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饮食文化_800字
家乡的风俗美食作文(通用58篇)

家乡的风俗美食作文家乡的风俗美食作文(通用58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风俗美食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乡的风俗美食作文篇1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
在中国这个注重美食的国家,东南西北个个地方都能找到各具特色的食物。
当然,每个地区的风格不同,人人也都各有所好,从宴会的正餐大菜,到街头的风味小吃,都是许多美食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而在众多的美味佳肴中,我却最喜欢家乡的大锅菜。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做大锅菜,要事先浆好粉条,把红薯粉条放在大盆里,温水浸泡,使之变软。
做好卤水豆腐,分割成大块上锅蒸,减少水分,再切成小块,油锅煎黄。
菜一般用大白菜,也可以是冬瓜茄子,择好洗净,大锅菜关键的一道工序是炒肉,一般是用五花肉,肥瘦兼有,锅烧热了放入葱姜蒜,首先倒入肉,肉色发黄,倒入面酱,炒到七分,再倒入酱油,漫肉一寸,然后把粉条肉块丸子豆腐海带丝白菜一起放入,加盐和各种佐料,锅里的菜经过烟熏火燎和柔柔的细火慢炖,沸腾翻滚中,飘溢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菜香。
味烂在锅中,多种营养复合味道简约而不简单。
左后加上葱花香油香菜,油汪汪的大锅菜,酱色的粉条,金灿灿的豆腐,漂浮着丸子,看着都馋。
我问妈妈大锅菜的历史,于是我们百度一下居然是历史悠久的汉代传统小吃,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
吃大锅菜的风俗还与民间灶火有关,逢年过节亲朋聚会,婚丧嫁娶的宴席中,最少不了的便是大锅菜,我也吃过一些各式菜,但吃的最舒服的还是家乡的大锅菜。
那飘香的味道,那蕴含的感受,那传承的意义,永远也改变不了。
大锅菜是一种超出饮食文化那种憨厚的性格,真不可思议!通过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都流口水了?从此是不是也爱上了大锅菜?那你们就试着做一锅吧!让大锅菜永远传承下去!家乡的风俗美食作文篇2我的家乡在客家,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
关于饮食文化的作文(通用25篇)

关于饮食文化的作文(通用25篇)饮食文化的作文篇1中国的饮食文化传承至今已经五千余年,可谓是灿烂辉煌,如若繁星。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求的是天人合一,而饮食文化亦是如此,中国的饮食文化,当从神农氏开始至今,五千余年来,中国人一直强调药食同源的道理,而神农尝百草正是药食同源的最早见证。
中国的饮食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
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大致特点:第一,风味多样。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我国从古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
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
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
第三,讲究美感。
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
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
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
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
第五,食医结合。
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华夏民族的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饮食文化的主题作文(精选34篇)

饮食文化的主题作文(精选34篇)饮食文化的主题作文篇1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一谈到中国饮食文化,许多人会对中国食谱以及中国菜的色、香、味、形赞不绝口,对中国菜“口水流下三千尺”呀!但是如果要从比较的角度来探讨饮食文化,可以操作的办法是把握住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我认为,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讨论中国饮食文化时,从中国饮食的各个方面来全面性地综合研究。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
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可见中国菜的影响有多么的大!那么,中国文人又是怎样爱美食的呢?文人爱美食,自古而然。
早在两千年前,孔老夫子就提出食物精细之要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清朝,尝过钟鼎玉食的曹雪芹,在不朽之作《红楼梦》中就展现出他美食家的风采。
《随园菜单》中,袁枚不仅介绍了清代流行的300余种南北佳肴、饭点和名酒,更是提出了厨事原则、饮食原则,抒美食佳肴提升到饮食文化的高度。
高中作文中华美食文化800字五篇

