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常用量具
轴承测量123

测量力引起的变形误差
使用计量器具进行接触测量时,测量力使 零件与测量头接触的部分发生微小变形而 产生测量误差。
2019/9/18
QLHMEI
24
测量精度
测量精度是指几何量的测得值与其真值的 接近程度。
a)精密度高 b)正确度高 c)精确度高 d)准确度低
2019/9/18
QLHMEI
25
精密度
2019/9/18
QLHMEI
7
2019/9/18
QLHMEI
8
阿贝误差
测量仪器按不按阿贝测长原则设计,所产 生的测量误差差别较大,应用阿贝测长原
则,可以显著减少测量头移动方向偏差对
测量结果的影响,因此阿贝测长是精密测
量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在评定量仪或拟定
长度测量方案时必须首先给以考虑。若由
于结构上的原因 (如在大尺寸测量中), 阿贝测长原则难以实现 (譬如工作台、床 身要求太长等)时,应该采取其他有效措
2019/9/18
QLHMEI
36
随机误差的特性与处理
若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n次, 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为σ
则n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
测量结果为
2019/9/18
QLHMEI
37
测量结果计算例
例:对 一轴进 行 10 次 测量, 其测得 值列表 如下, 求测量 结果。
2019/9/18
QLHMEI
QLHMEI
11
接触测量与非接触测量
根据零件的被测表面是否与测量器具的测 量头有机械接触分类 接触测量:测量器具的测量头与零件被测 表面以机械测量力接触。 不接触测量:测量器具的测量头与被测表 面不接触,不存在机械测量力。
轴承安装详解

轴承的清洗
新买的轴承上面,绝大多数都涂有油脂。这些油脂主要用于防止轴承生锈,并不起润滑作用,因此,必须经过彻底清洗才能安装使用。清洗的方法是:凡用防锈油封存的轴承,可用汽油或煤油清洗。凡用厚油和防锈油脂如工业用凡士林防锈的轴承,可先用10号机油或变压器油加热溶解清洗(油温不得超过100℃),把轴承浸入油。人,待防锈油脂溶化取出冷却后,再用汽油或煤油清洗。凡用气相剂、防锈水和其他水溶性防锈材料防锈的轴承,可用皂类基其他清洗剂,诸如664、平平加、6503、6501等清之配合的零件表面,如有碰伤、锈蚀层、磨屑、砂粒、灰尘和泥土存在,一则轴承安装困难,造成装配位置不正确;二则这些附着物形成磨料、易擦损轴承工作表面,影响装配质量。因此,安装前应对轴颈、轴承座壳体孔的表面、台肩端面、及连接零件如衬套、垫圈、端等的配合表面,进行仔细检验。如有锈蚀层,可用细锉锉掉,细砂布打光,同时也要清除轴承装配表面及其连接零件上的附着物。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对安装场地的选择和要求
安装场地应与车床、磨床和其他机械设备相距一段距离。场地应打扫干净,经常保持干燥清洁,严防铁屑、砂粒、灰尘、水分进入轴承。
检验轴承型号、备好安装工具
检验轴承型号、尺寸是否符合安装要求,并根据轴承的结构特点和与之配合的各个零部件,选择好适当的装配方法
,准备好安装时用的工具和量具。常用的安装工具有手锤、铜棒、套筒、专用垫板、螺蚊夹具、压力机等,量具有游标卡尺、千分尺、千分表等。
检验轴颈的表面粗糙度
轴颈有毛刺、碰痕时,应先用细锉锉掉,再用细砂布打磨抛光。
检验轴颈的轴肩垂直度和轴肩根部的圆角半径
轴肩的垂直度用直角尺寸靠紧轴肩处,使其密合,然后借灯光或检验,如漏光均匀或不漏光,说明轴肩垂直。轴肩根部的圆角半径可用圆角样板检验。圆角半径太大,则轴承与轴肩靠不紧,使用中易引起振动;圆角半径太小,则影响轴的强度。因此,轴肩根部的圆角半径必须小于轴承圈的圆角半径,一般应为轴承圈圆角半径的1/2,才能保证轴承紧靠轴肩。
