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缩句方法及示例

合集下载

小学生缩写句子的方法与技巧

小学生缩写句子的方法与技巧

小学生缩写句子的方法与技巧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小学生缩写句子的方法与技巧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是小学高年级考试的常见题型。

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现将缩写句子的方法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为同处一线的老师提供参考,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方法技巧】1、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

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

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2、“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

”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3、“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

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地没办法。

”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5、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

”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6、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

例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

7、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小学语文常见缩句方法、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常见缩句方法、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常见缩句方法、练习题及答案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是小学高年级考试的常见题型。

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现将缩写句子的方法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为同处一线的老师提供参考,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方法技巧】1、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

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

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2、“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

”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3、“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

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地没办法。

”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5、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

”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6、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

例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

7、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写成:我不相信鬼话。

如果把“没有”或“不”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我相信鬼话”,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缩句的方法和技巧

缩句的方法和技巧

缩句方法和技巧教育学习馆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

缩句是小学高年级考试的常见题型。

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现将缩写句子的方法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为同处一线的老师提供参考,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方法技巧】1、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

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

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2、“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

”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3、“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

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地没办法。

”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5、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

”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6、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

例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

7、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写成:我不相信鬼话。

如果把“没有”或“不”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我相信鬼话”,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小学阶段语文缩句方法和技巧

小学阶段语文缩句方法和技巧

缩句方法小学阶段一般的缩句方法:1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2再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去掉助词“得”字后边的内容后;若是动词;则缩成两部分:人物+最后一个词;若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则句子缩成三部分: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3一般情况下不保留“的”“地”前边的词语;还有“得”字后面的词语..注意:1: 人物有可能不止一个;如:老师和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李时珍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家.2:“是”是一个动词要保留;如: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3: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如:今天依然屹立不倒的长城不正是老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吗例如:一位老红军讲了过去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过草地的故事.1人物是:“老红军”2最后一个词语“故事”不是动词;就还要在人物的后面找一个动词:“讲”了3句子最后缩成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老红军讲了故事..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缩句的要求: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2.保留必要的成分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4.“着”、“了”、“过”要保留“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若缩成“赵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4.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例如:“我们应当遵守自己过去许下的诺言..”应当缩成“我们遵守自己的诺言”..若缩成“我们遵守诺言..”意思是不完整的..5.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应当缩成“我们游泳..”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6.补语的处理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如“发表作文后的张小南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张小南高兴”..6.不改变句子的语气句子的语气不能改变;如“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应缩成“他想睡吗”。

缩句方法及注意事项

缩句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学生缩写句子的方法与技巧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是小学高年级考试的常见题型。

【方法技巧】1、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

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

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2、“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

”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3、“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

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地没办法。

”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5、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

”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6、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

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7、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8、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如:昨天晚上下的这场大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应缩写成:这场大雨真是及时雨啊!这样缩句才能使原句和缩写后的句子在情感和语气等方面保持一致。

