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练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习题答案)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一)戴维宁定理的证明
设流过端口以外的电路中的电流为 i,则据替代定 ,则据替代定 理,外电路可以用一个电流为 i的电流源 iS替代,如图(a)所 替代,如图(a) (a)所 示;则又据 叠加定理,得其相应的分电路 (b),(c): 示;则又据叠加定理 ,得其相应的分电路(b) (c): 叠加定理,得其相应的分电路 (b),
:在线性 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 叠加定理 :在 线性 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 压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激励) 单独作用 时在 压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激励)单独作用 单独作用时在 该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 代数和. 该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代数和.
§4-1 叠加定理
也就是说,只要电路存在唯一解,线性电路中 的任一结点电压,支路电压或支路电流均可表示为 以下形式: y = H 1uS1 + H 2 uS 2 + + H m uSm + K 1 iS1 + K 2 iS 2 + + K n iSn ——表示电路中独立 其中:uSk 表示电路中独立电压源的电压 独立电压源的电压
+ Req + u RL
uS1
NS
uS2
RL
口 含一 源 端
1
戴维宁定理
- -
uoc
维 宁 等 效 电 路
1' i1
RL
isc
1'
1'
u R Geq L
-
+
诺顿定理
诺 顿 等 效 电 路
1'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对外电路而言,"含源一端口NS"可以用一条含源支路 对外电路而言," 含源一端口N 可以用一条含源支路 等效替代 戴维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称为一端口的等效发电机 戴维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称为一端口的等效发电机

统计学课后第四章习题答案

统计学课后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4章练习题1、一组数据中岀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A. 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平均数2、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C. 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D. 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3、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称为()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平均数4、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平均数5、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例称为()A.异众比率B.离散系数C.平均差D.标准差6、四分位差是()A. 上四分位数减下四分位数的结果|B. 下四分位数减上四分位数的结果C.下四分位数加上四分位数D. 下四分位数与上四分位数的中间值7、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A.平均差B.标准差C.极差D.四分位差8、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称为()A.极差B. 平均差C.,方差D.标准差9、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后的值称为()A.标准分数B.离散系数C.方差D.标准差10、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2,表明该数据()A.比平均数高出2个标准差B. ■比平均数低2个标准差C.等于2倍的平均数D. 等于2倍的标准差11、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A.68%的数据B.95% 的数据C.99% 的数据D.100%勺数据12、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4,其意义是()A. 至少有75%勺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B. 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C. 至少有94%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D. 至少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13、离散系数的主要用途是()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C.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14、比较两组数据离散程度最适合的统计量是()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15、偏态系数测度了数据分布的非对称性程度。

第4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4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4章练习题参考答案第4章练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4-1】已知某轴心受拉杆的截面尺寸300400b h mm mm=?,配有820φ钢筋,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指标为:22.0/tf N mm =,42.110cE =?2/N mm ,2270/yfN mm =,522.110/s E N mm =?。

试问此构件开裂时和破坏时的轴向拉力分别为多少?【解】配820φ钢筋,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附录A ,表A.0.1得22513sA mm =。