轴承专用量具检定方法

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轴承专用量具的检定方法,适用于公司计量室对各种轴承专用量具的检定。
本检定方法为工作的基本方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
2.轴承专用量具的分类2.1标准件:例如内径、外径、角度、沟径、滚道、滚子标准件等。
2.2样板:例如滚(沟)道位置样板、角度样板及曲率半径样板等。
2.3极限量规:例如涂色量规等。
2.4其他量具:3.检定项目说明在专用量具新加工后的入库检定中,必须按照技术要求全面的进行检定。
在使用过程的周期检定中,只检定公称尺寸和实际误差和有关形位公差。
4.检定方法4.1专用标准件的检定4.1.1磨工内径及外径标准件直径在100mm以下的标准件,可在卧式光学计上用3等量块比较测量,也可以用经过委外检定的基准件进行比较测量。
直径在100mm以上的标准件可用基准件直接进行比较测量。
考虑到测量习惯问题,标准件在磨制时应尽量将尺寸控制在负偏差。
同时,偏差值不应超过测量公差范围的一半,否则应做降级或报废处理。
4.1.2车工(软磨)内径、外径标准件委外加工或由磨工标准件改制车工(软磨)标准件,可在卧式光学计上用相近尺寸的磨工标准件比较测量,也可以用经过委外检定的外径千分尺在轴承专用测量仪上比较测量。
在磨制时应尽量将尺寸控制在负偏差。
同时,偏差值不应超过测量公差范围的三分之一。
也可以使用在线产品挑选标准件,偏差值不应超过测量公差范围。
调选此类标准件的原则是椭圆锥度尽量要小,表面粗糙度相对较低且倒角适中。
此类标准件因未淬火,硬度较低,所以最长使用周期不应超过一个批次的生产周期。
使用期间出现异常或批次结束后,都应及时复检。
4.1.3高度块高度块有两个平行的工作面,要求检定平行度和中心长度。
平行度和中心长度用外径千分尺(或立式光学计)进行检定。
检定平行度时,要检五个点(中间一点及四个角各一点),最大差值应不超过平行度的允许误差。
高度块的误差按中心长度决定。
当误差不超过±0.01mm时,在检定证书上不用标示出具体偏差值,只给出合格结论即可。
常用量具(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刘 茂
常用量具使用方法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尺 内径千分尺
游标卡尺
普通卡尺
游标卡尺的结构
刀口内测量爪 紧固螺钉 尺框 尺身 游标 深度尺
外测量爪
图1-3
游标卡尺是最常用的机械加工和检测用测量工具,一 般可以测量内、外径,长度和深度。 原理: 通过主尺的读数加上游标上对应刻度方法,测量出工 件的某一尺寸,测量在主轴上的刻度。
在下图中,由于其边缘在主轴上处于5和5.5之间,所以主轴刻 度是5mm.
〈2〉读取和主轴刻度基线重合的副轴刻度。 在下图中,主轴刻度基线对齐到副轴上的46和47之间位置,因 此副轴刻度是46.5。
〈3〉把〈1〉和〈2〉的结果相加,就得到(最终)测量值。 在下图中,其测量值是5+0.465=5.465mm
4、测量时,应使被测尺寸的方向与尺身保持平行或垂直的方向, 这样才能测出准确的数据。难以判断是否平行垂直时,测量外径类的 尺寸,以最小尺寸为准;测量内径类的尺寸,以最大尺寸为准。 5、无论测量什么尺寸,检具的测量面应与工件的被测面紧贴无 隙。量具与工件之间应有一定的接触力度。 以下是几种错误与正确的测量状态对比:
外径千分尺被侧尺寸=标准杆尺寸+测量值 内径千分尺被侧尺寸=连接杆尺寸+测量值
千分尺的维护保养
