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美图)
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非遗成功!一图览二十四节气之美

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非遗成功!一图览二十四节气之美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非遗成功!一图览二十四节气之美分享到:【导语】:今天,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二十四节气,一图尽览。
今天,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指导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1月28日至12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会议。
今年申请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37个项目中,有一个格外引人的注意——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
其实,二十四节气不仅关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指导着我们养生!来看看中医药专家们总结的二十四节气养生表吧!节气:小雪大雪养生关键词:萝卜加梨养藏精气平时大家都习惯熟吃萝卜生吃梨,小雪之后不妨反过来。
因为梨能润肺清热、养阴生津,对于刚入冬的燥咳效果很好;可用梨和蜂蜜隔水蒸熟吃。
中医认为生吃白萝卜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而煮熟偏于益脾和胃,消懒腰。
伸懒腰后,血液循环加快,全身肢体关节、筋肉得到了活动,也舒发了肝气。
节气:雨水惊蛰养生关键词:降火春捂正月是新年,为赶回家过春节,火车汽车上人多温度高,易出现上火、口渴、便秘、干咳等症状,建议在车上少吃辛辣及卤制品,不妨吃些柚子、黄瓜等降火。
从雨水开始,气温逐渐回升、降水也渐多。
但冷空气与暖空气仍会频繁较量,所以雨水节气常出现“倒春寒”,春捂的要点是“下厚上薄”,捂好背、腹、足底。
背部保暖护好“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二十四节气精美图表与解读

二十四节气精美图表与解读导读:孟春立春2月3——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第一候:东风解冻第二候:蛰虫始振第三候:鱼上冰雨水2月18——20日太阳到达黄经:330°第一候:桃始花第二候:食庚鸣第三候:鹰化为鸠仲春惊蛰3月5——7日太阳到达黄经:345°第一候:獭祭鱼第二候:鸿雁来第三候:草木萌动春分3月20——21日太阳到达黄经:0°第一候:玄鸟至第二候:雷乃发声第三候:始电季春清明4月4——6日太阳到达黄经:15°第一候:苹始生第二候:鸣鸠扶其羽第三候:戴胜降于桑谷雨4月19——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第一候:桐始生第二候:田鼠化为第三候:虹始见孟夏立夏5月5——7日太阳到达黄经:45°第一候:蝼蝈鸣第二候:蚯蚓出第三候:王瓜生小满5月20——22日太阳到达黄经:60°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小暑至仲夏芒种6月5——7日太阳到达黄经:75°第一候:螳螂生第二候:鶰始鸣第三候:反舌无声夏至6月21日——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第一候:鹿角解第二候:蜩始鸣第三候:半夏生季夏小暑7月6——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第一候:温风至第二候:蟋蟀居辟第三候:鹰乃学习大暑7月22——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第一候:腐草为蠲第二候:土润溽暑第三候:大雨时行孟秋立秋8月7——9日太阳到达黄经:135°第一候:凉风至第二候:白露降第三候:寒蝉鸣处暑8月22——24日太阳到达黄经:150°第一候:鹰乃祭鸟第二候:天地始肃第三候:禾乃登仲秋白露9月7——9日太阳到达黄经:165°第一候:鸿雁来第二候:玄鸟归第三候:群鸟养羞秋分9月22——24日太阳到达黄经:180°第一候:雷始收声第二候:蛰虫培户第三候:水始涸季秋寒露10月8——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第一候:鸿雁来宾第二候:雀人大水为蛤第三候:菊有黄华霜降10月23——24日太阳到达黄经:210°第一候:豺乃祭兽第二候:草木黄落第三候:蛰虫咸俯孟冬立冬11月7——8日太阳到达黄经:225°第一候:水始冰第二候:地始冻第三候:雉如大水为唇小雪11月22——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第一候:虹藏不见第二候:天气上腾地气下降第三候:闭塞而成冬仲冬大雪12月6——8日太阳到达黄经:255°第一候:鶡旦不鸣第二候:虎始交第三候:荔挺生冬至12月21——23日太阳到达黄经:270°第一候:蚯蚓结第二候:麋角解第三候:水泉动季冬小寒1月5——7日太阳到达黄经:285°第一候:雁北向第二候:鹊始巢第三候:雉始雊大寒1月20——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第一候:鸡始乳第二候:鸷鸟厉疾第三候:水泽腹坚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古今二十四节气图

■二十四节气图(2013-02-04 00:13:02)“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二十四节气歌相信很多人在上小学时都背诵过。
2月4日零时13分是今年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立春又叫“打春”,也是“六九”的第一天,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农谚更有“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年春”,“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已经掌握了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把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
中国历史上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最早的记录出现在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中。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
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今天是立春日,将往日所拍照片整理成一组二十四节气图。
需要说明的是,所选取的图片大多在地处汉江中游的湖北襄阳拍得。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万年如意好音来,百事咸宜笑口开。
雨水正逢元旦日,黄金杯重压银台。
——吴藕《雨水》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韦应物《观田家》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春意注遍山水间,风调日和清明天。
(整理)图片介绍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图片)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
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人们十分重视这个节气。
每年的公历2月4日左右为立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315度,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
立春表示春季开始,万物有了勃勃生机,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
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
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惊蛰,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
即视太阳在黄道上自黄经345°至360°(0°)的一段时间,每年3月5日(或6日)开始,至3月20日(或21)结束,约15天。
这时太阳直射点由 5°57′S移至赤道。
狭义上,指惊蛰开始,视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345°的时刻,即在3月5日(或6日)。
春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
这时昼夜平分,即视太阳在黄经上自0°至15°的一段时间(约15.2天),从每年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
这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至5°57′N。
狭义上指春分开始,视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0°与赤道交点(升交点)的时刻;即在3月20日(或21日)。
最美二十四节气图

