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膏方制作标准

合集下载

中药膏方制作工艺

中药膏方制作工艺

中药膏方制作工艺一、准备原料制作中药膏方需要准备以下原料:1.中药材:根据膏方所需功效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如当归、熟地黄、枸杞子、黄芪等。

2.糖类:如冰糖、红糖、白糖等,用于调节膏方的口感和甜度。

3.蜜类:如蜂蜜、蜂王浆等,用于增加膏方的营养价值和滋补作用。

4.胶类:如阿胶、鹿角胶等,用于提高膏方的粘稠度和稳定性。

5.水:用于浸泡、烊化和熬制膏方。

二、浸泡烊化1.将中药材洗净,浸泡在水中,一般浸泡时间约为2-4小时,以充分渗透中药材。

2.将浸泡后的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慢熬煮,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逐渐溶解在水中。

3.熬煮过程中要不断搅拌,避免糊锅,同时根据需要加入糖类、蜜类、胶类等原料,搅拌均匀。

4.待所有原料充分溶解后,将熬好的药液过滤,去除药渣,得到清澈的膏液。

三、浓缩收膏1.将过滤后的膏液倒入锅中,大火加热,同时不断搅拌,防止膏液粘锅。

2.待膏液逐渐变稠,改小火慢慢熬煮,并继续搅拌,使膏液中的水分逐渐蒸发,膏液变得越来越粘稠。

3.待膏液完全浓缩成膏状后,即可关火,稍凉后装入容器中备用。

四、过滤澄清1.将浓缩收膏后的膏方倒在干净的布上,晾至常温。

2.用刀将膏方切割成小块,方便后续过滤。

3.将小块膏方放入过滤网中,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杂质和异味物质。

4.将过滤后的膏方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慢熬煮,使膏方中的杂质和异味物质进一步去除。

5.熬煮过程中要不断搅拌,避免糊锅,同时根据需要加入糖类、蜜类等原料,搅拌均匀。

6.待膏方再次浓缩成膏状后,过滤去除杂质和异味物质,得到清澈透明的膏药。

五、凉膏收贮1.将过滤后的膏药倒入干净的容器中,晾至常温。

2.将晾好的膏药密封保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3.需要使用时,根据需要取出适量膏药,用开水冲服或直接食用均可。

制作中药膏方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操作,每一步都需要注意细节和技巧。

通过准备原料、浸泡烊化、浓缩收膏、过滤澄清和凉膏收贮等步骤,可以制作出具有滋补、调理作用的中药膏方。

中药膏方熬制方法

中药膏方熬制方法

中药膏方熬制方法
一、药物熬制原理
中药熬制是将药物以水、醋、酒等溶剂加热,将药物溶于溶剂中,以达到药物吸收易于吸收,消功效快,有效成分有效率高的目的。

二、熬制方法
1、熬制材料:需用到的主要药材、适量的溶剂(水、醋、酒等);
2、熬制手段:取相应的中药药材(可捣碎或先磨好),加入适量的溶剂(盖过药材),放入低火熬制,熬制持续的时间一般为4-6小时,尖峰时控制火焰不要太大,偶尔可以用木棍搅拌,到药液降至可喝见底时停火,冷却后定型,再进行过滤就可以了。

3、注意事项:
(1)应选用低火慢熬,不宜太高太热,以免破坏药物的特性和组成;
(2)防止药液水分过大,过大会影响服用,影响效果,一般建议熬制时调过药材不要超过药材两倍;
(3)熬制中容易发生沉淀,应视药材而定,加入煎汤的沉淀物;
(4)处方比值不宜过大,以免失去药效;
(5)熬制完毕,熬制载体可以再次考虑再熬制,增加服用效果;
(6)一般来讲,溶剂一般采用水、醋、酒等,具体应视药材而定,以免影响服用有效成分。

以上就是药膏制备的熬制方法,虽然繁琐,但熬制好的药膏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增加服用效果。

膏方的制作方法

膏方的制作方法

膏方的制作方法
1.一人一方。

膏方是针对个人的不同体质或疾病,经中医师诊断后处方,对症下药,将中药配制煎熬成膏剂后服用。

2.浸透中药。

一般要将中药饮片先浸泡12~24小时,胶类药用陈酒(黄酒)浸润,人参、西洋参等精细药物另浸另煎。

3.浓煎取汁。

将药物倒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开,文火慢煮,煎2~3遍,第一遍煎煮1小时,2遍40分钟,3遍30分钟,将三次药液合并过滤去掉药渣。

