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报告--水泥实验.docx

合集下载

【精品】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精品】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精品】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基本概念和其与水灰比、骨料种类及配合比等因素的关系。

2. 掌握实验方法,学习测试设备的使用,了解测试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工程中最为基本的性能指标之一,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在使用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水灰比:混凝土的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重量与水泥的质量之比。

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密实度越大,强度越高。

但水灰比太小也会导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下降。

2. 骨料种类: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占比,它的种类和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很大。

粒径均匀的骨料强度大于粒径不均匀的骨料。

3. 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碎石、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凝土体积比。

适合的配合比可以使混凝土的密实度达到最大,强度也会随之而提高。

本次实验主要采用压力机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测试,压力机通过施加压力使试件破裂,并测量试件破裂前所承受的最大压力,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三、实验步骤1. 配制混凝土试样,根据设计比例配制出不同类型的混凝土。

2. 将混凝土装入模具,并进行振捣加固处理。

3. 待混凝土硬化后,取出试样,进行切割和研磨处理,以使试样表面平整光滑。

4. 压力机进行加载,并记录所承受的最大压力。

5.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四、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 混凝土型号 | 水灰比 | 骨料类型 | 28d 抗压强度 (MPa) ||-----------|--------|---------|-------------------|| A | 0.35 | 硬石 | 32.5 || B | 0.40 | 软石 | 28.2 || C | 0.35 | 硬石 | 33.9 || D | 0.40 | 软石 | 29.4 |通过上述测试数据可以看出,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大。

水泥实验实验报告

水泥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泥的基本性质和性能;2. 掌握水泥的制备方法及实验步骤;3. 熟悉水泥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4. 分析水泥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二、实验原理水泥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主要由石灰石、黏土等原料经高温煅烧制得。

水泥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原料的粉碎、配料、煅烧、磨细等步骤。

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等,这些成分决定了水泥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水泥试验筛、水泥试验筛架、水泥试验筛底座、水泥试验筛盖、水泥试验筛筛网、天平、量筒、搅拌器、烧杯、水浴锅、滴定管、滴定管架、锥形瓶、移液管、试剂瓶等。

2. 试剂:水泥试样、蒸馏水、氢氧化钠、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标准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水泥细度测定(1)将水泥试样过0.9mm方孔筛,筛余量为筛余质量;(2)称取筛余质量,精确到0.01g;(3)将筛余质量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至完全溶解;(4)将溶液过滤,取滤液测定其细度。

2. 水泥凝结时间测定(1)将水泥试样与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2)将混合好的水泥试样倒入凝结时间测定仪的模具中,静置30min;(3)将模具翻转,水泥试样表面应无流动现象,否则需重新加水调整;(4)记录水泥试样开始凝结的时间,即为初凝时间;(5)继续观察水泥试样,记录水泥试样完全凝固的时间,即为终凝时间。

3. 水泥强度测定(1)将水泥试样与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2)将混合好的水泥试样倒入水泥强度测定仪的模具中,静置24h;(3)取出水泥试样,进行养护;(4)在水泥试样养护到规定龄期后,进行强度测定;(5)记录水泥试样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4. 水泥化学成分测定(1)将水泥试样与盐酸溶液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2)将混合好的水泥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热至沸点;(3)记录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体积;(4)根据气体的体积计算水泥中的化学成分含量。

水泥实验报告精编WORD版

水泥实验报告精编WORD版
14.2
1.638
1.166
0.472
0.173
31.5
4
1.168
1.290
1.246
1.372
-0.126
-0.124
-0.072
13.168
1.324
1.453
15.6
16.3
1.135
1.257
-0.122
0.156
31.9
1.135
1.257
-0.122

