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2008《汽车理论》期终考试试卷及答案
大学汽车理论期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汽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和答案一、填空题1、汽车动力性主要由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度三方面指标来评定。
2、汽车加速时间包括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
3、汽车附着力决定于地面负着系数及地面作用于驱动轮的法向反力。
4、我国一般要求越野车的最大爬坡度不小于60%5、汽车行驶阻力主要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
6、传动系损失主要包括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
7、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就越小「燃油消耗率越大。
_8、在我国及欧洲,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是L/100KM,而在美国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是mile/USgal。
9、汽车带挂车后省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增加了发动机的负荷率,―是增大了汽车列车的利用_ 质量系数。
10、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效能恒定性和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11、评定制动效能的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12、间隙失效可分为顶起失效、触头失效和托尾失效。
12、车身-车轮二自由度汽车模型,车身固有频率为 2.5Hz,驶在波长为6米的水泥路面上,能引起车身共振的车速为54km/h。
13、在相同路面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高,后备功率越小,发动机的负荷率就越高,燃油消耗率越低。
_14、某车其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B =0.6,若总制动器制动力为20000N,则其前制动器制动力为1200N。
15、若前轴利用附着系数在后轴利用附着系数之上,则制动时总是前轮先抱死。
16、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分为不足转向、中心转向和过多转向。
转向盘力随汽车运动状态而变化的规律称为转向盘角阶段输入。
17、对于前后、左右和垂直三个方向的振动,人体对前后左右方向的振动最为敏感。
18、在ESP系统中,当出现向左转向不足时,通常将左前轮进行制动;而当出现向右转向过度时,通常将 __________ 进行制动。
大学汽车理论期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汽车理论期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主要由()组成。
A. 曲轴B. 缸体C. 气缸D. 进气门答案:B2. 汽车最重要的驱动方式是()。
A. 前驱B. 后驱C. 四驱D. 全驱答案:C3. 下列哪种燃油不适用于柴油发动机?A. 汽油B. 柴油C. 天然气D. 甲醇答案:A4. 以下哪个设备可使汽车发动机启动时的高速旋转传递到变速器上?A. 离合器B. 变速器C. 驱动轴D. 万向节答案:A5. 汽车制动系统中,通过脚踩刹车踏板使制动力作用于刹车鼓或刹车盘上的是()。
A. 油刹系统B. 电刹系统C. 机械刹系统D. 气刹系统答案:C6. 汽车空气滤清器的作用是()。
A. 过滤空气中的杂质B. 除去发动机排放的废气C. 调整进气量D. 加速进气答案:A7. 汽车的车身由()组成。
A. 发动机和车轮B. 车门和车窗C. 发动机,车厢和底盘D. 车架和车身板答案:D二、填空题1. 汽车发动机最重要的部件是()。
答案:曲轴2. 汽车的驱动方式由()决定。
答案:发动机和传动系统3. 汽车的主要能源燃料是()。
答案:汽油或柴油4.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包括()。
答案:吸气、压缩、爆燃和排气5. 汽车行驶和转向的主要控制装置是()。
答案:转向系统6. 汽车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答案:蓄电池、发电机和起动机7.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用于()。
