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军鬼怪II米格杀手1965-1968 PK军事模型

合集下载

美军战机大全

美军战机大全

FH-1:研制国家:美国,名称:鬼怪(Phantom)一、概述:FH-1是麦克唐纳公司第一种可用于实战的喷气式战斗机,也是美国第一种舰载喷气式战斗机。

原型机称XFD-1,于1945年1月26日首飞,1947年6月6日更名为FH-1,1947年7月开始批量生产。

二、性能指标尺寸数据:翼展12.42米,机长11.81米,机高4.32米,机翼面积25.64平方米。

重量数据:空重3031千克,最大起飞重量5459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速度771千米/时,巡航速度399千米/时,升限12525米,航程1577千米。

武器装备:四挺12.7毫米机枪。

动力装置:两台Westinghouse J30-WE-20 喷气发动机,推力2*7.1千牛。

Fr-1:研制国家:美国,名称:火球一、概述:FR-1是由美国瑞恩航空公司制的一种装有螺旋桨和喷气式两套发动机的混合动力战斗机。

二战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战争双方都在加紧研制着自己的喷气式或火箭发动机,谁先拥有新动力作战飞机,谁就将在空战中占有优势。

在正式开发完全依靠喷气式发电机提供动力的作战飞机之前,美国海军想先拥有一种既有传统螺旋桨发动机又有喷气式发动机的混合动力战斗机,以便可选择地对两种动力方式进行测试。

1942年12月,美国海军向包括瑞恩航空公司在内的美国国内9家飞机制造商发布了具体设计标书。

其设计要求是先依靠螺旋桨发动机从航母上起飞,然后在空中打开喷气式发动机使得飞行速度大大提高,待到要降落在航母时关闭喷气式发动机,最后用螺旋桨发动机低速降落。

这其实反映出了当时人们普遍对喷气式飞机的不信任,尤其是担心其能否在航母上安全的起飞和着舰。

1943年2月11日,在所有备选方案中,瑞恩公司的FR-1方案最终获胜,美国海军订购了3架原型机和1架用于静态测试的模型。

1944年6月25日,首架FR-1原型机完工并开始试飞,但于同年10月的一次试飞中坠毁,事后调查结果显示原因在于机翼的铆接牢度不够。

史上十大骇人人体试验

史上十大骇人人体试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史上十大骇人人体试验导语:每个国家的发展都跟军事研究离不开关系,根据有关美国的媒体报道称,过去的大半个世纪里,美国军方和政府一直都在秘密研究着各种让人骇人听每个国家的发展都跟军事研究离不开关系,根据有关美国的媒体报道称,过去的大半个世纪里,美国军方和政府一直都在秘密研究着各种让人骇人听闻的科学实验。

虽然残忍度没有像当时日本的731部队那么残忍,但是他们的实验也会让我们觉得胆战心惊,下面小编就带你一起来探究!1、“内在盔甲”能抗核武特点:体内嵌盔甲,类似金刚狼骇人指数:★★★★★如果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的“内在盔甲”计划获得成功,所谓的超级士兵也许离我们不再遥远。

《X战警》中登场的金刚狼这个计划的核心就在于能够让人类具备某种动物的特殊能力,例如可以像鲸鱼在深海中潜泳,或者像小鸟一样能够在高空中飞行。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人真的具备了这些的本领,就跟拥有了一套实用的铠甲一样。

领导这一研究的博士称,这一计划能让士兵在恶劣环境下具备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能够经受传染性疾病、核生化武器、极端温度和高度的考验。

听起来,这几乎与电影《X战警》中登场的超级英雄们别无二致。

2、嗑药造就“不眠战士”特点:连续7天不休息作战骇人指数:★★★★士兵在战场上连续作战,要时刻在枪林弹雨下保持高度敏捷性和极高行动力,但睡觉是人类难以用意志克服的。

因此,在需要保持高度警觉的作战任务中,打瞌睡是战士最大的敌人。

美军各兵种一直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希望打造能一周7天、每天24小时连续作战的“不眠勇士”。

