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福建卷)(考试版A4)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福建卷)(考试版A4)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福建卷)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8分)(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描绘了禽鸟的动态,展现了初春的活力。

(2)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实写山阴道上峰回路转,突现佳境;后衍生出在困境中只要坚持,也许就会出现转机的人生哲理。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乡书何处达?_____”两句,通过对鸿雁传书的想象,表达了诗人王湾对亲人的思念。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典故,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再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学习不仅要做到学思结合,正如《论语》中所写的“________ 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还要像《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多向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9分)那些匍匐在山岭、蹲立在溪①________(pàn)的象形石,或像龟兔,或像猿猴,或像鸡犬,惟妙惟②________(xiào),栩栩如生,构筑和谐的生态景象。

那些普通的石头以简约造型出现,也是遵循返璞归真、大道从简的艺术原理,很是贴近人的情感意愿和审美意识,一如画中小品和诗中小令。

(),演绎峡谷的自然之美;(),彰显峡谷的幽深意境。

磐石,也叫关门石,十多米高,如一座关③________(ài)封锁着一处险要。

峡谷岩石遍布,稀少的泥土,庞大而古老的桂花,竟能在此扎根,不可谓奇迹。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3分)(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以画之韵以诗之形B.以诗之韵以画之形C.以画之形以诗之韵D.以诗之形以画之韵(3)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A.峡谷遍布岩石,稀少泥土,庞大而古老的桂花,竟能在此扎根,不可谓奇迹。

中考模拟试卷1

中考模拟试卷1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姓名班级得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栖.息qī佝.偻gōu 雷霆相形见绌芒刺在背B.汲.取jī孵.化fú擦拭获益非浅自暴自弃C.附和.hé池沼.zhǎo 奥密叱咤风云大庭广众D.亢.奋kàng 屏.住bǐng 雾蔼面面相觑刻骨明心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5分)①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你心智不缺,心力不乏,只要你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个性及风采,那么,你就没有必要去仰视别人。

②你就是一道风景。

③不要隐于云海峰峦之后,不必藏于青竹绿林之中,你就是巍巍山峦的一石,就是苍苍林莽中的一株。

虽然你的存在,其本身就在解释世上所有的景致。

④不必去拥挤了,你就站在属于自己的位臵上,不断地展示你内心世界的丰富内涵,给苍白的四周以绮丽,。

⑤自然美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性,梅花自有梅花的风韵,红杏自有红杏的丽姿,如今认清自己往往比注视别人更为重要。

没有必要一味①(A褒扬 B褒贬)别人而看轻自己,应果敢地站起来,与最佳景观比肩,只要你不懈追求,相信你,并不比别人差。

⑥翠竹之秀丽,青松之壮美,杨柳之潇洒,自然赋予各异风情,都在各自的一片土地上展示生命的光辉。

如今说的不是自谦,而是自信。

很久很久了,虚假的谦逊毁掉了个性的展露,模仿、整容,使人无法认清你的真面目,不知哪个是你自己,那情景似古代砖窑烧出的规格相同的陶俑。

⑦风景这边独好!妙在独好。

⑧让个性陪伴你,站着该是一座山,倒下便是路基;完整时给人②(A启示 B启事),粉碎时使人警醒------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

(1)文中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只填序号):(2分)①②(2)修改文中划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3)联系上文,结合语境,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

(2分)3.名著导读(3分)郑屠当不过,讨饶。

A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作响。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河南卷)(考试版A4)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河南卷)(考试版A4)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河南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六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根据情境,补全对话。

(6分)秒,禾芒也。

春分而禾生……秋分而秒定。

(《说文解字》)小呦:让我们先从“秒”字的本义开始研究吧!“秒”是形声字,“禾”作形旁,说明它最早和(1)有关。

小鸣:没错!再结合方框里的资料,我认为“秒”的本义是(2)。

根据本义,人们将“秒”引申为某种细微的长度单位,后来又将它用做时间计量单位。

小呦:看来,中国古代人民常常将生活中的物候现象融入字形字义中。

小鸣: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将“秒”完全融入了现实生活。

紧俏商品开售后被“秒杀”,别人的话你能否“秒懂”……这里的“秒”字多用作状语,理解为(3)。

小呦:看来,社会的不断发展,为字词增添了新义项,创造了新用法。

小鸣:你说得太好了!明天我打算这样向老师转述我们的探究过程和发现:(4)2.小郑准备写一段活动结语,请回顾学过的古诗文,帮他一起完成。

(8分)子曰:“①,②?”所以,我想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回顾所学的古诗文,共同完成活动总结。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说“③,④”,春节是一年之始,意味着旧去新来。

