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磁场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矢量控制
永磁电机 矢量控制

永磁电机矢量控制1. 概述永磁电机是一种使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永磁体来产生磁场,从而实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与传统的交流电机相比,永磁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矢量控制是一种高级控制技术,通过对永磁电机的电流和磁场进行精确控制,提高电机的性能和效率。
2. 永磁电机的工作原理永磁电机利用永磁体在外加电流作用下产生磁场,并与定子上的电流相互作用,进而产生电磁转矩。
永磁电机通常采用三相交流电源供电,通过控制定子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可以实现永磁转子的转动。
3. 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矢量控制是一种基于磁场定向的控制方法,通过调节电机的电流和磁场方向,实现对电机性能的精确控制。
矢量控制包括电流矢量控制和磁场矢量控制两种方式。
3.1 电流矢量控制电流矢量控制是通过将三相交流电进行变换,得到电流的矢量表示,再根据所需的电机运行状态进行控制调节。
它可以实现电机的精确转矩控制和高动态性能。
电流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变换和控制电流的大小和相位,控制电机产生的转矩。
3.2 磁场矢量控制磁场矢量控制是通过变换和控制电机的磁场方向和大小,实现电机的转矩控制。
磁场矢量控制可以减小电机的转子响应时间,提高电机的动态性能。
磁场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磁场的方向和大小,改变电机的磁链分布,从而控制电机产生的转矩。
4. 永磁电机矢量控制的优点4.1 高效率永磁电机由于永磁体自身具有较高的磁场强度,可以减小电机的铜损耗和铁损耗,提高电机的效率。
4.2 高转矩密度永磁电机具有较高的转矩密度,可以在相同体积和重量下产生更大的输出转矩。
4.3 高响应性能矢量控制可以精确调节电机的电流和磁场,使得电机具有更好的响应性能,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所需的转矩。
4.4 宽工作范围永磁电机矢量控制可以实现电机在宽工作范围内的高效率运行,适用于各种工况要求。
5. 永磁电机矢量控制的应用永磁电机矢量控制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
轴向磁场磁通切换型永磁电机矢量控制

2 1 0 0 9 6 )
要: 轴 向磁 场磁 通切换 型永磁 ( A F F S P M) 电机是 一种新 型结构 的定子 永磁 型双凸极 电机。分析 了
A F F S P M 电 机 结构 和工 作 原 理 , 确定 了矢 量 控 制 系统 方 案 , 给 出 了采 用 无 刷 直 流 控 制 方 式 起 动 时 寻 找转 子零 点
w i t h p e r ma n e n t ma g e n t i n s t a t o r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p r i n c i p l e o f AF F S P M mo t o r we r e a n a l y z e d , a n d r o t o r f i e l d o r i e n t e d
Ve c t o r Co n t r o l o f Ax i a l Fi e l d Fl u x- S wi t c hi n g Pe r ma n e nt Ma g ne t Mo t o r
P E I Z h a o g a n g. L I N Mi n g y a o。 Z HA O J i l o n g, HA N Z h e n, XU Da
1 2 /1 0 一 p o l e AF F S P M mo t o r a s a p r o t o t y p e ,t h e s t a r t i n g — u p e x p e r i me n t b a s e d o n t h e b us r h l e s s D C mo t o r c o n t r o l mo d e w a s d o n e,a n d t h e s p e e d — r e g u l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u n d e r t h e n o — l o a d a n d l o a d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T h e r e s u h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v e c t o r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o f t h e AF F S P M mo t o r h a d t h e g o o d s t a ti r n g a n d s p e e d r e g u l a t i o n p e f r o ma r n c e, a s w e l l a s
新型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型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新型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磁通切换永磁电机因其高效、高精度、高可靠性等优点,已成为目前电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磁通切换永磁电机通过改变转子永磁体的磁通方向实现电机的控制,可以有效提高电机的转矩密度和高速性能,同时还可以降低机械转动惯量和减小电机尺寸,是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石油采油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先进电机。
在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控制方法中,矢量控制技术是一种较为优越的控制方法。
