FFFH)的存储系统。系统地址总线为20位,数据总线为8位。

解:

5. 6. 8086CPU执行MOV[2001]H,AX指令从取指到执行指令最少需要多少时间设时钟

频率为5MHZ,该指令的机器码为4个字节,存放在1000H;2000H开始的4个单元中。

图习 5-2

解:

在无等待周期的情况下,从取指到执行共需:

4×4×1/5M=μs(一个总线周期在无等待周期的情况下由4个时钟周期T组成)。

5. 7 图习5-2. 为由2片静态RAM组成的微机系统存储器,此时芯片#1和芯片#2的地

址范围和各自的存储总容量。

图习5-3解:

芯片#1的地址范围为:

A

19 ~ A

14

A

13

A

12

A

11

~ A

×××××× 0 1 0 ~ 0×××××× 0 1 1 ~ 1

当A

19~A

14

为全“0”时,其地址范围为01000H~01FFFH,

芯片#2的地址范围为:

A

19 ~ A

14

A

13

A

12

A

11

A

10

~ A

×××××× 1 0 0 0 ~ 0×××××× 1 0 0 1 ~ 1

当A

19~A

14

为全“0”时,其地址范围为02000H~027FFH,芯片#1的存储容量

4KB;芯片#2为2KB。

5. 8. 用二片8K×8位的静态RAM芯片6264组成的8位微机系统的存储器电路如图习

5-4所示,试计算芯片6264 #1和 #2的地址范围以及存储器的总容量。

图习5-4

解:

芯片 #1的的地址范围计算:

A 19 ~ A

15

A

14

A

13

A

12

~ A

××××× 1 0 0 ~ 0

××××× 1 0 1 ~ 1

当无关项取“0”时,地址范围为04000H~05FFFH

芯片 #2的的地址范围计算:

A 19 ~ A

15

A

14

A

13

A

12

~ A

××××× 0 1 0 ~ 0

××××× 0 1 1 ~ 1

当无关项取“0”时,地址范围为02000H~03FFFH。该存储器的总容量为16KB。

5. 9. 微机系统的存储器由5片RAM芯片组成,如图习5-5所示,其中U1有12 条地址

线,8条数据线,U2~U5各有10条地址线,4条数据线,试计算芯片U1和U2,U3的地址范围,以及该存储器的总容量。

图习5-5

解:

芯片 U

1

的的地址范围计算:

A

19 ~ A

14

A

13

A

12

A

11

A

10

~ A

0 ~ 0 0 1 0 0 ~ 0 0 ~ 0 0 1 1 1 ~ 1地址范围为01000H~01FFFH

芯片 U

2和U

3

的的地址范围计算:

A

19 ~ A

14

A

13

A

12

A

11

A

10

A

9

~ A

0 ~ 0 1 0 0 0 0 ~ 0 0 ~ 0 1 0 0 0 1 ~ 1

地址范围为02000H~023FFH。总容量为6KB(U

1为4KB、U

2

、U

3

为1KB、U

4

、U

5

1KB)。

第6章

6. 1. CPU同外设交换的信息有三种类型: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请说明CPU是如何通过其三总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同外设交换这三类信息的6. 2. 简述查询式数据传送方式的工作过程。

6. 3. 简述中断传送方式的工作过程。

6. 4. 简述三种DMA传送方式的区别。

6. 5. 简述DMA控制器同一般接口芯片的区别。

6. 6. 画出查询传送方式输出数据的流程图

解:

读入状态字←←←←←←

↓↑N

检查输出设备是否准备好→

↓Y

数据口输出数据,控制口输出控制信息

6. 7. 通过如图习6-1的电路,可以把I/O指令寻址结构改为存储器映象I/O端口寻址的结构,试计算该电路结构中,I/O端口和存储器的地址范围。并扼要说明二种I/O 端口寻址的区别。

图习 6-1 存储器映象I/O

解:

I/O端口的地址范围为:

F0000H~FFFFFH

存储器的地址范围为:

00000H~EFFFFH

两者区别见教材

6. 8. 图习6-2为一个LED接口电路,写出使8个LED管自左至右依次发亮2秒的程

序,并说明该接口属于何种输入输出控制方式,为什么

图习 6-2 LED接口

解:

控制程序为:

MOV AL,7FH

LOP: OUT 20H,AL

CALL DELAY2S ;调用延时2秒子程序

ROR AL,1

JMP LOP

该接口属无条件传送方式,CPU同LED之间无联络信号,且无中断控制逻辑。

LED总是已准备好,可以接收来自CPU的信息。

6. 9. 简要说明8237A三种基本传送类型的特点。

6. 10. 简要说明8237A四种特殊传送类型的特点。

6. 11 图习6-4是一个具有中断功能的输入接口电路,当外设数据准备就绪时,发一

个READY的正脉冲,向CPU发中断请求,请分析该电路的工作过程。

图习6-4

解:

