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
勒·诺特尔式园林语言艺术分析

勒·诺特尔式园林语言艺术分析关键字:法式古典园林;诺特尔式;现代审美1 勒·诺特尔式风格概念勒·诺特尔全名为“安德烈·勒·诺特尔(André Le N tre)”,1613年出生于巴黎,其父亲简·诺特尔(Jean Le N tre)也是杜伊勒宫(Palais de Tuileries,也翻作“杜乐丽宫”,巴黎旧王宫,1871年被焚,今作公园)一位御用园艺师,其祖父也是一位专门给当时的一个皇家花园提供种子的园艺工,因此可谓是园艺世家出身的他从小便在杜伊勒里宫长大,耳濡目染,对园艺有着其独特的见解和喜爱;1643年成为法国路易十三的皇后安妮(Ana María Mauricia)的花坛和植物设计师,后为当时财政大臣富凯(Nicolas Fouquet)设计沃·子爵城堡(chtaeau de Vaux-le-Vicomte)而被路易十四赏识,并成为路易十四的御用园林设计师,并开始了对凡尔赛宫的设计。
诺特尔一生从事园林事业,也为欧洲其他皇室设计过花园,其设计风格成为了当时欧洲园林艺术的一种流行。
勒·诺特尔式园林是指法国十七世纪路易十四(Louis XIV)时期,宫廷御用造园师勒·诺特尔(Le Ntre)的造园设计风格,其形成的标志就是法国凡尔赛宫花园的建成,凡尔赛宫花园的规模之庞大、设计之巧妙以及其恢弘的气势使这种园林风格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典范,也使其设计师勒·诺特尔成为当时欧洲最富盛名的造园家,被赋予“天才造园师”的称号,并在法国家喻户晓,于是人们把这种风格也称之为勒·诺特尔式园林风格,这种风格代表着法国17世纪古典园林设计风格,并使园林艺术成为路易十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艺术。
2 时代背景及形成的因素路易十四时期是法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主要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初,无论是经济、文化、军事还是政治都达到了一个鼎盛阶段,他比较重视工商业,采取了各种政策促进工商业的发展,比如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等;他还开办了多所高等教育学院,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艺术上,开办了法兰西建筑学院、法兰西油画、雕塑学院以及皇家舞蹈学院等,培育了一大批文艺巨匠;在军事上他先后发动了4次大规模战争,扩大了法国的疆域,使其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在政治上,路易十四将君主专政制度推向了顶峰,在丞相马萨林去世后,路易十四不再立相,自己独揽大权,并为了统一法国人的宗教信仰,迫害新教徒,促使权力集中,他通过种种手段将君王权力聚集于一身,就连在别人眼中看来是为了自己享受而修建的凡尔赛宫其实也是其集中政治权力的策略之一,用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Laibniz)的话来形容:“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国王之一”,伏尔泰(Voltaire)也认为路易十四时代是个“最臻于完美的时代”。
法国勒诺特园林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特征
• 府邸是中心。从府邸到花园、林园,人工味及装 饰性逐渐减弱。林园既是花园的背景,又是花园 的延续。 • 园林编织在条理清晰、秩序严谨、主次分明的几 何网格之中。强调几何构图感。中央集权的政体 得到合乎理性的体现。 • 地形平坦或略有起伏,作为府邸的“露天客厅”。 • 主要展示静态水景,以辽阔、平静、深远的气势 取胜。运河成为勒诺特尔式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组 成部分。
