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仿真实验报告
电力仿真算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对电力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电力系统仿真算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了解电力系统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性能。
实验内容包括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暂态稳定分析、短路电流计算等。
二、实验内容1.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1)实验背景:以某地区110kV电网为例,分析该电网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潮流分布。
(2)实验步骤:① 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建立110kV电网模型;② 设置电网参数,包括各节点电压、线路参数等;③ 运行潮流计算程序,得到潮流分布结果;④ 分析潮流分布结果,判断电网的稳定性。
2.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1)实验背景:以某地区110kV电网为例,分析该电网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暂态稳定性。
(2)实验步骤:① 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建立110kV电网模型;② 设置电网参数,包括各节点电压、线路参数等;③ 设置故障参数,包括故障类型、故障位置等;④ 运行暂态稳定分析程序,得到暂态稳定结果;⑤ 分析暂态稳定结果,判断电网的稳定性。
3. 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1)实验背景:以某地区110kV电网为例,计算电网在发生短路故障时的短路电流。
(2)实验步骤:① 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建立110kV电网模型;② 设置电网参数,包括各节点电压、线路参数等;③ 设置故障参数,包括故障类型、故障位置等;④ 运行短路电流计算程序,得到短路电流结果;⑤ 分析短路电流结果,判断电网的短路容量。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结果通过潮流计算,得到110kV电网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潮流分布。
结果表明,在正常运行方式下,电网的潮流分布合理,节点电压满足要求。
在故障运行方式下,电网的潮流分布发生较大变化,部分节点电压超出了允许范围。
2.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结果通过暂态稳定分析,得到110kV电网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暂态稳定结果。
结果表明,在故障发生初期,电网暂态稳定,但故障持续一段时间后,电网发生暂态失稳。
仿真潮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MATLAB/Simulink在电力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3.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潮流计算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二、实验原理与内容1. 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的重要手段,用于计算电力系统各节点的电压、相角、功率等参数。
其基本原理如下:(1)根据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和参数,建立节点方程和支路方程。
(2)利用节点方程和支路方程,求解节点电压和相角。
(3)根据节点电压和相角,计算各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2. 仿真实验内容本次仿真实验采用MATLAB/Simulink搭建一个简单的2机5节点电力系统模型,并利用PowerGUI进行潮流计算。
(1)建立电力系统模型首先,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电力系统模型,包括发电机、负荷、线路等元件。
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发电机参数、负荷参数和线路参数。
(2)潮流计算利用PowerGUI进行潮流计算,设置求解器参数,如迭代次数、收敛精度等。
运行潮流计算,得到各节点的电压、相角、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等参数。
(3)结果分析对潮流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验证潮流计算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比较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结果,分析系统稳定性。