该电路工作过程如下:当外设准备好数据后,把数据送入数据寄存器U

1

,同时发出一个

READY正脉冲送到中断请求触发器U

3,U

3

的Q为高电平,送与门3。U

2

为中断允许触发

器,在传送数据前,由CPU对U

2初始化,即用MOV AL,01H;OUT Y

2

,AL使U

2

的D =

“1”,则U

3

的Q端生成的中断请求信号通过与门3向CPU发出中断请求INTR,CPU若

满足中断响应条件,转入中断服务程序,在中断服务程序中用IN AL,Y

1

指令产生负脉

冲,使U

1

(输入数据寄存器)的OE有效,读入外设送入的数据。

第7章

7. 1. 具有中断屏蔽的接口电路中的“屏蔽”同“屏蔽中断”中的“屏蔽”是否一回

事,若不是,有何区别

7. 2. 8086CPU有哪几种中断

微型计算机技术 孙德文 编著 第三版 课后答案 5-7章

5.1 CPU同外设交换的信息有三种类型: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说明CPU是如何通过三种总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同外设交换这三种信息的。 外设接口一边通过CPU的三总线同CPU连接,一边通过三种信息:数据信息,控制信息和状态信息同外设连接,CPU通过外设接口同外设之间交换的信息就是这三种信息 5.2 简述查询传送方式的工作过程 读取外设的当前状态,如果外设处于“忙”或“未准备就绪”,则程序转回重复检测外设状态,如果外设处于“空”或“准备就绪”,则进行第一次数据传送 5.3简述中断传送方式的工作过程 在中断传送方式中,通常是在程序中安排好再某一时刻启动某一台外设,然后CPU继续执行其主程序,当外设完成数据传送的准备后,向CPU发送中断请求信号,在CPU可以响应中断的条件下,现行主程序被“中断”,转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完成一次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传送完成后仍返回被中断的主程序,从断点处继续执行。采用中断传送方式时,CPU从启动外设到外设就绪这段时间,一直在执行主程序 5.4 简述三种DMA传送方式的区别 (1)单字节传送方式:每次DMA传送只传送一个字节的数据,传送后释放总线,由CPU控制总线至少一个完整的总线周期。以后又是测试DMA请求线DREQ,若有效,再进入DMA周期。在这种方式中要注意:○1在DMA响应信号DACK有效前,DREQ必须保持有效;○2即使DREQ在传送过程中一直保持有效,在两次传送之间也必需释放总线。(2)成组传送方式:一个DMA请求可以传送一组信息,这一组信息的字节数由编程决定,只要在DACK有效之前DREQ保持有效即可。一旦DACK有效,不管DREQ是否有效,DMAC一直不放弃总线控制权,直到整个数组传送完。(3)请求传送方式:又称查询传送方式。该方式的传送类似于成组传送方式,但每传送一个字节后,DMAC就检测DREQ,若无效,则挂起;若有效,继续DMA传送,直到①一组信息传送结束;②外加信号强制DMAC中止操作。 5.5 简述DMA控制器与一般接口芯片的区别①能发出地址信息,对存储器寻址,并修改地址指针。DMAC 内部必须有能自动加1减1的地址寄存器;②能发出读、写控制信号,包括存储器访问信号和I/O访问信号。 5.6画出查询传送方式输出数 6.1 根据接口电路功能,简要说明I/O接口电路应包括哪些电路 据的流程图单 (1)实现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数据端口 (2)在程序查询的I/O方式中,便于CPU与接口电路或外设之间用应答方式 来交换信息——控制命令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 (3)在中断传送的I/O方式中,必须提供各种中断控制功能——中断控制逻 辑 (4)具有选择接口电路中不同端口的功能——地址译码器 (5)能对地址译码器选中的端口实现读写操作——读写控制逻辑。 6.2 扼要说明8255A工作在方式0和方式1的区别 方式0可以工作于无条件传送方式,也可工作于查询传送(条件传送)方式,可由用户选择PCL和PCH中各一条线作为PA口和PB口的联络信号线,方式0不能工作于中断传送方式;方式1可以工作于查询传送方式和中断传送方式,芯片规定了PC口中6条线作为PA 口和PB口同外设之间的联络信号线以及同CPU之间的中断请求线。 6.3试说明8255A在方式1输入时的工作过程 当外设准备好数据,在传送数据的同时,送出一个选通信号STB,8255A的A口数据锁存器在STB,下降沿控制下降数据锁存。8255A向外设送出高电平的IBF,表示锁存数据已完成,暂时不要再传送数据 6.4 试说明8255A在方式1输出时的工作过程 当输出缓冲器满信号OBF为高电平时,CPU执行输出指令,CPU输出的数据送入8255AA口,并使INTR复位,OBF置为低电平,通知输出设备CPU已把数据输出到了8255A的A口,输出设备接到OBF信号有效后,发ACK有效,ACK下降沿将OBF置为1,ACK上升沿表示输出设备已从8255A指定端口取走数据,此时若INTE=1,则INTR被置为高电平,向CPU申请中断,CPU可采用中断方式输出下一个数据。CPU也可通过查询OBF信号,若OBF=1,CPU输出下一个数据给8255A,即用查询方式传送数据。 6.5 8255A的3个端口在使用时有什么区别 通常端口A或B作为输入输出的数据端口(端口A还可以作为双向数据端口),而端口C作为控制或状态信息

结构力学习题及答案(武汉大学)

结构力学习题 第2章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2-1~2-6 试确定图示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题2-1图题2-2图 题2-3图题2-4图 题2-5图题2-6图 2-7~2-15 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若是具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则需指明多余约束的数目。

