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发生过那些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世界上发生过那些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世界上发生过那些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世界上发生过那些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环境之最

1.城镇空气污染最重的时候

城镇大气污染的程度,与季节气候及每天人们的生活活动有关,一般是夏、秋两季,空气最清洁污染最轻,冬季和春季的头两个月空气污染最重。一天中,中午和下午空气较清洁,早晨、傍晚和晚上空气污染较重。其中晚上7点和早晨7点左右为污染高峰时间。当地面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时,天空中形成逆温层,象一个盖子一样压在地面上,各种污染物不易扩散。一般在晚间和冬春季逆层较厚,影响地面污浊的空气稀释和扩散,因此空气污染最重。

2.室内空气污染最为严重

环境专家们公认,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严重。

据加拿大一个卫生组织对影响人体健康的一些新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68%的病因是由于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人体污染,人可以排出25种有毒物质,成人每小时呼出25升二氧化碳,人体的排汗、排气、不洁的衣物食物也会造成室内的污染。少数人吸烟也是室内污染很重要的因素。

现代化的室内装饰,人造板、胶合板、壁纸、各种涂料、化纤地毯等,都会释放出醛、苯、酚类有害气体。室内办公设备及家用电器,也会形成严重的室内污染。据德国专家指出,电视机的“放毒”现象必须引起警惕。厨房内煤气、液化石油气、燃煤、也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油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美国环保科学家发现有11种有毒化学物质浓度高出室外,其中6种是致癌物质。

3.世界上铅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原联邦德国西部的施尔贝格市,是世界上遭受铅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施托贝格本来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城市,近年来逐渐发展成为欧洲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该市年产80000吨铅,由于公害防治设施不足,每年有18吨铅和400公斤镉的粉尘落在人、畜身上和各种农作物上,从而使整座城市受到严重的铅污染。据测定,假若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一顿饭吃下本地产的土豆和蔬菜各200克,就等于同时吞下约100微克的铅,其剂量大大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不超过70微克的限度。

4.世界上毒性最大的地方

美国约翰斯岛位于夏威夷西南约700英里,这里将成为世界上毒性最大的地方。该岛长仅2英里,宽1.5英里,是一座珊瑚岛。岛上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核武器试验场,钚2.5 万桶化学脱叶剂和几千枚神经毒气弹、芥子气弹被埋在岛上那些混凝土“园顶建筑”内,美国储存在该岛的1.2万吨化学毒剂将在这里销毁,这个数字超过美国化学武器总量的1/3。

5.世界上最脏的城市之一

开罗由于人口增长率特别高,工业迅速发展,这个拥有1500万人口的城市已成为世界上最脏的城市之一。该城市二氧化碳、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含量达到惊人的程度。与此同时,该城闹市区交通警察血液中铅的含量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开罗大学医学院的埃马博士对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给开罗市中心的工人和居民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据他估计,开罗市至少有15%至20%的人患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开罗空气污染的程度甚至比墨西哥和洛杉肌还严重。据埃及卫生部官员说,大部分灰尘不是来自沙漠,就是来自开罗以南的几家水泥厂的有害的硅酸盐。(返回)

6.世界上噪声最高的城市

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已成为世界上最喧闹的城市。据巴西】、“ d、”声学学会最近公布的一份材料称:该市噪声已达85分贝,在一些汽车流量最大地区的4小时内,噪声竟高达93分贝。现在在市区周围,噪声正以每年1.5分贝的速度增长,噪声已使本地市民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白天噪声为55分贝,晚间噪声为45分贝尚属适宜。

7.环境污染最轻的城市

当今环境污染最轻的城市是欧洲冰岛共和国的首都雷克雅未克。冰岛全境有1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4座(据统计,近百年来平均每五年有一次火山爆发)。由于火山的频繁活动使冰岛岛国地热资源蕴藏十分丰富,全国有温泉上千处,其水温多在90℃以上,该市市民充分利用地热取暖,建造温泉热能温室;城市照明、工业动力用电,是靠地下喷出的高达270℃的热气发电,致使雷克雅未克城基本上没有黑烟、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污染。当然,汽车尾气、工业性粉尘、废气污染还是存在的,我们所说主要是减少了燃煤、油等能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8.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据1991年环境报介绍,由联合国环境保护计划和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表明,根据在世界60个国家进行10 至15年的监测,空气中含二氧化碳最高、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是:意大利米兰、中国沈阳、伊朗德黑兰、南朝鲜汉城、巴西里约热内卢、中国西安、法国巴黎、中国北京和西班牙马德里。

9.全球城市环境之最(1991)

据1991年中国环境报介绍,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美国的塔科马是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而最差生活区是尼日利亚的拉格斯,扎伊尔的金沙萨。这是设在华盛顿的世界人口统计组织-----人口危机委员会的350多名都市专家,用两年时间对全球100多个城市进行调查得出结论。

调查报告的统计数字表明,居住房屋最宽裕的有美国人,加拿大人及澳大利亚人,平均每个人拥有超过两间房屋。而拉格斯和中国的广州则是居住最拥挤的,每间房住5.5人以上。台北、悉尼和墨尔本是空气污染最少的城市。最污浊的有印度加尔各答、新德里、印尼的雅加达、伊朗的德黑兰、意大利的米兰、中国的北京、沈阳。噪声最严重的城市有美国的纽约、伦敦、巴基斯坦的卡拉奇与拉合尔、印度的马德拉斯、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印尼的水和墨西哥的蒙特雷、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而最宁静的城市是新加坡、曼彻斯特与达拉斯沃思堡。世界上最洁净的街是瑞士苏黎世的巴荷夫街是世界闻名的“超净”街,这条街长约800米,几乎是欧洲的中心点,它距离维也纳、罗马或柏林几乎相等。巴荷夫街被辟为行人专用区,除了电车外,不准其它车辆进入。因此,街上的空气清新,且带有甜甜气味,那儿没有汽车废气的污染。街道两侧种有两百多棵成年橄榄树,这种树能净化空气。市政当局为维护这条街的清洁,还雇专人经常擦洗地面,使街面清洁无尘。街上所有建筑物都不超过5层,大部分是19世纪的新古典形式建筑。

10.最早命名酸雨的人

酸雨一般是指降水的PH值低于5.6的酸性沉降物。酸雨成分比较复杂,它使土壤酸化,养分淋溶,肥力降低,植被破坏,造成地面水、地下水酸化,对人体产生危害,腐蚀建筑物、金属、橡胶等。因此,国内外把酸雨称为“现代空中死神”,成为世界各国最关心的环境问题。

英国科学家史密斯,1852年化验分析了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附近的雨水成份,发现雨水中含有硫酸、酸性硫酸盐,硫酸铵、碳酸铵等成分,认为是受大气严重污染造成的。史密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酸雨存在和研究酸雨的科学家。他对酸雨进行了20年的研究和调查,于1872年编著并出版了《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一书,首先采用“酸雨”这一术语。(返回)

11.最残忍的一次噪声危害实验

50年代,美国出现了这样一件骇人听闻的事件:一架超音速飞机掠空而过,下面站着10个人,虽然他们紧捂着双耳,结果飞机是飞过去了,这10个人的生命也成了过去一一都被超音速飞机的噪声所击毙了。

我国古代时有这样一种刑罚,叫钟下刑。受刑的人被扣在一口大钟的里面,然后行刑的人在外面用木槌用力敲钟,使受刑人在钟里痛苦难忍,甚至造成精神分裂或昏迷。这说明在强烈噪声的环境下,人将受到严重的危害。据测试,飞机起飞时的噪声最低在150分贝以上。而正常环境下,噪声达60分贝人就会感觉到烦闷。可想而知,在150 分贝以上的噪声下站立该上一种什么滋味?据说,那十个人是为了获得一笔丰厚的奖金,而自愿被当成实验品而进行的一场实验。他们留下的被噪声袭击时惊骇痛苦的模样一定是令人触目惊心的。