立春,是24节气第一个节气。
“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仪式隆重而浩大。
此时的立春已经超过了农历24节气只标示节令与气候的功能,而是已经被当成一个节日了,因此在历史上便演化出了许多围绕立春而举办的活动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等。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
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
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
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
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
是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
春分,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
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
"春分吃春菜"。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
二十四节气详细解释图片素材

二十四节气详细解释图片素材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时间记载体系,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地球公转周年而确定的,反映了中国气候、农事、气候变化等规律。
它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气象、农业、服饰、建筑等多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在日常生活、传统节庆、医药、文学艺术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春季节气春节、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始,大地万物开始复苏,生机勃发。
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阳气升发,气温逐渐回暖,开始进入春天。
随后的雨水则标志着雨量加大、天气变暖的季节。
惊蛰是春季的中气,天气回暖较为显著。
春分时夜晝时间相等,生机盎然。
清明时,万物复苏,乡间翠绿一片。
谷雨则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预示农民春季农事如抢收小麦、耕地、插秧的重要时节。
夏季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夏季是一年四季中较为炎热的季节。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天气从温暖转为炎热,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
小满是夏季的中气,气温逐渐上升至高峰,麦类农作物开花结果。
芒种时,谷类农作物稻麦等陆续成熟,渐进入盛夏茂实阶段。
夏至是夏季的中点,为一年中白昼最长的节气。
小暑、大暑时温度较高,出现酷暑天气。
立秋时,气温开始下降,标志着秋季的开始。
秋季节气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秋季是一年四季中凉爽、收获的季节。
处暑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秋热减弱,气温逐渐下降。
白露时,天气逐渐凉爽,早晨的露水增多。
秋分时,昼夜平分,气温凉爽,是收获的季节。
寒露至霜降时,气温降至较低,开始出现霜冻。
立冬是秋季的中点,气候开始转冷,农事进入冬季准备期。
小雪时,气温持续降低,开始有些雪花飘落,标志着真正的寒冷开始。
冬季节气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冬季是一年四季中寒冷的季节。
大雪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气温下降较快,广大地区陆续出现降雪。
冬至时,是一年之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标志着冬季正式开始。
小寒至大寒时,气温持续低迷,天气寒冷。
绝美的24节气图,值得永久收藏!

绝美的24节气图,值得永久收藏!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是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
春分,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
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
'春分吃春菜'。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
逢春分那天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立春是24节气第1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仪式隆重而浩大。
此时的立春已经超过了农历24节气只标示节令与气候的功能,而是已经被当成一个节日了,因此在历史上便演化出了许多围绕立春而举办的活动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等。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
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
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
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故宫,二十四节气色卡美图欣赏

故宫,二十四节气色卡美图欣赏展开全文立春紫禁城光是这个沉淀了时光的名字就已美过所有故宫的四季原来是一部可以天天追的连续剧每一个平常的季节渗透在琐碎的光阴里春夏秋冬美轮美奂光影迷离春回碧水绕红墙繁花如雪飞夏至芳草倾城绿树下鸟幽栖秋分满城洒秋色尽带黄金甲冬凝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人生如四季如同六十一花甲春夏秋冬在紫禁城一转眼就是初一十五一转身就是春夏秋冬一轮回.....【立春】天地灵气二十四节气之立春节气是大自然的呼吸立春二十四节气的开篇大自然用崭新的春天问候世界东风吹过带来一树春风春天以万物为纸张描绘新的时光心到春来【雨水】雨水时节风光好花褪残红青杏小红花绿柳枝头绕莺歌燕舞春意闹叮咚泉水快乐谣细雨一滴洗烦恼问候随风情切切愿你雨润生活更逍遥【惊蛰】细雨荡轻尘,柳绿客舍新一片清凉意,无忧乐在心惊蛰等待春天开成花海惊蛰期待万物充满生机惊蛰盼望山川河流嘻戏无论是做一朵花还是做一片叶子都要使生命的季节绚烂无论做一阵风还是一滴雨都要让生命的愿望饱满【春分】欧阳修对春分也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无论南方北方春分节气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样的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来一次重生吧【清明】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陌上花开浪蝶归来雨自飘心有别念悦之无音花自怜清明雨上红尘陌路人徘徊【谷雨】俗话说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雨生百谷花开百福谷雨之美恰如春天留给我们最后的惊鸿一瞥【立夏】春走了恰似立夏悄悄地来永远不改的是我思念的情怀阳光燃烧着云彩云隙透露着关爱快乐因你而存在夏天因你而精彩立夏时节祝福送上愿你笑容灿烂快乐开怀【小满】小满小麦粒渐满温度升高日变短最美的天空是风雨过后那一抹纯粹的蓝最美的花朵是含苞微绽那一抹娇羞的红小满带来季节最美的问候小满花满楼问君可知否小满风满袖忧愁随水流思念在麦尖成熟了情意在阳光下慢熬小满愿您快乐满满收获满满希望你自如地走过立夏、小满、夏至一身都是花香【芒种】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一“收”一“种”道出了芒种的节气内涵也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人生大事不过种和收有种才有收种好才能收好【夏至】听西瓜说连夏天都到了花开花落四季轮回又一个遇见的夏天上的星星告诉我你总会来所以我等夏至未至所有的故事从夏天开始【小暑】节到小暑进伏天天气无常雨连绵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天地万物规律彷徨小暑节气匆匆至变化的日子里有种思念未忘记小暑到让幸福为你降下舒心雨祝您心情舒畅让快乐为你摇来清凉风愿您开心一夏【大暑】关于夏天古人也许会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