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802普通物理一200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2000南京大学考研真题

2000南京大学考研真题1.档案工作鉴定的程序与方法有哪些2.试述优化档案馆(室)藏的主要原则与标准3.分析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与各环节之间的关系4.开放档案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5.试分析科技档案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科技档案管理的影响6.试述科技文件归档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定方法7.科技档案分类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其实用性如何?8.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科技档案编研有何联系和区别9.试论档案分类与整理理论的演变发展2001南京大学考研真题档案理论与方法1.应该怎么理解科技档案工作的科技管理性?2.试分析科技文件更改的原因及档案部门如何加强对科技文件更改的监督管理3.如何确定科技文件的归档案范围和归档时间4.档号及其作用是什么?怎样编档号/5。
试述科技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程序6.试分析科技档案编研成果的类型与特点7.分别说明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科技档案管理中的作用8.试比较基层科技档案机构和科技专业档案馆在性质与任务上的异同9.试述科技档案法规建设的必要性及其现状10.结合新中国科技档案事业的发展过程,谈谈你对信谁其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认识。
349档案管理理论与方法(2001年)以下10题均为论述题,请合理安排时间,每题10分,共100分。
1、应怎样理解科技档案工作的科技管理性?2、试分析科技文件更改的原因及其档案部门如何加强对科技文件更改的监督管理。
3、如何确定科技文件的归档范围与归档时间。
4、档号及其作用是什么?怎么样编制档号?5、试述科技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程序。
6、试分析科技档案编研成果的类型及特点。
7、分别说明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科技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8、试比较基层科技档案机构和科技专业档案馆在性质和任务上的异同。
9、试述科技档案法规建设的必要性及其现状。
10、结合新中国科技档案事业的发展过程,谈谈你对新时期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552文献学与信息学基础(2001年)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信息资源2、新型非纸质文献3、信息整序4、专利文献5、信息中介服务6、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1、信息的基本性质2、文献集中于分散规律3、数字图书馆4、再生文献的生产过程5、文献信息服务的内容6、信息交流的社会功能三、论述题(共40分)1、阐述文献工作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
南京大学2000-2009年考研真题(社会学)

南京大学2000年-2009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真题答案一、社会学理论部分:(一)名词解释(数字代表出题的次数)1、社会(2):2、“白领阶层”3、社会结构4、模式变项5、功能替代6、后工业社会7、社会资本8、社会吸引(3):是指与别人交往的倾向性,如果一个人期望与别人的交往带来报酬,那么不论这些报酬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他们都会受到能提供这些报酬的人吸引。
9、有机团结(2)10、区隔分化:是当代德国社会学家卢曼提出的一种社会分化类型,卢曼认为,区隔分化将整体社会系统切割为结构相似的次系统。
简单的原始社会是区隔分化的典型。
11、结构限制12、失范(3):迪尔凯姆引进“失范”概念是描述社会规范不得力、不存在或互相矛盾时,在个人和社会中都会出现的混乱状态。
默顿从功能主义的角度,认为失范是社会系统不平衡的产物,失范状态的出现是由于在被社会认可的目标与人们通过被社会认可的手段来达到这些目标的可能性这间存在的不一致性,因此基本上可以认为,失范就是指个体或群体因为自身或群体的原因实质上或被定义为违反了社会规范的行为。
13、差序格局(2):这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的用以描述中国人群体行为人人际关系模式的概念。
在这种独特的格局中,“已”是中心,就像一枚投入水中的石子;而“已”与他人形成的社会关系就像石子泛出的水的波纹一样,依亲疏程度一圈一圈往外推,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差序格局形成了“自我中心主义”,而不是个体主义。
14、社会控制15、社会事实: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一个概念。
涂尔干认为,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是社会事实。
(3分)其显著性特征是:客观性、强制性和普遍性。
(2分)16、突生性质17、敏感化概念18、参照群体(2):人们对自己本身的价值、目标、理想、行为进行评价时能够提供规范性指导的比较框架的群体,参照群体既可以是个体所在的群体,也可以是外群体。
