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不足的表现以及分析方法
气血调养知识点总结

气血调养知识点总结一、气血的概念气血在中医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是指人体内的生命能量,又分为真气和假气两种;血是指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它在养血造血、滋养全身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气血的调和平衡对于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一旦气血失调就会出现各种疾病。
二、气血不足的表现1. 气血不足的表现有哪些?气血不足的表现主要有疲乏无力、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心悸气短、食欲不振、月经不调等症状。
在中医上将这些症状归纳为气虚、血虚的表现。
2. 怎样自我判断气血是否不足?自我判断气血是否不足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日常症状和生活状态来判断。
比如,如果平时感觉疲乏无力,精神不济,面色苍白,这些都可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同时,月经不调、食欲不振等也可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就需要重视气血调养了。
三、气血调养的方法1. 饮食调理饮食是气血调养的重要方面,正确的饮食对于调养气血至关重要。
平时可以多吃些补血的食物,如红枣、黑芝麻、桂圆等;也可以适量食用一些补气的食物,如山药、枸杞等。
同时,还要注意合理搭配食物,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和均衡性。
2.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气血循环。
平时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都可以起到促进气血循环的作用。
在进行运动时,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度运动,以免适得其反。
3. 调节情绪情绪也会影响身体的气血状况,过度焦虑、紧张、压力大等都会导致气血不足。
因此,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放松心情。
4. 中医调理在中医领域,还有一些气血调养的方法,如针灸、艾灸、中药调理等。
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求助于中医师进行相应调理。
四、气血调养的注意事项1. 注意饮食习惯饮食是气血调养的重要方面,要注意合理搭配各种食物,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和均衡性。
同时,尽量不吃生冷食物,对于气血不足的人群来说,生冷食物会伤肠胃,影响气血的生成。
中医诊断学如何分析人体气血的平衡

中医诊断学如何分析人体气血的平衡在中医理论中,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的平衡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诊断学通过多种方法来分析人体气血的平衡状态,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气血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载气、养气。
当气血平衡时,人体脏腑功能正常,精力充沛,面色红润,脉象和缓有力。
而一旦气血失衡,就会出现各种疾病。
中医诊断学首先通过望诊来观察人体气血的状况。
望面色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如果面色苍白,多为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可能是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面色潮红,往往是气血上冲的表现;面色晦暗,则提示气血瘀滞。
望唇色也能反映气血情况,唇色淡白为血虚,唇色青紫多为血瘀。
此外,观察眼睛的色泽、神态,头发的光泽、疏密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气血的盛衰。
闻诊在分析气血平衡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比如,说话声音低微、气短懒言,可能是气虚的表现;呼吸急促、气粗声高,多为气实。
问诊是获取气血信息的重要途径。
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若食欲不佳、食量少,可能导致气血生化不足。
了解患者的睡眠状况,失眠多梦、易惊醒,可能与气血失调有关。
女性患者的月经情况也是判断气血的关键,经量过多可能是气虚不能摄血,经量过少或闭经可能是血虚或血瘀。
此外,询问患者是否容易疲劳、自汗、头晕等,都有助于判断气血是否平衡。
切诊中的脉诊对于分析气血尤为重要。
常见的脉象如细脉,多主气血两虚;弦脉,可能是肝郁气滞,气血不畅;滑脉,常见于气血充盈的青壮年或孕妇;涩脉,往往提示气血瘀滞。
通过触摸脉象的频率、节律、力度、形态等,可以初步判断气血的盛衰和运行情况。