每天24小时连续作战的“不眠勇士”美国的军方在研究时,采用了一种叫“莫达非尼”的药品,这种药物可以使人的中枢神经维持在兴奋的状态,并且让士兵持续40个小时内清醒,而且不会产生疾病。

在此同时,美国的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更在资助更为不寻常的抵抗睡眠的研究,比如,用电磁场来对大脑进行刺激,从而消退倦意。

生活知识分享。

F-4“鬼怪”战斗机

F-4“鬼怪”战斗机
机安装了敌我识别系统,这种系统可以以一定频率发射无线电编码信号,友军 作战单位可以接收并识别这一频率的信号码,以避免自己被当成敌机击落。
着陆尾钩
“鬼怪”战斗机主要用于装备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因 此每一架飞机都装有着陆尾钩,以便能够在着陆时钩住飞 行甲板上的拦阻索,帮助飞机快速停止滑跑。
机高:5.02米
翼展:11.77米
机长:19.2米
47
F-4“鬼怪”战斗机
绘图 / 面 饼 “鬼怪”战斗机是美国一型双座双发超音速防 空战斗机。它的各方面性能比较均衡,不仅空战 格斗能力强,对地攻击能力也不弱。
致命的“麻雀”
AIM-7“麻雀”导弹是一种半主动 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其主要推动力 来自固体燃料火箭。“麻雀”导弹的 制导系统利用机载雷达的四波来定位 目标飞机。

图解美国空军F-4“鬼怪II”战斗轰炸机

图解美国空军F-4“鬼怪II”战斗轰炸机

F-4“鬼怪II”(F-4 Phantom II )是一种双座双
发全天候远程超音速战斗轰炸机,最初是由美国麦
克唐纳公司为美国海军研制的。

由于受到当时美国
国防部长期望海空军采用共通机体的压力,美国空
军在1961年同意测试之后与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美国
海军同时采用,成为美国少见同时在海空军服役的
战斗机。

越南战争期间,F-4除了作为海空军的主要
的制空战斗机以外,也在对地攻击、战术侦察与压制
敌方防空系统等任务方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F-4于
1960年服役,1970和1980年代成为美国空中力量的
主力,之后被空军的F-15“鹰”式战斗机、F-16“战
隼”式战斗机,海军的F-14“雄猫”式战斗机,海军
和海军陆战队的F/A-18“大黄蜂”式战斗攻击机等第
三代战斗机取代。

F-4还出口到多个国家,包括澳大
利亚、埃及、德国、英国、希腊、伊朗、以色列、日本、
西班牙、韩国和土耳其。

图解中的F-4C是量产之后的空军型,海军型是
F-4B。

机头特写
前座舱
图解美国空军F-4“鬼怪Ⅱ”战斗轰炸机罗 晨
装 备
后座舱,左侧是后舱飞行员的后视镜
机尾特写
机鼻下方IR传感器
翼跟主挂架下使用复合挂架,两侧分挂架用于挂载空空导弹
机背上的天线
垂直尾翼顶部的尾部航行灯与尾部雷达告警天线
机腹特写
主挂架下使用复合挂架挂载的弹药
前起落架特写 左后起落架 机头左侧传感器
右翼特写
装 备
空调冲压进气口 尾喷口特写
责任编辑:刘靖鑫
左进气道特写 右侧1400升副油箱 左翼尖的航行灯
尾钩特写。

米格设计局及米格战机大全

米格设计局及米格战机大全

米格设计局与米格战机大全米格(mig)二字,取自于前联两位著名飞机设计师——阿伊米高扬和米约格列维奇姓氏第一个字母。

米高扬和格列维奇都曾在著名的波利卡尔波夫设计局工作。

1939年底,前联政府决定成立一个新的战斗机设计局,选中了米高扬和格列维奇去完成这一重任,这就是今天的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米格飞机在世界航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下是米格一系列飞机的简介,首先介绍一下米格飞机的创始人:米高扬。

1905年,米高扬出生在阿尔明尼亚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童年时代当过放羊娃,青少年时代,他曾在第比利斯和顿河罗斯托夫求学。

