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考研真题-615文学-2015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10年南京大学615文学考研真题

2010年南京大学615文学考研真题

南京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文学一、名词解释(50分10题)1、春秋笔法2、《昭明文选》3、明传奇4、《彷徨》5、“新感觉派”6、文革“潜流文学”7、荒诞戏剧派8、《卡拉马佐夫兄弟》二、问答题(100分6题选4题多做扣分)1、默写苏轼《和子由渑池换旧》、《出颖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三首诗中的一首,并结合所默写诗以外的苏轼诗作,简谈你对苏轼的理解。

2、略谈桐城文派的发展过程。

3、选择一位作家,结合文学史知识解读他(她)分别写于1949年前和写于1949年后的两部作品,并作比较。

4、20世纪880年代的“文革”叙事有哪些类型?试做论析。

5、请以具体作品为例,阐述鲁迅对外国文学的接受。

6、试以你所熟悉的文学理论教材为例,比较各类文学里理论教材的特点,谈谈你对外国文学理论教材现状的看法。

南京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文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50分10题)1、春秋笔法:《春秋》,鲁国史书。

相传为孔子所修。

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2、《昭明文选》:《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编选最早的古代诗文总集,由萧统(梁昭明太子)在东宫时延集文人们共同编订而成。

又称《文选》。

《文选》选录了从先秦到齐、梁时期一百三十位知名作家和少数佚名作家的作品,共七百余篇。

《文选》的序文明确提出了选文的标准是“以能文为体”,具体特征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也就是说只有善用典故或辞,善用形容比喻,辞采精巧华丽,内容有意义的文章才能入选。

虽然《文选》遗漏了许多优秀文人的作品,乐府民歌的收录也甚少,但这仍是一部精挑细选的好文学选本,对后世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杜甫教育他的儿子要“熟精文选理”(《宗武生日》)宋代谚语也说:“文选烂,秀才半”(陆游《老学庵笔记》),可以看出它在后代的广泛影响。

2015年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真题及详解

2015年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真题及详解

2015年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真题(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从秦汉到隋朝,我国行政区划大体上实行的是________制。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郡县)解析:郡县制是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行政区划)的总称。

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

2.史书中经常提到的"陶唐氏"是指三皇五帝中的________。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尧)解析:尧,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五帝"之一。

尧为帝喾之子,母为陈锋氏。

十三岁封于陶(山东菏泽市定陶区)。

十五岁辅佐兄长帝挚,改封于唐地,号为陶唐氏。

3.元朝政府实行残酷的民族政策,把全国人民划分为蒙古人、 ________、汉人和南人四个等级。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色目人)解析:元朝时期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个等级。

元朝中央和行省长官一般不授予汉人,地方官吏也是首选蒙古人,有需要才依次参用色目人、汉人。

4.历代避讳方法有三种:改字法、空字法和________法。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代称)解析:避讳方法,是用来避开君主或尊长的名、忌讳一些不详不雅现象的语言文字方法。

其中,代称法是指用另外一个名称替代本名称,以体现尊重和忌讳。

5.战国时,与儒学并称为显学的另一派学问是________。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墨学)解析:显学,是指一时在社会上处于热点的、显赫一时的学科、学说,学派。

韩非子著有《显学》。

《显学》称: "世之显学,儒墨也。

南京大学文学历年真题

南京大学文学历年真题

2003文学315注意:1.所有答案必须写在“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答题纸”上,写在试卷和其他纸上无效。

2.本科目不允许使用无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计算器。

[说明](1)1-4题为必答题;5-8题为选答题,可从中任选两题作答。

合计共答6题,每题25分,本卷共150分。

(2)答案请一律写在按顺序写在答题纸上;标清题号,不必抄题。

暂时不会做的题目也请依顺序预留空白,以便随后补写。

(3)每题答案请简明扼要,文字一般掌握在500字左右。

一、必答题1、简述文学社会作用的系统性。

P522、简论汉代乐府与乐府诗。

一P224-2363、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的创作为例,简述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小说的突出内容和艺术特色。

P250-2544、试比较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性格之异同。

P83;94二、选答题5、试比较戏剧文学与影视文学之异同。

P130-1356、清人李元《赋话》卷五云:“《秋声》《赤壁》,宋赋之最擅名者,其原出于《阿房》《华山》诸卷……陈后山所谓一片之文押几个韵者耳。

”朱子亦云:“宋朝文章之盛,前世莫不推欧阳文忠公,南丰曾公与眉山苏公,相继迭起,各以问文擅名一世,独于楚人之赋,有未数数然者。

盖以文为赋,则去风雅曰远也。

”请结合这段话谈谈你对北宋新文赋创作内涵及艺术成就的看法。

三P53;58;687、以老舍的《骆驼祥子》和《茶馆》为例,说明其前后期创作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并谈谈你对这种变化的看法。

