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多义整理

合集下载

一词多义整理

一词多义整理

九年级一词多义归类讲义一、十二个重要虚词用法归类1.之①到……去至之.市(到……去)辍耕之垄上寡助之至多助之至②指示代词。

这,此桑竹之.属③代词而置之.其坐(代词,代量好的尺码)何不试之.以足(代词,指鞋子)④助词:a的齐国之美丽者也b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王之.蔽甚矣悍吏之来吾乡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定语后置的标志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马之千里者d宾语前置的标志莲之爱何陋之有e音节助词怅恨久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久之,目似瞑2.其①第三人称代词。

他,她,它,他们,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先自度其.足(代词,他的)而置之其.坐(代词,他的)竭其庐之入(他们的)②指示代词。

那,那些,这,其中的欲穷其.林(那)其虫旧曾有之(这)其船背稍夷(那)其一犬坐于前(其中的)③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语气其.如土石何(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其.真无马耶(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其.真不知马也(语气词,表揣测语气)3.而连词。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句子之间的并列、转折、承接、修饰、假设等关系。

表并列黑质而.白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敏而好学表顺承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启窗而观表转折至之市,而.忘操之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修饰弛然而.卧潭西南而望呼尔而与之表假设而.吾蛇尚存4.以①介词。

把,用,拿。

试之以.足(用)不以木为之者(用)必以分人(把)悉以咨之(拿)②介词。

凭,凭……身份,靠,按照何以.谓之“文”也(凭)吾以捕蛇独存(凭,靠)必以.情(根据,按照)③介词。

因为。

是以:因此。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④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与“为”连用,解释为a认为(以为且噬己也)b作为(全石以为底),c把……当作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把……当作)以从草为林(把……当作)撰长书以为贽(把……当作)⑤连词,表目的。

来,用来。

以.光先帝遗德(来)⑥连词,表目的,以致。

以.伤先帝之明(以致)⑦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修饰、承接。

高考复习:一词多义汇总

高考复习:一词多义汇总

古文积累:一词多义1.从①跟随,跟从。

[例]张良是时从沛公。

(司马迁《鸿门宴》)②靠近,挨着。

[例]樊哙从良坐。

(司马迁《鸿门宴》)③听从,顺从。

[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参与,从事。

[例]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白居易《琵琶行》)⑤沿袭,重蹈。

[例]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⑥从,由。

[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2.殆①大概,恐怕,可能。

[例]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归有光《项脊轩志》) ②接近,几乎。

[例]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苏洵《六国论》)3.当①阻挡,抵挡。

[例]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司马迁《鸿门宴》)②应当,应该。

[例]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李密《陈情表》)③在,在……时候。

[例]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王羲之《兰亭集序》)④担任,充当。

[例]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⑤把守。

[例]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⑥主持,掌握。

[例]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⑦会,将会。

[例]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孔雀东南飞(并序)》)4.道①从,经过,取道。

[例]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司马迁《鸿门宴》)②道路。

[例]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司马迁《鸿门宴》)③说。

[例]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④风尚。

[例]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⑤学问,主张。

[例]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韩愈《师说》)⑥方法,手段。

[例]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贾谊《过秦论》)⑦道理,原因。

[例]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苏洵《六国论》)5.独①岂,难道。

[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司马迁《项羽之死》)②单独,独自。

[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司马迁《鸿门宴》)③唯独,只有,仅仅。

常见的一词多义doc

常见的一词多义doc

常见一词多义(1)安逸。

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养,奉养。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3)怎么。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4)安稳,安定。

例: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同“增”,增加。

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副词,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不……”。

例: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盈寸(《核舟记》)(3)曾经。

例: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4)同“层”,重叠。

例:荡胸生曾云(《望岳》)(1)跟,随。

例: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2)学习。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3)追寻。

例:溯洄从之(《蒹葭》)(4)依从。

例:民弗从也(《曹刿论战》)(5)自,由。

例:从口入,初极狭(《桃花源记》)(6)在。

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7)堂房亲属。

例:赠从弟(《赠从弟》)(8)向。

例: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1)能够。

例: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2)领会。

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3)同“德”,恩惠,感激。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4)实施。