9、特定词组的缩写:很多句子里面是特定词组或专用名词,这样的句子缩写的时候还有一定的争议,看情况而定。

如“五星红旗”可以保留愿意,最多可以缩写成“红旗”,而不能再缩写成“旗”。

小学语文句式训练2——缩句的方法

小学语文句式训练2——缩句的方法

缩句缩句就是把复杂句子简化,去掉其中修饰、补充、和限制性的词语,只保留“谁”“在做什么”或者是“怎么样”这个主干,不改变句子原有的主要意思。

具体要点概括为“五去三保留”:五去:一、去掉“的”之前的修饰。

例:勤劳的小蜜蜂在采蜜。

句子中“勤劳的”是对“小蜜蜂”的修饰,可以去掉,去掉之后成为:小蜜蜂在采蜜”。

二、去掉“地”之前的限制性词语。

例:他飞快地跑了。

句子中“飞快地”是作为限制性词语出现,是对“跑了”进行限制,在缩句的时候同样可以去掉。

句子缩写为:他跑了。

三、去掉“得”之后的补充性词语。

例:小红累得气喘吁吁。

其中“气喘吁吁”是对“累”的程度进行补充。

在缩句的时候可以去掉。

句子缩写为:小红累。

四、去掉数量词。

例:小明拿了一本书。

句子中的“一本”是数量词语,在缩句的时候同样可以去掉。

句子缩写为:小明拿了书。

五、去掉特定条件、环境的词语,一般出现在“在……中(里、下)”等句子中。

例:在这次考试中,小华取得了进步。

在这个句子中,“在这次考试中”是一个特定条件,强调是在什么情况下“小华”取得了进步,缩句的时候可以去除掉,缩句为:小华取得了进步。

三保留:一、保留“不、没有、无”等否定性词语。

例:我没有看到你的铅笔。

应该缩写为:我没有看到铅笔。

如果去掉“没有”的话,句子就成了“我看到铅笔”,改变了原来的意思。

二、保留“着、了、过”等助词。

例:他盯着远方的高楼。

应该缩写为:他盯着高楼。

句子强调的是“他”的状态。

“着”不能去掉,否则可能改变句式、结构。

二、保留“啊、吗、呀”等语气词。

例:这场大暴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应缩写为:大雨真是及时雨啊!句子中的“啊”是句子的语气词,这类语气词不能去掉,否则可能会改变句子的语气、情感或句式结构。

三、保留专有名词。

例:他举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应缩写为:他举着五星红旗。

如“自行车”、“万里长城”等等也是专有名词。

总之,在缩写句子的时候,首先要认真读原句,明白句子的意思。

然后找出句子中的主干保留。

缩句技巧及练习(付答案)

缩句技巧及练习(付答案)

0如何缩句缩句,就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的枝干去掉,留下主干,使其简单明了,我认为缩句的原则是:留下主、谓、宾的中心词,去掉定、状、补,兼及句子基本意思不变和完整性。

在缩句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比较难处理的句子,教师难教学,学生难掌握,我参考了一些专家的意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提出一些实例和大家一起讨论,供同行们参考。

1、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例: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这个句子的处理,实际上是遇到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的问题。

复指短语是由两个词或短语重叠在一起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作同一个成分的,彼此有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关系。

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缩句时一般可保留表示某某人或某某事物主要词语;如果复指短语本身很短,也可以将整个儿复指短语保留在主干中。

本句可以缩成:解放军叔叔练习射击。

也可以缩成:解放军练习射击。

不能缩成:叔叔练习射击。

(因为主要词语是“解放军”)2、缩句时要不要保留补语例: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

“在辽阔在草原上”是补语,故缩为:骏马奔驰。

又如:一轮金黄的圆月高高地挂在蓝蓝的天空中。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缩句时要不要保留补语的问题。

因为“在天空中”是补语,根据缩句精神,故应去掉。

应当是:圆月挂。

(这一类题,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把前后联系非常紧密的补语留下来,比如“一串串快要成熟的葡萄像珍珠似的挂满了藤架。

”缩为“葡萄挂满了藤架。

”为了句子的完整性留下补语“满”。

但从技术层面来看,不应当保留。

)3、去掉状语,原句意思改变了怎么办例:孩子在横木上差点跌到甲板上。

有人认为,“差点儿”是限制“跌”的,说明孩子还没有掉下来,缩成“孩子跌到甲板上”句子的原来意思就改变了。

我认为“差点儿”是状语,不应当删去。

故应当缩为:孩子差点儿跌到甲板上。

4、“着、了、过”如何处理例:他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大苹果。

“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的。

应当缩为:他吃着苹果。

小学语文缩句和扩句技巧方法总结资料

小学语文缩句和扩句技巧方法总结资料

小学语文缩句和扩句总结资料(考试要点)一、缩写句子方法(一)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

如:“水杯突然从桌子上落下来。

”这句话就是讲“什么”——“水杯”,“怎么样?”——“落下来”。

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水杯落下来。

”(二)“的”前修饰都删去如“美丽的彩虹消失了。

”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彩虹”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彩虹消失了。

”(三)“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他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

这句话就缩写为“他呼喊起来。

”(四)“得”后补充说明要删去。

如“爷爷着急得没办法。

”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爷爷着急。

”(五)数量词语要删去。

如“老师画了一幅画。

”中“一幅”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老师画了画。

”(六)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组。

例如:在今年的运动会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在今年的运动会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

(七)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写成:我不相信鬼话。

如果把“没有”或“不”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我相信鬼话”,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八)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如: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应缩写成:大家登上了长城。

昨天晚上下的这场大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应缩写成:这场大雨真是及时雨啊!这样缩句才能使原句和缩写后的句子在情感和语气等方面保持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缩句方法及示例一、缩句的方法:在小学中,缩句时一种常见的语文基础题。

缩句的基本原则: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最简略的表达“谁干什么”法,二是最简略的表达“什么怎么样”法。