题2-7图 题2-8图题2-9图 题2-10图题2-11图 题2-12图题2-13图 题2-14图题2-15图

题2-16图题2-17图 题2-18图题2-19图 题2-20图题2-21图2-1 1 W = 2-1 9 W - = 2-3 3 W - = 2-4 2 W = - 2-5 1 = W - 2-6 4 = W - 2-7、2-8、2-12、2-16、2-17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9、2-10、2-15具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11具有六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13、2-14几何可变体系为

2-18、2-19 瞬变体系 2-20、2-21具有三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第3章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的力分析3-1 试作图示静定梁的力图。 (a)(b) (c) (d) 习题3-1图 3-2 试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力图。 (a) (b)

(c) 习题3-2图 3-3~3-9 试作图示静定刚架的力图。 习题3-3图习题3-4图 习题3-5图习题3-6图 习题3-7图习题3-8图

习题3-9图 3-10 试判断图示静定结构的弯矩图是否正确。 (a) (b) (c) (d) 部分习题答案 3-1 (a )m kN M B ?=80(上侧受拉),kN F R QB 60=,kN F L QB 60-= (b )m kN M A ?=20(上侧受拉),m kN M B ?=40(上侧受拉),kN F R QA 5.32=, kN F L QA 20-=,kN F L QB 5.47-=,kN F R QB 20=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答案人大第四版

第三章节:数据的图表展示 (1) 第四章节: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15) 第六章节: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26) 第七章节:参数估计....................................................... (28) 第八章节:假设检验........................................................ (38) 第九章节:列联分析........................................................ (41) 第十章节:方差分析........................................................ (43) 3.1 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个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调查结果如下: B E C C A D C B A E D A C B C D E C E E A D B C C A E D C B B A C D E A B D D C C B C E D B C C B C D A C B C D E C E B B E C C A D C B A E B A C E E A B D D C A D B C C A E D C B C B C E D B C C B C 要求: (1)指出上面的数据属于什么类型。 顺序数据 (2)用Excel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用数据分析——直方图制作: 接收频率 E16 D17 C32 B21 A14 (3)绘制一张条形图,反映评价等级的分布。 用数据分析——直方图制作: (4)绘制评价等级的帕累托图。 逆序排序后,制作累计频数分布表:

孙举陶课后题答案整理

第一章 1.材料为什么要复合?(原因) a一种材料在某一方面的性能可能是优异的。 b 很多材料的性能已经得到了充的发展,继续提高只能是通过复合。 c单一材料追求高性能价格很高,复合可以降低成本 d传统材料及其局限性 4复合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一定的工艺方法人工合成的,各组分间有明显界面且性能优于各组成材料的多相材料。 5 复合材料区别传统共混材料的特点。 1.多相结构存在着复合效应(复合材料是组分间被明显界面区分的多相材料,复合材料性能取决于各组分相性能的协同) 2.复合后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不变(区别于化合物和合金) 3.3. 人工制造(可设计性,区别于天然复合材料) 6 复合材料三大要素及其作用。 基体作用:成形、防护、传递载荷 界面作用:传力 增强体:受力,承担载荷 7复合材料复合的四大原理。 1.复杂的环境响应2.复杂微结构设计3.结构不均匀性4.界面稳定性 第二章 1.什么是复合效应? 对于由A、B两种原材料复合而成的材料C,其性能既包含A、B两种原材料所固有的性能,又具有A、B两种原材料所不具备的新性能。

2.复合效应的本质是什么? 复合效应本质是组分A、B的性能,及两者间形成的界面性能,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为复合材料的性能在其组分材料基础上的线性和非线性的综合。 3.作业1:请描述纤维间距随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即计算(s/r)在Vf= 0.3、0.4、0.5及0.6时的值并采用画图的方式做出说明,其中纤维排布方式:六边形。提示:横坐标:Vf,纵坐标:s/r 4.作业2假设2 wt%二氧化钍(ThO2)加入到镍(Ni)中,ThO2颗粒直径为100 nm,已知ThO2和Ni的密度分别为9.69和8.9 g/cm3,请计算每立方厘米的复合 材料中有多少个ThO2颗粒。(假设界面上没有反应产物)wt%: 质量分数。 5、作业3银-钨复合材料可作为电触头材

最新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四版习题目和答案完整版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四版)习题目和答案完整版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四版) 习题和答案 第二章 1、8088与8086的区别 [解答] ①外部数据总线位数不同。8086外部数据总线16位,在一个总线周期内可以输入/输出一个字(16位数据),而8088外部数据总线8位,在一个总线周期内只能输入/输出一个字节(8位数据)。 ②指令队列缓冲器大小不同。8086指令队列可容纳6个字节,且在每一个总线周期中从存储器取出2个字节的指令代码填入指令队列;而8088指令队列只能容纳4个字节,在一个机器周期中取出一个字节的指令代码送指令队列。 ③部分引脚的功能定义有所区别。 (1) AD15-AD0的定义不同。在8086中都定义为地址/数据分时复用引脚;而在8088中,由于只需要8条数据线,因此,对应于8086的AD15-AD8这8根引脚在8088中定义为A15-A8,它们在8088中只做地址线用。 (2) 引脚28和34的定义不同。在最大方式下,8088的第34引脚保持高电平,在最小模式时,8088和8086的第28引脚的控制信号相反,而8086的第34引脚为BHE/S7,BHE用来区分是传送字节、还是字,8088的第34引脚为SS0,用来指出状态信息,不能复用。 (3) 引脚28的有效电平高低定义不同。8088和8086的第28引脚的功能是相同的,但有效电平的高低定义不同。8088的第28引脚为IO/M,当该引脚为低电平时,表明8088正在进行存储器操作;当该引脚为高电平时,表明8088正在进行I/O操作。8086的第28引脚为M/IO,电平与8088正好相反。

