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1

伴着《烛光里的妈妈》的音乐声,教师饱含深情的朗读,伟大的母爱已经深深地感染着教室里的每一个人。别看他们只有四年级,可是对母爱的感觉并不陌生。因为他们整天都生活其中。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段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 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 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读完这段话,头脑中不知不觉地计算起来“母亲80 多斤,担子100 多斤,还有妹妹等。”这一“轻”一“重”让我深受感动。文中的两幅插图也让我倍受震撼:曾经,母亲那么年轻、美丽、青春、健康;

而现在,她重病在身,瘦小、苍老,丝丝白发、历历深纹……让孩子理解“重担” ,经过挖掘孩子们的想象,来重点体会母亲为儿女所付出的点点滴滴。在理解了“重担”之后,再让学生回过头来看“翻山越岭”这个词,让孩子们想象母亲行走的艰难,想象烈日炎炎的夏日、寒风呼啸的冬日,母亲依然跋涉的身影,理解母亲仅仅是翻过那真实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中,母亲的形象更加高大!而在反复的诵读中,孩子们更加动情。

课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我的“轻轻地摇动”,护士的“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等。我让学生想象这一感人的情景。然后说说母亲眼角流下的是怎样的泪水,学生有感而发: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

这节课上,孩子们用一只眼读课文,另一只眼感受了天下所有母亲无畏、博大、无私的胸怀。让我们深深记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2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本文重点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侯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一、本文字里行间蕴含着浓浓的亲情,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份情,真正走进文本,感悟文字里流淌的亲情,情动辞发,读出感情,写出心里话。创设情境是很重要的。课堂上我利用一体机播放优美的音乐,带动学生的情感,为品读语言做好情感铺垫;

用动情的语言营造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发挥想象,加深情感体验。学生感受到了真情,教学效果良好。

二、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品读,加深理解,说出感悟,读出感情。如让学生体会:“竟然”“翻山越岭”的意思,并试着造句,做到积累并运用语言。

三、读写结合,找准训练点,做到以读促写,扎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朴实、真实的语言描写是精彩之处,要提示学生在作文中要写好人物的语言,如要给学生提示文中人物说话的提示语,”我赶紧说:“??”护士责怪说??”母亲笑了笑说:“?“我突发奇想地说??

让学生有感而发,当学生体会到文中母亲的伟大,进而想到自己

的母亲时,出示问题:“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妈妈,试着填一填。当我生病时,妈妈_________;

当我伤心时,妈妈__________;

当我____时,妈妈________

最后听了歌曲《母亲》,学生心中充盈着感恩母亲的真情,安排小练笔:”同学们,爱需要表达,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什么呢?可以是问候,祝福,也可以是感谢??把你最想说的写下来吧!

四、用一体机演示生字笔画,扎实指导了学生写字,让学生在屏幕上找出翘舌音的字,培养了学生的良好读写习惯。

不足之处:

一、在课堂上对课文的写法指导不够,没有对文中精彩的对话描写进行引导发现,没有让学生学习在对话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二、在课堂上应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主品读探究,做到自读自悟,读出感情,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讲得多一些。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3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国人传统道德标准的内核之一。千百年来,一直是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遵守的。这篇课文正是进行这方面教育的好教材。课文不难,老师饱含深情的朗读,是很容易把孩子带入书中的情境的。感情范读之后,伟大的母爱已经深深地感染着教室里的每一个人。再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讨论、感悟。同学们一致同意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别看他们只有四年级,可是对母爱的感觉并不陌生。因为他们整天都生活其中。这,只是对课文第一层面地把握母爱。

我询问了一下学生,这篇课文还有没有什么地方不懂?有同学提出,课文的最后,母亲为什么流泪了呢?而且还使用了省略号,那省略的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很有深度。我首先表扬了这位同学,发现一个问题,有时候,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借着这个提问,我把课文的学习引向第二个层面。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寻找答案。还别说,这个问题还真有难度。这也更加印证了这句话,母爱是无私的,可是爱母却未必。这真是一种讽刺。在爱之间有时候真的无法划等号。