12.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环境污染样品库

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环境污染样品库,在前联邦德国奥肯市宙力克原子能研究所内,有一间无尘贮藏室,保存着形形色色的样品,有鸟类、鱼类、昆虫、蚯蚓;还有人体内的各种组织和器管的样品,包括血液、肝脏、肾脏、脂肪、骨骼等等,这些样品都标明采集的地点和时间。

环境保护专家们可以通过对样品的分析来测定不同时期环境污染的程度,以提醒人们对防治污染的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

13.全世界泥沙最多的河流

据有关调查表明,世界上的河流每年排入海洋的泥沙大约150亿吨,而70%发生在南亚和太平洋及印度洋较大的岛屿上。从亚洲河流排入海洋的泥沙每年达60多亿吨,南美洲20多亿吨,北美洲15多亿吨,大洋洲30.6亿吨(其中澳大利亚6000万吨),非洲5.3亿吨,欧洲2.3亿吨。

全世界泥沙最多的河流为:恒河(每年16亿吨,居第一位)、布拉马普特拉河、黄河、亚马逊河、长江、伊洛瓦底江、马格达莱茵河(墨西哥)、密西西比河、奥里诺科河(南美)、红河、湄公河。(返回)

14.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大气污染

由于海湾战争,造成科威特200口油井燃起的黑烟遮天蔽日,燃烧的大火持续时间之长令世人罕见,致使海湾及其周边地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据报导,科威特下午两点上街开车要打亮前灯,居民出门得靠手电寻路,人们饱含着有害的二氧化硫及碳氢化合物的污染。

据有关人士说,科威特油井燃烧3 个月到半年就能产生150万吨烟尘,形成半个美国那么大的烟云,使阿富汗、印度等国深受其害,浓烟蔽日,天空变暗,大量烟尘将使印度大陆的气温下降好几度。并且使该地区在雨季到来之时不再下雨,从而对该地区几个国家已经十分紧张的粮食供应造成直接威胁,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能减少20%,从而使该地区的气温下降4℃。并预言,油井燃烧所

产生的烟尘将使北半球一半地区的气候受到破坏。美国威尔士的化学工程师约翰·考克斯所作的估计更为悲观,他说,浓重的烟云可能使海湾地区的白昼气温下降20℃之多。可见海湾战争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在世界历史上是最严重的。

15.历史上最大一次海洋污染事件

历史上最大一次海洋污染事件发生在1978年3月16日夜,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超级油轮艾莫科.凯迪斯船舵失去控制,随之在法国布列塔尼海岸搁浅,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油轮溢油,也是损失最大的一次海岸搁浅航海污染事件。

价值1500万美元的艾莫科油轮和2400万美元的中东原油损失在冰冷的海水中,溢出的原油形成一条宽18海里、长80海里的海上油河,污染了130海里风景如画的海岸。

6000名志愿人员在法国军队配合下,从岸边和港口海面收集起25000吨原油。死于溢油污染的各种鸟类达10000只。还不得不把5000吨被原油严重沾污的牡蛎处理掉。法国政府花费了9500万美元补偿溢油污染所造成了损失和清理溢油所需的开支。布列塔尼地区居民的损失达3000万美元。这次海洋污染事件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多美元。

16.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泄漏

海湾战争,大约使150万桶到200万桶的原油泄漏在海湾, 形成长80公里,宽19公里的油带, 严重地破坏了波斯湾的生态环境。

正如美国《新闻周刊》描绘的情景一一一满身油污的水老鸦昂首振翅,挣扎着往礁石上爬;奄奄一息的海鸥甩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在浮油层中挣扎;海豚吃力地把口鼻伸出飘浮的油层,贪婪地呼吸新鲜空气;已经死掉的各种海鸟被冲上海滩,仨仨俩俩地躺在那里。

石油污染将使生长在浅海的海洋生物面临灭顶之灾,使浅海床的海藻生长带、珊瑚礁和海洋植物都遭到破坏,生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贝壳类生物、海星、海虾、龙虾、海胆、海蛇和各种鱼类都会统统死绝。另据专家们指出,由于整个海湾受到污染,金枪鱼、鲐鱼、沙丁鱼、玳瑁、绿海龟、海豚以及生长在波斯湾的稀有海洋哺乳动物儒艮也难逃死亡的恶运。专家们认为至少10年之内,海湾国家将无渔业可言。

由于石油污染,沙特年产值4000万美元的捕虾业受到破坏。甚至在几十年内难以恢复,另外,沙特的发电厂、石油化工厂等都靠海水冷却,海上浮油将使这些工厂被迫停工。海水淡化也受到危胁,给城市居民生活造成困难。(返回)

17.最严重的一起放射性污染事件

最严重的一起放射性污染事件,1984年1月发生在美国。一座治疗癌症的医院,存放60钴放射性重40多磅的金属桶,被人运走把桶盖撬开并将桶弄碎,当即有6000多颗发亮的小圆粒--具有强放射性的60钴小丸滚落出来,继尔散落在附近场地上。这些60钴小丸与附近的金属件混合在一起,还有许多小丸掉到人们的鞋子里而被带到附近的大街和公路上,通过人们的各种活动造成大面积的污染。

接触60钴小丸的人,一个月后许多人出现了严重的受害症状,牙龈和鼻子出血,指甲发黑等。有的表面上没有什么症状,但经化验发现白细胞数、精子数等大大减少。此污染事件,虽当时没有死人,但据专家们说,接触60钴放射性污染的人,患癌症可能性要大得多。

18.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污染事件

1986年4月26日,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成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核污染。造成31人死亡,233人受到严重的放射性损伤,附近13万居民紧急疏散,损失惨重。据苏联官方公布的数字,损失达35亿美元,事故造成的潜在损失和间接损失还难以计算,预计将有数千人受辐射致癌,事故产生的放射性尘埃,随风飘散,使欧洲许多国家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这一重大事故不仅在欧洲,而且在整个世界引起强烈震动。事件发生至今其后遗症并没有消除。德国、瑞典、土耳其、南斯拉夫,把不断出现的畸形胎儿仍然归罪于那场灾难。有人认为,空气受到污染是产生怪婴的主要原因,环境污染已经危及后代,这是确信无疑的。如何防止有害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后代的危害,这正是科学界面临的一个大课题。

然而---

19.核电站却是最少造成环境污染的能源

核电站是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少,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现在世界上已有26个国家建有核电站。在运行的核反应堆达429座,总发电能力为3266111兆瓦。核电站已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6%,少数国家核电站已占本国总发电量的50%至60%。还有不少国家正在投建核电站。据预测,到2000年,大多数国家新增发电量相当大部分仍是核电,核电站将发展到530多个。

20.全球最严重的10次漏油事件是:

英格兰:1967年3月,油轮“峡谷”号搁浅,漏油85万至92万桶。

法国:1978年3月,油轮“卡迪斯”号搁浅,漏油160万到180万桶。

墨西哥:1979年6月至1980年3月,伊克斯托克:号油井发生井喷,漏出原油420万至1020万桶。

多巴哥:1979年7月,油轮“爱琴船长”号与“大西洋女皇号”相撞,漏油116.2万桶。

巴巴多斯:1980年2月,油轮“和平女神小夜曲”号起火,漏油29.2万桶至97.1万桶。

利比亚:1980年8月,油井发生井喷,漏油100万桶。

伊朗:1983年2月至12月,诺鲁兹油田发生井喷,漏油190万桶至440万桶。

南非:1983年8月,“贝尔韦尔”号油轮发生大火,漏油120万至190万桶。

科威特:1991年1月,靠近科威特城的米纳艾哈迈迪沿海油管开放以及海岛中转站的油轮向海上大量倾倒石油,到2月2月,波斯湾漏出的石油已达1100

万桶。

21.全球最大的10个环境问题

据1991年环境报介绍,第三世界国际环保会指出,目前全球环境面临严重威胁,最大的10个环境问题是:

(1)沙漠化日益严重,世界沙漠面积扩大,每天大约有2000公顷肥沃农田被沙漠吞没。

(2)森林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水土大量流失。

(3)野生动物大量灭绝,严重影响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4)世界人口急剧增加,到2001年,世界人口将比现在多一倍。

(5)饮水资源日渐匮乏。

(6)渔业资源逐渐减少,迄今已有1/4的渔场遭到破坏。

(7)河流遭到严重污染,大量废水倾入江河中,危害水生资源和人体的健康。(8)农药污染,大量使用农药,农作物受到影响,人类也受损害。

(9)地球平均温度上升,对赤道国家产生不良影响。

(10)日趋严重的酸雨危害,工业废气使酸雨增多,对农作物和人类造成危害。

22.中国面临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

据1990年环境保护刊物介绍,中国面临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 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向国家科委提交的预警报中列举的。

(1)占国土65%的山区、占9.7%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开发利用不当,形成大范围水土流失,加速生态失调。

(2)自然灾害频率加快,受害成灾面积不断扩大。

(3)中国属于“贫林大国”,森林面积不断缩小,采伐量远远超过生长量。(4)中国是“贫草大国”,长期过牧,重用轻养,盲目开垦,草原每年退化2000万亩,累计13亿亩,占年利用草场地1/3。

(5)中国是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沙漠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5%。

(6)中国是严重缺水大国,过重开采,浪费惊人,人为污染,水资源危害加剧。

(7)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地区间资源承载力差异甚大,中国处于人口负荷过重的临界状态。

(8)大气污染严重,酸雨势态扩大,废气排放增加,垃圾包围城市,已是十分突出的环境问题。

(9)农林环境污染正由点到面向全国蔓延,40%的乡镇企业成为最大的污染源。

(10)生态环境破坏已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恶性循环突发事故迭起,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3.我国法院最早判处一起污染环境犯罪案件

1979年9月12日,苏州市人民化工厂工人张长林,在当班时将剧毒物品液体氰化钠储槽阀门打开后,擅离工作岗位,忘记关闭,使28吨氰钠外溢流入河

道,严重污染水域,造成苏州和吴县部分乡鱼蚌大批死亡,并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10月27日,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开庭对此案进行公开审理。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法庭认定张长林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参照当时已经颁发但尚未开始施行的《刑法》第115 条的规定,按照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这一刑事案件的判决,是我国法院判处的第一起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它开创了我国对严重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进行刑事制裁的先例。

24.我国环境污染每年损失最多达800亿元

据1991年环境报介绍,我国每年因大气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8亿元,水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377亿元,固体废弃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79亿元,农药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17亿元,自然资源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212 亿元,这五笔帐共计是800多亿元。可见,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容忽视。

25.我国新“刑法”实施以来首例环境罪案

轰动全国的山西省运城市天马文化用纸厂特大环境污染案97年9月17日在运城市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天马文化用纸厂法定代表人杨军武被判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5万元。97年10月上旬,运城市天马文化用纸厂的污水池决口,污水流入引黄干渠,并在渠内大量积存。此后,由于该厂在工作中又不慎损坏了引黄于渠闸门上的零部件,致使大量污水再次流入引黄于渠,造成安邑水库管理委员会所辖的樊村水库上水两个多小时,将污水带人樊村水库,41万立方米的库存水被严重污染,运城市北城地区居民饮用水被迫停供3天,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5.8 万余元。这一我国新“刑法”实施以来的首例涉嫌“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山西省副省长薛军很快作了指示,运城地区行署也召开了紧急会议,运城地区市政府采取紧急措施治理污染并很快恢复了城市供水。由于运城市公安司法部门第一次办理此类案例,在对一些技术性问题及损失数额的确定等工作上,耗费了一定的时间,致使此案一度搁浅。98年7月后,在山西省各级领导部门的督促下,此案于9月12日正式开庭。此案造成的民事赔偿案也于当庭进行。引黄管理局、运城市安邑水库管理委员会、运城市北城区供水公司也以刑事自诉原告及民事诉讼原告的身份参加了诉讼。国家环保总局。山西省环保局、运城地区行署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及所属13个区县(市)的环保局长和所辖造纸厂厂长、运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等数百人参加了旁听。

26.最大的环境污染来自地球超员

当今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超负荷压力。1600年,全球人口为5.45亿;1800年增加到9亿;到1900年达到16.25亿;1987年7月11

日,全球人口已突破了50亿大关,时间每向前推进一分钟,地球上的人口净增150人,每天约有25万人出生。如果不扭转这种趋势,到下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达到140亿。

由于人口增加,对生存的环境带来威胁。资源耗竭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据全球平均统计数,每一百万人口,每天要消费62. 5万吨水、9500吨燃料……。随着人口加剧增长,全球水资源危机的苗头也日益明显,如我国已有200多个城市面临供水不足,北京市的地下水位正以年均1 米的速度下降。

煤炭、石油的过量开采和耗费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森林锐减也十分严重,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40 公顷森林被砍伐,世界森林每年以1500公顷的速度消失,到2000年发展中国家将会失去现有森林覆盖面积的40%。由于森林资源大幅度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步增高,最终将导致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

27.臭氧层破坏将对人类造成最大威胁

臭氧层被破坏将对人类造成最大威胁。科学家们警告,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被破坏日益严重,地球的生态系直接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并且皮肤癌患者将会剧增,科学家调查,臭氧层稀薄1%,恶性皮肤病就增1一2%。他们警告,若按目前的趋势,如果臭氧层消耗现象继续下去的话,到2000年,臭氧层被破坏将达到50%,仅在美国一年就会有17万名皮肤癌死亡者。

臭氧层很重要是因为它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光辐射,防止大部分紫外光到达地球表面。波长在280至315毫微米(1毫米的百万分之一)之间的紫外辐射线称为UV_B,能危害几乎所有类型的生命。通过在紫外辐射到达地表之前吸收大部分的UV一B, 臭氧层成为防止紫外辐射的屏障。平流层臭氧还影响大气温度分布,因此,也起到调节了地球气候的作用。

另据美国科学家们的实验,水稻、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如果过多地被紫外线辐射,产量将减少,质量也下降。臭氧层稀薄起来,切断紫外线的效果越减弱,使吸收地球上产生的二氧化碳的50%的海洋植物的机能越低下,从而使生态系统被破坏。对此现象,各国环境科学工作者正在从事研究工作,以探索出解决的办法。(返回)

28.南极臭氧空洞居历史之最

70年代以来,根据世界各地地面观测站对大气臭氧总量的观测记录,人们发现自1958年以后,全球臭氧总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80年代初期以来,南极上空的臭氧总量在每年的春季。迅速地减少一半左右,形成所谓的“臭氧空洞”。其它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臭氧耗损现象。美国加

州大学教授罗兰和莫利纳在70年代就指出,正在世界上大量生产和使用的氯氟化碳物质,参与了对大气臭氧的消耗。随后的科学研究和观测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据日本气象厅公布的一项报告表明,1990年9月,日本设在南极的昭和基地观测到的平均气温刷新以往观测的记录,过去历年9一11月的臭氧量均减少,而这个给地球环境带来很大影响的臭氧空洞规模是历史之最,7月的气温平均值也是南极气象史之最。日本昭和基地第31次南极地区观测队观测的数据表明:南极9月份的平均臭氧量为203毫微粒公分(测量臭氧量所使用的单位),超过了自1961年观测以来的最低值。与过去20 年间9月份的平均值相比,减少近2/3;9月份的平均气温为零下23.5℃,刷新了过去零下23.2C的低平均值。

