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句和转述句

合集下载

转述句引述句

转述句引述句

转述句与引述句互改一、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二、人称的变化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妈妈对小花说:“今天我回家会晚一点.”妈妈告诉小花,她今天回家会晚一点。

姐姐对明明说:”作业写完了吗?”姐姐问明明,他作业写完没.小红对妈妈说:"我要吃饭".小红对妈妈说,她要吃饭。

爸爸说:"你想去爬树吗?我带你去!"爸爸说我想去爬树他就带我去!渔夫问桑娜:”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渔夫问桑娜,他不在,她在家里做些什么呢?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你不服气?”齐威王对田忌说,你不能不服气.老师对小明说:“我看了你的作文很满意。

”老师对小明说,他看了小明的作文很满意。

小军在电话中对我说:“下个月我一定到你那儿玩。

”小军在电话中对我说,下个月他一定到我这玩。

一、把下面的句子改为转述句1老师说:“我教你怎么写.”2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3乌龟对青蛙说:“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4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5老师对我说:“你先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6贝多芬问盲姑娘:“你爱听吗?我再给你弹一首吧。

小学语文 引述句和转述句的互换及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 引述句和转述句的互换及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引述句和转述句的互换及练习附答案一、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

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二、人称的变化1. 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小明说:“我一定要努力学习。

”改:小明说,他一定要努力学习。

2. 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对我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对我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 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有两种:一种是听话人本人转述,一种是第三者转述。

比如这句:爸爸对我说:“明明,把你的作业拿给我看看。

”如果是本人转述就应是:爸爸对我说,把我的作业拿给他看看。

或者是:爸爸让我把作业拿给他看看。

如果是第三人转述就应是:爸爸对明明说,让明明把作业拿给他看看。

或者是:爸爸让明明把作业拿给他看看。

改为转述句和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是有区别的。

若是要求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那应以第三人称旁观者的身份来转述。

如: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毛笔字的写法。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就应改为:老师对他说,老师教他毛笔字的写法。

或者是:老师说教他毛笔字的写法。

改为转述句就可以改为:老师对我说,他教我毛笔字的写法。

如何才能做好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相互转换呢?“两改一查”的方法,即改标点、改人称,查句子表述是否合理。

一、将直接叙述转换为间接叙述1.改标点改冒号为逗号,删掉前后引号。

2.改人称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应把“我”或“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二人称“你”或“你们”,应把“你”或“你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或第三人称“他(们)。

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

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

一、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1)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2)人称的变化:①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如:老师对我说:“把你的作业本拿来我看看。

”改:老师对我说,把我的作业本拿给她看看。

②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对我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对我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③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二、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变“。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陈述句变反问句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删去“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注意:是作谓语的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转述句与引述句变换精修

转述句与引述句变换精修

转述句与引述句(直述句)互相转换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例如: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我是温家宝爷爷,你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

”(直接叙述)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他是温家宝爷爷,让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

(间接叙述)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直接叙述)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要向导得想想办法。

(间接叙述)引述句改转述句要注意四点变化:1.标点变化。

要将直接叙述的冒号改为逗号,把引号去掉。

2.人称变化。

(1)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例如: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转述句: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例如:唐僧对我说:“好吧,我把你收下了。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应改为第一人称。

应改为:唐僧对我说,好吧,他把我收下了。

3.引述句内容改为转述句,引述句中“这”改为“那”。

例如:小李对小何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

”改:小李对小何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4.文字变化。

可以改动少量文字。

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原则:(1)一定要读懂原话的意思,弄清楚谁在说,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2)改完之后,读一读意思变了没有,句子通顺,无语病。

特别说明单独一句引述句出现的人称代词所指的人物必须明了。

例:小圆说:“我和你一块去小芳那里。

”原句意思里的“我”是指说话人小圆,而原句意思里的“你”却指代不明,严格说是错误的。

有二种可能:A.如果原句意思里的“你”是指作者。

改:小圆说,她和我一块去小芳那里。

B.如果原句意思里的“你”是指XXX。

改:小圆说,她和XXX一块去小芳那里。

当要改这类指代不明的直述句时,通常把原句原意里的“你”看成作者也就是我,改成“我”。

这样的句子有很多例如:(1)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你们想去看吗?”改: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问我们想去看吗。