既然难度较大的问题答不出来,我们就一步一步的来。先回答文中的我为什么难过。这个问题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感悟到我的难过和愧疚是源于对母亲的缺少了解和关心。那么知道了之后该怎么办呢?当然是弥补了。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我抱母亲入睡。这里有几个关键词语需要细细品读,感人至深。比如:我的轻轻地摇动护士的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等。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这一感人的情景。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研究母亲的心情,流泪的原因就可以找到了。那是多么幸福的泪珠啊。母爱是无私的,爱母更加伟大。一个人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热爱,是不配去谈什么其它的爱的。

家庭作业,我特别强调,一定要亲自对着妈妈、爸爸读一读这篇文章,而且要把你的感受和你爸爸妈妈的感受都写在成长日记上。第二天,我查看了孩子们的成长日记。发现家长们也被课文和孩子们感动了。有的家长说:孩子你长大了,妈妈很欣慰。有的家长说:看来,我要多回家看看你的爷爷奶奶了。可是也有个别的家长说:我不需要你的回报,你只要学习好就行了。(我看了很惊心,这是一个家长说的话吗?这只能遗憾地说明,分数的价值远远的超过了,家长对孩子品德的关注。)也有个别家长没有任何反应,我感觉到不可思议,于是继续调查

发现,这几个孩子根本没有给家长读。不是忘记了,而是因为恐惧。这就更可悲了。其中一个有过撒谎经历的女孩子,告诉我,妈妈对她的要求极其严厉,稍有不对,就拳脚相加。每当犯了错误,(孩子谁能永远不犯错误呢?)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她只好说谎。久而久之,这个谎话,越说还越像真得了。有时候,老师也会被骗。可是,我也发现,她的恐惧也越来越大了,朋友也越来越少了。

谁之过?!一言难尽.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4

母爱伟大,这是天性,书中所讲的母亲对子女的爱确实非一般母亲所能比的,从这个角度讲,这样的母爱的确是伟大的。

教学这篇课文应该做到让学生感动于文中这样的母爱。编者认为用情感动人,大概已经足够。可是我认为要引发对生活中母子关系的思考,这比情更有长久的震撼。

思考从何而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剖析。文中讲到当我要抱母亲的时候,母亲却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母亲为什么面对子女的爱却不敢接受?我想同样的情况发生在西方国家,估计做母亲的大概会欣然接受吧。也许,你会认为这仅仅是一个比较含蓄,一个比较开放外露,但是真的仅仅如此?

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的周围,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做母亲的几乎无一例外地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可是做子女地几乎也无一例外地不太知道疼爱自己的父母。这与母亲只讲付出而几乎不讲汇报的高尚品德有关,还和母亲没有去教自己的孩子要爱父母有关,还与母亲不善于接受子女的爱有关,至少接受得不够坦然。我前一个星期,曾叫孩子们为自己的妈妈洗一次脚,可有的妈妈说:“你只要将自己的学习搞搞好就行了!”还有的妈妈一开始不好意思,后来才勉强同意。还有的妈妈欣然接受,洗后还说:“儿子,以后多帮我洗几次!”这几种态度中,我最喜欢第三种。

母亲在爱孩子的同时,要教会孩子学会爱自己,否则到自己年老的时候,估计会痛苦流涕。我们做母亲的父亲的,不能等着子女哪天感动了,才知道孝敬我们,不能等着子女哪天良心发现,才会去孝敬我们,因为我始终相信,情感的力量更需要理智相伴才更有活力

另外,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关系中最可怕的东西,就是父母那种轻率的满足物质快乐的“供养”与孩子精神上、心灵上、生活中的空虚和贫乏。这就是说不善于去爱。因此,我们要尽量多地与自己的孩子在精神上进行沟通,进行教育。母爱伟大,母亲还要善于爱,母亲还有责任教子女学会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我母亲非常爱我,从物质上,从精神上也无条件地支持我,可是说实话,我无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却不去做一些体现爱的行动,心里似乎还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我现在觉得很不应该!但是我知道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母亲给我精神上的教育极少。

这样,做母亲的深爱孩子,要教孩子爱自己;

做子女的孝敬父母。这样的关系才是和谐的。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想从下面两层来展开教学:第一层,感动于这样的母爱;

第二层,思考这样的母子关系。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5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亲情,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被文中的亲情打动了。