25132.09%3.0%300400s A bh ρ===300400120000A bh mm ==?=,542.110102.110s E c E E α?===?(1)由式(4-5),开裂荷载为 0(1)(1)tcrcEt tEN E A f A αρεαρ=+=+2.0120000(1100.0209)=??+?290160N= 209.16kN =(2)由式(4-7),构件的抗拉极限承载力为2702513678510678.51tuysN f A N kN ==?==【4-2】已知某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截面尺寸为200300b h mm mm ?=?,构件的长度2000l mm =,混凝土抗拉强度22.95/tfN mm =,弹性模量422.5510/cEN mm =?,纵向钢筋的截面积2615sAmm =,屈服强度2270/yfN mm =,弹性模量522.110/sEN mm =?,求(1)若构件伸长0.2mm ,外荷载是多少?混凝土和钢筋各承担多少外力?(2)若构件伸长0.5mm ,外荷载是多少?混凝土和钢筋各承担多少外力?(3)构件开裂荷载是多少?即将开裂时构件的变形是多少?(4)构件的极限承载力是多少?【解】615 1.025% 3.0%200300s A bh ρ===220030060000A bh mm ==?=542.1108.2352.5510s E c E E α?===?,442.95 1.157102.5510t t c f E ε-===??(1)○1由0.2l mm ?=可知,构件的应变为 440.2 1.010 1.157102000t l l εε--?===?<=? 构件未开裂,处于弹性工作状态,csεεε==,构件所受的拉力为44(1) 2.551060000(18.235 1.025%) 1.010t c E N E A αρε-=+=+3165.9110N=?165.91kN=○2此时混凝土承担的外力 4432.5510 1.010********.010153.0ts c N E A N kNε-===?=○3钢筋承担的外力165.91153.012.91ts t tc N N N kN=-=-=(2)○1由0.5l mm ?=可知,构件的应变为4400.52.510 1.157102000t l l εε--?===?>=?,且35270 1.286102.110y y sf E εε-<===??构件开裂,钢筋未屈服,sεε=,构件所受的拉力为542.110 2.51061532287.532.29t s s N E A N kNε-====○2此时,混凝土开裂,在开裂处混凝土应力0c σ= ○3钢筋的应力5422.110 2.51052.5/s s E N mm σε-=== (3)○1开裂荷载为 0(1)tcrcEt N E A αρε=+442.551060000(18.235 1.025%) 1.15710-=+191.96kN=○2即将开裂时构件的变形 41.1571020000.23t l l mm ε-?=?=??=(4)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为 270615166050166.05tuysN f A N kN ==?==【4-3】某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截面尺寸为300300b h mm mm ?=?,配有822的纵向受力钢筋,已知22.3/t f N mm =,422.410/c E N mm =?,2345/y f N mm =,521.9610/s E N mm =?。

毛概第四章练习题

毛概第四章练习题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A、新民主主义B、社会主义C、共产主义D、资本主义2、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A、新民主主义时期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3、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A、利用、团结、教育B、利用、团结、改造C、利用、限制、批评D、利用、限制、改造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6、中国共产党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A、趁热打铁,积极领导B、自愿互利,国家帮助C、积极领导,稳步前进D、国家帮助,典型示范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是()A、国家资本主义B、和平赎买C、合作化D、改造企业和改造人相结合8、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是()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B、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的充分发展C、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9、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到的过渡时期是指从( )A、旧中国向新中国过渡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C、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0、党在过渡时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群众基础是( )A、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B、在全国农村进行全面的土地改革运动,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C、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发展道路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11、我国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所办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属于( )A、社会主义性质B、半社会主义性质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D、非社会主义性质1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利润分配仍然实行“四马分肥”,国家向企业派出公方代表,与工人、资本家共同管理和改造企业,公方代表居领导地位。

管理会计第四章练习题

管理会计第四章练习题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单一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B.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率C.固定成本总额÷(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边际率E.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2、生产多品种产品企业测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A.单位贡献边际B.贡献边际率C.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D.综合贡献边际率3、从保本图上得知,对单一产品分析,()A.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高B.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C.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D.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低4、利润=(实际销售量一保本销售量)×()A.贡献边际率B.单位利润C.单位售价D.单位贡献边际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元,销量为500件,则其产品贡献边际为()元6、下属因素中导致保本销售量上升的是()A.销售量上升B.产品单价下降C.固定成本下降D.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下降7、已知产品销售单价为24元,保本销售量为150件,销售额可达4800元,则安全边际率为()% % %8、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A.贡献边际B.营业利润C.营业毛利D.期间成本9、在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A.保本量B.贡献边际C.保本作业率D.保本额10、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1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A.完全成本法B.变动成本法C.吸收成本法D.制造成本法1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A.两者相等B.前者一般大于后者C.后者一般大于前者D.两者之和等于113、销售量不变,保本点越高,则能实现的利润()A.越小B.不变C.越大D.不一定1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月计划销售600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月固定成本1000元,欲实现利润1640元,则单价应为()15、销售收入为20万元,贡献边际率为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万元。