1)不能手握千分尺的微分筒任意摇动,以防丝杠过快磨损和损伤;使 用完毕的千分尺应将其表面擦拭干净,将千分尺的两测量面互相错开一些, 然后放回盒子里,并置于抽屉内防止掉失或阴凉、干燥处。 2)要防止千分尺受到撞击或脏物侵入到测量螺杆内造成不灵,比如千 分尺测微螺杆常不擦干净,容易被腐蚀生锈,这样不能用强力继续旋转。 3)千分尺使用时绝对避免将其掉落在地上以免千分尺失效,切勿用手 直接接触测微螺杆与测头两测量面,避免留下指纹引起生锈及测量误差。 4)要定期清洗测微螺杆上的精密螺纹,将精密螺纹上的污垢擦洗干净 之后,涂上防锈油,将各部件装配好之后,将它放入尺盒中。
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

把水平仪轻轻地放在被测面上。若要移动水平仪时,则只能 拿起在放下,不许拖动,也不要在原位转到水平仪,以免磨 伤水平仪底面。
观看水平仪的格值时,视线要垂直于水平仪上面。第一次读 数后,将水平仪在原位(用记号笔划上端线)掉转180°再 读一次,其水平情况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这样即可消除水 平仪自身的误差。
2.塞尺的使用 根据被测间隙的大小,选择适当厚度的塞尺;
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塞尺数量一般不超过3片;如 果超过3片,通常就要加测量修正值。一般每增加一 片加0.01mm的修正值。在组合使用时,应将薄的塞 尺片夹在厚的中间,以保护薄片。
塞尺应塞入一定深度,手感有一定阻力又不至 卡死为宜。当塞尺片上的刻值看不清或塞尺片数较 多时,可用千分尺测量塞尺厚度。塞尺用完后应擦 干净,并抹上机油进行防锈保养。
四、塞尺
1. 塞尺的功能 塞尺又称厚薄规,它由一组不同厚度的钢片重叠,并将一
端松铆在一起而成,每片上都刻有自身的厚度值。在热力设备 检修中,常用来检测固定件与转动件之间的间隙(如汽封间隙、 油挡间隙),检查配合面之间的接触程度(如汽缸、轴承箱中 分面)。
塞尺测量精度0.01mm,最小测量精度为0.02mm。 单片塞尺厚度一般为为0.02mm、0.03mm、0.04mm、0.05mm、 0.06mm、0.07mm、0.08mm、0.09mm、0.10mm、0.15mm、0.20mm、 0.25mm、0.30mm、0.35mm、0.40mm、0.45mm、0.50mm、0.75mm、 1.00mm。
2. 合象水平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使用合象水平仪时,通常是将水平仪的微调旋钮位于右手侧。
常用量具(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a
•c
•e
)
)
)
•b
•d
)
)
•a)、c) 、e): 错误的测量状态
•f
)
•b)、d) 、f): 正确的测量状态
读数:
1、以游标零刻线位置为准,在主尺上读取整毫米数如下图,超 出主尺4格,整数为4mm;
2、看游标上哪条刻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刻线对齐,由游标上读出 毫米以下的小数(游标上每一小格是0.02mm),这里对齐的是0.72 ;
4、测量时,应使被测尺寸的方向与尺身保持平行或垂直的方向 ,这样才能测出准确的数据。难以判断是否平行垂直时,测量外径类 的尺寸,以最小尺寸为准;测量内径类的尺寸,以最大尺寸为准。
5、无论测量什么尺寸,检具的测量面应与工件的被测面紧贴无 隙。量具与工件之间应有一定的接触力度。
以下是几种错误与正确的测量状态对比:
常用量具(游标卡尺外径千 分尺内径千分尺)的使用方
法
游标卡尺
普通卡尺
游标卡尺的结构
游标卡尺是最常用的机械加工和检测用测量工具,一 般可以测量内、外径,长度和深度。
原理: 通过主尺的读数加上游标上对应刻度方法,测量出工
件的某一尺寸,测量精度为0.02mm。
•1.外尺寸用外量爪测量:外径、长度、宽度。 •2.内尺寸用内量爪测量:内径、孔距、槽宽。 •3.深度或高度用测深尺。
