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成因的深层思考及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2024年浅谈雾霾天气形成的前期原因与防治对策》范文

《2024年浅谈雾霾天气形成的前期原因与防治对策》范文

《浅谈雾霾天气形成的前期原因与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频频遭受雾霾天气的困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雾霾天气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深入探讨雾霾天气形成的前期原因及防治对策,对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雾霾天气形成的前期原因1. 自然因素(1)气象条件:大气层结稳定、风力较小等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和稀释,导致污染物在低空积累,形成雾霾。

(2)地形地貌:山区、盆地等地形地貌,容易形成局部气流循环不畅,导致污染物滞留。

2. 人为因素(1)工业排放:钢铁、化工、电力等重工业的排放物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2)交通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也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

(3)生活污染:如燃烧秸秆、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也会产生大量污染物。

(4)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绿化不足、建筑密度过大等因素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加剧,不利于空气流通和污染物扩散。

三、防治对策针对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我们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污染治理(1)严格实施环保法规,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进行整治或关停。

(2)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

(3)加大对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减少废水中污染物的排放。

2. 交通管理措施(1)优化交通结构,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2)实施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对超标车辆进行处罚或限行。

(3)鼓励绿色出行,如鼓励市民骑自行车、步行等环保出行方式。

3. 生活污染治理与控制源(1)严格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和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2)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如推广天然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4. 城市规划与绿化建设(1)合理规划城市布局,降低建筑密度,增加绿地和公共空间。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3)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2024年浅谈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范文

《2024年浅谈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范文

《浅谈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雾霾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对交通、农业、能源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了解雾霾天气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于保护环境、维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雾霾天气的成因及治理措施进行浅谈。

二、雾霾天气的成因1. 自然因素(1)气象条件:静风、逆温等气象条件容易导致污染物在低空积聚,形成雾霾。

(2)空气湿度:高湿度有利于雾的形成,而低湿度则有利于霾的形成。

2. 人为因素(1)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气等是雾霾形成的主要来源。

(2)交通排放:汽车尾气、机动车排放的颗粒物等也是雾霾的重要组成部分。

(3)生活污染:建筑工地、道路扬尘、农村生物质燃烧等也是雾霾的来源之一。

三、治理雾霾天气的措施1. 调整能源结构(1)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2)控制煤炭消费: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煤炭消费,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2.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1)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对排放超标的工厂进行严厉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2)推动工业绿色化: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环保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

3. 控制交通排放(1)推广新能源汽车: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传统燃油车的数量。

(2)优化交通结构: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捷性,减少私家车出行。

4. 增加绿化面积(1)城市绿化:加大城市绿化力度,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

(2)植树造林:在农村和山区种植更多的树木,提高森林覆盖率,减缓雾霾天气的影响。

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1)开展环保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2)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公众采取绿色生活方式,如节约用电、减少浪费等。

四、结论雾霾天气的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024年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范文

《2024年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范文

《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雾霾天气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

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对于保护环境、维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1. 气象因素:静风、逆温等气象条件容易导致大气污染物无法扩散,从而形成雾霾。

2.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废气,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是雾霾天气的重要来源。

3. 汽车尾气: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也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柴油车排放的颗粒物对雾霾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

4. 城市扬尘:建筑施工、道路清扫等活动中产生的扬尘也是雾霾天气的重要来源。

三、雾霾天气的危害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雾霾天气中的颗粒物可以进入人体呼吸道和肺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2. 对环境的危害:雾霾天气会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交通出行;同时,还会对植物生长、水体质量等产生不良影响。

3. 对经济的危害:雾霾天气会导致能源消耗增加、生产效率降低等,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四、应对措施1. 政策法规层面: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格控制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同时,应加大对环保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政策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2. 科技创新层面: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利用先进的除尘、脱硫、脱硝等技术,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效率。

3. 公众参与层面: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环保理念。

鼓励公众使用公共交通、骑行、步行等环保出行方式,减少汽车使用。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雾霾天气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 城市规划层面:优化城市规划和布局,减少城市扬尘。