高中作文中华美食文化800字五篇在餐桌吃饭、聊天,同样也要注意一些东西,也包含着一些饮食的文化的。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作文中华美食文化800字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作文中华美食文化800字1中国的的哲学家们大都强调一种格物致知的精神,认为做学问就要把它弄明白,搞透彻,不能浅尝辄止,似是而非,因而孔子韦编三绝而精通周易。
今日之时,商业化的文化如快餐般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往往手足无措,我们确实失去了什么,也许就是文化的`厚重感。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非常快,“浅阅读”同样是快节奏生活的产物,我们也许根本就无法空出时间来一次真正的阅读,更不用说研习经典了。
但反思这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生活,我们不一定快乐,同时也失去了很多趣味,难道生活本身就这样吗?古代与现代的价值观念体系截然不同。
古人专心做学问,对于贫困饥饿当真能安之若素。
孔子有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谓好学也矣。
而今人则更多追求商业利益,一切以钱为主,这就引发一系列的商业炒作以及学术丑闻,争论与批评过后,我们应该更深入地反思。
失去了厚重的文化支撑,一个民族很难立足于世界。
正如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中国外其它三国的没落与衰亡,它们的衰亡归根到底是文化缺失和没落。
相反美国只有两百多年的建国历史却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样得益于那民主自由的先进文化。
当中华文明经历了数千载的传承后,能否在当代发扬光大,确实还有悬念。
环顾我们周围的读物,十之-便是杂志,很少有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钻研一本名著。
其实知识本身就需一个长期的理解与领悟后方可掌握,而钻研名著正是这样的过程,虽然艰涩难懂,但细细咀嚼后却别有一番滋味。
那些厚重的经典名著不应该是图书馆书架上的陈列品,我们只是恭敬虔诚地仰望,它们应该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学海无涯,学习本身就无法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具有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阅读厚重的书籍,感受厚重的文化,你也会变得厚重起来,腹有诗书气自华,越是有学问,你才会越有气质。
家乡的美食文化作文石城

家乡的美食文化作文石城《家乡的美食文化石城》篇一石城,那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说起石城的美食文化,那可真是像一锅大杂烩,啥味儿都有,而且每一种味道都能勾住你的魂儿。
石城最出名的美食之一得是石城肉丸。
这肉丸啊,就像是石城美食界的大明星。
每次家里做肉丸,那场面可热闹了。
我就站在厨房门口,像个小馋猫似的眼巴巴地看着。
奶奶把肉剁得细细的,那声音“咚咚咚”的,就像在敲小鼓。
她一边剁一边跟我说:“这肉丸啊,要想好吃,肉就得新鲜,这就像人要实在一样,来不得半点虚假。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肉剁好后,加上各种调料,然后就开始搓成一个个圆圆的肉丸。
这时候的肉丸,白白胖胖的,就像一群小娃娃挤在一起。
下到锅里煮的时候,它们就在水里欢快地翻滚着,就好像在开一场水上派对。
煮好捞出来,咬上一口,那口感,Q弹得很,肉香在嘴里四溢开来,我能一口气吃好几个,吃到肚子圆滚滚的,像个小皮球。
还有石城的莲子。
石城那可是盛产莲子的好地方。
夏天的时候,荷塘里一片绿油油的,荷叶像一把把大伞。
在荷叶的下面,藏着一个个莲蓬,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小宝塔。
莲子就躲在里面,白白嫩嫩的。
我记得有一次,我跟着爷爷去摘莲蓬。
我刚下到荷塘边,就差点滑了一跤,爷爷笑着说:“你这小毛脚,可得小心着点。
”我小心翼翼地走到荷塘中间,伸手去摘莲蓬。
那感觉就像是在寻宝一样。
把莲蓬摘下来后,剥开莲子,去掉莲心,吃起来脆脆甜甜的。
莲子可以做很多美食呢,像莲子羹,熬得浓浓的,上面还可以撒上一些桂花,吃起来那叫一个香甜,感觉就像把整个夏天都吃进了肚子里。
但是呢,石城的美食文化也有让我觉得有点小纠结的地方。
比如说有些传统美食的做法很复杂,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去学。
像我自己,虽然很爱吃这些美食,可是让我去做,我可能就会犯难。
我就在想,这美食文化会不会在我们这一代就慢慢失传了呢?这可不行啊。
我觉得我们这些年轻人还是应该把这些传统美食文化传承下去的,不然以后就只能在记忆里去寻找这些美味了。
石城的美食文化,那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能丢。
家乡的传统美食与饮食文化