春节过后,天气逐渐转暖,不久便是花朝节、上巳节。

花朝节这一天,女孩子们像从军回家的木兰那样“⑤,⑥”,梳妆打扮一番,到郊外踏青赏红,迎接花神;上巳节,花繁草茂,春意更浓,正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的那样“⑦,⑧”,人们趁着天朗气清到水边祭祀宴饮,临溪而渔,酿泉为酒,享受野炊之趣……这些美好的节日虽已消失,但古人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我们应该继承。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大家能对我们的传统节日有更多的了解,对如何弘扬节日文化有更多的思考。

3.育才中学记者团将开展以“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为主题调研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8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分)[材料一]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度,需要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

2024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武汉卷)

2024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武汉卷)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湖北武汉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本试卷共8页,七大题,20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I 阅读(共55分)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

(10分)“军大衣”热潮①今年冬季,随着一群大学生裹着军大衣说笑着走进教室的视频刷屏网络,军大衣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不是羽绒服买不起,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

此类“玩梗”的表达方式背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冬衣市场的现实境况,也传递出当下年轻群休“反向消费”的观念转变。

很长一段时间内,饱受质疑的“攀比”“超前消费”成为公众视域中年轻人消费方式的刻板印象。

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当下年轻人的消费态度逐渐以“返璞归真”的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抠”“精打细算”成为年轻人的重要“人设”。

②通过服饰、时尚彰显身份地位差异的现代社会,大学生选择军大衣,在心理上象征着普遍平等、没有身份地位差异。

这表明,年轻人开始用“性价比”与长期存在的“炫耀式消费”展开对冲,向市场的品牌符号溢价做出具有青年话语特质的软性抵抗。

经营者单靠品牌溢价、宣传营销就能让年轻消费者甘愿买单的时代已然褪色。

③在羽绒服绝对占领冬衣市场的现实境况下,“军大衣”作为一种个性、独立的载体满足了青年标新立异的面貌追求,也成为其在同龄人中完成群体互动的重要链条。

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窈窕(tiǎo)颐养天年(yí)破釜沉舟(fǔ)B. 沉湎(miǎn)融会贯通(huì)风驰电掣(chè)C. 混淆(xiáo)恣睢(zì)耳濡目染(rú)D. 翻箱倒柜(guì)沧海桑田(cāng)鸿鹄之志(hú)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调兵遣将美轮美奂颠沛流离B. 瓮中捉鳖饮鸩止渴破釜沉舟C. 耳闻目睹恣意妄为震耳欲聋D. 指鹿为马翻箱倒柜沧海桑田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居民拥有私家车的越来越多。

B. 为了预防传染病,学校加强了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C. 研究表明,每天喝牛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D.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用电器也走进了千家万户。

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玉树临风胸有成竹振聋发聩B. 震天动地风驰电掣沧海桑田C. 翻箱倒柜瓮中捉鳖耳濡目染D. 指鹿为马饮鸩止渴沧海一粟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我看了很多遍,但里面的许多故事仍让我百看不厌。

B. 这次考试我得了满分,真是侥幸得很。

C. 在这次篮球比赛中,我们的队伍险些被对方打败。

D. 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克服困难,继续前进。

二、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第一奇书”。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众多人物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悲剧。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1.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这部小说的主要背景是什么?2. 简述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024年酒泉市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酒泉市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酒泉市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学校开展“寻美甘肃”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丝路古道1.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文明肇始江河。

以4大内陆河水系、19条主要内陆河串起的河西走廊,①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演进中贡献独特。

2600多公里汉、明长城wān yán向前,护卫东西交往;5处世界文化遗产、53处石窟xīng luó qí bù,让千年“丝带”闪耀兼收并蓄的文明之光;寓意武功军威、张国臂掖、有泉若酒、盛大辉煌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古城,历经两千多年仍活色生香;《凉州词》《八声甘州》等古调、绝唱,再现人间万象……丝绸古道两千里,文明交汇五千年。

进入新时代,河西走廊循古而来,向新而行。

在接续不断的守正创新中,一幅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千里文化长卷正徐徐展开。

走进莫高窟,从犍陀罗雕塑,到壁画上古印度秣菟罗风格的衣饰、帕提亚式的射箭图、波斯联珠纹样,文化元素之丰富多彩,令人不禁惊叹()敦煌艺术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从敦煌出发一路向东,依次可到酒泉、张掖、武威等古城。