三、实验方法1. 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电力系统模型。
2. 利用PowerGUI进行潮流计算。
3. 对潮流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四、实验步骤1. 启动MATLAB/Simulink,新建一个仿真模型。
2. 在仿真模型中,添加发电机、负荷、线路等元件,设置相应参数。
3. 将搭建好的电力系统模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4. 打开PowerGUI,选择潮流计算模块。
5. 在潮流计算模块中,设置求解器参数,如迭代次数、收敛精度等。
6. 运行潮流计算,得到各节点的电压、相角、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等参数。
7. 对潮流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验证潮流计算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潮流计算结果本次仿真实验中,潮流计算结果如下:(1)节点电压:U1=1.02p.u., U2=1.05p.u., U3=1.03p.u., U4=1.00p.u., U5=1.01p.u.(2)节点相角:δ1=0.5°, δ2=1.0°, δ3=0.7°, δ4=0.0°, δ5=0.6°(3)有功功率:P1=100MW, P2=100MW, P3=100MW, P4=100MW, P5=100MW(4)无功功率:Q1=20Mvar, Q2=20Mvar, Q3=20Mvar, Q4=20Mvar, Q5=20Mvar2. 结果分析(1)节点电压和相角在合理范围内,说明潮流计算正确。
武汉大学电力系统分析仿真实验报告

PSASP电力系统分析仿真实验报告姓名:学号:实验二基于PSASP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用PSASP进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以上为系统常规运行方式的单线图。
由于母线STNB-230处负荷的增加,需对原有电网进行改造,具体方法为:在母线GEN3-230和STNB-230之间增加一回输电线,增加发电3的出力及其出口变压器的容量,新增或改造的元件如下图虚线所示:母线数据:交流线数据其基础数据如下:数 I 测 据 母线 J 测母 线 编 所 单 正序 号 属 位 阻抗正序 电抗正序 充电 零序 电阻 零序 电抗零序充电 电纳的 组区电纳1/2变压器数据续上表发电数据续上表负荷数据区域定义数据方案定义潮流计算作业定义三、实验步骤(1)点击|“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2)点击“创建”,创建文件;(3)点击“图形支持环境”;(4)点击“编辑模式”,可进行绘图和参数录入:a、绘制出所有母线,输入母线数据;b、添加发电机、负荷、交流线、变压器、支路,输入该元件数据;(5)关闭“编辑模式”窗口;(6)点击“运行模式”:(7)点击“作业”菜单项,执行“方案定义”命令(例如方案为1,数据组选择BASIC),点击“确定”。
(8)点击“作业”菜单项,执行“潮流”命令,定义作业;(9)点击“视图”菜单项,执行“潮流数据”命令,作业选择。
(10)点击“计算”菜单项,执行“潮流”命令;(11)点击“格式”菜单项,进行元件参数格式选择;(12)点击“报表”菜单项,执行“潮流”命令,计算结果输出有图示、报表输出两种方。
四、实验注意事项(1)本系统文件请存入D:\PSASP\学号\潮流\下;电cosθg总有功负荷cosθl总有功总无功损(2)严禁删除或更改计算机中除上述目录以外的一切内容。
五、实验结果(1)将实验结果采用图示、报表列出。
(2)需要完成的计算任务:1、查看作业号1的计算结果潮流计算摘要信息报表PSASP(Load Flow)EPRI,China计算日期:2014/04/02时间:15:47:50作业号:1作业描述:计算方法:Newton(Power Equation)基准容量:100.0000(MW)允许误差:0.000100本系统上限母线:910000发电机:33000负荷:36000交流线:610000直流线:010两绕组变压器:37000三绕组变压器:02000移相变压器:0200UD模型调用次数:0200UP调用个数:010结果综述报表作业号:1计算日期:2014/04/02时间:15:47:50单位:p.u.区域名区域号总有功发电总无功发荷总无功负损耗耗区域-11 2.48-0.042060.9998610.350.943860.01917-0.44282区域20.716410.270460.93555 2.150.80.937220.02724-0.47878号I侧有功I侧无功I侧充电功率J侧有功J侧无-2全网 3.196410.22840.99746 3.15 1.150.939360.04641-0.9216全网母线(发电、负荷)结果报表作业号:1计算日期:2014/04/02时间:15:47:50单位:p.u.