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湖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复习化学平衡图像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复习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复习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复习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专题五化学平衡图像一、化学平衡图象常见类型1、速度—时间图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例1.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C.X、Y、Z、W皆非气体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专练1:A(g)+3B(g) 2C(g)+Q(Q>0)达到平衡,改变下列条件,正反应速率始终增大,直达到新平衡的是()A.升温 B.加压 C.增大c(A) D.降低c(C) E.降低c(A)2、浓度—时间图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关系等情况.例2.图2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含量—温度(压强)—时间图这类图象反映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对时间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一定条件下物质含量不再改变时,应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例3.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g)+B(g)C(g);△HA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T1>T2,△H>0 B.T1<T2,△H>0 C.T1>T2,△H<0 D.T1<T2,△H<0例4.现有可逆反应A(g)+2B(g)nC(g);△H<0,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p1>p2,n>3 B.p1<p2,n>3C.p1<p2,n<3 D.p1>p2,n=34、恒压(温)线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例5.对于反应2A(g)+B(g)2C(g);△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5.速率—温度--压强—时间图例6.反应2X(气)+Y(气) 2Z(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江苏专版 高中化学第二章 微专题2化学平衡图像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江苏专版 高中化学第二章 微专题2化学平衡图像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01
微专题2 化学平衡图像
方法突破
分析、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题“三步骤”
应用体验
视角1 反应速率—时间图像
1.有可逆反应: 。
已知在 、 、 、 时反应都达到平衡,如果 、 、 、 时都只改变了一个反应条件,则下列对 、 、 、 时改变条件的判断正确的是( )
方法技巧_
视角4 含量(或转化率)—时间—温度(压强)图像
6.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情况如图所示。若使曲线 变为曲线 可采取的措施是( )
C
A.加入催化剂 B.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 D.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
[解析] 由题图可知, 先达到了平衡状态,反应速率较快, 的转化率较小。加入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影响化学平衡,A项错误;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平衡不移动,B项错误;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的转化率减小,可以使曲线 变为曲线 ,C项正确;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 ,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浓度均不变,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D项错误。
[解析] 由题图可知 时是平衡状态,从开始到建立平衡, 表示的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为 , 表示的反应物的浓度变化量为 , 表示的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是 表示的反应物的浓度变化量的2倍,根据化学反应: ,所以 表示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表示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D错误。 、 、 、 四个点中,只有 、 点的浓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点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A正确;由图像可知, ,B错误; 时, 的浓度增大, 的浓度不变,只能是增大 的浓度,所以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加 浓度,C错误。
A.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减小反应物浓度、使用催化剂B.使用催化剂、增大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C.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催化剂、减小压强、升高温度D.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催化剂

江苏省建湖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复习:离子反应

江苏省建湖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复习: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学历案)【学习主题】离子反应(第二课时)【设计者】吴定涛【施教者】全体高一教师【课标要求】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应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能够主动进行交流。

3.理解强弱电解质的含义并能区分强弱电解质;了解离子反应的实质;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学会对离子是否大量共存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进行判断。

【学习目标】1.学会解决离子共存问题。

2.学会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一般方法。

3.理解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体会科学规律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

