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前皮肤准备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

合集下载

神经外科术前皮肤准备研究进展

神经外科术前皮肤准备研究进展

神经外科术前皮肤准备研究进展作者:陈萌来源:《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23期摘要:就神经外科术前抗菌沐浴、术前备皮、术野皮肤消毒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术前皮肤准备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关键词:神经外科;皮肤准备;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46(2018)23-0155-03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4%,占术后死亡率的14%,是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1]。

皮肤准备作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1999年,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颁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2],明确了外科手术前皮肤准备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但未就特定手术部位(如头部)的术前皮肤准备方式、消毒剂等给予指导。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就神经外科手术前的头部皮肤准备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研究,现就神经外科手术术前头部皮肤准备的研究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1 术前抗菌沐浴大量研究显示,引起外科伤口感染(SSI)的病原菌50%来源于患者皮肤,35%来源于医护人员,10%来源于器械,5%来源于环境,非术野部位的细菌也会增加SSI风险。

美国手术室注册护士协会(AORN)推荐术前使用适当消毒皂液进行皮肤准备。

Webster等[3]进行的一项回顾性调查表明:术前清洁沐浴只是减少了患者身上的携菌量,并不能降低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

同样,Kamel等[4]进行的一项10年(2001年1月至2012年6月)回顾性调查发现,术前使用消毒剂进行全身沐浴可以有效减少菌群数量,但不能得出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的结论。

研究同时指出,使用消毒剂全身沐浴可能在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方面是有效的,但消毒剂因为含有酒精与水分,因此很难得出总体有效的结论。

考虑到其存在有效性的可能,应在采用相同消毒剂成分和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大样本随机试验得出更有说服力的数据,以此证明消毒剂全身沐浴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

Swenson[5]进行的前瞻性研究显示,碘伏的消毒效果优于洗必泰。

手术前皮肤准备的护理研究新进展

手术前皮肤准备的护理研究新进展

手术前皮肤准备的护理研究新进展摘要:手术后创面感染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而适当进行行之有效的术前皮肤准备可降低此现象的发生率。

目前,关于术前皮肤准备的护理方式和准备时间,以及准备皮肤的清洁和灭菌等问题,已经有较多的探讨。

为了改善预处理的效果,国内外对预处理的时间和具体工作展开一定的探讨。

为有效降低因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在护理工作中也要注意小心对待患者的皮肤,为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手术做好准备。

因此现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以期对临床护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手术;皮肤准备;研究进展在为病人进行外科治疗之前,一定要进行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清除外科治疗皮肤的污垢、头发等,做好外科治疗过程中的皮肤消毒工作,防止术后伤口发生炎症。

在术前1日,按惯例对手术病人进行去除毛发,并对其进行清洗。

但是,最近几年,有关手术准备时间的问题,手术中是否需要进行脱毛,以及怎样进行脱毛等问题,已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