母线名电压幅值电压相角GEN1-230 1.02579-2.2168GEN2-230 1.02577 3.7197GEN3-230 1.03235 1.9667STNA-2300.99563-3.9888STNB-230 1.01265-3.6874STNC-230 1.015880.7275发电1 1.040发电2 1.0259.28发电3 1.025 4.6648全网交流线结果报表作业号:1计算日期:2014/04/02时间:15:47:50单位:p.u.I侧母线名J侧母线名编功J侧充电功率GEN1-230STNA-23010.409370.228930.09260.40680.386870.08723 GEN2-230STNC-23030.7638-0.007970.078390.759050.107040.07689 GEN3-230STNB-23050.60817-0.180750.190770.594630.134570.18356 STNA-230GEN2-2302-0.8432-0.113130.15167-0.86620.083810.16099 STNB-230GEN1-2306-0.30537-0.165430.08101-0.30704-0.01030.08313 STNC-230GEN3-2304-0.24095-0.242960.10785-0.24183-0.03120.11137全网两绕组变压器结果报表作业号:1计算日期:2014/04/02时间:15:47:50单位:p.u.I侧母线名J侧母线名编号I侧有功I侧无功J侧有功J侧无功发电1GEN1-23070.716410.270460.716410.23923发电2GEN2-2308 1.630.06654 1.63-0.09178发电3GEN3-23090.85-0.10860.85-0.14955电cosθg总有功负荷cosθl总有功总无功损改用PQ分解法重复计算作业1,查看计算结果,与牛顿法结果做比较。
电力系统分析仿真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仿真实验报告****名目实验一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概述一、实验目的了解用PSASP进行电力系统各种计算的方法。
二、PSASP简介1.PSASP是一套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软件包。
2.PSASP的体系结构:第一层是:公用数据和模型资源库,第二层是应用程序包,第三层是计算结果和分析工具。
3.PSASP的使用方法:〔以短路计算为例〕1).输进电网数据,形成电网根底数据库及元件公用参数数据库,〔后者含励磁调节器,调速器,PSS等的固定模型〕,也可使用用户自定义模型UD。
在此,可将数据合理组织成假设干数据组,以便下一步形成不同的计算方案。
✧文本支持环境:点击“数据〞菜单项,执行“根底数据〞和“公用参数〞命令,可依次输进各电网元件的参数。
✧图形支持环境:在“编辑模式下〞,利用工具箱,输进电网接线图。
作图时,假设元件参数尚未输进,会自动弹出相关数据录进窗口,如今输进数据即可。
注重:两种环境下,均应先输进母线数据,再处理其他元件!!!2).方案定义:从根底数据库中抽取数据组,组合成不同方案,以确定电网的规模,结构和运行方式。
✧文本支持环境:点击“计算〞菜单项,执行“方案定义〞命令。
✧图形支持环境:“运行模式〞下,点击“作业〞菜单项,执行“方案定义〞命令。
3〕数据检查:对确定的电网结构进行检查,检查网架结构的合理性,计算规模是否超出范围。
✧文本支持环境:点击“计算〞菜单项,执行“数据检查〞命令。
✧图形支持环境:“运行模式〞下,点击“作业〞菜单项,执行“数据检查〞命令。
4〕作业定义:给出计算操纵信息,明确具体的计算任务。
✧文本支持环境:点击“计算〞菜单项,执行“短路〞命令。
✧图形支持环境:“运行模式〞下,点击“作业〞菜单项,执行“短路〞命令。
5〕执行计算:✧文本支持环境:在上述“短路计算信息〞窗口,完成作业定义之后,点击“计算〞按钮即可。
✧图形支持环境:“运行模式〞下,a.点击“视图〞菜单项,执行“短路〞命令,选择作业;b.点击“计算〞菜单项,执行“短路〞命令,执行计算;c.点击“格式〞菜单项,执行“短路结果〞命令,确定计算结果在图上的显示方式。
电力系统仿真实训报告电力系统仿真实训

电力系统仿真实训报告1 前言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情况的一种计算,它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及系统接线情况确定整个电力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
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现有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研究中,都需要利用潮流计算来定量分析、比较供电方案或运行方式的合理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本次课程设计任务是闭环网络的潮流计算,用到的方法为PQ分解法潮流计算。
2 实训目的与要求2.1实训目的电力系统分析的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通过对电力系统潮流分布的分析和计算,可进一步对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和分析是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工作的基础。
潮流计算是指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况的分析和计算。
通常需要已知系统参数和条件,给定一些初始条件,从而计算出系统运行的电压和功率等;潮流计算方法很多:高斯-塞德尔法、牛顿-拉夫逊法、P-Q分解法、直流潮流法,以及由高斯-塞德尔法、牛顿-拉夫逊法演变的各种潮流计算方法。