1925年,米高扬进入莫斯科“迪纳莫”工厂当车工,不久应征入伍。

1931年,米高扬离开连队进入布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

在学院学习时,米高扬和三位同学设计了一种小型体育运动飞机“十月号”。

它的重量只有250公斤,最大时速为130公里。

“十月号”采用了襟翼、前线缝翼、阻力板等,用来改善起飞着陆性能。

这在三十年代初都算是新技术。

“十月号”曾获准投产并在社会上赢得了声誉,使这位未来的著名设计师初露锋芒。

毕业后,米高扬到一家航空工厂当军代表,该厂设计室是当时联唯一的歼击机研制中心,负责人是著名设计师波里卡尔波夫。

1937年,米高扬调到这里工作,正式开始了飞机设计生涯。

不久,米高扬一跃而成为这个设计室的第二把手。

在这个设计室里有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名叫格列维奇。

米高扬和格列维奇一见如故。

后来,这两位志同道合的设计师合作了几十年。

他们的性格通然不同:米高扬血气方刚,精力充沛;格列维奇老成持重,沉着稳健。

这是一对理想的伙伴。

两人姓氏的字头合起来便是“米格”他们设计的飞机就是世界闻名的“米格”飞机。

后来,由于设计思想的不同,使米高扬和波里卡尔波夫产生严重分歧,而分道扬鞭。

1940年,米高扬和格列维奇组建了自己的设计机构--实验设计室。

以后这个室发展成了庞大的米高扬设计局。

从那时起,米高扬的“高空高速”的设计思想便成了当时该局的指导思想。

作文鬼怪战斗机模型外观描述

作文鬼怪战斗机模型外观描述

作文鬼怪战斗机模型外观描述The ghostly figures of the goblin battle aircraft model loom large and menacing on the display stand. 模型上的鬼怪战斗机外观威严而又具有凶狠的气息。

Its sleek, angular lines and ominous color scheme convey a sense of power and aggression, capturing the imagination of onlookers. 其线条流畅,角度锐利,以及不祥的颜色搭配传递出一种强大和侵略性的感觉,令旁观者为之神魂颠倒。

The attention to detail in the model's design is evident, with intricately crafted weaponry and a hauntingly realistic expression on the goblin's face. 从模型设计上细节的处理,精心打造的武器以及鬼怪脸上具有逼真表情都能够清晰观察到。

Every inch of the aircraft model exudes an aura of otherworldly power and menace, making it a truly captivating piece of art. 飞机模型的每一寸都充满了异世界的力量和威胁,使其成为一件极具吸引力的艺术品。

Upon closer inspection, the intricate details of the goblin battle aircraft model become even more astonishing. 细看之下,鬼怪战斗机模型的精细细节变得更加令人惊叹。

机炮鬼怪——F-4E“鬼怪”战斗机

机炮鬼怪——F-4E“鬼怪”战斗机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座舱舱壁两侧仔细上色并追加彩色蚀刻片。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垂尾很简单,但是组合后需要打磨缝隙以及修补刻线,削掉原有的细节部分并测量安装MASTER出品的空速管。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4枚AIM7E麻雀导弹。

雷达和机炮,恐怕也只有这时候能看到全貌了,等最终完成整件模型之后根本看不到这里的细节。

12枚MK8低阻力炸弹,我打算把战机制作成对地轰炸的样式,所以就不再挂载AIM9E响尾蛇近距离空空导弹了,由于F-4E在编队战术配合中有不同的挂载配置,一部分战机负责空中掩护,一部分负责对地轰炸,一部分负责对付越南防空雷达,对空对地不可兼得,而且随着攻击航程,敌方空域危险程度不同,任务烈度不同,不同的挂载型号也有讲究,但是对地攻击模式下部分战机还是会携带麻雀中距导弹的,这并不违反挂载规则。

机腹的情况,轮舱需要等座舱和上机身组合打磨后在进行制作。

说起来这个飞机还真是奇怪,机头完全不用配重也是可以的,不过我还是为了保险起见,塞了一个大铅坠,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另外仪表盘后面不要忘记追加线缆。