1国内外常用术前备皮方法1.1常规备皮法在20世纪20年代,修剪手术野毛发被作为一种惯例,通常在术前一日进行,这一过程包含了对皮肤的清洗和对毛发的修剪。

在骨科的常规备皮方法中,在术前72小时(紧急情况下)就可以做好皮肤准备工作,在备皮处要用温热的水和肥皂水进行充分的擦拭。

手术1日前,刮除毛发、清洗皮肤,对皮区进行消毒,用无菌毛巾覆盖。

手术当天早晨进行皮肤检查、消毒,并更换消毒毛巾。

但是,王晨等人却发现,在剃毛和多次消毒的情况下,用无菌布覆盖的方法来降低外科手术区域的细菌数量,与简单的清洗相比,并没有起到更好的作用。

相反,会增加外科手术区域的细菌数量,增加外科手术区域伤口发生感染的危险。

另据报道,当前的手术前术野剃毛无法减少手术后的伤口感染性疾病,剃毛会对皮肤表面产生隐形的伤害,从而形成了进入体内的病菌,容易引起手术后的伤口感染[1]。

1.2脱毛剂备皮法目前,最常见的是以硫醇为主的留基乙醇酸类化合物。

与其他的去毛备皮方法相比,化学脱毛剂更适合于无法剃毛的地方(例如:胸腔内肋骨凹凸不齐的胸口)以及身体非常瘦弱的病人[2]。

手术前皮肤准备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手术前皮肤准备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s r c u e utp te t e u a i n p o r mm e f ri e sfe n— t u t r d o a in d c to r g a o nt n iid i s l e a y i a int t p i b t s:a 1 - e ro — u i Th r p n p te s wi Ty e 1 d a e e n h y a f l 2
toldta[] ib tsC r 0 i 4 1 2—9 5 rl r lJ.Da ee ae2 0 ,2 :9 91 3 . e i [ J n efiS l , h ls us, ry a , t 1 i ] a e f e ee P yl rt Ter y e a.Th a 2 J r y iF Gr e — Di b tsNus rcio e:Po t gP r es isnC r[ ̄ ee rePa tin r rmoi at rhp aeJ. t n n i
lw u J .Di eoo i,0 4 4 ( ) 17 -3 5 o —pE] a tl a2 0 ,7 8 :301 7 . b g [] B c sG A, n e a 3 ek L E g l uMM , ry nKMV,e a. o uain g Naaa t 1P p l o — t
利于发挥 专科 护士 的最大效 能 。
参 考 文 献
[] 胡 绍 文 , 1 郭瑞 林 , 光 焕 , . 用 糖 尿 病 学 [ ] 北 京 : 民 军 童 等 实 M . 人
医 出版社 , 0 3 2 3 2 0 :6 .
[ 1 F a ci P u r rn .S o k i ] rnos o we,Fa kJ n e ,He kM.vnd r le , n a e og P

手术前皮肤准备的改进与切口感染的研究现状

手术前皮肤准备的改进与切口感染的研究现状
张春盛.手术前备皮用具HBsAg污染的调查.中国消毒学杂 志,1998。15(31):183一184. Cruse PJ E.The epidemiolngy of wound infection ten-year
prospec2 tire study ot"62 939 wound8.Surg Clin,1980,60:27-40. Geest BM.Preoperative hair remove: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AORN J,2002,75(5):928-940.
一、皮肤准备的时机和范围 1.皮肤准备的时机:临床上备皮常选择在手术前1 d、手 术当天或手术前8 h以内进行。有学者分别于术前不同时间 备皮,观察切口感染情况¨…,术前2 h及术前l d备皮,切口 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2 h组优于术前1 d组。 SeropianHl的研究证实,术晨备皮的切口感染率为3.1%,而 24 h以前就备皮的切口感染率为20%。然而Mehta等H1发 现距手术前12 h以上与术前2 h剃毛病人的术后切口感染 率并无统计学差异,而手术前夜剪毛和手术日剪毛病人清洁 切口的切口感染率出现差异,故认为,去除毛发的时间距离 手术越近越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结论仅体现在除毛方 法为剪毛的术前皮肤准备病人中。1999年,美国疾病控制和 预防中心(CDC)发布的《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准则》指出:如果 不涉及到手术区,毛发可以不去除。如果要去除毛发,去除 的时间距离手术时间越近越好,最好使用剪毛的去毛方 式∞1。由于现在缩短皮肤准备时间对切口感染的作用还没 有统一的研究结论,故认为缩短剪毛法距离手术的时间有助 于降低切口感染率。 2.皮肤准备的范围:目前,临床上备皮的范围多同手术 范围。葛美叶等M1对于开颅手术应用条带状备皮,效果满 意。在女性颅脑手术改进备皮范围与消毒方法研究以及在 改进阴部备皮范围对会阴伤口愈合的影响研究中均显示:在 不妨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最好保留手术野周围的毛发o“J。 故现在主张仅剃除手术涉及的头发、腋毛、阴毛及明显可见 的汗毛,以防止其影响手术操作或进入伤口形成异物一1。 二、手术前去除毛发的方式 目前,外科术前备皮大体分为剃毛备皮法及不剃毛备皮 法两大类,其中不剃毛备皮法又可分为脱毛剂备皮法、剪毛

手术前皮肤准备的研究进展

手术前皮肤准备的研究进展

手术前皮肤准备的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 )【摘要】术前皮肤准备作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防治性措施之一,包括剃除术野皮肤的毛发、皮肤的清洁及消毒等措施。