导入课文后,我出示了两个自学提示:1.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找出文中描写“我”抱母亲的关键性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2.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为什么“我”不知道母亲竟然这么轻?画出相关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提醒学生:不要放过一个词、一个句子。如果你对其他词句有自己的理解也把它写下来。学生开始了自学批注,然后二人小组交流。大约十分钟开始了全班交流。学生纷纷举手,有的以小组形式汇报,有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课堂上每个孩子都在思考着、感悟着、体会着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我主要抓住母亲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这段描写,引导学生理解两个“担子”和“翻山越岭”的意思,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语言文字呈现丰富的内心视像,将文本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之中,在此基础上多次朗读,揭开文本深藏的内涵,产生情感共鸣。这

时我让学生想一想,你又为母亲做过些什么?你打算怎样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学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相信,即使是没发言的学生也受到了教育。最后我总结道:孟子有句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说:要像孝顺自己的父母一样孝顺别人的父母,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别人的孩子。学完了这篇课文,我想我们不但要孝顺自己的父母,也要像那位护士一样孝顺别人的长辈,好吗?把母爱扩大了范围,相信学生一定会铭记在心的。

课后我想:教学这样感情真挚,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首先教师要善于煽情,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浓情中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自主阅读,自主感悟,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受到思想教育。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6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深意长、感人至深的文章。课文记叙了由于母亲住院,护士来更换床单,就这样的一个偶然的抱母亲的机会,引发了母子之间心灵的碰撞。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流淌着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这篇课文的文眼在一个“抱”字上,我抓住文章中关键的语句引导学生品出滋味,品出情感。

一、感悟“抱”中之情,走进“我”的心灵。

一上课,我就让学生读文,找找文中哪些句子就是在具体描写“我”抱母亲的情形呢?第一次抱母亲,才发觉母亲轻,这么轻,竟然这么轻,出乎“我”的意料,“我”吃惊,“没想到母亲轻轻的”和母亲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孩子由于偶然的一抱才发觉母亲轻得那么令人难以置信。

于是我着重引导学生品一品文中第一处写“我”抱母亲的句子。想一想,这一抱,让作者抱出了怎样的感受?然后品读关键句:“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但在处理“我为什么很难过?”这个问题时我挖掘得不够深刻,太肤浅。学生体会到母亲竟然这么轻,发现了这一真相的儿子此时更多的是难过,难过母亲用这么轻的身子承受了那么重的担子。可是母亲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泪呀,作为儿子想到这些怎能不难过?作为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深入地去探究“我”的心情。可以有这样一些理解:“我”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却不知道她只有80多斤,我太粗心了,太不关心母亲了;

我为自己一直不懂事,竟然没能帮母亲挑重担,减轻一点负担而难过;

母亲不怕劳累、毫无怨言,现在却病成这样,我心里很难过。因为当时我怕时间来不及就没有让学生深入文本细细品读,这一点比较遗憾。

二、品读“我”的叙述,感受母亲的形象。

阅读教学永远的教学手段,阅读的质量通过朗读可以充分的展现,在对文章对母亲饭山越岭的这一小节的教学中,让学生不断的读,读出作者不同的情感。在阅读的基础上我又抓住“翻山越岭”这个词引导学生想象母亲的艰辛。由此学生体会到母亲身体的力量不是无穷的,但母爱的力量却是无穷的!

文章最打动人的就是“我”抱母亲入睡的那小节,一切多余的讲解在这样的情景下都是苍白无力的,读好,读出情,读出感,在朗读中让爱永驻。

在课堂的结尾,我本想让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说说自己的母亲为他,为家庭的付出,感受在平凡中,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所蕴涵着的母爱。引导学生回报母爱。但由于已到下课时间,对文章“母爱的回报”这一环节的处理只能拖到下一课,而且文章的精彩部分,最后一节的朗读时间还不够……

但整堂课上,我觉得上得还是比较满意,孩子们也用情在学。大家都被文本所感动,被情所感染,这是情感充盈的课堂,是情感净化的课堂,是人性之真之美的课堂。语文课需要感动,需要震撼,需要心灵独白。我欣慰我曾经与学生一起营造着爱的氛围,一种和谐的人性氛围。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7

《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内容简洁,语言明快,毫不雕饰,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一股浓浓的亲情,是一篇引导感悟母爱、学会孝敬的好文章。对于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由于当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不知不觉地溺爱,已使孩子们对父爱、母爱的认识变得淡化,因此,把握文本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他们是否能真切地体会到母爱的无私、博大,对我来说还真是一个挑战。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教学不仅是教语言文字,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因此,教学中我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充分地阅读,积极主动地感知文本,交流感受,把握情

感基调。文章的情感是躲在文字背后的精灵,要触摸到它,想象和朗读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如何通过朗读和想象引领学生透过纸面,看到文字的背后?