尾翼,没什么好说的直接打磨、补刻线即可。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涂装完成的“麻雀”导弹,我不打算全装,留一个位置给电子吊舱。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旧化中的“鬼怪”,基本流程如下:贴水贴、喷光油保护、渗线、AK效果液然后MR.HOBBY 8号银点掉漆,确认无误之后再喷涂半光泽保护漆。

1965 4架美制U-2高空侦察机残骸公开展出

1965 4架美制U-2高空侦察机残骸公开展出

公开 展 出场景
28
展厅场景
新 中国博物馆陈列展 览
1 9 4 9 -, - 2 0 0 9
19 64
“河南地方历 史陈列 ”
19 6 4 年2 月 , 河 南博 物 院在 原 “ 历 史文物
展 览” 的基 础上 , 经 过研 究举 办 了 “ 河 南地 方
历 史 陈列” 。 展示面积2 70 0 平方米 , 文物20 0 0
多件 ,
内容 分 原 始 社 会 、
奴隶社 会 、
封建社会
三 大部分 , 比较系统地 反 映 了河 南在各个历 史
时期 的政 治 经 济 文化 科 技 著名等 内容 。 当 时 , 它 作 为基 本 陈列
常年开放 ,
接待 了上 百万 的观众 。
文 革 “


间,
该 陈列被关闭。
文 革 “

结束后 ,
内容 经
过修改调整 , 重新开放 , 但原有 的陈列 体系与
框架基本没变 , 并一 直沿用 到20 世 纪80 年代
末。
(供 稿/刘 康 崔 晓琳 ) 、
19 6 5
4 架 美 ~ UU - 2 高 空 侦 察 机 残 骸 公 开 展 出
19 6 5 年8 月2 0 日, 人 民解放 军 空 军 击 落 的4 架美制u 一 2 高空侦察机 残骸在 中国人 民革命军 事 博 物 馆 公 开 展 出 。 (供 稿/刘 中刚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空军鬼怪II米格杀手1965-1968 PK军事模型美国空军鬼怪II米格杀手1965-1968原作:Peter E Davies 翻译:双垂尾骑士2013-02-26last update 2016-12-05part1 part2part3 part4part5 part6part7 part8part9 part10part11 part12part13 part14part15 part16part17 part18part19 part20part21 part22part23本站的前言本文是好友双垂尾骑士的翻译作品。

经过授权首发到本站和大家分享。

原文是Osprey出版社发行的Combat Aircraft 系列的第45本——《USAF F-4 Phantom II MIG Killers1965-1968》,作者为Peter E Davies。

文中各种观点、数据等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转载本文请征得原作者同意。

本书封绘:"米格机飞行员有3种选择,"罗宾.奥兹准将解释道,"他可以跳伞,撞向山脊或者拉起来,让我的响尾蛇来一次干净利落的射击,他的选择是最后一个。

"1967年5月20日,8TFW联队长奥兹上校带领着"Tampa"编队为轰炸白马机场的F-105攻击机群提供空战战斗空中巡逻保护。

这个月的米格机非常主动,在攻击机群接近目标时共遭遇了16次攻击。

接下来的这场空战史无前例地持续了14分钟,在此期间,奥兹的僚机被击落("这是我损失的唯一一架僚机"他回忆道),而米格机在白马机场上的低空组成了一个"车轮(鲁夫贝里圈)"。

经过了几次尝试后,奥兹上校和他的后座史蒂夫.克罗克中尉绕到了一架米格-17身后,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用一枚AIM-7将其击落。

在攻击机群撤出后,奥兹上校看见一架飞机在下方的群山间徘徊。

"我看见了地面上的影子,而且后面没有拉烟,因此我认定他是一名米格机'班长(honcho,日语发音,源自朝鲜战争时期对苏联空军经验丰富的米格机飞行员的称呼)',正在引导其它飞机的攻击。