29.海洋未来的最大污染源

据有关环境专家预言,发电厂(站),核电厂及其工业生产排放的热废水是海洋未来的最大污染源。由于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近年来火力发电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核电站的日渐增加,据有关资料1989统计,迄今全世界已建成了429个反应堆,其发电量占总电量的17%,在发电中排放的热废水造成的环境水体温度上升及其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和危害愈来愈严重。

据美国统计,美国发电所用冷水量占全部冷却水用量的81.3%,冶金6.8%,化工6.3%,在美国佛罗里达半岛的一座火力发电厂,每分钟就有2000多立方米的冷却水排入比斯坝湾,使该海湾水温常年上升,大约有10一12公顷的水域表层水温上升4一5℃,整个升温范围超过900公顷,对水生物的生存有一定的影响。

我国的发电厂(站)的冷却用水量也占总冷却水用量的70%左右。一个1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每秒钟生产7吨的热水、使用后水温上升6一8℃。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大力兴建的核电站,使水体热污染更为加剧。核电站几乎将全部的废热都传递给冷水,占其总热量的75%。热污染造成水体温度及负荷的提高,从而使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及生态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如影响和危害水生生物正常生活、发育繁殖,甚至会致死。

全球面临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面临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9.海洋污染10.城市垃圾污染 "竭泽而渔,..."怎么理解?反映了什么样的环境观? 翻译:把水排干了捕鱼,怎么会捕不到鱼呢?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捕了。用火烧林的办法来打猎,怎么会打不到猎物呢?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可捕了。说明人类不能采取掠夺的方式开发自然资源,否则必然遭到环境用"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来报复。因此不能只顾短期利益,而应适度开发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环境问题的危害:危害生命健康;影响社会安定;制约经济发展,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方面的污染?(P66页) 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危害?(1)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2)会危害动物的健康和生命; (3)会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会妨碍农业生产 很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资源问题",如何理解? 人们在大量使用某种资源制成的物品(如塑料制品)后,废弃物(如用过的塑料制品)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制造这些物品有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所以,白色垃圾越多,白色污染越严重,反映了人们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越大。 如何保护环境?中学生: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环保从小事做起:少使用塑料袋、回收废旧电池等。政府: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大环保投入;依靠科技,开发环保产品,建环保设施。依法保护环境,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资源问题的影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威胁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发利用不合理,总体质量不高。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人口增长过快,不仅会给国家的资源、环境带来压力,容易造成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给教育、住房、就业等带来的巨大的压力。 人口增长过慢,会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人口增长过慢,使得新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寿命的延长,会带来老龄化问题。 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合理的人口发展应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一个国家的人口应适度发展,既不能超过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又不能太少,否则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世界和平为什么会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1、世界局势在朝多极化发展,绝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普遍反对建立一国独霸的单级世界。 2、国际社会期盼和平的呼声不断高涨,维护和平的力量日益壮大。 3、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和大量核武器存在的现实,每时每刻都提醒人们要维护和平。造成世界不安宁的因素有:1、恐怖主义。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根本原因)3、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 4、南北贫富差距大。 应怎样来维护和平? 1、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根本途径) 2、倡导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争端。 3、发挥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世界环境污染八大公害事件

马斯河谷事件 主要污染物:烟尘及二氧化硫 中毒情况:几千人中毒,60人死亡 发生时间及地点:1930年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 致害原因:二氧化硫进入肺部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主要污染物:光化学烟雾 中毒情况:大多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 发生时间及地点:1943年5—10月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 致害原因:石油工业排出的废气和汽车尾气在强大阳光作用下产生的光化学烟雾多诺拉烟雾事件 主要污染物:烟雾及二氧化硫 中毒情况:四天内43%的居民患病,20余人死亡 发生时间及地点:1948年10月发生在美国多诺拉镇 致害原因: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硫化物附着在烟尘上,被人吸入肺部 伦敦烟雾事件 主要污染物:烟尘及二氧化硫 中毒情况:四天内死亡4000人 发生时间及地点:1952年12月发生在英国伦敦 致害原因:硫化物和烟尘生成气溶胶被人吸入肺部 水俣事件 主要污染物:甲基汞 中毒情况:截至1972年有近200人患病,50余人死亡,20多个婴二生出来神经受损 发生时间及地点:1953年—1961年发生在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水俣镇 致害原因:工厂含甲基汞的废水排入水俣湾使海鱼体内含甲基汞,当地居民食鱼而中毒 四日事件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煤尘等 中毒情况:500多人患哮喘病,有30余人死亡 发生时间及地点:1955年发生在日本四日市 致害原因:烟尘及二氧化硫被人吸入肺部 米糠油事件 主要污染物:多氯联苯 中毒情况:受害者达万人以上,死亡近20人 发生时间及地点:1968年发生在日本九州爱知县等23个县府 致害原因: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 富山事件(骨痛病) 主要污染物:镉 中毒情况:截至1968年有300人患病,有100多人死亡 发生时间及地点:1931年—1975年发生在日本富士县神通川流域 致害原因:食用含镉的米和水

2002—2012: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之十年大事记

2002—2012: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之十年大事记 最近二十年,随着经济列车的不断加速,我国进入了环境高风险时期,各种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最近十年,环境污染事件的发展规模、损害后果、污染类型等都日趋扩大。笔者搜集整理了2002年至2012年最近十年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希望能以这些沉重的纪录,打捞那些并不遥远的惨痛记忆,催生起共同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动。 2002年 贵州都匀矿渣污染事件 2002年9月11日,贵州都匀坝固镇多杰村上游一个铅锌矿尾渣大坝崩塌,上千立方米矿渣从悬崖上直泻而下,注入山脚的范家河,沿岸被尾渣浸泡过的树木枯死,良田被矿渣掩埋,粉末状铅锌尾渣与河水混合成的黏稠泥浆经范家河径直排入清水江。事发后,下游二十多公里的清水江依然一片浑浊,人畜一时饮水困难。 云南南盘江水污染事件 2002年10月,云南省南盘江柴石滩以上河段突发严重水污染事件,造成上百吨鱼类死亡,下游柴石滩水库3亿多立方米水体受污染。因南盘江沿岸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集中,是云南经济较发达的区域之一,此次水污染事件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且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2003年 三门峡水库泄出“一库污水” 2003年,因三门峡大坝上游一些企业的工业污水排放和黄河附近城镇的生活污水排放逐年增加,黄河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泄水呈“酱油色”,水质恶化为V类,成为名副其实的“一

库污水”。三门峡市区虽紧邻黄河,但市民不得不花钱购买从附近山上运来的山泉水,“守着黄河买水吃”成为三门峡市一大奇观。 2004年 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 2004年2月底和3月初,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化肥厂将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排入沱江支流毗河,导致沱江江水变黄变臭,氨氮超标竟达50倍之多。污染发生后,50万公斤网箱鱼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亿元左右。沿江简阳、资中、内江三地被迫停水4周,影响百万群众,当地纯净水被抢购一空,当地政府从宜宾、成都调集消防车送水,依然无法满足居民日常用水。为缓解灾情,还从都江堰、三岔湖紧急调水稀释2000吨氨氮,但为时已晚。据专家当时测算,沱江被破坏的生态至少需要5年时间来恢复。 河南濮阳喝不上“放心水” 自2004年10月以来,河南省濮阳市黄河取水口发生持续4个多月的水污染事件,城区四十多万居民的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濮阳市被迫启用备用地下水源。据调查,自1997年以来,濮阳市黄河取水口已连续多年遭受污染,城市饮用水源每年约有4至5个月受污染影响。 四川青衣江水污染事件 2004年12月下旬,由于一些造纸企业向四川乐山市青衣江偷偷排放大量工业污水,导致水面出现大量白色泡沫,并散发出一阵阵刺鼻的碱味。青衣江本是乐山市近四十万市民的饮用水源,但水质严重污染后,周边的自来水公司因生产达标饮用水的难度加大而濒临停产,当地