除了上述四诊方法,中医还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生活环境、情志等因素来分析气血平衡。
比如,长期情志抑郁的人,容易肝气郁结,导致气滞血瘀;生活在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气血运行可能会受到阻碍。
在中医诊断学中,判断气血失衡的类型主要有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等。
气血不足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

气血不足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
气血不足是中医学中的一种辨证施治方法,主要针对人体气血不足引
起的各种症状和疾病。
以下是气血不足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
一、辨证方法:
1.望诊:观察面色苍白、肌肉萎缩、唇色淡白等。
2.闻诊:听取患者的声音低弱无力、呼吸短促等。
3.问诊:询问患者的症状,如乏力、头晕、心悸等。
4.切诊:按压患者的脉搏,如脉细而弱、脉搏缓慢等。
二、辨证要点:
1.脉象辨证:气血不足的脉象有细脉、沉细脉、弦细脉等。
2.症状辨证:气血不足的常见症状有乏力、精神不振、头晕、面色苍白、心悸等。
三、施治方法:
1.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有黄耆、党参、人参等具有益气补血作用的
药物。
-黄耆:益气固表,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党参:补中益气,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浮肿等症状。
-人参:补中益气,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心悸、失眠等症状。
2.饮食调理:饮食可以通过补养益气补血,常见的食物有红枣、黑豆、猪肝等。
-红枣:养血益气,可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引起的头晕、乏力等症状。
-黑豆:补中益气,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水肿等症状。
-猪肝:补肝益血,可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
3.古法疗法:
-气功调理:气功练习可以帮助调整气血的平衡,常用的气功有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全身的穴位和经络,可以达到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的作用。
-古方中药熏洗法:将中药煎煮后,用药液浸泡或蒸汽熏洗患者的身体部位,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女人气血不足的表现和补气血的方法

女人气血不足的表现和补气血的方法1、看嘴唇如果嘴唇为红色或是深红色或是紫红色,说明你的身体火比较大,颜色越向着深红发展,代表着体内的火就越大。
如果嘴唇为淡白色,那么你的身体里不论是气还是血,都是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
如果嘴唇为青黑紫色,那么你的身体里有较明显的血瘀气滞。
如果嘴唇周围的皮肤泛起一圈黑色,则体里有湿气存在,同时多少也意味着肾和脾胃都开始有不足的亏虚现象出现了。
2、看皮肤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气血充足。
反之,如果皮肤粗糙,失去光泽,开始发暗、发黄、发青、发红、发白以及长斑的话那就代表您的气血不足。
3、看头发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掉发、头发发黄、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
4、看手指甲上的纵纹当成人手指甲上出现纵纹时,这说明身体气血两亏、出现了透支,是肌体衰老的象征。
5、看牙龈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只要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食物越来越容易塞在牙缝里,就说明身体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1、每天早上,花生仁5粒,红枣3颗,核桃仁1个,嚼服,然后用温热水送下,安静地坐上1-2分钟,即可。
2、用搓热的两手掌按住面部,手指向上并拢微曲,做洗脸状向下、向外捋擦数十次,可“令人面色有光泽,皱斑不生,行之五年,色如少艾”。
手足三阳经脉皆经面部,尤以多气、多血之足阳明胃经分布最广,故本法可使气血不衰,五脏得养,早晚各一次,华颜永驻。
3、正坐位,双手由两肋开始充分捏住赘肉捻揉三下前几日要忍住痛,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然后依次向肚脐方向捏揉,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4、大红枣20枚,茯苓30克,粳米100克。
红枣洗净去核,茯苓捣碎,与粳米共煮成粥,代早餐食。
可滋润皮肤,增加弹性光泽。
5、老母鸡炖红枣汤老母鸡同桂圆,红枣,枸杞子一起炖是很多地方,女性在做月子的时候必吃的一种补血补气的汤品之一。