家乡的传统美食与饮食文化家乡的传统美食和饮食文化,是我从小就被深深熏陶的宝贵财富。
它们不仅令人垂涎欲滴,更是一种承载历史与文化的结晶。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家乡传统美食和饮食文化的精髓。
第一部分:美食的渊源家乡美食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这些美食代代相传,其中的秘方和制作技巧在家庭中被小心保护着。
其中一道最著名的美食是“家乡招牌菜”。
这道菜以其独特的味道和风味而闻名,无论是在当地还是在远方,都备受推崇。
家乡的美食制作讲究原汁原味,注重食材的选择和独特的烹饪方式。
河流流经的地区,以河鲜为主要食材,充满了新鲜的味道和独特的饮食体验。
农村地区则以农产品为主,蔬菜和食材的新鲜度决定了家乡美食的品质。
这种注重原材料和烹饪方法的传统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了家乡饮食的一大特色。
第二部分:丰富多样的传统美食家乡的传统美食多种多样,涵盖了各种各样的口味和风味。
其中最有名的是“传统名菜1”,这道菜以其独特的调料和鲜美的口感而钓越了无数食客的胃口。
此外还有“传统名菜2”,这道菜以其特殊的烹饪方法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闻名。
不仅如此,我们家乡还有许多其他传统美食,如“传统名菜3”和“传统名菜4”,它们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味道而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除了正餐,我们家乡还以其独特的小吃而闻名。
比如“传统小吃1”以其香酥可口的味道,已经成为了家乡美食的代表之一。
这款小吃继承了多年的制作工艺,以当地特产为主要原料,制作出了独特的风味。
第三部分:饮食文化的影响家乡的饮食文化在当地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食物和制作方法代表了家乡人民的智慧和智能,也反映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这种饮食文化的影响力不仅限于当地,还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品尝和了解。
家乡的饮食文化还体现了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追求。
绿色食品、天然食材的使用以及独特的烹饪方法,使得家乡的饮食文化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健康的符号。
结语家乡的传统美食和饮食文化是我引以为豪的瑰宝。
它代表了家乡人民的智慧和智力,也代表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饮食文化的演讲稿7篇

饮食文化的演讲稿7篇饮食文化的演讲稿篇1有那么一句俗话:“民,以食为天。
”食,在百姓的心中可以说是大若天地。
中国上下五千年沉淀了中华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也造就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年糕,是我国汉族的传统食物之一,也是农历年时的应时食品。
在春节,我国许多地区都会吃年糕,我的老家自然也不例外。
年糕,与“年高”谐音,有“年年高的寓意,象征着收入、职位或小孩子的知识和身一年都比一年高。
虽说只是寓意,没有多大的真实性,但象征了老百姓们朴实、简单的美好祝愿。
听爷爷说,这年糕的由来,得从一个传说讲起。
在远古时候,有一种怪兽称为“年”。
“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饿了就捕捉其他兽类充饥。
可到了严冬季节,兽类大多都躲起来过冬了。
“年”饿得不得已时,便只好下山,攫夺人充当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
后来有个聪明的部落称“高氏族”,每到严冬,预计怪兽快要下山觅食时,事先用粮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条条,揿成一块块地放在门外,人们躲在家里。
“年”来到后找不到人吃,饥不择食,便用人们制作的粮食条块充腹,吃饱后再回到山上去。
人们看怪兽走了,都纷纷走出家门相互祝贺,庆幸躲过了“年”的一关,平平安安,又能春耕作准备了。
这样年复一年,这种避兽害的方法传了下来。
因为粮食条块是高氏所制,人们为了纪念和感恩“高氏族”的首领,便把“年”与“高”字和在一起,取其谐音为“年糕”。
年糕,在我的老家是过年的必备品。
拜神时,总要取一小块年糕放在贡台上,以祈求神灵保佑我们在新的一年能顺顺利利,万事如意。
拜完后,便可以拿年糕来吃了!这对于我来说莫过于最好的事了。
煎、炒、炸、蒸、煮,一块普通的年糕在奶奶的巧手下,运用不同的烹饪手法做成了一道道各具风味、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灿黄灿黄的,别提有多诱人了!吃的时候,大家都围成一桌,一边吃一边聊着生活的趣事与近况,你一筷,我一筷,你一言,他一语,好不热闹!其实,我想,在那一刻,重要的已不是年糕本身了,而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欢乐与亲情。
家乡美食作文(7篇)