现P187;当P1488、概述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发展。

P181-1832003语言文学基础435一、填空(每空1分,52分)1、弗洛伊德在《》一文中提出,文学创作是作家的白日梦的结果,它和夜间一样,都是被压抑的本能欲望经过改装以后的实现。

2、“诗言志”的说法最早出现于()。

3、现代派诗人艾略特提出诗人表达思想感情需要找到一种(),即包括物体、情景、事件、掌故等构成的意象体系。

4、任务、清洁和()是叙事类文学题材的三个主要因素。

2019南京大学文艺学考研615文学与935语言及论文写作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

2019南京大学文艺学考研615文学与935语言及论文写作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

2019南京大学文艺学考研615文学与935语言及论文写作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2019南京大学考研615文学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共六册)》由金陵南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组织官方教学研发团队与南京大学文学院615文学考试科目(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优秀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

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南京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一)《2019南京大学考研615文学复习全析》的真题答案部分包括:1998-2018年南京大学文学院的615文学历年考研真题;2008-2017年南京大学文学院的615文学考研真题答案解析。

(二)《2019南京大学考研615文学复习全析》的重难点部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现当代文学:2、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3、董健《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外国文学:4、郑克鲁《外国文学》5、朱维之《外国文学》文艺学理论:6、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7、胡玉清《文艺学论纲》上述参考书的重难点内容(南京大学文学院官方并不指定参考书目)《2019南京大学考研615文学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通过提供院系专业相关考研内部信息,总结近年考试内容与考录情况,系统梳理核心考点与重难点知识点,并对历年真题进行透彻解析,令考生不再为信息匮乏而烦恼,同时极大提高了复习效率,让复习更有针对性。

适用院系:文学院:【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适用科目:615 文学内容详情一、内部信息必读:网罗南大该专业的考研各类内外部信息,有助于考生高屋建瓴,深入了解南大对应专业的考研知识及概况,做到纵观全局、备考充分。

内容包括:院校简介、专业分析、师资情况、历年报录统计、就业概况、学费与奖学金、住宿情况、其他常见问题。

2016年南京大学615文学考研真题

2016年南京大学615文学考研真题

聚英南大考研网收集整理并发布,完整版与答案解析请于登入网站。

一、名词解释(50):(真题顺序不是这样的,是按照古代-现代-当代-外国-文艺理论)
1.“六经”顺序
2.唐宋变革论
3.南玲北娘
4.《文学改良刍议》
5.等待戈多
6.召唤结构
7.熟悉的陌生人
8.《十九世纪欧洲文学主潮》
9.“田小娥”
10.《洛阳珈蓝记》
11.南玲北梅
二、论述题
1.谈谈东汉“党锢之争”的情况,以及汉魏世人的新变。

2.谈谈南北十六国思想史以及学术思想的情况。

(今年古代文学逆天了,这真是不符合南大的考风啊)
3.《中国新文学大系》的文学史地位
4.结合具体作品谈谈穆旦的诗歌艺术特征
5.结合作品谈谈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分别的艺术特征
6.谈谈西方心理学对文学理论研究的影响
心得:这题一看比较醉人,然而心态一定要好,知道的相关的都要答上。

2015年南京大学教育学考研真题

2015年南京大学教育学考研真题

三、论述题
1.有些学生常常抱怨学校所学的专业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处不大,继而 产生了“知识无用”的观点,请你就“知识无用”这一观点,利用教育学 相关原理谈谈你的理解。 2.教育部新出台的《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明确了学术委员会 在校务管理中的地位,请你就《规章》自选话题,写一篇短文。 3.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要难的更多”,请你说 说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如何提出问题。
2015 年南京大学教育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文化教育学 2.教师专验控制 6.标准分数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关于教育本质论的几个观点 2.《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主要内容 3.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内容和意义 4.《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内容和意义 5.文献综述与文献研究的区别 6.实验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2011年南京大学615文学考研真题

2011年南京大学615文学考研真题

南京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615文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1、先秦时士的兴起2、西昆体3、第三代诗人4、左联5、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6、欲望升华说7、意识流小说8、废都9、人间喜剧10、世说新语二、论述题(6题选做4题,每题25分,共100分,多做扣分)1,诗经的(卫风)(采薇)(东山)中写出两首诗,另外再从诗经中选取两首诗,说明诗经的风雅精神。