微型计算机技术孙德文版课后习题答案全解

微型计算机技术孙德文 版课后习题答案全解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1章 (略) 第2章 (略) 第3章 3. 1. 已知DS=091DH,SS=1E4AH,AX=1234H,BX=0024H,CX=5678H,BP=0024H, SI=0012H,DI=0032H,(09226H)=00F6H,(09228H)=1E40H,(1E4F6H)=091DH。 在以上给出的环境下,试问下列指令或指令段执行后的结果如何 (1)MOV CL,[BX+20H][SI]; (2)MOV[BP][DI],CX; (3)LEA BX,[BX+20H][SI] MOV AX,[BX+2]; (4)LDS SI,[BX][DI] MOV[SI],BX; (5)XCHG CX,[BX+32H] XCHG[BX+20H][SI],AX 解: (1)CL=[09226H]=F6H (2) [BP][DI]=[1E4F6H]=CX=5678H (3) BX=0056H; AX=[09228H]=1E40H (4) SI=[09226]=00F6H; [SI]=[1E4F6H]=BX=0024H (5) AX=5678H; [BX+20H][SI]=1234H 3. 2. 设,DS=1000H:SS=2000H,AX=1A2BH,BX=1200H,CX=339AH,BP=1200H, SP=1350H,SI=1354H,(1135OH)=OA5H,(11351H)=3CH,(11352H)=OFFH,(11353H)=26H,(11354H)=52H,(11355H)=0E7H,(126A4H)=9DH,(126A5H)=16H,(21350H)=88H,(21351H)=51H 下列各指令都在此环境下执行,在下列各小题的空格中填入相应各指令的执行结果。 (1)MOV AX,1352H AX= (2)MOV AX,[1352H] AX= (3)MOV 0150H[BX],CH (11350H)=,(11351H)=

《结构力学习题集》(含答案)

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一、判断题: 1、虚位移原理等价于变形谐调条件,可用于求体系的位移。 2、按虚力原理所建立的虚功方程等价于几何方程。 3、在非荷载因素(支座移动、温度变化、材料收缩等)作用下,静定结构不产生内力,但会有位移且位移只与杆件相对刚度有关。 4、求图示梁铰C 左侧截面的转角时,其虚拟状态应取: A. ; ; B. D. C. =1 =1 5、功的互等、位移互等、反力互等和位移反力互等的四个定理仅适用于线性变形体系。 6、已知M p 、M k 图,用图乘法求位移的结果为:()/()ωω1122y y EI +。 M k M p 2 1 y 1 y 2 * * ωω ( a ) M =1 7、图a 、b 两种状态中,粱的转角?与竖向位移δ间的关系为:δ=? 。 8、图示桁架各杆E A 相同,结点A 和结点B 的竖向位移均为零。 A a a 9、图示桁架各杆EA =常数,由于荷载P 是反对称性质的,故结点B 的竖向位移等于零。 二、计算题: 10、求图示结构铰A 两侧截面的相对转角?A ,EI = 常数。 q l l l /2 11、求图示静定梁D 端的竖向位移 ?DV 。 EI = 常数 ,a = 2m 。 a a a 10kN/m 12、求图示结构E 点的竖向位移。 EI = 常数 。 l l l /3 /3 q

13、图示结构,EI=常数 ,M =?90kN m , P = 30kN 。求D 点的竖向位移。 P 3m 3m 3m 14、求图示刚架B 端的竖向位移。 q 15、求图示刚架结点C 的转角和水平位移,EI = 常数 。 q 16、求图示刚架中D点的竖向位移。EI = 常数 。 l/2 17、求图示刚架横梁中D点的竖向位移。 EI = 常数 。 18、求图示刚架中D 点的竖向位移。 E I = 常数 。 q l l/2 19、求图示结构A、B两截面的相对转角,EI = 常数 。 l/3 l/3 20、求图示结构A 、B 两点的相对水平位移,E I = 常数。

《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

《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交通灯控制系统 作者郑儒鸣 学号201020722101 指导教师王玉洁牛芗洁 2013年7月4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意义任务内容要求 (3) 二、设计思路 (3) 三、硬件电路 (3) 四、交通灯控制时序 (4) 五、软件设计 (5) 1)流程图 (5) 2)源程序 (5) 六、设计的创新点及体会收获总结 (7) 七﹑参考文献 (7)