本实验采用P-Q分解法进行电力系统分析的潮流计算程序的编制与调试,获得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电压,为进一步进行电力系统分析作准备。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原理的理解和计算,初步学会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电力系统的问题,掌握潮流计算的过程及其特点。
熟悉各种常用应用软件,熟悉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加强编制调试计算机程序的能力,提高工程计算的能力,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问题结合起来。
2.2实训要求编制调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计算机程序。
程序要求根据已知的电力网的数学模型(节点导纳矩阵)及各节点参数,完成该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要求计算出节点电压、功率等参数。
3 实训内容1 基于PSASP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仿真1.1 实验要求要求在掌握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知识的基础上,根据PSASP中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步骤,利用该软件实现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并能根据潮流计算结果,对电力系统进行运行情况分析。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数字仿真实验实验报告(PASAP软件的使用)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数字仿真实验实验报告(PASAP软件的使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数字仿真实验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五节点潮流计算(原图) (3)不同负荷水平时刻的潮流计算——负荷加倍 (6)各节点负荷减半作为谷时 (8)两种不同运行方式的潮流计算 (10)两种不同调度结果的潮流计算 (12)2一、五节点潮流计算(原图)结果导出:①物理母线单位:kA\kV\MW\Mvar区域分区厂站全网全网全网母线名称电压幅值电压相角-------- -------- --------* b 103.48250 -8.0217g 217.28740 -5.1551x 106.31940 -10.2418Ⅰ 242.00000 0Ⅱ 116.39210 -2.35793②发电机单位:kA\kV\MW\Mvar区域分区厂站全网全网全网发电机名称母线名类型有功发电无功发电功率因数---------- ------ ---- -------- -------- -------- Gen_1 Ⅰ Vθ 202.4800 155.9800 0.79220 Gen_2 Ⅱ PQ 40.0000 30.0000 0.80000 Gen_3 g PQ0.0000 10.0000 0.00000③负荷结果报表单位:kA\kV\MW\Mvar区域分区厂站全网全网全网负荷名称母线名类型有功负荷无功负荷功率因数-------- ------ ---- -------- -------- -------- Load_1 b PQ 50.0000 30.0000 0.85749 Load_3 x PQ 180.0000 100.00000.87416④交流线结果报表单位:kA\kV\MW\Mvar区域分区全网全网交流线名称 I侧母线 J侧母线 I侧电压 I侧有功 I侧无功---------- ------- -------- ------- ------- ------- AC_1 Ⅰ g 242.00000 180.4800 162.8100 AC_3 Ⅱ b 116.39210 61.9700 22.1800 AC_9 bx 103.48250 6.7700 -15.8100 J侧电压 J侧有功 J侧无功------- ------- -------217.28740 174.5300 131.0300103.48250 56.7700 14.1900106.31940 6.3200 -16.50004⑤两绕组变压器结果报表单位:kA\kV\MW\Mvar区域分区厂站全网全网全网两绕组变压器名称 I侧母线 J侧母线 I侧有功---------------- ------- ------- -------T2w_1 ⅠⅡ 21.9900 T2w_2 g x 174.5300I侧无功 J侧有功 J侧无功------- ------- --------6.8200 21.9600 -7.8200141.0300 173.6800 116.50005二、不同负荷水平时刻的潮流计算——负荷加倍问题:如果不增加无功功率,负荷在正常运行基础上加倍时潮流计算不成功,因为根据电压损耗公式,负荷加倍后电压损耗变大,部分母线电压过低,所以潮流计算不成功。
电力系统分析仿真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仿真实验报告电力系统分析仿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进行电力系统模拟分析,掌握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及原因、掌握电力系统基本传输线路的参数,以及了解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计算和短路分析流程。