加强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2024年雾霾的成因和治理》范文

《2024年雾霾的成因和治理》范文

《雾霾的成因和治理》篇一雾霾的成因与治理一、引言近年来,雾霾问题日益严重,频繁出现在我国各大城市,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雾霾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探讨雾霾的成因和治理方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雾霾的成因1. 自然因素(1)气候条件:静稳天气、逆温等气象条件有利于污染物在空气中滞留,形成雾霾。

(2)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因素也会影响雾霾的形成。

2. 人为因素(1)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粉尘、废气等污染物是雾霾形成的主要来源之一。

(2)交通排放:汽车尾气、柴油机排放等是雾霾形成的另一重要原因。

(3)生活污染:生活垃圾、农村焚烧等也是形成雾霾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三、雾霾的治理针对雾霾的成因,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理,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治理方法:1. 减少污染源排放(1)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严格实施环保法规,加大企业污染治理力度,提高工业污染排放标准。

(2)控制交通排放:推广新能源汽车,优化交通结构,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改善生活环境: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禁止农村焚烧等行为。

2. 增加环境容量(1)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扬尘。

(2)水体治理:保护水源地,减少水体污染,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3)建设生态屏障:在重点区域建设生态屏障,减少污染物扩散。

3. 提高治理技术(1)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广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

(2)智能化监测:建立智能化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空气质量,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3)区域协同治理:加强区域间的协同治理,共同应对雾霾问题。

四、结论与展望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雾霾的形成和扩散,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雾霾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我们应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创新治理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浅析雾霾成因及防控对策

浅析雾霾成因及防控对策

浅析雾霾成因及防控对策浅析雾霾成因及防控对策一、引言近年来,雾霾成为困扰我国多个地区的严重环境问题。

雾霾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影响,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其成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控对策。

本文将对雾霾的成因进行浅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控对策。

二、雾霾的成因1. 大气污染物排放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大量的污染物排放成为了雾霾的主要成因之一。

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这些污染物进入大气中后,经过化学反应会形成细小的颗粒物,进而形成雾霾。

2. 交通运输排放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运输排放也成为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

特别是在高峰时段,交通拥堵产生的排放会使雾霾问题更加严重。

3. 工业活动排放我国许多工业企业存在着高能耗、高排放的问题。

工业活动的污染包括废弃气体、废水、废渣等,这些排放往往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

如果企业没有严格的污染物处理和排放控制手段,就会造成雾霾的加剧。

4. 沙尘天气沙尘天气是雾霾形成的一种特殊情况。

当沙尘暴发生时,大量的尘土和颗粒物会被风吹到空中中,与空气中的污染物相互作用形成雾霾。

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这种情况经常出现。

三、雾霾防控对策1. 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全民的环保意识是雾霾防控的基础。

政府、学校、媒体等各方应加强环境保护知识的普及,提高人们对大气污染的认识,培养大家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 优化能源结构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这是导致雾霾的重要源头。

政府应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程度,从根本上降低大气污染的产生。

3. 提升工业排放标准政府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提高工业排放标准。

企业应落实污染物处理和排放控制措施,进行净化排放,减少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

4. 加大交通尾气治理力度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交通尾气排放标准,并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执法。

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及应对思考

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及应对思考

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及应对思考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及应对思考一、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雾霾天气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主要成因包括气象因素和人为因素。

1.气象因素气象因素是影响雾霾天气的主要自然因素。

首先,大气稳定是雾霾的先决条件。

在静稳高压天气系统下,空气不易流动,导致污染物积累。

此外,低气温、高湿度和弱风等气象条件也有助于雾霾的形成。

冬季天气寒冷且湿度较高,这种气象条件容易导致湿大气中的颗粒物和污染物聚集形成雾霾。

2.人为因素除了气象因素,人为活动也是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

人类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等活动都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这些污染物与气象条件相结合,形成雾霾。