【课前检测】1.区别强弱电解质的根据是()A.化合物的导电能力B.在水中的溶解度C.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D.物质的质量2.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 NaHCO3 ====Na+ +H+ +CO32―B. NaHSO4 ====Na+ +H+ +SO42―C. MgCl2 ====Mg2+ +2Cl―D. B a(O H)2 =====Ba2+ +2OH―3.离子方程式CO32- + 2H+ = H2O + CO2↑中的CO32-代表的物质可以是()A.CaCO3B.NaHCO3C.Na2CO3D.BaCO3【教学过程】一、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探究:下列离子反应式书写是否有错误,若有,指出出错原因:铜与稀盐酸 Cu+2H+=Cu2++H2↑铁与稀盐酸 2Fe+6H+=2Fe3++3H2↑Ba(OH)2与H2SO4溶液反应 Ba2++SO42-=BaSO4↓H++OH—+SO42—+Ba2+=BaSO4↓+H2O 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CO2+OH-=HCO3-氯气与水反应 Cl2+H2O=2H++Cl—+ClO—碳酸钙中稀盐酸 CO32-+2H+=CO2↑+H2O铜与硝酸银作用 Cu+Ag+=Cu2++Ag碳酸钙在醋酸中溶解有气泡产生 CaCO3+ 2H+= Ca2++ H2O + CO2↑例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铜与盐酸反应 O2―+2H+=H2OB.碳酸氢钠溶于盐酸:CO32-+2H+=H2O+CO2↑C.碳酸氢钠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HCO3-+OH-=H2O+CO32-D.石灰石溶于硝酸:CO32-+2H+=H2O+CO2↑例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Ba2++OH-+H++SO42-=BaSO4↓+2H2OB.氯化铁溶液中加铁粉 Fe3++Fe=2Fe2+C.过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 CO2+2OH-=CO32-+H2OD.少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 CO2+2OH-=CO32-+H2O二、离子共存(离子间不反应)1.离子不能共存的情况:①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②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讨论:常见离子中与H+不能大量共存的有哪些?与OH—不能大量共存的又有哪些?2.注意隐蔽条件:溶液的酸碱性的表述:例3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H+、SO42-、OH- B.Na+、Ca2+、CO32-、NO3-C.Na+、H+、Cl-、CO32- D.Na+、Cu2+、Cl-、SO42-A.H+、Na+、SO、Cl- B.Ba2+、NH、OH-、MnO4-C.Al3+、H+、ClO—、Br— D.H+、Fe2+、SO、Cl-例5:在强酸性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Mg2+、SO42-、Cl-B. Ba2+、K+、OH-、Cl-C.Al3+、MnO4-、SO42-、Cl-D.Na+、Cu2+、Cl-、Ba2+练习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Ba2+、Cl-、SO42- B. Ca2+、HCO3-、C1-、K+C.Mg2+、Ag+、NO3-、Cl- D. H+、Cl-、Na+、CO32-2.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NH4+、Al3+、SO42-、NO3- B.K+、Na+、Cl-、NO3-C.K+、NH4+、MnO4-、Cl- D.Na+、K+、NO3-、CO32-【课后检测】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碳酸氢钙溶液与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B.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 CO32-+2H+=CO2↑+H2OC.碳酸钠溶液与醋酸反应 CO32-+2H+=CO2↑+H2O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 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Ba2++OH-+H++SO42-=BaSO4↓+2H2OB.氯化铁溶液中加铁粉 Fe3++Fe=2Fe2+C.过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 CO2+2OH-=CO32-+H2OD.少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 CO2+2OH-=CO32-+H2O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少量碳酸氢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 HCO3-+Ca2++OH—=CaCO3↓+H2OB.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 H++OH—=H2OC.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2H+=Ca2++2H2OD.稀硫酸滴在铜片上: Cu+2H+=Cu2++H2↑4.在pH=1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Al3+、Ag+、NO3-、Cl-B.Mg2+、NH4+、NO3-、Cl-C.Ba2+、K+、S2-、Cl- D.Cu2+、Na+、NO3-、SO42-5.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Ba2+、Fe3+、Cl-、NO3-B.Na+、Ca2+、HCO3-、NO3-C.Al3+、NH4+、SO42-、Na+ D.Na+、K+、NO3-、SO42-6.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Mg2+、H+、C1-、OH- B.Na+、Ba2+、CO32-、NO3-C.Na+、H+、Cl-、CO32- D.K+、Cu2+、NO3-、SO42-7.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Fe3+、K+、Cl-、MnO4- B.Ag+、Na+、NO3-、Cl-C.Zn2+、Al3+、SO42-、Cl- D.Ba2+、NH4+、Cl-、HCO3-8.某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K+、Ag+、NH4+、Mg2+、SO42-、Cl-、NO3-、HCO3-等离子。