南京大学2000年计算方法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南京大学2000年计算方法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一、叙述和解释如下概念: (20分)离散误差截断误差舍入误差误差的先驱估计和后驱估计二、假定d0,以正整数,推导d的n次方根的牛顿法迭代公式,应该再加上哪些条件才能用分半法求解.(10分)三、设xp=(x1,x2,.......,xn)TeRn,Pj0(j=1,2,.....n).证明?||xp||p=∑pj|xj|(j:1至n)是Rn中的一种向量范数,如果Pj=0(j=1,2....,n)||xp||是向量范数吗?为什么?(10分)(这里,xj,Pj中的j是下标,xp表示x的p次方,T为向量的转置符号,Rn表示R的n次方)四、如果矩阵A是可逆的,常说A的条件数是什么?并说明其意义(10分)五.f(x)定义在区间[a,b]上,已知它在[a,b]上有n个相异点{xi}(i=1,n)的值,证明存在唯一的次数不高于n-1次的多项式p(x)在x1,x2,...,xn上插值于f(x);并给出E(X)=max|f(x)-p(x)|(a=x=b)的估计.=x=b)=x=b)=x=b)<!--=x<=b)<-->=x=b)=x=b)<!--=x<=b)<-->=x=b)<!--=x<=b)<-->=x=b)<!--=x<=b)<-->六、有哪些方法描述数值积分的精度,推导计算积分f(x)在区间[-1,1]上的两点求积公式,使当f(x)为三次多项式时精确成立(10分)七、谈谈解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预测校正方法的基本思想,写出二阶预测校正PECE方案的算法(10分)八、讨论如何解下述方程组:(10分)x1-2*x2+x3=-4x2-x3=32*x1-4*x2+3*x3=14*x1-7*x2+4*x3=-6九、叙述你所知道的解f(x)=0的数值方法(10分)。
南京大学2000年量子力学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南京大学2000年量子力学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一.一维谐振子处在状态,,求:
(1)势能的平均值(7分)
(2)动能的几率分布函数(7分)
(3)动能的平均值(7分)
提示:
二.质量为m的粒子在一维势场中运动,求,
(1)决定束缚态能级的方程式(15分)
(2)至少存在一个束缚态的条件(5分)
三.质量为m的粒子在一维势场中运动,其中是小的实常数,试用微扰论求准到一次方的基态能量.(20分)
四.两个自旋的非全同粒子系的哈密顿量,求的能量本征值和相应的简并度.(20分)
五.
(1)设氢原子处于沿z方向的均匀静磁场中,不考虑自旋,在弱磁场情形下求n=2能级的分裂情况.(10分)
(2)如果沿z方向不仅有均匀静磁场,还有均匀静电场,再用微扰论求n=2能级的分裂情况.(9分)。
南京大学802普通物理一2011-2016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目录Ⅰ历年考研真题试卷 (2)南京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南京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4)南京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6)南京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7)南京大学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8)南京大学201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9)Ⅱ历年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10)南京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10)南京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17)南京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25)南京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31)南京大学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38)南京大学201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44)Ⅰ历年考研真题试卷南京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02科目名称:普通物理一(含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满分:150分注意:①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或答题卡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②本科目不允许使用计算器;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1.质量为M,长为L的木船浮在静止水面上,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船尾。
现在人以不均匀的速率从船尾走到船头,问船相对岸的位移是多少?设船与水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
2.一颗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以圆形轨道环绕地球飞行(地球质量M)。
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使其轨道半径从r1变小到r2,求在此过程中空气阻力所作的功。
3.一根轻绳跨过具有光滑水平轴的定滑轮(质量可忽略),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人各抓住绳子的一端。
开始时两人与水平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和h2。
他们同时向上爬,并同时到达该滑轮的水平轴处。
(NEW)南京大学物理学院《804普通物理二(包括力学、电磁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2009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 研真题
2008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 研真题
2007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二考 研真题