引述句和转述句的变换

引述句和转述句的变换

引述句和转述句的变换
引述句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对话。

说话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用第一人称跟听话人表述自己的意思。

说话人所说出的说话内容,用引号引起来。

比如:老师高兴地对我说:“你这次考得成绩很好。


转述句是说话人转述别人的话给听话人听,说话人站在第三者的角度。

将转述的内容以第三人称的口气说给听话人听,因为是转述别人的话,不是说话人本人的说话内容,不能用引号。

如:老师高兴地对我说,我这次考得不错。

引述句变为转述句方法是:
1、把冒号改成逗号,去掉双引号。

2、把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她。

3、如果句中冒号后面又出现他人姓名,一般情况下照写,这样不会使句中混乱。

4、把第二人称“你”改换成他/她的姓名成习惯称呼。

5、后面的问号不变。

例如:宋庆龄笑着说:“正因为我是领导,才让你坐北朝南的呀!要是我老高高在上,不就不平衡吗?”
改:宋庆龄笑着说,正因为她是领导,才让李艳娥坐北朝南的呀!要是她老高高在上,不就不平衡吗?
转述句变陈述句的方法是:
1、改逗号为冒号,添加双引号。

2、如果转述内容中是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如果在转换时遇到一个句子中有两个第一人称“我”时,应改后面一个“我”为第二人称“你”。

例如:姐姐说,她明天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

这个句子应该改为:姐姐说:“我明天送给你一件生日礼物。


1 / 1。

直述句(引述)和转述句

直述句(引述)和转述句

直述句(引述)和转述句一、什么是直述‎句直述句就是‎一个人直接‎叙述的话,引述就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

例如:1.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2. 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3.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 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你不服‎气。

”(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不服气‎。

“你”指田忌,可去掉)5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二、转述句转述就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例如:1、赵王告诉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2. 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她来主‎持。

(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4. 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10. 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三、直述句转换‎成转述句1、标点的变化‎: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2、人称的变化‎: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例如:直述句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转述句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四、转述句转换‎成直述句1、转述句改为‎直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2、转述句改为‎直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我”应改为第二‎人称“你”。

例如:转述句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直述句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五、人称变化的‎规律在这项练习‎中,难点是人称‎的变换。

那么,人称变换有‎无规律可循‎呢?有什么规律‎呢?归纳起来,转述句中的‎人称变换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说:“我……。

引述句与转述句的相互转换

引述句与转述句的相互转换

引述句与转述句的相互转换--------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相互转换小学语文句型转换要求学生掌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转换成“把”、“被”字句;二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三是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在小学阶段通常叫做“换成转述句”。

一、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引述句改转述句)1、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如: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2、有二个明显特点:一是标点符号的变化,还有一个是代词的变化。

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与引号要改为逗号。

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与引号。

人称的变化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要改为第三人称“ 他” 或“ 她”。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的变化)3.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A对B说话,然后B 转述给第三个人听①、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②、爸爸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

”爸爸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A对B说话,然后C 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①、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②、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我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夜莺。

③、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

”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4.代词相应变化的分析(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①、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②、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

”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引述句和转述句

引述句和转述句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要求学生掌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转换成“把”、“被”字句;二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三是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也叫做“引述改转述句”。

引述句:(直接引用别人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转述句:(转述别人说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如: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转换方法: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标点符号的变化,还有一个是代词的变化。

1、第一个明显的特点:变标点。

“冒号”改“逗号”,“引号”去掉例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人称代词的变化。

(1)第一人称代词“我”的变化“我”改“他或她”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第二人称代词“你”的变化如果是“甲对乙说”,“你”就变成“乙”如张峰对小红说:“你很优秀。

”,改为:张峰对小红说,小红很优秀。

如果是“甲说”,“你”就变成“我”,其实就默认的是“甲对我说”如张峰说:“你很优秀。

”,改为:张峰说,我很优秀。

(3)第三人称代词“他或她”的变化“他或她”指的是谁,就改为谁的名字。

如张峰对小红说:“小军明天有时间,可以让他帮你。

”张峰对小红说,小军明天有时间,可以让小军帮小红。

3、指示代词“这”“那”的变化(1)“这”改“那”如张峰说:“这都是给你的礼物。

”张峰说,那都是给我的礼物。

(2)“那”改“这”如张峰说:“那都是给你的礼物。

”张峰说,这都是给我的礼物。

4、引语中的“问句”(疑问和反问)和“感叹句”都要变成陈述句。

(1)引语中的“疑问句”改“陈述句”如爸爸说:"你想去爬树吗?我带你去!"爸爸说,如果我想去爬树,他可以带我去。

(2)引语中的“反问句”改“陈述句”如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鲁肃对我说,都是我自己找的,他帮不了我的忙。