4.煎熬水膏。

将3次的药汁用纱布或绢筛过滤沉淀后,倒入锅内煎熬浓缩,至一定程度后加入糖类、胶类或蜂蜜。

5.慢火收膏。

收膏是最后一个关键过程,火候十分要紧,切不可火力太猛,防止焦底。

收膏时搅拌药汁有稠厚感,捞起少量药汁冷却后,膏液成带状向下滴,表明膏滋药已经熬成,即可收膏。

(李艳娟供稿)。

中药熬膏方制作过程

中药熬膏方制作过程

中药熬膏方制作过程
中药熬膏方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肺热咳喘和消化不良等疾病。

下面是中药熬膏方的制作过程:
材料:
-中草药
-纯净水
-砂锅(或不锈钢锅)
-滤网
-蜂蜜(或冰糖)
步骤:
1. 将需要的中草药按比例配好,洗净后用清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

2. 将浸泡好的中草药放入砂锅内,加入足够的纯净水,水量大约是中药的3-4倍。

3. 开火将砂锅内的药材煮沸后,调小火煨熬2-3小时,期间需要不时搅拌,防止药材粘在锅底或者煮干。

水分逐渐减少,煮到剩下原来的1/3到1/2左右即可,具体看药方。

4. 待药液变得浓稠时,关火,并让药液冷却至温热状态。

5. 使用滤网将药渣过滤出来,取出汁液。

6. 将汁液倒回砂锅中,开小火慢慢加热,期间不断搅拌,直到液体变得黏稠,但不粘锅底即可。

7. 最后加入适量的蜂蜜或冰糖进行调味,搅拌均匀后可以熬制成糊状或者浓稠的膏剂。

注意事项:
1.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的掌握,避免煮沸过久或者煮干,影响药效。

2. 熬制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搅拌,防止药材粘底或者煮干。

3. 中草药的选择和比例也非常重要,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药方搭配合理。

在进行制作前最好请教医生或者中药师。

4. 制作好的熬膏方需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污染或者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

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

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1. 引言中药膏方是传统中医药中常见的制剂形式之一,它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的炮制处理,配合辅料制成的膏剂。

中药膏方通常应用于外用治疗,具有温通、散结、消肿、止痛等功效,对于一些皮肤疾病、外伤、扭伤等有独特疗效。

本文将介绍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并掌握制作中药膏方的基本过程。

2. 材料准备准备好以下材料:•中草药(根据具体膏方的选用)•辅料(如凡士林、植物油、蜂蜡、蜂蜜等)•酒精消毒液•研磨器具(研钵、研杵等)•过滤器具(纱布、滤网等)•容器(炼瓶、罐子等)•量杯、注射器等。

3. 制作步骤步骤一:准备草药1.将所需的中草药按比例准备好,根据膏方的配方进行称量。

2.打开酒精消毒液,将使用的器具(研钵、研杵、容器等)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环境。

步骤二:研磨草药1.将已消毒的研钵和研杵准备在案板上。

2.将需要研磨的草药放入研钵中。

3.用研杵按照规律的动作磨碎草药,直至达到细腻的状况。

步骤三:制作草药浸膏1.将制作好的草药粉(研磨好的草药)放入容器中。

2.根据膏方的要求,将适量的辅料(如凡士林、植物油等)加入容器中。

3.在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用量杯或注射器进行准确测量。

4.用瓷棒等工具将草药和辅料充分搅拌均匀,直至形成均一的草药浸膏。

步骤四:过滤和炼制1.将制作好的草药浸膏倒入炼瓶中。

2.用纱布或滤网等过滤器具将草药浸膏中的固体颗粒过滤掉,得到纯净的草药液体。

3.将炼瓶放入加热水池中加热,用小火慢慢炼制,注意防止炼瓶爆炸。

4.不断搅拌炼煮中的草药液体,直至草药液体变浓稠、黏稠。

步骤五:存储和使用1.炼制完成后,将草药膏放置凉透,待其自然凝固。

2.将凝固的草药膏装入容器中,密封保存。

3.使用时,取出适量的草药膏擦拭或涂抹于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

4. 注意事项•在制作中药膏方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无菌工具和器皿,防止细菌感染。