教学中,我主要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先让学生围绕“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抱出了几个没想到?”这一问题读课文,并找出相关的句子,学生很快找到了(1)“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摔倒。”(2)“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3)“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4)“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我出示这些句子后引导抓住关键词语“使劲一抱、用力过猛”体会我原以为母亲很重。然而

母亲“这一生最重的时候才89斤”,抓住“最重的时候”“我这一生”体会到母亲辛劳了一辈子,这一生中,母亲的体重就没有超过89斤。为什么母亲这么瘦弱,几十年来做儿子的却没有发现呢?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段文字,这是本节课花时较多的一个环节,我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想象母亲肩上所承受的分量“拉着我——背着妹妹——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年复一年——”,我又制作flash动画引导学生边读边看边想,透过字面展开想象,理解“重担”一词包含的意蕴,使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又更深了一层,体会“母亲挑起的是家庭的全部担子”,因此,“母亲在孩子心中才会那么重。”还有“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这些重点词语的感悟,充分感受母亲一直以来无私的付出。为了让学生对89斤有感性认识,我拿自己的体型体重和学生的体型体重进行现场比较,来认识母亲实在太瘦弱了。母亲以她瘦弱的身躯挑起生活的重担,真的是力大无穷吗?不,是母爱创造了奇迹。接着,再引导孩子们说说自己妈妈平时为自己所做的点滴事情,体会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母爱从不要求回报,在舒缓悠扬的音乐声中,“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多么温馨的一幕,母亲落下了“泪水”,这泪水包涵着什么?孩子会说出很多,比如包涵着“感动、激动、幸福??”从而让孩子知道我们对母亲的关心太少了,所以当我们有一点点回报的时候,母亲就很容易感动

了??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当我们一次次被这种爱所震撼,一次次享受母爱所创造的奇迹时,不要忘了感恩母爱,最后在这动情的时刻,写一写此时此刻最想对自己母亲说的心里话。

教学完毕,我回想整个教学过程,发现学生虽然各个环节都配合得不错,但感觉并没有我预想的效果。可能在我印象中,语文就该是伴随着感悟与泪花的吧?我认为这节课最后写给妈妈一句话应该是孩子们的感情升华,这儿应该是动情的肺腑心声,可是,孩子们虽然写了很多,句子也很美,却没有红了眼睛,流下泪花。是我的要求太高了吗?我想可能还是我之前的引导没有做到位吧?加之孩子们的阅历,他们并不能深刻地悟到文章所蕴含的深情,如果在过程上再加点功夫,相信最后一个环节应该会更出彩的。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8

到目前为止,我读过好多篇关于写母亲的文章,看过日本《我的母亲》电影,母爱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早已经定型,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母亲,其实享受母爱都有着自己的体现。没有读这篇课文,我们的思考其实不由自主的在头脑中就有了,当然也会有这篇文章所介绍的母爱不会有多少创新的心理。我读完这篇文章后,第一想法是我错了,也许老师们和我一样。也许是我阅读这类文章太少了,不过在我头脑中存在的歌颂母爱的文章来看,这一篇是最美的,有着心在流血的感觉。对于亿万人来说,真的如此抱母亲恐怕了了无几。我想这篇文章给予学生的震撼也在此。我读这篇课文之前,也思考过课题,我把眼球停留在“抱”字上,我想这个“抱”应该是“拥抱”吧,但阅读之后,发现这个“抱”不是“拥抱”,

这种“抱”我找不到什么词来命名,最后一段这样写的:“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

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看这一段,想一想,我找不到答案,只有与“我”同时感动。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看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堂实录,从于老师的课堂可以看出,学生读那么几遍其实就有了感动。我想只要一遍阅读,然后放下课本,静静地想一想,留在大脑中的信息一定是非常深刻的。所以,教学中每

一次阅读后,最后要求学生放下课本,合上书,看看每一次阅读留在头脑中是什么,反复这样做着,学生就会自动产生一种思考冲动。

怎么教这课呢?一遍遍地读,用心去,用心去想,想自己的母亲,想父母亲的母亲,其实就行了。所以,这一课,我非常欣赏于老师引导学生的读。这篇文章引导学生“读”起来,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种读我们不能忘记,就是把课文中三个人的话语拿出来一个个读,那感觉又不一样。

“我”说的话:

(1)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2)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3)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

(4)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

(5)我说:“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6)我突发奇想地说:“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

护士说的话:

(1)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

(2)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

(3)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桊。”

(4)护士问:“为什么?”