6、鳝鱼豆腐汤鳝鱼是一种具有补气养血,祛风通络等多种保健功效的鱼肉,其丰富的DHA和卵磷脂可促进血液循环,对调节血糖,降血脂均有着很不错的保健功效。
气血亏虚型中医辨证依据

气血亏虚型中医辨证依据
气血亏虚型中医辨证依据是中医学中一种常见的辨证方法,用于判断患者体质中的气血是否不足。
该辨证依据通常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苔和脉象来判断。
气血亏虚型的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色淡白、容易疲劳、精神不振、气短懒言等。
患者常常感到乏力、气虚、容易感到寒冷,女性还可能出现月经量少或者不调的情况。
舌苔是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气血亏虚型,舌苔通常呈现淡白、薄而少,舌体本身可能还会有一些细微的红点。
舌质可能会比较淡,舌体较瘦弱。
脉象也是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气血亏虚型中,脉象通常是弱细或者弦细,有时可能还会出现舌苔薄白,脉象沉细等情况。
根据以上的症状、舌苔和脉象的判断,中医师可以判定患者是否属于气血亏虚型,并相应地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气血亏虚型的关键是补益气血,例如通过调整饮食、服用中药或针灸等方法来促进患者体内的气血循环和代谢。
同时,患者还需注意养生、合理调节作息时间,保持良好心态,提高抵抗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情况下的辨证依据,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断和治疗建议。
对于个体患者,应寻求专业医师的指导和治疗。
气血不足有哪些症状 这些症状

气血不足有哪些症状这些症状气血不足有哪些症状这些症状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
气血不足的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
气虚即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
气虚则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
血虚可见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
气血不足属气血同病。
气血亏虚则会形体失养,以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唇甲色淡、心悸失眠、舌淡脉弱等为常见证候。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其中的“望”,指的就是观气色。
气色不好常表现为脸色苍白、萎黄,唇色淡白等。
这多是因为气血不足,而人最怕的就是气血不足,尤其是女人。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气血不足实际上,通过身体的几个部位就能判断你的气血是否充足。
快来看一下吧气血双亏之主证:面色萎黄少华,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少寐,食少纳呆,舌质淡白,脉濡细。
1.眼睛眼白的颜色变得浑浊、发黄,有血丝,表明气血不足。
2.皮肤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表明气血不足。
3.头发头发干枯掉发,头发发黄、发白、开叉,表明气血不足。
4.牙龈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
5.指甲指甲上出现纵纹,说明气血两亏,出现透支,是肌体衰老的象征。
6.手指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则代表气血不足。
7.睡眠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表明气血亏。
8.运动运动时出现胸闷、气短、疲劳难以恢复的状态,则表明气血不足。
9.手的温度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冷,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中医如何调理气血不足中医上讲:男多气虚、女多血虚。
所以,对于气血亏虚的男女,在补益气血时,要有侧重。
1、气虚养生,重在补气饮食进补:气虚体质的人最好吃一些甘温补气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山药、黄豆、薏仁、牛肉等补气、健脾胃的食物。
最好不要吃山楂、槟榔、大蒜、荞麦、柚子、菊花等。
家居环境:气虚最重要的就是避风寒,注意保暖;可适当慢跑、散步等缓和的有氧运动,避免过度运动、劳作。
气血不足调查报告

气血不足调查报告气血不足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气血不足的问题。
气血不足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体内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身体各个器官功能下降。
本文将对气血不足的原因、症状以及调理方法进行调查分析。
一、气血不足的原因1. 饮食习惯不当:现代人普遍偏好高热量、高脂肪、高盐分的食物,长期摄入这些不健康的食物会导致消化系统负担过重,影响气血的生成和循环。