世界十大污染事件

世界十大污染事件 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一周内有近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 ⑵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年美国洛杉矶市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化学烟雾,使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死亡率大大增加. ⑶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气严重污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三天有17人死亡 ⑷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中积聚不散,头两个星期死亡4000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 ⑸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61年前后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化工和工业燃烧重油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骤增,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5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约为8%,死亡10余人. ⑹水俣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83人,其中60余人死亡 .⑺富山痛痛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痛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中毒,1972年患病者达258人,死亡128人. ⑻爱知米糠油事件:1968年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因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这种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后造成中毒,患病者超过10000人,16人死亡. ⑼博帕尔事件:1984年设在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储罐爆裂,大量剧毒甲基异氰酸酯外泄,造成至少2500多人死亡,十几万人受伤的惨剧 .⑽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1986年原苏联基辅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上万人受到辐射伤害,直接死亡31人,13万居民被疏散,污染范围波及邻国,核尘埃遍布欧洲.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背景 洛杉矶位于美国西南海岸,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是个阳光明媚,

环境污染“十大事件”、“六大公害”

环境污染“十大事件”、“六大公害” “十大事件” (1)北美死湖事件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美国受酸雨影响的水域达3.6万平方公里,23个州的17059个湖泊有9400个酸化变质。最强的酸性雨降在弗吉尼亚洲,酸度值(pH)1.4。纽约州阿迪龙达克山区,1930年只有4%的湖无鱼,1975年近50%的湖泊无鱼,其中200个是死湖,听不见蛙声,死一般寂静。加拿大受酸雨影响的水域5.2万平方公里,5000多个湖泊明显酸化。多伦多1979年平均降水酸度值(pH)3.5,比藩茄汁还要酸,安大略省萨德伯里周围1500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 (2)卡迪兹号油轮事件1978年3月16日,美国22万吨的超级油轮"亚莫克·卡迪兹号",满载伊朗原油向荷兰鹿特丹驶去,航行至法国布列塔尼海岸触礁沉没,漏出原油22.4万吨,污染了350公里长的海岸带。仅牡蛎就死掉9000多吨,海鸟死亡2万多吨。海事本身损失1亿多美元,污染的损失及治理费用却达5亿多美元,而给被污染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3)墨西哥湾井喷事件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南坎佩切湾尤卡坦半岛附近海域的伊斯托克1号平台钻机打入水下3625米深的海底油层时,突然发生严重井喷,平台陷入熊熊火海之中,原油以每天4080吨的流量向海面喷射。后来在伊斯托克井800米以外海域抢打两眼引油副井,分别于9月中、10月初钻成,减轻了主井压力,喷势才稍减。直到1980年3月24日井喷才完全停止,历时296天,其流失原油45.36万吨,以世界海上最大井喷事故载入史册,这次井喷造成10毫米厚的原油顺潮北流,涌向墨西哥和美国海岸。黑油带长480公里,宽40公里,覆盖1.9万平方公里的海面,使这一带的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4)库巴唐"死亡谷"事件巴西圣保罗以南60公里的库巴唐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死亡之谷"知名于世。该市位于山谷之中,六十年代引进炼油、石化、炼铁等外资企业300多家,人口剧增至15万,成为圣保罗的工业卫星城。企业主只顾赚钱,随意排放废气废水,谷地浓烟弥漫、臭水横流,有20%的人得了呼吸道过敏症,医院挤满了接受吸氧治疗的儿童和老人,使2万多贫民窟居民严重受害。1984年2月25日,一条输油管破裂,10万加仑油熊熊燃烧,烧死百余人,烧伤400多人。1985年1月26日,一家化肥厂泄漏50吨氨气,30人中毒,8000人撤离。市郊60平方公里森林陆续枯死,山岭光秃,遇雨便滑坡,大片贫民窟被摧毁。 (5)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原西德共有森林740万公顷,到1983年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积量占同年森林生长量的21%多,先后有80多万公顷森林被毁。这种枯死病来自酸雨之害。在巴伐利亚国家公园,由于酸雨的影响,几乎每棵树都得了病,景色全非。黑森州海拔500米以上的枞树相继枯死,全州57%的松树病入膏肓。巴登--符腾堡州的"黑森林",是因枞、松绿的发黑而得名,是欧洲著名的度假圣地,也有一半树染上枯死病,树

20世纪以来世界十大污染事件总结

世界十大污染事件 1、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 时间:1930年12月1日—5日 危害:第三天开始,在二氧化硫(SO2)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发病者包括不同年龄的男女,症状是:流泪、喉痛、声嘶、咳嗽、呼吸短促、胸口窒闷、恶心、呕吐。咳嗽与呼吸短促是主要发病症状。一个星期内就有63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死者大多是年老和有慢性心脏病与肺病的患者。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死去。 成因:由于该工业区处于狭窄的河谷中,即马斯峡谷的列日镇和于伊镇之间,两侧山高约90米。许多重型工厂分布在那里,包括炼焦、炼钢、电力、玻璃、炼锌、硫酸、化肥等工厂,还有石灰窑炉。再加上该地区是一狭窄的盆地而且气候反常出现的持续逆温和大雾,致使工厂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在近地大气层中集聚不散,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的污染排放量过大的污染事件。 2、美国多诺拉事件 时间:1948年10月26日—30日期间, 危害:小镇中6000人突然发病,症状为眼病、咽喉痛、流鼻涕、咳嗽、头痛、四肢乏倦、胸闷、呕吐、腹泻等,其中有20人很快死亡。死者年龄多在65岁以上,大都原来就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情况和当年的马斯河谷事件相似。 成因:是由于工业排放烟雾造成的大气污染公害事件。这次的烟雾事件发生的是小镇上的工厂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及金属微粒在气候反常的情况下聚集在山谷中积存不散,这些毒害物质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严重污染了大气。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这些有毒害的气体,引起各种症状,以致暴病成灾。 3、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 时间:1952年12月5日—8日期间