答案:防止发动机过热,保持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三、问答题1. 请简要解释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汽车发动机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爆燃力驱动活塞运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发动机通过循环吸气、压缩、爆燃和排气过程,完成热能转换。
2. 请列举汽车安全系统的几个重要部分。
答案:安全气囊系统、刹车系统、转向系统、避震系统、安全带系统等。
3. 请简要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作用。
答案:汽车传动系统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实现车辆的行驶和转向控制。
汽车理论试题及答案

汽车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汽车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
A. 内燃机B. 电动机C. 蒸汽机D. 燃气轮机答案:A2. 汽车的制动系统主要作用是()。
A. 提高车速B. 降低车速C. 增加油耗D. 改善驾驶舒适性答案:B3. 汽车的转向系统允许驾驶员()。
A. 改变车辆速度B. 改变车辆方向C. 改变车辆高度D. 改变车辆重心答案:B4. 汽车的悬挂系统主要功能是()。
A. 增加车辆的重量B. 减少车辆的重量C. 吸收路面的冲击D. 提高车辆的油耗答案:C5. 汽车的燃油系统主要负责()。
A. 储存燃油B. 过滤燃油C. 燃烧燃油D. 以上都是答案:D6. 汽车的冷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加发动机温度B. 降低发动机温度C. 增加发动机的功率D. 减少发动机的磨损答案:B7. 汽车的点火系统的作用是()。
A. 点火启动发动机B. 为车辆提供动力C. 为车辆提供照明D. 为车辆提供音响答案:A8. 汽车的排放控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A. 减少汽车的噪音B. 减少汽车的排放C. 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D. 提高汽车的行驶速度答案:B9. 汽车的传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 传递动力B. 储存动力C. 增加动力D. 减少动力答案:A10. 汽车的车身结构的主要作用是()。
A. 提供美观B. 提供安全C. 提供舒适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部件是汽车发动机的组成部分?()A. 气缸B. 变速器C. 曲轴D. 排气管答案:AC2. 汽车的底盘包括哪些部分?()A. 发动机B. 变速器C. 悬挂系统D. 车身答案:BC3. 汽车的电气系统包括哪些部分?()A. 电池B. 发电机C. 点火系统D. 空调系统答案:ABC4. 汽车的安全性配置可能包括哪些?()A. 安全气囊B. 刹车辅助系统C. 导航系统D. 倒车雷达答案:ABD5. 汽车的舒适性配置可能包括哪些?()A. 座椅加热B. 自动空调C. 导航系统D. 音响系统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汽车的发动机是汽车动力的来源。
《汽车理论》试卷A及答案

《汽车理论》试卷A适用专业:考试日期: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试卷总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是:。
2.汽车的动力性主要由、和最大爬坡度三方面的指标来评定。
3.在对汽车作动力学分析时,应用车轮的半径;而作运动学分析时应用半径,但是一般以半径代替。
4.由汽车燃料消耗方程可知,汽车的燃料经济性主要取决于和。
5.汽车传动系各档传动比大体上是按分配的,其好处是可实现离合器结合。
6.最小传动比应为变速器传动比与传动比的乘积。
7.行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包括、、。
8.决定制动距离的因素有:、和。
9.根据稳定性因数K值的不同,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分为、和三种类型。
10.汽车乘员保护系统包括:安全带、、和座椅系统。
11.汽车的噪声主要有发动机噪声、传动系噪声、和。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渐近式速比分配与等比分配相比较,高档间的车速差明显减小。