(5)护士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

(6)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7)护士说:“大妈,你就让他抱一回吧。”

母亲说的话:

(1)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2)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3)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

请同学们一遍遍地反复读这三个人的话,读着读着,学生就能够明白一切。

真的第一次抱母亲,让我非常感动。我有了这份感动,一定能够让孩子们永远拥有这种感动。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9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述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写出了我抱母亲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亲情。我细读了课文,特别是沿着“抱”字去读课文,去追溯作者情感的源,我发现其实我们成年人,对母爱的感受也是肤浅的,对报恩也只是言语多于行动。我想到了我的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辛苦,想到了母亲为我奉献的质朴的母爱,再想想自己为母亲所做的,我觉得在我的潜意识中,接受母爱是自然而然的,而回报母爱却是在各种各样的借口下所忽略的。文中的母亲为“我”的真情一抱而感到欣慰,而感到幸福,我们做子女的应该行动起来了。于是,我让学生写一句话,表达自己心中对母爱的理解,还要求学生在母亲节那天为母亲做一张贺卡。

教学中,让学生品味文字,感悟母亲辛劳一生,揣摩情感,体验作者的愧疚之情,涵咏“泪水”,感悟母子亲情。通过自由读、指名读、接读、齐读,学生们对母亲的理解就已经上升了一个高度。我注重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情感,以情动人,渲染母爱。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从题目中的“抱”字入手,引导学生品悟母亲曾无数次抱过孩子,这种爱是多么的伟大和无私;

而儿子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却让母亲感动得泪流满面。而我,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被孩子们的真情流露感动着。我想这时不仅仅是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交融,更是一个母亲与孩子们的心意沟通啊!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10

《第一次包母亲》是一篇情感型课文,由于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幼,没有太多的经历,他们处于被父母呵护的间断要体会母亲的爱意并要学会对母亲感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课中教师问到:“你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下母爱。“大部分学生哑口无言,虽然这和平时学生积累词汇又关,但重要因素在于对母爱的理解尚浅,所以整节课下来,知识点大部分学生掌握,但对于文中的情感没有深刻体会。其实,语文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渗透品德的教育,我的这一节课,整体下来效果不佳,一种感觉,做了一节课无用功。如何补救,这成了我每天必思索的事情。一次偶然的机会,同年级的语文老师要讲这课,而且是部分家长参加,我也参加了,这节课让我备受启发,真是没想到,学生的情感流露的淋漓尽致,打动着每一个听课人的心。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小男孩从上课到课堂结束眼眶里都闪动着泪花,是教师的真情带动了他,是教师真情的语言带入他走进了文本,更走进了他的生活,一首《烛光里的妈妈》牵动了每一位同学的心。这才是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触及了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的感情在此释放,并用实际行动让他们对母亲感恩,(和母亲拥抱)更让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让学生从文本中走了出来,感受母亲的辛苦,母亲的爱,这也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在让学生走进文本,在情感的世界中学习知识。

如何上好语文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教师的课堂必须是一个情感的课堂,教师必须先走进情感文本,带领学生打开情感的大门,和文本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在课堂中释放自己的感情,在感情中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佳更好。

所以老师们,我们教学中,要上好每一节课的情感教学。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11

今天要讲《第一次抱母亲》。我让学生预习完以后,便开始检查自学的情况。

“谁来朗读课文?”我话音刚落,全班七十多名同学几乎同时举起了手,就连性格一贯内向、一发言就有些口吃的小丽也举起了手。

“请小丽第一个读。”出乎预料的是,小丽除了刚开始两句读得有点结巴外,其余的都读得很流利,并且很有感情。“太棒了!小丽终于战胜了自己!”我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全班同学也都为她鼓掌祝贺。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好批注。”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有的埋头看书,有的凝神思考……我走到班里的淘气鬼小柏旁边,想“偷看”一下他的批注,谁知一不留神儿,我的左脚碰到了他的凳子,他迅速扫了我一眼,根本没理会我充满歉意的微笑,继续低头在书上勾画。我有点尴尬,转身走上讲台。这时,许多学生已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