确认每个人都安全离开后,奥兹调头转向那架米格机,向一只'条纹尾猿'一样追去。

他赶着那架米格-17进入了一座平缓的峡谷,它的尽头是低矮的群山。

就在米格机爬升翻越群山的时候,奥兹用一枚响尾蛇将其击落,然后若无其事地离开了。

"当我们和加油机对接的时候,我们大约还剩下300磅的油料。

"史蒂夫.克罗克将军回忆道,"老板很准确地发现了它,我们靠上加油机,按计划加注了大量的油料。

"他同样还回忆道那个时候他们的导弹已经用完了。

"我们锁定了之后试图把所有的AIM-7都打出去,但是没有一枚飞出来了。

"奥兹上校在这次任务中的座机是F-4C64-0829,他同样驾驶这架飞机因参与轰炸保罗.杜梅大桥而被授予空军十字勋章。

在他的最后一次作战任务里,他驾驶这架飞机从低空轰炸了太原铁矿----此时,这架飞机被命名为"SCATXXVII"。

在1967年5月20日的这场空战里,此机的机鼻上涂有433TFS中队"撒坦的天使"队徽,位于奥兹和克罗克姓名条的下方,在进气道隔板上还涂有他们获得的2个空战战果。

前言朝鲜战争到越南战争之间战斗机发生的最惊人的变化就是发动机安装了加力燃烧室、雷达和红外制导导弹代替了航炮、配备了远程雷达以尽早发现敌机,在战斗不发生的前提下消灭对手、还有空中加油的能力以便获得更大的航程。

大多数战斗机都有挂载核弹的能力,使得一架飞机具备了二战一支轰炸机联队的破坏力。

随着这些的缩影走向,麦道的F-4D鬼怪II成为了美军在东南亚最出名的战斗机。

它同时装备了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

在战争的轰炸行动期间执行了无数此任务,最主要的贡献就是起飞了100,000多架次进行的制空巡逻。

在此期间经常遭遇超音速的米格-21、高亚音速米格-19(歼-6,北越空军从未装备过苏制的米格-19)、亚音速而敏捷的米格-17。

他们在苏联式的严格的地面控制指挥下成为这个高级防空系统的一部分。

在训练中,所有空战的速度都在1.2马赫以下、高度在20000英尺以下。

许多战斗机立刻进入视距内格斗的“主要机动区(0.5至1.0马赫之间),油料的大量消耗(开加力后4倍的消耗)和F-4有限的盘旋能力使得战斗时间很短。

被遗忘的空战格斗技巧再次显得格外重要。

一些参加过二战的老手比如第8航空军的王牌罗宾.奥兹(RobinOlds)上校很幸运的成为将其重新引进的人物。

在战争爆发两年中,美国空军的F-4机组使用航炮吊舱来消灭米格机。

向航炮这样的附加武器,与比冷技术更好的老式狡猾的战术相结合,将像在波罗(Bolo)行动中一样以智取胜。

F-4C64-0693的进气道隔板上喷涂了21次轰炸任务的标记。

照片从左至右分别是汤姆.罗伯茨(Tom SRoberts)、理查德.哈尔(Richard Hall)、哈罗德.安德森(Harold Anderson)、罗纳德.安德森(Ronald CAnderson)。

总的来说,尽管他们为成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越战中美国空军F-4机群共击落107.5架敌机,其中59架是在距1968年3月间取得的。