6)测量时,要使测微螺杆轴线与零件被测尺寸方向一致,不可倾斜 ;然后转动微分筒,当测量面将与零件接触时,应改为转动棘轮即测力 装置,直到棘轮发出“咔咔”的响声后,方能读数。这时最好在被测件 上直接读数。如果必须取下千分尺读数时应用锁紧装置把测微螺杆锁住 ,再轻轻滑出千分尺。
7)测量较大工件时,有条件的可把工件放在V形块或平板上,采用双 手操作法,左手拿住尺架的隔热装置,右手旋转测力装置的转帽。
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

在测量中应注意长针的旋转方向和短针走动的 格数。
六、深度尺
1.深度尺的测量精度为 0.02mm。 2.深度尺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同游标卡尺,参照
一。
七、塞块
1.塞块的测量精度为 0.01mm。 2.塞块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同塞尺,参照四。 3.塞块的使用注意事项
塞尺应塞入一定深度,手感有一定阻力又不至
卡死为宜。 当塞尺片上的刻值看不清或塞尺片数较 多时,可用千分尺测量塞尺厚度。塞尺用完后应擦 干净,并抹上机油进行防锈保养。
五、百分表
1. 百分表的用途及原理 百分表是测量工件表面形状误差和相互位置的一
种量具,如轴弯曲度、推理盘飘偏度等,广泛应 用于机械制造、安装、检修工作中。 百分表的动作原理:将测量杆的直线位移,通过 齿条和齿轮传动,转换成表盘上指针的旋转运动。 测量杆位移 1mm,表盘指针旋转一周,一周均匀分 成 100刻度,每一刻度为 0.01mm。由于还能再估读 一位,可读到毫米的千分位,有时也称作千分表。
0.06mm、 0.07mm、 0.08mm、 0.09mm、 0.10mm、 0.15mm、 0.20mm、 0.25mm、 0.30mm、 0.35mm、 0.40mm、 0.45mm、 0.50mm、 0.75mm、 1.00mm 。
2.塞尺的使用 根据被测间隙的大小,选择适当厚度的塞尺;
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塞尺数量一般不超过 3片;如 果超过 3片,通常就要加测量修正值。一般每增加一 片加 0.01mm的修正值。在组合使用时,应将薄的塞 尺片夹在厚的中间,以保护薄片。
2.使用外径千分尺注意事项
测量时,在测微螺杆快靠近被测物体时应停止使用主旋钮, 而改用微调旋钮,避免产生过大的压力,既可使测量结果精 确,又能保护螺旋测微器。
常用量具简介及使用

结构
挡帽 表圈
转数指示盘
转数指示针
表体
指针 表盘 套筒
测量杆
百分表的结构原理
当测量杆向上或向下移动1mm时,通过齿轮传动系统带 动大指针转一圈,同时小指针转一格。大指针每转一格读 数值0.01mm,小指针每转一格读数为1mm。小指针处 的刻度范围为百分表的测量范围。测量的大小指针读数之 和即为测量尺寸的变动量。刻度盘可以转动,供测量时大
内径百分表的结构
百分表 夹紧手柄 卡箍
手柄
主体 锁紧螺母
直管 定位护桥
固定测头
活动测头
使用方法
选择校对环规或外径千分尺.用棉丝或软布把环规、固定 测头擦净。
用手压几下活动测头,百分表指针移动应平稳、灵活、无 卡滞现象。然后对零,一手压活动测头,一手握住手柄,
将测头放入环规内,使固定测头不动。在轴向平面左右摆
量块的组合
为了减少量块的组合误差,应尽量减少量块的组合 块数,一般不超过4块。量块一般是成套生产的,国标将
量块制定了17种套别,套别是按量块数量的多少来划分 的。比如91块一套,83块一套,6块一套,5块一套等。
以83块一套为例,其具体尺寸为:
0.5,1,1.005mm各一块
从1.01,1.02…1.49,间隔0.01mm,共49块 从1.5,1.6…1.9,间隔0.1mm,共5块 从2.0,2.5…9.5,间隔0.5mm,共16块 从10,20…100,间隔10mm,共10块