第一个发言的就是小柏。他说:“课文的最后一句最让我感动,’’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了下来’’。因为儿子抱着母亲睡觉,使母亲感觉到儿子很孝顺,她觉得自己一辈子的辛苦没有白费,心里一高兴就流泪啦。”“这是幸福、欣慰的眼泪。”等不及我示意,坐在旁边的小冰就作了补充。“精彩!”我带头为他们鼓掌。接下来,学生们的发言异彩纷呈。

快下课了,我准备作课堂总结,班长又举起了手:“老师,母亲用80多斤的身体扛着100多斤的担子,这是母爱的力量。母亲为子女操劳一辈子,生病时被抱一次都幸福得流眼泪,我觉得我们的母亲都一样伟大。所以,我想建议同学们回家都抱一次妈妈,让妈妈知道我们也爱她。”伴着悦耳的下课铃声,教室里再次响起了掌声。

哦,我被这些看似没有长大的精灵们感动了!他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悟到了母爱的伟大。同时,文中儿子的反哺之爱也在他们心中产生了共鸣。谁说现在的孩子缺少爱心,谁说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走近他们、了解他们,你就不难发现,这些稚嫩的心正沐浴阳光雨露日趋成熟。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12

4月21日,我上了一堂语文课《第一次抱母亲》,感觉这节课比哪一次试讲都成功,非常感谢全组同仁的帮助,如果没有大家的集思广益,没有大家的通力合作,没有大家的同筹构思,怎么可能有这样的课堂?一堂高效的课堂是打磨出来的。

针对道德课堂这一指导思想,在设计教案时,力求简单,高效,以一个大问题贯穿全文。起先,我先是采取按部就班的策略,逐段讲解,在实施过程中,我

发觉只能是了解课文内容,但是文本的精髓走不进学生的内心。同时,同组的老师也毫不隐晦的指出,整堂课就是你自己在表演,在陶醉置身,没有让文本老师学生三者产生共鸣。

我思忖着,若是要学生走进文本,受到打动,产生共鸣,必须要先熟悉课文。这也是我在试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少孩子没有熟读课文,所以在课堂上就不能顺利的引导学生。

于是,我忽然萌生了一个想法,自己先在班级微信圈里动情的朗读一遍,随即孩子们纷纷效仿,一时间,微信圈里的精彩的朗读此起彼伏。熟悉课文是学好文本的基础。

在熟读课文的情况下,就开始设计问题,全文贯穿一个问题:“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全文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都是“我”难过的原因。因为一个机缘巧合而抱母亲,由此发现母亲很轻,于是开始难过愧疚,回忆起童年,青年,自责自己对母亲的关心太少了。在引导中,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让学生谈感受,契合主题问题,利用文本走进孩子的生活,让学生谈及自己的经历,触及他们的心灵深处

全班同学在前期的发言上都很积极踊跃,但是在小练笔时却发现举手的孩子为数寥寥,甚至是不少孩子可能是只字未写。在写法上没有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得有些学生感觉无从下笔。同时,也是因为学生平时训练的少,今后在这个方面还要多加强训练。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13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感型的课文。这类课文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因为这类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甚远,要学生入情入境,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看似平实却扣人心弦的感人文章,但当我真正开始备课的时候,我深深地感觉到这并不是一篇容易上好的课文。

在教学时,我抓住课题中的“抱”字,先让学生找能解答“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是怎样的?”的句子,学生很快找到了“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对这句话的阅读理解是教学的关键,由此我抓住这句话中的“轻”展开教学,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能感受到母亲轻的句子。于是找出了句子“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

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再次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学生就有了更深的体会,然后抓住“竟然”理解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能找到相映的句子“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我”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一直不知道母亲只有80多斤的身体,却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我抓住“重担”、“翻山越岭”等词引导学生感悟母亲肩头所承受的生活的担子,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尤其是“重担”一词,要想学生的理解达到这种深度是比较困难的,这也是我未能处理好的地方,我想纵向深层的理解可用个关联词“不仅…..而且…..”来引导学生,但当时没能及时应对。学生没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从学生的朗读可以看出,学生并未能将感情融入到朗读中间,感受不深,以致在想象说话时无话可说或者是说得不着边际。