• 勒·诺特尔式园林的构图来源于欧几里得几 何学和文艺复兴透视法推导出来的严谨的 结构,追求比例的协调和关系的明晰,形 式简洁,装饰适度,所有的要素均服从于 整体的几何关系和秩序。包括植物,也失 去了个性,或者被修剪,或者成丛成林, 用于塑造几何的空间结构。勒·诺特尔以他 天才的创造力使这种几何构图与大自然之 间获得了完美的和谐。
• 勒·诺特尔的伟大之处在于总结前人的经验,运用他天才 的创造力,在时代美学思潮的指导下,将这些要素和手法 组织得更协调、更统一、更有魅力,创造了以往任何园林 都无法企及的辉煌壮丽的“伟大风格”。 • 这一切,与路易十四时代的绝对君权制度相符,与国家在 艺术领域的指导方针一致,从而在国王与贵族的领地中得 到很大的发展,而后又进一步地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的王 公贵族。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法国巴黎展园
现在布局
• 现在的索园,从整体结构上仍然体现了高勒拜尔家族时代的面貌,但 是许多细节已经改变,真正从那个时代留下来的只有橘宫 (Orangerie)和曙光亭(Pavillon de l’Aurore)。全园呈现出几条正 交的轴线系统,轴线间有高差的变化,处在不同的水平面上,使空间 异常丰富。缓缓上升的林荫大道从城市一直引向宫殿的前院,宫殿处 在高处,俯瞰前方的花园。原来宫殿前的刺绣花坛,现在已被平坦的 草地所代替,中轴线两侧高大的紫杉树锥烘托了庄重严谨的气氛,远 处是宽阔深远的四雕像草地(Plaine des Quatre Statues)。这是东 西向主轴。南北向的轴线从狄安娜林荫路(Allée de Diane)开始, 经过宫殿西立面,而后是公爵夫人林荫路(Allée de la Duchesse), 经水台阶到达八边形水池,然后通过绿毯消失在树林中。大运河形成 了另一条南北轴线,从宫殿前草地一侧的平台向下望去,宽阔的运河 两岸列植着挺拔的杨树,整个场景气势恢弘。沿着小运河方向又形成 了第四条轴线,一直通向大运河对岸草地尽端的一个优美的小建筑。 这个18世纪的建筑是20世纪30年代从巴黎移至此地的。
03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园林

(11)雕塑:
法国园林中的雕塑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是对古代希腊罗马雕塑的摹仿; 二是在一定体裁的基础上的创新。后者大多个性鲜明, 具有较强的艺 术感染力。
意大利园林与法国园林的对比
1.意大利庭园属于台地建筑式园林,而法国园林为平面图 案式。
2.二者全为规则式,但意大利庭园有立体的堆积感,法国 园林有平面的铺展感。
第二单元 欧洲园林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
意大利庭园的总体特征
1. 台地园的通常布局为主要建筑 物通常位于山坡地段的最高处, 在它的前面沿山坡而引出的一 条中轴线上开辟一层层的台地, 分别配置保坎、平台、花坛、 水池、喷泉、雕像。各层台地 之间以蹬道相联系。中轴线两 旁栽植高耸的丝杉、黄杨、石 松等树丛作为本生与周围自然 环境的过度。
(5)花园本身的构图也体现出等级制度。贯穿全园的中轴线重点装饰,最 美的花坛、雕像、喷泉布置在中轴线上,道路分级严谨。整个园林为 条理清晰、秩序严谨、主从分明、简洁明快、庄重典雅的几何网格。
(6)完全体现了人工化的特点。追求空间无限性,广袤旷远而外向性。需 要很大的平坦场地(作为府邸的露天客厅,也与追求旷远有关)
2. 强调园林的实用功能; 3. 用建筑设计的方法来布置园林;
意大利庭园的总体特征
4. 平面一般严整对称,建筑常 位于中轴线上,有时也位于 庭园的横轴上,在中轴线的 两侧对称排列;
5. 府邸或设在庄园的最高处, 作为控制全园的主体,显得 十分雄伟高大,壮观,给人 以从高敬畏之感。
6. 除主建筑外,庄园中也有凉 亭,花架,绿廊等,尤其在 上面的台层上,往往设置拱 廊,凉亭及棚架,既可遮阳, 又便于眺望。
从上面俯视长河景色
德国(海润豪森Herrenhausen)宫苑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勒诺特尔

1.凡尔赛宫花园 2.枫丹白露宫苑 3.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
a.枫丹白露宫苑
b.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