近年来,为提高备皮质量,一些学者在何时进行皮肤准备及如何操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本文将该内容进行了综述,以给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关键词】手术;皮肤准备;研究进展术前皮肤准备是为患者实施手术前必须进行的步骤,是通过去除手术区的污垢和毛发等措施为手术皮肤消毒做好准备,以预防术后切口的感染。

常规为术前1天剃除手术患者的手术区域毛发和清洁皮肤。

但近年来,有学者对术前何时进行皮肤准备、去除毛发的必要性及如何操作等提出了质疑,现将术前皮肤准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术前备皮的时间传统观念认为:术前皮肤准备的重点在于剃除手术区域皮肤的毛发,应在术前1天进行,骨科手术应在术前3天每天一次连续备皮。

但在1999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的《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准则》指出皮肤准备的时间距离手术时间越近越好[1]。

国内也有学者论证了这一观点。

黄杏娣,赵秀平等[2, 3]证实皮肤清洁时间距离手术时间越近越好,缩短皮肤准备距离手术的时间有利于预防切口感染,提高备皮质量。

在骨科手术前3天备皮之后与术前1天备皮之后的细菌培养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李军等[5]认为,骨科手术在手术当日术前2~4 h备皮是骨科术前备皮的可取方法。

2术前备皮的方法2.1去除毛发的方法[1]2.1.1剃刀剃毛法是用肥皂水或滑石粉润滑后用备皮刀剃去手术区毛发。

使用剃刀时应注意剃刀与皮肤的角度,动作要轻柔,以免剃伤皮肤。

剃刀最好选择一次性的,以防消毒不彻底引起的交叉感染。

也有学者对备皮用具做了一定的改良:如周文仙⑹用碘伏棉球来代替肥皂水或滑石粉的润滑作用擦拭备皮区皮肤,不仅起到了湿润皮肤毛发的作用,有利于备皮的顺利进行,而且起到了清洁消毒皮肤毛发的作用,备皮完毕后碘伏棉球擦拭刀架也起到了初步的清洁消毒刀架的作用。

术前备皮的研究进展

术前备皮的研究进展

·l 160·四川医学2009年7月第30卷(第7期)S赴htmn MedicalJournal.2009,V01.30,No.7●医学进展●术前备皮的研究进展蒲丹,陈敏,张卫东△,陈志新,谭成,乔甫,尹维佳,舒明蓉,左泽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普外科,四川成都610041)【关键词】外科;手术;皮肤准备【中图分类号】R 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0501(2009)07.1160-03.,手术前皮肤准备(备皮)是外科护理的常规之一,种创面感染源的细菌来源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据它关系到术后切121感染和创口愈合的快慢,直接影响 1850年美国百老汇医院外科记载:“病人躺在手术台手术效果。

人类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体表毛发作为一上,尽管没有洗澡,并且满身污垢,但是过多的毛发却△通讯作者,Email:$rna/'t dongdong@126.Corn查手段,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CT和MRI技术的出现3讨论和普及为脊柱和椎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腰椎管肿瘤临床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近似,极方法,但是再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也代替不了详细易误诊误治而出现瘫痪终身致残,因此在临床上如何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况且影像检查正确率也仅80%提高腰椎管肿瘤的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则是临床医左右,如果过分依赖影像学检查,在临床表现与影像不生的首要问题。

就多数患者而言,二者从临床表现上相符时,必然会导致误诊出现;②病史询问不仔细,体仍可鉴别:①腰椎管肿瘤起病缓慢,早期症状轻微,经格检查不认真,此点在低年资医师中极为明显,要知道治疗不缓解或缓解不明显,症状逐渐加重,可有夜间疼仔细询问病史,详细全面的体格检查是疾病诊断最基痛病史;腰椎问盘突出症起病急,症状重,多数患者经本,最常用和可靠的手段;③对腰椎管肿瘤的某些体征理疗、牵引、椎管封闭等治疗,症状可缓解;②腰椎管肿认识不足,对MRI的某些影像表现认识不足,对某些瘤表现为马尾神经受压症状,常有排尿、排便困难,鞍体征的检查方法有误和结果判断有误,均可能导致对区常有感觉减退或过敏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为腰椎管肿瘤的误诊。

术前皮肤准备实训报告

术前皮肤准备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术前皮肤准备是手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模拟临床实际操作,使护理人员掌握术前皮肤准备的正确方法和技巧,提高护理质量。