其中,燃煤和汽车尾气是最主要的污染源。

燃煤是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而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污染物是雾霾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交通运输中的汽车尾气排放也是雾霾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在城市交通密集地区,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释放量非常大。

二、雾霾天气带来的问题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

1.健康问题雾霾天气中,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细颗粒物能够直接进入肺部,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如呼吸道感染、哮喘、支气管炎等。

同时,有害气体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等也有一定的损害作用,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癌症等疾病的发生。

2.交通问题雾霾天气会导致交通事故频发。

能见度降低,道路湿滑,驾驶员视线受阻,易造成交通事故。

此外,部分城市还会实施交通限制措施,如交通管制、封闭道路等,给交通运输带来不便。

3.经济问题雾霾天气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雾霾会影响旅游业和商业活动。

雾霾天气下,景点的游客数量减少,商业活动受到限制,旅游和商业收入减少。

其次,工厂和企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雾霾天气会导致能源消耗量增加,加大了工厂的运营成本。

同时,雾霾天气也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影响工作效率,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2024年雾霾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范文

《2024年雾霾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范文

《雾霾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雾霾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理解雾霾的成因并寻找有效的治理对策,本文将从雾霾的成因、影响因素、治理对策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二、雾霾成因分析1. 自然因素(1)气候条件:雾霾的形成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如温度、湿度、风速等。

在静稳天气条件下,空气流动性差,污染物易在低空积累,形成雾霾。

(2)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也会影响雾霾的形成。

如山区、河谷等地形,易形成雾霾的滞留和积累。

2. 人为因素(1)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是雾霾的主要来源。

(2)交通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的颗粒物、氮氧化物等也是雾霾的重要成因。

(3)生活污染:生活垃圾、秸秆焚烧等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质,加剧雾霾的形成。

三、雾霾影响因素分析1.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高,雾霾问题往往更为严重。

2. 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会导致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加剧雾霾问题。

3. 气象条件:如气温、湿度、风速、降水等气象因素,对雾霾的形成和消散具有重要影响。

4. 区域性污染:区域性的污染传输和累积,也会加剧雾霾问题。

四、治理对策1. 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加大环保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工业排放和煤炭消费。

2. 控制交通排放: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提高车辆排放标准。

3. 加强生活污染治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禁止秸秆焚烧等行为。

4. 植树造林与城市绿化: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

5. 实施区域联防联控:加强区域性污染治理,实施区域联防联控,共同应对雾霾问题。

6.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五、未来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雾霾治理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2024年浅谈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范文

《2024年浅谈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范文

《浅谈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雾霾不仅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分析雾霾天气的成因并探讨有效的治理措施,已经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雾霾天气的成因1. 气象因素:静风、低气压等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2.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烟尘、废气等污染物是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交通污染:汽车尾气、道路粉尘等交通排放也是导致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4. 农业活动:农作物秸秆焚烧等农业活动也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

三、治理雾霾天气的措施1.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减少工业污染排放。

2. 加强交通管理:推广新能源汽车,限制高排放车辆行驶,加强道路清洁等措施,减少交通排放对雾霾天气的贡献。

3. 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改善空气质量。

4. 强化执法力度:加大对工业污染、农业活动等污染源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放行为。

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公众参与环保行动。

6. 科技治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如大气污染源监控、空气质量预测等,为治理雾霾天气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四、综合治理策略针对雾霾天气的成因和治理措施,应采取综合治理策略。

首先,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投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

其次,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放行为。

同时,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此外,还应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大气污染源监控和空气质量预测的准确性,为治理雾霾天气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等措施也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途径。

五、结论雾霾天气的成因复杂多样,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

治理雾霾天气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治理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雾霾成因的深层思考及应对策略摘要: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

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

关键词:雾霾;机理;治理;1.【机理及危害】雾霾,最近这个词出现在报纸、新闻里的频率越来越高。

第一眼看到“雾霾”一词,只注意到了“雾”而忽略了“霾”,查询资料才得知两者其实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在这里,我不想深层次地探讨“雾”和“霾”的区别,仅仅谈谈我对雾霾这样一种存在的些许看法。