20世纪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八大公害事件:是指在世界范围内,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八次较大的轰动世界的公害事件。 时间范围是20世纪30 —60年代 1、事件名称: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发生时间:1930年12月1日——5日 发生地点:比利时马斯河工业区 由于该工业区处于狭窄的河谷中,即马斯峡谷的列日镇和于伊镇之间,两侧山高约90米。许多重型工厂分布在那里,包括炼焦、炼钢、电力、玻璃、炼锌、硫酸、化肥等工厂,还有石灰窑炉。12月1~5日时值隆冬,大雾笼罩了整个比利时大地。由于该工业区位于狭长的河谷地带,发生气温逆转,大雾像一层厚厚的棉被覆盖在整个工业区的上空,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无法扩散,二氧化硫的浓度也高得惊人。3日这一天雾最大,加上工业区内人烟稠密,整个河谷地区的居民有几千人生起病来。病人的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星期内,有60多人死亡,其中以原先患有心脏病和肺病的人死亡率最高。与此同时,许多家畜也患了类似病症,死亡的也不少。据推测,事件发生期间,大气中的二氧伦硫浓度竟高达25~100毫克/立方米,空气中还含有有害的氟化物。专家们在事后进行分析认为,此次污染事件,几种有害气体与煤烟、粉尘同时对人体产生了毒害。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30年12月1~5日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作区。在比利时境内沿马斯河24公里长的一段河谷地带,即马斯峡谷的列日镇和于伊镇之间,两侧山高约90米。许多重型工厂分布在河谷上,包括炼焦、炼钢、电力、玻璃、炼锌、硫酸、化肥等工厂,还有石灰窑炉。 1930年12月1日开始,整个比利时由于气候反常变化被大雾覆盖。在马斯河谷还出现逆温层,雾层尤其浓厚。在这种气候反常变化的第3天,这一河谷地段的居民有几千人呼吸道发病,有63人死亡,为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10.5倍。发病者包括不同年龄的男女,症状是:流泪、喉痛、声嘶、咳嗽、呼吸短促、胸口窒闷、恶心、呕吐。咳嗽与呼吸短促是主要发病症状。死者大多是年老和有慢性心脏病与肺病的患者。尸体解剖结果证实:刺激性化学物质损害呼吸道内壁是致死的原因。其他组织与器官没有毒物效应。 事件发生以后,虽然有关部门立即进行了调查,但一时不能确证致害物质。有人认为是氟化物,有人认为是硫的氧化物,其说不一。以后,又对当地排入大气的各种气体和烟雾进行了研究分析,排除了氟化物致毒的可能性,认为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气体和三氧化硫烟雾的混合物是主要致害的物质。据推测,事件发生时工厂排出有害气体在近地表层积累。据费克特博士在1931年对这一事件所写的报告,推测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约为25~100毫克/立方米(9~37微克)。空气中存在的氧化氮和金属氧化物微粒等污染物会加速二氧化硫向三氧化硫转化,加剧对人体的刺激作用。而且一般认为是具有生理惰性的烟雾,通过把刺激性气体带进肺部深处,也起了一定的致病作用。 在马斯河谷烟雾事件中,地形和气候扮演了重要角色。从地形上看,该地区是一狭窄的盆地;气候反常出现的持续逆温和大雾,使得工业排放的污染物在河谷地区的大气中积累到有毒级的浓度。该地区过去有过类似的气候反常变化,但为时都很短,后果不严重。如1911年的发病情况下这次相似,但没有造成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河谷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年即有人指出:“如果这一现象在伦敦发生,伦敦公务局可能要对3200人的突然死亡负责”。这话不幸言中。22年后,伦敦果然发生了4000人死亡的严重烟雾事件。这也说明造成以后各次烟雾事件的某些因素是具有共同性

世界环境污染“十大事件”

从1972年至1992年间,世界范围内的重大污染事件屡屡发生,其中著名的有十起,称之为“十大事件”: (1)北美死湖事件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酸雨比藩茄汁还要酸,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 (2)卡迪兹号油轮事件 1978年3月16日,美国22万吨的超级油轮“亚莫克?卡迪兹号”,满载伊朗原油向荷兰鹿特丹驶去,航行至法国布列塔尼海岸触礁沉没,漏出原油22.4万吨,污染了350公里长的海岸带。仅牡蛎就死掉9000多吨,海鸟死亡2万多吨。海事本身损失1亿多美元,污染的损失及治理费用却达5亿多美元,而给被污染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3)墨西哥湾井喷事件 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南坎佩切湾尤卡坦半岛附近海域的伊斯托克1号平台钻机打入水下3625米深的海底油层时,突然发生严重井喷,使这一带的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4)库巴唐“死亡谷”事件 巴西圣保罗以南60公里的库巴唐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死亡之谷”知名于世。该市位于山谷之中,六十年代引进炼油、石化、炼铁等外资企业300多家,人口剧增至15万,成为圣保罗的工业卫星城。企业主只顾赚钱,随意排放废气废水,谷地浓烟弥漫、臭水横流,有20%的人得了呼吸道过敏症,医院挤满了接受吸氧治疗的儿童和老人,使2万多贫民窟居民严重受害。 (5)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 原西德共有森林740万公顷,到1983年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积量占同年森林生长量的21%多,先后有80多万公顷森林被毁。这种枯死病来自酸雨之害。在巴伐利亚国家公园,由于酸雨的影响,几乎每棵树都得了病,景色全非。黑森州海拔500米以上的枞树相继枯死,全州57%的松树病入膏肓。巴登??符腾堡州的“黑森林”,是因枞、松绿的发黑而得名,是欧洲著名的度假圣地,也有一半树染上枯死病,树叶黄褐脱落,其中46万亩完全死亡。汉堡也有3/4的树木面临死亡。当时鲁尔工业区的森林里,到处可见秃树、死鸟、死蜂,该区儿童每年有数万人感染特殊的喉炎症。 (6)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 1984年12月3日凌晨,震惊世界的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发生。午夜,座落在博帕尔市郊的“联合碳化杀虫剂厂”一座存贮45吨异氰酸甲酯贮槽的保安阀出现毒气泄漏事故。1小时后有

世界环境污染“十大事件”

“十大事件” 从1972年至1992年间,世界范围内的重大污染事件屡屡发生,其中著名的有十起,称之为“十大事件”: (1)北美死湖事件 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酸雨比藩茄汁还要酸,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 (2)卡迪兹号油轮事件 1978年3月16日,美国22万吨的超级油轮“亚莫克?卡迪兹号”,满载伊朗原油向荷兰鹿特丹驶去,航行至法国布列塔尼海岸触礁沉没,漏出原油22.4万吨,污染了350公里长的海岸带。仅牡蛎就死掉9000多吨,海鸟死亡2万多吨。海事本身损失1亿多美元,污染的损失及治理费用却达5亿多美元,而给被污染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3)墨西哥湾井喷事件 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南坎佩切湾尤卡坦半岛附近海域的伊斯托克1号平台钻机打入水下3625米深的海底油层时,突然发生严重井喷,使这一带的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4)库巴唐“死亡谷”事件 巴西圣保罗以南60公里的库巴唐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死亡之谷”知名于世。该市位于山谷之中,六十年代引进炼油、石化、炼铁等外资企业300多家,人口剧增至15万,成为圣保罗的工业卫星城。企业主只顾赚钱,随意排放废气废水,谷地浓烟弥漫、臭水横流,有20%的人得了呼吸道过敏症,医院挤满了接受吸氧治疗的儿童和老人,使2万多贫民窟居民严重受害。 (5)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 原西德共有森林740万公顷,到1983年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积量占同年森林生长量的21%多,先后有80多万公顷森林被毁。这种枯死病来自酸雨之害。在巴伐利亚国家公园,由于酸雨的影响,几乎每棵树都得了病,景色全非。黑森州海拔500米以上的枞树相继枯死,全州57%的松树病入膏肓。巴登??符腾堡州的“黑森林”,是因枞、松绿的发黑而得名,是欧洲著名的度假圣地,也有一半树染上枯死病,树叶黄褐脱落,其中46万亩完全死亡。汉堡也有3/4的树木面临死亡。当时鲁尔工业区的森林里,到处可见秃树、死鸟、死蜂,该区儿童每年有数万人感染特殊的喉炎症。 (6)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

世界环境污染八大公害事件

世界环境污染八大公害事件 马斯河谷事件 主要污染物:烟尘及二氧化硫 中毒情况:几千人中毒,60人死亡 发生时间及地点:1930年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 致害原因:二氧化硫进入肺部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主要污染物:光化学烟雾 中毒情况:大多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 发生时间及地点:1943年5—10月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 致害原因:石油工业排出的废气和汽车尾气在强大阳光作用下产生的光化学烟雾多诺拉烟雾事件 主要污染物:烟雾及二氧化硫 中毒情况:四天内43%的居民患病,20余人死亡 发生时间及地点:1948年10月发生在美国多诺拉镇 致害原因: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硫化物附着在烟尘上,被人吸入肺部 伦敦烟雾事件 主要污染物:烟尘及二氧化硫 中毒情况:四天内死亡4000人 发生时间及地点:1952年12月发生在英国伦敦 致害原因:硫化物和烟尘生成气溶胶被人吸入肺部 水俣事件 主要污染物:甲基汞 中毒情况:截至1972年有近200人患病,50余人死亡,20多个婴二生出来神经受损 发生时间及地点:1953年—1961年发生在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水俣镇 致害原因:工厂含甲基汞的废水排入水俣湾使海鱼体内含甲基汞,当地居民食鱼而中毒 四日事件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煤尘等 中毒情况:500多人患哮喘病,有30余人死亡 发生时间及地点:1955年发生在日本四日市 致害原因:烟尘及二氧化硫被人吸入肺部 米糠油事件 主要污染物:多氯联苯 中毒情况:受害者达万人以上,死亡近20人 发生时间及地点:1968年发生在日本九州爱知县等23个县府 致害原因: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 富山事件(骨痛病) 主要污染物:镉 中毒情况:截至1968年有300人患病,有100多人死亡