一、课程设计的意义任务内容要求 1、目的和意义 本设计目的是应用外部中断技术的硬件电路组成及中断处理程序软件的编制方法。 2、内容 设计一个十字路口的交通灯控制系统。用实验箱上的发光二极管模拟交通灯信号。除了按照正常的交通灯控制规则进行控制外,还增加允许急救车优先通过的要求。有急救车到达时,发出中断申请,两交通信号为全红,以便让急救车通过。急救车通过路口的时间需要根据有关知识进行计算得到。 设十字路口宽度为某一值,急救车通过路口时的速度已知,可以设此时急救车是匀速通过,则通过的时间为速度除以路的宽度。急救车通过后,交通灯恢复中断前状态。 二、设计思路 十字路口交通灯的变化规律要求: 用实验箱上的发光二极管模拟交通灯信号 1、东西路口的绿灯、南北路口的红灯同时亮,这时东西方向的通车,L1、L6灯亮,L1、L6分别表示东西路口红灯、南北路口绿灯,延时一段时间(长延时); 2、东西路口、南北路口的黄灯同时亮起,L2、L5分别表示东西南北路口黄灯亮,延时一段时间(短延时); 3、东西路口的红灯、南北路口的绿灯同时亮,L3、L4分别表示东西路口红灯、南北路口绿灯,这时方向南北的通车。延时一段时间(长延时); 4、转1重复 5、特殊情况:如有急救车,则产生中断,两路口的交通灯红灯同时亮起,此时两路口同时亮起。中断结束之后恢复原本通路。 三、硬件电路 原理图

商务统计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288 Chapter 8: Confidence Interval Estimation CHAPTER 8 8.1 X ±Z ?σ n = 85±1.96? 864 83.04 ≤μ≤ 86.96 8.2 X ±Z ? σ n = 125±2.58?24 36 114.68 ≤μ≤ 135.32 8.3 If all possible samples of the same size n are taken, 95% of them include the true population average monthly sales of the product within the interval developed. Thus you are 95 percent confident that this sample is one that does correctly estimate the true average amount. 8.4 Since the results of only one sample are used to indicate whether something has gone wrong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manufacturer can never know with 100% certainty that the specific interval obtained from the sample includes the true population mean. In order to have 100% confidence, the entire population (sample size N ) would have to be selected. 8.5 To the extent that the sampling distribution of sample means is approximately normal, it is true that approximately 95% of all possible sample means taken from samples of that same size will fall within 1.96 times the standard error away from the true population mean. But the population mean is not known with certainty. Since the manufacturer estimated the mean would fall between 10.99408 and 11.00192 inches based on a single sample, it is not necessarily true that 95% of all sample means will fall within those same bounds. 8.6 Approximately 5% of the intervals will not include the true population. Since the true population mean is not known, we do not know for certain whether it is contained in the interval (between 10.99408 and 11.00192 inches) that we have developed. 8.7 (a) X ±Z ?σ n =0.995±2.58? 0.02 50 0.9877≤μ≤1.0023 (b) Since the value of 1.0 is included in the interval, there is no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he mean is different from 1.0 gallon. (c) No. Since σ is known and n = 50, from the Central Limit Theorem, we may assume that the sampling distribution of X is approximately normal. (d) The reduced confidence level narrows the width of the confidence interval. X ±Z ? σ n =0.995±1.96? 0.02 50 0.9895≤μ≤1.0005 (b) Since the value of 1.0 is still included in the interval, there is no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he mean is different from 1.0 gallon.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习题答案 (2)

1.1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①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是微型计算机的一部分。它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②微型计算机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和系统总线,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体。 ③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微型计算机、外设及系统软件三部分。 1.2CPU在内部结构上由哪几部分组成?CPU应具备哪些主要功能? 答:1.CPU在内部结构上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算术逻辑部件(ALU); ②累加器和通用寄存器组; ③程序计数器(指令指针)、指令寄存器和译码器; ④时序和控制部件。 2.CPU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①可以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②可保存少量数据; ③能对指令进行译码并执行规定的动作; ④能和存储器、外设交换数据; ⑤提供整个系统所需要的定时和控制; ⑥可以响应其他部件发来的中断请求。 1.3累加器和其他通用寄存器相比,有何不同? 答:许多指令的执行过程以累加器为中心;输入/输出指令一般也以累加器来完成。 1.4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有哪两类? 答:一类是通过对指令的译码,由CPU内部产生的。这些信号由CPU送到存储器、I/O接口电路和其他部件。另一类是微型机系统的其他部件送到CPU的。通常用来向CPU发出请求。 如中断请求、总线请求等。 1.5微型计算机采用总线结构有什么优点? 答:首先是系统中各功能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变为各个部件面向总线的单一关系。其次是一个部件只要符合总线标准,就可以连接到采用这种总线标准的系统中,使系统功能得到扩充。 1.6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如果一个系统的数据和地址合用一套总线或 者合用部分总线,那么,要靠什么来区分地址或数据? 答:1.数据总线是双向三态;地址总线是单向输出三态。 2.数据和地址复用时,必须有一个地址选通信号来区分该总线上输出的是地址还是数据。 1.7控制总线传输的信号大致有哪几种? 答:包括CPU送往存储器和I/O接口的控制信号,如读信号、写信号、中断响应信号、存储器和I/O接口区分信号等。还包括其他部件送到CPU的信号,如时钟信号、中断请求信号、 准备就绪信号等。 2.1总线接口部件有哪些功能?请逐一进行说明。 答:1.总线接口部件的功能是负责与存储器、I/O端口传送数据。 2.具体讲:①总线接口部件要从内存取指令送到指令队列; ② CPU执行指令时,总线接口部件要配合执行部件从指定的内存单元或者外设端口中取数据,将数据传送给执行部件,或者把执行部件的操作结果传送到指定的内存单元或外设端口中。 2.28086的总线接口部件由哪几部分组成?答:4个段地址寄存器CS、DS、ES、SS;16位的指令 指针寄存器IP;20位的地址加法器;6字节的指令队列。 2.38086的执行部件有什么功能?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1.8086的执行部件的功能是负责指令的执行。2.4个通用寄存器AX、BX、CX、DX;4个专用寄存器BP、SP、SI、DI;标志寄存器FLAGS和算术逻辑单元ALU。 2.4状态标志和控制标志有何不同?程序中是怎样利用这两类标志的?8086的状态标志和控制标 志分别有哪些? 答:1.不同之处在于:状态标志由前面指令执行操作的结果对状态标志产生影响,即前面指令执行操作的结果决定状态标志的值。控制标志是人为设置的。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1

