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噪声控制报告
多通道有源噪声分布控制系统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 2 3 P 7
【 文献标识码】A
ZHANG a y Xi o u
S u y o e De e t a ie u t —Ch n e tv ie Co to y tm t d ft c n r l d M l h z i a n l i e No s n r l se Ac S
l tt n,t e mu t —c a n lF MS a g rt msu e y s b—s se r d f d n o d rt mp o e t e p r r n e i ai mi o h l i h n e XL l o i h sdb u y t msa e mo i e ,i r e i r v e o ma c i o h f o e s se t ru h rd cn h n e e e c s ewe n t e s b—s se . h x e i na e u t s o a i to s ft y tm h o g e u i gt ei t r rn e t e h u h f b y t ms T ee p rme tl s l h w t t h smeh d i r s h t
dig a l r ea un fc mp tng p we ,c n b i ie n o s v rls b — s se n o d rt e uc h h n l nd e n a g mo to o u i o r a e d vd d it e ea u y t msi r e o r d e t e c a nesha l d
whc y c u e so e n e g n e s e n e r d he p ro ma eo h ci e n ie c n rls se ih ma a s l w o v r e e pe d a d d g a e t e r nc ft e a tv o s o to y tm.T vec me t i f o o r o hs
噪声与振动控制实验报告

噪声与振动控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噪声与振动进行控制,达到降低环境噪声和减少振动影响的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噪声与振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工程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用的设备包括噪声生成器、振动传感器、振动试验台等各种实验设备。
三、实验原理1. 噪声控制原理:噪声是一种具有不良影响的声音,通过对噪声的控制可以使其达到合理范围内,减少对人体的损害。
常用的噪声控制方法包括隔声、吸声、降噪等。
2. 振动控制原理:振动是物体在运动中产生的周期性的震动现象,对机械设备和人体健康均有不良影响。
振动控制的方法包括减振、隔振、吸振等。
四、实验步骤1. 在实验室内设置噪声生成器,并调节至适当的音量。
2. 将振动传感器安装在振动试验台上,并调节振动幅度至一定水平。
3. 开始记录噪音和振动的数据,包括频率、幅度、时长等参数。
4. 分析数据,根据噪声和振动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案。
5. 进行控制实验,观察结果并记录数据。
6.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控制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实验结果经过对噪声和振动的控制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 通过合理的隔声和吸声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环境噪声。
2. 通过减振和隔振措施,可以降低机械设备的振动影响。
3. 对噪声和振动进行有效控制,可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静舒适度,减少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噪声与振动控制的探索,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噪声与振动的威胁以及控制方法。
掌握了噪声与振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水平。
希望通过今后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更好地应用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为工程实践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噪声管理情况汇报材料模板

噪声管理情况汇报材料模板尊敬的领导:我是XX公司的噪声管理负责人,现就我公司噪声管理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噪声来源。
我公司主要的噪声来源包括生产设备、机械设备、交通工具、以及人员活动等。
其中,生产设备和机械设备是主要的噪声源,对周边环境和员工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噪声监测。
针对公司内部噪声源,我们进行了定期的噪声监测工作。
通过专业的噪声监测仪器,我们对各个噪声源进行了详细的监测和记录,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通过这些监测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噪声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下一步的噪声控制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噪声控制。
针对噪声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控制。
首先,对于生产设备和机械设备,我们进行了设备更新和维护,采用低噪声设备替换高噪声设备,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及时消除设备运行中的异响和噪声。
其次,对于人员活动和交通工具造成的噪声,我们采取了合理的排班和交通组织措施,减少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四、员工防护。
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我们配备了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耳罩等,并对员工进行了相关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噪声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五、社会责任。