全球面临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面临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蔓延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9、海洋污染10、城市垃圾污染 "竭泽而渔,、、、"怎么理解?反映了什么样的环境观? 翻译:把水排干了捕鱼,怎么会捕不到鱼呢?但就是第二年就没有鱼捕了。用火烧林的办法来打猎,怎么会打不到猎物呢?但就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可捕了。说明人类不能采取掠夺的方式开发自然资源,否则必然遭到环境用"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来报复。因此不能只顾短期利益,而应适度开发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应该与谐相处。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环境问题的危害:危害生命健康;影响社会安定;制约经济发展,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 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方面的污染?(P66页) 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危害?(1)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2)会危害动物的健康与生命; (3)会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会妨碍农业生产 很多问题不仅仅就是一个环境问题,同时也就是一个资源问题",如何理解? 人们在大量使用某种资源制成的物品(如塑料制品)后,废弃物(如用过的塑料制品)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制造这些物品有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所以,白色垃圾越多,白色污染越严重,反映了人们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越大。 如何保护环境?中学生: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环保从小事做起:少使用塑料袋、回收废旧电池等。政府: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大环保投入;依靠科技,开发环保产品,建环保设施。依法保护环境,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资源问题的影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与生活,威胁人们的生存与发展, 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发利用不合理,总体质量不高。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人口增长过快,不仅会给国家的资源、环境带来压力,容易造成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给教育、住房、就业等带来的巨大的压力。 人口增长过慢,会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人口增长过慢,使得新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寿命的延长,会带来老龄化问题。 人口既不就是越多越好,也不就是越少越好。合理的人口发展应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一个国家的人口应适度发展,既不能超过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又不能太少,否则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世界与平为什么会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1、世界局势在朝多极化发展,绝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普遍反对建立一国独霸的单级世界。 2、国际社会期盼与平的呼声不断高涨,维护与平的力量日益壮大。 3、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与大量核武器存在的现实,每时每刻都提醒人们要维护与平。 造成世界不安宁的因素有:1、恐怖主义。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根本原因)3、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争端与历史遗留问题;4、南北贫富差距大。 应怎样来维护与平? 1、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根本途径) 2、倡导通过与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争端。 3、发挥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面对国际与国内部分地区动乱的形势,您觉得中国应怎样去应对?1、不断加强改革开放,以经

世界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世界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大家知道吗,20世纪以来,人类的环境污染事件日益增多,每一闪重大污染都给人类带来了血的教训。 1、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12月15日发生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马斯河谷是比利时境内沿马斯河旁一段长24公里的河谷地段。这一地区中部低洼,两侧有百米的高山对峙,使河谷地带处于狭长的盆地之中。马斯河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建有3个炼油厂、3个金属冶炼厂、4个玻璃厂和3个炼锌厂,还有电力、硫酸、化肥厂和石灰窑炉。1930年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牲畜死亡。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2、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搴件 洛杉矶位于美国西南海岸,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是个阳光明媚,气候温暖,风景宜人的地方。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人们就发现这座城市—改以往的“温柔”、变得“疯狂”起来。夏季,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26日至31日,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小镇,由于小镇上的工厂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及金属微粒在气候反常的情况下聚集在山谷中积存不散,这些毒害物质附在悬浮颗粒物上,严重污染了大气。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这些有害的气体,引起各种症状,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20多人死亡。 4.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 日至8 日发生于英国伦敦市。当时,英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温

世界环境污染十大事件

世界环境污染十大事件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发生于1930年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有近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发生于1943年美国洛杉矶,当时该市的200多万辆汽车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大增加。 3、多诺拉烟雾事件 发生于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镇,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气严重污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一天有17人死亡。 4、伦敦烟雾事件 发生于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和空气中积聚不散,前两个星期死亡4000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 5、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发生于1961年前后的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化工和工业燃烧重油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病症剧增,尤其是使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5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约为8%,死亡10多人。 6、水俣病事件 发生于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

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83人,其中60多人死亡。 7、富山痛痛病事件 发生于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而中毒,1972年患病者达258人,死亡128人。 8、爱知米糠油事件 发生于1968年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因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这种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0000人,16人死亡。 9、博帕尔毒气事件 发生于1984年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由于设在该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的储罐爆裂,大量剧毒物甲基异氰酸酯外泄,造成至少2500多人死亡,十几万人受伤的惨剧。 10、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 发生于1986年前苏联基辅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反应堆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上万人受到辐射伤害,直接死亡31人,13万居民被迫疏散,污染范围波及邻国,核尘埃遍布欧洲。 另外,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造成的核泄漏也是近年来比较大的环境事件

全球面临十大环境问题(精)

全球面临十大环境问题:1. 全球变暖 2. 臭氧层破坏 3. 生物多样性减少 4. 酸雨 蔓延 5. 森林锐减 6. 土地荒漠化 7. 大气污染 8. 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 9. 海洋污染 10. 城市垃圾污染 " 竭泽而渔, ..." 怎么理解?反映了什么样的环境观? 翻译:把水排干了捕鱼, 怎么会捕不到鱼呢?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捕了。用火烧林的办法来打猎, 怎么会打不到猎物呢?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可捕了。说明人类不能采取掠夺的方式开发自然资源,否则必然遭到环境用 " 资源短缺 " 、 " 生态恶化 " 来报复。因此不能只顾短期利益,而应适度开发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环境问题的危害:危害生命健康; 影响社会安定; 制约经济发展, 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方面的污染? (P66页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危害? (1 环境污染, 破坏生态环境; (2 会危害动物的健康和生命; (3会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会妨碍农业生产 很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资源问题 " ,如何理解? 人们在大量使用某种资源制成的物品(如塑料制品后,废弃物(如用过的塑料制品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同时制造这些物品有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所以,白色垃圾越多,白色污染越严重,反映了人们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越大。 如何保护环境?中学生:宣传环保的重要性, 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环保从小事做起:少使用塑料袋、回收废旧电池等。政府: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大环保投入;依 靠科技,开发环保产品,建环保设施。依法保护环境,加大执法力度

世界上发生过那些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世界上发生过那些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环境之最 1.城镇空气污染最重的时候 城镇大气污染的程度,与季节气候及每天人们的生活活动有关,一般是夏、秋两季,空气最清洁污染最轻,冬季和春季的头两个月空气污染最重。一天中,中午和下午空气较清洁,早晨、傍晚和晚上空气污染较重。其中晚上7点和早晨7点左右为污染高峰时间。当地面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时,天空中形成逆温层,象一个盖子一样压在地面上,各种污染物不易扩散。一般在晚间和冬春季逆层较厚,影响地面污浊的空气稀释和扩散,因此空气污染最重。 2.室内空气污染最为严重 环境专家们公认,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严重。 据加拿大一个卫生组织对影响人体健康的一些新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68%的病因是由于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人体污染,人可以排出25种有毒物质,成人每小时呼出25升二氧化碳,人体的排汗、排气、不洁的衣物食物也会造成室内的污染。少数人吸烟也是室内污染很重要的因素。 现代化的室内装饰,人造板、胶合板、壁纸、各种涂料、化纤地毯等,都会释放出醛、苯、酚类有害气体。室内办公设备及家用电器,也会形成严重的室内污染。据德国专家指出,电视机的“放毒”现象必须引起警惕。厨房内煤气、液化石油气、燃煤、也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油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美国环保科学家发现有11种有毒化学物质浓度高出室外,其中6种是致癌物质。 3.世界上铅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原联邦德国西部的施尔贝格市,是世界上遭受铅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施托贝格本来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城市,近年来逐渐发展成为欧洲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该市年产80000吨铅,由于公害防治设施不足,每年有18吨铅和400公斤镉的粉尘落在人、畜身上和各种农作物上,从而使整座城市受到严重的铅污染。据测定,假若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一顿饭吃下本地产的土豆和蔬菜各200克,就等于同时吞下约100微克的铅,其剂量大大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不超过70微克的限度。 4.世界上毒性最大的地方