框式水平仪的使用方法
1、框式水平仪的两个V形测量面是测量精度的 基准,在测量中不能与工作的粗糙面接触或摩擦。 安放时必须小心轻放,避免因测量面划伤而损坏 水平仪和造成不应有的测量误差。 2、用框式水平仪测量工件的垂直面时,不能握 住与副侧面相对的部位,而用力向工件垂直平面 推压,这样会因水平仪的受力变形,影响测量的 准确性。正确的测量方法是手握持副测面内侧, 使水平仪平稳、垂直地(调整气泡位于中间位置) 贴在工件的垂直平面上,然后从纵向水准读出气 泡移动的格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轴承检查常用量仪滚动轴承属于精密机械产品基础件,要求有互换性。
为了确保其精度,除了靠合理的工艺和正确的机械加工方法之外,还须有严格的质量检查。
为了使检查技术适应于轴承行业生产专业化、成批大量生产特点的需要,广泛采用了轴承专用量仪。
但有时根据需要,中等精度要求的轴承也使用通用量具检查。
一.常用通用量具的使用方法1.游标卡尺当使用简单的刻线量具(如刻度尺)进行测量时,要求准确到1/10刻度是相当困难的,主要是因为人眼的分辨能力所限。
为增加读数的准确度,可以利用机械细分的办法解决。
游标卡尺的原理实际上就是游标刻线细分原理,通常在测量准确度要求不高的生产车间使用,如在轴承生产中,锻件、热处理件及外购保持架、车工件的检验可用游标卡尺,直接量出工件的内径、外径、宽度等尺寸。
1)外形结构游标卡尺的外形结构,见图2-1。
它由主尺(尺身)1、带游标的尺框2、活动量爪3、固定量爪4、内量爪5、6和固定螺丝7组成。
在使用时,先将固定螺丝7松开,尺框2连同3、6一起在主尺上移动。
测量准确后,通过螺丝7紧固,以保持读数。
由于卡尺均无测力装置,所以在使用时要防止用力过大,否则会影响测量准确度。
一般以量爪的测量面紧密接触被测件同时活动量爪又无视力可见的偏转为宜,有经验者多以手感掌握。
图2-1 游标卡尺1—主尺 2—尺框 3—活动量爪 4—固定量爪5、6—内量爪 7—固定螺丝2)游标卡尺读数方法游标读数(或称为游标细分)原理是利用主尺刻线间距与游标刻线间距差实现的。
游标卡尺按其刻度值分类有0.1mm、0.05mm和0.02mm三种,这三种游标卡尺的尺身上的刻线间隔是相同的,即每格为1mm。
所不同的是游标上的刻度间隔与尺身的刻度间隔的差值不同,因此它们的读数也不同。
现就我们公司仅用的一种(0.02mm)作简述如下:0.02mm游标卡尺尺身每小格为1mm,当两爪合并时,尺身上的49mm刚好对正游标上的50格(图2-2),则游标每格 = 49 ÷ 50 = 0.98mm,尺身与游标每格相差 = 1 - 0.98 = 0.02mm。
使用游标测量读数时,应首先根据游标零线所处位置读出主尺刻度的整数部分。
然后判断游标的哪一根刻线与主尺刻线重合,重合的游标刻线序数乘以游标分度值,即可得出主尺刻度的小数部分。
主尺读数与游标读数相加即为测得值。
图2-2 0.02mm游标卡尺读数方法a)刻线原理 b)读数原理3)使用是注意事项A.测量工件时,应被测工件的尺寸大小及精度要求来选用游标卡尺。
B.测量前应检查尺身、游标刻线对齐的情况,以免产生读数误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读数准确度和减轻人眼的疲劳,出现了带表卡尺和数显卡尺,逐渐从游标读数细分发展成齿轮放大细分和电细分。
图2-3 带表卡尺1—尺身 2—百分表 3—尺条如图2-3所示的带表卡尺,尺身1上刻有毫米刻线,并装有高精度尺条3,以齿条为基准带动百分表指针转动,替代游标装置进行读数。
百分表的分度值有0.01mm、0.02mm和0.05mm三种。
如图2-4所示的数显卡尺。
在尺身1上均匀分布的容栅代替了刻线,通过电容传感器与集成电路将测量爪的位移量转换为数字显示,在尺框2上装有显示窗、公英制转换按钮3、置零按钮4等到。
通过置零按钮4可以随时在尺身的任何位置置零,以便进行相对测量。