二、实训目的1. 了解术前皮肤准备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掌握术前皮肤准备的流程和方法。

3. 熟悉常用皮肤消毒剂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4. 培养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实训内容1. 术前皮肤准备的意义和重要性术前皮肤准备是手术前的重要护理环节,通过清洁、消毒手术区域,可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术前皮肤准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术后恢复。

2. 术前皮肤准备的流程和方法(1)术前准备1)向患者解释术前皮肤准备的目的和重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

2)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如有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应先进行处理。

3)准备好术前皮肤准备的物品,如消毒剂、无菌手套、无菌敷料等。

(2)术前皮肤准备1)洗手、戴口罩,穿戴无菌手术衣。

2)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手术区域。

3)用温水、肥皂清洁皮肤,去除污垢和油脂。

4)用无菌纱布或棉球蘸取适量消毒剂,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

消毒顺序为:由内向外、由上向下,消毒范围应超出手术切口边缘5cm。

5)待消毒剂自然干燥后,用无菌敷料覆盖手术区域,保护皮肤。

3. 常用皮肤消毒剂的使用和注意事项(1)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对皮肤刺激性小,适用于皮肤消毒。

(2)酒精:具有消毒、杀菌作用,但易挥发,干燥后皮肤感觉不适。

(3)氯己定:具有消毒、杀菌作用,适用于皮肤、黏膜消毒。

注意事项:皮肤消毒剂不宜长时间接触皮肤,以免引起皮肤刺激或过敏。

四、实训体会通过本次术前皮肤准备实训,我深刻认识到术前皮肤准备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1. 术前皮肤准备是手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

2. 掌握术前皮肤准备的流程和方法,确保手术区域清洁、无菌。

3. 术前皮肤准备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普外科手术前备皮方法改进效果观察

普外科手术前备皮方法改进效果观察

普外科手术前备皮方法改进效果观察手术前皮肤准备是手术前皮肤无菌准备的重要措施,从20世纪20年代起我国医务人员列术前剃毛备皮为常规备皮方法。

其目的是在不损伤皮肤完整性的前提下减少皮肤细菌数量,为手术时皮肤的消毒做好准备,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但近年来,有学者研究认为不去毛备皮并不增加切口感染率,而且简便、省时,也能顺应患者心理和心态要求[1],因此我科根据本地人群卫生状况和医疗现状对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备皮方法进行了改良,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5月—2010年5月在我科接受各种手术病人术前备皮420例,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改良备皮方法为实验组,传统备皮方法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均设为210例,手术部分各均设为:颈部手术35例,胸部手术20例,上腹部手术52例,下腹部手术65例,肛门、直肠手术38例。

1.2 方法实验组:重点是清洁皮肤,即让病人术前晚(急诊手术除外)淋浴,充分清洁皮肤,不剃除体毛,腹部手术使用腹腔镜脐部备皮擦拭去污垢达到清洁即可。

胸部手术患侧上臂过长腋毛使用脱毛剂。

本组有两例病人在使用过程中有灼伤感﹑皮疹,1例病人皮肤甚至起小水疱。

因此注意在使用前涂少量药物在前臂皮肤做药物过敏试验。

腹股沟及肛门、直肠手术仅剃去切口周围影响手术操作的阴毛、肛毛,剃除范围约为3—5cm,不进行常规术野剃毛。

对照组:手术前一天按常规用一次性剃刀剃除手术区域内体毛,胸部手术剃除患侧上臂体毛及腋毛,下腹部手术剃除阴毛及肛毛,再清洁皮肤。

2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切口感染比较P>0.05,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表1两组切口感染一般资料3讨论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吸烟,肥胖、微生物定植、免疫反应的改变,术前住院时间长,手术室因素、手术技术等[2]本文综合对照组与实验组结果得出:普外科手术前备皮方法的改良(不剃毛备皮或仅剃影响手术操作的体毛)不增加切口感染率,相反可避免皮肤损伤,减少细菌侵入机会,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前皮肤准备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术后伤口感染是外科常见的并发症,正确有效的术前备皮操作有助于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外科手术前不同备皮方法及时机与术后伤口感染的相关性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就备皮方法、备皮工具、备皮时机及备皮范围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备皮;手术时机;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预防该并发症的发生,术前皮肤准备成为术前常规护理措施之一,其目的是去除手术区域毛发、污垢和表面携带的细菌。