()2.汽车的动力特性图可比较不同车重和空气阻力的车辆动力性能。
()3.汽车行驶时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是在任何行驶条件下均存在。
上坡阻力和加速阻力仅在一定行驶条件下存在。
()4.汽车拖挂运输使汽车的百公里油耗下降,从而起到节油效果。
()5.当地面制动力达到附着力数值后,地面制动力随制动踏板力上升而增加。
()6.胎面花纹磨损的轮胎比新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大。
()7.加速度的大小与档位和行驶速度有关。
低档位时的加速度较大,同一档位下速度较高时加速度较大。
()8.变速器档位数增加可使发动机的平均功率利用率高,后备功率大。
()9.对于普通行车制动系统来讲,汽车制动时的最佳状态时后轮先抱死,然后前轮抱死。
()10.汽车制动距离与地面附着系数有关,与重心无关。
()11.轮胎侧偏刚度绝对值越大,在同样侧偏力作用下,产生的侧偏角越小,相应的操纵稳定性越好。
()12.最小离地间隙不足,纵向和横向通过半径大,都容易引起“顶起失效”。
汽车理论题库(含答案)

《汽车理论》试题一、解释名词术语 1、汽车动力性:汽车以最大可能高的平均技术速度运送货物或乘客的能力。
2、汽车燃油经济性:汽车以最少的燃料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工作的能力。
3、汽车制动性:汽车在行驶中能强制降低行驶速度直至稳定停车或在下长坡时维持一定车速以及在一定坡道上能长时间停车不动的能力。
4、汽车制动跑偏:制动跑偏,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的现象。
5、汽车制动侧滑:制动时汽车的某一轴或两轴发生横向移动。
6、汽车操纵稳定性:汽车操纵稳定性,是指在驾驶员不感觉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按照驾驶员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直线或转弯)行驶;且当受到外界干扰(路不平、侧风、货物或乘客偏载)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性能。
7、汽车通过性:是指汽车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及无路地带的能力。
8、汽车行驶平顺性: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乘员所处的振动环境具有一定舒适度的性能,对于载货汽车还包括保持货物完好的性能。
9 汽车离去角汽车离去角2 ,是指自车身后突出点向后车轮引切线时,切线与路面之间的夹角。
它表征了汽车离开障碍物(如小丘、沟洼地等)时,不发生碰撞的能力。
离去角越大,则汽车的通过性越好。
10、汽车接近角:汽车接近角是自车身前突出点向前车轮引切线时,切线与路面之间的夹角。
它表征了汽车接近障碍物时,不发生碰撞的能力。
接近角越大,汽车通过性越好。
11、轮胎侧偏特性: 12 迟滞损失轮胎在滚动过程中,轮胎各个组成部分间的摩擦以及橡胶元、帘线等分子之间的摩擦,产生摩擦热而耗散,这种损失称为弹性元件的迟滞损失。
二、填空:1、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有---------------、----------------、--------------------。
2、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有-----------------、-------------------、--------------------。
《汽车理论》优秀试题

《汽车理论》优秀试题一、单选题(80分)1.一辆普通的汽车,最高挡为直接挡,该车传动系的最小传动比为( )A.1B.变速器最大传动比C.主减速器传动比D.变速器最小传动比2.汽车的制动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制动效能、______、制动时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A.制动速度B.制动效能的稳定性C.踏板力D.制动时间3.在制动过程中,车轮纯滚动时,其滑动率为( )A.0B.15%~20%C.50%D.100%4.汽车的空气阻力中哪种阻力所占比例最大?A.干扰阻力B.诱导阻力C.摩擦阻力D.形状阻力5.在评价汽车平顺性的“路面-汽车-人”系统中,属于输入的是( )A.路面不平度B.车轮与路面之间的动载C.弹性元件D.行驶安全性6.百公里耗油量[升/百公里]是汽车经济性( )A.油耗指标B.定额指标C.定性指标D.车型指标7.前束阻力是由于___________造成的。
A.汽车向前行驶B.车轮的前束角C.汽车转弯行驶D.车轮的侧倾角8.转向半径R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增加的汽车稳态响应是A.过多转向B.不足转向C.中性转向D.临界转向9.滚动阻力是车轮滚动时轮胎与地面在接触区域上受到______的作用,产生变形造成的。