0.002
0.003
-0.278
123.8
2.仪器安装与对中、整平
(1)架设三脚架使架腿等长,架头位于测点上近似水平,三脚架腿牢固地支撑与地面上。
(2)将仪器放置三脚架架头上,一只手握住仪器,另一只手旋紧中心螺旋。
(3)通过光学对中器目境观察,旋转对中器的目镜至分划板十字丝看得最清楚,再旋转对中器调焦环观看地面点,调整仪器对中。
3.整平
仪器整平可以通过屏幕显示的电子气泡完成。
0.135
30.4
2
0.839
1.456
0.914
1.530
-0.616
-0.618
-0.067
12.965
0.991
1.604
15.2
14.8
0.823
1.442
-0.619
0.152
30
3
1.669
1.215
1.752
1.284
0.468
0.47
-0.071
13.364
1.842
1.357
17.3
二、实验原理:
答: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和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掌握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为今后工程实践打下基础。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熟悉以下材料的测试方法:1. 水泥2. 砂3. 石子4. 混凝土二、实验原理1. 水泥性能测试:通过测定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等指标,评价水泥的质量。

2. 砂性能测试:通过测定砂的细度模数、筛分分析、含水率等指标,评价砂的级配和质量。

3. 石子性能测试:通过测定石子的级配、强度、压碎值等指标,评价石子的质量。

4. 混凝土性能测试:通过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坍落度等指标,评价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 水泥净浆搅拌机- 水泥净浆搅拌锅- 水泥安定性测定仪- 水泥强度试验机- 砂筛分机- 石子压碎值试验仪- 混凝土搅拌机- 混凝土坍落度试验仪- 混凝土抗折试验机2. 实验材料:- 水泥- 砂- 石子-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四、实验步骤1. 水泥性能测试:- 水泥细度测试:将水泥样品过筛,记录筛余量。

- 水泥凝结时间测试:按照规范进行凝结时间测试。

- 水泥安定性测试:按照规范进行安定性测试。

- 水泥强度测试:按照规范进行强度测试。

2. 砂性能测试:- 砂筛分分析:将砂样品过筛,记录各筛孔的筛余量。

- 砂含水率测试:按照规范进行含水率测试。

3. 石子性能测试:- 石子级配测试:将石子样品过筛,记录各筛孔的筛余量。

- 石子强度测试:按照规范进行强度测试。

- 石子压碎值测试:按照规范进行压碎值测试。

4. 混凝土性能测试:- 混凝土坍落度测试:按照规范进行坍落度测试。

- 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按照规范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 混凝土抗折强度测试:按照规范进行抗折强度测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泥性能测试:- 水泥细度:根据筛余量计算细度。

- 水泥凝结时间:根据测试结果判断凝结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 水泥安定性:根据测试结果判断安定性是否合格。

土木工程材料——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报告

土木工程材料——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一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必修)子项目1水泥实验一. 实验内容四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实验环境室内温度___________℃;相对湿度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 __日。

三.实验样品水泥品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厂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厂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度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记录与计算1.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水量法、调整水量法);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记录表表1.1.1实验次数水泥重量C/ g加水量W/ g试锥下沉深度S/ mm标准稠度用水量P/ %12平均P / %2. 凝结时间水泥凝结时间实验记录表表1.1.2加水时间时(h)分(min)实验次数测试时间/h, min沉入深度/ mm距底板距离/ mm1 —2 —3 —4 —初凝时间/ h, min终凝时间/ h, min3. 体积安定性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试饼法、雷氏法);合格性判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胶砂强度⑴ 材料配比:水泥︰标准砂︰水=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型三条40×40×160mm 试件需:水泥___________g ;标准砂_____________g ;水___________g 。

⑵ 抗折强度:试验机型号______________; 最大加荷范围______________;本试验加荷速度______________;水泥抗折强度实验记录表 表1.1.3试件编号实验日期 龄期 /d 试件尺寸/mm 实验结果 备 注(注明剔除及特殊情况) 成 型 试 验 跨度L 宽 b 高 h 破坏荷载 /N 抗折强度 /MPa1 (1) 3个试件强度平均值 MPa (2)试件 强度超平均值±10%,应剔除(3) 抗折强度评定值应按剩余 个试件强度评定2 3抗折强度评定值 / MPa⑶ 抗压强度:试验机型号______________; 最大加荷范围______________;本试验加荷速度______________;水泥抗压强度实验记录表 表1.1.4试件编号 实验日期龄期 /d 受力面积 /mm 2实验结果 备 注(注明剔除及特殊情况)成型 试验 破坏荷载 /N 抗压强度/MPa1(1) 6个试件强度平均值 MPa (2) 试件 强度超平均值±10%,应剔除(3) 抗压强度评定值应按剩余 个试件强度评定2 3 4 5 6抗压强度评定值ce f / MPa⑷ 确定水泥强度等级:根据国标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为________________。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范文(通用6篇)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范文(通用6篇)1本学期通过xx周的课堂知识的学习,为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第xx 周我们在学院老师的组织和领导下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房屋建筑学的课程实习。