1、缩句,就是去掉定语、状语、补语等“枝叶”,保留主语,谓语,宾语等“主干”。

具体来说,“…的”往往充当定语,“…地”往往充当状语,“得…”往往充当补语。

在缩句时,“…的”、“…地”、“得…”都是“枝叶”,都应删掉。

句式如下:1) ( )的+名词或代词+〔〕地+动词+()的+名词或代词2) ( )的+名词或代词+动词+得< >如: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

缩句时,去掉“清晨的”、“柔和地”、“一望无际的”,剩下的主干是“阳光抚摸着土地。

”2、主语、宾语的附加成分不明显时一般遵循删前留后的原则。

如:她胸前挂着一个又一个亮晃晃的奖章。

学生往往把“她”当成主语主干,而把“胸前”当成附加成分,其实“她”才是限制修饰“胸前”的附加成分,“胸前”是句子的主语的主干。

这个主语属于偏正结构,根据“删前留后”的原则可以缩成“胸前挂着奖章”。

类似的还有“爸爸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果园西北角刚刚种着新品种的果树”等。

在引导学生理解时,可以在附加成分和主语主干间加上“的”使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加明显。

如:“她的胸前”、“爸爸的脸上”、“果园的西北角”,再如“我姐姐”变成“我的姐姐”等。

3、修饰谓语表示方式方法的词组不要保留。

如:计谋高明的诸葛亮用巧妙的方法借到了十万多枝箭。

有学生缩成“诸葛亮用方法借到箭”。

在这种句子中“用……”是一个修饰谓语“借到了”的动宾词组,表示借箭的方式,也应当去掉,缩成“诸葛亮借到了箭”才妥。

类似的还有“给……”“向……”等也在缩句时要删去。

如“老师给我们讲故事缩成“老师讲故事”,“我向党来唱支歌”缩成“我唱歌”。

4、有的句子带有双谓语,双谓语在缩句时应保留;连动句、复合宾语句式要保持句子结构不变。

如:老人们喜欢到湖边的树阴下去钓鱼。

很多学生都把这个句子缩成“老人们喜欢钓鱼。

”或“老人们去钓鱼。

”这两个句子都没有正确理解句子原意,忽视了双谓语。

正确缩句应是:老人们喜欢去钓鱼。

如:一个老汉迅速地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来。

这种句式和上面的不同,“拉过”不是修饰“坐下来”的表示方式方法的词组,它们都是“老汉”的连续动作,都应当保留,缩成“老汉拉过椅子坐下来。

类似的还有“他穿过满是鲜花的花圃来到教室门前”等。

再如“宽阔的广场上有许多人在悠闲地散步。

”是复合宾语句式,“散步”是宾语“许多人”的补足宾语,应当缩成“广场上有人散步”。

类似的还有“雷锋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等。

5、词语不宜过分精简,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而不是语素。

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

“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如:杨梅树贪婪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缩句的方法就是减少主要成分的附加成分,而组成一个成分的最小单位是词。

“杨梅树”和“甘露”都是偏正关系的词而不是词组,不宜再切割精简。

所以不能缩成“树吮吸甘露”甚至“树吮吸露”。

恰当的缩法是“杨梅树吮吸甘露”。

类似的还有“用生命换来的珍贵的教科书一直在激励着我前进”中的“教科书”、“枯黄的枫树叶在瑟瑟的秋风中缓缓飘落”中的“枫树叶”、“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的照射着茂密的树林”中的“太阳光”、“石拱桥能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中的“石拱桥”等等。

6、保留一些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

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

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7、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例如:“真正的革命者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能缩成“革命不能低下头”。

如果缩成“革命者低下头”则意思完全相反了。

8、“把”字句、“被”字句的句式不能变,“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字要保留。

如:(把字句)捣蛋的可可把崭新的联想计算机弄坏了。

(被字句)崭新的联想计算机被捣蛋的可可弄坏了。

“把”字句和“被”字句在缩句时,如果只保留主语部分,就会出现以下混乱的情形:“把”字句缩成“可可弄坏了”,“被”字句缩成“计算机弄坏了”,所以,在缩句时,一般要把主动者和被动者都保留,而由于汉语语法的习惯,在强调被动者(被字句)时施动者可以省略,所以上面的“把”字句应缩成“可可把计算机弄坏了”,“被”字句可以缩成“计算机被弄坏了”。

9、过去式、进行式、将来式(趋动式)要注意句意不能改变,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差点儿”、“几乎”、“即将”、“快要”、“将”等应保留。

如:(过去式)粗大的雨点带来了一阵阵潮湿的冷气。

(进行式)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地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