2,清是两宋以后词的又一发展期。

试作清词发展小结。

3,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的主要线索。

4,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影响?试着结合作品分析。

5,鲁迅说,在中国人眼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残酷的天才,试着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根据红楼梦阅读情况的变化。

试从不同形态红楼梦的阅读情况说明读者或观众的阅读经验与接受心理,谈谈对此现象的看法。

南京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615文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1,先秦时士的兴起:春秋战国之际,分封制度的解体,导致了上层贵族地位的下降和下层庶民地位的上升,于是在贵族和庶人之间兴起了一个士的阶层,士的人数迅速增加,他们的社会作用也日益重要,随着贵族阶层的衰落,官学和私学传授出现了危机,于是民间聚众讲学之风应运而起,文化知识也由贵族转移到了士的手里.2,西昆体: 北宋初期出现的一种诗风。

代表作家为杨亿、刘筠、钱惟演等。

他们从形式上模仿晚唐李商隐,追求词藻绮丽,多用典故。

杨亿将他与刘筠、钱惟演等人相互唱和的近体诗编成《西昆酬唱集》,西昆体即由此得名。

3,第三代诗人: 20世纪60年代出生、80年代末出现的一批诗人,代表人物韩东、于坚等,包括南京“他们”,上海“海上诗群”,四川“莽汉主义”、“非非主义”等等诗歌派别。

以平民化的诗歌与私人化的小说写作而著名。

4,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

95-17年南大现当代真题

95-17年南大现当代真题

南京大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吴文亮整理【现当代文学】【1995——2017】历年真题按题材分类(时间顺序且不含名词解释):小说1.比较新时期“新写实小说”与二三十年代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异同。

2.三十年代“新感觉主义”小说创作的基本特色。

3.试析贾平凹近期创作的得失。

4.试析老舍《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

5.试分析“新写实”作家方方、池莉、刘恒、刘震云等人的作品,并指出这一文学现象的得与失。

6.“山药蛋派”的主要创作成就。

7.《白鹿原》中所蕴涵的乡土文化母题8.沈从文都市题材小说的内容与特色。

9.张爱玲小说的历史意义。

10.丁玲的哪些作品最能体现“五四”女性特征?为什么?11.从《暴风骤雨》到《三里湾》、《创业史》,再到《金光大道》,其主题的共同特征是什么?12.论20年代的“自我小说(私小说)”创作的主要内容、特征以及历史评价。

13.路翎《财主的儿女们》的艺术特色。

14.论“新感觉派”小说15.张天翼的讽刺艺术与钱钟书的讽刺艺术比较16.30年代现代派小说的艺术创新。

17.90年代晚生代女作家个性化写作的主要特点。

18.沈从文与汪曾祺小说创作审美情趣的比较。

19.《海滨故人》(庐隐)与《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比较。

20.论鲁迅小说“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21.《寒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巴金创作史上的地位。

22.比较张爱玲和王安忆的小说创作。

23. 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的创作为例,简述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小说的突出内容和艺术特色。

24.以茅盾、巴金、老舍、李劼人、张恨水等人的作品为例,论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长篇小说的特点。

并从思想深度和艺术成就两方面,谈谈你对这一时期长篇小说的认识。

25.以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等作家的作品为例,分述“新写实”小说的创作特色,并对这一文学现象出现的根源及其审美精神上的缺陷谈谈自己的看法。

26.“寻根”小说作为一种创作思潮在80年代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它的思想主题具有哪些特征?又表现出怎样的内在矛盾?试举例论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2015年考研真题 615文学
名词解释(10个,每个5分,每题必做)
1、建安七子
2、江西诗派
3、《人间词话》
4、现代评论派
5、“三崛起”
6、《台北人》
7、社会问题剧8、法国新小说派
9、文学风格10、叙事学
二、论述题(6题选做4题,每题25分,共100分)
1、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顾实在其《中国文学史大纲》中评价明代文学“直唐诗、宋文、元曲之残山剩水,中国文学史中,最无佳趣之时代也。

”你对这种评价有何看法?请结合明代文学发展情况,说明理由。

3、简述左翼文学的发生、发展,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影响。

4、结合具体作家作品,分析90年代女性作家“私人化写作”的特征。

5、选取某一位中国现当代作家,谈谈外国文学对该作家的具体影响。

6、文学的复杂性及其原因。

2015年文学卷部分参考答案
1.建安七子
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为“七子”,他们多活跃于建安年间(196-220)并参与了三曹的邺下文学集团,后人合称其为建安七子。

他们对诗、赋、散文发展均有贡献,其作品多表达出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悲叹、强烈的个性表现以及浓郁的悲剧色彩,他们的五言诗表现出慷慨多气、刚健有力的建安风骨。