2. 生活习惯不良:缺乏运动、长时间久坐、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影响身体的健康。
3. 精神压力过大: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导致气血不足。
二、气血不足的症状1. 气短乏力:气血不足会导致身体无力,容易疲劳,做一些轻微的运动都会感到气短。
2. 头晕目眩:气血不足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
3. 心悸失眠:气血不足会影响心脏的供血,导致心悸、失眠等心理症状。
4. 皮肤干燥:气血不足会导致皮肤缺乏养分,出现干燥、粗糙等问题。
5. 女性月经不调:气血不足会影响女性的生殖系统,导致月经不调、经期痛经等问题。
三、气血不足的调理方法1. 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豆类等,避免过量摄入油腻食物和刺激性食物。
2. 适度运动:每天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等,促进气血循环,增强体质。
3. 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尽量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恢复气血平衡。
4. 放松心情:通过各种方式放松心情,如听音乐、读书、旅行等,减轻精神压力,有助于改善气血不足的症状。
5. 中医调理:可以寻求中医的帮助,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等方法来改善气血不足的问题。
四、调查结果及建议通过对气血不足的调查分析,发现现代人普遍存在饮食习惯不当、生活习惯不良以及精神压力过大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气血不足的主要原因。
气血不足病历书写

气血不足病历书写摘要:1.气血不足的概念2.气血不足的病因3.气血不足的病历书写要求4.气血不足的治疗方法5.总结正文:一、气血不足的概念气血不足是指中医学上的一种病状,主要是由于人体气血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气血不足可以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
在中医治疗中,气血不足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
二、气血不足的病因气血不足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不节: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或长期偏食,导致脾胃损伤,气血生化乏源。
2.劳逸不当:过度劳累、长期熬夜或者过度休息,使气血消耗过度。
3.病后调养不当:大病久病之后,调养不当,气血恢复缓慢。
4.其他原因:如慢性消耗性疾病、失血、消耗性病症等。
三、气血不足的病历书写要求在病历书写中,对于气血不足的病人,需要详细记录以下内容:1.病史:询问病人的饮食、作息、劳累程度等情况,了解气血不足的起因和发展过程。
2.症状:记录病人的主要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
3.体征:检查病人的舌质、脉象等,了解气血不足的程度。
4.辅助检查:如有需要,可以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检查等。
5.诊断:明确气血不足的诊断,并结合病因进行分析。
6.治疗方案:根据气血不足的病因和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四、气血不足的治疗方法气血不足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调理:增加营养,合理搭配膳食,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
2.中药治疗:根据病因和病情,选用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如补血、益气等。
3.针灸、拔罐等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经络、穴位,以调和气血,改善病情。
4.调整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5.适当锻炼: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促进气血的生成。
五、总结气血不足是中医学上常见的病理现象,病因多样,病历书写需要详细记录病史、症状、体征等内容。
治疗方面,可以通过饮食调理、中药治疗、针灸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血不足的8大症状和表现看眼睛主要看眼睛的色泽和清澈度。
小孩子都有一双清澈的眼睛。
眼睛清澈明亮、神采奕奕,说明气血充足;眼白的颜色混浊、发黄,就表明肝脏气血不足。
眼白与肺和大肠的关系密切,如果眼白有血丝,多为肺部和大肠有热;眼袋很大则说明脾虚。
眼睛干涩、眼皮沉重,也代表气血不足。
如果两目呆滞,晦暗无光,是气血衰竭的表现。
看头发头发与肝、肾有密切的关系。
头发变白是肝血肾气衰落的表现,但有些青少年短时间内出现白发,且伴有脾气不好、容易发火,多是因为肝郁血热。
如果伴有睡眠不足、腰膝无力、耳鸣,则是肾气不足的信号。