(3)引语中的“感叹句”改“陈述句”如李明说:“今天天气真好啊!”李明说,今天天气很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述句和转述句一、练习题: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

”5、妈妈说:“我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7、老师傅对鲁班说:“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你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

”标准答案1、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叫我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我自己找的,他怎么帮得了我的忙?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小宁到哪里去了?妈妈找了他一整天。

5、妈妈说,她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叫我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

叫我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

7、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她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她答应把我的借给许小燕。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她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老师有事,叫他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他帮老班长一起找,他找得见。

二、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1: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我背你走!”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他背我走!2: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3:王老师对同学们说:“请你们认真对待这次考试!”王老师对同学们说,请他们认真对待这次考试!4. 妈妈在电话里说:“宁宁,妈妈要加班,你先自己吃饭吧!”妈妈在电话里告诉我(宁宁),她要加班,让我自己先吃饭。

5.妈妈说:“来吃饭。

”妈妈叫我去吃饭。

6.爸爸说:“我们去打羽毛球吧。

”爸爸让我和他一起去打羽毛球。

7.阿姨对我说:“照顾好弟弟。

”阿姨叫我照顾好弟弟。

8.舅舅说:“今天放假。

”舅舅说今天放假。

9.妹妹说:“棒棒糖真好吃。

”妹妹觉得棒棒糖好吃。

10.弟弟说:“我喜欢踢足球。

”弟弟说他喜欢踢足球。

倒过来就是间接转述句改为直接引述句反问句和陈述句【注】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 1、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2、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1.难道这件事我会不知道? 这件事我知道。

2.难道我有这么笨吗? 我没有这么笨。

3.你不觉得这样做不对吗? 你应该觉得这样做不对。

4.你怎么能这样做呢? 你不能这样做。

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 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你们不能破坏环境。

7.难道你不能自己回家吗? 你能自己回家的。

8.这难道不是你的? 这是你的。

9.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

10.朝这个方向走,不是越走越远吗?朝这个方向走,越走越远。

1.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2.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是荆棘丛生的荒坡。

3.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不耕耘没有收获?不学习没有知识。

4.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

5.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我们不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

6.学习如登山,需要踏实苦干才能登上高峰,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学习如登山,需要踏实苦干才能登上高峰,这是十分清楚的道理。

7.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字典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

8、你不为我们的祖国感到自豪吗?你为我们的祖国感到自豪。

9、这一朵朵绚丽的鲜花不正是园艺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晶吗?这一朵朵绚丽的鲜花正是园艺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晶。

10、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你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

1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不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

12、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海边上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

13、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14、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说出的话不可以不算数。

15、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这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16、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是真理。

17、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当农民,就需要文化知识。

18、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19、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20、只要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都可以解决了吗?只要签个字,所有的困难都可以解决了。

修改病句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3、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4、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5、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6、异口同声地说:“赞成!”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8、我爱看《小蜜蜂》、《小溪流》、《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9、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10、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1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12、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13、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14、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15、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16、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17、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

19、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

20、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21、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22、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3、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

24、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答案】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

“摆满”改为“坐满”。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语义重复。

“生满”改为“开满”;去掉“白的、红的、黄的等”。

3、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

“练习”改为“锻炼”。

4、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心里”改为“脸上”。

5、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

“猛烈”改为“踊跃”。

6、异口同声地说:“赞成!”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改为: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赞成!”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明确”改为“端正”。

8、我爱看《小蜜蜂》、《小溪流》、《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病句类型:归类不当。

去掉“《小学生学习报》”。

9、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

“富强”改为“富裕”。

10、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病句类型:词序颠倒。

改为:我觉得春天的景色十分美丽。

1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学习态度”前添加“端正”。

12、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病句类型:语义重复。

去掉“必须”。

13、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态度”改为“要求”。

14、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改为: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增加了,质量明显提高了。

15、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心情”改为“表情”。

16、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

“陆续”改为“连续”。

17、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

“情景”改为“风景”。

19、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

病句类型:前后矛盾。

去掉“基本上”。

20、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病句类型:前后矛盾。

去掉“刚刚”。

21、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病句类型:前后矛盾。

去掉“大概要”。

22、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必须”后面增加“养成”。

23、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

病句类型:词序颠倒。

“河水”和“云朵”互换位置。

24、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病句类型:词序颠倒。

“香山的秋天”改为“秋天的香山”。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