•制作中药膏方时,应严格按照膏方的比例和步骤进行操作,不可随意更改。

纯干货——膏方的制作

纯干货——膏方的制作

纯干货——膏方的制作一、膏方的制备千百年来,中医学在膏方的制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加工经验。

这些内容,一部分记载在有关的中医药典籍里,一部分蕴藏在老药工的实际经验中,均有待于不断发掘继承,整理应用。

(一)配料⒈配伍原则用膏方治病,既可一味单方,又可使用复方。

按照病情需要和用药法度,将两种以上药物合用,就是配伍。

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药物与药物之间出现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而增进疗效,减轻和消除副作用。

在治疗方法上,单方药简功专,针对性强;复方药宏效广,对较复杂的疾病证候全面照顾,应根据具体病情辨证处方。

⑴单用:单独使用一味药物制成膏方,如用白术治疗脾气虚证,用熟地黄治疗肾阴虚证,用桑枝祛除风湿,用地榆凉血止血等。

⑵复方: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按病情和配伍原则组成膏方,如天门冬与麦门冬同用,可增强养阴润燥作用;党参与黄芪同用,可增强补气健脾作用;旱莲草与女贞子同用,可增强滋补肝肾作用等。

同时,药物合用可以减轻副作用,如术附膏中用蜂蜜,既可解除附子的毒性,又可取其甘缓,以缓解疼痛。

补气养血膏中用了党参、熟地黄、枸杞子、黄精等众多滋补药,少佐陈皮理气和胃,司消除滋补呆胃的副作用。

⒉用药剂量临床多在一般汤剂处方诊治有效之后,在病情基本稳定或辨证清楚的基础上运用膏方。

各医家运用药味及剂量有不同习惯,但一般每剂汤方在100克左右,膏方在此有效处方上,增大10~15倍以上,形成有效的膏方剂量。

由此形成一料膏方的重量当在1000克以上,过少不易制作。

另外加糖或蜂蜜1000克,共熬出膏滋约1400克左右,可服用一个半月。

若天暖,剂量应酌情减少。

药物用量有轻重之分,一般轻者用量宜少,重者用量宜多。

药用剂量问题,古今医家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迄今仍难有定论。

因此,对于古代方书所载膏方中药物的用量,仅作为参考,可以根据方中各药用量的比例了解其配伍意义。

临床开列膏方所用剂量,按中药学和近代医案中所用剂量,结合地区、年龄、体质及病情等不同情况,适当使用。

中药膏方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中药膏方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中药膏方的制备及注意事项中药膏方的制备及注意事项:中药膏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形式,经常用于外用治疗。

制备中药膏方需要以下步骤:1. 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和辅料。

中药材通常使用干燥的草药,可以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药材。

辅料包括蜂蜜、麦芽糖、粘性基质等,用于增加膏方的黏稠度和稳定性。

2. 熬制药物:将中药材研磨成粉末,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辅料。

然后将混合物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放入炖锅中煮沸。

煮沸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火候,避免煮沸时间过长导致有效成分损失。

3. 过滤提取:煮沸后,用细网过滤器将药渣过滤掉,获取药液。

药渣可以再次用温水浸泡后过滤提取,以充分提取有效成分。

4. 加工制备:将药液倒入另一个容器中,并加入辅料,通过煮沸、搅拌等操作使药液逐渐浓缩、凝固。

在制备过程中要注意不同药材和辅料的添加顺序和时间,以及温度和搅拌速度的控制,以确保膏方质量。

5. 存储包装:制备好的中药膏方应及时进行包装。

常见的包装方式有瓶装、铝管装、铝箔袋装等,要选择无毒无味、密封性好的包装材料。

存储时要避免阳光直射、潮湿和高温环境,以保证膏方的药效和使用寿命。

在制备中药膏方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选择合适的药材:根据病情和药材的性能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同时要确保药材的质量和来源可靠。