第四章_练习题

第四章_练习题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2.资本的本质是( )A.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B.购买商品的货币C.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D.购买劳动力的货币3.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D.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C.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D.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5.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A.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D.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6.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将其划分为( )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B.货币资本、商品资本C.借贷资本、银行资本D.固定资本、流动资本7.在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厂房、设备B.原料C.燃料D.劳动力8.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I(v+m)=II c B.I (v+m)+I I (v+m)=I I (c+v+m)C.I(c+v+m)=I c+I I c D.I (v+m)>II c9.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在量上( )A.二者相等B.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D.二者没有关系10.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可以以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相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有( )A.价值B.效用C.交换价值D.价格11.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货币流通规律D.社会再生产规律12.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了棉花是作为( )A.流动资本B.固定资本C.可变资本D.剩余资本13.劳动力商品的最重要的的特征是()A.劳动力存在于健康的人体内B.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C.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D.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受历史因素的影响14.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A.软件磁盘本身B.软件的有用性C .购买软件的货币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15.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B.顾客购买了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C.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年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16.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A.是逐渐消失的B.能发生价值增殖C.借助于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D.借助于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17.资本主义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形成()A.超额剩余价值B.超额利润C.平均利润D.商业利润18.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是()A.利润率B.利息率C.剩余价值量D.剩余价值率19.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C.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20.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的结果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C 2.C 3.C 4.B 5.B 6.D 7.A 8.A 9.C 10.A 11.A 12.A 13.B 14.B 15.C 16.C 17.A 18.D 19.D 20.C二、不定项选择题1.商品是(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C.具有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 )A.商品价值下降B.劳动力价值上升C.劳动力价值下降D.相对剩余价值增加3.通过对G-W-G′资本总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 )A.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运动的目的B.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D.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4.生产时间包括()A.劳动时间B.正常停工时间C.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D.生产资料储备时间5.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因素,两者的关系是( )A.有使用价值就有价值B.有价值就有使用价值C.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D.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6.下列选项中,属于货币支付手段的有( )A.地租B.租金C.工资D.债务7.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的基本职能有(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8.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A.劳动者没有人身自由B.劳动者有人身自由C.劳动者除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D.劳动者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技能9.产业资本的循环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中,有( )A.两个属流通阶段,一个是属于生产阶段B.一个属流通阶段,两个属于生产阶段C.两个属于销售阶段,一个属于生产阶段D.一个属于购买阶段,一个属于销售阶段,一个属于生产阶段10.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固定资本1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再生产)周期经历的阶段有()A.危机B.萧条C.复苏D.停滞1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有()A.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B.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生产发展缓慢之间的矛盾C.社会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13.产业资本的循环是()A.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B.资本生产和商品生产的统一C.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D.三种资本循环形式的统一1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A.生产时间B.流通时间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D.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15.资本主义农场的役畜、种畜和奶牛等属于()A.固定资本B.流动资本C.不变资本D.可变资本16.资本家用于购买原材料的那部分资本属于( )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17.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靠( )。

管理会计-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贡献边际: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2、贡献边际率:是指贡献边际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3、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4、保本分析:是研究当企业正好处于保本状态时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5、保本点: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

6、安全边际:是根据实际或预计的销售业务量与保本业务量的差量确定的定量指标。

7、保本作业率:保本作业率又叫危险率,是指保本点业务量占实际或预计销售业务量的百分比。

8、保利点: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的情况下,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能够实现而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总称。

9、保净利点:是指实现目标净利润的业务量,具体包括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量和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额。

二、单项选择题:1、生产单一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B.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率C.固定成本总额÷(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边际率E.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2、生产多品种产品企业测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A.单位贡献边际B.贡献边际率C.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D.综合贡献边际率3、从保本图上得知,对单一产品分析,()A.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高B.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C.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D.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低4、利润=(实际销售量一保本销售量)×()A.贡献边际率B.单位利润C.单位售价D.单位贡献边际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0.5元,销量为500件,则其产品贡献边际为()元A.650B.750C.850D.9506、下属因素中导致保本销售量上升的是()A.销售量上升B.产品单价下降C.固定成本下降D.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下降7、已知产品销售单价为24元,保本销售量为150件,销售额可达4800元,则安全边际率为()A.33.33%B.25%C.50%D.20%8、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A.贡献边际B.营业利润C.营业毛利D.期间成本9、在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A.保本量B.贡献边际C.保本作业率D.保本额10、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1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A.完全成本法B.变动成本法C.吸收成本法D.制造成本法1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A.两者相等B.前者一般大于后者C.后者一般大于前者D.两者之和等于113、销售量不变,保本点越高,则能实现的利润()A.越小B.不变C.越大D.不一定1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月计划销售600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月固定成本1000元,欲实现利润1640元,则单价应为()A.16.40B.14.60C.10.60D.10.4015、销售收入为20万元,贡献边际率为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万元。