A.惯性力和离心力B.径向力和切向力#纵向力和横向力C.法向力和侧向力10.从燃油经济性—车速曲线上可以看出,车速在怎样时,动力性好而燃油经济性差?A.较低B.较高C.中等D.不一定11.汽车驱动力与附着力之间的关系是驱动力______附着力。
A.小于或等于B.大于或等于C.大于或小于D.小于12.轮胎的回正力矩随轮胎充气压力的增大而( )A.增大B.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不变13.汽车制动跑偏的主要原因是汽车____,特别是转向轴的车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
A.前后车轮B.左右车轮C.前后车桥D.左右悬架14.汽车动力性评价的常用指标是加速时间、最高车速和( )A.最大牵引力B.最小附着力C.最大爬坡度D.最小爬坡度15.制动效能包括汽车的( )A.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制动地点B.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制动减速度C.制动时间、制动减速度、制动力D.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制动力16.变速器档位数增多,则( )A.动力性提高,经济性提高B.动力性提高,经济性下降C.动力性下降,经济性提高D.动力性下降,经济性下降17.从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来考虑,一般汽车都应具有适度的( )A.中性转向特性B.不足转向特性C.过多转向特性D.爬坡能力18.一般汽油发动机使用外特性的最大功率比外特性的最大功率约小( )A.5%B.15%C.25%D.35%19.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基本内容表述错误的是( )A.回正性B.转向半径C.直线行驶性能D.加速性能20.在路面附着系数小于同步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制动时,( )A.总是前轮先抱死B.总是后轮先抱死C.前、后轮同时抱死D.前、后轮均不抱死二、判断题(20分)21.四行程发动机实际循环由进气、燃烧、作功和排气四个行程所组成。
汽车理论习题与参考答案2008-1

名词解释:
使用外特性曲线:带上全部附件设备时的发动机特性曲线。 传动系的最小传动比:传动系的总传动比 it 挡时,传动系最小传动比就是主传动比。 滚动阻力系数: f
ig i0ic ,其中 ig 为变速器传动比, i0 为主传动
比, i c 为分动器或副变速器的传动比,若没有分动器或副变速器,且变速器直接挡为最高
Ft FW ,即汽车驱动力与空气阻力的差与汽车重力的比值。 G
附着利用率:汽车附着力与该汽车全轮驱动汽车附着力的比值。 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 汽车后备功率:称 Pe
1
T
( Pf Pw ) 为汽车的后备功率。其中 Pe 为汽车某挡某车速等速行
驶时发动机在相应转速下能发出的最大功率,Pf , Pw 分别为汽车在该车速等速行驶时的滚动 阻力功率和空气阻力功率, T 为发动机的机械效率。
计算方法为:
进行积分可得加速时间。
(2)请说明利用发动机负荷特性图和汽车功率平衡图,来求作某汽车在某道路上行驶时的 燃油经济性曲线的方法步骤?
η
汽车最高挡功率平衡图 汽车发动机负荷特性图 答:1)汽车以最高挡某车速 ua1匀速行驶,在功率平衡图上可得到该车速下平路匀速行驶时 发动机输出的功率 Pe1; 2)由式 u a 0.377 i g i0 可计算该挡 ua1行驶时的发动机转速 ne1; 3)在汽车发动机负荷特性图上,由上述的 Pe1和 ne1插值得到 ge1; 4)将上述得到的 Pe1和 ge1及其它已知参数代入计算式 Qs
D Ⅰmax f cos max sin max
2 2 (2分) D Ⅰmax f 1 D Ⅰmax f max arcsin 1 f 2 du g 3)加速时间:∵ ( D f ) ,利用上式将动力特性图变为加速度倒数 dt/du~ua 曲线, dt u 2 dt 然后在该图上利用式 T du u1 du
同济大学汽车理论考题答案

汽车理论(同济大学第二版)复习F1、p3滚动阻力等于滚动阻力系数与车轮垂直载荷(或地面法向反作用力)之乘积。
F2、p6由式(1-4)可知,真正作用驱动轮上驱动汽车行使的力为地面对车轮的切向反作用力Fx2,它的数值为驱动力Ft 减去驱动轮上的滚动阻力Ff 。
”F3、在s=15%-20%之间,ϕ值可达到最大,最大的ϕmax 称为峰值附着系数。
(30%可以写为20%)F4、p12第5行-第9行。
“附着率是指……用2ϕC 、F x2、F z2”。
附着率是指汽车在直线行驶时,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