数显卡尺读数为0.01mm/0.0005in。
2.千分尺千分尺是利用螺旋传动原理的一种精密量具,由于受到螺旋副制造精度的限制,其分度值一般为0.01mm,但其测量精度比游标卡尺高,而且又比较灵敏,故用来测量加工精度较高的工件。
图2-4 数显卡尺1—尺身 2—尺框 3—公英制转换钮 4—置零按钮1)外形结构如图2-5所示,图中1是尺架,尺架的左端装有固定的测砧2,另一端装有测微螺杆3。
尺架的两侧面上覆盖着隔热装置8,以防止使用时的手温传给千分尺,影响测量精度,尺架的右端有固定套筒4,套筒表面上有刻度。
转动锁紧装置7可锁紧3固定不动,当测策螺杆3与测砧2接触时即停止前进。
图2-5 千分尺1—尺架 2—测砧 3—测微螺杆 4—固定套筒5—微分筒 6—测力装置 7—锁紧装置 8—隔热装置2)千分尺的套筒刻线及读数方法图2-6中千分尽的测微螺杆3的左端的螺距为0.5mm,当微分筒圆锥面上共刻有50格,因此当活动套筒转一格,测微螺杆3就移动0.01mm。
即0.5 ÷ 50 = 0.01mm。
千分尺上的读数方法可分三步:a) b)图2-6 千分尺的读数方法A.先读出固定套筒上露出的刻线整毫米数和半毫米数;B.看准微分筒上哪一格与固定套筒上基准线对齐,并读出不足半毫米的数;C.把两个读数加起来为测得的实际尺寸,图2-6是千分尺所表示的尺寸,图2-6a为12.24mm,图2-6b为32.65mm。
3)使用时注意事项A.千分尺的测量面应擦干净,并使两测量面接触,看其微分筒上零线是否与固定套筒上基准线对准。
B.测量时先转动微分筒,当测量面将接近工件时改用棘轮,直到棘轮发出咯咯声音为止。
C.不能用千分尺去测量毛坯,更不能在工件旋转时去测量。
D.每把千分尺都有它的使用范围,应按被测工件直径大小来选用。
另我公司现有一种杠杆千分尺(如图2-7),它是普通千分尺和杠杆卡规中的指示机构相结合的一种量仪。
由于它可用于绝对测量,所以在单件或小批生产中特别适用。
当检验成批零件时,杠杆千分尺可按标准件来调整零位,然后借千分尺上的指示机构进行相对测量。
这样使用时,由于丝杆的螺距误差对测量已无影响,因而可以提高测量准确度。
杠杆千分尺有0.001mm和0.002mm两种。
图2-7 杠杆千分尺1—微分筒 2—固定套管 3—锁紧旋钮 4—活动测砧 5—尺架6—指示表 7—按钮 8—公差指示器 9—调零机构 10—护板二.轴承专用量具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检验效率,在检验轴承的整个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专用量具,其中,使用得最多的是专用标准件。
1.常用标准件目前各轴承厂所用标准件来源不同,有条件的工厂由本厂机修(工具)车间制造,仅部分标准件如沟径标准件等由生产零件中挑选。
条件不具备的工厂除了外购或自制一部分外,几乎全部由生产零件中挑选。
一般来说,专门制造的标准件精度高,由生产零件中挑选作为标准件的精度低些,但只要合理与正确的选用,同样可以保证轴承零件产品的质量要求。
量具的选用是计量的任务他们经常地、定期地对量具进行使用性能的检定,作为使用者来说,必须严格地遵守量具和仪器使用制度。
除了计量室的基准件外,我公司在生产车间使用的标准件基本上都是由生产零件中挑选的,按技术条件经计量室检定合格后,即可作为标准件使用。
计量室在检定时,在标准件上标注了该标准件的制造尺寸和编号,标准件的实际尺寸是以发放的标准件检定卡上所写的为准。
另外,在标准件的外径或端面上还标上了“|”记号,这是表示标准件的测点位置,因此对表调整时表尖(或与表尖相对应的支点)必须处在“|”记号上。
1)宽度标准件宽度标准件用来检验轴承内圈、外圈的宽度。
宽度标准件与G903系列测量仪及仪表相配合,可测量套圈的宽度。
标准件工作面不允许有碰伤、毛刺等。
一量工作面上有碰伤和毛刺,须重新检定,以免引起测量误差。