练习题答案

练习题答案

第四章练习题答案(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网络图: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的,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的网状图形2.总时差: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3.自由时差: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4. 网络计划优化:在满足既定条件约束下,按选定目标,通过不断改进网络计划寻求满意方案二.选择题1.双代号网络图的三要素是指( C )。

A.节点、箭杆、工作作业时间B.紧前工作、紧后工作、关键线路C.工作、节点、线路D.工期、关键线路、非关键线路2.利用工作的自由时差,其结果是( A )。

A.不会影响紧后工作,也不会影响工期B.不会影响紧后工作,但会影响工期C.会影响紧后工作,但不会影响工期D.会影响紧后工作和工期3.下列( A )说法是错误的。

A.总时差为零的工作是关键工作B.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是关键线路C.总时差为零,自由时差一定为零D.自由时差是局部时差,总时差是线路性时差4.下列(D )说法是错误的。

A.任何工程都有规定工期、计划工期和计算工期B.计划工期可以小于规定工期C.计划工期可以等于规定工期D.计划工期有时可等于计算工期5.( C ),会出现虚箭线。

A.当只有相同的紧后工作时B.当只有不相同的紧后工作时C.既有相同,又有不相同的紧后工作时D.不受约束的任何情况6.网络计划的缺点是( C )。

A.不能反映工作问题的逻辑B.不能反映出关键工作C.计算资源消耗量不便D.不能实现电算化7.某项工作有两项紧后工作C、D,最迟完成时间:C=20天,D=15天,工作持续时间:C=7天,D=12天,则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是(B )。

A. 13天B. 3天C. 8天D. 15天8.双代号网络图中的虚工作( C )。

A.即消耗时间,又消耗资源B.只消耗时间,不消耗资源C.即不消耗时间,又不消资源D.不消髦时间,又消耗资源9.下列有关虚工序的错误说法是( 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 x2
2 9 − x2
8. 解: ∫
9− x
x2
dx
=

3cos t 3sin t
3cos tdt
=
3∫
1
− sin2 sin t
t
dt
=
3∫ (csct
− sin t)dt
= 3ln csc t − cot t + 3cos t + C = 3ln 3 − 9 − x2 + 9 − x2 + C ; x
64
4
64
4
4
= 1 x3 + 1 x2 sin 2x + 1 x cos 2x − 1 sin 2x + C ;
64
4
8
4. 解:令
1+ x x
= t ,则 x
=
1, t2 −1
11
1
∫ ∫ ∫ 原式 =
ln(1 +
t)d
1 t2 −1
=
ln(1+ t) t2 −1
6
4
2.
解:

sin
sin x+
x cos
x
dx
sin(x + π − π )
=∫
4 2 sin(x +
4 π)
dx
=
1 2

sin(x
+ π ) − cos(x + 4 2 sin(x + π )
π 4
)
dx
4
4
=
1 2

(1−
cot( x
+
π 4
)dx
=
1 2
(x

ln
sin( x
+
π 4
))
+
∫ ∫ 1. 解:
x4 1+ x2
dx
=
(
x2
−1
+
1 1+ x2
)dx
=
1 3
x3

x
+
arctan
x
+
C

∫ ∫ ∫ 2. 解:
x3 1+ x2
dx
=
(x

x 1+ x2
)dx
=
1 2
x2

1 2
1 1+ x2
d (1+
x2 )
=
1 2
x2

1 2
ln(1+
x2 )
+
C

∫ ∫ 3. 解: sin3 xdx = − (1− cos2 x)d cos x = − cos x + 1 cos3 x + C ;
2
2
∫ ∫ 5. 解:
x2
2x + + 3x
3 −10