在低速阶段,如加速或上坡,驱动轮上的驱动力矩大,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大,此外超高速行驶时要求附着系数也大,附着率用符号C ϕi 表示”222Z X F F C =ϕ i=1,2 如前轮驱动用C ϕ1 F x1、F z1 后轮驱动力用2ϕC 、F x2、F z2“不同的行驶工况所要求的附着率是不一样的。
汽车的附着条件是:ϕ≥C ϕ2 C ϕ2越小越容易满足附着条件。
”F5、p12倒数第2行到倒数第1行“当汽车曲线行驶时,或受侧风作用,车轮中心将受到一个侧向力F y ″相应的在地面上产生地面侧向反作用力F y ,也称为侧偏力”(引文中y F '为F y ,F y 为F Y ,以 下同)“a k F Y ⨯=车轮中心受到侧向力F y ,则地面给车轮以侧偏力F Y ,并产生侧偏角α(k 为侧偏刚度)。
在侧偏角较小时,F Y 与α成线性关系。
”F6、p13第17行到第23行“由轮胎坐标系有关符合规定可知,负的侧偏力产生正的侧偏角,因此侧偏刚度是负值。
F y 与ɑ的关系可用F y=k a*ɑ(书中k a 即k )。
轿车轮胎k a 值在28000~80000N/rad 之间。
正的车轮侧向力,产生负的车轮侧偏力,产生正的车轮侧偏角,产生正的回正力矩。
F7、p20“r k F r Yr ⨯= 其中F Yr 是外倾地面侧向力 k r 是外倾刚度,为负值r 是车轮外倾角”r 是外倾角”②“若车轮侧向力为正,那么地面侧偏力为负、车轮侧偏角为正、回正力矩为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2008学年第1学期课号: 19002002 课名:汽车理论考试考查:考试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重考( )试卷年级:2004 专业:汽车设计学号:姓名:得分:1、(1)什么是纵向滑动率?作出附着系数与纵向滑动率的关系曲线,并描述该曲线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什么是轮胎的侧偏特性?试分析轮胎侧偏特性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汽车使用因素与轮胎自身结构与特性的因素)。
(3)结合下图(包括轮胎的侧偏特性)说明:转弯时汽车滚动阻力大的原因,并说明滚动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2、(1)动力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哪三个?各个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分别是怎样影响的?(2)结合公式及绘图,说明后备功率的概念。
(3)确定汽车的动力性,可通过作图法,具体可用哪几种特性的图?大致过程怎样?3、(1)画图并说明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2)已知某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试结合线、 I 曲线、 f 和 r 线组分析汽车在附着系数ψ2=0.8 的路面上进行制动时的全过程。
(3)在图上标明:在ψ1=0.3 和ψ2= 0.8的路面上车轮抱死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地面制动力的差别。
4、(1)较常用的汽车百公里油耗有哪些?(2)汽车的等速百公里油耗与车速间具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5、(1)结合有关公式,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稳态特性的影响因素结合有关公式,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稳态特性的影响因素。
(2)定性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动态特性的影响因素。
(3)驾驶员的不同转向操作对汽车的转向与操纵稳定性特性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4)曲线行驶时,对于前轮驱动的汽车,在驱动与制动时,纵向力对其稳态特性的影响是否有差异,试分析产生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
6、(1)进行汽车平顺性分析时,一般对哪几个振动响应量进行分析?以车身单质量振动系统为例分析频率比、阻尼比及其相关的质量,刚度,阻尼对三个振动响应量的影响。
(2)在车身与车轮的双质量振动系统中,已知车身部分偏频为π,车身与车轮的质量比、刚度比分别为8和9, 试计算车轮部分偏频,并说明主频与偏频的定义及其大小的关系(用“<”号表示)。
1、(1)什么是纵向滑动率?作出附着系数与纵向滑动率的关系曲线,并描述该曲线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答:驱动时纵向滑动率S1 =制动时滑动率以=曲线有以下特点:(1)在0~15%之间,随s线性增长。