b.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
b.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
中轴线焦点:海格力士雕像
影响
勒诺特尔式园林形成之时,正是欧洲艺术 上的巴洛克时代之初,一方面由于勒诺特尔 式园林的特征迎合了教皇、君主及贵族们的 喜好;另一方面,17世纪下半叶,法国不仅 在军事、经济上成为全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国, 在政治及文化方面也成为全欧洲效法的榜样。 因此,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也随着巴洛克 艺术的流行和法国文化在欧洲的影响,迅速 传遍了欧洲,其影响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并 远远超出了宫廷范围,它逐渐代替意大利园 林,成为统帅欧洲造园的样式。
❤勒诺特尔式园林的特征
1、以园林的形式表现以君主为中心的等级制度。
2、在园林构图中,府邸居中心地位,起着控制全 国的作用,通常建在园林的制高点上。
3、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环境完全体现了人工化特点。
4、水渠和喷泉是勒诺特尔式园林的重要特征之一。
5、在植物种植方面,广泛采用丰富的阔叶乔木, 明显反映出四季变化。 6、府邸近旁的刺绣花坛是法国园林的独创之一。 7、花格墙是勒诺特尔式园林中最为流行的一种庭 院局部构成。
二、设计生涯
勒诺特的其他设计包括园林的特里亚农,圣克卢, 并蒂伊和公园圣日耳曼内层和枫丹白露。他的天才的 需求是整个欧洲的首都。他访问了伦敦( 1662年) , 在那里他被认为是负责圣詹姆斯公园,和意大利 ( 1679 ) 。他的学生和合者,工作在德国,奥地利, 西班牙,传播他的风格的景观规划和园林设计整个欧 洲大陆。一个世纪后皮埃尔查尔斯欧莱雅Enfant‘s计划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是影响勒诺特设计的理由凡 尔赛。 勒诺特的其他设计包括园林的特里亚农,圣克卢,并 蒂伊和公园圣日耳曼内层和枫丹白露。他的天才的需 求是整个欧洲的首都。他访问了伦敦( 1662年) , 在那里他被认为是负责圣詹姆斯公园,和意大利 ( 1679 ) 。他的学生和合作者,工作在德国,奥地 利,西班牙,传播他的风格的景观规划和园林设计整 个欧洲大陆。一个世纪后皮埃尔查尔斯欧莱雅Enfant's 计划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是影响勒诺特设计的理 由凡尔赛。
修建凡尔赛宫的园艺师-勒诺特尔

修建凡尔赛宫的园艺师——勒诺特尔摘要勒诺特尔式园林,是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代表,它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恢弘气势,并影响了欧洲园林长达一个多世纪。
作为勒诺特尔式园林的创始人,法国造园师安德烈·勒诺特尔以非凡的能力,改变了传统的造园手法,为园林式的革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对勒诺特尔的生平介绍,以及对其代表作“凡尔赛宫苑”的剖析,同时结合与不同类型园林的比较,总结出勒诺特尔式园林的特点,并进一步体会勒诺特尔的造园手法,明确其历史地位。
关键词:安德烈·勒诺特尔勒诺特尔式园林凡尔赛宫苑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一、前言一提到法国巴黎,大多数人的第一映像就是艺术。
的确,巴黎有着众多享誉世界的建筑、雕塑、画作等等。
而在巴黎众多的建筑作品中,凡尔赛宫苑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
对于凡尔赛宫苑的营造者,人们却知之甚少。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凡尔赛宫的主要设计者——安德烈·勒诺特尔大师,通过他的作品体味大师的精神。