如果出现大量脱落,而且头发越来越稀疏,就要警惕整个身体的气血问题。
头发油腻,则说明脾肺不和,脾的气太过,肺的气又虚,就会出现头油过多的现象。
头发的生长速度跟肝血相关,如果肝血不足,头发长得慢、易干枯。
女人气血不足的8大症状和表现-三联阅读看耳朵耳朵是人体的缩影,几乎所有脏器的变化都能从耳朵上表现出来,其中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肾。
人常说“耳朵大有福”,耳朵厚大的人,是肾气充足的表现;耳朵薄而小的人,多为肾气亏虚。
耳朵色淡白,多见于风寒感冒,也见于阳气不足的人;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耳垂上有一条明显斜线纹,说明心气虚;耳鸣和耳聋则都说明肾气虚弱。
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而且没有光泽的人,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
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
看手首先,手的温度是人体气血的直接表现。
气血充足则手总是温暖的,而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则都是气血不足。
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手掌厚而有力,富有弹性,一般为气血充沛,体质强壮;如果手掌厚而无力,弹性差,多为精力欠佳,疲劳乏力。
手掌软细薄而无力,多精力衰退,体弱多病。
人的手指甲上都有个半月形的“小月亮”,正常情况下,除了小指应都有半月形。
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说明人体内寒气重、气血不足。
看手首先,手的温度是人体气血的直接表现。
气血充足则手总是温暖的,而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则都是气血不足。
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手掌厚而有力,富有弹性,一般为气血充沛,体质强壮;如果手掌厚而无力,弹性差,多为精力欠佳,疲劳乏力。
手掌软细薄而无力,多精力衰退,体弱多病。
一、血气不足从哪些细节看出步骤/方法:1当人体中初选了气血不足的情况时,人体首先的眼睛眼白部位颜色会开始变的浑浊并且发黄,此外,眼睛干涩、眼皮沉重,也代表气血不足;如果两目呆滞,晦暗无光,是气血衰竭的表现。
第1步2而人体的头发也和气血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患者开始出现了大量的脱发,并且头发开始越来越稀疏,就要警惕整个身体的气血问题。
头发油腻,则说明脾肺不和,脾的气太过,肺的气又虚,就会出现头油过多的现象。
3而手温也和人体的气血有关,如果人体的气血充足时,那么手掌都是有处于温暖的状态,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注意事项: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方面过度紧张和生气,除此之外,生活规律,加强锻炼,限制烟酒及刺激性食物(辣椒、生葱、生蒜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二:血气分析方法问题1、血气分析的样本类型有哪些?血气分析的样本类型有动脉血样本、静脉血样本、毛细血样本。
动脉血样本,动脉血是血气分析中最常使用用的血液类型,因其可提供氧吸收和运输的最佳信息,所得信息稳定,不因采样点不同而不同。
静脉血样本,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采用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因其受外周循环状态和细胞代谢的影响,不可用于评估氧状态,但可反应酸碱状态(pH,pCO2,cHCO3)ctHb,FCOHb,FmetHb,FHbF,ctBil。
毛细血样本,因情况不允许使用动脉血时可使用毛细血进行分析, sO2,pO2,FOHb,FHHb结果仅供参考,可以较好的反应以下参数:ctHb,FCOHb,FMetHb,FHbF,ctBil。
2、血气分析怎样选择采样点?动脉血样本:挠动脉最为常用,由于它非常浅表易于触及,周围附近无大的静脉,又有非常良好的尺动脉侧支循环,易于采样,在穿刺过程中如不触及骨膜,一般痛觉不敏感。
挠动脉采样前先进行改良的Allen’s测试以确定侧支循环是否充足。
肱动脉可使用但不常用,由于其因为位置原因不宜于采样破坏周围环境的风险大。
股动脉,虽然其面积大易于穿刺,但侧支循环不良,容易误伤股静脉,应避免在新生儿及老年患者身上采用。
静脉血样本:肱静脉便于采样。
毛细血样本:耳垂,指尖,拇指和脚后跟采血,采用脚后跟和拇指时,患者应大于六个月。
3、血气分析怎样选择抗凝剂?建议最好使用含钠或锂的干性肝素作为抗凝剂,应避免使用液体肝素以免引起样本的稀释。
基于样本类型建议使用以下浓度的肝素:试管:7—30IU/mL血液,注射器:50-500IU/mL 血液,毛细管:50-100IU/mL血液。
如果包括电解质测量,请使用电解质平衡肝素来减小电解质测量中肝素引起的偏差,以求最佳测量结果。
4、血气分析采集样本时患者如何准备?患者的呼吸状态应保持稳定:采样前患者应处于稳定状态,保持患者平静呼吸状态,并且通风状态也应稳定。
告知患者采样步骤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紧张,患者的紧张可引起过度呼吸,通气过度是血气误差的一个主要原因,可使肺泡通气量增加,造成pCO2降低、pH增加、pO2增加。