通过矢量控制技术,可以精确控制电机的转矩和速度,从而实现精确稳定的电机控制,提高电机的性能和效率。
因此,研究基于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对于推动电机技术的发展和提高电机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拟以新型磁通切换永磁电机为研究对象,基于矢量控制技术,设计和实现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并对其进行分析和优化。
具体研究内容和目标如下:(1)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原理和矢量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的研究和分析。
(2)设计和实现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进行仿真和模拟,并验证其控制算法和控制性能。
(3)对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并对其控制性能和效率进行分析和优化。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查阅、理论分析、仿真模拟和实验验证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实验为基础,理论为指导,综合分析模拟和实验数据,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
技术路线如下:(1)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原理和矢量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2)设计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矢量控制算法,建立控制系统模型。
(3)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进行仿真和模拟,验证控制算法和控制效果。
(4)搭建实验平台,在实验室进行控制实验和性能测试。
(5)对实验数据和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优化矢量控制系统算法和参数,提高电机性能和效率。
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

( 东南大学 电气工程学 院, 江苏 南京 2 0 9 ) 10 6
摘
要 : 对磁 通 切换 永磁 电机 采 用 电流 滞 环控 制 方 法 精 确 度 不 高的 问题 , 出采 用 空 间 矢量 针 提
脉 宽调 制 算 法 对磁 通切 换 永磁 电机 进 行 控 制 的 方 法 。 以一 台 1 / 0极 磁 通 切 换 型 永磁 电机 作 21
c re t ma n an s u od l h n t e l a h n e . u rn s i ti i s i a e h o d c a g s n w
Ke r s: e ma e tma n tmoo s;f x s thig;s a e v c o u s — d h mo ulto y wo d p r n n g e t r l — wic n u p c e trp le wi t d a in;v c o o — e trc n to ;d v rl r e i
t e c nr lp e iin i o b s d o h se e i ure twa . F rs li g t i r b e ,te s a e v c h o to r c so s lw a e n t e Hy tr ssc r n y o o vn h sp o lm h p c e -
c agdt tsf tego pe dut gcaatrad sedo ru ep ne o es lt hn e ty h odsed ajs n h rc n p e f oq erso s.B t t i a d o e i i e t h h mu e
a d e p rme tlr s lso ttc a d d na c p ro a c e f h h o ei a n lss u h a mo t n x e i na e u t fsai n y mi e f r n e v r yt e te rtc la ay i ,s c ss oh m i tr u n p e o q e a d s e d,sn s i a u r n . Moe v r h trs e d r tr st h e a u u c l n he i u o d lc re t r o e ,t e moo p e eu n o t e s tv l e q i ky a d t
永磁电机的矢量控制技术应用

永磁电机的矢量控制技术应用1. 引言1.1 永磁电机的矢量控制技术应用永磁电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机类型,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因此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矢量控制技术则是一种先进的电机控制技术,通过对电机的磁场和电流进行精确控制,实现高性能和高效能的运行。
永磁电机的矢量控制技术应用,主要是通过对电机的磁场和电流进行精确控制,使电机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工况的需求,提高电机的性能和效率。
矢量控制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对电机的电流进行矢量分解,将电机控制分为磁场定向控制和电流控制两部分,从而实现对电机磁场和电流的精确控制。
在永磁电机中,矢量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提高响应速度和精度等方面都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
矢量控制技术在永磁电机中的应用还可以实现电机的多功能控制,使得电机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
永磁电机的矢量控制技术应用正日渐成为电机控制的主流趋势,其在提高电机性能、降低能耗、提高运行效率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应用前景。