在大学生活中,实践是极为重要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强化和发展的源泉,也是大学生锻炼成熟的途径。

我们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

因此对于房屋建筑学的课程实习,也就是土木专业的认知实习我们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下面对这次实习的收获与感想做详细的总结,特此报告如下:一、实习目的通过参观典型建筑、施工工地、生产车间,使我们对所学《房屋建筑学》知识有一个立体的认识,同时进一步的扩大了本专业的知识涉及面,有助于我们对《房屋建筑学》所学知识与实际施工状况的认知结合,提高我们掌握巩固本专业知识的能力。

具体目的及任务是:1、通过参观实际建筑场地以及生产车间,进一步提高我们对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生产以及建筑结构实体的认识,同时将书本理论与实际结合,在实践与知识的融合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2、通过参观在建工程,将所学房屋建筑的基本理论与在建工程进行现场比较,从而进一步培养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实际施工过程方面的认知能力。

3、通过实习,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注意事项,熟悉房屋构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4、通过实习,培养我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为今后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具体安排1、实习时间:xx年xx月xx日到xx年xx月xx日。

2、实习计划及进度:xx日(星期一)上午xx。

下午xx机械厂。

xx日(星期二)上午xx。

下午xx经济适用房。

xx日(星期四)上午xx。

下午xx。

三、实习期间主要的内容(一)建筑部分上。

注意观察建筑物外观及内部,了解各层平面格局及房间布置,观察建筑外观特点,以及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

(二)构造部分上。

水泥实验汇报

水泥实验汇报

水泥实验汇报实验名称:水泥测定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水泥的成分、性质及其与混凝土的关系;2. 学习测定水泥某些重要性质的方法;3. 掌握水泥的质量测定和分析方法。

实验原理:水泥是制备混凝土的重要材料之一,其主要成分为矿物胶凝材料和石膏。

水泥的质量与化学成分、物理性质、机械性能等因素有关。

在本实验中,我们主要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实验仪器和试剂:1. 震荡器2. 积流仪3. 细筛4. 砂芯模5. 硬化体测定装置6. 水泥试样7. 水泥引发剂8. 天平9. 温度计10. 数据记录表实验步骤:1. 准备水泥试样,将试样细碾至通过0.08mm筛网。

2. 在积流仪上装上筛网,将筛网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加入20g的水泥试样,震动1分钟。

3. 将泥浆倒入砂芯模中,将砂芯模水平摆放,静置1分钟,然后测定凝结时间。

4. 用震荡器对泥浆进行震荡,使其与水泥引发剂充分混合,待震荡停止时,记录初凝时间。

5. 将装有水泥试样的容器放入硬化体测定装置中,并注入清水至试样表面。

6. 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记录终凝时间。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根据实验步骤记录凝结时间、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值。

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并计算出平均值。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凝结时间平均值为X分钟,初凝时间平均值为Y分钟,终凝时间平均值为Z分钟。

实验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可以了解水泥的凝结性能,根据凝结时间,可以评估水泥的使用性能。

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也对水泥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结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测定了水泥的凝结时间、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对水泥的使用性能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1] 水泥凝结时间、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测定方法及评价标准。

土木实训水泥的实验报告

土木实训水泥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水泥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2. 掌握水泥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了解水泥的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指标对工程的影响。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

二、实验内容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2. 水泥凝结时间测定3. 水泥安定性检验4.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 水泥净浆搅拌机- 量水器- 胶砂搅拌机- 胶砂振实台- 试模- 抗折强度试验机- 抗压试验机- 抗压夹具- 筛析仪- 天平2. 材料:- 水泥- 水- 胶砂- 水泥净浆四、实验步骤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称取水泥试样约500g,放入搅拌机中。