习题 7-1 试确定图示结构的位移法基本未知量数目,并绘出基本结构。 (a) (b) (c) 1个角位移3个角位移,1个线位移4个角位移,3个线位移 (d) (e) (f) 3个角位移,1个线位移2个线位移3个角位移,2个线位移 (g) (h) (i) 一个角位移,一个线位移一个角位移,一个线位移三个角位移,一个线位移7-2 试回答:位移法基本未知量选取的原则是什么?为何将这些基本未知位移称为关键位移?是否可以将静定部分的结点位移也选作位移法未知量? 7-3 试说出位移法方程的物理意义,并说明位移法中是如何运用变形协调条件的。 7-4 试回答:若考虑刚架杆件的轴向变形,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数目有无变化?如何变化? 7-5 试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出其内力图。 (a)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 有一个角位移未知量,基本结构见图。 l 7- 32

7- 33 Z 1M 图 (2)位移法典型方程 11110 p r Z R += (3)确定系数并解方程 i ql Z ql iZ ql R i r p 24031831 ,82 12 12 111= =-∴-== (4)画M 图 M 图 (b)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 1个角位移未知量,各弯矩图如下 4m 4m 4m

7- 34 1Z =1M 图 3 EI p M 图 (2)位移法典型方程 11110 p r Z R += (3)确定系数并解方程 1115 ,35 2p r EI R ==- 15 3502 EIZ -= 114Z EI = (4)画M 图 () KN m M ?图 (c)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 一个线位移未知量,各种M 图如下 6m 6m 9m

《统计学》(第四版)学习指导书以及课后习题答案

附录:教材各章习题答案 第1章统计与统计数据 1.1(1)数值型数据;(2)分类数据;(3)数值型数据;(4)顺序数据;(5) 分类数据。 1.2(1)总体是“该城市所有的职工家庭”,样本是“抽取的2000个职工家庭”; (2)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抽取的“2000个家庭计算出的年人均收入。 1.3(1)所有IT从业者;(2)数值型变量;(3)分类变量;(4)观察数据。1.4(1)总体是“所有的网上购物者”;(2)分类变量;(3)所有的网上购物者 的月平均花费;(4)统计量;(5)推断统计方法。 1.5(略)。 1.6(略)。 第2章数据的图表展示 2.1(1)属于顺序数据。 (2)频数分布表如下 (4)帕累托图(略)。 2.2(1)频数分布表如下

2.3 2.5(1)排序略。 (2)频数分布表如下 (4)茎叶图如下

2.6 (3)食品重量的分布基本上是对称的。 2.7 2.8(1)属于数值型数据。

2.9 (1)直方图(略)。 (2)自学考试人员年龄的分布为右偏。 布比A 班分散, 且平均成绩较A 班低。 2.11 (略)。 2.12 (略)。 2.13 (略)。 2.14 (略)。 2.15 箱线图如下:(特征请读者自己分析) 第3章 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3.1 (1)100=M ;10=e M ;6.9=x 。

(2)5.5=L Q ;12=U Q 。 (3)2.4=s 。 (4)左偏分布。 3.2 (1)190=M ;23=e M 。 (2)5.5=L Q ;12=U Q 。 (3)24=x ;65.6=s 。 (4)08.1=SK ;77.0=K 。 (5)略。 3.3 (1)略。 (2)7=x ;71.0=s 。 (3)102.01=v ;274.02=v 。 (4)选方法一,因为离散程度小。 3.4 (1)x =274.1(万元);M e=272.5 。 (2)Q L =260.25;Q U =291.25。 (3)17.21=s (万元)。 3.5 甲企业平均成本=19.41(元),乙企业平均成本=18.29(元);原 因:尽管两个企业的单位成本相同,但单位成本较低的产品在乙企业的产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拉低了总平均成本。 3.6 (1)x =426.67(万元);48.116=s (万元)。 (2)203.0=SK ;688.0-=K 。 3.7 (1)(2)两位调查人员所得到的平均身高和标准差应该差不多相 同,因为均值和标准差的大小基本上不受样本大小的影响。 (3)具有较大样本的调查人员有更大的机会取到最高或最低者,因为样本越大,变化的范围就可能越大。 3.8 (1)女生的体重差异大,因为女生其中的离散系数为0.1大于男生 体重的离散系数0.08。 (2) 男生:x =27.27(磅),27.2=s (磅); 女生:x =22.73(磅),27.2=s (磅); (3)68%; (4)95%。 3.9 通过计算标准化值来判断,1=A z ,5.0=B z ,说明在A项测试中 该应试者比平均分数高 出1个标准差,而在B 项测试中只高出平均分数0.5个标准差,由于A 项测试的标准化值高于B 项测试,所以A 项测试比较理想。 3.10 通过标准化值来判断,各天的标准化值如下表 日期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标准化值Z 3 -0.6 -0.2 0.4 -1.8 -2.2 0 周一和周六两天失去了控制。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四版)习题和答案完整版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四版)习题和答 案完整版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习题和答案第二章 1 、8088与8086的区别 [解答]①外部数据总线位数不同。8086外部数据总线16 位,在一个总线周期内可以输入/输出一个字,而8088 外部数据总线8位,在一个总线周期内只能输入/输出一个 字节。 ②指令队列缓冲器大小不同。8086指令队列可容纳6个字节,且在每一个总线周期中从存储器取出2个字节的指令 代码填入指令队列;而8088指令队列只能容纳4个字节,在一个机器周期中取出一个字节的指令代码送指令队列。 ③部分引脚的功能定义有所区别。 (1) AD15-AD0 的定义不同。在8086中都定义为地址/ 数据分时复用引脚;而在8088中,于只需要8条数据线,因此,对应于8086的AD15-AD8这8根引脚在8088中定义为A15- A8,它们在8088中只做地址线用。 (2) 引脚28和34的定义不同。在最大方式下,8088的 第34引脚保持高电平,在最小模式时,8088和8086的第28