作为一家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我们积极参与当地的环境保护和噪声治理工作,与相关部门和居民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寻求噪声治理的最佳解决方案,努力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总结: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措施,公司的噪声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噪声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噪声管理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我们继续加大投入,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措施,为员工的健康和社会的安宁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
控制噪声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噪声的产生原理及危害。
2. 掌握降低噪声的常用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控制噪声措施的效果。
二、实验原理噪声是指干扰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休息的声音。
噪声的产生与传播与声源、传播途径和接收者有关。
控制噪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 在传播途径中阻断或降低噪声;3. 在接收者处减少噪声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噪声发生器;2. 声级计;3. 隔音板;4. 隔音棉;5. 吸音材料;6. 耳塞;7. 空间模拟装置。
四、实验步骤1. 噪声发生器发出一定频率和强度的噪声;2. 使用声级计测量噪声发生器发出的噪声强度;3. 在声源处放置隔音板,再次测量噪声强度;4. 在传播途径中铺设隔音棉,再次测量噪声强度;5. 在接收者处使用吸音材料进行覆盖,再次测量噪声强度;6. 给接收者佩戴耳塞,再次测量噪声强度;7. 对比实验前后噪声强度的变化,分析不同控制噪声措施的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声源处放置隔音板,噪声强度降低了约10分贝;2. 在传播途径中铺设隔音棉,噪声强度降低了约5分贝;3. 在接收者处使用吸音材料进行覆盖,噪声强度降低了约3分贝;4. 给接收者佩戴耳塞,噪声强度降低了约10分贝。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效果明显,隔音板可以显著降低噪声强度;2. 在传播途径中阻断或降低噪声效果次之,隔音棉对噪声的降低作用有限;3. 在接收者处减少噪声影响效果较好,吸音材料和耳塞可以显著降低噪声强度。
六、实验讨论1. 实验中使用的隔音板、隔音棉和吸音材料等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成本较高、安装不便等;2. 实验过程中,噪声发生器发出的噪声频率和强度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需注意选择合适的噪声发生器;3. 实验结果仅限于本实验条件下的验证,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更多因素。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噪声的产生原理及危害,掌握了降低噪声的常用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不同控制噪声措施的效果。
有源噪声控制

有源噪声控制
有源噪声控制又称反声(antisound)、有源噪声抵消(active noise concellation)、有源降噪(active noise reduction)、有源吸收(active sound absorption)等。
以主动产生一个声场来抵消另一个现有声场的技术。
1947年奥尔森(H.F.Olosn)就提出有源噪声控制技术,但进展不大,直到80年代以来,由于信号处理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才有了明显的进展。
现代有源噪声技术是声学、信号处理技术、控制工程学和电子学的交叉综合运用。
其基本过程为:用传声器提取现有噪声的信息,经“实时”分析后筹建一反声信号,再用扬声器(次级声源)“实时”播放反声信号。
反声信号与现有噪声产生相消干涉,从而使该区域内的噪声得以降低。
现有噪声的能量可能被次级声源吸收,也可能仅仅被转移到其它区域。
有效噪声控制的效果与“实时”很有关系。
对低频噪声做到“实时”较容易,故有源技术对控制低频噪声特别效。
现代有源噪声控制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噪声源抑制(或全空间消声),二是局部声吸收;二者原理相同,只是次级声源的布置不同。
有源噪声控制有局限性,主要是有效频带很窄。
但使用自适应技术和高速计算机则可部分克服这些缺点而提高效益。
有源噪声控制的应用目前还不广泛,但有潜在前景,可望用于各中风机、汽轮机、内燃机、压缩机的进排气管道噪声、变压器等室外空间噪声源和机舱、燃烧室等封闭噪声场的抑制,还可做成抗噪声送、受话器。
项目噪音施工情况汇报

项目噪音施工情况汇报根据项目进展情况,我对当前的施工噪音情况进行了汇报。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的施工团队已经完成了项目的一大部分工作,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噪音。
在这篇汇报中,我将详细介绍我们的施工情况和噪音控制措施,以及我们计划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如何进一步减少噪音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首先,我要介绍我们的施工情况。
在过去一个月里,我们的团队主要进行了建筑结构和设备的安装工作。
这些工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尤其是在使用重型机械和设备的时候。
我们的施工人员在进行这些工作时,已经尽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少噪音的产生,比如在机械设备上安装了隔音设备,控制了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源。
其次,我要说明我们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控制施工噪音。