2005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 研真题
目 录
2009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2008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2007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2006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2005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2004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2003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2002年南京大学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2001年南京大学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2000年南京大学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1999年南京大学普通物理二考研真题
2004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 研真题
2003年南京大学804普通物理二考 研真题
2002年南京大学普通物理二考研 真题
2001年南京大学普通物理二考研 真题
2000年南京大学普通物理二考研 真题
1999年南京大学普通物理二考研 真题
2000-2009年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真题答案

2000-2009年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真题答案一、社会学理论部分:(一)名词解释(数字代表出题的次数)1、社会(2):2、“白领阶层”3、社会结构4、模式变项5、功能替代6、后工业社会7、社会资本8、社会吸引(3):是指与别人交往的倾向性,如果一个人期望与别人的交往带来报酬,那么不论这些报酬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他们都会受到能提供这些报酬的人吸引。
9、有机团结(2)10、区隔分化:是当代德国社会学家卢曼提出的一种社会分化类型,卢曼认为,区隔分化将整体社会系统切割为结构相似的次系统。
简单的原始社会是区隔分化的典型。
11、结构限制12、失范(3):迪尔凯姆引进“失范”概念是描述社会规范不得力、不存在或互相矛盾时,在个人和社会中都会出现的混乱状态。
默顿从功能主义的角度,认为失范是社会系统不平衡的产物,失范状态的出现是由于在被社会认可的目标与人们通过被社会认可的手段来达到这些目标的可能性这间存在的不一致性,因此基本上可以认为,失范就是指个体或群体因为自身或群体的原因实质上或被定义为违反了社会规范的行为。
13、差序格局(2):这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的用以描述中国人群体行为人人际关系模式的概念。
在这种独特的格局中,“已”是中心,就像一枚投入水中的石子;而“已”与他人形成的社会关系就像石子泛出的水的波纹一样,依亲疏程度一圈一圈往外推,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差序格局形成了“自我中心主义”,而不是个体主义。
14、社会控制15、社会事实: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一个概念。
涂尔干认为,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是社会事实。
(3分)其显著性特征是:客观性、强制性和普遍性。
(2分)16、突生性质17、敏感化概念18、参照群体(2):人们对自己本身的价值、目标、理想、行为进行评价时能够提供规范性指导的比较框架的群体,参照群体既可以是个体所在的群体,也可以是外群体。
2021南京大学普通物理真题初版

2021南京大学普通物理802真题一、单摆长为L ,悬一质量为m 的小球,求在下列条件中,微小摆动的周期:(1)位于加速度为a 的上升电梯中;(2)位于一球状行星,质量为地球的31,密度为地球的21;(3)小球带正电Q ,在竖直向下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4)小球带正点Q ,在水平方向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
解:已知单摆的周期为gLπ2,这是在重力场中单摆的周期公式,如果不是重力场而是其他力场或者是复合场,只要公式里的g 改为该场下的加速度即可,(1)处在加速度为a 的上升电梯中,以小球为参考系,相当于小球受到大小为ma ,方向竖直向下的惯性力。
也可以用引力场与加速度相等的思想理解。
爱因斯坦曾有一个著名电梯思想实验,此题的灵感来于此。
讲的是在地球上处在自由落体下的电梯中和处在不受重力场的太空中等效,物体会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在这个电梯里没办法用实验证明引力存在。
爱因斯坦由此得到引力场等于加速度,电梯以加速度g 竖直向下运动,相当于一电梯为参考系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重力场,这个重力场与地球的重力场刚好抵消,所以物体“失重”。
爱因斯坦就是运用这个实验将只适用于惯性系的狭义相对论推广到具有加速度的非惯性系的广义相对论。
由此,以电梯为参考系,小球的总加速度为(g a +),方向竖直向下。
所以该单摆的周期为ag l+π2。
(2)只需求出该球状行星的重力加速度。
V m V mV m ∙===21'3'''ρ,32'=V V ,则332'=R R .由2R Mm G mg =得2R GM g =,所以g R M G g 3223233132(31')()⨯=∙=.则g L g L T 3)32(2)23(3123132ππ=⨯=.(3)电场引起的加速度大小为mQE,方向竖直向下,因此mQE g LT +=π2(4)复合场的合加速度大小为2222m E Q g +22222m E Q g LT +=π.二、一帆船经风驱动,风相对地面的速度为0v ,帆船帆的面积为S ,空气的密度为ρ,空气分子碰撞帆面可视为完全非弹性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