通过不断研究和创新,相信永磁电机的矢量控制技术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为电机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2. 正文2.1 矢量控制技术原理矢量控制技术原理是永磁电机矢量控制的核心。
该技术通过对电机的电流和磁场进行准确的控制,实现了对电机转子位置和转速的精准控制。
其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磁场定向和电流控制。
磁场定向是指通过控制电机的定子电流和转子位置,使得电机的磁场沿着旋转磁场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对电机的磁场定向。
这样,电机的磁场可以与旋转磁场产生磁场的交叉作用,从而实现电机的正常运转。
电流控制是指根据磁场定向的需求,通过对电机的电流进行精确控制,实现对磁场定向的调整。
这样就可以保持电机的稳定运行,并且提高电机的效率和性能。
矢量控制技术原理是通过对电机的电流和磁场进行精确控制,实现对电机的精准控制,从而提高电机的效率和性能。
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

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朱瑛;程明;花为;贾红云【摘要】针对磁通切换永磁电机采用电流滞环控制方法精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算法对磁通切换永磁电机进行控制的方法.以一台12/10极磁通切换型永磁电机作为控制对象,建立此控制方法下的电机仿真模型,并采用dSPACE平台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改变电机负载来测试此控制方法的动态调速性能及转矩响应速度.静态和动态仿真以及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算法控制后,电机转速及转矩平稳,电流波形正弦度高,而在负载发生突变时转速经过一个小波动后能迅速恢复为给定值,电流也能迅速地响应变化,并保持较高的正弦度.【期刊名称】《电机与控制学报》【年(卷),期】2010(014)003【总页数】6页(P45-50)【关键词】永磁电机;磁通切换;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矢量控制;驱动系统【作者】朱瑛;程明;花为;贾红云【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3510 引言传统永磁电机都将永磁体置于转子,为了防止高速运行时磁钢受到离心力的影响而被甩落,转子上都装有不锈钢或非金属纤维材料制成的固定装置。
但这样会引起散热困难,而温升最终会导致永磁体发生不可逆退磁,限制电机出力,减小功率密度等。
磁通切换永磁(flux-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FSPM)电机是一种新型结构的定子永磁型双凸极电机,它克服了传统转子型永磁电机的诸多缺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1-3]。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width modulation,SVPWM)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针对电压源型逆变器所提出的一种控制策略[4],其控制力图使电机获得幅值恒定的圆形磁场,将电机和控制器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能得到较高的控制性能,因此在高性能电机调速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5-6]。
(完整word版)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永磁交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理论基础0、失量控制的理论基础是两个坐标系变换,这是每一个学习过交流调速的人应该熟记的两种变换。
介于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各类书籍的这一部分总有些这里那里的问题(也就是错误)。
为了自己不被误导,干脆自己推导一边,整理如下。
所有的推导针对3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1、永磁交流同步电机的物理模型。
首先看几张搜集的图/照片,图1~7:现分别说明如下:a.图1~3可以看出电机定子的情况。
我和大家都比较熟悉圆圈中间加个“叉”或者“点”的定子,通过这几张图应该比较清楚地认识定子的结构了。
b.图1中留出4个抽头,其中一个应该是中线,但是,在伺服用的永磁同步电机,只连接3根线的。
c.图2是一个模型,红蓝黄三色代表三相绕组,在定子齿槽中上下穿梭,形成回路的。
d.定子绕线连接可以从图7很清楚地看到,从A进入开始,分别经过1(上),7(下),2(上),8(下),14(上),8(下),13(上),7(下),13(上),19(下),14(上),20(下),2(上),20(下),1(上),19(下)然后到X。
一相绕组经过8个齿槽,占全部齿槽的1/3,每个齿槽过两次,但每次方向是相同的。
最后上上下下的方向如同图6所示。
e.三相绕组通电后,形成如同图6所示的电流分布,每相邻的6根是电流同方向的。
这样,如果把1和24像纸的里面拉,将这一长排围城一个圆,则,1和7之间向里形成N(磁力线出)极的中心,12和13之间形成S(磁力线入)极的中心。
这里,个人认为图6中的N、S分段有些错误,中心偏移了,不知道是不是理解错误,欢迎指正,这图是我找的,不是我画的,版权不属我:)。
f.同极磁场的分布有中心向两侧减弱的,大家都说是正弦分布,我是没分析过,权且认同吧,如图5所示。
g.如图1同步电机的运转就是通过旋转定子磁场,转子永磁磁极与定子的磁极是对应的N、S相吸,可以同步地运行。
h.实际电机定子槽数较多,绕线方式也有不同。
旋转磁场的旋转是通过如图6中的一个磁极6个齿槽一起向右/左侧移位2、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这才是本文的重点。