①霾的意思是灰霾(烟霞)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造成视觉程障碍的叫霾。

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第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

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细颗粒物(PM2.5),也就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

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

五大雾霾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 哮喘; 结膜炎;小儿佝偻病。

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

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

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香港天文台称烟霞。

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长期吸入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已用一年时间,开展了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初步研究发现:霾天气除了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入院率增高外,霾天气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些间接影响。

霾的出现会减弱紫外线的辐射,如经常发生霾,则会影响人体维生素D合成,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并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

2.【雾霾产生原因】雾霾已在各个地区出现,并且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一说到雾霾,想必大家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被污染的空气,越来越差的人类的生存环境。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科技的进步,私家车变的越来越多,工厂一座座地矗立而起。

人口的增加,生态坏境的破坏,让我们所在的这片空间越发的不堪,但是这不堪的空间却成了雾霾的“美丽”家园,人类的生存空间又被压缩了,这使得我们连呼吸都不大敢了啊!中国人,现代中国人,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中国人,把拥有一辆车视为财富的象征,甚至会有人觉得,如果你家没有一辆车,你会很没面子。

当然,人们生活水平高了,有一辆车也无可厚非。

不过不管怎样,我们面临的事实是:车越来越多了!车多了,尾气多了,颗粒物多了。

颗粒雾越来越多,它成了霾,它成了雾,雾霾终究是降临到了人间!北京:主要是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上海:上海在海边,以前空气质量一直是极好的,从来不知道雾霾为何物,但是这几年随着外来人口的迅速导入和盲目建设,以及大量促进汽车产业,空气质量明显下降,上海是个弹丸之地,地图上看只是个小点,但是却聚集了3000多万人口,比偌大的澳大利亚的全国人口还要多一千多万,脑子正常的人都很清楚,在这样的城市,要有好的空气是做白日梦。

整个东部地区都是导入人口过多,为了满足这些人口的需要,就要建造房屋、就要开办企业、就要发电、就要制造商品、就要更多的汽车、更多的空调、就要烹饪、就要排放。

雾霾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是人类的自我排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多!解决了这个问题,99%的环境问题,就都解决了。

湖南:在湖南频发雾霾的本周,风速小、大气层结稳定,空气污染气象条件有利于大气污染物聚积,是造成雾霾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简单来说,便是整个大气循环系统已无法自然消除人为产生的颗粒物污染,而污染过程中还在不断排放和累积,越来越重。

“焚烧秸秆说”并非信口雌黄,焚烧秸秆一直被中国科学界视作严重影响空气质量的元凶之一,但民众对此并不买账。

有人认为,焚烧秸秆几乎是一个贯穿农耕文明的行为,为何此前几十年可能相同的焚烧秸秆数并未造成如此大规模的雾霾天气呢,但这是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

3.【应对措施】从两点来阐述:(1)法律法规的角度(2)经济发展的角度我们在课上观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非常受震撼,看完了《穹顶之下》,内心翻腾不已。

脑袋里有很多关于雾霾的想法,我只把我的想法写出来。

我不懂政治,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出过国,不知道国外如何。

雾霾天,对我的学习生活都有影响,虽然这边的雾霾并不是那么的严重。

但是如果不早早关注提前治理谁会知道不久的将来不会呢,我希望的是能治疗好雾霾天,需要我做什么,我也想去尽一份力。

治病要找病因,治理雾霾也要分析雾霾的成因。

1956年英国出台了首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案》。

这一法案规定城镇使用无烟燃料,推广电和天然气,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至郊外等。

发达国家通过法律手段治理雾霾的经验值得借鉴。

在雾霾的法律治理方面,②陈静静对雾霾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并借鉴国内外对雾霾等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等措施,从法律的角度提出防治雾霾的合理化建议。

