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
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6、骨痛病事件 1955 1972年
•
镉是人体不需要的元 素。日本富山县的一些铅锌 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 废水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 “镉”。人长期饮用这样的 河水,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 产的稻谷,就会得“骨痛 病”。病人骨骼严重畸形、 剧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
7、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
国际社会对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是 2 0 世 纪 8 0 年 代开始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 气 象组织于 1 988 年 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 员会,专门负责有关气候变化问题及其影响 的评 价和对策研究工作。 1 992 年 6 月 在巴西举行的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有 1 53 个 国家签 署了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 994 年 3 月 生效,该 公约现有 1 76 个 缔约方。它为国际社会在对 待气 候变化问题上加强合作提供了法律框架。公约的 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 在防止气 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一水平 应当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 适应气候变化、 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发展能够可持续 地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实现。
2.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 40、50和7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洛杉矶市。 40年代时,洛杉矶市的汽车保有量就达到了 250万辆,每天需要消耗汽油1000多吨。汽车 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就 漂浮在街道上的空气中,在强烈阳光的照射 下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产生了有毒的浅蓝色 烟雾,造成大量市民眼睛红肿、咽炎、呼吸 道疾病恶化乃至思维紊乱,肺水肿等疾病。 1955年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导致400多人因 中毒、呼吸衰竭死亡,1970年发生的事件使 3/4的市民患病。
臭氧层破坏的问题早在 2 0 世 纪 7 0 年 代就引起国际社会 的关注。 1 985 年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 公 约》由联合国 环境规划署在维也纳签订。公约于 1 988 年 9 月 2 2 日 生 效,截止 1 997 年 1 月 ,有 1 6 3 个 国家、地区和国际组 织加入了该公约。我国于 1 989 年 9 月 1 1 日 加入该公约 《保护臭氧层 维也纳公约》规定了缔约国应当采取保护 臭氧层措施和依靠国际合作以减少改变臭氧层活动 的义 务。作为对该《公约》的补充, 1 987 年 在加拿大举行的 国际会议上由来自 4 3 个 国家的代 表通过了《关于消耗 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了发达国家应当在 2 0 世 纪减少氟 氯烃使用量的 5 0% , 发展中国家则在人 均氟氯烃消耗量不超过 0 3 千 克时可以有 1 0 年 的宽 限 期。《公约》以及《议定书》等共同构成了关于保护 臭氧层的条约体系。
八大公害事件

5.日本四日市事件 四日市位于日本东部海湾。 1955年这里相继兴建了十多 家石油化工厂,化工厂终日排 放的含SO2的气体和粉尘,使 昔日晴朗的天空变得污浊不堪。 1961年,呼吸系统疾病开始 在这一带发生,并迅速蔓延。 据报道患者中慢性支气管炎占 25%,哮喘病患者占30%,肺 气肿等占15%。1964年这里 曾经有3天烟雾不散,哮喘病 患者中不少人因此死去。 1967年一些患者因不堪忍受 折磨而自杀。1970年患者达 500多人。1972年全市哮喘病 患者871人,死亡11人。
发展 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 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仅1950-1951年,美国因大气 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5亿美元。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 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
结果
饱受光化学烟雾折磨的洛杉矶市民于1947年划定了一个空气污染控制区, 专门研究污染物的性质和它们的来源,探讨如何才能改变现状。 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是美国环境管理的转折点,其不仅催生了著名的《清洁 空气法》,也始终起到了环境管理的先头示范作用。在洛杉矶,环境管理措施 的核心包括: 1设立空气质量管理区,加大区域环境管理部门的自主权,以期环境政策能够 以最有效的方式落实; 2设立排放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排放源; 3为交通污染源(从内燃机、汽油到排放)设立了严格环境标准; 4开放环境交易市场,将市场化手段引入环境减排中; 5投入很强的科研及管理力量,开发通用的环评软件及有效的污染控制技术。 经过近40年的治理,尽管洛杉矶的人口增长了3倍、机动车增长了4倍多,但 该地区发布健康警告的天数却从1977年的184天下降到了2004年的4天。
4.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世界环境污染八大公害事件