传统的备皮方法是用肥皂水和滑石粉润滑后用安全剃刀剃去手术区域毛发,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对术前备皮方法、工具、时机的选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综述如下。

1 术前常用备皮方法的评价
外科术前备皮大体分为剃毛备皮法及不剃毛备皮法两大类,其中不剃毛备皮法又可分为脱毛剂备皮法、推毛备皮法及消毒剂清洁法3种[1]。

1.1 剃毛备皮法近百年来,术前备皮时剃去手术区毛发被视为不可缺少的一项常规操作,一般于术前一天清洁皮肤并剃除手术野毛发,虽简单易行,但可能造成皮肤损伤,而成为细菌繁殖的基地和感染源。

术前剃毛的目的是方便皮肤消毒和手术操作,并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率,但实际上保留汗毛及距切口较远的其他毛发并不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率。

近年来,部分学者对术前剃毛备皮提出了质疑,认为即使是最熟练的剃毛操作也会损伤皮肤造成肉眼看不见的皮肤伤痕,破坏皮肤完整性,导致细菌在裂口中生长繁殖,增加细菌移生现象,皮肤的损伤性炎症或细菌性炎症都可引起皮脂腺、汗腺开口周围组织的充血、水肿,从而影响术前皮肤的消毒,同时还会影响术后皮肤的自洁功能及毛发固有的功能[2~4]。

刘仕莲等[4]观察了1200例不同备皮方法的术后伤口感染情况,未剃毛组切口感染率为5.17%,剃毛组切口感染率为6.33%,剃毛备皮不能明显降低术后伤口的感染率。

另外,由于体表皱褶、腋下、耻骨部、会阴及阴囊部位皮肤不平整,剃除毛发很困难,更容易造成皮肤损伤。

1.2 不剃毛备皮法不剃毛备皮法的优点是增加病人舒适感;节约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避免交叉感染,降低切口感染。

患者术前采用脱毛剂去除体毛或不去除体毛直接用消毒剂清洁皮肤,避免剃毛时可能造成的微小损伤。

兰庆芳等[5]比较了脱毛法、剃毛法和不剃毛法对骨科手术的影响,三者细菌培养无统计学差异,指出脱毛法备皮方便,不会对皮肤造成机械损伤,患者易接受,且特别适用于难以剃毛的部位和消瘦的患者,但同时指出使用脱毛剂的不足之处是有些
患者可有红斑、丘疹等过敏反应且代价较高。

黄杏弟等[6]报道了手术前不剃毛备皮法的临床应用与相关因素研究,术前2h实验组用含4.8%对氯丙二甲苯酚的消毒液稀释后清洁术区皮肤,对照组只用沐浴露清洁皮肤,结果实验组清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建议术前加强皮肤清洁力度且缩短清洁与手术距离时间。

肖红缨等[7]也报道了单纯用肥皂水清洗手术野和术前剃毛备皮法在控制术野细菌生长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因此,近年来不剃毛改良备皮法逐渐为广大医护人员所接受并推广。

2 常用备皮工具的评价
剃除术野毛发常规使用经过消毒的简易剃须刀,但实际上部分医院并未对备皮刀具进行彻底消毒。

由于公用备皮刀架随使用人数的增多,存在致病菌而且有可能出现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交叉感染的危险,故建议使用一次性备皮刀[8]。

一次性备皮刀适用于四肢及上腹部等毛发稀松处,而腋下、会阴、头部等处为相对使用禁区,李爱峰等[9]介绍了一种新的备皮刀,剃刀压力板的两侧缘都比上刀板窄,在压力板的其中一边两侧各有1个导向爪。

备皮刀带导向爪的一边,能保持刀片活动的角度,适用于平坦皮肤的备皮,不带导向爪的一边适用于不平坦、不规则部位皮肤的备皮。

近年有学者推荐使用电动剃毛器,该机器备皮时可在干燥皮肤进行。

A lexander等[10]对1013例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是:手术日早晨剃毛器备皮的感染率为1.8%,对比刮胡刀组则为6.4%,但电动剃毛器的刀叶片必须及时消毒,否则叶片污染较多细菌时,也可能引起手术切口感染。

