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新解理.docx

2020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新解理.docx
2020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新解理.docx

2020 年高考理科数学《考试大纲》新解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 国家教育部有关部门每

年都邀请专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国家课程标准调整以及考生实际水平变化,对《考试大纲》进行

修订,以适应高校对新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

日前教育部考试中心函件《关于 2020 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20﹞ 179 号),公布了 2020 年高考各学科考试大纲的修订内容,其中数学学科的修订内容如下:

1.在能力要求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同时

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 具体内容详见(二)考纲综合解读中的第二点内容. 2.在现行考试大纲三个选考模块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 2 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坐

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 2 个模块中任选 1 个作答 . 具体内容详见(二)考纲综合解读中的第三点内容 .

“一不变”:核心考点不变

2020 年的高考中,核心考点仍然是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解三角形、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

与统计、选考内容等.

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集合、复数、程序框图、三视图、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线性规划、平面向量、数

列的概念与性质、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解三角形、导数与不等式的结合、函数的性质仍然是高频

考点 . 在解答题中,除数列和三角函数轮流命题外,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解析几何、函数导数与不等式、选

考内容仍然是必考内容 .

备考锦囊

1.函数或方程或不等式的题目,先直接思考后建立三者的联系. 首先考虑定义域,其次使用“三合一定理”;2.选择题与填空题中出现不等式的题目时,优选特殊值法;

3.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时,应该建立关于参数的等式或不等式,用函数的定义域或值域或解不等式完成,在

对式子变形的过程中,优先选择分离参数的方法;

4.恒成立问题或它的反面,可以转化为最值问题,注意二次函数的应用,灵活使用闭区间上的最值,分类

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应该不重复、不遗漏;

5.圆锥曲线的题目优先选择它们的定义完成,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若与弦的中点有关,选择设而不

求点差法,与弦的中点无关,选择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使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必须先考虑是否为二次方

程及根的判别式;

6.求椭圆或双曲线的离心率,建立关于a、 b、 c 之间的关系等式即可;

7.求三角函数的周期、单调区间或最值,优先考虑化为一次同角弦函数,然后使用辅助角公式解答;解三

角形的题目,重视内角和定理的使用;与向量联系的题目,注意向量角的范围;

8.数列的题目与和有关,优选作差的方法;解答的时候注意使用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公式,体会方程的思想;

9.导数的常规题目一般不难,但要注意解题的层次与步骤,如果要用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可从已知或者

前一问中找到突破口,必要时应该放弃;重视几何意义的应用,注意点是否在曲线上;

10.概率与统计的解答题,应该先设事件,然后写出使用公式的理由,当然要注意步骤的多少决定解答的

详略;

“二变”:数学文化解读

名师解读

教育部考试中心函件《关于2020 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要求“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

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比如,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因此我们特别策划了此专题,将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相结合,选取典型样题深

度解读,希望能够给广大师生的复习备考以专业的帮助与指导.

样题展示

一、数学文化与算法

【例 1】在《算法统宗》中有一“以碗知僧”的问题,具体如下“巍巍古寺在山中,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恰合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进一碗羹.请问先生能算者,都来寺内几多僧.”

记该寺内的僧侣人数为S0,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

S 的值为

A. 414B. 504

C. 462D. 540

【答案】 C

【例 2】《算法统宗》是中国古代数学名著,由明代数学家程大位所著,该著作完善了珠算口诀,确立了算盘用法完成了由筹算到珠算的彻底转变,对我国民间普及珠算和数学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图所示的

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该著作中的“李白沽酒”问题,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出的m

的值为

,则输入

的a

的值为

214593189 A.8B.16C.32D.64【答案】 C

【解析】起始:m2a 3 , i 1 ,第一次循环:m2(2a3)34a 9

, i 2 ;第二次循环:

m2(4 a9)38a 21

, i

3

;第三次循环:m2(8a21)3 16 a

45

, i 4 ;接着可得

93

m2(16a45)332a 93,此时跳出循环,输出m

的值为

32a

93 .令 32a93

,解得

a

32 ,

故选 C.