每一座城市都是历史遗迹众多,文化底蕴厚重。

走进形形色色的综合性博物馆、专题性博物馆,②丰富的文物藏品和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立体再现了一条经济上繁荣昌盛的丝绸古道、一个文化上多姿多彩的河西走廊:展陈的古代文献中,不仅有汉简、汉文典籍,还有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梵文、西夏文文献;展览的器物中,不仅有出自中原地区的丝绸,还有印度的香料、波斯的织锦、罗马的玻璃器皿等,以及东罗马的“金钱”、萨珊波斯的“银币”;展示的雕塑、砖画中,不仅有中原人,还有很多高鼻深目的粟特人、波斯人、希腊人……(节选自“中国甘肃网”2024年01 月24 日)(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

wān yán xīng luó qí bù(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初三第一次语文模拟考试卷子

初三第一次语文模拟考试卷子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剔剔透透B. 雕梁画栋C. 精疲力竭D. 炯炯有神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 老师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C. 这篇文章通过具体事例,生动地说明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D. 班级里同学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充分说明了老师的辛勤付出。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漫不经心B. 妙手偶得C. 雷厉风行D. 瞒天过海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今年15岁,是初三(1)班的学生。

”B. “你能告诉我,这本书在哪儿买到的吗?”C. “请问,您知道他现在在哪儿吗?”D.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5. 下列成语中,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雪中送炭B. 胸有成竹C. 画龙点睛D. 雕虫小技6.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小明认真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改句:小明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地完成了。

B. 原句:今天天气真好。

改句:今天天气真好啊。

C. 原句:这本书我非常喜欢。

改句:我对这本书非常喜欢。

D. 原句:他正在教室里认真地学习。

改句:他正在教室里认真地学习着。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

在我国广袤的江南水乡,春风拂过,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江南的春天,最迷人的要数那一片片绿色的田野。

春风一吹,田野里的麦苗、油菜花竞相开放,金黄一片。

农民伯伯们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期待着丰收的喜悦。

江南的春天,还有那一条条清澈的河流。

河水潺潺,鱼儿在水中嬉戏。

孩子们光着脚丫,在河滩上玩耍,欢声笑语回荡在河畔。

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语文

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语文

语文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悲怆(chuàng)风驰电掣(chè)B. 纤夫(fū)峰回路转(zhuǎn)破釜沉舟(fǔ)C. 沮丧(jǔ)恣意(zì)鸿雁南飞(yàn)D. 谈笑风生(shēng)欣喜若狂(ruò)纷至沓来(tà)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已经普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B. 为了保护环境,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塑料袋的使用,鼓励绿色出行等。

C. 通过这次模拟考试,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决心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D.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繁殖沦陷比喻B. 跌宕起伏恣意妄为载歌载舞C. 欣喜若狂惊愕万分奋不顾身D. 喜出望外毛骨悚然纷至沓来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问题。

小河弯弯阳光明媚,我独自一人来到乡下的河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小河弯弯,清澈见底,河水中游动着五彩斑斓的鱼儿。

河岸上,一片片绿树掩映着座座房屋,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

我沿着河边漫步,欣赏着这如诗如画的景色。

忽然,我发现河岸上有一群孩子正在玩耍。

他们有的捉鱼,有的捉虾,有的在河里嬉戏。

我好奇地问其中一个孩子:“你们为什么在这里玩?”孩子抬起头,笑着回答:“这是我们小时候的乐园,现在我们长大了,还是喜欢在这里玩耍。

”我看着他们快乐的笑脸,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我想起了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也曾在河边嬉戏,捉鱼、捉虾,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已经长大成人,离开了家乡。

虽然我生活在大城市,但心里始终忘不了家乡的小河,忘不了那些快乐的日子。

如今,我又回到了家乡,来到了那条熟悉的小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学期模拟试卷(一)九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4分)1、下面文字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无论是小溪的潺潺流动,还是大江的纵.(zòng)(A)情奔流;无论是瀑布的潇洒飘逸.(yì)(B)还是大海的汪洋恣.(zì)(C)肆,它们总是在运动中得到永生。

这正如人的生命,是劳动,推动了人类进步;是思索,升华了人类智能。

江河如果停止了流淌,那么终将干涸.(hé)(D);人生如果停止了运动,那么终将失去生命。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B这一夜,只觉得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C《雪》这篇文字(类似的还有《秋夜》等),比较接近于我国古代所说的“兴“体。