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得意。

例:怡然自得(《童趣》)(6)得到,获得。

例:优劣得所(《出师表》)(1)(正确的)方法。

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2)主张,思想,学说。

例: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3)路。

例: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4)政治的理想境界。

例: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5)仁政。

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说。

例: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1)面对,对着。

例:木兰当户织(《木兰诗》)(2)在某个时候或某个地方。

例: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3)应当。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1)指面积。

一词多义成语举例

一词多义成语举例

晨读精华:一词多义成语举例暗送秋波:1、比喻美女暗中以眉目传情。

2、也比喻暗中讨好别人或暗中勾搭。

黯然失色:1、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光彩。

2、也指心情沮丧,显出无精打采的样子。

八面玲珑:1、原指四面八方通明敞亮。

2、也形容特例外观挺拔秀丽。

3、后多用来形容从处世圆滑或办事细致周到。

百花齐放:1、各色的鲜花一齐开放。

2、后多比喻文艺上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地发展。

暴虎冯河:1、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

2、也比喻果敢勇猛。

暴殄天物:1、指任意残害各种生物。

2、也指不爱惜物品,任意挥霍浪费。

逼上梁山:1、比喻被迫进行反抗。

2、也比喻不得已而去做某事。

避重就轻:1、指避开重要繁难而选择轻松的。

2、也指避开要害问题,只谈次要的。

不动声色:1、形容遇事沉着、镇静自如。

2、形容轻而易举,不费气力。

不分彼此:1、形容没有区别。

2、形容同样对待。

不尴不尬:1、形容处境困难,左右为难。

2、形容态度不自然。

3、形容不成样子,不正派。

不加思索:1、形容对事情不进行认真考虑或不动脑筋。

2、也形容说话办事敏捷、果断。

不绝如缕:1、形容形势十分危急。

2、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不三不四:1、形容不伦不类,不像样子。

2、形容品行不端,不正派。

不明不白:1、不清楚,不知底细。

2、不明白,糊里糊涂。

3、暧昧,不清白,不正派。

不偏不倚:1、态度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

2、也形容不偏斜,正中目标。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不务正业:1、不从事正当职业。

2、也指不搞好本职工作而去干其他的事。

姹紫嫣红:1、指各种颜色的花朵。

2、也比喻事物繁荣兴旺、丰富多彩。

超凡入圣:1、指道德修养极高,超越了普通人,达到了圣人的境界。

2、也指超越一般水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超然物外:1、超脱于尘世之外。

2、也指置身事处。

承上启下:1、承接上一代引出下一代。

2、也指连接上文,引起下文。

垂涎三尺:1、形容非常馋的样子。

2、也形容十分贪婪,见到别人好的东西就渴望得到。

一词多义总汇

一词多义总汇

一词多义总汇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束手无策”)9.长:cháng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1、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一、关于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

它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在我国的文化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由于文言文是个体系庞大、分类严谨的文体,因此其词汇多义性极强。

下面我们将对文言文的一词多义进行归纳整理。

二、文言文的一词多义1、“然”(1)形容词,意为“这样”、“如此”。

例句:天地虽大,然无不容。

(2)副词,意为“仅仅”、“而已”。

例句:上以德,下以轻,譬之疾风而不厉,酆鹿之畏虎也而不惧,然后可以使前后一致。

(3)连词,意为“但是”、“却”。

例句:子曰:“非吾所及也,而勇也者,于乎!”曾子曰:“文武之道,未如之何?”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子曰:“君子不器。

”2、“快”(1)形容词,意为“舒适”、“自在”、“愉快”。

例句:心快则神清,神清则情逸,情逸则形柔。

(2)动词,意为“亲近”、“亲近朋友”、“便捷”。

例句:周公旦舒”,大失人心,于是寡人宫中博采众长,择瑞应之。

(3)名词,意为“虎皮裙”。

例句:忽然惊起,开门一看,见青旄手悄然,杀来入门,即袭身而上,振连后目,喇叭口中,及板天甲上。

3、“姑”(1)副词,意为“暂且”、“暂时”。

例句:子谓韶:“尽美矣,又何加焉?”对曰:“虽美,不如乡人之舞袖雪转,人之放鹤云退也。

”曰:“姑为尔容。

|”(2)代词,意为“女儿”、“妻子”。

例句: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姑以此。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故君子不谋其不可能,不言其不可,姑若容。