二、数学文化与数列

【例 3】《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已知甲、乙、丙、丁、戊五人分五钱,甲、乙两人所得与丙、丁、戊三人所得相同,且甲、乙、丙、丁、戊所得依次成等差数列,问五人各得多少钱?”(“钱”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这个问题中,甲所得为

5345

A.3 钱B.2 钱C.3钱D.4钱

【答案】C

【例 4】《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专著,其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今有出门,望见九

堤,堤有九木,木有九枝,枝有九巢,巢有九禽,禽有九雏,雏有九毛,毛有九色.”则这个数学问题中

动物有 ______________只.(数字作答)

【答案】 590490

【解析】由题意,知“堤、木、枝、巢、禽、雏、毛”的数量构成一个首项

a 1

9

,公比

q 9

的等比数列

a n

,其通项公式为 a n 9 9n 1

9n

a 5 a 6 95 96 95

1 9 590490

(只).

,则动物的数量为

三、数学文化与概率统计

【例 5】欧阳修《卖油翁》中写到: (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

而钱不湿.可见 “行行出状元”,卖油翁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若铜钱是直径为 1.5cm

的圆,中间有边长

0.5cm

的正方形孔,现随机向铜钱上滴一滴油,则油(油滴的大小忽略不计)正好落入孔中的概率为

4

9

A . 9

B . 4

4

C . 9

D . 4

【答案】 A

r

2

(1.5)2

9 (cm 2 )

0.52

0.25

1

(cm 2 )

【解析】圆的面积为

2

16 ,正方形的面积为

4

,所以油(油滴

1

4

P

4

9 9

的大小忽略不计)正好落入孔中的概率为

16

,故选 A.

【例 6】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利用“割圆术”得出圆周率 π

3.1415927之间,

的值在 3.1415926与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

7 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外国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数值 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创造了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 . 我们用概率模型方法估算圆周率,向正方形及其内

切圆随机投掷豆子,在正方形中的 80 颗豆子中,落在圆内的有

64 颗,则估算圆周率的值为

A . 3.1

B .3.14

C . 3.15 D

.3.2

【答案】 D

四、数学文化与立体几何

【例 7】中国古代名词“刍童”原来是草堆的意思,古代用它作为长方棱台(上、下底面均为矩形的棱台)

的专用术语。关于“刍童”体积计算的描述, 《九章算术》注曰:“倍上袤,下袤从之。亦倍下袤,上袤从之。各以其广乘之,并,以高若深乘之,皆六而一。”,其计算方法是:将上底面的长乘二,与下底面的

长相加,再与上底面的宽相乘;将下底面的长乘二,与上底面的长相加,再与下底面的宽相乘;把这两个

1 数值相加,与高相乘,再取其六分之一。依此算法,现有上、下底面为相似矩形的棱台,相似比为

2 ,高

为 3,且上底面的周长为

6,则该棱台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A . 14

B .

56

63

C .

4

D .

63

【答案】 C

【解析】 依算法, 设棱台的上底面的长、 宽分别为 x 、 y( x 0, y

0)

,则下底面的长、 宽分别为 2x 、

2 y

V

1

[( 2x 2x) y (4x x) 2 y] 3 7 xy

, 又

x y 3

, 由 基 本 不 等 式 得

则 棱 台 的 体 积

6

7xy 7 (

x y

)2

63 x y 3 2

4 ,当且仅当 2 时取得最大值,故选

C .

【例 8】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记载了公元前 334 年商鞅造的一种标准量器 ____商鞅铜方升,其

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

: 寸) . 若

取 3 ,其体积为

12.6

(立方寸),则三视图中的 x 为

A . 3.4

B . 4.0

C . 3.8

D . 3.6

【答案】 C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商鞅铜方升由一个圆柱和一长方体组合而成,由题意得

3 x 1

1 2 (5.4 x) 12.6

3.8 ,故选 C.