D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药品说明书评论报告显示:将近一半的药品说明书存有“只说不明”,“缺斤少两“的问题。

B晴朗的夜空,群星灿烂,汇成一幅星星的世界。

C在丹麦举行的2006年体操锦标赛上,我国男女运动员奋力拼搏,囊括了其中八项冠军。

D日本一直在做着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美梦,对那段令亚洲人民心碎的侵略丝毫没有表示致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国男子乒乓球男队主教练刘国梁在管理上很有创意,邀请当红教授于丹给队员讲《论语》,引起了轩然大波....。

B这篇小说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作了辛辣的讽刺,所以在社会上流传达室很广,影响极大。

C亚运冠军朱俊回家乡探新,在高邮城引起了不少的轰动,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时下,高邮湖、马棚度假村、界首芦苇荡漾等自然风光游很受游青睐,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这两篇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纪传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园前722年以后的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C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成功刻画了安东尼奥的形象,他慷慨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至上的关系。

6、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3分)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②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地青黛色雾霭③院子中,一丝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④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

A①④②③B④③①②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36分)一、积累运用(21分)7、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搏击惊涛hài()浪;假如生命是水,不要固步自封,要做奔腾的活水去摧山坼地;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huì(),要毫不lìn()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点绿色。

8、默写(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

(9分)(1)“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们徜徉于文学的海洋中,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皆是:①“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透露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②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表现了诗人感时伤怀之情;③“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淡淡的凄婉之情;④“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鱼家傲》)则渲染了古代西北边陲秋景的悲凉奇异。

(2)古诗词中有很多运用典故表明心志的诗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密州出猎》)作者借用典故表明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诗人暗用典故,表示自己也可能有被起用的机会。

(3)我们在课外也欣赏了很多名言佳句:①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冬夜读书出子聿》)②_____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9、名著阅读。

(3分)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对应的人物或物品名称。

(1)“冒险号”商船利用浦特皇帝怪物“野胡”(雅虎)作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醉打蒋门神大闹飞去浦血溅鸳鸯楼对应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赤兔马单刀赴会败走麦城对应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语文专题学习。

(6分)学了“狼”这个专题以后,请根据你所学到的知识完成下面任务。

(1)你觉得狼的习性及品质有哪些值得人们学习?不少于三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在地球生态环境中有很大作用,请你为保护狼写一分宣传标语。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55分)(一)诗歌赏析,完成11-12题。

(6分)登岳阳楼春望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1、这两首诗歌的领联在写景抒情上有区别,前者是写景衬情,后者是情景交融,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都抒发了杜甫对家乡、亲人无比思念,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13-16段。

(14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乙)时先主(刘备)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失败),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②君谓计将安出?”(选自《隆中对》)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躬.耕于南阳()(2)由是感激..()(3)由是先主遂诣.亮()(4)欲信.大义于天下()14、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例:先帝不以.臣卑鄙A策之不以.其道B今以.将氏观之C扶苏以.数谏故D卷石底以.出15、用现代汉语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试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形象。

(4分)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7-21题(17分)生态城市与“绿色沙漠”①建设生态城市,是很多城市的目标,然而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却存在着随意性强、科学性弱,单纯"为绿而绿"的现象,忽视了城市绿化植被的生态功能恢复,淡化了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

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不谈论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在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的城市能够有绿色,大家就很满足了。

几种常见树种如柳树、槐树、梧桐和松树;一些常见的全球性观赏花卉如月季、郁金香、荷花和菊花;以及不知道从哪国引进的草坪构成了许多城市的主要景观。

②城市绿化除了能满足市民视觉上的审美、精神和休闲的需要外,城市中丰富的动植物还有许多其它的重要作用。

种类繁多的植物类型可以为多种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这些动物又反过来促进植物种子的传播,控制植物害虫,并促进土壤营养循环以及植被的自然更新和演替,减少城市植被对人类护理的依赖,例如减少对灌溉、施肥和杀虫剂等的需求。

水塘和河道中丰富的动植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提高水质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层次丰富的植被,在保持水土、降低噪音以及吸收烟尘和其它有害气体方面都比单一植被的作用大得多……③有学者对四川都江堰的一个小三叉路口的三块植被做了比较。

有一小块天然斑块学者仔细数过,仅高大的树木就有12个种,隐藏在树冠下的灌木和草种数量会多出至少几倍。

相对而言,另外两边的植被过于人工化,而且生态功能非常有限,需要除草、施肥和浇水等大量的人工维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