2. 控制火候和时间:煮沸中药液的时间要适中,过长会导致有效成分的损失,过短则难以提取足够的有效成分。

3. 搅拌均匀:在加工制备过程中,要保证药液和辅料的充分混合均匀,以确保膏方的质量和稳定性。

4. 遵循方剂比例:使用中药方剂时应根据具体的配方比例进行制备,遵循医学原理和经验,不可随意更改。

5. 遵循卫生要求:制备膏方时要做好卫生防护工作,保持操作台面清洁,使用干净的器具,并严格按照相关卫生要求进行操作。

总之,中药膏方的制备需要严格遵守操控材料、熬制药物、过滤提取、加工制备和存储包装等环节的步骤,遵循方剂比例,注意药材的选择和质量,以及火候、时间、搅拌等因素的控制,以确保膏方的质量和疗效。

膏方制作方法及步骤

膏方制作方法及步骤

膏方制作方法及步骤膏方是中药疗法中的一种常用形式,利用传统的药材制作而成。

膏方的制作方法和步骤相对简单,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膏方的制作方法:1.药材选择: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药材,药材的选择通常需要根据疾病的特征和病情来确定。

一般来说,膏方中常用的药材有丹参、川芎、桂枝、生地、白芍、当归等。

2.药材配比:根据方剂的要求,将所需的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比。

在配比时需要注意药材的药性和功效,使其相互协调、相互增强。

3.药材处理:对于需要加工的药材,例如生地和当归,需要按照要求进行煮制或炒制处理。

煮制可以使药材的活性成分更易释出,从而增强药效。

4.研磨:将处理好的药材进行研磨,以便更好地混合在一起,并且方便后续的煎煮。

5.加入辅料:在一些特定的膏方中,会添加一些辅料来增强药效或改善质地。

例如,可以加入蜂蜜或糖来增强甜味,改善口感。

6.煎煮:将研磨好的药材和辅料一起放入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煮。

煎煮的时间长短和火力大小需要根据方剂的要求来决定。

7.过滤:经过一定时间的煎煮后,将药液进行过滤。

过滤的目的是去除药渣,使得膏方更为纯净。

8.浓缩:将过滤后的药液继续加热,使水分蒸发浓缩,直至达到方剂的要求。

浓缩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免糊底或糊锅。

9.冷却:将浓缩好的膏方放置在通风处进行冷却,待其冷却后即可使用。

二、膏方制作的步骤:1.药材的准备:根据方剂的要求选择药材,确保其质量和纯度。

注意保持药材的干燥和存储条件。

2.药材处理:对于需要处理的药材,如煮制或炒制,按照要求进行处理。

煮制时需要注意火候和时间的控制。

3.药材研磨:将处理好的药材进行研磨,使其更加细腻,方便混合和提取药效。

4.辅料准备:根据方剂的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辅料。

辅料可以增加膏方的口感和药效。

5.煎煮:将药材和辅料放入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煮。

根据方剂要求控制火力和煎煮时间。

6.过滤:将煎煮后的药液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药渣,使其更为纯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膏方定义
• “膏方”是以养生保健为主要目的所服用的中药膏剂,又 称“膏滋”。这类口服膏剂是由资深的中医药学专业人员 ,根据服用者的体质状况,遵循中医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 思想,选择单味药或多味药合理配伍组方,经过严格的特 定工艺加工而成,主要用于滋补强身、抗衰延年、防病调 理。
荤膏定义
• 膏方在制作过程中,如果加入有 动物胶(如阿胶、龟板胶等)或 动物药(如胎盘、鹿鞭等),称 为“荤膏”。
谢谢,请提出宝贵意见
素膏定义
• 膏方在制作过程中,如果没有加 入动物胶(如阿胶、龟板胶等) 或动物药(如胎盘、鹿鞭等), 称为“素膏”。
蜜膏定义
• 膏方在制作过程中如果加入有 糖类(如蜂蜜、冰糖、红糖、 饴糖等)称为“蜜膏”。
清膏定义