2

,解得 x 五、数学文化与三角函数

【例 9】中国宋代的数学家秦九韶曾提出“三斜求积术”,即假设在平面内有一个三角形,边长分别为

a, b, c

,三角形的面积 S 可由公式

Sp p a p b

p

c

求得, 其中

p

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 这个

公式也被称为海伦 - 秦九韶公式, 现有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满足

a

b 12,

c 8

,则此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A. 4 5

B.

8 5

C. 4 15

D. 8 15

【答案】 B

六、数学文化与推理与明

【例 10】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有一列数:,,,,,?.数列的特点是:前两个数都是,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人把的一列数

成的数列{ a

n

}

称“斐波那契数列”,(a1a3a22 )( a2 a4a32 )(a3a5a42 )( a2015a2017a20162)

A. 1

B. 1

C.2017

D.2017【答案】 B

【解析】由意得,根据斐波那契数列可知,

(a1a3 a22 ) 1,( a2 a4a32 )1

(a

3

a

5a42 )1,( a4a6a52 )

1

,?

所以根据算的律可得,当n 偶数,( a

n

a

n 2a n21

)1

,当 n 奇数,

(a

n

a

n 2a n2 1

)

1,

所以 (a1a3 a22 )( a2 a4a32 )(a3a5 a42 ) (a2015a2017a20162)1

,故 B.

考囊

弘中国文化,尤其是数学文化,是2020 年高考数学命的新的“考向”

增加数学文化的要求,是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弘中国秀文化的具体体,通些

的解答使考生深刻到中民族秀的博大精深和源流. 相信2020 年在数学命中,仍会适

当增加中国文化行考的内容,如将四大明、勾股定理等所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作背景材料,遵循

承、弘、新的展路径,注重文化在中的造性化和新展,体中

国科技文化人展和社会步的献,从而考的社会意和目的.

“三”:考模的整

名解

在考内容与范方面,去了修 4-1 里的“几何明” . 去的理由是几何明考的是初中平面几何的知,作基知,可以在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知中考,不需要再独置考,

同在以前的教学大和 2020 年修的程准中都不包含 . 考模的由三道两道,可以减了生考的担,于大多数学生来,可以从原来面平面几何尬的境地解放了出来!可

以更具有性的复考另外两个考模.

最后一个大题的选择性减少,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阶段的聚焦点只能在“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不等式选讲”两部分上下功夫 .

样题展示

x x

x22cos2

C1 :

y sin y y C2【例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为参数)经伸缩变换后的曲线为,

以坐标原点 O 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 1)求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

AOB

π

( 2)若A, B

是曲线

C

2上的两点,且 3 ,求

OA OB

的取值范围 .

x22cos x22

2

1

【解析】(1)曲线C

1的参数方程y sin4

y

化为普通方程为,

x x

x2x

2

2

y2

1

,即 x2y2

又y

y 即y y

C

2的方程为

x12x ,,代入上式,可知曲线

故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 .

( 2)设A

1

,B 2 ,π

π,π

, 3 ( 2 6 ),

OA OB2cos2cos π

23cos

π

12

36

则,ππ π

,

,所以OA OB

的取值范围是

3, 23

因为633.

【例 2】已知函数f

x x2x 1 .

( 1)解不等式f

x5;

f x 2

log 2 a

( 2)若log 2a

对任意实数

x

恒成立,求

a

的取值范围 .

x11x2x2

【解析】(1)原不等式可化为12x 5 或35或2x15,

解得x

2 或 x

3

,所以不等式f x

5

的解集为,2U 3,.

( 2)因为

x 2

x 1 x 2 x 1

3

,所以

f

x

3 ,即 f

x

min

3 .

log 2 a

2

3

log 2 a

2

3

01 log 2a 3

由题意知

log 2 a

2log 2a

1

8

a

得 2

备考锦囊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中主要的考查点有三个:

( 1)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之间的相互转化,此内容相对比较容易,在备考的时候熟记公 式,以及各个曲线的参数方程即可得到满分

.

( 2)极坐标的几何意义(即对应的点到极点的距离)

,由于有时利用极坐标的几何意义能快速求解,降低

解题难度,提高解题效率,所以理解极坐标的几何意义就刻不容缓 .