世界环境污染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事件主要污染物:烟尘及二氧化硫中毒情况:几千人中毒,60人死亡发生时间及地点:1930年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致害原因:二氧化硫进入肺部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主要污染物:光化学烟雾中毒情况:大多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发生时间及地点:1943年5—10月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致害原因:石油工业排出的废气和汽车尾气在强大阳光作用下产生的光化学烟雾多诺拉烟雾事件主要污染物:烟雾及二氧化硫中毒情况:四天内43%的居民患病,20余人死亡发生时间及地点:1948年10月发生在美国多诺拉镇致害原因: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硫化物附着在烟尘上,被人吸入肺部伦敦烟雾事件主要污染物:烟尘及二氧化硫中毒情况:四天内死亡4000人发生时间及地点:1952年12月发生在英国伦敦致害原因:硫化物和烟尘生成气溶胶被人吸入肺部水俣事件主要污染物:甲基汞中毒情况:截至1972年有近200人患病,50余人死亡,20多个婴二生出来神经受损发生时间及地点:1953年—1961年发生在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水俣镇致害原因:工厂含甲基汞的废水排入水俣湾使海鱼体内含甲基汞,当地居民食鱼而中毒四日事件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煤尘等中毒情况:500多人患哮喘病,有30余人死亡发生时间及地点:1955年发生在日本四日市致害原因:烟尘及二氧化硫被人吸入肺部米糠油事件主要污染物:多氯联苯中毒情况:受害者达万人以上,死亡近20人发生时间及地点:1968年发生在日本九州爱知县等23个县府致害原因: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富山事件(骨痛病)主要污染物:镉中毒情况:截至1968年有300人患病,有100多人死亡发生时间及地点:1931年—1975年发生在日本富士县神通川流域致害原因:食用含镉的米和水。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公害事件(publie nuisanceevents):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事件。
“八大公害事件”是20世纪人类遭受的重大环境灾难,这些多由工业污染造成的悲剧给人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和教训。
1)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工业区处于狭窄的盆地中,12月发生气温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三天后有人发病,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
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许多家畜也纷纷死去,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事件。
2)美国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该镇处于河谷,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分地区受反报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
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者5911人,占全镇人口43%。
症状是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3)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洛杉矶是美国的工业城市,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中,由于阳光强烈,汽车排放的尾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黄色光化学烟雾。
它刺激人的眼睛、灼伤喉咙和肺部、引起胸闷等,使数百人死亡,还使植物大面积受害,松林枯死,柑橘减产。
这是最早出现的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事件。
图片: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地面无风且气压很低,潮湿而沉重的空气压在上空,使伦敦一连几天沉浸在浓雾之中,而居民烧煤取暖和工厂烧煤用的成千上万个烟囱浓雾中喷吐着大量的黑烟,烟雾中的三氧化二铁使二氧化硫氧化产生硫酸泡沫,凝结在烟尘上形成酸雾。
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0人,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
环境污染“十大事件”、“六大公害”

环境污染“十大事件”、“六大公害”“十大事件”(1)北美死湖事件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
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
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
美国受酸雨影响的水域达3.6万平方公里,23个州的17059个湖泊有9400个酸化变质。
最强的酸性雨降在弗吉尼亚洲,酸度值(pH)1.4。
纽约州阿迪龙达克山区,1930年只有4%的湖无鱼,1975年近50%的湖泊无鱼,其中200个是死湖,听不见蛙声,死一般寂静。
加拿大受酸雨影响的水域5.2万平方公里,5000多个湖泊明显酸化。
多伦多1979年平均降水酸度值(pH)3.5,比藩茄汁还要酸,安大略省萨德伯里周围1500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
(2)卡迪兹号油轮事件1978年3月16日,美国22万吨的超级油轮"亚莫克·卡迪兹号",满载伊朗原油向荷兰鹿特丹驶去,航行至法国布列塔尼海岸触礁沉没,漏出原油22.4万吨,污染了350公里长的海岸带。
仅牡蛎就死掉9000多吨,海鸟死亡2万多吨。
海事本身损失1亿多美元,污染的损失及治理费用却达5亿多美元,而给被污染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3)墨西哥湾井喷事件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南坎佩切湾尤卡坦半岛附近海域的伊斯托克1号平台钻机打入水下3625米深的海底油层时,突然发生严重井喷,平台陷入熊熊火海之中,原油以每天4080吨的流量向海面喷射。
后来在伊斯托克井800米以外海域抢打两眼引油副井,分别于9月中、10月初钻成,减轻了主井压力,喷势才稍减。
直到1980年3月24日井喷才完全停止,历时296天,其流失原油45.36万吨,以世界海上最大井喷事故载入史册,这次井喷造成10毫米厚的原油顺潮北流,涌向墨西哥和美国海岸。
黑油带长480公里,宽40公里,覆盖1.9万平方公里的海面,使这一带的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世界环境污染“十大事件”

从1972年至1992年间,世界范围内的重大污染事件屡屡发生,其中著名的有十起,称之为“十大事件”:(1)北美死湖事件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
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
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酸雨比藩茄汁还要酸,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
(2)卡迪兹号油轮事件1978年3月16日,美国22万吨的超级油轮“亚莫克?卡迪兹号”,满载伊朗原油向荷兰鹿特丹驶去,航行至法国布列塔尼海岸触礁沉没,漏出原油22.4万吨,污染了350公里长的海岸带。
仅牡蛎就死掉9000多吨,海鸟死亡2万多吨。
海事本身损失1亿多美元,污染的损失及治理费用却达5亿多美元,而给被污染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3)墨西哥湾井喷事件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南坎佩切湾尤卡坦半岛附近海域的伊斯托克1号平台钻机打入水下3625米深的海底油层时,突然发生严重井喷,使这一带的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4)库巴唐“死亡谷”事件巴西圣保罗以南60公里的库巴唐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死亡之谷”知名于世。