3 备皮时机的选择
传统的骨科护理常规要求术前连续3天准备3次皮肤并用无菌单包扎,郭晓丽等认为传统法虽经3次备皮包扎,除手术当日的消毒包扎外,前2次离手术时间长,由于患者活动或进行日常生活,受汗腺分泌、病区环境、包布松脱、皮肤纹理深层细菌重新滋生等因素影响,很难长时间保持皮肤不再受细菌侵袭,其意义不大[11]。

翁巧云等[12]比较了3天备皮法与1天备皮法的术野细菌培养结果,两种方法均可显著减少皮肤表面的暂住细菌但不能达到灭菌,但两组间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建议骨科病人在改进局部包扎后可以采用1天备皮法,可同时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和护士工作量。

赵秀平[13]随机对照分析了450例患者备皮时间和伤口感染的相关性,术前2h以上备皮者术野除皮肤正常菌群外均出现不同株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支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而术前2h以内备皮者无菌群生长,认为有必要缩短备皮与手术时间间隔,有助于预防术后伤口感染。

因此,手术当天备皮逐渐被广大学者接受。

4 备皮范围的改进
备皮的范围因手术的部位、方式和大小而异,一般来说临床上备皮的范围多大于手术范围。

1999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发布的《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指南》建议术前不应去除毛发,除非毛发在切口部位或周围影响手术操作,否则最好保留术野的毛发[14,15]。

常规的开颅手术术前要求提前剃除病人的全部头发,但李柳英等[15]在局部小范围备皮法的研究中,试验组仅剃除切口周围约3cm的头
发,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除了切口感染率及颅内感染率无明显区别外,病人重复备皮率、疼痛不适感、负性心理等方面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小范围备皮法比传统备皮法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减少不必要的备皮也有利于减少患者的负面心理。

5 总结
综上所述,由于人体表皮有大量细菌存在,术前备皮可减少暂驻细菌,以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率。

从传统的备皮方法到现代的改良备皮法,其基本观点都是在充分清洁手术区域皮肤的基础上,尽量保持皮肤屏障的完整性,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在备皮时间的选择方面,多提倡备皮时间距手术时间越近越好,缩短备皮与手术间隔时间。

对于备皮范围来说,小范围备皮比传统备皮法更加减少切口感染率,并且有利于减少患者对于传统备皮法的负面心理。

因此,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率永远是备皮方法研究着眼点,同时考虑备皮方法如何让患者更安全、更舒适,医护人员更省时、省力。

【参考文献】
1 李玲利,宁宁,邓小凡.国内外术前备皮现状及循证护理.护理研究,2004,20(9):2363-2365.
2 吴冬梅,蒋晓莲.术前剃毛备皮的循证护理.护理进修杂志,2008,23(19):1770-1771.
3 王庆军,李武平,王蕾.手术前备皮去毛方法与术后切口
感染.护理学杂志,2008,23(24):68-70.
4 刘仕莲,余丽华,黄德全.术前不同备皮方法的切口感染率比较.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7(4):262-263.
5 兰庆芳,丁永清,孟世春.不同方式备皮对骨科手术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2,17(5):365-366.
6 黄杏娣,朱新清,朱秀容,等.不剃毛备皮临床应用与相关因素研究.广东科技,2006,9(159):65-68.
7 肖红璎,梁淑琴,李素敏,等.传统术前备皮与改良备皮对比观察.天津护理,2005,13(1):48-48.
8 李国庆,乐慧君,刘晓云,等.公用备皮刀细菌培养结果分析.宁夏医学院学报,2000,22(2):147-148.
9 李爱峰,曹桂霞.新型医用备皮刀的应用.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38-238.
10 郭美琴.术前备皮技术的选择.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12):567-568.
11 郭晓丽,徐卫红.骨科术前备皮方法的改进.护理学杂志,2008,23(8):9-10.
12 翁巧云,李津津,董列军.骨科术前备皮最佳天数实验.浙江临床医学,2000,2(10):715-716.
13 赵秀平.备皮时间与切口感染相关性分析.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119-119.
14 马艳会.用循证眼光看术前备皮.中国药学杂志电子版,2009,44-45.
15 李柳英,毛晓萍.神经外科锁孔手术两种备皮方法的临床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81-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