2.江西诗派
宋代以黄庭坚、陈师道为核心而形成的诗歌流派,鲜明体现了宋诗的美学风范。

以杜甫为诗派之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是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江西诗派的诗风讲求字斟句酌、法度井然、心态内敛,吟咏书斋生活,便于后学仿效。

后来演变出题材上涉及感世伤国、范式上讲求活法为诗、流动和婉的新变化。

3.人间词话
王国维作品,最初刊载于1908年《国粹学报》,今通行本增入其未刊稿和其他论词资料。

此书以论词为主,比较全面的反应了王国维的文学思想,继承了中国古代艺术论传统,吸取了西方哲学、美学成果(主要为康德、叔本华、尼采)而融贯汇通自成体系,在中国文艺思想从古典到现代的转换中具有关键意义和重要影响。

其中的“境界说”尤为重要。

4.现代评论派
1924年,胡适与陈西滢、徐志摩等在北京创办《现代评论》周刊,称为现代评论派。

其成员多是欧美留学归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以《现代评论》为主要阵地,1927年7月,《现代评论》迁至上海。

它以自由主义思想为主流,在倡导启蒙、改造文化等方面做过许多工作,在中国新文学发展史和新文化发展史上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5.三个崛起
三个崛起指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现的三篇为朦胧诗辩护的文章,具体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主要思想有:第一、朦胧诗代表了由非我向自我、非人向人的回归的趋势。

第二、朦胧诗代表了回归艺术本身的趋势。

第三、提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呼声,公开亮出了现代主义的旗帜。

6.台北人
《台北人》是1971年集结数篇60年代白先勇创作的,并于《现代文学》发表的14篇短篇小说而出版的单行本。

小说中所谓“台北人”,实质上是沦落台北的da lu客,集中地体现了这种有异于以往文学主题的da lu情结。

《台北人》真实刻画了饱受悲欢离合的台湾移民群体的人生百态,作品描绘了漂泊、离散者对故园的无限追忆和他们在夹缝中的生存困境、身份认同的危机意识,以及青年一代未知的命运。

7.社会问题剧
社会问题剧是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响应丹麦评论家勃兰克斯“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的号召,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

有十几部,著名的四大社会问题剧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等,他用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

现今也泛指反映现实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的戏剧形式。

8、法国新小说派
9.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它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是一个作家创作趋于成熟、其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

作家作品风格是文学风格的核心和基础,但也包括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等内涵。

10.叙事学
作为一门学科,叙事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结构主义大背景下,同时受俄国形式主义影响而正式产生于法国。

它是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研究所有形式叙事中的共同叙事特征和个体差异特征,旨在描述控制叙事(及叙事过程)中与叙事相关的规则系统”。

代表人物有托多洛夫、热奈特、罗兰·巴特、格雷玛斯、布雷蒙等。

论述题(六选四):
1.谈谈你对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理解。

参考:
“史家之绝唱”是指司马迁《史记》在历史这一领域空前绝后的地位、意义与影响。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说,《史记》开创了纪传体这一体例,又是后代正史之鼻祖,笼罩百代,《四库提要》称其“正史体尊,义与经配”,可见其崇高地位和历史意义。

在今天,《史记》已经成为整个中华文明的文化元典之一。

“无韵之离骚”则是从文章体式、文学语言以及思想情感意识的角度强调《史记》的特征,《史记》的文体与语言是犹如《离骚》一样带着浓郁个人感情色彩和诗性特征的,且常常表现出与屈原一样“忧愁幽思”、“发愤著书”的思想情感底色。

《史记》常常被我们理解为一部通史,实际上它不仅仅是一部通史,它是司马迁所知道的人类史。

司马迁把当时所知道的整个人类世界的文化和历史事件全都写进去了。

它起于黄帝,终于今上本纪——当今的皇上。

它贯穿了所有的时间,并且贯穿了所有的空间,有《西南夷列传》、《匈奴列传》、《朝鲜列传》,有中国周边地区的人类的活动。

它实际上是中国第一部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著作(以前的著作不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诸子书是一个流派的著作,不是一个人的著作)是一部宏大的著作,并且包容着如此丰富的信息,包容着如此广大的人类活动的知识。

它足以使司马迁骄傲地站在这片土地上。

司马迁知道自己将是不朽的。

这个不朽将会到什么时候呢?也许将来国家会消亡,也许将来会没有中国,因为国家会融通、消失,但是《史记》将永远在。

所以,鲁迅先生才会盛赞《史记》在历史、文学两大领域的卓越成就和突出意义。

或许我们可以说,《史记》的意义远远溢出了历史和文学的学科藩篱,而是属于整个中华文明的文化经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