(2)在1530%之间,值可达到最大,最大的称为峰值附着系数。
(3)在30100%之间,曲线下降,在滑动率为100%时降为滑动附着系数2,与2的大致关系如下:1)干燥路面上2)湿路面上当,轮胎接地点相对路面线速度为零,轮胎处于纯滚动状况;当,轮胎接地点相对路面有一向后线速度,轮胎处于又转又打滑工况;当,轮胎接地点相对于路面有一向前线速度,轮胎处于拖滑工况。
把这种差速度与原速度的百分数称为纵向滑动率s.(2)什么是轮胎的侧偏特性?试分析轮胎侧偏特性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汽车使用因素与轮胎自身结构与特性的因素)。
答:当汽车曲线行驶时,或受侧向风作用,车轮中心将受到一个侧向力,相应地在地面上产生地面侧向反作用力,由于轮胎具有侧向弹性,因而轮胎胎面中心线上诸点的连线将会发生扭曲。
随着车轮滚动,上述诸点落于其连线所形成的轨迹线与原中心面与地面交线之间形成夹角,即为侧偏现象。
影响轮胎侧偏特性的主要因素有轮胎结构、工作条件和路面状况等1)轮胎结构接地面宽、尺寸大、扁平率小的轮胎侧偏刚度大;2)工作条件充气压力在同样的侧偏角值时增加充气压力可降低回正力矩,垂直力增加时会增加轮胎侧偏刚度;(3)结合下图(包括轮胎的侧偏特性)说明:转弯时汽车滚动阻力大的原因,并说明滚动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转弯时汽车会受到侧向力作用,侧向力会产生与汽车前进方向相反的分力,会增加汽车的滚动阻力。
轮胎滚动阻力系数f与轮胎气压和轮胎上法向力有关,它随轮胎充气压力增大而减少,随法向力增大而减少。
滚动阻力系数的大小与路面的种类及其状况、行驶车速、轮胎结构与材料及轮胎气压等因素有关。
轮胎的结构、帘线和橡胶的品种对滚动阻力系数都有影响。
工作温度、轮胎直径和驱动力对轮胎的滚动阻力也有影响。
2、(1)动力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哪三个?各个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分别是怎样影响的?答:动力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有汽车的最高车速、汽车的加速能力、汽车的爬坡能力。
1、发动机性能参数的影响发动机功率愈大,其后备功率也大,加速和爬坡性能必然好;而发动机转矩愈大,在传动系传动比一定时,最大动力因数较大,也相应的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2、汽车结构参数的影响传动效率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传动效率越高,传动功率损失越小,传至驱动轮的有效功率越大,汽车的动力性就好。
主减速器传动比的大小,对汽车动力性有很大的影响。
降低空气阻力因数 ,可相应提高汽车动力性。
汽车总质量,轮胎尺寸,使用因素对汽车动力性均有重要影响。
(2)结合公式及绘图,说明后备功率的概念。
答:当汽车以低于最高车速的某一车速行驶时,发动机能发出的最大功率与以该车速在水平良好路面上等速行驶所遇到的阻力功率之差,称为汽车在该车速时的后备功率,即:图中为后备功率(3)确定汽车的动力性,可通过作图法,具体可用哪几种特性的图?大致过程怎样?答:可用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和汽车的动力特性图确定汽车的动力性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确定最高车速:4线与曲线的交点便是。
确定汽车的加速能力:各档剩余驱动力全部用来使汽车加速。
可先找出各档下每个车速的剩余驱动力,再根据公式,便可得到各档节气门全开时的加速度曲线。
确定汽车的爬坡能力:汽车驱动力除克服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外的剩余驱动力全部用来克服坡度阻力。
找出各档位下相应车速的剩余驱动力,就可以求出各档位下相应车速时能爬过的坡度角。
汽车动力特性图最高车速:f曲线与直接档曲线交点所对应的车速即为汽车的最高车速最大加速度:动力因数曲线和滚动阻力系数曲线间距离()的倍,就是该车速时所能达到的加速度。
爬坡度:动力因数曲线和滚动阻力系数曲线间的距离即为汽车的爬坡度。
3、(1)画图并说明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当制动踏板力较小时,制动器摩擦力矩不大,地面与轮胎之间的地面制动力就等于制动器制动力,且随踏板力增长成正比增长。
但地面制动力是滑动摩擦的约束反力,它的值不能超过附着力,。
当制动器踏板力或制动系统液压力上升到某一值,地面制动力达到附着力时,车轮抱死拖滑。
制动系液压力,制动器制动力由于制动器摩擦力矩的增长而仍直线继续上升。
但是若作用在车轮上法向载荷为常数,地面制动力达到附着力后就不再增加。