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1、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 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位于狭窄的盆地中,1930年12月1日—5日,气温发生逆转,致使工厂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在近地大气层中集聚不散,三天后开始有人发病。其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星期内60多人死亡,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同时还有许多家畜致死。事后分析认为,此次污染事件,是几种有害气体同煤烟粉尘对人体综合作用所致。 2、美国多诺拉事件 多诺拉是美国宾西法尼亚州某河谷中小镇。1948年10月26日—30日期间,这里大部分地区受反气旋逆温控制,且26日—30日期间有大雾,致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大气中集聚。这期间,全镇有591人相继暴病,症状为:喉痛、流鼻涕、干渴、四肢酸乏、咳嗽、胸闷、呕吐、腹泻等症状,死亡17人。据估计事件发生期间,二氧化硫的浓度为正常值的数倍,并发现有尘粒。分析认为,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产物同大气中的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 3、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 素有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1952年12月5日—8日期间,又被浓雾笼罩。这期间许多人突然患呼吸系统疾病,一下子住满了伦敦的各家医院。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增加4000多人,死亡者以45岁以上最多。事件后的两个月里又有8000多人死亡。人们就此事件分析认为,这于伦敦当时大量的耗煤有关。事件期间粉尘浓度最高达4.46毫米/立方米,为平时的10倍,二氧化硫的浓度达到平时的6倍,在浓雾的特定条件下,烟雾中的三氧化二铁促使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从而形成硫酸,并凝在微尘上,从而形成酸雾,成为这一事件的杀手。 4、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洛杉矶位于美国西南海岸线。20世纪40年代初期,每年5—8月,在强烈阳光的照耀下,在城市上空常常出现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致使整个城市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刺激于喉、鼻,引发喉头炎、头痛等许多疾病。研究发现这是大量的汽车尾气所致。这些成分复杂的汽车尾气,在洛杉矶三面环山的特定地势下,使市区大气的水平流动相对缓慢,它们在强烈阳光的照耀下就产生臭氧,并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人们把这种城市上空的浅蓝色烟雾称之为化学烟雾。 5、日本水俣事件 日本南部九州湾有一个叫水俣的小镇,这里居住着4万居民,以渔业为生。1939年开始,日本的氮肥公司的合成醋酸厂开始生产氯乙烯,工厂的生产废水一直排放入水俣湾。该公司在生产氯乙烯和醋酸乙烯时,使用了含汞的催化剂,使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汞。这种汞在水体中,被水中鱼食用,在鱼体内转化成有毒的甲级汞。人食用鱼后,汞在人体内聚集从而产生一种怪病:患者开始时,只是口齿不清,步履蹒跚,继而面部痴呆,全身麻木,耳聋眼瞎,最后神经失常,直至躬身狂叫而死。水俣镇受害居民达万余人。

全国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全国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一)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案,3人被判环境监管失职罪 2 004年2—4月,四川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将工业废水排入沱江干流水域,造成特大水污染事故,给成都、资阳等5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经济损失。经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评估,仅天然渔业资源损失就达1569万余元。 9月9日,成都市锦江区法院分别对涉及沱江水污染事故的被告人何立光、吴贵鑫、李俭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案和被告人宋世英、张明、张山等环境监管失职案做出一审判决。相关责任人最高获刑5年,处罚金人民币4万元。 (二)浙江东阳画水镇化工污染,引发恶性群体性事件2005年4月10日,浙江省东阳市画水镇爆发大规模冲突。东阳市政府将数家化工厂、农药厂迁到当地建成“化工工业园”。据农民投诉,自从化工厂迁入后,环境严重污染,稻田不生,山林被“毒死”。农民因不满化工厂污染环境,占据化工厂,与入厂警察发生冲突,致数十人被打死,逾千人受伤,遭推翻或破坏的警车多达数百部。 (三)松花江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12人受到党纪、政纪处理 2 005年11月1 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 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 一是吉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会引发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应急预案有重大缺失。二是吉林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提出防控措施和要求。三是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和股份公司对环保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对吉化公司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失察,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能及时督促采取措施。四是吉林市环保

世界著名的六大污染事件

世界著名的六大污染事件 在20世纪,世界上还发生了多种突发性的污染事故,其中最闻名的"六大污染事故"是:1、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 1976年6月在意大利发生的化工厂爆炸引起农药有毒物外泄,污染大气的事故。距米兰市20km,在美达和塞维索化工厂一个化学反应器发生放热反应,高压气体冲开安全阀,发生爆炸,致使三氯苯酚大量扩散,引起附近农药厂除草剂(2,4,5-T)的3500桶废物泄漏。据检测废物中含二恶英浓度达40mg/kg(TCDD),三氯苯酚亦是产生二恶英类有毒物的来源;严重污染面积达1.08km2,涉及居民670人;轻度污染区为2.7km2,涉及居民4855人。事故发生后5天,出现鸟、兔、鱼等死亡,发现儿童和该厂工人患氯座疮等炎症,当地污水处理厂的沉积物和花园土壤中均检测有较高含量的毒物。事隔多年后,当地居民的畸形儿出生率大为增加。 事故反生后,ICMESA化工厂立刻警告当地居民不要吃当地的农畜产品,同时声明爆炸泄露的污染物中可能含有TCP、碱性碳酸钠、溶剂以及其它不明有害物质。7月12日,反应釜所在的建筑物被关闭。 7月13日,当地的小动物出现死亡;7月14日,当地的儿童出现皮肤红肿。7月17日,当地卫生部门邀请米兰省立卫生和预防实验室主任Aldo Cavallaro教授对现场进行分析。尽管当时二恶英还鲜为人知,但Aldo Cavallaro教授凭借其多年的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经验,怀疑污染云团中含有的二恶英是造成动物死亡和儿童皮肤红肿的原因。不久,来自瑞士日内瓦的Givaudan S.A.公司总部传来消息,公司实验室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于现场采集的样品中发现二恶英。 据调查,爆炸当时反应釜内的物质包括2,030 kg的2,4,5-三氯酚钠(或其它TCB的水解产物)、540 kg的氯化钠和超过2,000 kg的其它有机物。在清理反应釜时,发现了2,171 kg 的残存物,其中主要是氯化钠(约1,560 kg)。按此推算,污染云团实际上包含了约3,000 kg 的化学物质,其中据估计包括有300 g~130 kg的二恶英。因此,ICMESA化工厂的爆炸事故造成了轰动世界的二恶英污染事件 2、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 三里岛核电站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萨斯奎哈纳河三里岛。1979年3月28日,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发生历史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件,三里岛核事故。 事故后,核子管制委员会(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2]对周围居民进行了连续追踪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在以三哩岛核电站为圆心的50英里范围内的220万居民中无人发生急性辐射反应 周围居民所受到的辐射相当于进行了一次胸部X光照射的辐射剂量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对于周围居民的癌症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影响 三哩岛附近未发现动植物异常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