此书概括了美国空军鬼怪II在滚雷行动中的历程,其中包括了许多参与期间行动的米格杀手。

我感谢以下人士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鲍勃.布拉克(BobBlake)上尉(美国空军,已退役)、本.巴克斯(Ben Backes)、汤姆.布鲁尔(Tom Brewer)、罗伯特.E.多尔(Robert E Dorr)、雷.杜德利(Ray Dudley)少校(美国空军,已退役)、迈克尔.弗朗士(Michael France)、杰瑞.吉尔(JerryGeer)、比尔.戈登(Bill Gordon)中校(美国空军,已退役)、道吉.哈德格莱福(DougHardgrave)上尉(美国空军,已退役)、杰.哈尔格罗福(Jay Hargrove)、克里斯.霍布森(ChrisHobson)、阿兰.霍瓦斯(Alan Howarth)、东.杰(Don Jay)、克劳斯.克劳塞(KlausKlause)上校(美国空军,已退役)、乔.安.金(Jo Ann King)、唐.洛基曼(DonLogeman)少将(美国空军,已退役)、乔治.H.麦金尼(George H McKinney)中校(美国空军,已退役)、彼特.B.梅尔斯基(Peter B Mersky)中校、杰克.莫里斯(JackMorris)上校(美国空军,已退役)、罗宾.奥兹准将(美国空军,已故)、J.R.帕多(J RPardo)中校(美国空军,已退役)、理查德.M.帕斯科(Richard M Pascoe)少将(美国空军,已退役)、乔治.佩尼克(George Pennick)、吉姆.罗查梅尔(Jim Rotramel)、彼特.辛克尔肖克(Peter Schinkelshock)、约翰.斯通(JohnStone)上校(美国空军,已退役)、詹姆斯.T.塔利(James TTalley)上校(美国空军,已退役)、诺姆.泰勒(Norm Taylor)、罗伯特.F.泰图斯(Robert F Titus)准将(美国空军,已退役)、史蒂夫.韦恩(SteveWayne)上校(美国空军,已退役)、诺姆.威尔斯(Norm Wells)上校(美国空军,已退役)、拉尔夫.F.维特哈恩(Ralph F Wetterhahn)上校(美国空军,已退役)、大卫.O.威廉姆斯(David O Williams Jr)准将(美国空军,已退役)。

彼德.E.戴维斯(Peter E Davies)布里斯托尔(Bristol)第一章第一场战斗越南人民军空军起初的主力是苏联赠送的36架米格-17和米格-15UIT,至1965年中,苏联已经为越南培训出30名飞行员,尽管1964年6月1日这支力量就已经处在完全警戒状态,然而直到当年的8月6日才从中国云南的蒙自机场转移至越南境内。

这些珍贵的战斗机在当时还不会向轰炸北越的美机发起攻击。

北越空军起初被美国人看作是一支微不足道的力量,虽然美国空军起初轰炸北越目标时就包含了那些驻扎有米格机的机场,但是这些轰炸行动被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McNamara)取消了。

米格飞行员因此就可以继续无虑地为拦截美机做准备,而且他们知道美机在技术上要优于他们的米格-17“银燕”。

他们研究了美国空军和海军的战术,预测出攻击编队入侵的航线,而且注意到美机在挂载了炸弹和副油箱后低下的机动性。

他们最后总结道,靠近后用航炮攻击将迫使美国飞机扔掉炸弹并且卷入自我防御的空中格斗,而此时米格-17出色的盘旋性能将体现出它的优势。

北越空军921团的米格-171965年4月4日,北越空军921团首尝胜果,两架354TFS 中队的F-105D满载炸弹飞行时遭到了攻击,两名飞行员跳伞,其中一人被淹死,然后两架偷袭的米格-17逃离了护航的F-100D的追击。

虽然F-100是美国空军当时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战斗机,但是他们没能尽到保护F-105的职责(416TFS中队的唐.基尔古斯(Don Kilgus)‘可能’击落了一架米格,据Ospery出版社Combat Aircraft No25 Mig-17 & Mig-19 Units in Viet Nam War一书中描述,当时攻击F-105的北越米格-17飞行员是陈翰和范杰,而当天放出了四架米格-17,另两名飞行员是黎敏焕和陈原南,最后只有陈翰成功返航,基尔古斯很有可能击落的是范杰的米格-17),此后F-100立刻退出护航机群的行列。

1965年4月4日,美国空军首开越战击落米格机的记录,获得战绩的飞行员是416TFS中队的唐.基尔古斯(Don Kilgus),座机就是照片中的这架F-100D55-2894,但是美国当时并不想扩大越战的事态而自己将此战果否认掉了,此战北越空军损失3架米格-17。

时任522TFS中队指挥官的大卫.威廉姆斯(David O Williams)从岘港(Da Nang)和达欺(Takhli)基地驾驶F-100D 执行过多次任务,偶尔发现米格机得航迹也没有发起攻击,他的看法是:“和米格机战斗的F-4是相当成功的,因为它有两台推力巨大的J79发动机,加速性能极为出色,此外还有优良的雷达和AIM-7中距弹,这些是F-100所不具备的。

”当美国空军决定将新生产的麦道F-4C投入空战后超佩刀就改行玩对地攻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