( 3)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由于有时在解决最值问题时,利用三角知识能够快速求解,尤其是对圆锥曲线 上的动点问题( 2020 年高考新课标Ⅲ卷有所涉及) ,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 t ”的考查非常频繁,考生备考

时应注重了解参数“

t ”的含义和应用方法,特别地,应用直线的参数方程时,需先判断是否为标准形式,

再考虑参数 t

的几何意义

.

对于不等式选讲,从历年全国高考中进行分析,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与证明、恒成立问题,用基本不等式

证明不等式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和重点,难度中等 . 预计 2020 年,仍会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求解、证明及恒成立问题 .

高考的特点是以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为标准的一次性选拔,这就使得临场发挥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和总结临场解题策略,进行应试训练和心理辅导,已成为高考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运用数学高考临场解题策略,不仅可以预防各种心理障碍造成的不合理丢分和计算失误及笔误,而且能挖掘思维和知识的潜能,

考出最佳成绩 .

一、“内紧外松” ,集中注意力,消除焦虑怯场

集中注意力是考试成功的保证,一定的神经亢奋和紧张,能加速神经联系,有益于积极思维,要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积极,这叫内紧,但紧张程度过重,则会走向反面,形成怯场,产生焦虑,抑制

思维,所以又要清醒愉快,放得开,这叫外松 .

二、一“慢”一“快” ,相得益彰

有些考生只知道考场上一味地要快,结果题意未清,条件未全,便急于解答,岂不知欲速则不达,结

果是思维受阻或进入死胡同,

导致失败 . 应该说, 审题要慢, 解答要快 . 审题是整个解题过程的

“基础工程” ,

题目本身是“怎样解题”的信息源,必须充分搞清题意,综合所有条件,提炼全部线索,形成整体认识, 为形成解题思路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 . 而思路一旦形成,则可尽量快速完成

.

三、确保运算准确,立足一次成功

时间很紧张,不允许做大量细致的解后检验,所以要尽量准确运算

( 关键步骤,力求准确,宁慢勿快

) ,

立足一次成功 . 解题速度是建立在解题准确度基础上的,更何况数学题的中间数据常常不但从“数量”上,

而且从“性质”上影响着后继各步的解答 . 所以,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

要稳扎稳打, 层层有据, 步步准确,

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

.

四、讲求规范书写,力争既对又全

考试的又一个特点是以卷面为唯一依据

. 这就要求不但会而且要对,对且全,全而规范

. 会而不对,令

人惋惜;对而不全,得分不高;表述不规范、字迹不工整又是造成高考数学非智力因素失分的一大方面. 字迹潦草,会使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不良,进而使阅卷老师认为考生学习不认真、基本功不过硬,“感情分”也就相应低了,此所谓心理学上的“光环效应”. “书写要工整,卷面能得分”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五、执果索因,逆向思考,正难则反

对一个问题正面思考发生思维受阻时,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往往能得到突破性的

进展 . 顺向推有困难就逆推,直接证有困难就反证. 如用分析法,从肯定结论或中间步骤入手,找充分条件;

用反证法,从否定结论入手找必要条件.

六、面对难题,讲究策略,争取得分

会做的题目当然要力求做对、做全、得满分,而更多的问题是对不能全面完成的题目如何分段得分,

下面有两种常用方法:

1.缺步解答 . 对一个疑难问题,确实啃不动时,一个明智的解题策略是:将它划分为一个个子问题或一

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每进行

一步就可得到这一步的分数 .

2.跳步解答 . 当解题过程卡在一中间环节上时,可以承认中间结论,往下推,看能否得到正确结论,如得不

出,说明此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寻找其他途径;如能得到预期结论,就再回头集中力量攻克这一过

渡环节 . 若因时间限制,中间结论来不及得到证实,就只好跳过这一步,写出后继各步,一直做到底;另外,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做不上,可以第一问为“已知”,完成第二问,这都叫跳步解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