引脚的控制信号相反,而8086的第34引脚为BHE/S7, BHE用来区分是传送字节、还是字,8088的第34引脚为SS0, 用来指出状态信息,不能复用。 (3) 引脚28的有效电平高低定义不同。8088和8086的第28引脚的功能是相同的,但有效电平的高低定义不同。 8088的第28引脚为IO/M,当该引脚为低电平时,表明8088 正在进行存储器操作;当该引脚为高电平时,表明8088正 在进行I/O操作。8086的第28引脚为M/IO,电平与8088 正好相反。 2 、根据8086CPU的存储器读写时序图,请说明:⑴ 地址信号应在哪些时间内有效?(2)读、写动作发生在 什么时间内? (3) 为什么读与写数据的有效时间长短不一样? (4) T1 状态下数据/地址线上是什么信息?数据信息是 什么时候给出? [解答]地址信号只在T1状态时有效,并被锁存起来。读动作发生在T3、T4状态,而写动作发生在T2、T3、T4状态。读与写数据的有效时间长短不一样是因为CPU的速度与 外设的速度不相匹配所造成的。T1状态下数据/地址线上是 地址信息,数据信息是在T2状态,AD15-AD0给出。 3 、8086CPU形成三大总线时,为什么要对部分地址线进行

微型计算机技术复习提纲及重点

1.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 计算机软件系统:系统软件(标准程序库+语言处理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服务程序等)+应用软件 计算机硬件系统=主机(CPU+主存)+外设(I/O设备) CPU从五大部件而言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其核心部件是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和控制单元CU,其构成还有寄存器组和累加器。 当前微机CPU的制造工艺有180nm-->130nm-->90nm-->65nm-->45nm-->32nm-->22nm(最新). 当前微型机的CPU的字长从:8位-->16位-->32位-->64位(主流). 计算机芯片行业的摩尔定律: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引申: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半。用一个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两番。) 微型机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结构灵活、应用面广. 微型机的性能指标:CPU位数,CPU主频,内存容量和速度,硬盘容量等. 衡量CPU性能指标:CPU位数,CPU主频,CPU物理核心数,制造工艺,缓存速度级数容量 2.用户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需要经过翻译程序将其翻译为机器语言程序。 翻译程序有两种:编译程序+解释程序。 机器语言程序由该机器的指令系统中的指令序列组成。可以直接被机器硬件所识别和执行。 3.现在的计算机主要是以运算器为中心的诺依曼机,其原理为冯.诺依曼原理.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在存储器中,可按地址访问; 指令和数据均采用二进制;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指令在存储器按顺序存放。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2】【习题3】【习题4】【习题5】【习题6】【习题8】【习题9】【习题10】【习题11】【习题12】【习题13】【习题14】【参考答案】 习题2 2-1~2-14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如果是具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则应指出多余联系的数目。 题2-1图 题2-2图 题2-3图题2-4图题2-5图 题2-6图题2-7图题2-8图 题2-9图题2-10图题2-11图

题2-12图 题2-13图 题2-14图 习题3 3-1 试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M 及Q 图。 (b) (a) 20kN 40kN 20kN/m 40kN 题3-1图 3-2 试不计算反力而绘出梁的M 图。 (b) 5kN/m 40kN (a) 题3-2图 习题4 4-1 作图示刚架的M 、Q 、N 图。 (c) (b)(a)20kN /m 2kN /m 题4-1图 4-2 作图示刚架的M 图。

P (e) (d) (a) (b) (c) 20k N /m 4kN 题4-2图 4-3 作图示三铰刚架的M 图。 (b) (a) 题4-3图 4-4 作图示刚架的M 图。 (a) 题4-4图 4-5 已知结构的M 图,试绘出荷载。 (b) (a) 题4-5图