高中化学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单元第2课时化学平衡图像和等效平衡学案苏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单元第2课时化学平衡图像和等效平衡学案苏教版选修4

第2课时化学平衡图像和等效平衡探究点一化学平衡的有关图像一、几种类型的化学平衡图像1.速率—时间图(v-t图像)(1)既能表示反应速率的变化,又能表示平衡移动的速率—时间图像。

如下图中A、B、C 所示。

A图:①t=0时,v(正)>v(逆)=0,表明反应由正反应开始;②t=t1时,v′(正)>v′(逆)=v(逆),表明在改变条件的瞬间,v(正)变大,v(逆)不变,是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③t>t1时,v′(正)>v′(逆),表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随后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B图:①t=0时,反应由正反应开始;②t=t1时,v(正)、v(逆)在改变条件时同时增大;③t>t1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随后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C图:①t=0时,反应由正反应开始;②t=t1时,v(正)、v(逆)在改变条件时同倍的增大;③t>t1时,平衡未移动。

(2)规律总结:v-t图像的分析和绘制①在分析v-t图像时,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反应速率的变化即v(正)、v(逆)是都增大了,还是都减小了[条件改变的瞬间v′(正)、v′(逆)的起点与原平衡点不重合],还是一个增大或减小而另一个不变[v′(正)、v′(逆)中不变的那一个起点与原平衡点重合];二是平衡的移动方向,哪一个速率快,它的速率曲线就在上面,就向哪一个方向移动。

②画出v-t图像的“三步曲”:第一步,画出原平衡建立的过程;第二步,依据条件改变时的速率变化,确定两个起点[是都在上还是都在下,或一个在上(下)另一个不变];第三步,依据平衡移动方向确定哪条曲线[v(正)或v(逆)]在上(下)面,完成图像。

2.浓度—时间图(c-t图像)此类图像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此类图像中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相同,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关系。

如图1、图2所示。

高三化学 平衡图像 - 2

高三化学  平衡图像 - 2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是( C )
化学反应的方向
1. 自发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不需借助外力 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 非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需要外 界做功才能进行的过程。
3. 自发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持续借 助外力(电能)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
体系自由能变化(G)综合考虑了焓变和熵 变对反应体系的影响:G =H-TS(T为热 力学温度,均为正值)。在恒温、恒压下, 用G判断化学反应在该状况时自发进行的方 向显得更为科学。
H
<0 >0 >0 <0

>0 <0 >0 <0

反应在该状况下能 否自发进行
<0
自发进行
>0
不自发进行
低温时>0,高温时<0 低温不自发,高温自发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 )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E、F二点尚未达到平衡 (C).H、I二点一定尚未达到平衡 (D).G、H、I三点可能已达平衡状态
看图技巧:可逆反应的最 大程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08全国卷)已知:4NH3(g)+5O2(g)
△H= -1025kJ/mol
4NO(g)+6H2O(g)
低温时<0,高温时>0 低温自发,高温不自发
练习3
mA(s)+nB(g) qC(g);ΔH<0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 度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V(B)%与
压强(P)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C ) A、m+n<q B、n>q C、X点时的状态,V正>V逆 D、Y点时的状态,V正>V逆
在容积相同的五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放人同量的A2和B2,在不 同温度下同时任其发生反应:A2(g) + 3B2(g) 2AB3(g)。分 别在某一同时刻测得其中AB3所占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所示,