(2)已知某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0=0.6 ,试结合 B线、 I 曲线、 f 和 r 线组分析汽车在附着系数2=0.8 的路面上进行制动时的全过程。
答:开始制动时,前后轮未抱死,故前后轮地面制动力和制动器制动力沿着B线增长。
到A点与的=0.8 r线相交,后轮抱死,此时制动减速度为0.736g。
从A点以后,再增加踏板力,地面制动力1和2=将沿r线变化即线。
但在前轮未抱死前1= 1 。
当制动器制动力 1、2 到达C点时,前后轮均抱死,汽车获得0.8g的减速度。
(3)在图上标明:在=0.3 和=0.8 的路面上车轮抱死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地面制动力的差别。
答:当=0.3时,抱死后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后地面制动力相等即 2=2,而前制动器制动力为线段长度,前地面制动力为线段长度。
当=0.8 时,抱死后前制动器制动力与前地面制动力相等即 1=1,后制动器制动力为线段的长度,后地面制动力为的长度。
4、(1)较常用的汽车百公里油耗有哪些?答:常用汽车百公里油耗有等速行驶百公里油耗和循环行驶试验工况百公里油耗。
(2)汽车的等速百公里油耗与车速间具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答:根据等速行驶车速及阻力功率,在万有特性图上(利用插值法)可确定相应的燃油消耗率b,从而计算出以该车速等速行驶时单位时间内的燃油消耗量(),整个等速行经S(m)行程的燃油消耗量()折算成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100)为5、(1)结合有关公式,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稳态特性的影响因素结合有关公式,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稳态特性的影响因素。
答: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为:,其中稳定性因数,是表征汽车稳态响应的一个重要参数。
m为汽车的总质量,a为质心到前轴的距离,b为质心到后轴的距离,L为轴距,K1 K2 分别为前后轮的总侧偏刚度,因此,汽车的操纵稳定性的稳态特性受到上述整车参数的影响。
根据K的数值,汽车的稳态响应可分为三类:0时,为中性转向。
K>0时,为不足转向,K值越大,横摆角速度增益曲线越低,不足转向量越大。
K<0时,为过多转向。
过多转向的汽车达到临界车速时将失去稳定性,故汽车都应具有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
(2)定性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动态特性的影响因素。
答:给汽车前轮一个角阶跃输入后,具有小阻尼特性汽车的横摆角速度为,由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影响操纵稳定性的动态特性的因素有,横摆角速度波动时的固有频率,值应高些为好;阻尼比;反应时间,指角阶跃转向输入后,横摆角速度第一次达到稳定值所需的时间,这个值较小为好;达到第一峰值的时间,这是反映汽车瞬态横摆角速度响应反应快慢的参数。
(3)驾驶员的不同转向操作对汽车的转向与操纵稳定性特性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答:1.固定转向盘转角时,转向系统的复位力矩系数变大,亲轮的侧偏刚度变小,转向系统的刚性越小,则车辆的不足转向特性越强,方向稳定性越好2.不固定方向盘转角时,相当于车辆运动中驾驶员完全从方向盘撒手的情形或不稳方向盘转角大小而给方向盘某一力矩的情形。
汽车的阻尼比对转向系统的固有频率影响很大,关系到汽车的稳定极限速度。
在转向操纵力允许的范围内应尽量大,转向系统的固有频率也应尽量大。
3.驾驶员对转向盘的操纵,只要不是明确的转向动作,大多数情形只是用手轻轻搭着转向盘,根据路面行驶状况对转向盘施加既非固定转角又非撒手自由操纵的作用。
驾驶员的手,具有增大转向系统固有频率的作用,有利于操纵稳定性。
但是前轮侧偏刚度越小,汽车的不足转向倾向越强,稳定性越好。
只要兼顾,以适中的力度轻轻握住转向盘,会使汽车运动更趋于稳定。
(4)曲线行驶时,对于前轮驱动的汽车,在驱动与制动时,纵向力对其稳态特性的影响是否有差异,试分析产生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
答:1、曲线行驶时,载荷变换反应是评价汽车非稳定特性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如果在弯道上突然移开加速踏板,由于发动机的制动力矩,驱动轮上的纵向力反向,驱动力变成了制动力,汽车向弯道内侧产生一个转动,载荷变换反应在汽车前轮和后轮驱动时作用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