4-6 检查下列刚架的M 图,并予以改正。 (e)(g)(h) P (d) (c)(a)(b) (f) 题4-6图 习题5 5-1 图示抛物线三铰拱轴线方程x x l l f y )(42-= ,试求D 截面的力。 题5-1图 5-2 带拉杆拱,拱轴线方程x x l l f y )(42-= ,求截面K 的弯矩。 C 题5-2图 题5-3图 5-3 试求图示带拉杆的半圆三铰拱截面K 的力。 习题 6 6-1 判定图示桁架中的零杆。

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戴梅萼_4)习题答案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习题答案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概述 1.1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①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是微型计算机的一部分。它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②微型计算机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和系统总线,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 体。 ③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微型计算机、外设及系统软件三部分。 1.2CPU在内部结构上由哪几部分组成?CPU应具备哪些主要功能? 答:1.CPU在内部结构上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算术逻辑部件(ALU); ②累加器和通用寄存器组; ③程序计数器(指令指针)、指令寄存器和译码器; ④时序和控制部件。 2.CPU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①可以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②可保存少量数据; ③能对指令进行译码并执行规定的动作; ④能和存储器、外设交换数据; ⑤提供整个系统所需要的定时和控制; ⑥可以响应其他部件发来的中断请求。

1.3累加器和其他通用寄存器相比,有何不同? 答:许多指令的执行过程以累加器为中心;输入/输出指令一般也以累加器来完成。 1.4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有哪两类? 答:一类是通过对指令的译码,由CPU内部产生的。这些信号由CPU送到存储器、I/O接口电路和其他部件。另一类是微型机系统的其他部件送到CPU的。通常用来向CPU 发出请求。如中断请求、总线请求等。 1.5微型计算机采用总线结构有什么优点? 答:首先是系统中各功能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变为各个部件面向总线的单一关系。其次是一个部件只要符合总线标准,就可以连接到采用这种总线标准的系统中,使系统功能 得到扩充。 1.6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如果一个系统的数据和地址合用一套总线 或者合用部分总线,那么,要靠什么来区分地址或数据? 答:1.数据总线是双向三态;地址总线是单向输出三态。 2.数据和地址复用时,必须有一个地址选通信号来区分该总线上输出的是地址还是数 据。 1.7控制总线传输的信号大致有哪几种? 答:包括CPU送往存储器和I/O接口的控制信号,如读信号、写信号、中断响应信号、存储器和I/O接口区分信号等。还包括其他部件送到CPU的信号,如时钟信号、中断请 求信号、准备就绪信号等。 第二章8086微处理器 2.1总线接口部件有哪些功能?请逐一进行说明。 答:1.总线接口部件的功能是负责与存储器、I/O端口传送数据。

统计学第四版(贾俊平)课后思考题答案

统计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 1.1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1.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 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1.4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答案同1.3 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1.6变量的分类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试题

2005—2006学年第1学期 2003级《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A卷) 考试时间:2006年1月 一、(20分)填空 1.主程序和子程序间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送参数. 2.Pentium微处理器在实模式下,中断向量表从地址__________开始,占用____K字节空间。 3.Pentium微处理器在实模式下,逻辑地址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4.8237A是__________接口芯片,ADC0809是__________接口芯片。 5.CACHE地址映像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GDTR和IDTR分别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串行通讯按传输方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8.Pentium微处理器是______位微处理器,有______条数据线,能直接寻址_____字节的主存 物理地址空间。 二、(10分)四选一题 1.两台主机之间要通过RS—232相互通讯,最少连接线是_____条。 A. 4 B。5 C.3 D。2 2.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源程序需经过( )翻译能得到.obj文件(目标代码文件). A. 连接程序 B.解释程序 C.操作系统 D。汇编程序 3.可编程接口芯片8251()传送方式。 A。只支持异步 B。只支持同步 C。支持异步和同步 D.并行 4.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在()中. A. 通用寄存器 B。堆栈 C。主存单元 D.段寄存器 5.一个8为A/D接口,0伏和5伏输入转换为数字量00H和OFF,2。495伏输入转换为( ). A。 50 B。90H C.128 D.0A0H 6.四片8259采用级联工作时,最多可与( )个中断源连接。 A。 32 B。16 C。29 D.5 7.要显示640*480点,每个像素用4位模式,需要刷新缓存的容量是( )。 A。 153600 B.307200 C。614400 D。76800 8.为改善高速的CPU与主存存取速度的不平衡,可采用()。 A. 虚拟存储器 B。高速缓存 C.辅助存储器 D.以上都不行 9.由语句VAR1 DB定义的变量VAR1的类型是( )。 A。浮点类型 B。字类型 C.字节类型 D.逻辑型 10.字符显示器接口电路中,字符发生器ROM中存放的是()。 A。显示的图形数据 B.显示程序 C.所显示的字符ASCII码 D。字 三、(10分)计算 1.Pentium微处理器在实模式下,AX寄存器的值为1234H,数据段寄存器内容为2000H,指 令”MOV [5678H], AX”把什么值存入什么物理单元。 2.已知异步串行通信中,起始位1位,停止位1位和数据位8位(包括7位ASCII码和1位校 验位),采用的是偶校验,画出传送字符“A”(ASCII码为41H)的波形。 3.完成534CH+0BF52H运算后,判断Pentium标志寄存器中CF、PF、AF、OF的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