高三化学平衡图象

高三化学平衡图象
。 调查一个人需要多少钱 http://www.007.run/
在那个年月里,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的养法,都是放野长大的。不像现在的女孩,都很娇惯。那时日子过的紧巴,孩子们能玩的玩具大多都是自制的,男孩子喜欢木制手枪,弹弓,圆环。女孩子爱玩 沙包,跳绳和丢钱窝。还有在放羊的时候,在沙地上玩棋子(小木棍做的),穿着补丁衣服,生活简陋,却一天天过得很充实。再穷的家庭,过年也要想着给孩子们扯几尺花布,做一件花夹袄,在过年 时穿着在孩子们面前互相显摆。过年最重要的是置办年货,看谁家的年货准备的丰富,互串门子,互帮着做,整个村庄被浓浓的年味包围,被深厚的情谊充盈。
记得最清楚的是,每逢过年,父亲总会从乡上拿来许多零食,有花生,瓜子和糖。父亲是乡邮员,邮包里除了装报刊杂志和信件外,它还是我日思夜想的“百宝箱”。每当有好吃的,父亲总是放着 等周末回家时装在邮包里,在好远的地方就听到有自行车的声响,我便一下子冲出家门去迎父亲。父亲抱起我在脸上狠狠地亲一下,然后把我放在另一边空着的邮包里,满载而归。家里的两个姐姐和哥 也是一拥而上,纷纷围着父亲问这问那,看给带回来什么好东西了。父亲总是一脸和蔼,微笑着把邮包卸下来交给母亲。母亲撑管着家里的财政大权,没有经过分配的食物是不能随便吃的,比如一个西 瓜,每人一块,母亲必须要分得均匀,才不失公平。最可笑的是二姐,性格有点执拗。有一次分瓜,给她的稍小了一点,她就不吃,等哥的西瓜吃完了,看到桌子上西瓜还在,就一下子拿上跑了,可怜 的二姐硬是一嘴也没沾边,这就是噘嘴带来的悲哀。父亲拿回家的美食,经过母亲的手,就进了“保险柜”了。等到过年第一天早饭后,就开始分配,我乘母亲不在意时,早已把藏钥匙的地方给发现了。 所以等母亲分完食品后,我便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走了,然后等没人时再返回去“偷”,还把“作案现场”打扫干净,不留一丝痕迹,然后扬长而去,和小朋友们互相“分赃”。小朋友总是一脸羡慕, 都说有个当工人的爸爸就是不一样,我总是很自豪得意的样子,可以说在小朋友们面前扬眉吐了祭灶的灶干粮(因为穷,也没有水果点心什么的好东西,只能烙些小饼饼),请神上天,祈求来年的丰收。这是家家都必走的程序,条件好些的家庭就炸一点, 翻个麻花,生活丰富多彩,蒸个大“牛”,田地丰收,捏个“玉兔”,吉祥如意,再点缀上各种“花朵”。等到三十晚上,一家人就围着热炕,在年长家长的“号令下”,开启年夜饭,面对桌子上的美 食,我们早已按奈不住久等的胃口,都狼吞虎咽地把桌上的美食“洗劫一空”。

2017届高三化学平衡图像题专练

2017届高三化学平衡图像题专练

2017届高三化学平衡图像专项练习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时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时10s,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2.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

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 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 A 0.1 mol·L—1 B和0.4 mo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3.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4.右图表示反应N2(g)+3H2(g )2NH3(g);ΔH=-92.2kJ/mol。