此外我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全面。这篇课文不仅仅是字里行间流露着母爱的伟大,同时从第一次抱母亲还能深深地感受到“我”对母亲的爱,再加上教学时未能准确把握好课堂时间,以致头重脚轻,对后者的引导感悟只是浮于表面,未能将学生的情感带入其中。从而使得课文最感人的两自然段的学习成了走过场,在感情的高潮部分,学生却进不了角色,配乐朗读也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上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的地方,尤其是要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语言的简洁凝练上下苦功。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14

《第一次抱母亲》叙述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经历,表达了母亲的伟大和儿子对母亲的一片孝心,是一篇引导感悟母爱、学会孝敬的好文章,对于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教学我设计了三读(即初读、再读、精读)在读中感悟作者的内心感受,(难过—愧疚—崇敬、爱戴之情)在读中感悟母亲的艰辛、母爱的伟大。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母亲的崇敬、爱戴和孝敬之情。

这个片段,我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文字,领会文意,真正理解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朗读,读出话中意,弦外音,再结合自己的体会,让作者的心灵和学生的心灵进行碰撞,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产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释放。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觉得充分利用已有的材料和已有的知识(“三八”书信、《游子吟》)进行拓展,挖掘课文的内涵,能调动学生已经产生的情感参与学习,能使他们很快地入情入境,从而让作者的内心感受和学生的独特体验融为一体,变为具体的行动。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15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当孩子们从第二自段里读出了作者的愧疚后,我又抓住母亲说的两句话:“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亲过来的?”“快把我放下,别人笑话。”感受母亲的无私。再通过作者抱母亲的行为,引导学生读文思考。你从这段内容中里读出了什么?最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所做的令母亲感动的事,从而将本课所折射的人文思想深化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回家做一件令母亲感动的事,并注意观察母亲的表现,把它写在日记里。学生的情感在我的逐层引导中得到升华。(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生:我从轻轻地摇动读出了我对母亲那发自内心的爱,就如同爱自己的孩子一般。

生:我还从轻轻地读出了我对母亲的温柔就如同母亲平常对我一般。

生:我从无数次读出了母亲是非常爱我们的,而我也非常地爱母亲,虽然是第一次抱母亲,可是却融进了我全部的爱。(说得太好了,读课题虽然是——第一次抱母亲,却融进了我全部的爱)

生:我也从抱和摇读出了我对母亲的爱,一般只有母亲对孩子才会这样抱和摇,而我能这样的抱着母亲,摇着母亲,足以见得我对母亲的爱。

同学们,我们再来看母亲的表现。这两行泪水是什么样的泪水?

生:欣慰的泪水

生:激动的泪水

生:幸福的泪水

生:苦中带甜的泪水

同学们,你们注意了没有,这里用的是省略号,想一想此时此刻,母亲此时心里都想到了些什么?

生:我以前的辛苦都没有白费,儿子大了知道疼娘了,再苦再累值呀!我得赶快养好身体,不要再让儿子为我操心了。

生:母亲可能想到了我很小时候,她拖着带病的身体给我喂饭;

辛苦劳作了一天的母亲顾不得一天的疲惫搂着我给我念儿歌;

我生病的时候,她悉心地照料不离左右。

生:母亲可能在想她做这一切都是应该的,今天能得到儿子的一抱,她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

师:同学们,我第一次抱母亲,就让母亲这么感动,这样幸福,想想看,如果我经常这样抱母亲会怎样?(略)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做过令母亲感动的事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母亲的幸福。

生:有一次我妈妈不在家,我把家里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妈妈回来后,高兴地亲了我一口。

生:那天妈妈洗脚没拿拖鞋,我给她递了一下,她笑着说我比以前懂事了。

生:那天妈妈下班较晚,我回到家,先做了晚饭,妈妈回来后大吃一惊,脸上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

师;

这么小就知道疼爱妈妈,你们真是懂事的孩子。同学们,我们对母亲的关爱再应该体现在平时的一句关心的问候中,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中,今天回家,你打算做一件什么事让母亲感动?

生:我今天学了课文,觉得我也很愧对母亲,我打算,把我的愿望写在一张纸上,折一只千纸,放在母亲的床头,向母亲道歉。

生:我要给妈妈做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好好慰劳妈妈。

生:我想给妈妈洗一次脚,让母亲洗去一天的疲惫。(……)

师;

那就请你们如自己说的去做,并躲在一边悄悄地观察妈妈的表现,把这切写在日记里,明天与老师一起分享。

期待着学生明天的日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