永磁同步电动机电流环矢量控制文档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和矢量控制1.坐标变换原理(1)坐标系介绍三种:三相静止坐标系(abc)、两相静止坐标系(αβ)以及同步旋转坐标系(dq)(2)坐标变换主要目的是为了将交流电机的物理模型等效地变成直流电机的物理模型,使控制大大简化。
不同电机模型等效的原则是:在不同坐标系下产生的磁动势相同。
三相静止坐标系与两相静止坐标系之间转换为方便起见,取α轴与A轴重合,设三相系统每相绕组的有效匝数为N3,两相系统每相绕组的有效匝数为N2,各相磁动势均为有效匝数及其瞬时电流的乘积。
交流电流的磁动势大小随时间耳边,图中磁动势矢量的长短是任意画的。
设磁动势波形是正弦分布,当三相磁动势与两相磁动势相等时,两套绕组瞬时磁动势在α、β上的投影应当相等。
为了便于求反变换,最好将变换阵表示成可逆的方阵。
为此,在两相系统上人为地增加一相零轴磁动势N2i0,并定义为将以上三式合在一起,写成矩阵形式,得式中是三相坐标系变换到两相坐标系的变换阵。
满足功率不变条件时应有显然,两矩阵的乘积应该为单位阵,由此求得这就是满足功率不变约束条件时的参数关系。
由此得到在实际电机中并没有零轴电流,因此实际的电流变换式为如果三相绕组是星形不带零线接法则整理得两相静止/两相旋转变换由三相静止坐标系到任意两相旋转坐标系上的变换2.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当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定子通入三相交流电I&时,电枢电流在定子绕组电枢电阻R S上产生电压降IR&。
由三相交流电流I&产生的旋转电枢磁动势Fa,及建立的电枢磁场aφ&,一方面切割定子绕组并在定子绕组中产生感应反电动势a E&,另一方面以电磁力拖动转子以同步转速n s旋转。
电枢电流I&还会产生仅与定子绕组相交链的定子绕组漏磁通。
并在定子绕组中产生感应漏电动势Eσ&。
此外转子永磁极产生的磁场0 &以同步转速切割定子绕组,从而产生空载电动势0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 )永磁磁链
( b )反电势
1 A F F S P M 电机拓扑结构与数学模型
1 . 1 A F F S P M 电机拓扑结构 图 1是一台三相定子 1 2 / 1 0极 A F F S P M 电机 拓扑结构. 从图中可见, 该电机由 2个定子和 1个 2个定子结 转子组成, 定子和转子均为凸极结构, 构相同. 电枢绕组 A , A 且和永磁 1 2 采用集中绕组, 体均置于定子上, 两侧正对的定子绕组相串联或并 联. 定子上有 1 2个 U 形铁芯, 且彼此之间嵌着一 块永磁体, 永磁体也为 1 2块. 转子有 1 0个齿, 既无 绕组也无永磁体, 结构简单. 两侧定子上正对的永 磁体充磁方向相反, 永磁体沿切向交替充磁.
( E n g i n e e r i n g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 f o r Mo t i o nC o n t r o l o f Mi n i s t r yo f E d u c a t i o n ,S o u t h e a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j i n g2 1 0 0 9 6 ,C h i n a )
V e c t o rc o n t r o l o f a x i a l f i e l df l u x s w i t c h i n gp e r ma n e n t ma g n e t ma c h i n e
Z h a oJ i l o n g L i nMi n g y a o P e i Z h a o g a n g H a nZ h e n
图2 A F F S P M 电机 A相永磁磁链与反电势
结构简单、 体积小、 控制灵活、 高效率、 高功率密度 此外, 由于该电机永磁体位于定子并具有 等优点. 独特的聚磁效应, 因此可以用相对较少的永磁材料 获得较高的气隙磁密, 转子既无绕组也无永磁体, 结构简单, 轴向长度短, 非常适合用于电动汽车. 文献[ 5 ] 运用无刷直流、 恒压频比及 i 0控 d= 制对 A F F S P M 电机进行了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A F F S P M 电机运行在 i 0控制方式时, 铜耗较低, 效 d= 率较高, 但铜耗并没有达到最小, 定子电流也没有 达到最优; 文献[ 6 ] 仅对恒转矩区域 A F F S P M 电机 的起动、 负载扰动进行了分析研究, 但没有研究它 的恒功率区域运行特性. 本文针对一台 1 2 / 1 0极 A F F S P M 电机, 分析 其结构特点、 特性和运行规律, 推导其数学模型, 并 建立驱动系统. 基于分区控制策略, 在恒转矩区域, 0控制方法进 采用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并与 i d= 行比较. 在恒功率区域, 首先对 A F F S P M 电机弱磁 性能进行分析研究, 然后根据 A F F S P M 电机磁路 饱时电感的变化规律, 采用一种基于电感补偿的 A F F S P M 电机弱磁控制方式. 仿真与实验结果都表 明, A F F S P M 电机非常适合用作电动汽车轮毂电机.
摘要:为了研究轴向磁场磁通切换永磁 ( A F F S P M) 电机在恒转矩和恒功率区域的运行性能, 分 析了 A F F S P M 电机的结构特征, 推导了 A F F S P M 电机的数学模型. 基于矢量控制建立了 A F F S P M 电机的驱动系统. 在恒转矩区域, 采用了最大转矩电流比 ( MT P A ) 控制策略, 并与 i 0控 d= 在恒功率区域, 采用了一种基于电感补偿且保持 q轴反电势不变的弱磁控制策 制进行了对比; 略, 并与普通弱磁控制进行了对比. 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 MT P A控制可以减小 A F F S P M 电机的 铜耗. 基于电感补偿的弱磁控制可以拓宽 A F F S P M 电机的恒功率运行范围, 提高了 A F F S P M 电机 运行性能, 且A F F S P M 电机轴向长度短、 转子结构简单, 因此比较适合用作电动汽车轮毂电机. 关键词:A F F S P M; 最大转矩电流比; 弱磁; 电动汽车 中图分类号:T M3 5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 0 0 1- 0 5 0 5 ( 2 0 1 4 ) 0 5 0 9 2 9 0 6
12 ] 通切换 [ 和轴向磁场永磁电机有效结合起来的 34 ] 因此, A F F S P M 电机 [ 定子永磁型双凸极电机.