除了在设备上安装隔音设备之外,我们还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合理的布局,尽量将噪音源远离居民区。
同时,我们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了警示标识,提醒周边居民注意施工噪音,以便他们做好相应的准备。
此外,我们还对施工人员进行了相关的培训,教育他们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噪音的产生,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最后,我要介绍我们接下来的工作计划。
在接下来的施工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施工噪音的控制。
我们计划在施工现场增加一些隔音墙,以进一步减少噪音的传播。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他们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减少噪音的产生。
另外,我们还将加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对施工噪音的反馈意见,以便我们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减少对他们的影响。
总的来说,我们已经意识到施工噪音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噪音的产生和传播。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施工噪音的管理和控制,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感谢各位的关注和支持。
噪声处理报告范文怎么写

噪声处理报告范文怎么写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噪声问题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噪声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噪声处理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报告旨在研究噪声处理技术,并提出一种有效的噪声处理方法。
二、噪声的来源和影响噪声是指在空气、水或固体中传播的机械振动产生的声音。
噪声的来源可以是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甚至是家庭生活中的各种设备。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会导致人们的听力损伤,产生压力和焦虑,甚至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同时,噪声也对动植物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妨碍了它们的正常生活和繁殖。
三、噪声处理技术综述目前,噪声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被动噪声控制和主动噪声控制两种方法。
被动噪声控制主要通过材料和结构的改变来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反射。
常用的被动噪声控制方法有隔音墙、隔音门窗、人工屏障等。
而主动噪声控制则是通过对噪声的实时监测和反向发声来实现噪声的消除。
这种方法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家用电器等领域。
四、基于DSP的噪声处理方法近年来,随着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发展,基于DSP的噪声处理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对噪声进行采样、滤波和重建,以实现噪声的减弱和消除。
具体步骤如下:1. 信号采样:将噪声信号通过传感器采集,并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2. 滤波处理:对数字信号进行滤波处理,采用滤波算法去除噪声成分。
常用的滤波方法有FIR滤波、IIR滤波和自适应滤波等。
3. 重建信号:将经过滤波处理后的信号重新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输出到扬声器等设备。
基于DSP的噪声处理方法具有处理精度高、实时性强、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已经在音频处理、音频通信、医学诊断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本报告在实验室环境下对基于DSP的噪声处理方法进行了验证。
首先,我们采集了一段包含噪声的音频信号,并使用DSP技术进行了消噪处理。
噪声监测情况汇报材料

噪声监测情况汇报材料
尊敬的领导:
根据我部门的工作安排,我对噪声监测情况进行了汇报。
以下是具体情况:
一、监测范围。
本次监测范围主要包括市区主要道路、居民区、工业区等重点区域,重点关注
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工业生产噪声等。
二、监测手段。
我们采用了专业的噪声监测仪器,对不同区域的噪声进行了24小时连续监测,并记录下了监测数据。
三、监测结果。
1.市区主要道路噪声,在白天和晚上,市区主要道路的交通噪声较为突出,尤
其是早晚高峰期,噪声水平较高,给周边居民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居民区噪声,部分居民区存在施工噪声和社区噪声,其中施工噪声主要集中
在白天,社区噪声则主要集中在晚上,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干扰。
3.工业区噪声,工业区的噪声主要集中在白天,部分企业存在噪声超标情况,
需要加强监管和整改。
四、存在问题。
1.部分区域存在噪声超标情况,需要加强监管和整改。
2.部分居民区存在社区噪声问题,需要引导居民文明生活,减少噪声污染。
五、整改措施。
1.加强对市区主要道路的交通管理,减少交通拥堵,降低交通噪声。
2.加强对施工噪声和工业噪声的监管,对超标企业进行整改,确保噪声排放符合标准。
3.加强社区宣传教育,引导居民文明生活,减少社区噪声污染。
六、后续工作。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噪声监测情况的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市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以上就是本次噪声监测情况的汇报,请领导审阅。
如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指正。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注!