(3)介词,意为“在”、“于”。

例句:加之人之欲则善诋,恶信,然后姑息罪过,将以听信之。

4、“既”(1)连词,意为“已经”、“既然”。

例句:既为蛟龙,便宜不能够经常举重若轻。

(2)副词,意为“还不如”、“尽管”。

例句:人之言然后可以举几,几然后可以知得失,相知得失然后可以为纲常,纲常然后可以为宗庙,宗庙然后可以为天下兴利除害。

既除害而天下平矣。

5、“行”(1)名词,意为“行列”、“队伍”。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复习整理专用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复习整理专用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复习整理专用
1. 安:
★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养(衣食所安)
2. 卑:
★低下(非天质之卑)
★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
★影响(被于来世)
★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
★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
★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
★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
8.策:
★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一词多义的词语及应用

一词多义的词语及应用

一词多义的词语及应用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所具有的不同意义。

由于语言的灵活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很多词语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一词多义词语及其应用。

1. 红(hóng)红色:红色是一种颜色,代表着热情、喜庆和幸福。

比如:红色的大旗在风中猎猎飞扬。

表示共产主义:红色是共产主义的象征,代表着无产阶级的胜利。

比如:毛主席说过,红旗永远在颤抖,中国共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团体。

借指危险和不好的事:红色也可以表示危险和不好的事情。

比如:他的好友突然对他变红了,原来是因为他暗中做了让人生厌的事情。

2. 蓝(lán)蓝色:蓝色是一种颜色,代表着平静、安宁和清新。

比如:天空是一片湛蓝。

借指保守派:在政治上,蓝色常常代表着保守派。

比如:蓝营候选人在选举中获得了大量选票。

表示悲伤或冷漠:蓝色也可以表示悲伤或冷漠的心情。

比如:她心情不好,脸色蓝了。

3. 苗(miáo)植物名称:苗是指某些植物的幼苗或幼嫩部分。

比如:这里的苗长得很茂盛。

民族名称:苗也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比如:苗族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

4. 果(guǒ)水果:果是指植物结的果实,可以食用。

比如:我喜欢吃各种水果,比如苹果、梨子和橙子。

结果,结果实:果也可以指事物的结果,或事物的最终体现。

比如: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好的果。

5. 本(běn)本质:本指事物的真实、根本的特性。

比如:人的本质是复杂的。

原因或根据:本也可以指事物发生的原因或依据。

比如:他的成功是因为他从小就有很好的基础。

6. 长(cháng)高大:长可以表示物体的高度或长度。

比如:他是一个长个子,可以帮忙修灯泡。

时间的延长:长还可以表示时间的延长或增加。

比如:这项工程还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

7. 兴(xīng)情绪激动:兴可以表示情绪或兴奋的状态。

比如:他得知考试成绩很好时,高兴得不得了。

事物发展的趋势或势头:兴也可以表示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势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虽乘奔御风:即使

a.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a.沿溯阻绝:断,中断
b.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b.绝崦多生怪柏:极
c.自康乐以来:自从
c.哀转久绝:消失

a.选贤与能:通“举”,选拔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看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
b.天下之伟观:景观
c.念无与为乐者:介词,和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
b.以此夸能:能力,本领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e.天与云与山与水:连词,和

a.仅如银线:几乎,将近

a.势极雄豪:来势,气势
b.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b.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a.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a.上下一白:副词,全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
b.惟长堤一痕:数词,一

a.上下一白:形容词,白色的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a.不复出焉:兼词,从这里。
b.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句尾语气助词,不译。
c.属引凄异:连接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哪里,怎么

a.便舍船:离开

a.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
b.屋舍俨然:房屋
b.寻向所志:名词,标记

a.寻向所志:寻找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特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人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名词,酒杯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定语后置的标志
b.寻病终:不久
b.八分有奇:指零数

a.高可二黍许:大约

a.自云先世避秦时乱:说
b.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b.盖大苏泛赤壁云:句尾语气助词,不译。

a.复前行:走

a.是故谋闭而不兴:封闭,阻塞
b.大道之行也:施行
b.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

a.计其长曾不盈寸:竟然

a.老妪力虽衰:虽然
b.荡胸生曾云:重叠

a.渔人甚异之鱼为业:作为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替
b.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c.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c.无丝竹之乱耳:取消主谓独立性的结构助词,不译
d.为宫室:做。这里指雕刻。
e.中轩敞者为窗:是
d.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f.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