- 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 使用量水器测定水泥浆的稠度,直至达到标准稠度。

- 记录用水量。

2. 水泥凝结时间测定- 将水泥试样与标准稠度用水量混合均匀。

- 将水泥浆倒入试模中,振实。

- 放入凝结时间测定仪中,测定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3. 水泥安定性检验- 将水泥试样与标准稠度用水量混合均匀。

- 将水泥浆倒入试模中,振实。

- 放入安定性检验箱中,进行养护。

- 观察水泥浆的体积变化,判断水泥的安定性。

4.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按照标准稠度用水量,将水泥试样与水混合均匀。

- 将水泥浆倒入胶砂搅拌机中,搅拌3分钟。

- 将搅拌好的水泥浆倒入试模中,振实。

- 放入养护箱中,养护24小时。

- 使用抗折强度试验机和抗压试验机,测定水泥胶砂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实验用水量:200ml- 结果分析:本实验测得的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为200ml,符合国家标准。

2. 水泥凝结时间测定- 初凝时间:3小时- 终凝时间:6小时- 结果分析:本实验测得的水泥初凝时间为3小时,终凝时间为6小时,符合国家标准。

3. 水泥安定性检验- 体积变化:无明显变化- 结果分析:本实验测得的水泥安定性良好,符合国家标准。

4.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抗折强度:4.5MPa- 抗压强度:34MPa- 结果分析:本实验测得的水泥胶砂抗折强度为4.5MPa,抗压强度为34MPa,符合国家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报告2017 年5 月
实验名称水泥实验
一、实验目的
测定水泥技术指标,评定其质量是否合格
二、实验设备、仪器、用具以及规范
负压筛、天平、标准稠度测定仪,水泥净浆搅拌机,量水器,胶砂搅拌机、胶砂振实台、试模、抗折强度试验机、抗压
试验机、抗压夹具、等
三、实验测定方法
1.细度实验
(1)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仪析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样落下。

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2.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1)称水泥试样500g,水142.5ml(精确至0.5ml)。

(2)水泥净浆用搅拌机,搅拌用具先用湿布擦抹。

将水泥试样倒入搅拌锅内并将锅锁紧在固定架座上。

(3)拌和时,搬动手柄,在将有试样的锅开至搅拌位置,拧紧定位螺丝。

开关置于自动档,其他开关置于停。

(4)接通电源,启动数控器自动档,机器开动,同时徐徐加入拌和水。

机器自动完成慢搅120秒,停10秒后报警5秒,快搅120秒程序动作后自动停止。

(5)断开电源,松开定位螺钉,搬动手柄下降搅拌锅,拌和结束。

(6)用小刀刮下搅拌叶上净浆,转动卸下拌锅,一次性将净浆装入锥模中。

用小刀插捣,振动多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倒入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桨表面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开,让试锥自由沉入净浆中,到试锥下沉时记录试锥下沉的深度
3.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1)称取水泥试样4502g,砂13505g,量水器取水2251ml。

(2)拌和开始,将水加入搅拌锅内并将锅锁紧在固定架架座上,搬动手柄,将锅上升至固定位置。

(3)拌和时,将开关置于自动,其它开关置于停止,加砂开
关置于加砂。

接通电源,启动数控器自动完成慢搅60秒,快搅30秒程序动作后自动停止。

(4)断开电源,松开定位螺钉,搬动手柄下降搅拌锅,拌和(5)用刀具刮下搅拌叶上胶砂,转动卸下拌锅,将水泥胶砂装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套。

(6)模套和空试模固定在水泥胶砂振实台上,用刀具将胶砂分为二层装入模套并用刀具插捣。

(7)接通电源,启动数控器开关胶砂振实台自动完成,120之后程序自动停止。

(8)断开电源,用刀具刮去多余胶砂,编号,取下试模放入标准养护箱养护24±3h后脱模;试件脱模后立即放入水中养护3天,7天后分别进行抗折、抗压试验。

四、实验记录、数据处理
抗折:9.22KN 抗压:67.2KN
9.2KN 67.5KN
R F=8.6MPa R C=42.1MPa
水泥式样质量25g 水泥筛余物质量1.71g
水泥细度:F=1.71/25×100%=6.8%
试锥下沉的深度S=25.1mm
标准稠度用水量:P=33.4-0.185S=33.4-0.185×25.1=2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