二、安德烈·勒诺特尔生平安德烈·勒诺特尔1613年3月12日出生在巴黎的造园世家中。
其祖父皮埃尔(Pierre Le Notre)是宫廷园艺师曾在马丽·德·梅迪西斯的花园里经管施肥与播种,也在16世纪下半叶为丟勒里宫苑设计过花坛。
其父让(Jean Le Notre)与路易十三时期在克洛德·莫莱手下为圣·日耳曼花园工作过,1658年以后成为丟勒里宫苑的管理人,去世前是路易十四的园艺师。
可以说安德烈·勒诺特尔从小是在蔬菜和鲜花丛中长大的,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他的审美观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安德烈从13岁起师从巴洛克绘画大师伍埃(Simon Vouet,1590-1649)习画。
再那里,他结识了许多来访的当代艺术大师,其中著名的古典主义画家勒布伦(CharlesLe Brun,1615-1690)和建筑师芒萨尔(FrancoisMansart,1598-1666)对他的艺术思想影响巨大。
西方园林第一节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

花园中视线深远,越过运河可 一直望到远处的岩石山
花园台地的挡土墙处理成数 层跌水,接以水池
丢勒里花园
丢勒里宫在1871年毁于一场大 火,1882年后被完全拆除,于 是丢勒里宫花园便于卢浮宫连
在一起
花园由网格形园路划分出方块形花坛和林园。 林园分两种,一种是修剪成方块的树木丛, 形成密林效果;另一种采用梅花形种植形成 树木走廊,里面种有花灌木和草坪。宫殿前 布置了八块方形花坛,整体上表现出意大利
现已改成草坪种植带
其后是草坪花坛围 绕的椭圆形水池
从安格耶河引来的河水,在这里 形成长近1000米,宽40米的运河。 园中以运河作为全园的中主要横 轴,是勒诺特尔的首创,以后成 为勒诺特尔式园林中有代表性的 理水方式。大运河将全园一分为 二,北边的花园到此形成一院落, 在北边花园的挡土墙上,有几层 水盘式的喷泉、跌水,其间饰以
雕像,形成壮观的飞瀑。
运河的南岸依山就势建有七开间 的洞府,两侧成分枝状,内有横 卧的河神像,洞府前有一排水柱 从中喷出,南北两边的台阶都隐 蔽在挡土墙后的两侧,加强了水
面空间的完整性。
运河中心
运河中心后洞穴雕塑与山坡上的大力神
运河
第三段花园坐落在运河南岸 的山坡上,坡脚处理成大台 阶,中轴线上方有一座紧贴 地面的圆形水池,无任何雕 凿,但是从中喷出的水柱花 纹十分美丽,在碧绿草地的
之外的地平线
主体建筑前望园景纵轴线
宫殿坐东朝西,建造在人工堆 起的台地上,宫殿的中轴向东、 西两边延伸,形成贯穿并统领 全局的轴线。东面是三侧建筑 围绕的前庭,正中有路易十四
面向东方的骑马雕像。
鸟瞰
花园中首先建造的是宫殿凸 出部分前的刺绣花坛,后又 改成 “水花坛”,由五座泉
勒诺特式园林

园林空间分隔较多,形成一个个亲切宜人的小园。英国规
则式花园中除了结园、水池、喷泉等以外,常用回廊联系
各建筑物,也喜用凉亭。亭常设在直线道路的终点,或设
在台层上便于远眺。
2.3 实例分析 英 国 汉普顿宫苑(Gardens of the Hampton Court) 勒 诺 一个半圆形巨大 特 花坛,花坛中布 尔 置有一组向心的 式 水池喷泉,巨大 园 的圆形林荫路连 林 接着三条放射线
德
国 勒
4.1 德国园林概况及勒诺特尔式园林对其的影响
诺 特 德国位于中欧西部,北临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势由南向
尔 北逐渐低平,中部为丘陵和中等山地,属温带气候,从
式 西北向东和东南逐渐由海洋性转为内陆性气候。
园 林
从17世纪后半叶开始,德国受法国宫廷的影响,君主们
开始竞相建造大型园林,法国勒诺特尔式造园样式也随
第四章 勒诺特尔式时期欧洲园林
(约公元1650—1750年)
一、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 二、英国勒诺特尔式园林 三、荷兰勒诺特尔式园林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
法
国 勒
1.1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产生的背景
诺 特 路易十四亲政时期 , 法国专制王权进入极盛时期 。经
一难题。