在某段时间t~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A. t~t1B. t2~t3C. t3~t4D. t5~t65.反应过程中A(g)、B(g)、C(g)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15 min可能是加入了正催化剂B.10~15 min可能是降低了温度C.20 min时可能是缩小了容器体积D.20 min时可能是增加了B的量6.在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平衡后测得X,Y的转化率与起始时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n x /n y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 ,Y 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A . 2X +Y 3ZB . 3X +2Y 2ZC . X +3Y ZD . 3X +YZ7.可逆反应aX (g )+bY (g )cZ (g )在一定温度下的一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 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 )-时间(t )图象如右图。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高(Gao)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图像专题1.对反(Fan)应2A(g)+2B(g)3C(g)+D(?),下列图象的描述(Shu)正确的是A. 依(Yi)据图①,若(Ruo)t1时升高温度,则ΔH<0B. 依据图①,若t1时增大压强,则D是固体或液体C. 依据图②,P1>P2D. 依据图②,物质D是固体或液体【答案】B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 图甲表示放热反应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 图乙表示一定温度下,溴化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其中a点代表的是不饱和溶液,b点代表的是饱和溶液C. 图丙表示25℃时,分别加水稀释体积均为100mL、pH=2的一元酸CH3COOH溶液和HX溶液,则25℃时HX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CH3COOHD. 图丁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答案】B3.—定条(Tiao)件下,CO2(g)+3H2(g)CH3OH (g)+H2O(g) △H=-57.3 kJ/mol,往(Wang) 2L 恒容密(Mi)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CO2和(He)3 mol H2,在不同催化剂作(Zuo)用下发生反应①、反应②与反应③,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b点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 v(正)>v(逆)B. b点反应放热53.7 kJC. 催化剂效果最佳的反应是③D. c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3(mol-2.L-2)【答案】A4.如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推断错误的是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 A、B一定都是气体C. D一定不是气体D. C可能是气体【答案】B5.下图是恒温下H2(g)+I2(g)2HI(g)+Q(Q>0)的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t1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A. 升高温(Wen)度B. 增大(Da)压强C. 增大反应(Ying)物浓度D. 加入(Ru)催化剂【答(Da)案】C6.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反应原理为2NO(g)+2CO(g)2CO2(g)+N2(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图象的解题方法 图象题是化学平衡中的常见题型,是勒沙特列原理等化学平衡知识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直观反映。同时,它又是化学平衡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惑点、失分点。怎样解决有关图象问题呢?下面将举例讨论。 一、化学平衡图象题的解题方法 这类题目是讨论自变量x(如时间、温度、压强等)与函数值y(如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转化率)之间的定量或定性关系,因此,要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此类题目。 1.分析纵横坐标及曲线表示的意义。 2.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与纵横坐标的关系。 3.分析特殊点(起点、拐点、终点)及其含义。 4.有两个以上变量时,分别讨论两个变量的关系,此时确定其他量为恒量。 二、图象题的类型 1、速率—时间图 特点: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解题步骤常分三步: (1)看起点:首先要看清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起点看出起始加入的是只有反应物,还是只有生成物,还是都有。 (2)看变化趋势:要看清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的分别是哪种速率,曲线是连续的,还是跳跃的 “渐变”和“突变”,“变大”和“变小”。 (3)看终点 例题1:在一密闭体系中发生下列反应:2NH3 N2+3H2 (正反应放热)右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进程的曲线的 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 。 (2)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 (3)下列各时间段时,氨的体积分数最高的是( ) A、t0~ t1 B、t2 ~t3 C、t3 ~t4 D、t5 ~t6

(4)在t1 、t3 、t4时刻平衡如何移动?降低、无变化 (5)t2 ~t3 与t0~ t1及t2 ~t3与t3 ~t4的平衡状态NH3的体积分数相比如何变化? (6)t5 ~t6再达平衡时,NH3体积分数如何变化?降低 分析:(1)t0~ t1、t2 ~t4 、t5 ~t6

(2)t1 :升温;t3:加催化剂 t4:减压

(3)A (4)t1时刻逆向移动,t3时刻不移动 ,t4时刻逆向移动 2、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象 特点:这类图象题表明了各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或某一组成的浓度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此类图象往往可反映出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或平衡移动方向,解这类题的方法和解第一类题方法类似,还是要注意曲线的起点、终点及变化的趋势。 例题2: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 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开始至2min,气体Z的v (3)若X、Y、Z均为气体,反应达平衡时: ①此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的 倍; ②若此时只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达新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将降低(容器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则该反应为 反应;达新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比原平衡时 . (4)此反应达平衡后,若只加大体系压强,Z的物质的量减少,若Y是气体,则X的聚集状态是 . 3、三个变量的图象 这类图象题的解答往往要遵守两个原则,即 (1)定一议二:也就说,图象中有三个变量是先确定一个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2)先拐先平:即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说明其对应的温度高或压强大。 ▲转化率(或质量分数等)—压强、温度图象 例题3、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5所示是A的转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3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图3曲线图 A.正反应吸热,m+n>p+q B.正反应吸热,m+n<p+q C.正反应放热,m+n>p+q D.正反应放热,m+n<p+q 分析解决这类图象题目,采用“定一论二”,即把自变量(温度、压强)之一定为恒量,讨论另外两个变量的关系。 答案A 例4.mA(s)+nB(g)qC(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中,在恒温条件下,B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p)的关系如图4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q B.n>q C.X点,v正>v逆;Y点,v正<v逆 D.X点比Y点反应速率快