国家应颁布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完善执法制度,加强对政府官员的管理和监督;扩大环保法的宣传,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规范政府行为,加强政府责任;加强城市卫生保洁工作;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加快油品升级速度,大力开发清洁能源。

③田红星研究认为治不胜治的雾霾,促使环境法实现由问题驱动型到预防回应型的转向。

问题驱动型环境法重视末端管制的命令控制性管理手段,仅限于在"反应性"或"善后型"的应对中运行环境法律保障规则,显然已不能充分实现环境保护目标。

问题驱动型环境法需要进行反思与重构,实现向预防回应型环境法的转变。

治病要吃药,是药三分毒、治理雾霾肯定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我只是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说,是谁污染的环境,是谁在环境部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就开工厂,这些都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是他们就应该让他们去负责人,但是我们也能读出环境部门对中国现状的无奈。

这也映射出另一个问题,治理雾霾的经济费用,首先,在有限的资源总量范围内,资源的利用只能是相互替代的,既然雾霾经济占用了社会资源,用于应对空气污染,那么,这部分资源也就无法再用于其他领域,从而形成了对其他产业的挤出。

就此而言,雾霾经济任何情况下的过度扩张,其结果都必然会对社会经济其他领域产生负面影响。

而要确保适度推进“雾霾经济”,市场仍然是值得信赖的依靠对象。

其次,市场对于雾霾经济的兴趣始于其逐利天性,严重的雾霾使得相关产业变得有利可图,进而吸引市场的兴趣,这是好事,但也正是从资本介入雾霾经济的那一刻开始,便注定了市场可以发挥其积极的一面,那就是增进效率。

从历史来看,无论哪个国家,要想真正克服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都离不开市场的手段。

一方面,通过市场,可以引入足够的资本来投入到相关的产业中,仅靠公共支出的供给,恐怕很难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正是依靠市场这只无形之手,雾霾的经济才不至于出现大起大落,总体上沿着较为均衡的路径发展。

即便在一开始,有一些先知先觉者依赖雾霾商机发了大财,但市场竞争之力很快便会抹平超额利润,使其回归正常。

就此而言,要想让雾霾经济适度发展,不对其他领域造成过度的负面影响,最重要的仍然是要确保对各利益主体都公平对待的竞争环境。

4.【个人措施】减少垃圾的排放,少为环境增加负担就是我们的目前应该做的吧!另外就是做好个人卫生.出门后进入室内要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带的污染残留物,以防止PM2.5对人体的危害.洗脸时最好用温水,利于洗掉脸上的颗粒.清理鼻腔时可以用干净棉签沾水反复清洗,或者反复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同时要避免呛咳.除了面部清理外,身体裸露的部分也要清洗.清淡饮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够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还可以多吃点豆腐、牛奶等食品.除此之外,自制润喉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解决嗓子干燥、咳嗽的问题,同时减少空气污染对肺部的危害.另外我们要树立环保意识,意识指导行为,只有当自己有了环保的意识才能有真正的环保行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到很多来减少环境的污染,如电视声音不要开太大,夏天空调温度不要开的太低,衣服可以攒着一起洗等等这些。

选择家居生活用品时选择节能产品(节能灯泡、节能洗衣机、节能电冰箱等),这些不光可以节能还可以省电费,是一笔可观的额外收益,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家居用电,工厂用电我们可以选择,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这些清洁能源.通过我们的努力学习和学以致用,以及政府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大力支持,相信在市民共同的努力下,雾霾天气终将成为历史,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大大提高.④降低煤碳利用比例,加快天然气、非常规天然气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步伐,已成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当务之急。

而雾霾已成为这种结构调整的“催促鞭”。

参考文献①王旭光. 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探究[J]经济视角(下旬刊),2013,(8):24-25.②陈静静.雾霾防治法律问题探究[J]. 法制与经济,2013,(8):45-46.③王春燕. 雾霾天气引发的法律思考[J].新西部,2013,(10):87-93.④燕一松. 雾霾已成能源结构调整的“催促鞭”[J]中国石油企业,2013,Z(1):36-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