索园平面图
法 由于索园平面几近正方形,勒诺特尔采用了多条纵横轴线 国 来控制构图。主轴线由东向西,穿过府邸建筑。府邸的东
勒 侧是整形树木夹峙的中轴路,中轴路继续向东延伸,形成
诺 贯穿城市的林荫道。在府邸的西侧,先是由三层草坪台地
特 围合的一对花坛和花坛环绕着的圆形大水池,此后为尺度
尔 式
巨大的草坪散步道,视线开阔而深远,类似凡尔赛宫的国
性上都得到 了很大改善, 成为古典园 林优秀作品 之一。
简述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风格特征

简述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风格特征摘要:一、勒诺特尔式园林风格概述二、勒诺特尔式园林的特征1.规模宏大2.几何形状的设计3.严格的中轴线布局4.丰富的园林元素5.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三、勒诺特尔式园林的影响和传承正文:【一、勒诺特尔式园林风格概述】勒诺特尔式园林(Le Ntre Style)是一种源于法国的园林设计风格,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精湛的园林技艺闻名于世。
这种园林风格起源于17世纪,成熟于18世纪,是法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
勒诺特尔式园林不仅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园林设计,还对世界园林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勒诺特尔式园林的特征】1.规模宏大:勒诺特尔式园林追求空间的无限扩展,以展现庄园主的财富和地位。
园林面积通常较大,包括广阔的草坪、湖泊和森林。
2.几何形状的设计:勒诺特尔式园林中的建筑、道路和水体等元素均采用几何形状,强调秩序和规律。
设计师运用精确的几何图形,营造出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3.严格的中轴线布局:勒诺特尔式园林以中轴线为核心,将建筑、园林景观和自然景观有序地组织在一起。
中轴线贯穿整个园林,使各个部分相互关联,形成统一整体。
4.丰富的园林元素:勒诺特尔式园林包含多种园林元素,如建筑、雕塑、喷泉、花坛等。
这些元素既有实用性,如喷泉和雕塑,也有观赏性,如花坛和园林植物。
5.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勒诺特尔式园林强调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设计师通过精湛的园林技艺,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宁静、优美的园林氛围。
【三、勒诺特尔式园林的影响和传承】勒诺特尔式园林在法国大革命后逐渐传入其他国家。
其影响范围包括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地。
许多国家在园林设计上受到了勒诺特尔式的启发,并结合本国文化特色,发展出具有本土风格的园林艺术。
如今,勒诺特尔式园林已成为世界园林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不断启发着现代园林设计师的灵感。
总之,勒诺特尔式园林风格以其规模宏大、几何形状设计、严格的中轴线布局、丰富的园林元素和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等特点,成为了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
背景
路易十四强化中央集权,专制王权进入极盛时期。
这个时期,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美学、绘画、雕塑和建筑园林艺术获得辉煌成就。
勒诺特尔是当时的宫廷园艺师,其成名作为沃一勒—维贡特府邸花园,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杰出代表。
其作为路易十四的宫廷造园家长达40年。