(将来、趋动式)船晃动得厉害,脸色煞白的他差点儿掉进浑浊的河里。

在过去式和进行式缩句时,保留表示过去式和进行式的“XX了”、“XX着”才能保持句意不变。

而在将来式缩句时同样不能删去体现这种意思的词语。

如果缩成“他掉到河里”就把“还没有掉进河里”的原意改变了。

这个句子应缩成“他差点儿掉进河里”。

类似的还有“几乎”“即将”“快要”等词语也同样不能去掉。

如“我们还将看到更多的巨型船舰”要缩成“我们将看见船舰”等。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如:“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若缩成“围裙里兜火柴”,是以前兜,还是现在兜?不明白。

应该缩成“围裙里兜着火柴”。

“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如:“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课”,若缩成“张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

应该缩成“张老师上了课”。

“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

如:“我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若缩成“我游览香山”,是正在游览。

还是曾经游览?不清楚。

应该缩成“我游览过香山”。

10、复指成分以及主语、宾语是并列关系的词组应完整地保留例如:“他们自己认真地进行了一年一度的考核”应缩成“他们自己进行了考核”。

若缩成“他们进行了考核”或“自己进行了考核”意思都不完整。

如:蔡希陶伯伯是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研究所的老所长。

“蔡希陶'”不是“伯伯”的修饰成分,两者是并列关系,在它们之间也不可以补充”的“字”。

在缩句时两者都应当保留,缩成“蔡希陶伯伯是所长”。

再如“宋庆龄奶奶无微不至地关心少年儿童”应当缩成“宋庆龄奶奶关心少年儿童”。

11、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应该完整地去掉,表示时间、地点(方位)的词组要删除干净。

例如:“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就缩成“骏马奔驰”,不能缩成“骏马在奔驰”,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再如“小明在家里做作业”也缩成“小明在做作业”。

孰不知“在……上”“在……里”在……下“在……边(旁)”“在……外”等表方位的词组在句子中也是担当修饰谓语动词的状语成分,在缩句时应当连同“在”字一同去掉,否则“在”变成缩简后的句子的谓语而改变了原句的结构。

类似应当去掉的还有表示时间的词和词组,如“我们在上星期举行了田径运动会”中的“在上星期”等。

12、关于补语的处理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

如:“大片大片的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头发上”,应缩成“雪花落在头发上”。

若缩成“雪花落”则意思不明了。

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

如“中奖后的老王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老王高兴”。

13、在缩句中,我们不应硬套方法进行缩句,而要在理解句子原意的基础上,合情合理进行缩句。

例: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滑倒。

若不细心理解句子原意的话,就可能会缩成“小演员滑倒”,而原句的意思是“差点儿”滑倒,并没有真的“滑倒”。

在这里,“差点儿”虽是修饰成分,但不能去掉,因此,例句的正确缩句应是:小演员差点儿滑倒。

二、缩句示例:第一组:缩句要保留足够简略的主干。

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A:灯照耀着建筑。

(最简略,正确)B: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不够简略)C: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不够简略)第二组:缩句要保留不改变原意的主干。

原句: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A:老人们钓鱼。

(明显改变了句子的原意)B:老人们爱钓鱼。

(既保留了原意,又足够简略)C:夏天,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

(虽保留原意,但不够简略)第三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原句: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缩句:A:鸬鹚站在船舷上,在等待命令。

(前半部分正确,后半部分把后面分句的主要动词“像”压缩掉了,把“等待命令”的主体“士兵”换成了鸬鹚,不符合原句意思)B:鸬鹚站在船舷上。

(把原句砍掉了一半,当然更不行)C: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

(没有把后面分句的意思表达完整,“等待命令”不能压缩掉。

)D、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等待命令。

(正确)第四组:缩句不能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名词原句:三棵大海棠树上开满了红红的花。

缩句A:海棠树上开满了花。

(合乎这类句子缩句的要求)B:海棠树开花。

(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使句子失去了确定的时态,压缩后的句子意思很不确定,表达不出“海棠树上开满了花”的意思)C:海棠树开满了花。

(改换了主语)第五组:缩句不应当缩掉必要的简短补语原句:岸边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儿。

缩句A:柳树上挂满了冰条儿。

(正确)B:柳树挂满了冰条儿。

(改换了主语)C:柳树上挂冰条儿。

(缩去了不应当缩掉的简短补语“满”)D:柳树挂冰条儿。

(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缩后句子意思很不确定)E:树挂冰条。

(过分简略,既不像句子,也不像短语。

)第六组: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原句: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缩句:A:鲸是鱼类。

(否定词压缩掉,句子的意思就变了) B:鲸不是鱼类。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