该市位于山谷之中,六十年代引进炼油、石化、炼铁等外资企业300多家,人口剧增至15万,成为圣保罗的工业卫星城。
企业主只顾赚钱,随意排放废气废水,谷地浓烟弥漫、臭水横流,有20%的人得了呼吸道过敏症,医院挤满了接受吸氧治疗的儿童和老人,使2万多贫民窟居民严重受害。
(5)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原西德共有森林740万公顷,到1983年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积量占同年森林生长量的21%多,先后有80多万公顷森林被毁。
这种枯死病来自酸雨之害。
在巴伐利亚国家公园,由于酸雨的影响,几乎每棵树都得了病,景色全非。
黑森州海拔500米以上的枞树相继枯死,全州57%的松树病入膏肓。
巴登??符腾堡州的“黑森林”,是因枞、松绿的发黑而得名,是欧洲著名的度假圣地,也有一半树染上枯死病,树叶黄褐脱落,其中46万亩完全死亡。
八大公害与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八大公害分别是什么) 环境史上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是指什么

八大公害与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八大公害分别是什么) 环境史上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是指什么首页>生活常识 >正文八大公害与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八大公害分别是什么) 环境史上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是指什么发布日期:2023-06-06 18:58:05 '八大公害'与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八大公害事件:是指在世界范围内,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八次较大的轰动世界的公害事件。
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
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者5911人,占全镇人口43%。
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中,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是事件前一周同类人数的93倍。
1972年该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人,死亡10多人。
八大公害事件1.马斯河谷事件——时间:1930年12月1~5日;地点: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简介: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过高,并伴有氟化物污染。
不少人出现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有60多人死亡。
造成5911人生病,17人死亡。
空气中尘粒浓度和二氧化硫的浓度都远远超过标准,并伴有酸雾。
四天中,死亡约4000人。
据统计,汞中毒者283人,其中60人死亡。
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镉中毒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八大公害”与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八大公害事件:是指在世界范围内,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八次较大的轰动世界的公害事件。
公害事件: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事件。
1、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工业区处于狭窄的盆地中, 12月1~5日发生气温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三天后有人发病,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
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2、多诺拉事件: 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该镇处于河谷, 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分地区受反报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
世界十大公害事件

米糠油事件发生在日本九州爱芝县一带。生 产米糠油在脱臭的工艺中,使用多氯联苯作载 体,由于生产的失误,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多 氯联苯,结果有1400人食用后中毒。4个月后, 患者猛增到5000余人,并有16人无故丧生。这 期间实际受害人在13000人以上,而且由于米 糠油中的黑油做家禽饲料,造成数10万只鸡死 去。
世界十大公害事件
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之一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
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在这个狭窄的河谷里有炼油厂、金 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河谷 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 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 害。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 高,许多牲畜死亡。这是本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可悲的是,烟雾事件在伦敦出现并不是独 此一次,相隔10年后又发生了一次类似的烟 雾事件,造成1200人的非正常死亡。直到70 年代后,伦敦市内改用煤气和电力,并把火 电站迁出城外,使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 80%,骇人的烟雾事件才求在伦敦再度发生。 【相关资料来自
❖ 在日本南部九州湾有一 个叫水俣的小镇,这里 居住着4万居民,以渔 业为生。1939年开始, 日本氮肥公司的合成醋 酸厂开始生产氯乙烯, 工厂的生产废水一直排 放入水误湾。
该公司在生产氯乙烯和醋酸乙烯时, 使用了含汞的催化剂,使废水中含有 大量的汞。这种汞在水体中,被水中 的鱼食用,在鱼体内转化成有毒的甲 基汞。人食用鱼后,汞在人体内聚集 从而产生一种怪病:患者开始时,只 是口齿不清,步履蹒跚,继而面部痴 呆,全身麻木,耳聋眼瞎,最后变成 神经失常,直至躬身狂叫而死。 1972年据环境厅统计,水俣镇共患 水误病180人,死亡50多人,就在新 线县阿赫野川亦发现100多水误病患 者,8人死亡。据报到,患者人数远 不止此,仅水俣镇的受害居民,即达 万余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
1.什么是环境公害?