结合了永磁同步电机和磁通切换电机的特点, 具有
收稿日期: 2 0 1 3 1 2 0 1 . 作者简介:赵纪龙( 1 9 8 5 —) , 男, 博士生; 林明耀( 联系人) , 男,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m y l i n @s e u . e d u . c n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0 9 7 7 0 1 0 , 5 1 2 7 7 0 2 5 ) 、 江苏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 B E 2 0 1 1 1 4 0 ) 、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 金资助项目( 2 0 1 2 0 0 9 2 1 1 0 0 4 1 ) . 引用本文:赵纪龙, 林明耀, 裴召刚, 等. 轴向磁场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矢量控制 [ J ] .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1 4 , 4 4 ( 5 ) : 9 2 9 9 3 4 .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0 5 0 5 . 2 0 1 4 . 0 5 . 0 1 0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0 5 0 5 . 2 0 1 4 . 0 5 . 0 1 0
轴向磁场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矢量控制
赵纪龙 林明耀 裴召刚 韩 臻
( 东南大学伺服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 2 1 0 0 9 6 )
第4 4卷第 5期 2 0 1 4年 9月
东 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O FS O U T H E A S T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
V o l . 4 4N o . 5 S e p t . 2 0 1 4
9 3 0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4 4卷 波形. 由于 A F F S P M 电机磁链、 反电势、 电感等呈正 F F S P M 电机定子上的永磁体假想 弦分布, 于是将 A 到转子上, 忽略电机内温度变化、 铁损、 杂散损耗等 影响, 根据矢量控制原理, 采用转子磁场定向的 d q 坐标系, 可得到描述 A F F S P M 电机数学模型.
A b s t r a c t :I no r d e rt os t u d yo p e r a t i n gp e r f o r m a n c eo fa x i a l f i e l df l u x s w i t c h i n gp e r m a n e n t m a g n e t ( A F F S P M)m a c h i n ei nc o n s t a n t t o r q u e a n dc o n s t a n t p o w e r r e g i o n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A F F S P Ma r e a n a l y z e d . T h e m a t h e m a t i c a l m o d e l o f A F F S P Mm a c h i n e i s d e d u c e da n da d r i v e s y s t e m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b a s e do nv e c t o r c o n t r o l . T h e m a x i m u mt o r q u e p e r a m p e r e c o n t r o l ( MT P A )i s e m p l o y e di n 0c o n t r o l .I nc o n s t a n t p o w e r r e g i o n ,t h ei n d u c t a n c e c o n s t a n t t o r q u er e g i o na n dc o m p a r e dw i t hi d= c o m p e n s a t i o nw i t hc o n s t a n t q a x i sb a c k E MF( b a c ke l e c t r o m o t i v ef o r c e )f l u x w e a k e n i n gc o n t r o l i s e m p l o y e da n dc o m p a r e dw i t hg e n e r a l f l u x w e a k e n i n gc o n t r o l . T h e s i m u l a t i o n s a n de x p e r i m e n t a l a n a l y s e s a r ec a r r i e do u t .T h e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c o p p e r l o s s i s d e c r e a s e dd u et oMT P Ac o n t r o l a n dt h ec o n s t a n t p o w e r r e g i o ni s b r o a d e n e dd u et ot h e i n d u c t a n c e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T h e m a c h i n e i s v e r ys u i t a b l e f o r i n w h e e l m o t o r o f t h e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b e c a u s eo f i t s s h o r t e r l e n g t ha n ds i m p l er o t o r s t r u c t u r e . K e yw o r d s : a x i a l f i e l df l u x s w i t c h i n gp e r m a n e n t m a g n e t m a c h i n e ( A F F S P M) ; m a x i m u mt o r q u e p e r a m p e r e( MT P A ) ;f l u x w e a k e n i n g ;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 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使电动汽车 目前, 电动 成为未来汽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汽车中采用的电机主要有异步电动机、 开关磁阻电 动机和永磁同步电动机, 其中永磁同步电动机高效 率和高功率密度的特点使其具有更大的应用优势.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和企业正在逐渐加快 永磁同步电机的研究与应用. 轴向磁场磁通切换永磁( a x i a l f i e l df l u x s w i t c h i n gp e r m a n e n t m a g n e t , A F F S P M) 电机是一种将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