2)内径及外径标准件内径及外径标准件分别用来检验轴承内径尺寸及外径尺寸。
轴承的内径、外径是轴承的主要尺寸,是决定轴承质量的重要项目之一。
因此,对内径及外径标准件的检定必须准确。
内径标准件与D923系列内径测量仪及仪表配合,可测量内径尺寸、单一径向平面内的内径变动量及内圈基准端面对内径的跳动量。
外径标准件与D913系列外径测量仪及仪表配合,可测量外径尺寸、单一径向平面内的外径变动量、外径表面母线对基准端面倾斜度的变动量等。
3)沟径标准件内沟直径和外沟直径标准件分别用来检验轴承内圈及外圈沟道直径,由产品中挑选出来的零件,其沟直径、沟曲率、沟对称度、单一径向平面内沟径变动量等项目必须合格。
沟道标准件分内、外沟标准件。
内沟道标准件与D022系列内沟测量仪及仪表相配合,可用来测量内圈沟道直径尺寸、单一径向平面内的内沟道直径变动量等。
外沟道标准件与D012系列外沟测量仪及仪表相配合,可用来测量外圈沟道直径尺寸、单一径向平面内外沟道直径变动量等。
4)游隙和振动标准件游隙和振动标准件分别用来检验轴承的游隙和振动,由产品中挑选出来。
游隙标准件与X092系列径向游隙测量仪及仪表相配合,可测量轴承的径向游隙。
振动标准件与S0910或BVT-1振动测量仪相配合,可测量轴承的振动加速度(或速度)级别。
使用标准件应注意的问题:A.标准件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如公称尺寸及实际偏差、几何精度、位置精度、硬度、外观(包括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所以在使用中必须轻拿轻放,防止磕碰。
使用完毕及时清洗擦净,放入指定的位置。
B.在实际生产中经常遇到标准件之间误差,也就是按两个标准件检定卡的标注的内容进行对表后,所测得的零件结果不一致,这说明标准件的实际偏差不符标注内容,须进一步核对标准件,一般允许两个标准件不相合的误差为0.001mm,若超过范围,应停使用,重新检定。
C.标准件和套圈有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被测套圈在加工时经切削温度的影响,其膨胀系数与常温的标准件尺寸绝然不同,由于两者之间存在温度差别(简称温差)就造成测量误差。
特别是轴承零件内、外圆磨削加工,温差尤其明显,这就需要轴承零件与标准件温度相同或相接近(通常称为“合温”),然后再进行对表检查。
精密轴承的零件生产更要注意温度差问题。
“合温的一种方法是在工作台上,把标准件放在轴承零件之间,停放一段时间(约15min)再进行检查。
另一种方法是把标准件放在被测零件的加工机床的切削液中“合温”,如磨削零件外径,其切削速度快,需及时测量后调整机床,这就需要经常用标准件校正测量仪表,由于标准件已放置在机床切削液中,而切削液由于切削热的原故温度升高,标准件的温度也随之升高,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标准件进行对表就会减少对表误差,保证测量产品加工精度。
2.常用量规1)沟R曲率量规沟R曲率量规(俗称刮色球),如图2-8所示,两端的钢球R面为检查套圈沟道曲率的工件面,分别为沟曲率半检查时将量规的钢球上沾少许红丹,图2-8 沟R曲率量规图2-9 塞规径最大极限和最小极限,即大范与小范。
涂在所检查套圈的沟道上,然后用大范对套圈沟道进行刮研,在灯光下观察红色在沟道表面上残留的情况,来检查沟曲率半径大小和弧面的圆度。
我公司的曲率量规在制作时故意将大范做得长一些,将小范做得短一些,并且在量规上标上编号和尺寸。
2)塞规塞规的形状如图2-9所示,用于检查孔径,塞规两端的圆柱表面是检查孔径的工作面,中间部位是手柄。
圆柱工作面分“过端”和“止端”。
检查时,用塞规“过端”来检查孔,“过端”能进入孔内;用塞规“止端”来检查孔,“止端”不能进入孔内,说明此工件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