家乡美食作文(7篇)我的家乡在赣县,它位于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赣江河畔,也有着许多民俗文化,而其中,美食,最具有代表性。
黄元米果算是美食中的极品了,它的制作有的地区还保留着传统的做法——制作黄元米果要先用黄元柴灰加开水过滤成灰水,冷却后浸米一夜,次日用甑蒸熟成饭,再将饭拌灰水,然后将这一大团的黄糯米放在一个类似于碗状的石器中,由几个人用木槌轮流敲打。
完成上面的工作后,再用一根细绳来分解成一块一块金灿灿的黄元米果,再把这些米果放进一罐灰水中,可以保存三四个月,可随时取出来吃。
那味道,简直是回味无穷啊!每当过年时有客人来了,总会送几块美味的黄元米果作为礼物。
还有一种美食——米粉鱼,是我们赣南的特产。
那味道,简直是一流的,绝对让品尝者赞不绝口。
米粉鱼的做法也是简单的。
先将用米粉拌好的鱼块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粉干上,再将它们放进一个蒸笼即可。
待蒸好以后,一笼香喷喷的米粉鱼便出炉了。
不论是粉干还是粉干上的鱼块,都是十分美味的。
这就是我家乡比较典型的民俗文化——美食的一小部分。
我们赣县虽是一个小城市,但我爱这里,爱这里的民俗文化,从而胜过其他的大城市。
这就是我家乡的民俗文化了。
湖南米粉,东北冷面,兰州拉面,不管有多好吃,都没有我家乡的酸菜美味。
我的家乡在安徽,那里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我们生活在小村庄里。
我们那里的酸菜是用大白菜做的,我们先将白菜叶子一片一片摘好,准备一个大坛子,将摘好的白菜放进坛子里进行腌制。
每次我的外婆来到这边,总是会给我们带酸菜。
在你打开盖子的那一瞬间,你就会被这特殊的美味所吸引,忍不住就想吃上一口,吃上一口就会让你绝口称赞,光是看着它就能让你垂涎欲滴。
但是,这并不是最完美的。
我们要将酸菜放盘里用清水泡着,然后用刀将它切碎放在盘子里。
你可以将它放进锅里炒着加点辣椒,盐葱在盛出来比没有炒之前腌的,还美味呢。
吃上一口,那你还想吃上一口,真可谓“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实连酸菜的酸汁都很好喝,我们怎能不喜欢呢?还有家乡面馆的酸菜面,每天早上都食客盈门,座无虚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饮食文化_800字
我的家乡德宏位于祖国西南边陲,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美丽的孔雀之乡。
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还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吸引着许许多多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这里有许多少数民族,特别是傣族比较注重自己的饮食。
按傣家规矩,用餐时女子不能披发,男女都不能把脚分叉开来,要等老人先动筷后,其他人才能吃。
这是傣族人们注重的礼节之一。
在日常劳作过程中,如果出门较远,回家不便,人们便用芭蕉叶包着饭菜携带,接近家的则在太阳升高时回家吃早饭。
傣族人早饭较晚,所以午饭一般要到中午三点才吃。
这两餐都极为简便。
不过到了晚餐,因为有了足够的时间,傣族人们不仅烹调佳肴,还有了闲情坐下来慢慢饮酒。
傣族的节日较多,这些节日是傣族展示丰盛美食的最好时机。
当每年的泼水节到来之前,傣家人便开始做大量的粽子及“毫罗梭”用来待客。
傣家人过泼水节时还要在各村寨轮流“赶摆”呢!轮到的村寨要杀猪宰牛,做粽子、卷粉、凉粉。
日期一到,其余村寨的傣民就络绎不绝地赶来过节。
傣味菜丰富多彩。
在德宏的饭店,你可以品尝到五六十种佳肴。
傣味凉鸡是傣族的传统佳肴,肉嫩鲜美,香辣可口;香茅草烤鱼、烤鳝鱼、鬼鸡、傣家喃蘸三宝都是当地人常吃
的菜。
撒苤、酸扒菜、酸腌笋、酸腌鱼、酸腌肉、酸木瓜煮牛肉、酸笋煮鸡、酸帕贡菜、碎汁腌菜等都是傣味中富有特色的菜。
除了酸菜系列外,还有一系列舂野菜。
其中最有特色的菜就是撒苤和酸扒菜。
撒苤分为两种,一种是柠檬撒,一种是苦撒。
苦撒是由苦籽、涮涮辣、牛肉、米线做成的。
别看涮涮辣的“皮肤”皱皱的,它的本领可不一般啊!只要把它放进菜中,这道菜就有特殊的清香和爽口的辣味。
苦撒虽苦,可是吃起来回甜回甜的,据说它还有的清热消炎的作用,真是一举两得啊!柠檬撒是用上等的精牛肉、米线、柠檬做成的。
吃起来酸中带甜,凉凉的。
让人直流口水。
还有一道特色菜——酸扒菜,它是用青菜晒干后来煮,还配有一个蘸水,让人吃了还想吃,回味无穷。
到德宏的饭店,忘了品尝泼水粑粑、香竹饭、菠萝饭、豌豆粉或是稀豆粉米线的话,也是一大遗憾。
这些傣家人喜爱的传统风味小吃,会给你带来别样的感觉。
德宏的饮食文化多姿多彩,说也说不尽,如果有机会希望你再来细细品尝各种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