图4曲线图 图5曲线图 分析这类题目中曲线是表示“平衡”时,质量分数与压强(或温度)变化关系曲线。X、Y点则未达平衡状态,反应要向“趋向于平衡状态方向”进行,以此判断某点v正、v逆的大小关系。比较X、Y两点的 速率快慢则依据压强的高低(或温度的高低)。答案A、C 例题5反应2X(g)+Y(g)2Z(g)(正反应放热),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10所示。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p1<p2 B.T1<T2,p1>p2 C.T1>T2,p1>p2 D.T1>T2,p1<p2

分析该题要综合运用“定一论二”、“先拐先平”解题;也可依据“定一论二”和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解题。 答案:C 例6.图6表示mA(g)+nB(g)pC(g)+qD(g)+Q,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的关系;图7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v正=v逆)后t时刻改变影响平衡的另一个条件重新建立新平衡的反应过程,判断该反应是( )。

图7曲线图 图6曲线图

A.m+n>p+qQ>0 B.m+n>p+qQ<0 C.m+n<p+qQ>0 D.m+n<p+qQ<0 分析图7中,生成物的质量分数受同种外界条件的影响呈现两种变化趋势,则这两种趋势一定是平衡前、后的两种情况,故最高点时刚好建立平衡,其后,才为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答案C 4、速率—压强(或温度)图象 例7.符合图象4的反应为( )。 A.N2O3(g)NO2(g)+NO(g) B.3NO2(g)+H2O(l)2HNO3(l)+NO(g) C.4NH3(g)+5O2(g)4NO(g)+6H2O(g) D.CO2(g)+C(s)2CO(g)

图7曲线图 分析此类图象中曲线的意义是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等)对正、逆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幅度。答案B

5.质量分数—时间图象 例8.对于可逆反应mA(g)+nB(s)pC(g)+qD(g)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产物D的质量分数D%与温度T或压强p的关系如图9所示,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温,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使用催化剂可使D%有所增加 C.化学方程式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m<p+q D.B的颗粒越小,正反应速率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分析这类图象的解题方法是“先拐先平”,即曲线先折拐的首先达到平衡,以此判断温度或压强的高低,再依据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确定答案。答案A、C

图9曲线图 三、强化训练题 1、反应X(g)+Y(g) 2Z(g); △H<0,在一定条件下, 反应物Y的转化率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 若使曲线a变为曲线b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催化剂 B 降低温度 C 增大压强 D 增大Y的浓度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 R(g)+2L 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是正确的是 A 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 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 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D 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3、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根据下图推断:正反应为 反应,m+n p+q

4、图中表示外界条件(T、P)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 L(s)+G(g) 2R(g);△H>0 ,y 轴表示的是 (A) 平衡时,混合气中R的百分含量 (B) 平衡时,混合气中G的百分含量 (C) G的转化率 (D) L的转化率

5、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 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6、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 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升高温度 B 加大X的投入量 C 加催化剂 D 增大体积 7、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 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和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 B X、Y、Z均为气态 C 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ΔH>0 8、在某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8mol的H2和0.6mol的I2,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H2(g)+I2(g) 2HI(g)+Q(Q>0) 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2)根据图1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平均速率v(HI)为 ;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 ①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K(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HI浓度的变化正确 ; (用图2中a~c的编号回答) ②若加入I2,H2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用图2中d~f的编号回答) (4)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若反容器的容积扩大一倍,请在图3中画出8分钟后HI浓度的变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