• 膏方在制作过程中经浓缩已达 粘稠状态,尚未加入糖类(如 蜂蜜、冰糖、红糖、饴糖等) 、胶类收膏时,称为“清膏” 。
处方原则
• 膏方的药材选配一般由饮片、细料、胶类、糖类和辅料等 五部分组成。 • 膏方养生适用于阴阳、气血、津液失衡的人群,主要是 体质虚弱者、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以及慢性病患者等。
膏方辅料
• 一般用量为每250g黄酒可辅配250~500g药胶。 • 胶类即药胶,可按其各自功效特点,针对不同体质而辩证 选用,可单选一味,或多胶合用。一般每料膏方参考用量 为200~400g左右。在膏方制作前,应先将选用的胶类用黄 酒浸泡软化,隔水炖烊备用。 • 常用的有蜂蜜、冰糖、饴糖、红糖等,可改善膏方的口感 ,还有一定的补益缓中作用,也有助于膏方的固定成形。 一般每料膏方用量为250~500g左右。制膏前需做预加工。 糖尿病患者可用一些低热量的甜味剂代替,常用的有木糖 醇等,但选剂、用量、比例等,应严格按其产品使用说明 进行换算,不可滥用。作为糖类替代品的甜味剂在制膏时 可直接加入,无需预加工。
中医膏方制作规范
青岛大学医学院 贺孟泉
规范范围
• 本规范规定了膏方的术语和定义、处方、制备和 使用的指导原则、药材选配、生产条件、制作方 法、质量分级与检测以及服用膏方应注意的问题 等。 • 本规范适用于有关部门对于膏方养生服务行业的 管理,指导膏方处方专业人员合理开具处方,规 范膏方制作加工机构的规模化生产,以及指导个 人正确服用膏方等。个人自行加工膏方的,也可 以此作为参照。
膏方处方
• 一般20~35味左右,约3000~5000g,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 更多。处方时药味过少,易致效验不彰,并且成膏不足 ,但如果盲目追求大处方,则造成目的不明,浪费药材 。
• 膏方养生不是一味专补,切忌盲目堆砌名贵补药 。处方应注意固本培元,兼论攻邪,对于机体状 态的偏胜偏衰做到有的放矢,调整体内阴阳气血 等方面,使之重新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应针对 个体状况的特点,在注重补益脾肾的基础上,做 到整体考量、循因施药、补泻兼顾。
膏方术语
• 辅料在膏方处方中常指老酒,其本身具有活血、通络、散 寒的功效,主要用于浸泡阿胶等动物胶,使之软化,还能 解除药胶的腥膻气味。 • 挂旗是在膏方制作过程中判断收膏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 是长期以来制膏行业中通用的约定俗称。指以搅拌棒蘸取 药汁并水平提起,药汁沿棒边呈片状垂下或滴下,标志膏 已形成。
膏方收膏
• 在浓缩药液中加入已预处理过的药胶和(或)糖,不断以 搅拌棒搅拌至胶块完全烊化,经滤过,再倒入药锅继续加 热,并不断搅拌。搅拌至提起搅拌棒见药汁“挂旗”,或 “滴水成珠”,及时加入小锅取汁或研粉的贵重药,充分 搅拌,熄火停煮,即成膏滋。
合格膏方
• 合格的膏方嗅之无焦味、无异味,没有糖的结晶析出,即 “返砂”现象。 • 加工道地、质量上乘的膏方,可见膏体外观细腻、黑润 而有光泽,膏体稠厚适中,呈半固体状,并且嗅之有药物 的清香。
膏方术语
• 滴水成珠是在膏方制作过程中判断收膏效果的重要标准之 一,是长期以来制膏行业中通用的约定俗称指以搅拌棒蘸 取药汁,滴入清水,药滴不会马上散开溶解,短时间内仍 保持珠状,标志膏已形成。 • 膏方的成品放置过久可能有糖的结晶体析出,表面看似 细小的砂粒状物。
开路方
• 部分使用者在服用膏方前有针 对性地服用的汤药,目的是调 理其生理状态,或者去除影响 膏方疗效的某些病理因素,从 而更好地发挥膏方养生的功效 。
膏方术语
• 饮片指膏方处方中的常规药物,是膏方药材组成的主体部 分。 • 细料是膏方处方中较为贵重药物的统称,是体现补益虚损 的重要部分。 • 药胶是常规膏方中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鳖甲胶等的统 称,有补益虚损,助膏滋固定成形的作用。 ▲熬糖是糖类在用于膏方制作前的预加工方法。将冰糖或红 糖等入锅中加热熔化,期间不断搅拌,以防滞底焦枯,至 糖全部熔化呈老黄色即可。 • 炼蜜是蜂蜜在用于膏方制作前的预加工方法。锅中加入蜂 蜜加入熔化,至糖蜜变成表面呈老红色的老蜜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