答:环境公害是指因环境污染或破坏而导致对公众的安全、健康、生命、财产以及生活环境质量等造成的危害。
环境公害一词源于日本。
在西方国家,环境公害也称为“环境污染”。
在我国宪法和环境法律中也引用了“公害”一词,它在法律上是一种应负刑事责任的罪过,受害公众可以付诸法律提出诉讼,要求对责任者实施消除环境公害的措施,以及赔偿损失和追究刑事责任。
2.人们常常提到“八大公害”事件,请问是哪八大公害,各发生在哪些国家?
答:这八大公害及其发生地是比利时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的多诺拉镇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富山镉米事件、四日市哮喘病事件和米糠油事件。
3.列举因大气污染造成的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
答: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4.请写出下列事件中主要污染物的名称:(1)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2)美国
多诺拉事件;(3)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5)日本四日市事件。
答:这些污染物是(1)硫氧化物、烟尘以及金属氧化物颗粒;(2)硫氧化物和硫酸盐类气溶胶;(3)含过乙酰硝酸酯(PAN)、臭氧、醛类等的光化学烟雾;(4)以烟尘和二氧化硫为主;(5)二氧化硫和烟尘。
5.试说出1952年12月英国伦敦烟雾的发生原理及症状。
答:家庭取暖用煤排出煤烟粉尘在浓雾中蓄积不散,其中的二氧化硫吸附在飘尘上并随飘尘进入人体,引起刺激,使居民感到胸闷,并有咳嗽、喉痛、呕吐等症状发生。
6.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公害列岛”是指哪个国家?
答:八大公害中,有四次发生在日本:1955年以来四日市事件以及痛痛病事件;1956年以来的水俣病事件;1968年的米糠油事件。
因此五六十年代日本被称为“公害列岛”。
7.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是由于对生产米糠油业的管理不善,造成什么污染物
混入米糠油内引起的?
答:多氯联苯。
8.“十大公害”的提法是在原有“八大公害”的基础上,增加的哪两次事故?
答:一次是印度的博帕尔农药厂事件,另一次是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9.全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工业污染事件发生在何时何地,污染物是什
么?
答: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市的一家美国化学品公司的异氰酸甲酯外泄引起污染致使20万人受到严重健康影响。
10.在墨西哥帕沙利卡市发生了什么样的世界著名的公害悲剧?
答:硫化氢引起的大气污染加恶臭污染。
帕沙利卡市发生的就是恶臭公害。
人们吸入硫化氢之后,发生头晕、呕吐乃至中毒现象。
11.1978年3月16日,美国22万吨的超级油轮"亚莫克·卡迪兹号",满载伊
朗原油向荷兰鹿特丹驶去,航行至法国布列塔尼海岸触礁沉没,漏出原油
22.4万吨,污染了350公里长的海岸带。
这是什么事件?
答:这是著名的卡迪兹号油轮事件。
12.莱茵河污染事件的主要毒物是什么?
答:农药。
13.原西德共有森林740万公顷,到1983年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
的蓄积量占同年森林生长量的21%多,先后有80多万公顷森林被毁。
这种枯死病来自什么危害,是什么事件?
答:酸雨,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
14.请列出几个由石油引起的重大污染事件。
答:海湾战争油污染事件、墨西哥湾井喷事件、卡迪兹号油轮事件。
15.北美死湖事件是什么污染造成的?
答:酸雨。
16.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还表现在对生态的破坏上。
1963年,苏联哈萨克受灾耕
地达2000万公顷,请知道这事什么引起的?
答:黑风暴,通俗地说就是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