勒诺特尔的代表作品:凡尔赛宫苑、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枫丹白露城堡花园(1660)、圣?日尔曼?昂?莱庄园(1663)、圣克洛花园(1665)、尚蒂伊府邸花园(1665)、丢勒里花园(1669)、索园(1673)、克拉涅花园(1674-1676)、默东花园(1679)等。
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
该花园位于巴黎南约50千米,是法国财政大臣尼古拉福凯的庄园。
由建筑师勒沃设计府邸,皇家绘画雕塑学院院长勒布仑负责室内外装饰及雕塑工作,勒诺特尔负责花园设计。
花园在1661年完工,规模宏大。
古典主义样式,严谨对称。
府邸平台呈龛座形,四周环绕着水壕沟。
北面为主入口,包括椭圆形广场和林阴大道。
建筑南面为主花园。
椭圆形客厅穹顶是整个花园中轴焦点。
花园中轴长1千米,两侧矩形花坛。
外侧茂密的林园。
花园的布置由北向南延伸,由中轴向两侧过渡。
地势由北向南缓缓下降。
过了东西向的运河之后,地势又上升,形成斜坡。
总体鸟瞰
第一段:刺绣花坛、王冠喷泉、长条形水池,形成垂直于中轴的横轴。
东端地势高,修筑了三个台层。
第二段花园中轴路两侧,草坪花坛围绕的椭圆形水池
一、二台层向北望,横轴大运河、洞府雕像
中轴线焦点:海格力士雕像
凡尔赛宫苑
是法国最著名的宫苑,规模宏大、风格突出、内容丰富、手法多变,完美地体现古典主义的造园原则。
地处巴黎西南22千米处的一个小村落,“无景、无水、无树,最荒凉的不毛之地”。
为修建该宫苑,路易十四集中法国17世纪下半叶最杰出的建筑师、雕塑家、造园家、画家和水利工程师。
代表着当时法国在文化艺术和工程技术上的最高成就。
总占地面积6000余公顷,围墙4千米,22个入口。
东西向主轴长约3千米。
1662年开始建造,1688年建成,历时26年之久。
宫殿坐东朝西,中轴向东、西两边延伸,形成贯穿并统领全局的轴线。
东面是三侧建筑围绕的前庭,路易十四面向东方的骑马雕像。
庭院东入口处“军队广场”,从中放射出三条林阴大道向城市延伸。
宫殿二楼正中朝东布置国王起居室,眺望穿越城市的林阴大道,象征路易十四控制巴黎、控制法兰西、甚至控制全欧洲的雄心壮志。
朝西的二层中央为著名的“镜廊”,花园中轴线的焦点。
军队广场
水花坛、河神雕像、水花坛西望中轴线
花园中轴艺术主题歌颂“太阳王”路易十四。
中轴线起点:拉托娜泉池。
长330米的“国王林荫道”。
林阴道的尽头:阿波罗泉池
十字型大运河,延长花园中轴线,沼泽地排水。
南花坛、柑橘园、瑞士人湖
北花坛、水光林阴道,22组盘式涌泉、龙池
分布14处林园
道路焦点雕像
阿波罗浴场、水剧场
枫丹白露宫苑
枫丹白露森林是理想的狩猎场所。
城堡造在森林深处沼泽地上。
12世纪起法国历代君王几乎都曾在此居住或狩猎。
1528年新宫殿,文艺复兴初期样式,前庭“白马庭院”。
喷泉庭院南面鲤鱼池,新宫殿北面“狄安娜花园”,鲤鱼池东面大花园,狄伯尔水池,运河。
索园
路易十四财政大臣高勒拜尔的府邸花园。
巴黎南8千米处。
府邸建筑最早建于1573年,花园在1673年开始动工。
府邸建筑前三层台地。
大水池以西,中轴线草坪散步道,视线开阔
南北向轴线,一千五百多米长大运河,连续水台阶,形成南北向轴线。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特征
勒诺特尔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集大成者。
其风格是古典主义的灵魂,反映出辉煌时代特征。
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贵族、主教们的别墅庄园所望尘莫及的。
园林成为路易十四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
表现了王权至上的主题思想。
焦点上的宫殿,延伸数千米中轴线,都表现出惟我独尊、王权浩荡的思想。
府邸是中心。
从府邸到花园、林园,人工味及装饰性逐渐减弱。
林园既是花园的背景,又是花园的延续。
园林编织在条理清晰、秩序严谨、主次分明的几何网格之中。
强调几何构图感。
中央集权的政体得到合乎理性的体现。
地形平坦或略有起伏,作为府邸的“露天客厅”。
主要展示静态水景,以辽阔、平静、深远的气势取胜。
运河成为勒诺特尔式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