此致。
敬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源噪声控制调研报告
一、噪声即噪音。
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噪音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我们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把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称为环境噪声污染。
声音的分贝是声压级单位,记为dB。
用于表示声音的大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昼间50dB、夜间40dB;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55dB、夜间45dB;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dB、夜间50dB;工业区,昼间65dB、夜间55dB;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内河航道、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昼间70dB、夜间55dB,(夜间指22点到次日晨6点)。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住宅区的噪音,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若超过这个标准,便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那么,室内环境中的噪声标准是多少呢?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第5条4款规定,在室内进行噪声测量时,室内噪声限值低于所在区域标准值10dB。
二. 城市环境噪声的来源
现代城市中环境噪声有四种主要来源:
①交通噪声:主要指的是机动车辆、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的噪声。
这些噪声的噪声源是流动的,干扰范围大。
②工业噪声:主要指工业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噪声。
主要来自机器和高速运转设备。
③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指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噪声。
在施工中要大量使用各种动力机械,要进行挖掘、打洞、搅拌,要频繁地运输材料和构件,从而产生大量噪声。
④社会生活噪声:主要指人们在商业交易、体育比赛、游行集会、娱乐场所等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喧闹声,以及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等各种家电的嘈杂声,这类噪声一般在80分贝以下。
如洗衣机、缝纫机噪声为50--80分贝,电风扇的噪声为30~65分贝,空调机、电视机为70分贝。
三.有源噪声控制的提出
传统的控制噪声的声学措施只要有吸声、隔声、以及使用消声器等方法,这些方式统称为“无源”噪声控制,一般来说,塔门仅对中高频噪声的控制有效。
1933年,德国物理学家PaulLeug分别向德国和美国的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名称“消除声音震荡的过程”,开创了有源噪声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研究的先河。
管道中的噪声由A产生,传声器M检测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由V放大并实现一定的相位移,然后激励L发声,图中S1、S2分别是由A和L产生的。
Leug原理图示意图
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实际上是原来声波的“镜像”,两者的叠加,使得源频率的声波在扬声器的下游获得抵消。
四.有源噪声控制原理
有源噪声控制(ANC)技术:在制定区域内人为地产生一个次级声信号,通过次级声源产生与初始生源的声波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声波辐射,二者相互抵消,达到降噪的目的。
作用:消除低频噪声。
(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噪声大多以低频噪声为主,如空调、冰箱的噪声,有源噪声控制技术给出了一种新的解决办法。
)基本原理:根据两列声波相消干涉或声辐射抑制的原理,在管道上游布置的前置传声器拾取噪声信号,经电信号处理馈送给管道下游的次级声源,调整次级声源的输出(大小相等、相位相反),使得在下游与原噪声信号干涉消弱,从而实现“静区”的目的。
有源噪声控制示意图
控制依据:电信号处理速度远远大于声传播的速度,电信号处理过程可以实现十分精确的反相位声压的控制。
问题点:次级声源在向下游声场辐射的同时也向上游传播,被上游传声器所接收,形成声—电—声的闭合回路,引起消声系统出现“自激现象”,即声反馈过程。
因此,ANC技术的发展一度受到制约。
改进方法:1953年,美国的H.Olson发表一篇名为“电子吸声器”的文章,运用负反馈控制方法设计了有源消声装置,在对声场信息未知的情况下(即无需前置传声器)来实现有源消声控制过程。
见下图。
Olson的电子吸声结构原理图
通过调节扬声器锥面的运动幅度,使得传声器处的声压起伏趋近于零。
吸声腔:吸收传声器位置处的声波。
到目前为止,有源噪声控制大都沿用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两种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