5、血气分析采集样本时动脉导管怎样准备?动脉导管中的冲洗溶液必须从系统中完全清除以免稀释血样。
6、血气分析采集毛细血样本时该如何准备?毛细采样部位应当完全动脉化,动脉化时将其敷热或轻轻按摩5—10分钟,使血管局部扩张,局部充血,使毛细血管充分动脉化,如果未能达到此项要求,血样将只代表局部组织并不反应患者的整体状态。
否则可使pCO2测定值偏低。
如遇收缩压小于95mmHg、心排出量减少及血管收缩的病人,或出生后数天内的新生儿,则不能用毛细血管血。
7、血气分析样本采集时应注意什么?应注意血液样本检测只能有专门人员负责,谨记要谨慎操作处理血样及采集血样的仪器。
使用符合规格的橡胶手套防止直接接触血样,随时采用消毒技术防止感染采样点。
8、血气分析怎样进行动脉采样?动脉采样:动脉穿刺,注意不要混淆静脉血与动脉血样本,动脉血(由于高压作用)比静脉血流动快,并且颜色较浅;立即清除其中的气泡;采样后立即将样本同肝素混合。
动脉导管,慢慢吸入样本以免引起溶血;立即清除其中的气泡;采样后立即将样本同肝素混合。
9、血气分析怎样进行静脉样本的采集?静脉样本:须先将手及前臂浸入45OC水中20分钟,使该部位静脉血动脉化,然后从手臂(或手背)静脉抽血,但抽血时一般不得使用压脉带,只能缓缓吸取,以免产生气泡。
如使用压脉带,则须在最初几秒钟抽血,并不时屈曲手指或握拳。
否则可使静脉pO2降低,增加酸性产物的含量。
10、血气分析怎样进行毛细管采样?毛细管采样,使用柳叶刀或其他类似的工具穿刺,血液未经挤压自动流出, 弃去第一滴血,因其可能含有组织液。
有第二滴血的中间开始采集,防治气泡产生。
禁止挤压采血点以免混合部分组织液,仪器测量偏差。
还可能引起样本(或部分样本)的溶血,导致cK+值偏高。
样本分析应在10分钟内完成。
如果必须储存,请将样本保存在0-40C下最多30分钟。
注意:有毛细血管所得的测量结果中特别是pO2要谨慎应用。
11、血气分析怎样进行混合样本采集?混合样本:采集后立即将血液同肝素混合以免凝血发生,凝血可使分析仪阻塞并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混合样本时需倒转样本,并将其在手心中转动数次。
混合毛细管时可使用混合线或磁铁。
避免混合时过于用力,以免引起溶血。
12、血气分析怎样进行呼吸气样本采集?呼吸气样本,将患者的呼吸气体装入道格拉斯袋中,连接注射器于道格拉斯袋(最小为20mL,含有橡胶头)。
注满,排空注射器两次后注入样本,然后使用橡胶头密封注射器。
13、血气分析的样本怎样保存?任何时候应立即使三、动脉血气分析三步法简单地讲,三步法包括:第一步,病人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第二步,酸/碱中毒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酸/碱中毒,是单纯呼吸因素,还是存在代谢成分?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步,看PH值,正常值为7.4±0.05。
PH≤7.35为酸中毒,PH≥7.45为碱中毒。
第二步,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方向。
同向改变(PCO2增加,PH值也升高,反之亦然)为代谢性,异向改变为呼吸性。
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的,再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比例。
正常PCO2为40±5mmHg,单纯呼吸性酸/碱中毒,PCO2每改变10mmHg,则PH值反方向改变0.08±0.02。
例如,如果PCO2是30mmHg(降低10mmHg),那么PH值应该是7.48(增加0.08);如果PCO2为60mmHg(增加20mmHg),则PH值应为7.24(降低0.08×2)。
如果不符合这一比例,表明还存在第二种因素,即代谢因素。
这时,第三步就应比较理论上的PH值与实际PH值,如果实际PH值低于理论PH值,说明同时存在有代谢性酸中毒,反之,如果实际PH值高于理论PH值,则说明同时有代谢性碱中毒。
需注意,根据公式推算出来的PH值,可以有±0.02的波动。
实例例1:病人的PH值为7.58,PCO2为20mmHg,PO2为110mmHg。
分析: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PCO2降低20mmHg,PH值应升高0.08×2(±0.02)即为7.56±0.02,与实际PH 值相符,因此该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
结论: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
例2:病人的PH值为7.16,PCO2为70mmHg,PO2为80mmHg。
分析:第一步,PH值小于7.35,提示为酸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PCO2增加30mmHg,PH值应降低0.08×3(±0.02)即为7.16±0.02,而该病人的实际PH值恰好为7.16。
结论: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酸中毒。
例3:病人的PH值为7.50,PCO2为50mmHg,PO2为100mmHg。
分析: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同向改变,表明为代谢性。
第三步,不用,因该病人不是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
结论:此病人为代谢性碱中毒。