二、实验原理电力系统仿真软件是针对电力系统运行及其各种故障情况下的仿真软件。
仿真软件将电力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可以让使用者对电力系统进行检测修正,达到保证电网质量的目的。
仿真软件主要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本次实验中使用的仿真软件为PSASP。
第一,电力系统线路模型:电力系统线路模型是电力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此模型通过研究电力线路本身的运行特点,为电力系统计算和仿真打下基础。
电力系统线路模型假设电力系统线路为非常规线路,包括零序电感和阻抗、平衡、非平衡模型的相间电路等,具体包括电感、电容、电阻三部分。
第二,电力系统模拟分析:电力系统的仿真分析,就是对电力系统进行计算、仿真,从而得出电力系统的各种参数或特性。
模拟分析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电力系统的短路分析等两个方面。
(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指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数学建模,来分析电力系统中电流、电压等各种状态量的分布规律。
具体的计算过程采用功率系统仿真软件进行计算。
(2)电力系统短路分析:电力系统短路分析是针对电力系统在遭受外部灾害时计算其在各种短路状态下的可能损伤程度,在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
同时也是保障电网电力质量安全的必要手段。
三、实验内容实验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实验,第二部分是电力系统短路分析实验。
(1)潮流计算实验这部分实验的主要内容是计算电力系统的电流分布以及电压分布等参数,实验过程如下:1. 打开PSASP软件,新建项目档案。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主进程,建立相应关系文件,并完成电力系统初始化操作。
2. 添加仿真数据。
根据实验要求,添加相应的电力系统数据。
其中包括节点数据、主变和传输线路数据、变压器等数据。
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潮流计算 实验报告(DOC)

(二 〇 一 一 年 十 二 月(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潮流计算实验报告学 号: ************学生姓名:学 院:电力学院 系 别:电力系专 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授课教师:1、实验目的:了解计算机潮流分析的基本原理、主要步骤;掌握节点导纳矩阵形成和修改的方法,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熟悉Matlab运行环境,了解Matlab基本编程语句和语法;运用潮流分析程序对给定网络的运行方式做潮流分析,并初步分析计算结果2、实验要求:通过预习,对计算机潮流分析基本理论有深入了解;为程序准备必要的、准确的原始数据;熟悉Matlab运行环境,输入潮流程序,上机独立完成程序的调试,给出潮流分析的结果并按要求绘制潮流分布图3、实验内容:输入网络参数,包括节点号、节点导纳矩阵、节点功率等;输入潮流程序、调试并输出结果,绘制潮流分布图4、实验步骤:1、熟悉原始资料:根据计算要求,整理数据,包括:计算网络中线路、变压器的参数、形成节点导纳矩阵;表示各节点的注入功率。
(以上数据均采用有名值计算)2、读通潮流程序:完成程序的解释和说明,必要时附加对应的公式和程序语言的说明3、上机调试:熟悉Matlab的运行环境,准确输入原始数据、节点编号、节点注入功率等信息4、整理计算结果:根据计算结果作电网潮流分布图原始网络:5、实验数据及处理:一、实验程序:clearG(1,1)=3.75;B(1,1)=-11.25;G(1,2)=-2.5;B(1,2)=7.5;G(1,3)=0;B(1,3)=0; G(1,4)=-1.25;B(1,4)=3.75;G(1,5)=0;B(1,5)=0;G(2,1)=-2.5;B(2,1)=7.5;G(2,2)=10.834;B(2,2)=-32.5;G(2,3)=-1.667;B(2,3)=5;G(2,4)=-1.667;B(2,4)=5;G(2,5)=-5;B(2,5)=15;G(3,1)=0;B(3,1)=0;G(3,2)=-1.667;B(3,2)=5;G(3,3)=12.917;B(3,3)=-38.75;G(3,4)=-10;B(3,4)=30;G(3,5)=-1.25;B(3,5)=3.75;G(4,1)=-1.25;B(4,1)=3.75;G(4,2)=-1.667;B(4,2)=5;G(4,3)=-10;B(4,3)=30;G(4,4)=12.917;B(4,4)=-38.750;G(4,5)=0;B(4,5)=0;G(5,1)=0;B(5,1)=0;G(5,2)=-5;B(5,2)=15;G(5,3)=-1.25;B(5,3)=3.75;G(5,4)=0;B(5,4)=0;G(5,5)=6.25;B(5,5)=-18.75;Y=G+j*B %形成节点导纳矩阵delt(1)=0;delt(2)=0;delt(3)=0; delt(4)=0;u(1)=1.0;u(2)=1.0;u(3)=1.0;u(4)=1.0;ps(1)=-0.6;qs(1)=-0.10;ps(2)=0.2;qs(2)=0.2;ps(3)=-0.45;qs(3)=-0.15; ps(4)=-0.4;qs(4)=-0.05; %设迭代初值k=1;precision=1 %设迭代次数和精度N1=4; %PQ节点数while precision>0.0000001 %判断是否满足精度要求delt(5)=0;u(5)=1.06; %给定平衡节点编号for m=1:N1for n=1:N1+1pt(n)=u(m)*u(n)*(G(m,n)*cos(delt(m)-delt(n))+B(m,n)*sin(delt(m)-delt (n)));qt(n)=u(m)*u(n)*(G(m,n)*sin(delt(m)-delt(n))-B(m,n)*cos(delt(m)-delt (n)));endpi(m)=sum(pt);qi(m)=sum(qt); %计算PQ节点的注入功率 dp(m)=ps(m)-pi(m);dq(m)=qs(m)-qi(m); %计算PQ节点的功率不平衡量endfor m=1:N1for n=1:N1if m==nH(m,m)=-qi(m)-u(m)^2*B(m,m); N(m,m)=pi(m)+u(m)^2*G(m,m);J(m,m)=pi(m)-u(m)^2*G(m,m); L(m,m)=qi(m)-u(m)^2*B(m,m);JJ(2*m-1,2*m-1)=H(m,m); JJ(2*m-1,2*m)=N(m,m);JJ(2*m,2*m-1)=J(m,m); JJ(2*m,2*m)=L(m,m);elseH(m,n)=u(m)*u(n)*(G(m,n)*sin(delt(m)-delt(n))-B(m,n)*cos(delt(m)-del t(n)));J(m,n)=-u(m)*u(n)*(G(m,n)*cos(delt(m)-delt(n))+B(m,n)*sin(delt(m)-de lt(n)));N(m,n)=-J(m,n);L(m,n)=H(m,n);JJ(2*m-1,2*n-1)=H(m,n);JJ(2*m-1,2*n)=N(m,n);JJ(2*m,2*n-1)=J(m,n); JJ(2*m,2*n)=L(m,n);Endendend %计算jocbi各项,并放入统一矩阵JJ中,对JJ下标统一编号JJfor m=1:N1PP(2*m-1)=dp(m);PP(2*m)=dq(m);End %按统一矩阵形成功率不平衡 uu=inv(JJ)*PP';precision=max(abs(uu)); %判断是否收敛 for n=1:N1delt(n)=delt(n)+uu(2*n-1);u(n)=u(n)+uu(2*n)*u(n); %将结果分解为电压幅值和角度 end %求解修正方程,得电压幅值变化量(标幺值)和角度变化量 k=k+1; end for n=1:N1+1U(n)=u(n)*(cos(delt(n))+j*sin(delt(n))); endfor m=1:N1+1I(m)=Y(5,m)*U(m); %求平衡节点的注入电流5551j j i I Y U ==∑endS5=U(5)*sum(conj(I)) %求平衡节点的注入功率*555S V I = for m=1:N1+1 for n=1:N1+1S(m,n)=U(m)*(conj(U(m))-conj(U(n)))*conj(-Y(m,n));% end endend %求节点i,j 节点之间的功率,方向为由i 指向j, *ij ij i S V I = S %显示支路功率二、实验结果:1、节点导纳矩阵Y =3.7500 -11.2500i -2.5000 + 7.5000i 0 -1.2500 + 3.7500i 0 -2.5000 + 7.5000i 10.8340 -32.5000i -1.6670 + 5.0000i -1.6670 + 5.0000i -5.0000 +15.0000i 0 -1.6670 + 5.0000i 12.9170 -38.7500i -10.0000 +30.0000i -1.2500 + 3.7500i -1.2500 + 3.7500i -1.6670 + 5.0000i -10.0000 +30.0000i 12.9170 -38.7500i 0 0 -5.0000 +15.0000i -1.2500 + 3.7500i 0 6.2500 -18.7500i节点导纳矩阵特点:1.节点导纳矩阵的对角元就等于各该节点所连接导纳的总和2.节点导纳矩阵是稀疏矩阵3.节点导纳矩阵一般是对称矩阵4.节点导纳矩阵的非对角元Yij等于连接节点i、j支路导纳的负值5. 节点导纳矩阵是方阵2、迭代过程数据:电压变化量du = 0.0094 - 0.0010i 0.0448 - 0.0021i 0.0156 - 0.0013i 0.0142 - 0.0013idu =-0.0077 - 0.0000i -0.0064 - 0.0000i -0.0065 - 0.0000i -0.0068 -0.0000idu = -0.6060 - 0.0000i -0.4686 - 0.0000i -0.5040 - 0.0000i -0.5213 -0.0000idu = -0.3934 - 0.0000i -0.2741 + 0.0000i -0.3107 - 0.0000i -0.3238 -0.0000i功率不平衡量dS = -0.6000 - 0.1000i 0.5000 + 1.1000i -0.3750 + 0.0750i -0.4000 - 0.0500idS = 0.0208 - 0.0206i -0.0468 - 0.0876i 0.0047 - 0.0226i 0.0155 - 0.0096i dS= 1.0e-003 *0.2233 - 0.2193i -0.4990 - 0.5087i -0.0052 - 0.1658i 0.1556 - 0.0997i dS =1.0e-007 *0.2011 - 0.1958i -0.4104 - 0.2076i -0.0402 - 0.0900i 0.1273 - 0.0836i雅可比矩阵JJ =11.2500 3.7500 -7.5000 -2.5000 0 0 -3.7500 -1.2500-3.7500 11.2500 2.5000 -7.5000 0 0 1.2500 -3.7500-7.5000 -2.5000 33.4000 10.5340 -5.0000 -1.6670 -5.0000 -1.66702.5000 -7.5000 -11.1340 31.6000 1.6670 -5.0000 1.6670 -5.00000 0 -5.0000 -1.6670 38.9750 12.8420 -30.0000 -10.00000 0 1.6670 -5.0000 -12.9920 38.5250 10.0000 -30.0000-3.7500 -1.2500 -5.0000 -1.6670 -30.0000 -10.0000 38.7500 12.91701.2500 -3.7500 1.6670 -5.0000 10.0000 -30.0000 -12.9170 38.7500JJ =11.5406 3.1996 -7.7223 -3.1029 0 0 -3.8183 -1.3384-4.4412 11.3818 3.1029 -7.7223 0 0 1.3384 -3.8183-8.0396 -2.1511 35.0648 12.0317 -5.3599 -1.5576 -5.3622 -1.52382.1511 -8.0396 -11.5380 35.6400 1.5576 -5.3599 1.5238 -5.36220 0 -5.2222 -1.9705 40.0793 12.8630 -30.9519 -10.11360 0 1.9705 -5.2222 -13.7724 39.8246 10.1136 -30.9519-3.8576 -1.2203 -5.2038 -1.9989 -30.8297 -10.4802 39.8912 12.86851.2203 -3.8576 1.9989 -5.2038 10.4802 -30.8297 -13.6994 39.8104JJ =11.3861 3.1619 -7.6217 -3.0453 0 0 -3.7644 -1.3171-4.3623 11.1866 3.0453 -7.6217 0 0 1.3171 -3.7644-7.9246 -2.1368 34.7163 11.8401 -5.2904 -1.5440 -5.2913 -1.51162.1368 -7.9246 -11.4391 35.1173 1.5440 -5.2904 1.5116 -5.29130 0 -5.1585 -1.9397 39.5849 12.6953 -30.5425 -9.98760 0 1.9397 -5.1585 -13.5953 39.2852 9.9876 -30.5425-3.8018 -1.2050 -5.1397 -1.9661 -30.4266 -10.3354 39.3681 12.70621.2050 -3.8018 1.9661 -5.1397 10.3354 -30.4266 -13.5065 39.2683JJ =11.3850 3.1617 -7.6210 -3.0448 0 0 -3.7640 -1.3169-4.3617 11.1850 3.0448 -7.6210 0 0 1.3169 -3.7640-7.9237 -2.1368 34.7136 11.8386 -5.2899 -1.5439 -5.2907 -1.51152.1368 -7.9237 -11.4386 35.1136 1.5439 -5.2899 1.5115 -5.29070 0 -5.1580 -1.9394 39.5811 12.6940 -30.5394 -9.98670 0 1.9394 -5.1580 -13.5940 39.2811 9.9867 -30.5394-3.8013 -1.2049 -5.1392 -1.9659 -30.4235 -10.3343 39.3641 12.70501.2049 -3.8013 1.9659 -5.1392 10.3343 -30.4235 -13.5050 39.26413、收敛后数据:支路功率S =0 -0.5370 - 0.0977i 0 -0.0630 - 0.0023i 0 0.5489 + 0.1333i 0 0.2469 + 0.0815i 0.2793 + 0.0806i -0.8751 - 0.0954i 0 -0.2431 - 0.0701i 0 0.1891 - 0.0121i -0.3960 - 0.0677i 0.0633 + 0.0033i -0.2746 - 0.0664i -0.1887 + 0.0132i 0 0 0 0.8895 + 0.1387i 0.4087 + 0.1058i 0 0平衡节点功率 S5 =1.2982 + 0.2445i潮流分布图GG1.250-j3.750 10.000-j30.0002.500-j7.5005.000-j15.001.250-j3.7501.667-j5.0001.667-j5.000534210.45+j0.150.4+j0.050.2+j0.20.6+j0.10.4087+j0.1058 0.3960+j0.06770.1891-j0.0121 0.1887-j0.01320.5489+j0.150.5370+j0.09770.2431+j0.07010.2469+j0.08150.2746+j0.06640.2793+j0.0806 0.8895+j0.1387 0.8751+j0.09540.0633+0.00330.0630+j0.00231.2982+j0.24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