dx
=
d (x2 + 3x −10) x2 + 3x −10
dx
=
ln
x2
+ 3x −10
+C

∫ ∫ 6. 解:
x dx = 1 d (x2 − 9) = x2 − 9 + C ;
x2 − 9
2 x2 − 9
∫ ∫ 7. 解:
x dx = − 1 d (9 − x2 ) = − 9 − x2 + C ;
ln(1+ t2 )dt = 2(t ln(1+ t2 ) − 2
t2 1+ t2 dt)
= 2t ln(1+ t2 ) − 4t + 4 arctan t + C = 2 x ln(1+ x) − 4 x + 4 arctan x + C ;
B
1. 求下列不定积分
∫ ∫ ∫ 1. 解: tan3 x ⋅sec4 xdx = tan3 x ⋅sec2 xd tan x = (tan5 x − tan3 x)d tan x = 1 tan6 x − 1 tan4 x + C ;
arctan tdt2 = t2 arctan t −
t2 1+ t2
dt
=
t2
arctan t

(1

1
1 +t
2
)dt
= t2 arctan t − t + arctan t + C = (x +1) arctan x − x + C ;
∫ ∫ ∫ 12. 解:
ln(1+ x) dx = 2 x
x
x=−u
u
u
−x
∫ 所以 x2 − 9 dx = x2 − 9 + 3arccos 3 + C ;
x
x
∫ ∫ ∫ 10. 解:
1 dx = (1+ x2 )3
1 sec3
t
sec2
tdt
=
cos tdt = sin t + C =
1 +C ; 1+ x2
∫ ∫ ∫ ∫ 11. 解:
arctan
xdx =
不定积分练习题
A
一、填空题
∫ ∫ 1. 已 知 2 e2x 是 f (x) 的 一 个 原 函 数 , 则 f ′(x)dx = 4e2x + C , f (x)dx = 2e2x + C ,
∫ ∫ ∫ f (sin x) cos xdx = 2e2sin x + C , f (x +1)dx = 2e2(x+1) + C , xf ′(x)dx = 2(2x −1)e2x + C .
3
∫ ∫ ∫ ∫ ∫ 4. 解:
x2
x +1 − 2x +
5
dx
=
1 2
x
2
2x − 2 − 2x +
5
dx
+
x2

2 2x
+
5
dx
=
1 2
d (x2 − 2x + 5) + x2 − 2x + 5
(x
2 − 1) 2
+
22
dx
= 1 ln x2 − 2x + 5 + arctan x −1 + C ;
∫ ∫ ∫ ∫ 9. 解:当 x > 0 时, x2 − 9 dx = 3 tan t 3sec t tan tdt = 3 tan2 tdt = 3 (sec2 t −1)dt
x
3sec t
= 3 tan t − 3t + C = x2 − 9 + 3arccos 3 + C , x
∫ ∫ 当 x < 0 时, x2 − 9 dx = u2 − 9 du = u2 − 9 + 3arccos 3 + C = x2 − 9 + 3arccos 3 + C ,
C

∫ ∫ ∫ ∫ 3. 解: x2 ⋅ cos2 xdx = 1 x2 (1+ cos 2x)dx = 1 x3 + 1 x2d sin 2x = 1 x3 + 1 x2 sin 2x − 1 x sin 2xdx
2
64
64
2
∫ ∫ = 1 x3 + 1 x2 sin 2x + 1 xd cos 2x = 1 x3 + 1 x2 sin 2x + 1 x cos 2x − 1 cos 2xdx
2
5. 若 f ′(ex ) = 1+ x ,则 f (x) = x ln x + C . (由已知 f ′(x) = 1+ ln x ,再积分即可)
∫ 6. 若 f (x) 具有连续的一阶导数,则 ex [ f (x) + f ′(x)]dx =
前半部分抵消)
二、计算题
ex f (x) + C .(后半部分用分部积分可与
∫ 2. 若 f (2x)dx = 2 cos x + C ,则 f (x) = −2sin x .(两边求导得 f (2x) = −2sin x ,再换元) 2
3. 过点 (1,1) 且在任一点 (x, y) 处切线斜率为 x2
x
的曲线方程为
y
=
2
7
x2
+
5
.
77
∫ ∫ 4. 若 f (x)dx = x2 + x + C ,则 f (2x +1)dx = 1 [(2x +1)2 + 2x +1] +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